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他导演了处女作《近亲》(Next Of Kin),这部影片显然是对他自己在民族身份这一问题上走过的曲折道路的总结。1987年,《合家观赏》(Family Viewing)一片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该片显示出他对于媒体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关注,这也是其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命题之一。随着《念白部分》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放映,《售后服务》的获奖,以及再度追溯亚美尼亚文化的《日历》,伊格杨成为了加拿大影坛最受瞩目的青年导演。通过这些影片,他慢慢确立了个人风格。以碎片化的段落打破线性顺时叙事,对影片的时空关系进行重新结构令观众迷惑的悬念,灵活穿梭于各个时空,一点点剥离解析谜团,呈现出精巧的叙事结构。而他不同一般的民族身份和辗转迁徙的经历也在影片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文化的交汇融合以及寻找身份认同的艰难,成为他个人生命经验的写照。可以说在他的作品中,正体现了加拿大这个国家的特殊“移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