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1#
发表于 2008-1-28 22:25:05 |显示全部楼层
[1257]

    如果评选被忽悠次数最多的将领,小西行长排第二,没有人敢排第一。这位仁兄不但多次被忽,还举一反三,加上了忽人的行列。按说以他在这一行的资历,是不会再相信这类话了。



    开始也确实如此,刘綎连续派出了三批使者,小西行长都不信。但刘大刀却是不依不饶,一定要把阴招进行到底,又派出了第四批使者。



    这次,小西行长终于相信了。他准备出城与刘綎谈判。



    然而关键时刻,明军出了叛徒,泄露了刘綎的计划,小西行长又缩了回去。



    从沈惟敬开始,再到李如松、刘綎,谈了无数次,被骗了无数次,我相信,即便打死他,下辈子再投胎,他也不会搞谈判了。



    刘綎正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改变了策略,全力监督部下攻城,但日军防守严密,多次进攻毫无进展,刘綎毫不气馁,亲自上阵指挥战斗。



    然而,十月三日,他却突然停止了攻击。



    因为在这一天,他得到了中路军的战报。



    董一元到达泗川的时间,是九月二十日。而他的对手,是岛津义弘。



    三年前,当丰臣秀吉听到僧人宣读的诏书,明白自己已经上当,怒火中烧之时,曾对沈惟敬和杨方亨说过这样一句话:



    “且留石曼子兵于彼,候天朝处分!”



    联系上下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我把石曼子和他的兵留在那里(朝鲜),看你们(明朝)怎么办!



    石曼子,就是岛津义弘。



    作为日本九州地区的诸侯武将,岛津义弘绝非丰臣秀吉的嫡系,恰恰相反,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过程中,他是一个极其顽固的死硬派,硬到全国基本都被打服,他还硬挺着。



    然而,丰臣秀吉却对其十分欣赏,多次重用,原因很简单——好用。



    日本人的性格特点是一根筋,而九洲地区则将此传统精神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无论是做买卖还是打仗,都很实诚,绝不偷奸耍滑,作战时一定在前,撤退时必定垫背,其勇猛顽强连丰臣秀吉也望而生畏。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2#
发表于 2008-1-28 22:26:21 |显示全部楼层
[1258]

    更值得称道的是,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民风犹存。比如说黑社会,经过多年改良,而今在东京干这行的,全都是西装革履,讲究秩序,遵纪守法,连收保护费都讲纪律,从不随意捣乱。



    九州萨摩地区的就没谱了,时代不同了,传统一点没丢,但凡遇上抢地盘、谈判之类的事,经常二话不说,拿着刀赤膊上阵,往死里砍,在日本黑社会组织中极具威望,向来无人敢惹。



    岛津义弘和他的第五军就属于这一类型,其作战特点是勇猛、凶残,不怕死,即使寡不敌众也敢打,是日军的战斗主力。



    而岛津义弘除陆上作战勇猛外,还精通水军指挥,也算是两栖人才。虽然脑筋不太灵活,但贵在敢玩命,而且他还有一项独门绝技——突围。



    所谓突围,其实就是逃跑。岛津义弘最绝的地方就是,他打仗不含糊,逃跑也很厉害,不但逃得准,而且逃得快,专往敌军结合部跑,一眨眼就没影。在后来的日本关原之战中,他所隶属的西军全线溃败,剩下他带着一千多人,面对德川家康几万大军的重重包围,竟然还是逃了出去,实在很有两把刷子。



    总而言之,此人能攻善守,经验丰富,可算是朝鲜战场上的日军名将。



    相对而言,中路军指挥董一元就低调得多了,此人名气一般,才能一般,连兵力都一般。日军有两万人,他也只有两万六千。



    但这位一般的人,有个不一般的先锋——李宁。



    这位仁兄的脾气可谓是尽人皆知,每天喊打喊杀,见到日本人就拔刀,连使者都砍,差点坏了李如松的大事。



    现在,他表现的机会到了。九月二十七日,明军刚刚到达泗川,他就等不及了,二十八日夜便率军一千,连夜冲入了泗川城内。



    日军准备不足,被冲得七零八落,但毕竟人多势众,随即组织反击。李宁由于过于靠前,被日军围攻,战死。



    但他的死是值得的,董一元带领大军随后赶到,一顿猛砍猛杀,全歼守军,击毙日军大将相良丰赖,主将川上忠实身负重伤,率领一百余人逃进内城。



    内城的守备者,正是岛津义弘,他倒不怎么慌张,因为城内还驻扎着第五军主力一万余人,且地势险要,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所以他打定算盘,在此坚守,等候援军到来。



