海浩网论坛

标题: 中国的教育没有希望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8 22:59:53     标题: 中国的教育没有希望了

这样标题的帖子我以前一定发过
今天我又去参加了家长会,班主任的两句话令人丧气:
1,现在的有些学生,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还是不懂事,还像个小孩子。
2,看看这样的草稿本,打的草稿多么整齐。比有些学生的作业本都写得都认真。
我相信这些学校不是用来让天才存活的,即便是拥有天才潜质的人,也会像鲁迅所说的,在这样的土壤中不会成长为参天大树,而会变成一碟豆芽菜。

还有一段对家长的教育,说的是一个父母怎样把一个女儿培养成为哈佛的毕业生,没仔细听,就注意到一句:这一刻她感动了哈佛。真恶。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
作者: 小飞    时间: 2008-4-28 23:15:38

这些老师也是扩招和教改的牺牲品,毁人不倦。
作者: guodl    时间: 2008-4-29 01:38:08

惨了,难道是说我?我也经常这样说小孩。
作者: sock    时间: 2008-4-29 02:26:21

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就不说了..这个大家都明白...现在也找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养不教父之过..第一个问题我觉的在父母..现在甭说孩子没有独立的性格和责任感..我看有些父母也就是一对孩子..养一娃也就是个玩具.
作者: 裸烟    时间: 2008-4-29 09:02:22

我一阿姨对她女儿的教育纯属棍棒+糖果。
入学前的年龄,经常把小姑娘打得钻床底下哭一夜。。。

对小姑娘的教育就是不读书你就去讨饭,看人家(身边的)谁谁谁活到多潇洒!
而且对小姑娘的成绩永不满足,从来不表扬。
开家长会,明明老师表扬了,回家就是一张凶神恶煞的脸!

可私底下又对我们说,其实爱得不得了。
来深圳玩,这么老远的,还非要买个组合书架带回去。。

可小姑娘呢。
她妈妈说:以后你出息了要不要带我去大城市生活呢?
回答:你去了不适应,还是就在县城里,我给你寄钱。。。。。
作者: guodl    时间: 2008-4-29 09:03:34


作者: 阿里路亚    时间: 2008-4-29 09:07:50

形象一点说,我国教育出来的人才适合做执行者,而不是管理者,领导者或创新者.
这和本身国内社会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为何国外各行各业都有人去爱好去从事,尤其看探索发现频道你会惊叹于那些老外乐于钻到深山老林或世界不知名的一个角落一待好几年地只为拍一只罕有品种的老鹰从孵化到学飞的过程等.
除了他们获得的资金支持和生活的保障外,我觉得他们受到的教育肯定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作者: bolesizhong    时间: 2008-4-29 09:09:30

tnnd,这tm是那个老师说得
作者: zephyr    时间: 2008-4-29 09:10:15

建议楼主移民~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了,自己努力吧
作者: thbeforedo    时间: 2008-4-29 09:44:24

这就是现实,不光中国,全球都一样
遏制人性是所有教育的特点。。


像我这样后来想明白了的,叛逆的类型,最终还是要吃亏。。。


所以,想明白归想明白,听老师话、跟D走,不要跟领导顶撞,没错儿
作者: mark_mark    时间: 2008-4-29 09:45:36

现行的体制就不要求那么多创新,你能吧要求的做好就行,
把孩子们的创造力都泯灭了,消磨光了,也就成了我们这样,
对下一代的要求就没有改变;
作者: shjzh_wqh    时间: 2008-4-29 10:17:39

不知道楼主的引用是否有些断章取义

老师说象个孩子,是说象个什么阶段的孩子?如果还象幼儿园那样,恐怕就不太好了,另外楼主想让孩子什么时候成为一个‘大人’?

草稿打的整齐不值得表扬吗?任由孩子什么都搞得乱糟糟就是给孩子成长‘肥沃的成长土壤’?

中国的教育有没有希望,那要看每个人的希望,如果完全抛开国内的文化背景,实现‘国际接轨’才叫大有希望,那你只好让孩子到你认为有希望的地方去成长。

现在国内的学校教育,应该说在不断的改进;出现不如家长意愿的事情就‘没有希望了’,这样也不太好。
作者: csm2000    时间: 2008-4-29 10:34:11

lz真是忧国忧民啊。。。。。
作者: ritter    时间: 2008-4-29 10:58:05

教育也是见仁见智的。现在的教育抹杀孩子的差异,这点确实可恶
作者: mark_mark    时间: 2008-4-29 11:18:20

原帖由 ritter 于 2008-4-29 10:58 发表
教育也是见仁见智的。现在的教育抹杀孩子的差异,这点确实可恶



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没啥大的差别
作者: csm2000    时间: 2008-4-29 11:40:51

