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01#
发表于 2006-8-28 17:16:02 |只看该作者
371
但溥洽却从此开始难见天日,他不但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犯,还是一个绝对不会被释放的政治犯,原因很简单,他不说出朱允炆的下落,自然不会放他,而如果他说了出来,朱棣也决不会把这个知情人释放出狱,依着朱棣的性格,还很有可能杀人灭口,一了百了。



如无意外,溥洽这一辈子就要在牢房里度过了。



但是现在,意外发生了。



朱棣知道姚广孝这个要求的分量,溥洽是不能放的,但这毕竟是自己老朋友这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愿望,实在难以抉择。



姚广孝目不转睛地看着沉默中的朱棣,他知道眼前的这位皇帝正在思考,准备做出决定。



“好吧,我答应你”



姚广孝释然了,他曾亲眼看见在自己的阴谋策划之下,无数人死于非命,从方孝孺到黄子澄,凌迟、灭族,这些无比残忍的罪行就发生在自己面前,他曾劝阻过,却无能为力。虽然这些人并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上,但他确实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虽然他不是善男信女,但他也不是泯灭人性的恶魔。残酷的政治斗争和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很多人因为他而死去,他却背负着罪恶活了下来。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提出了这个要求。



不是为了救赎溥洽,而是为了救赎他自己的灵魂。



精神上得到解脱的姚广孝最终也得到了肉体的解脱, 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年八十四。



这位永乐年间最伟大的阴谋家终于含笑离开了人世,他付出了很多,却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他的前半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抱负,后半生却背负着罪恶感孤独地生活着。



无论如何,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已结束。



朱棣遵守了他的诺言,放出了溥洽,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出于对老朋友的承诺。



皇位夺下来了,首都迁过去了,大典修完了,南洋逛遍了,安南平定了,瓦剌鞑靼没戏唱了。



现在唯一的老朋友也走了。



这场戏演到现在,也差不多了,当年三十一岁的青年朱棣起兵造反,最终夺得天下,之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统治,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



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几十年中,该做的事情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他也做了。但综合来看,他确实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上面列出的那些政绩里的任何一条都很难做到、做好,但他却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



做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实在不容易啊。



按说有如此功绩,朱棣也应该心满意足了,但其实不然,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个白天,睡在寝宫里的每一个夜晚,有一件事情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如噩梦般挥之不去,斩之不绝。



是的,雄才大略的朱棣在他执政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挂念着这件事,恐惧着这件事。



朱允炆,你到底是死是活,现在何方?!



朱棣,不用再等多久了,你很快就会知道答案。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402#
发表于 2006-8-29 15:50:51 |只看该作者

[zt] “我一定会把流行和草根进行到底!”——当年明月致新浪博友的一封信

新浪的朋友们好,谢谢大家一直的支持,算来我从天涯过来新浪开设个人博客也已经差不多三个月了,承蒙大家抬爱,现在点击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这对我而言应该是一个不小的鼓励。

在新浪,我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多谢我的博客管理员,是他们的辛勤工作,给我创造了良好的写作环境,能够全身心得投入到写作中去。在此表示感谢。而众多网友们的支持更是我每天在孤灯下坚持写作的动力。

这篇文章是描述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历史的,我曾在文章开头写过,希望我能写完,现在应该改一个字眼了,我一定要写完!

在我写文章的历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干扰,是你们的全力支持使得我能够隔绝那些无谓的人和事,全心全意投入写作之中,我很明白,如果文章写不好,不但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我自己。所以我一定会继续认真写作的,请大家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将来如何变化,我都会认真努力地写完这篇文章。现在已经完成三十万字,全篇大概把事到九十万字左右,我会履行自己的承诺,一定把它写完。

很多朋友们问我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和写作手法,我在此也做一个回答吧,我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历史的人,从小时候(具体说来是五岁)自我父亲手中接过那套上下五千年开始,到高中时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再到大学时候的各朝实录,历史虽然不是我的专业,却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伴随我一路走来,所以在我看来,历史就是我生活和成长历程中的一部分。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写一些东西,也写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但主要是历史方面的,加起来也写了差不多二十万字左右,后来也曾有出版商想出版,但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我懂得了自己写作上的弱点和不足,也深感自己文章水平不够,便回绝了出版,将文字封存起来,一直到现在,有的出版商希望我提供以前的文字,我也没有答应过。

