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标题: 与民主无关 [打印本页]

作者: Caius    时间: 2008-12-30 14:17:06     标题: 与民主无关

唉,我准备潜水了 !
大家新年快乐!
咖啡  你等着!去北京人肉你!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12-30 14:17:59

图没截全啊~
作者: Caius    时间: 2008-12-30 14:19:04

另外2个 就算了
  私下记下 就可以了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12-30 14:19:49

  威胁我?
作者: Caius    时间: 2008-12-30 14:26:05

原帖由 雨夜咖啡 于 2008-12-30 14:19 发表
  威胁我?

不是  写诉状 告你!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12-30 14:26:47


作者: Caius    时间: 2008-12-30 14:28:09

原帖由 雨夜咖啡 于 2008-12-30 14:26 发表

检察院有人?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12-30 14:29:51

男儿何不带吳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一万年來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
作者: Caius    时间: 2008-12-30 14:30:25

骚吧 继续  我去贴图了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12-30 14:30:58

人每天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笑(^_^);第二件是微笑(^o^);第三件是大笑(^O^)。
作者: 猴哥    时间: 2008-12-30 14:41:21

原帖由 雨夜咖啡 于 2008-12-30 14:29 发表
男儿何不带吳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一万年來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晚唐奇才李贺一生困顿坎坷,虽属皇族远枝,却一生沉伦下僚,不得仕进通显,一辈子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从九品)。由于不堪“臣妾意态间”的屈辱,李贺辞官归家,加之身体羸弱,最终郁郁而死,终年才27岁。

  如此身世,反应在其艺术作品中,李贺的诗词集奇峭、诡怪、雄浑、神秘为一体,高出平谷,不拘一格。毛泽东也十分喜爱李长吉的诗,“天若有情有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等句,几乎就是完全地直接“拿来”,可见长吉在润之先生心目中的位置。本文开头四句诗,出自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第五首,在此诗中,诗人羡慕初唐那些能被在凌烟阁上图像的功臣们,羡慕他们都生活于一个伟大的时代,皆能以武功奇策博取功名。在《南园十三首》中的第六首,李贺还怨怪自己是“寻章摘句老雕虫”,并幻想有朝一日“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南园十三诗》第七)。试想,一手无缚鸡之力的瘦弱书生,由于生不逢时,仕途蹭蹬,竟悲哀地幻想自己能像侠客一样手提宝剑,归事猿飞捷走的高人成为武臣,看来穷途末路之中,物极必反,千载一人的鬼才也想效仿浑身武功的奇侠,可悲,可叹!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只是家道早已衰落,沦入寻常百姓之列。他七岁能诗文,声名远播。但因其父名李晋肃,当时嫉贤妒能的人就说“晋肃”与“进士”音近,他应该避其父讳,不参加科举考试。虽然韩愈著《讳辨》一文为李贺辩护,但他仍没能参加科举考试,终生抑郁不得志,而且体弱多病,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这样,抒发个人愤闷就成了李贺诗歌的一个主题。他写出了“世上英雄本无主”(《浩歌》),“雄鸡一唱天下白”(《致酒行》)等豪言壮语。李贺家住福昌(现在河南省宜阳县)昌谷,依山傍水,有南北二园,南园是李贺读书的地方。他以“南园”为题写了十三首诗,除了最后一首是五律,其余都是七绝。

这首绝句是《南园》的第五首,抒发了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更多的流露了怀才不遇、无所作为的感慨。诗的开头起笔突兀,如天马行空,无端而来。一个病瘦不堪的文弱书生为什么突发奇想,唱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高调来呢?固然,中晚唐以后,藩镇割据,唐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作为一个皇室后裔,有这样的报国热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再读下去,读到诗的后两句,就会发现理由没有这么冠冕堂皇。诗人还是在抒发个人情志上的苦闷,重弹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老调。虽然他除了大醉和吊丧,每天都骑着瘦马(一说是驴)到荒郊野外去寻诗意,但又对世事有什么用呢?凌烟阁上二十四位功臣,可曾有一个半个是书生?这样想,诗人就愤愤不平,就跃跃欲试,就想全副武装,去征战沙场。但永远只是想想而已,他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践行。