原帖由 mark_mark 于 2008-4-29 11:18 发表



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没啥大的差别


便于管理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12:12:43

很好很好,因为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12:15:42

原帖由 zephyr 于 2008-4-29 09:10 发表
建议楼主移民~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了,自己努力吧

我还真在考虑移民的事情,不过,我更多是在想如何改变这个社会。
移民是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法,但是确实有逃避之嫌。
至于希望的问题,我从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什么身上,因为所谓的希望如果没有现在的努力,大多是变成幻想而已。
我的下一代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我们不应该太过干涉。但是,我们应该创造条件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方向,发现自己的能力。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12:17:18

原帖由 thbeforedo 于 2008-4-29 09:44 发表
这就是现实,不光中国,全球都一样
遏制人性是所有教育的特点。。


像我这样后来想明白了的,叛逆的类型,最终还是要吃亏。。。


所以,想明白归想明白,听老师话、跟D走,不要跟领导顶撞,没错儿

我觉得你有一点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你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曲线方法来达成你的目的。大多数领导和老师都是愚蠢的。至少不比你聪明。
当然,有时候适当的妥协也是需要的。就是不能完全放弃自我。
作者: 月牙儿    时间: 2008-4-29 12:20:13

改变现在的社会,不是一个人就能改变的,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而且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感觉越来越像哲学了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12:41:24

原帖由 shjzh_wqh 于 2008-4-29 10:17 发表
不知道楼主的引用是否有些断章取义

老师说象个孩子,是说象个什么阶段的孩子?如果还象幼儿园那样,恐怕就不太好了,另外楼主想让孩子什么时候成为一个‘大人’?

草稿打的整齐不值得表扬吗?任由孩子什么都搞 ...

第一,一般情况下,我们说一个人还没长大,我们都会加一个定语吗?你会这样说吗:这个人,恩,相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没长大。我觉得这种表达方式不是人类正常的表达方式,至少我是不会这么说的,而且那个班主任也没这么说。
班主任的希望是:如果长大了,那么,这些学生应该根据他的要求亦步亦趋,然后在每一堂课上都认真学习,不开小差,按时完成作业——请问现在的法律概念上的成人有能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现在这样灌输完全的服从和完全的自我克制。对一个人的心灵的成长,至少是没有好处的。
第二,草稿本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基本上是一个性格的问题而非工作态度的问题。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班主任显然不具有这方面的知识。或者,他的潜意识里是希望他的学生都具有这样的自我克制的性格,以利于他更轻松得管理这个班级。
关于更轻松得管理班级的方面,我发现大多数的老师都在宣扬一个观点:这个学生很好,因为听话,成绩好。我觉得他们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观:难道他们的工作就是看孩子吗?教育和引导才是他们的工作。
第三,国际接轨的问题。教育制度相对经济制度来讲,每个国家更具有不同性,比如日本和美国就完全不同。所以。一则我从来没有说过要接什么国际的鬼。二则也没有什么轨可以接。所以你批评我对于国际接轨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只是你一时激动的臆想产物。
第四,为什么要说中国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
a,我儿子就读的学校是上海市嘉定区小学里最好的一所了。当然这个最好,不是我所想的最好,而是大多数人所想的最好,其标准就是分数最高。一般来说,上海的教育水平应该在全国都算比较好的吧。这样的学校里的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的保守,我不能想象其他的地方老师会有更好的教育方式。
b,教育的改革已经是搞了无数年,最后的结果还是和我上小学时一样,甚至更糟,总要让人失望一下的吧。
当然说中国的教育没有希望了云云,可能确实有些过于悲观,因为说不定过十年会有新的政策出现。当然,这可能是一种更为渺茫的希望吧。
作者: lailai    时间: 2008-4-29 12:42:47

夜班工人的打字速度真不不耐啊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12:43:42

原帖由 月牙儿 于 2008-4-29 12:20 发表
改变现在的社会,不是一个人就能改变的,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而且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感觉越来越像哲学了

哈,不像哲学,像中宣部的人民日报社论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12:47:15

原帖由 lailai 于 2008-4-29 12:42 发表
夜班工人的打字速度真不不耐啊

关于打字速度的问题,我想起来我培育我儿子写作文和拼音的能力是用这种方法:
让他玩两小时游戏,然后写200字的描述性文字,用拼音输入电脑。
虽然还看不出什么结果,但是我觉得这应该是个培养基本技能的好方法。
作者: fffff    时间: 2008-4-29 12:57:50

楼主完全可以把孩子接回家里,等你下了夜班后自己来教他,等以后“选”上个国家主席,中国就有希望了。。。
作者: 清风居士    时间: 2008-4-29 13:16:58

原帖由 csm2000 于 2008-4-29 11:40 发表


便于管理

军队
作者: 清风居士    时间: 2008-4-29 13:18:13

原帖由 夜班工人 于 2008-4-29 12:41 发表

第一,一般情况下,我们说一个人还没长大,我们都会加一个定语吗?你会这样说吗:这个人,恩,相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没长大。我觉得这种表达方式不是人类正常的表达方式,至少我是不会这么说的,而且那个班 ...