因为在我看来,那些文字是不成熟的,是我的成长经历。

我之所以对之前的文字不满,主要是因为我在写作中逐渐发现,自己只是在照本宣科,做一个翻译古文的人,加上一些调侃的手法,而我的潜意识告诉我,历史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在那些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必然隐藏着某些东西,是我没有发现的。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写作中的低谷,看到电脑文档就感到烦躁,但后来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使我最终继续了自己的写作。

这件事情是在我外出旅游时发生的,我偶遇了一位老先生,正是他告诉了历史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书中的那些枯燥文字,实际上,历史是生动的,历史上的人物也是生动的,他们是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

这句话就如同当头一棒,打醒了我,我竟然从来都没有发现,历史上的那些人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也有追求,有痛苦,有七情六欲,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自那一刻我才认识到,历史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和事件,他是由人组成的,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都映射着人性的光辉。
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今年三月十日那个让我觉得烦躁不安的夜晚,我动笔写下了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可以写得好看,“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

就此开始,并持续至今。

说实话,为写这篇文章,我付出了很多,我的一切娱乐活动被推得一干二净,每天上班之外的全部时间都拿来写作,上班放弃了坐班车,选择了步行,就是希望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构思,我对自己的文字功底很了解,所以每天只能写二千字左右,如果更多就不能保证质量了,写作和构思时间大概要花四到六个小时,除了周末看看电视外,其余时间全部是坐在电脑桌前写文章每天写完之后,往往已经是筋疲力尽,倒头就睡,日光灯和台灯经常都是一直到天亮还亮着。

虽然疲倦,虽然寂寞,但我仍然在写作中找到了快乐。

痛并快乐着,这就是我的体验。

我的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相信大家能看得出来,吸收了很多流行元素,我本人年纪不大,(呵呵,毕竟不是女的,所以大可以公开年龄)今年二十七岁,各种体裁我都喜欢,在我的文章中可以找到幽默、推理、悬疑、权力斗争等描写手法的影子,这些都是我的写作方式。
但如果说这篇文章有何不同之处,应该就在于它是写正史的。

虽然文中也引用了一些明清的笔记杂谈,但主要还是依据明实录、明史、明史稿、明史纪事本末这些正史来写的,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按照正史来展开描写的,连大部分人物的对话也是有来由的,所以我在文章开头说,我也不知道这篇文章算是什么体裁,不是小说,也不是史书,算个四不像吧。

用流行文学元素和小说笔法来写真实的历史,是我的一个心愿,在这个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流行的时代,如果仍旧使用二十四史的写法和论述,相信看的人不会很多,而要让更多的人喜欢历史,就必须用他们能够接收的方式,因为其实历史也是很精彩的。

所以我痛恨学究的写作方法,极端痛恨。

当然,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并不是戏说,也不是自己乱编的历史小说(我没那么大胆子),虽然也多有错漏之处,但大方向还是能够抓得住的。

而在写作方式的背后,是我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我在文中没有仅仅描写某人干了某事,而是结合史料深入分析,为什么他要做这件事?这件事情对他有什么影响,是什么使他能下这样的决定?

而这些东西是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的,以蓝玉为例,我们可以在史料中找到他洪武五年的失败,也可以找到他一直以来只能充当副手的尴尬,正是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形成了他的性格,才决定了他在深入沙漠之时的犹豫和决断。

只有进行这样的分析和描写,历史人物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站立在我们面前,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我认为,这就是历史人物的灵魂

正是这些活生生的人组成了我们的历史。

历史正是因为人而生动的。

但要说明的是,历史人物的心理是不能瞎猜的,也不能随便地加以演绎,从史料中找寻材料,并进行客观地分析,人物的性格才会生动,否则就会脱离实际,让人觉得不合乎逻辑。
我认为,要写出生动的文章,必须先看枯燥的书,在写作时,查资料是免不了的,明代史料浩如烟海,实在难以取舍,必须经过自己的分析辨别,才能使用。我的房间里,书架上,甚至床上都堆满了历史典籍,那些文言文、竖行字、无标点本让我痛苦不堪,但没有办法,该查还是要查,该找还是要找,即使不对历史负责,也要对自己和读者负责。

而在写作时,我会在现有史料中挑选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加以多种笔法的修饰和发挥,用我自己的话说,是戴着镣铐跳舞,不能说苦不堪言,也实在劳心劳力,这也正是为什么我每天写两三千字,要花四到六个多钟头的原因。

而每天写作以八百字到一千字为一篇,应该算是我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吧,这就要求我必须每天都写,如果有一天停止,可能下面就接不上了。如果一次性写一万字,可能有一千字是废话,而如果一天只写一千字,那么废话就会少于一百字。