    话虽这么说,但当明军进攻之时,他才发现,自己的算盘估计是打错了。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3#
发表于 2008-10-21 14:26:43 |显示全部楼层
当皇上也不容易啊~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4#
发表于 2009-3-17 21:40:29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767]



他之所以决定出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没钱。

               

我查过资料,明末时期的军饷,以十万人计,吃喝拉撒外加工资、奖金,至少在三十万两白银以上。



要在平时,这也是个大数,赶巧李自成、张献忠都在闹腾,要是洪承畴再耗个几年,崇祯同志的裤子,估计都要当出去。



所以不打不行。



但洪承畴不愧为名将,所以在出发前,他想出了一个绝招:只带三天粮食。



要还没明白,我就解释一遍:



带上三天粮食出征,如果遇上好机会,就猛打一闷棍,打完就跑,也不怕对手断后路。



如果没有机会,看情形不妙,立马就能跑,而且回来还能说,是粮食不够了,才跑回来的,对上面有了个交代,又不怕追究政治责任,真是比猴还精。



精过头,就是蠢



如果换了别人,这个主意没准也就成了,可惜,他的对手是皇太极。



皇太极不愧老牌军事家,刚到松山,还在擦鼻血,看了几眼,就发现了这个破绽。



八月二十日,就在洪承畴出发的第二天,他派遣将领突袭洪军后路,占领锦州笔架山粮道。



“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洪承畴彻底休息了。



当然,当然,在彻底休息前,洪承畴还有一个选择——突围。



毕竟他手里还有十几万人,要真玩命,还能试试。



于是他找来了手下的八大总兵,告诉他们事态紧急,必须通力合作,然后,他细致分配了工作,从哪里出发,到哪里会合,一切安排妥当,散会。



我忘了说,在这八个总兵里,有一个人,叫做王朴。



第二天,突围开始。



按照洪承畴的计划,突围应该是很有秩序的,包括谁进攻,谁佯攻,谁殿后,大家排好队,慢慢来



可还没等洪承畴同志喊一二三,两个人就先跑了。



那两个先跑的人,一个是王朴。



如果没有重名,这位王朴兄,应该就是八年前,在黄河边上收钱,放走诸位头领的总兵同志。



照此看来,他还是有进步的,八年前,收钱让别人跑,现在撒腿就跑,也没想着找皇太极同志拿钱,实在难得。



而另一位带头逃跑的,史料记载有点争议,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吴三桂。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5#
发表于 2009-3-17 21:41:36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768]



无论如何,反正是散了,彻底散了,全军溃败,无法收拾,十余万人土崩瓦解,被人杀的,被踩死的,不计其数,损失五万多人。



洪承畴还算是镇定,关键时刻,找到了曹变蛟、丘民仰,还聚了上万人,占据松山城,准备伺机撤退。



可是皇太极很不识相,非要解决洪承畴,开始围城,劝降。



洪承畴拒不投降,派使者向京城求救。



可他足足等了半年,也没有等来救兵,他很纳闷,为什么呢?



因为他糊涂了,就算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援兵是绝不会到的。



要知道,他老人家来,就是救援锦州的,能带的部队都带了,可现在他也被人围住,再去哪里找人救他?



其实洪承畴同志不知道,皇帝陛下也在等,不过他等的,不救兵,而是洪承畴的死亡通知书。



按史料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围之后不久,京城这边追悼会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家属慰问,发放抚恤,追认光荣,基本上程序都走了,就等着洪兄弟为国捐躯。



其实洪承畴原本也这么盘算来着,死顶,没法顶了,就捐躯。做梦都没想到,他连捐躯都没捐成。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二十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打开了城门,洪承畴被俘。



几个月后,无计可施的祖大寿终于投降,这次,他是真的投降了。



自崇祯十三年(1641)至崇祯十五年(1643),明朝和清朝在松山、锦州一带会战,以明军失利告终,史称“松锦大战”。



除宁远外,辽东全境陷落,从此,明朝在关外,已无可战。



消息传到北京,照例,崇祯很悲痛,虽然这几年他经常悲痛,但这次,他尤其激动,连续几天都泪流满面,因为他又失去了一位好同志——洪承畴。



按目击者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抓之后,非常坚强,表示啥也别说了,给我一刀就行,后来英勇就义,眼睛都没眨,很勇敢,很义气。