我就知道上海的高考分数很烂。
中国没办法,大学靠推荐么?那估计穷人更没活路了
作者: 阿里路亚    时间: 2008-4-29 13:29:05

夜工的贴子都是一套一套的.
佩服.
啥时候咱也有那深度就好了.
作者: 晓儿    时间: 2008-4-29 14:42:37

三年级?小学三年级?还是初中三年级?
作者: shjzh_wqh    时间: 2008-4-29 15:21:36

仅属探讨,无意说服或是争执:

1、“学生应该根据他的要求亦步亦趋,然后在每一堂课上都认真学习,不开小差,按时完成作业——请问现在的法律概念上的成人有能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现在这样灌输完全的服从和完全的自我克制。对一个人的心灵的成长,至少是没有好处的。”

这是一种要求,当然不会人人能做到,但要求必须提出来。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被“灌输”一些“自我克制”的事情,比如说不能说脏话、打人;上课不能打闹随意说话;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法律等等,难道可以要求孩子不完全服从吗?哪些要求不必“自我克制”?

2、“他的潜意识里是希望他的学生都具有这样的自我克制的性格,以利于他更轻松得管理这个班级。”“觉得他们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观:难道他们的工作就是看孩子吗?教育和引导才是他们的工作。”

谁不原意更轻松的进行管理?一个公司的老板希望管理起来困难重重吗?没错,教师(包括小学及更高级)的工作是教育和引导,可是要求教师做什么教育和引导呢?小学是基础教育,认字识数是必须的;大家都在推崇尊重孩子的个性,可孩子的个性是天生的吗?后期教育最关键(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培养最关键);如果孩子不原意认字识数,请问有多少家长会放任孩子?实际上现在有些学校正在探讨有关个性化教育的问题,但个性化决不是“不听话,成绩不好”;我不认同你“他们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观”的观点。

3、“所以你批评我对于国际接轨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只是你一时激动的臆想产物。”

按照我们国家原来的教育方式,学生“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是要挨揍的,现在还有几个教师敢揍学生,现在的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也是受西方的教育方式影响的。所谓国际接轨不是我“一时激动的臆想产物”,而是现在的教育正在接受西方一些好的教育观点,而大家也对所谓的西方教育方式推崇备至。
(另:有个讲师[不是老师]说过一种现象,最早的时候老师坐着讲课,学生跪着听;后来老师坐着讲课,学生坐着听;再后来老师站着讲课,学生坐着听;以后大概老师跪着讲课,学生躺着听,可能还得吃着棒棒糖)

4、“大多数人所想的最好,其标准就是分数最高。”

还好你不认为分数最高就是最好,不过谁也说不清哪里最好,是美国?俄罗斯?非洲?其实现在小学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比如说小学升初中不要考试、不许给学生排名等等(请不要说这只是一种表面文章,这种方式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最少对孩子的自尊有好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从上学到大学毕业需要十几年,这种改革不可能十年二十年就达到大家满意的成果。

好了,不说了,我没有学过心理学,对法律也不在行,更不是从事教育的,只是对把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股脑推给老师、学校有些想法。

无意冒犯和人身攻击,我也是孩子的父亲,同你一样,希望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当然她聪明伶俐更好.
作者: cvv    时间: 2008-4-29 17:58:41

其实我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 大学之后就不太行了.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18:36:37

原帖由 清风居士 于 2008-4-29 13:18 发表

我就知道上海的高考分数很烂。
中国没办法,大学靠推荐么?那估计穷人更没活路了

上海高考分数烂是因为针对上海的招生率高,一如针对北京的学生也是这样。当然,对西藏和新疆也有这样的倾斜政策,那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而针对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的优惠政策,可能,我揣测,是因为不可否认的大城市的学生比偏僻的地方的学生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在以前的信息闭塞的年代,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至于现在,大学扩招,我觉得学得好或者不好,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意义不大,因为现在基本上只要想上,都能上大学,大学和公共厕所区别不大了。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20:46:38

原帖由 shjzh_wqh 于 2008-4-29 15:21 发表
仅属探讨,无意说服或是争执:

1、“学生应该根据他的要求亦步亦趋,然后在每一堂课上都认真学习,不开小差,按时完成作业——请问现在的法律概念上的成人有能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现在这样灌输完全的服从和完全的 ...