我不喜欢写废话,我希望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有意义,说实话,这种写作方法的压力是很大的,每天有很多网友等着看更新,而一篇更新只有八百到一千字,这就相当于是把很少的文字放到大家面前,供大家评判,没有躲藏的机会,如果写得不好,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要在八百字到一千字内把文章写好,表达一个意思,还要有看点和亮点,实在是无比艰难的事情,每天为了构思那一千字,要经过反复考察,既要立足于史料,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又要考虑布局构思、甚至于一词一句的运用,并运用适当的描写手法,把枯燥的史料写得好看,最后还要考察上下文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因为毕竟是写整个朝代,不是单个故事,要把这些章节串联起来。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写两千字要四到六个小时,我想,这就是我的答案。

事实证明,读者的眼睛是不会打盹的,如果我稍有放松,就会有人看出并指出来,这也使得我时刻不敢大意。在此也多谢大家的督促,希望更多提出意见。

也有人指责过我的文章,说是用流行文学包裹的历史,是草根历史,我在这里也可以表示一下我的态度:

我一定会把流行和草根进行到底!

我就是希望能够把历史写得好看,写得精彩,让不看历史和长篇的人也愿意看,让小学生也能够看懂,喜欢看。

这就是我的目的。

曾经有一位网友回帖说他把这篇文章给自己的妈妈和奶奶看,她们也很喜欢。

一直到今天,我还是认为,这是对我文章的最高评价。

写作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我相信上天是公平的,他不会把写作的灵感和对名利的追求赐予同一个人,在我看来,写作是一种历程,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的朝圣历程。只有平静安详的心才能写出让人满意的文字,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写作确实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我白天要上班,并不轻松,而在每一个夜晚,写作时我都会打开电视,但从来不看,打开电视只是希望在房间中有一些人的声音,仅此而已。写作时候是很孤独的,陪伴我的只有那盏台灯,不过我并不觉得沮丧,因为我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还记得五岁时,父亲从他月仅三十多元的工资中,拿出五块钱,毫不犹豫地为我买下那套书时问我的一句话:

“你喜欢历史吗?”

当年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历史,我只是喜欢那一套书而已。

但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认为自己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是的,我喜欢,非常喜欢”

让更多的人在轻松中喜欢历史,我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一定会坚持下去

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86698
注册时间
2006-7-10
帖子
1641
精华
0
403#
发表于 2006-8-29 16:14:17 |只看该作者
挖。。。27岁的草根作家!
有一种默契叫做心有灵犀,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有一种幸福叫做有你相伴,有一种思念叫做度日如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04#
发表于 2006-8-29 16:34:44 |只看该作者
372
永乐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鲁台又开始闹事,他率军大举进攻明朝边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闹,想干一票抢劫而已,估计明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这一套理论用在别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从不妥协的朱棣。



朱棣听说这个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说,虽已年届花甲(当时五十五岁),好勇斗狠的个性却从未减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亲征,大军浩浩荡荡向鞑靼进发,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到了七月,大军抵达沙珲原(地名),接近了阿鲁台的老巢。



阿鲁台实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么后着呢?



答案是没有。



阿鲁台不抵抗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能力抵抗。



这位当年曾立志于恢复蒙古帝国的人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小毛贼,只能抢抢劫,闹闹事,他没有退敌的办法,唯一的应对就是带着老婆孩子跑路。



荡平了阿鲁台的老巢后,朱棣准备班师回朝,由于当时兀良哈三卫与阿鲁台已经互相勾结,所以朱棣决定回去的路上顺便教训一下这个当年的下属。



他命令部队向西开进,并说道:“兀良哈知道我军前来,必然向西撤退,在那里等着他们就是了。”



部下们面面相觑,人家往哪边撤退,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是皇帝说话,自然要听,大军随即向西边转移,八月到达齐拉尔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军队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惊慌,朱棣却十分兴奋,按照现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虽然按照级别划定,他应该是厅级以上干部,估计还能干很长时间,但中国历史上,皇帝到了他这个年纪,还亲自拿刀砍人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敌之时,他横刀立马,以五十五岁之高龄再次带领骑兵亲自冲入敌阵,大破兀良哈(斩首数百级,余皆走散)。



此后他又率军追击,一举扫平了兀良哈的巢穴,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从朱棣的种种行为经历来看,他是一个热爱战争陶醉于战争的人,是一个天生的战士。



上天并没有亏待这位喜欢打仗,热爱战争的皇帝,仅仅一年之后,他又一次亲征鞑靼,不过这次出征的缘由却十分奇特,很明显是没事找事。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05#
发表于 2006-8-29 16:35:16 |只看该作者
373
永乐二十一年(1423)七月,边关将领报告阿鲁台有可能(注意此处)会进攻边界,本来这不过是一份普通的边关报告,朱棣却二话不说,马上准备亲征。



人家都说了,只是可能而已,而且边关既然能够收到情报,必然有准备,何需皇帝陛下亲自出马?