所以崇祯很是感动,他亲自主持了洪承畴同志的追悼会,还给他修了坛(明朝最高规格葬礼),以表彰他英勇就义的精神。



洪承畴没有就义,他投降了。



当然,他刚被俘的时候,还是比较坚持原则的,没有投降,结果过了几天,由于平时没有注意批评和自我批评,关键时刻没能挺住,还是投降了。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6#
发表于 2009-3-18 20:35:38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769]



至于他投降后的种种传奇,就不说了,可以直接跳过,说说他的结局。



清朝统一中原时,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



清朝统一中原后,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剥夺一切官职,光荣退休。



后来他死了,死后追封爵位,三等阿达哈哈番,这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是三等轻车都尉。



如果你不清楚清朝爵位制度,我可以解释,高级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每个爵位,又分一到三等,一等为最高。



男爵再往下一等,就是轻车都尉,三等轻车都尉,是轻车都尉中的最低等。我查了一下,大致是个从三品级别。



我记得洪承畴活着给明朝打工时,就是从一品太子太保,死了变从三品,有性格。



后来又过了几十年,乾隆发话,要编本书,叫做贰臣传。



所谓贰臣,通俗点说,就是叛徒,洪承畴同志以其光辉业绩,入选叛徒甲等。



在此之前,似乎就是乾隆同志,还曾发话,说抗清而死的黄道周,堪称圣人,说史可法是英雄,要给他立碑塑像。



我又想起了陈佩斯那个经典小品里的台词:



叛徒,神气什么!



好像还是这个小品,另一句话是:



你说我当时要是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吗?



絮絮叨叨说这几句,只是想说:一、历史证明,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同志瞧不起的人,敌人也瞧不起。

二、黄道周挺过来了,我敬佩,卢象升挺过来了,我景仰,洪承畴没挺过来,我鄙视,但理解。



咬牙挺过来,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不接受,但我理解。



气数



现在的崇祯,基本已经焦了,里面打得一塌糊涂,外面打得糊涂一塌,没法混了。



但他还是要撑下去,直到撑死,因为最能折腾他的那位仁兄还没出场。



据说打崇祯十二年起,崇祯同志经常做梦,梦见有一个人,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有。



这是个很奇怪的梦,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把这个梦告诉文武大臣,让他们帮忙解释。



大家听说,都说很好,说很吉利,我想了想,有道理,因为有,总比没有好。



然而有一个人却大惊失色,这个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的贴身太监。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7#
发表于 2009-3-18 20:37:16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770]



散朝后,他找到了崇祯,对他说出了这个梦境的真实意义,可怕的寓意——大明将亡。



按照王承恩的解释,这个有,实际上是两个字。上面,是大字少一撇,下面,是明字少半边。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大明,要少一半。



崇祯不信,不敢信,大明江山,自打朱重八起,二百多年,难道要毁在自己手上?



个人认为,崇祯同志过于忧虑了,因为毁不毁,这事不由他。



但这个梦实在比较准,我查了一下,他做梦的时间,大致就是那个毁他江山的人,出现的时间。



崇祯十二年(1639),一个人从深山中走出。



他的随从很少,很单薄,且很不起眼,无论是张献忠,还是皇太极,他都望尘莫及。但命中注定,他才是最终改变一切的人,五年之后。



这人我不说,你也知道是李自成。



李自成在山里蹲了一年多,干过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他出来之后,进步很快。



一年多时间,他又有了几千人,占了几个县城。



但就全国而言,他实在排不上,有时经济困难,还得找张献忠拉兄弟一把。



鉴于生计困难,崇祯十三年(1640)初,他率军进入河南,新年新气象,他准备到那里碰碰运气。



通常来讲,这个想法没啥搞头,因为之前他经常全国到处出差,河南也是出差地之一,跑老跑去,没什么意外惊喜。



但这次不一样。



崇祯十三年(1640),河南大旱。



这场大旱,史料上说,是两百多年未遇之大旱,河南的景象,借用古人的话: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大旱也好,没有鸡叫也罢,没有牛,没有猪都罢,有一样东西,是终究不会罢的——征税。



不征税,就没钱打张献忠,没钱防皇太极,必须征。



这么个环境,让人不造反,真的很难。



至于结局,不用想也知道,劳苦大众,固然劳苦,也是大众,劳苦久了,大众就要闹事,就要不交税,不纳粮,于是接下来,就是那句著名的口号: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之前我说什么来着?气数。