首先,拍砖不见血对我来说是不爽的,比如乌鸦就比较适应我的风格,相互之间夹枪夹棒嬉笑怒骂。不过我会尽量适应这里的习惯。

1,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管是对成人还是小孩,都是如此。
因此,如果把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当作是“没有长大”的一个判定标准,显然是错误的。
我也没有说过不允许老师提出这样的或那样的要求,比如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一般的交往的礼节等等。我只是觉得:老师不能认为他提出了一个事实上连成人都无法真正遵行的要求,学生就一定能够做到,而如果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没有做到要的要求,就认为这些学生“没有长大”。事实是:他很认真的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百分百得执行他的要求,那就要质疑这个学生的心智。这显然说明他不能客观得认识到小学生三年级生所能达到的正常的自我克制能力。而他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专业小学教师,受过正规的师范培训,理论上来说学习过心理学,了解一般人的心理过程。但他显然没有达到他应该达到的水平。

2,可能让你觉得吃惊的是: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或者更准确得说,遗传的因素在人格的建成中具有重大的作用。请参考The Science of Personality  by Lawrence A. Pervin中文版《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53页起。人格的发展/人格的天性与教养。
这是通过大量的对于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生子进行统计后得出的结论。即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发展出相同性格的概率远远大于一般的随机概率。
就是说,人的发展,除了受外界环境影响之外,还很受自身的基因作用。
而我们目前所能了解到的对人的性格或者智力发展的理论还大多局限于行为主义所主张的,人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塑造成我们所需要的样子。
强调人的性格的先天性,并不是要否认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而是要改变只重视后天教育的局限性!
事实上,一个人生下来,适合于做什么工作,他会喜欢做什么工作,是具有很大倾向性的!
所以你可以回头看看我写的一句话:我们要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我们的后代)发现适合他们自己的道路。
同样我从来没有否认后天教育和基本技能掌握的重要性。比如上面的帖子,我就认为,熟练得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就是很重要的基本技能,所以我通过各种方法来诱导他达成这种能力。当然,如果在各种尝试之后发现他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低于一般性的水平,我会毫不犹豫得放弃在这方面对他施加压力。如果你表示反对,我也没有办法。
由于上述的,每个个人都具有不同性格的倾向,而老师却一定要求每个人都建立起同一种性格模式下的行为方式即便不是说他是没有职业道德,也至少是缺乏职业素养。

3,关于国际接轨的问题,看样子我的解释你没有理解。可能是我的行文风格过于华丽了,反而掩盖了我的真实意图。
我的意思是:我指责中国的教育制度,并没有说要去和国际接轨。你可以仔细看一下我的第一楼的原文,在我批评中国教育制度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提出要和国际接轨的问题。我根本就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因为我也从来没有认为世界上有一种教育制度是符合我的期望的。是你自己忽然开始批评什么国际接轨。
至于不惩罚小孩的问题,第一,前年我回老家还看到有老师体罚学生,江苏淮安。第二,即便是在某些西方国家,体罚学生在法律上是被认可的!这是伟大的科学精神的体现!因为事实上,合理适当的体罚是有效纠正某些不良行为的绝好措施。我儿子吃手指的坏习惯,我打了两次就纠正了。(但是,他写字不太端正,我从来不去干涉他。)在西方,对体罚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实行,由谁实行,怎样实行,程度如何,都有明确的规定。
从这一点看出,你对教育的现状,并不是太了解。
顺便说一句,我也没有专业研究过教育的问题。只是一般性的阅读和亲身体验,以及对儿子的关心使我了解到了这些。

4,我说的学校的好坏,只是局限于中国而言。
我担忧的不是一些细节上的缺陷,而是一种体制上的缺陷。
我看到的是: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中,首先我们不知道要把人教育成什么样的。其次我们不知道怎样的教育方法才是有效的。盲人骑瞎马,就是对目前中国教育现状的最好描述。

古人就说过,养不教,父之过。这里的“教”应该是使动用法,即,使之教,使子女得到教育。这么理解的原因在于后面还有一句话,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育的责任主要还是在“师”。此处的“严”,我觉得如果广义的说,那就是尽心尽力,而非单纯的“严格”。因为严这个词,在古语中还有意指“紧密,”比如春秋谨严,左氏浮夸。——唐•韩愈《进学解》。在学术上讲,“严”更倾向于“紧密”而非“严格”。
为什么我要批评这个教育体系,因为我付钱给了他们!国家也付钱给他们!我相信即便是不依靠这个现存的教育体系,我也能够教育我的儿子,就算不能成为什么伟大的人,至少不会是一个丧失自我,迷失方向的人。但是那些不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呢?他们的子女的教育责任难道不应该被那些拿了钱的教育体系负担起吗?家长确实应该负担起一部分教育子女的责任,但是,一味得推卸责任,要求家长负担起更多的责任难道是拿钱的教育体系应该做的吗?我还想起昨天听到的,事实上是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孩子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或者说所有的希望。难道人有了孩子就该放弃自己的将来了吗?难道爱因斯坦或者海明威在有了孩子之后就应该放弃自己的将来去教育孩子,以便让他们在有了孩子之后也放弃自己的将来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教育体系的无知狭隘自私莫过于此。
作者: markwang    时间: 2008-4-29 21:25:40

