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格罗认为,自己执导战争片的能力绝不低于男性导演。确实,看她以往的作品,如《21世纪的前一天》(Strange Days)和《两生迷离劫》(Weight of Water),均影射了现代社会的混乱和暴力,与一般女导演擅长的言情片或生活片风格迥异。凯瑟琳·毕格罗还是位积极的女权主义者,她常常呼吁应有更多的女性投入导演工作的行列,并希望她的性别不再成为其影片的关注焦点。
凭着高大伟岸的身型与坚毅宽朗的面孔,连恩·尼森在银幕上塑造的也多半是正面的英雄人物,影迷们应该不会忘记《辛德勒的名单》里那位拯救了众多犹太人的辛德勒,还有著名的爱尔兰革命领袖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以及《新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自1999年演完《星战前传》后,连恩·尼森在影坛沉寂了好一段日子,今年他将以《K-19》作为重返好莱坞的第一炮,之后还有即将在圣诞节上映的《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
潜艇是战争中一块神秘的净土,尽管冷战时期已经过去多年,很多旧日所谓的军事机密也都已经渐渐向世人开放,但优秀的潜艇战争片仍然是凤毛麟角。1981年德国拍摄的《潜艇风暴》(Das Boot),20多年来还一直被人奉为潜艇战的圣经。2000年大红大紫的《U-571》虽然好评如潮,但仍然没有超越二战潜艇片的局限,难以让人感到现代战争的气氛。另外两部著名的现代潜艇战争片是《猎杀红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和《红潮风暴》(Crimson Tide),遗憾的是前者拍摄资金明显不足、手法老旧、穿凿痕迹严重;而后者虽然气氛紧张,却拍得像室内剧,连点像样的场面都没有,多少令人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