没错,就是气数。



其实气数这玩意,说穿了,就是个使用年限,好比饼干,只能保质三天,你偏三年后吃,就只能拉肚子。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8#
发表于 2009-3-20 23:11:04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773]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简称最最不幸),崇祯知道这点。



知道结局(注:悲剧),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同志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



一个了不起的人。



结局到来的具体过程,就没必要细说了,我说过,我是个有幽默感的人,很明显,至少对于崇祯而言,这段并不幽默。



我还说过,我是个不喜欢写废话的人,同样,对崇祯而言,这段是废话。



当然,对李自成同志而言,这段很幽默,也不是废话,他从陕西出发,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到了北京。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军队到达西直门(他从西边来),开始攻城。



崇祯同志有句名言,诸臣误我,还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杀,三月十七日,事实证明,这两句话很正确。



内阁大臣拿不出主意,连话都没几句,且不说了,守城的诸位亲信,什么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压根就没抵抗,全部打开城门投降。



当天,外城失陷,第二天,内城失陷



崇祯住在紫禁城,就是今天的故宫,故宫有多大,去过的地球人都知道。



这里,就是他的最后归宿。





三月十八日的夜晚



在这个夜晚,发生了很多事,都是后事。



其实后事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就几句话,后妃上吊,儿子跑掉(对于后患,大多数人都不留),料理完了,身边还有个女儿。



这个女儿,叫做长平公主,关于她的前世今生,金庸同志已经说过了,虽然相关内容(包括后来跟韦小宝同志的际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胡扯,但有一点是正确的,他确实砍断了女儿的手臂。



这个举动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实际情况,却比许多人想象中复杂得多,但无论如何,原因很简单,他不希望这个女儿落入敌人的手中,遭受更大的侮辱。



不是残忍,而是慈爱。



我知道,许多人永远无法理解,那是因为,他们永远无需去理解。



处理完一切后,崇祯决定,去做最后一件事——自尽。



自尽,是一件比较有勇气的事,按照某位哲学家的说法,你敢死,还不敢活吗?没种。



但现实是残酷的,而今这个世界,要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但崇祯的死,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态度,负责任的态度。



我说过,所谓王朝,跟公司单位差不多,单位出了事,领导要负责任,降级、扣工资、辞退,当然,也包括自尽。



崇祯决定自尽,他打算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如下观点:

一、        绝不妥协。

二、        绝不当俘虏。

三、        尊严



于是,在那天夜里,崇祯登上了煤山(今天叫做景山),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叫做王承恩的太监。



就这样吗?



就这样吧



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他走向了那颗树。



应该结束了。



按照惯例,每个人的讲述结束时,会有一句结束语,而当这个王朝结束的时候,也会有一句话,最后一句话。



是的,这句话我已经写过了,不是昨天,也不是前天,而是几年以前,在我的第一本书里,朱元璋登基那一段的最后,有一句话,就是那句,几年前,我就写好了。



还记得吗?



所有的王朝,他的开始,正如他的结束,所以才有了这句结束语,没错,就是下面这句: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49#
发表于 2009-3-20 23:12:04 |显示全部楼层
咦,为什么没有了?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50#
发表于 2009-3-21 20:32:32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774]



结束了



结束了吗?



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没有。



从理论上说,文章结束了,但从实践上说,还没有。



废话



其实历史和小说不一样,因为历史的答案,所有人都知道,崇祯同志终究是要死的,而且肯定是吊死,他不会撞墙,不会抹脖子,不会喝敌敌畏,总而言之,我不说,你们都知道。



所以结局应该是固定的,没有支线。



但是,我的结局,并不是这个。换句话说,我的文章,有两个结局,这只是第一个。



我读了十五年历史,尊重历史,所以这篇文章从头至尾,不能说无一字无来历,但大多数,都是有出处的。我不敢瞎编。



所以第二个结局,也是真实的,只不过比较奇特,它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最后,我决定把这个比较奇特的结局写出来。



大头都写完了,俺歇几天,还要整理文稿,争取一两个星期后,就能完成并发出来。



写了这么久,我写得很辛苦,诸位也看得辛苦,两星期后再见,保重。



    我去困觉了。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412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1290
精华
0
51#
发表于 2009-3-21 20:33:36 |显示全部楼层
问各位浩友们个问题啊:
帖子的第一个回帖是沙发,那最后一个是叫啥啊?
胖企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