下一代的教育永远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每一辈人都有自己的观念,而且,不由自主地会强加于下一代人,而有好多观念,其实已经很久很久了,一时半刻,改变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自己的孩子,不能避免,落俗套,因为周围都是这样。总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异类吧。这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其中就有自己的危险性,也许会更好,但是,也许也会更不容于社会。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29 21:28:46

楼上的就是中国社会的主流观点,所以我说,中国社会是不是对失败者太不宽容了。
实际上我也是一个另类的人,但是,另类不一定要在鼻子上打个眼才能体现出来,伽利略就是个另类,但是他温文尔雅。
我同样温文尔雅,恩,很多人可以作证。
作者: 凌风    时间: 2008-4-30 08:06:51


作者: markwang    时间: 2008-4-30 08:31:04

反正我是决定了,没想好怎么教育孩子,就不要孩子,省得把娃耽搁了……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4-30 08:32:02

夜工一晚上能用多少T?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4-30 08:32:29

夜工很强大。。。。我仔细看看这文字。。这思想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4-30 08:35:00

shjzh_wqh 也很强大啊。。。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4-30 08:35:48

夜工的 养不教,父之过。 有道理的紧
反正现在的教育体系确实不行  绝对是扼杀孩子
作者: tolt    时间: 2008-4-30 12:43:41

说起草稿本,我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还要求检查草稿本....  整一个BT

刚好在我之前递交的那个女生字迹工工整整的, 比记得笔记还清楚...

而我的草稿本简直是一塌糊涂~~ 涂涂改改画画... 一般人是看不懂的...还好我自己能懂哈~....

上夜自习老师就把我叫了过去,  还说某某人的草稿本写的怎么干净怎么清楚.... 气的我直接跳起来跟他争辩" 草稿草稿,何为草稿? 你知道什么叫草稿吗?"  把语文老师给气个半死....  后来只能把我叫到教室外面教训, 说老师说的怎么会错~~  我就反她说" 想当初毛泽东还犯错呢!!"  由于我说话太大声,夜自习有那么静..... 全校都听见了....虽然把她气的半死~~~  但总算TT从此出名了...哈哈~

[ 本帖最后由 tolt 于 2008-4-30 12:44 编辑 ]
作者: bolesizhong    时间: 2008-4-30 16:59:37

1.关于学生上课开小差,据我所知,初中生和高中生大约能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大约在25分钟~30分钟,有经验的老师会选择机会调节的,当然好的学生也会自我调节的,小学生自控能力应该没有达到这要求,那就要看老师的功力了。
2.关于草稿本我真不知道那个老师是怎么想的,我自己上课时还鼓励学生用自己能看懂的字记笔记。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我觉得和管理公司应该不一样吧,大人和小孩最大的区别就自控能力,所以班主任应该因势利导而不是流水线生产。
作者: bolesizhong    时间: 2008-4-30 17:08:01

还有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俺做了9年老师,8年高中,1年初中,希望最后不要有家长像lz一样来说我
作者: 夏夜星空    时间: 2008-4-30 17:28:17

所以说,要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 夏夜星空    时间: 2008-4-30 17:29:59

偶当初就没人检查草稿本~
够BT啊,草稿都检查~
PS:被检查草稿本的人RP没我好~
作者: 反对感    时间: 2008-4-30 18:10:49

草稿本,笔记是我读书年代永远的痛。

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我绝对羡慕那些能把草稿笔记做得工整的人,这个是秉性问题,至少说明一个人做事的条理,我做不到,但我很想做到,这恐怕就是教育的悖论,如果能有哪个老师有耐心好好引导说不定我也能,但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师生比最好是一比一,或者再不济也是一比十几、二十,我们现在的学校那是一比半百强,老师也是人,理解。

初级阶段就这现状了,灰心抑或死心也就是个人体验而已,于事无补。

能有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标准,即便庸俗、无趣,聊胜于不作为,还能怎么样?

每一代人的意义如果可以作为下一代的垫脚石已经是一种成就,光荣,比绊脚石强就是进步,在目前的环境下再多奢望就是空想了。
作者: cuigw    时间: 2008-4-30 18:57:10

我对中国的教育早就心死了。
四个字,中国教育的恶用四个字来形容:罄竹难书。
体制的问题。没办法。教育只是一个枝叉,最好能移民出去,否则就受着吧。
作者: tolt    时间: 2008-4-30 19:09:58

原帖由 反对感 于 2008-4-30 18:10 发表
草稿本,笔记是我读书年代永远的痛。

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我绝对羡慕那些能把草稿笔记做得工整的人,这个是秉性问题,至少说明一个人做事的条理,我做不到,但我很想做到,这恐怕就是教育的悖论,如果能有哪个老 ...