就算阿鲁台真的想要袭击边界,估计他也会说:“我还没动手呢,就算打也是小打,你干嘛搞这么大阵势?”



其实朱棣的动机十分简单:



实话说了吧,就是想打你,你能怎么样?



看来先发制人的政策绝非今日某大国首先发明的,这是历史上所有的强者通用的法则。



同年八月,朱棣第四次亲征,千里之外的阿鲁台得到消息后,马上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溜号。他已经习惯了扮演逃亡者,并掌握了这一角色的行动规律和行为准则——你来我就跑,安全第一。



这是一次不成功的远征,由于阿鲁台逃得十分彻底,朱棣什么也没有打着,只好班师回朝。



虽然此次远征并无收获,朱棣却在远征途中获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一件对他而言价值连城的礼物。



这件礼物就是他已苦苦寻觅二十年的答案。



最后的答案



胡濙终于回来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独自出行两湖江浙,探访大小寺庙,只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行踪,十年之间费尽心力,却毫无收获。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这个任务起,自己的命运就只剩下了两种结局,要么找到朱允炆,要么继续寻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个人来接替他。



没有同伴,没有朋友,不能倾诉也无法倾诉,胡濙就这样苦苦寻找了十几年,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连母亲去世他也无法回家探望,因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没有回家的权力。



朱棣也并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这项工作的辛苦,永乐十四年(1414),他终于召胡濙回来,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从小小的给事中一下子提拔为礼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对胡濙从事的秘密工作的报答。



历时十年,胡濙没有能够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这个人真的还存在吗?或许这一辈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后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海象

问佛

UID
31121
注册时间
2003-9-28
帖子
3895
精华
0
406#
发表于 2006-8-29 16:45:29 |只看该作者
吃了4-6个小时的草,挤出来800-1000字的奶。辛苦。
无趣,自己玩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鲸

鲲,别名鱼:D

UID
499
注册时间
2001-3-29
帖子
12198
精华
5
407#
发表于 2006-8-29 18:49:24 |只看该作者
呼啦~~~作者好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08#
发表于 2006-8-30 17:43:49 |只看该作者
374
永乐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带,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实际上是另一次寻找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朱棣是获得了准确的情报,朱允炆就在这一带!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这一去又是几年毫无音信,这下子连朱棣也几乎丧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过去了,两个青年人的约定变成了老年人的约定,朱棣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约定还在继续,也必须继续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将被划入永远失踪人口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这个悬疑长达二十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在一个神秘的夜里。



永乐二十一年(1423)的一个深夜,远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内睡觉(帝已就寐),忽然内侍前来通报,说有人前来进见。



被吵醒了的朱棣很不高兴,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普通人也不愿意在熟睡之际被人从美梦中惊醒,但当内侍说出前来进见的人的名字时,朱棣如同触电一般地立刻睡意全消,他命令马上召见此人。而这个深夜前来吵醒朱棣的人正是胡濙。(闻濙至,急起召入)



朱棣的心中充满了兴奋、期待、和恐惧,他十分清楚,如果没有他的命令,胡濙是绝不可能私自回来的。而此刻胡濙不经请示,深夜到访必然只有一个原因——他找到了那个人。



胡濙见到了朱棣,告诉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两人交谈了很长时间(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



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这个悬疑二十年的谜团的谜底到底是什么?



