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3-5-30
- 阅读权限
- 40
- 积分
- 1736
- UID
- 2852
- 注册时间
- 2001-9-19
- 帖子
- 1270
- 精华
- 0
|
《VIDOCQ》法国的福尔摩斯
虽然有人已经拿到这张碟的D9,不过我没看过,据说异常清晰,我的版本只是D5,而且还是全屏不可变,不知道其他朋友拿到的是什么版本。令我感到不解的是几乎所有的介绍和评论都将它翻译为“夺面解码”,除了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外,看完全片还是没能理解,如果是镜面人靠镜面吸取他人灵魂而永保青春是‘夺面’,那么解码是什么含义,是指破案的过程还是影射本片是采用全数码拍摄的。
我个人觉得要想说这部电影,就不能不谈谈它的主角,VIDOCQ--维多克。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可能只知道福尔摩斯,如果说福尔摩斯是英国侦探界的骄傲,那么维多克则是在法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而且他和福尔摩斯不同的是,前者是虚构的而后者是真实存在的,更有甚者福尔摩斯人物的原形中都有这位名震欧美的侦探大师的影子。他的来历可以概括如下:1775年7月23日,维多克出生在法国阿拉斯的一个面包师家庭里。他从小喜爱运动和剑术,14岁时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剑手。在他那传奇般的生涯中,他曾是剑手、士兵,后来又当过囚徒和逃犯,最后成为创立了现代犯罪学和侦察术的第一个职业侦探。他的声威曾使那些横行无忌的凶恶盗匪闻风丧胆,由他所创立和领导的法国保安部是第一个现代侦察机构,从英国的苏格兰场(即伦敦警察厅)到美国的联邦调查局,都是根据他的理论和以他领导的法国保安部为样板建立
起来的。这个传奇般的人物就是被誉为侦探之王的法国人佛朗科斯·尤根·维多克。也就是本片的主人公。
如果看碟前能了解这段历史那么想必片头维多克在和镜面人的打斗中落败,而在看过镜面下的那张脸之后坠入焚烧炉中死去的情节一定不会瞒过观众----他肯定没死。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复活’而已,而全片的悬念就是那张面对维多克而没有为观众所见的那张脸。故事非常简单,在两位从事军火有关生意的大人物相继遭受闪电击打而全身着火而死后,警察局长(还是伯爵?,从维多克被辞退的话语中推测可能是前者)找到维多克调查此案,局长认为这和政治阴谋有关,而第三位受害者,医生的死使维多克否定了这个想法。维多克通过一系列的线索追查终于知道镜面人的重要基地--玻璃厂。当他只身前往时和镜面人交手不幸落入焚烧炉而‘死’。影片的开头就在这里,维多克‘死’后,一名号称给他写传记的记者来到侦探所找到维多克合伙人尼马,希望他提供维多克探案的具体细节,一来完成他的传记,二来找出杀害
维多克的真凶。故事从这里慢慢展开,记者不断根据线索找到关键人物,通过这些关键人物的回忆来描述维多克的侦破过程,直到相继死去的了几个重要线索人物后,余下人的来到了故事开始的地方--玻璃厂,等待真相大白的时刻。如果说维多克的‘复活’是在意料之中,而镜面人的真实身份相信会让观众感到有些意外。故事的结局不用说也知道是个圆满的结尾。
影片采用了在顺序叙事的过程中穿插倒叙的手法,也许是我看的比较仔细,并未感觉到周先生(周黎明)所说的逻辑纷乱不清。导演并未设置很多障碍,线索一直是很清晰的延续下来,观众只要按着导演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看下来即可。情节单线的结果使得整部影片看来不够紧张刺激,故事张力不够强,对观众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唯一悬念只有镜面人的真实身份。片中对于血腥场面的描写几乎一笔带过,简洁
的镜头表现使得对于儿童来说应该都还可以接受。对于影片放映前业界对于起全数码拍摄的大肆宣扬因为本人对技术不甚了解,不敢妄说,不过的确非常清晰,只是有时觉得背景像是布景一般,有些假的感觉不知是何缘故。
影片中有几个细节值得提到,虽然维多克扮演者迪帕瓦约的鼻子够大,可是他抽的长雪茄好象和他的脸还不是那么般配,总觉得有些别扭;镜面人的‘轻功’了得,功夫也不差,按片中几次打斗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有机会结果维多克的;有一段中国舞蹈(?)和音乐。
这是一部法国的好莱坞大片,应该说值得一看,前提是别让期望指数和前期宣传一样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