有同感~
作者: sock    时间: 2008-4-30 19:13:52

俺不抱怨老师不好也不抱怨教育体制..俺承认俺就是不喜欢读书...
作者: 松鼠    时间: 2008-4-30 21:09:28

从小不喜做课堂笔记,中学不喜欢,都画在书上,大学的书更是百用宝,上研……连笔记本都木,都是U盘拷回去……对我这种懒人来说,课堂笔记太折磨人了,还有那个草稿,我的草稿上画的小人比算式还多……
作者: fffff    时间: 2008-4-30 21:36:14

对于这个浮躁世界里浮躁的人们来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用长篇大论来吓坏他们的眼睛,所以我尽量长话短说,并分章断句

其一,只凭老师那几句话就得出“中国的教育没有希望了”的结论和老师得出的“小孩子”的结论一样,都是比较草率和自私的,当老师在用他的惯性思维强奸孩子们思维的时候,你是用你的定性思维强来奸老师

其二,不要非我异类,非我异族。这世界原本就是千姿万彩的,人也是,不同性格不同立场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观念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谁都不知道谁是那个最正确的

其三,应该来说现在致力于努力工作并推动中国不断前进的人们,90%以上是你所说的这种教育培育出来的,如果说他们都是被扼杀了的豆芽菜的话,也不尽完全正确

其四,对于小孩的兴趣引导及约束,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至少要在青春期萌动他(她)性趣很高的时候,或者在踏入这纷繁世界能够被诱惑青春的肉体的时候

其五,我认为楼主可能是因为没有能在家长会上得到应有表扬后的酸葡萄的发泄吧。。。
作者: abing    时间: 2008-4-30 21:53:14

人无论生活在何等样的社会中都不可以会不被扼杀天性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30 22:52:24

原帖由 fffff 于 2008-4-30 21:36 发表
对于这个浮躁世界里浮躁的人们来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用长篇大论来吓坏他们的眼睛,所以我尽量长话短说,并分章断句

其一,只凭老师那几句话就得出“中国的教育没有希望了”的结论和老师得出的“小孩子”的结论 ...

这么一句句得反驳是我所喜欢并且拿手的,哈。
首先第一句是个病句。你自己看一下。
不过,虽然你不想说得很细致,但是我还是不能让一些错误的观点就在这样的借口下存在,所以我还要细致得说。
第一,我说中国的教育没有希望,并不是凭教师的几句话。显然你没有仔细看我是如何从老师所处的地位以及他的言辞来分析出其背后所隐藏着的中国教育种种制度性的缺陷与不可解。透过现象看本质,重要的不是他说了什么,重要的是他所说的代表了什么。具体的你可以自己找。
另外对于后半句,如果老师确实是在用他的惯性思维强奸孩子们的思维的话,那么我的批评就不算是强奸老师的思维了。你的句子不通。看得出你为了达到一种修辞上的美观而牺牲了逻辑上的合理性。

第二,非我异类,非我异族是什么意思?你想表达什么?我猜想你想说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敢妄自揣测,因为即便是这个意思,也推导不出后面什么观念的冲突什么的。
另外,我自己感觉,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涉及到了用“类”或“种族”之类的概念来区分人的观念什么的,如果有,请你具体指出是哪个句子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还要指出你那种单纯的泛无立场思想的不足,难道不同性格不同立场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观念上就一定有发生冲突吗?哈,你是亨廷顿的信徒吗?我倒认为,人的和平相处在于不同性格不同立场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观念上有很多共同点。这个关于观念的问题,和这个主题关系不太大,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另开帖子讨论。

第三,一般我在引用数据的时候不会象你这样的轻率,如果我要说90%以上,我至少要真的知道这个数据是统计出来的还是自己臆想出来。当然,我们只是灌水散散心,不用那么认真,就当是90%指的是“大多数”吧。
诚然,大多数为了这个国家兢兢业业工作的人都是我所批判的教育制度教育出来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教育制度更为先进的话,那些人会被教育得更好,发挥出更多的能量,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建设得更好。
如果一个人被说成被培育成了豆芽菜,那也不是对这个人的批评,而是对这个培育他的制度的批评。
就像我们说一个病人没有受到很好的治疗,疾病变得严重了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批评那个病人,而是在批评针对病人的治疗。
我们说我们的天才被培养成了豆芽菜,一方面这是事实,因为中国很久都没有出现可以屹立在世界科技之林的开拓性的人才了,另一方面,我们说我们的科技界大多是豆芽菜并没有贬低他们付出的努力,只是他们的努力不过是事倍功半,说他们是豆芽菜也不过是道出一个事实。