我必须饱含悲痛地告诉大家,我也不知道。



坦率地说,现在说出这句话,我也很惭愧,胡濙最终没有忽悠朱棣,他虽然让朱棣等了十六年,但确实带给了他答案。



而从我讲这个谜团开始,到现在谜团结束,中间穿插了无数历史事件,也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我最终还是不能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案。



说实话,这似乎也不能怪我,之前已经说过,此文是采集多种史料经过本人自己的分析辨别写成,虽然也采用过一些明清笔记杂谈之类的记载,但主要依据的还是明实录、明史等正史资料。



我这人胆子并不算小,但如此重大的历史悬疑问题,也实在不敢乱编,史料上没有,我自然也不能写有。不过大家也不用失望,因为我虽然不能给出结论,却能够推理出一个结论。



要知道,史料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历史学家的职责之一就是从过往的死文字中发现活的秘密。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09#
发表于 2006-8-30 17:45:32 |只看该作者
375

        下面我们就开始这段推理,力争发现历史背后隐藏的真相,在这段推理过程中,我们将得到三个推论:

        首先,从上面的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胡濙的使命确实是寻找建文帝,而朱棣在深夜被吵醒还如此兴奋,其原因我们也已经分析过了,除非已经完成使命,胡濙是绝对没有胆子敢擅离职守的。

        由此我们得到推论1: 胡濙完成了他的使命,带来了建文帝的消息。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争议最多的部分,胡濙到底对朱棣说了什么?

        这似乎是个死无对证的问题,但其实只要在推论1的基础上抓住蛛丝马迹进行一些推理辨别,我们就可以知道在那个夜晚两人交谈的内容。

        胡濙深夜到访,会对朱棣说些什么呢?有以下几种可能:

        A:我没有找到建文帝,也没有他的消息,这么晚跑来吵醒你是想逗你玩的。

        结论:不可能

        原因:朱棣不会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B: 我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但他已经死了。

        结论:不可能

        原因:虽然本人当时并不在场,我却可以肯定胡濙告诉朱棣的绝对不是这句话,因为在史书中有一句极为关键的话可以证明我的推论

       “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看到了吗,“漏下四鼓乃出”!如果说一个人已经死掉,就算你是验尸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讲这么长时间,胡濙为人沉稳寡言,身负绝密使命,绝对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所以我们可以认定,他告诉朱棣的绝对不是这些。

        我们就此得出最后的结论C

        C: 我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

        结论:很有可能

        原因:以上两推论皆不对,此为所剩唯一可能的结论。

        就这样,我们结合史料用排除法得到了第二个推论.

        推论2:胡濙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

        结合推论1和推论2,我们最终来到了这个谜团的终点——建文帝对胡濙说过些什么?

        这看上去似乎是我们绝对不可能知道的,连胡濙对朱棣说了些什么我们都无法肯定,怎么能够了解到建文帝对胡濙说过什么话呢?

        其实只要细细分析,就会发现,我们是可以知道的。

        因为建文帝对胡濙说过的话,必然就是胡濙和朱棣的谈话内容!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410#
发表于 2006-8-30 17:54:34 |只看该作者
关键时刻到了 吊胃口吖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11#
发表于 2006-8-31 14:07:42 |只看该作者
376

胡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四处找人聊天的那种官员,他肩负重要使命,且必须完成,当他找到建文帝并与之交谈后,一定会把所有的谈话内容告诉朱棣,因为这正是他任务中的最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在那个神秘夜晚胡濙告诉朱棣的,正是建文帝告诉胡濙的。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只要知道了胡濙和建文帝的谈话内容,就能了解胡濙和朱棣的谈话内容,那么胡濙和建文帝到底谈了些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谈论天气好坏,物价高低等问题,当年的臣子胡濙除了向建文帝行礼叙旧外,其谈话必然只有一个主题——你的打算。

        陛下,你还活着,那你到底想怎么样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朱允炆给了胡濙一个答案。

        而在那个神秘的夜里,胡濙告诉朱棣的也正是这个答案。

        建文帝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这看上去也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然而事实上,我们是可以了解这个秘密的,因为这个秘密的答案正是我们的第三个推论。

        解开秘密的钥匙仍然在史料中——“至是疑始释”

        解脱了,彻底解脱了,二十年的疑问、忧虑、期待、愧疚、恐惧,在那个夜晚之后,全部烟消云散。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同时可以推定胡濙与朱棣谈话之时,建文帝应该还活着。

        因为胡濙是一个文臣,之后他还因为在此事上立下大功,被任命为尚书,并成为了后来的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在寻访过程中,为了保密,他一直是单人作业,像他这样的一个人,是干不出杀人灭口的事情的。而他深夜探访朱棣,也充分说明了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向朱棣通报过建文帝的消息。

        当然,在谈话之后,朱棣会不会派人去斩一下草,除一下根,那也是很难说的。

        不过我愿意相信,朱棣没有这样做,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灭绝人性的人,他的残忍行为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变成了一个老人,并且得到了那个答案,他也应该罢手了。

        推论3: 答案

        “二十年过去了,我也不想再争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个人继续活下去。”