短短的四句诗,却有一个大起伏,一个大顿挫,先骇人听闻,再以理服人,激昂流畅,无所顾忌,感喟既多,哲思亦深,令人回味不尽。
作者: Caius    时间: 2008-12-30 14:42:53

原帖由 雨夜咖啡 于 2008-12-30 14:30 发表
人每天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笑(^_^);第二件是微笑(^o^);第三件是大笑(^O^)。
斑竹思密達  圖貼好 去流血吧
作者: 猴哥    时间: 2008-12-30 14:43:08

李鸿章 十律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头句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气概开篇,却比李贺更多豪气。次句用“百尺楼”的典故,讲刘备于讽求田问舍人的故事,说明自己意在天下,同时用“意气”二字,也有说明自己初出茅庐的意思。颔联两句“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猛然就把全篇中心突出,说明自己的理想是要史书留名,封侯拜将,这句为李鸿章所最为豪迈的名句,有人说电视剧《走向共和》中,那个日本人初见李鸿章就用这两句来赞赏敬佩李鸿章,可惜没有看过,不知真假。颈联笔锋一转,写出自己在路上的想法,说自己全心要抓住这个跟随曾国藩的机会做番大事,全无闲情他骛。尾联两句,随在颈联节奏而出,写出自己必成大事的决心。此诗最为曾国潘赏识。)

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
(首联说这些年来自己没有做出什么事业来,很是惭愧,颔联说现在终于遇到机会,自己离家义无反顾,颈联多多少少有点拍曾国藩马屁的嫌疑,说这次目的是赴京投奔曾国藩而去,尾联说从此就能够增长才干,不会让碌碌无为终老了。全诗普通,无甚闪光之处。)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首联以景入诗,黄河泰岳为中原象征,偏偏“俯看中流”之下“一点烟”,中流之烟联合颔联内容,是一种旁观人对于京城局势和举国形势的莫名猜测和比喻,颔联紧接说明出门不是为了游山玩水的,而是有正事要办。写道颈联,以晋朝名士和东坡先生自比,说明人的都需要出外,特别是到京城里面才有真正锻炼和发挥的地方,这也是他自己要到京城的目的。尾联是对于那些做学问到死,却不加以发挥的人进行嘲讽。咿唔之人,穷达不显,是只知道说空话却没有进行实干发挥;守遗编到残年,是一直到老了都在做死学问。按照“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学说来说,出仕才是治学的目的。这样写出了他要出仕,要干大事的那种抱负。)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首联无实意,烘托出一种感慨地意境。这首诗没有经过详细考证,也不知道他三度梦和十年人的言外之意,颈联说到“穷通”文人说穷的时候,意味着困窘不得志,大抵是在说不得志与通达的,自有天命,但什么时候才能够获得那些显贵的人的帮助,尾联是对自己至今一事无成的感慨和自嘲)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首联中,“虱处(chu三声)裈(kun一声)”意思是虱子处在内裤里,这是一种不安的代表。说自己在很不安的心情中,想着能够获得曾国潘的赏识,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贵。颔联说同辈学习的人都崇尚科举这条正途,然而却把大把的年华荒废掉了。矜在这里应该是推崇,注重,崇尚的意思。意思是说还是得靠有能力的人来提携一把,如果仅靠科举的选拔,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颈联说到自己是铁了心要当官,曾国藩对自己看中这是很大的恩典了。尾联里壮怀,这应该是现在即将面临显达机会的雄心壮志,枨(cheng二声)触,触动,加上最末一句就是说现在在雄心壮志之下,忽然想起了当年闻鸡起舞的努力日子,便觉得一切都值得了,更应该擦掉眼泪继续努力才是。)