第四,我没有完全否定对未成年人的兴趣的引导和约束。同样我可看得出你是一个在性的问题上非常保守的人。我不知道你是否在青春期有过对异性的性冲动?是否手淫过?是否有过非婚性生活?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完全符合你自己的性道德标准的情况下,你怎么能判定自己的标准就是正确的?就是适合你所要教育的孩子的?在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面前,你的理性怎么就能让你完全相信你自己的判断?
至于在孩子的将来的性取向上,我不会在意他是同性恋或者是异性恋,异装癖还是易性癖。前提是不能触犯法律。如果触犯法律自然会有法律对他加以惩罚。我们所能引导和约束的,就是让他们有机会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道路,给他们展示各种可能的利益和缺陷,让他们具有观察和判断的能力,让他们具有选择与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而非直接把我们自己认可的答案直接放到他们的面前让他们接受。这才是真正的引导和约束。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第五,你的这句话更表明你的轻率和偏颇。我都不希辩驳。
作者: 夜班工人    时间: 2008-4-30 23:03:21

原帖由 bolesizhong 于 2008-4-30 16:59 发表
1.关于学生上课开小差,据我所知,初中生和高中生大约能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大约在25分钟~30分钟,有经验的老师会选择机会调节的,当然好的学生也会自我调节的,小学生自控能力应该没有达到这要求,那就要看老师的功力 ...

既然你是老师,很想就我的想法和你讨论,我有一句话表达了我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我们所能引导和约束的,就是让他们有机会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道路,给他们展示各种可能的利益和缺陷,让他们具有观察和判断的能力,让他们具有选择与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而非直接把我们自己认可的答案直接放到他们的面前让他们接受。这才是真正的引导和约束。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建立起我们的教程,比如,阅读就是观察能力的一种,而阅读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对语法的熟悉,在针对学生的心智的发育进行的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课程。。。等等。同样,观察能能力也不完全局限于阅读,比如对于人的情绪的观察是否也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呢?人在开心的时候是什么行为,在愤怒的时候是什么行为,是否也要列入教育的范围?甚至,购物也可纳入教育。
我对教育的内容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看法。
作者: 云在肩头    时间: 2008-4-30 23:27:57

原帖由 cuigw 于 2008-4-30 18:57 发表
我对中国的教育早就心死了。
四个字,中国教育的恶用四个字来形容:罄竹难书。
体制的问题。没办法。教育只是一个枝叉,最好能移民出去,否则就受着吧。



说白了,干活的不讨好,讨好的不干活,要是你,你如何?
作者: 蛋生    时间: 2008-5-1 00:14:34

看了半天了,实在不是因为没孩子插不上话,而是因为没媳妇不想插话。
俺小时候,正常的考试,数理化考不了满分就是失败。这个不值得吹牛。
值得吹的是,俺小学四、五年级已经很熟练的在课本空白处写打油诗了。干嘛用呢?因为邻班美女经常要找我借书。
作者: sock    时间: 2008-5-1 06:47:26

原帖由 松鼠 于 2008-4-30 21:09 发表
从小不喜做课堂笔记,中学不喜欢,都画在书上,大学的书更是百用宝,上研……连笔记本都木,都是U盘拷回去……对我这种懒人来说,课堂笔记太折磨人了,还有那个草稿,我的草稿上画的小人比算式还多……



画小人都能画个硕士.......... 这是怨我爹...笔记写不公正都的挨揍...
作者: sock    时间: 2008-5-1 06:48:30

呵呵...教育...我觉的现在孩子最缺乏的是来自父母的素质教育...
作者: tolt    时间: 2008-5-1 08:34:46

平时书看的太少, 一段话看了老半天..... 汗!!

很喜欢夜班工人的发言方式, 不过貌似有点过于认真,好比你自己提到的90%该不该有REFERENCE 来SUPPORT....
作者: bolesizhong    时间: 2008-5-1 14:22:29

原帖由 夜班工人 于 2008-4-30 23:03 发表

既然你是老师,很想就我的想法和你讨论,我有一句话表达了我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我们所能引导和约束的,就是让他们有机会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道路,给他们展示各种可能的利益和缺陷,让他们具有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

我是教物理的,例如我在上序言的时候,我会问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的物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你知道学生是怎样回答的吗?绝大多数的学生会把书翻开看看书上市怎么说的。不知你对这种现象如何是如何思考的,我认为这是现行的高考制度甚至是现今社会造成的,我们现在有些老师甚至学生有很强的功利心,就像我现在的学校有很多学生只认语数外,不认其它学科,为什么中考要考,其它课程不考。我在上物理课时,通常会给学生一些现象,由他们来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而且我们现行的各种理科教材也是这么一个思路来的,但是我教过的学生中几乎没有会对这种方式感兴趣,他们希望的是我不要知道结论怎么来的我只要知道它怎么用,用它能不能考高分,进重点,进好大学,找一份高薪且舒适的工作。当然你说得是教育的一个理想模式,现在的教育改革也在努力的改变着,只是现行的高考制度不变,我估计很难。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你所说的那种老师,不过年级越低越会出现你孩子的老师那样的。还有你查查教育家的简历,几乎很难发现是小学老师出身的
作者: bolesizhong    时间: 2008-5-1 14:26:51

忘掉写一句,如果夜班工人这样的家长多一些,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了
作者: tolt    时间: 2008-5-1 21:59:56

我一直认为教师是一种很高尚的职业! 不管是教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 甚至幼儿园的...