        我相信,这就是最后的答案,因为只有这样的答案才能平息这场二十多年的纷争,才能彻底解脱这两个人的恐惧。

        坐在皇位上的那个,解脱的是精神,藏身民间的那个,解脱的是肉体。

        我不会再和你争了,做一个好皇帝吧。

        我不会再寻找你了,当一个老百姓,平静地活下去吧。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12#
发表于 2006-8-31 14:11:08 |只看该作者
377
这场叔侄之争终于划上了句号。为了权力,这对亲人彼此之间从猜忌到仇恨,再到兵刃相见,骨肉互残,最终叔叔打败了侄子,抢得了皇位。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登上皇位的人虽然大权在握,却时刻提心吊胆,唯恐自己在某一天夜里醒来,会像上一个失败者那样失去自己刚刚得到的东西。

        因为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被赶下去的那个人更惨,他必须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藏身民间,从此不问世事,还要躲避当权者的追寻,唯有隐姓埋名,只求继续活下去。

        这种残酷的心灵和肉体上的煎熬整整持续了二十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折磨,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发疯。

        得到了权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在权力游戏中,你没有休息的机会,一旦参加进来,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你失败或是死亡。

        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

        这就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死于征途的宿命

        无论如何,朱棣终于得到了解脱,虽然来得迟了一点,但毕竟还是来了,至少他不会将这个疑问带进棺材。

        也算是老天开眼吧,因为如果这个答案来得再晚一两年,朱棣也只能带着遗憾去见他父亲了,不过现在他终于可以心无旁顾的过几天舒服日子了。

        朱棣的精神得到了解放,这之后的日子对他而言应该是放松而愉快的,但这恐怕也是上天对他最后的恩赐了,因为死神已经悄悄逼近了他。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阿鲁台又开始重操旧业,在明朝边界沿路抢劫,侵扰大同等地,此时朱棣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还是十分勉强地骑上了战马,第五次率领大军出征。

        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儿子着想,帮他把对头收拾干净,将来才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遗产,也给你留个太平日子吧。

        古往今来的父爱,大抵都是如此。

        朱棣与往常一样,挑选了几个大臣与他一同出发远征,而在他挑选的人中,有一个会在不久之后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个人就是杨荣。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UID
7890
注册时间
2002-6-20
帖子
64139
精华
15
413#
发表于 2006-8-31 14:26:52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  你丫删我帖子!!!鄙视你!!!>_<
思之思之,其愿我往。忧心之劳,于凤求凰。涵降于斯,凤栖于时。不寐于夜,窃悦于辞。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414#
发表于 2006-8-31 23:31:1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夜咖啡 于 2006-8-31 14:26 发表
楼上的  你丫删我JJ!!!鄙视你!!!>_<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15#
发表于 2006-9-1 17:02:34 |只看该作者
378
六月,大军出发到达达兰纳木尔河,这里就是原先阿鲁台出没之地,然而此刻已经是人去楼空。抢劫惯犯阿鲁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经过反复搜寻,仍然不见阿鲁台的身影,朱棣的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大臣们发生了争论:

        张辅表示,愿意自己领取一个月的粮食,率领军队深入大漠,一定要把阿鲁台抓回来。

        杨荣表示,大军已经到此,如果继续呆下去,粮草必然无法充足供应,必须尽早班师。

        朱棣木然地听完他们的争论,下达了命令:

        班师

        他也已经厌倦了,从少年时起跟随名将远征,到青年时靖难造反,再到成年时远出蒙古,横扫大漠。打了几十年的仗,杀了无数的人,驰骋疆场的生活固然让人意气风发,却也使人疲惫不堪。

        还是回家吧。

        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周身患病的朱棣召见了杨荣,君臣二人之间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

        朱棣说道:“太子经过这么多年磨练,政务已经十分熟悉,我回去后会将大权交给他,我自己就安度晚年,过几天平安日子吧。”

        杨荣心中大喜,却并不表露,他回应道:“太子殿下忠厚仁义,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重病缠身的朱棣笑了笑,他夺得了江山,也守住了江山,现在儿子已经很能干了,大明帝国必将在他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自己也终于能够安享太平了。 

        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经回不了家了。

        可能上天也学习了朱棣这种凡事做绝的作风,他注定要让这个喜爱战争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结束他的一生。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强撑着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于军营中病逝,年六十五。

        六十五年前,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那个婴孩,经历了无数风波,终于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获得了永久的安宁。

        在我看来,在远征途中死去,实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这位传奇帝王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宿命。