桑于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这首是李鸿章写给父母的诗,开篇首联从景引入对父母双亲的想念和祝福,颔联紧接着说想当初努力学习,结果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出名,实在有负于父母的期待。颈联说的是李鸿章之父,现在已经当了六年的清官,从千里外来信让自己去投靠曾国藩。李鸿章家世本来是很传统的耕读之家,父亲在六年前考取了功名,一直保持清廉的作风,累官至刑部郎中。尾联中以春日花放来说自己展示才能,乌鸟当然不是乌鸦,喜鹊也,当喜讯传下来的时候才能慰籍感情。值得一提的是李母以子而贵,一生从贫困到最后最后富贵而终,不得不说是教子有方。)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这篇以写梦开场,说自己作了个成功以后的梦,自己出门就是为了独占鳌头,成为瑶池贵客,保持住名士潇洒的习气,年少时候就能够位拜公卿,财宝金钱不过是很普通的东西,自己应该不会短少。“蓬瀛”,仙山,这里指心想事成的美梦。“凤池”说瑶池,加上鳌顶意思是出类拔萃,声名显达。“碧鸡金马”财宝金银的借代罢了。这首是实际上成了李鸿章的写照,诗酒风流,官至公卿,尤其要说的是李鸿章贪财这点,被后人诟病最多。李伯元说他一生诗中兆大概就是主要在这里了吧)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这首诗写的时候估计已经离京城很近了,淮浦蓟门的地点就在北京附近吧?未详细考证。所以检点行囊和诗书,欣喜若狂,一路乘船骑马经过淮浦和蓟门地界。王详,古孝子,贫穷;陆贾,古贤人,推崇节俭;荆女,是指贫寒的侍女还是妻子未考证;食指,欲望的代表。颈联和尾联的言下之意是说,自己知道京城浮华奢侈,而自己家境交游都是贫寒的人,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而累及到父母身上。说明当年的李鸿章还是很克制的,只可惜后来了。他在家书中曾经说:“京中繁华富贵之气,触目皆是,惟男作客此间,万不敢背庭训而稍折浮华也。”)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估计已经行程已经到了地界,一路陪同的亲朋好友也要离去了。所以开头用离筵和别天来说此时情景。颔联中用“磨穿铁砚”的典故来说此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后句“插金莲”的典故未知,大抵也是表决心之言,揣摩有此次不成下辈子就当女子的意思在内。颈联中,“阁馆”本来是文臣“阁馆翰苑”一类工作机构的简称,代指朝廷国家,现在国家正是需要人才,正是我报效的时候。览镜苍苍不知是否用典,窃以为字面意思度为看着镜子里面逐渐长大的面容仿佛就像从来没有改变一样,不应该到现在还因为家境身世的贫穷而受到现在困窘不得志的结果。)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李鸿章父亲当时任职于京城,所以首联从到家开始,第二句未考证是说父亲当时出征还是将自己比作出征的人,走了很久才来到京城。颔联中用典,“槐厅”典故可解为学士相住之所,也可解为为学士通过捷径扬名入相的意思。“桂苑”典故可解为女子或文人居住的地方,也可从“攀蟾折桂”这样来说科举高中,所以整句从后解即为中举不久,又很惭愧的走关系通过明经的选举推荐。颈联意思一转,想到这一路上经历了大家的期待和帮助,尾联一下豪气陡增,说如果不能取得显赫的地位,决不回乡。此句中“驷马高车”典义为身分显赫尊贵,有必须要衣锦才能还乡之意。
作者: 猴哥    时间: 2008-12-30 14:44:38

咖啡同志善于把两首不沾边的诗,重新组合排列

真可谓:两只黄鹂鸣翠柳,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12-30 15:00:15

   猴哥。。。我文化水平不高,,您请见谅
作者: 雨夜咖啡    时间: 2008-12-30 15:01:18

李贺《南园》 写的真好!
作者: kent777    时间: 2008-12-30 15:08:06

给楼主平反了.
作者: Caius    时间: 2008-12-30 15:09:43

好人 37!




欢迎光临 海浩网论坛 (http://bbs.highot.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