可我一个朋友就很看不起小学老师, 认为小学老师也都只是大专生,师范毕业的而已~ 

我本人倒觉得,只要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的就是个好老师...

博士毕业的未必懂得如何教学...

我始终认为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不一定所有人都有这方面的能力, 也不一定文凭高就能教育好人,文凭高从某种程度来说只能证明他个人的能力,或许有很多人是像我这样混出来的,肚子里其实没啥墨水哎~

不过可能因为现在本科毕业的太多了,一抓一大把... 所以导致很多人有点鄙视仅大专毕业的小学教师...哎...

[ 本帖最后由 tolt 于 2008-5-1 22:01 编辑 ]
作者: 哈哈猪    时间: 2008-5-2 22:25:06

教育是父母的责任,

不要全推给老师
作者: shjzh_wqh    时间: 2008-5-4 12:00:43

致夜班工人:

很高兴和你探讨有关教育的问题,我确实不习惯“排砖见血”的风格,你能迁就非常感谢,所以我看了你的恢复决定再表达一下:

我好长时间不上论坛了,因为我实在不愿看一些脏话或没有道理的谈论。

三天五一的假期,老婆要上课,都是我自己看孩子(女儿一岁3个月),没有上网回复你的论述。

1、据我所知,一般情况老师都没有正规的学习过心理学,至于法律等其他学科更不用说,这肯定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一下子让教育界完全如广大家长的愿,不现实;如果短期内老师们都有了这个、那个的培训证,那水分就太大了。不过我有一个客户是做心理培训、咨询的,他的客户就是老师,是教育局推广的一个项目,听说效果还不错,这说明教育界正在改进。
我想说的是既然老师要求三年级的孩子做到她的要求,那肯定是有些孩子能做到(数量上不确定),如果你的孩子做不到,就说明在这方面与其他孩子有差距,在某几方面有差距你可以要求孩子不必都做到,如果方方面面都做不到呢?如果老师认为一个孩子没有“百分百得执行他的要求,那就要质疑这个学生的心智”,那老师肯定是有问题,不过你也要看老师提出了几个要求,如果老师只是提出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字迹要工整,这些并不过分。我看好多人对草稿本的事很尖锐,可从我自身体会来说,如果草稿太草,还是真有影响,有时候我翻以前的记录,都有点看不清写的是什么意思了,后悔当初没有写清楚。

2、关于一个人性格的问题,从我这几天看孩子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一个人的性格跟天生有关系,但多大程度没有人说的清楚,我自己的感觉是很小,甚至可以忽略,后天家庭、社会甚至社区环境的影响太大。我不知道《人格科学》是怎样得出“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这样的结论的(很大程度应该超过50%得程度了吧,科学怎么能用这么模糊的概念?有点像我们国家有些领导的风格),
因为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所受到的营养状况、发育状况、关怀程度等等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性格上总会有不同,但毕竟在一个家庭、社会,他们受到的教育是相似的,性格相似也就在情理之中。我想反过来推如果性格相似,基因就更趋于一致?(有点血型算命的味道)我有同学是同卵双生,但性格还是有差别的,我读书少,但仅凭这些就作出的结论有失偏颇。

“会毫不犹豫得放弃在这方面对他施加压力”,还好,如果有统计的话,不知道多大程度上孩子高于一般水平,你就会对他施压,想把他压成你希望的多高的水平,不过从前些年大家都让孩子学钢琴、跳舞、唱歌等风潮来看,他们的孩子确实比一般的孩子水平要高一些,但大多孩子都不喜欢家长的压力(同事的例证,几个学兴趣班的孩子现在基本上是家长有兴趣培养,而孩子很抵触),连朗朗都说小时候也有抵触的时候,可是家长坚持了要求,有些孩子就有些成就。老师也一样,如果坚持了要求,孩子就有了改善(当然这种要求不能把孩子逼疯掉,这是方法的问题).
没时间了,抱歉有点乱,改天再聊。
作者: 银色的月光    时间: 2008-5-4 12:51:12

统一的模式化的教育,能造就的只是考试机器。
作者: ppxx    时间: 2008-5-4 14:04:32

民族的悲哀!搞创新要靠中央文件,那还叫啥创新。




欢迎光临 海浩网论坛 (http://bbs.highot.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