        按照以往的习惯,应该给这位皇帝写一个整体的评价,其实对这位传奇帝王的评价,在以往的明史资料中有很多版本,而我认为最为出色的当属明史的评论。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16#
发表于 2006-9-1 17:03:01 |只看该作者
379
虽然明史有很多错漏和问题,但至少在对朱棣的评价上,在我看来,史料中无出其右者,我之前很少引用古文,最多只是引用只言片语,用来说明出处,但此段文字实在是神来之笔,在下本欲自己动笔写评,奈何实在不敢班门弄斧,故引用如下:

        赞: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得评如此,足当含笑九泉!
        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深夜的密谋

        朱棣结束了他传奇性的一生,终于故去了,死人没有了烦恼,也不用再顾虑权力、金钱、前途之类的东西,但活人却是要考虑这些的。

        在朱棣死去后的那片哀怨愁云下,却隐藏着一股潜流。不同的利益集团正在加紧行动的步伐,他们争夺的就是朱棣留下的最有价值的遗产——皇位。

        早在朱棣出发远征之时,他的好儿子朱高煦就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这位父亲可能很快就要走人了,他加紧了筹划,派出自己的儿子朱瞻圻潜伏在京城,并用快马传递消息,一晚上甚至会有七八批人往来通报,在没有电话的当年,也真是苦了那些报信的。

        朱高煦做梦都想要皇位,但他十分清楚,必须确认自己的父亲抢救无效死亡后,才能动手,要是情况没摸准,自己就起兵,结果老爹来个诈尸或是借尸还魂,来到自己面前:“小子,想学你爹造反啊!”不用打,自己就败局已定。

        在造反专家朱棣面前,朱高煦的道行还太浅。

        所以他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消息的到来。

        朱棣的内侍马云是个并不起眼的人,平日看上去不偏不倚,然而此时,他也亮出了自己的立场,朱棣死后,他以内侍身份深夜召集两个人开会,这两个人分别是杨荣和金幼孜。

        他们三人经过密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暂不发丧,每日按时给皇帝送膳食,以掩人耳目,并严格控制消息,禁止军营中人擅自外出报信。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海豚

海盗船长

UID
1343
注册时间
2001-4-11
帖子
8145
精华
4
417#
发表于 2006-9-1 17:03:41 |只看该作者
没时间看
一生中,我们能保持比较好的交情的永远只有那么多人,我们能一直联系的永远只有那么多人,总有一些人会因为跟不上我们的步伐或者我们跟不上他的步伐而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也会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进入我们的视线。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18#
发表于 2006-9-2 22:54:23 |只看该作者
380
可能有人会问,皇帝死后,由于尚远征在外,密不发丧不是通常的安排吗,为什么会说是密谋呢?
      
        因为这看似寻常的安排实际上暗藏玄机,在朱棣死前,他召见的顾命大臣并不是这两个人,而是张辅!
      
        朱棣临死前召见张辅,并传达了传位太子的旨意,这似乎并没有什么让人担心的,但问题就在于张辅这个人。
      
        张辅是张玉的儿子,而张玉和邱福与朱高煦的关系十分紧密,他们都是靖难时候的战友,在立储问题上,靖难派是支持朱高煦的。
      
        马云召集杨荣、金幼孜两人密谋做出如此重大之决定,竟然没有张辅在场,实在是十分之不寻常。很明显,他们是有所防备的。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就在一年后,朱高煦起兵造反的前夜,派人去京城寻找的那个内应,正是张辅。
      
        在封锁消息之后,杨荣被赋予了最为重要的使命--回京向太子报丧,并筹备太子继位事宜,这位潜伏多年的太子党秘密成员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日夜兼程,终于将遗命及时送到了太子手中。
      
        朱高煦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等到他知道消息的时候,太子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登基即位了。
      
        朱高煦先生,你又没有猜对,吸取教训,下回再来,你还有一次机会。
      
        明仁宗朱高炽
      
        历经千辛万苦的大胖子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位,定年号洪熙。
      
        事实证明,这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确实是一个仁厚宽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残疾的外表下,是一颗并不残疾的,温和的心。
      
        他登上皇位后,立刻下令释放还在牢房里面坚持学习的杨溥同学,并将其召入内阁。此时杨士奇和杨荣已经是内阁成员。明代历史上最强内阁之一--"三杨"内阁就此形成。
      
        但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内阁是皇帝最为信任的机构,其权力也最大,但由于这些内阁成员仅仅是五品官,要让那些二品尚书们向他们低头确实是很难的。
      
        这个问题看似很容易解决,既然如此,那就改吧,把内阁学士提成二品,不就没事了吗?
      
        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你说改就改?你爹留下的制度,尸骨未寒,你就敢动手改造?正统的文官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向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不改似乎又不行,问题总得解决啊。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19#
发表于 2006-9-2 22:54:57 |只看该作者
381

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数国家民族中,要排聪明程度,中国人绝对可以排在前几位,而其最大的智慧之一就在于变通。这样做不行,那就换个做法,反正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所谓此路不通,我就绕路走,正是这一智慧的集中体现。
      
        朱高炽没有改动父亲的大学士品位设置,却搞了一套兼职体系。
      
        他任命杨荣为太常寺卿,杨士奇为礼部侍郎,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同时还担任内阁大学士。这样原先只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员,办起事情来也就方便了。
      
        目的达到了,父亲的制度也没有违反,从此这一兼职制度延续了二百多年,并成为了内阁的固定制度之一。
      
        这类的事情在之后的历史中比比皆是,每看及此,不得不为中国人的智慧而惊叹。
      
        登基后的朱高炽并没有忘记那些当年和他共患难的朋友们,洪熙元年(1425),他用自己的行为回报了他的朋友。
      
        在一般人看来,皇帝回报大臣无非是赏赐点东西,夸奖两句,而这位朱高炽的回报方式却着实让人吃惊,在历代皇帝中也算极为罕见了。
      
        同年四月的一天,朱高炽散朝后,留下了杨士奇和蹇义,他有话对这两个人说。
      
        在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之中,无数人背叛了他,背离了他,只有这两个人在他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忠实地跟随着他,杨士奇自不必说,蹇义虽然为人低调,却也一直在他身边。
      
        年华逝去,大浪淘沙,这两个历经考验的人决不仅仅是他的属下,也是他的朋友。
      
        朱高炽注视着他的两个朋友,深情地说道:"我监国二十年,不断有小人想陷害我,无论时局之艰难,形势之险恶,心中之苦,我们三个人共同承担,最后多亏父亲仁明,我才有今天啊!"
      
        回顾以前的艰难岁月,朱高炽感触良多,说着说着竟流下了眼泪。
      
        杨士奇和蹇义也泣不成声,说道:"先帝之明,也是被陛下的诚孝仁厚所感动的啊。"
      
        就这样,经历苦难辛酸的三个朋友哭成一团。
      
        在我看来,这种真情的表述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更能表达朱高炽的谢意。
      
        朱高炽没有辜负杨士奇的期望,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
      
        虽然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皇位还没坐热,就去向他父亲报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年的执政时间内,他。。。(以下略去若干字),保持了大明帝国的繁荣。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23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302926
精华
87
420#
发表于 2006-9-3 17:12:46 |只看该作者
382
为什么要略去呢,因为这些夸奖皇帝的内容千篇一律,什么恢复生产,勤于政务等等等等。这些套话废话我实在不愿写,大家估计也不喜欢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参考相关教科书。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够体现朱高炽的宽仁并给他留下不朽名声的,是这样的一件事:
      
        我们已经说过,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据规定,如无特殊情况,皇太子在父亲死后可以马上登基为帝,但是,绝对不能马上将当年改换成自己的年号元年,必须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尸体凉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号。
      
        比如朱棣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炽立即即位,并有了自己的年号洪熙。从七月到十二月,实际上已经是他的统治时期,但这段时间还是只能算在永乐二十二年内,只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称为洪熙元年。
      
        在这段时间内,是皇太子们的适应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走出自己父亲的影子,一般在这段时间内,新皇帝们还不敢太放肆,对父亲们留下的各项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也多半不会挑这个时候。
      
        可是就是这个忠厚老实的朱高炽,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在这段时间内,就敢于更改自己父亲当年的命令。
      
        这在当时的很多大臣们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我看来,朱高炽的这一改实在干得好,干得大快人心!
      
        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炽突然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靖难之时,朱棣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
      
        然而此时,他的儿子朱高炽却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让很多大臣措手不及。可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朱高炽接着问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还有无后人?"
      
        大臣半天才反应过来,答道:"齐泰有一个儿子,当年只有六岁,所以免死,被罚戍边。黄子澄没有后代(后得知,黄子澄有个儿子当年改姓逃脱,后被赦免)。"
      
        朱高炽沉吟许久,说道:"赦免齐泰的儿子,把他接回来吧。"
      
        他接着问:"方孝孺可有后代?"
PG决定了脑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