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203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忆似水年华 [复制链接]

UID
208216
注册时间
2010-4-19
帖子
1338
精华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4 02:5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读《追忆似水年华》,是一次美妙的精神漫游。在一个个寂静的夜间,独自静静地品读,静静地走进普鲁斯特的世界,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灵怎么繁衍、成长为一个阔大幽深的花园。   
我对这部小说有特殊的感情。最早知道它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中国还没有此书的译本。有一次,我在上海旧书店买到一本《西窗集》,是卞之琳先生在1934年翻译的,薄薄一本。卞先生翻译那本书时只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他选译了20世纪初一些比较新潮、前卫的外国作品,其风格基本上是散文诗。其中包括许多国家的作家,如西班牙的散文家阿索林,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玛拉美、瓦雷里、保尔·福尔,英国的伍尔芙,奥地利的里尔克、爱尔兰的乔伊斯,还有普鲁斯特的小说片断。《西窗集》里最吸引我的就是普鲁斯特的那段文字,这是《追忆似水年华》的开头,写对时间的印象,写梦中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时的一些幻觉。后来有些译本为这段文字取名为《睡眠和记忆》,很妥帖。这种梦醒时分的幻觉,很多人都曾有过,特别是在早晨醒来的时候,有时只是三四分钟的时间,但是你一生的情景都可能会在此时闪现。我自己就经常如此,早晨好像醒了,但常常又迷迷糊湖睡过去,这时,眼前似乎出现了变幻无穷的景象,无数事件相叠着在周围发生,彷佛是漫长的岁月汹涌流过,但醒来一看表,只是相隔几分钟而已。这件事情实在奇妙,现成的科学道理难以解释。没有人能用文字把这样的梦境完整地表达出来,而普鲁斯特的这段文字,却似乎写出了我的全部感受。读《西窗集》时,我还不知普鲁斯特是谁。我觉得这不是小说的章节,而是一篇绝妙的散文。这么长的一段文字,没有人物,没有故事,全是对梦境的描绘。无法想象小说全文会是什么样的状态,作者将怎样展开他的故事、描绘他的人物。当时,这是我心里的一个谜,二十多年之后,这个谜才解开。  

到八十年代中期,译林出版社首次印发了《追忆似水年华》的全译本,使我第一次浏览小说的全貌。中国读者能读到的这个译本,其实并不理想。很多翻译家参与其事,每一卷有好几个译者,有时一卷有三个译者,每人翻译三分之一。尽管那些翻译家大多有一定的水平,有的水平很高,但是他们对文字的理解以及把法文转换成中文的习惯和能力不一样,这就造成了这个译本的问题,全书的风格不统一。尽管如此,中国人毕竟就此能看到《追忆似水年华》的全貌了。那时,我把这套书放在枕边,每天临睡前读一个小时,断断续续读了好几个月。这是非常愉快的阅读,睡前翻阅小说的那一个小时,对我来说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有些人说这部小说“读不下去”,我感到十分奇怪。  

《追忆似水年华》是我读过的所有长篇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我读过的所有长篇小说中情节最散漫随意的一部,它没有严谨的故事,除了马赛尔以外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有时读了好几万字,却无法复述到底故事讲了什么。但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让我如此着迷,彷佛面对的是一座规模浩瀚博大、结构精致繁复的宫殿。推开那扇看似平凡的门,发现里面竟是个非常奇妙的世界,越往里走就越奇妙,一步一景,引人入胜。这样的小说是把精美和博大结合在一起,使这两个被很多人认为是相悖的特点融为一体。普鲁斯特用其精美、精细和精微构造出了一种博大的气势。  

读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世界上最丰富和博大的不是我们可以看见的客观世界,而是人类的心灵,这种博大和丰富是无穷无尽的。读《追忆似水年华》就有这样的感受。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然而在他的小说中,他把心灵之门打开,用他不由自主的回忆方式把这平淡的一生写得曲折而奇妙。心灵的丰富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心灵的世界是最神秘也是最浩繁的,天地万物,都可以包孕在心灵的世界中,变幻无穷,缥缈无际。当然,只有那些才华出众、思想深邃的艺术家才可能为世人破译并展现这个世界,而且也仅是这世界的一小部分。  

普鲁斯特小说中的那个“我”,即马赛尔,与少女交往以后觉得浑身轻松,“自己也变成了天使”,但是在与男人海阔天空地闲聊之后,他总感到身心疲惫。当他静卧在少女身边倾听她们谈话的时候,“我丰富的感受无限地超越了我们贫乏而稀少的话语,淹没了我不动的身姿和沉默,溢成幸福的河流。潺潺流水漫过来,消逝在这些初放的玫瑰花的脚下。”  
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想,世界上还有什么音乐,比普鲁斯特笔下这些清纯天真的少女们的声音更迷人呢?  

普鲁斯特描绘事物情景时文字常常很铺张,一件小事情,会花费很多笔墨来叙述。马塞尔童年时等待母亲临睡前一吻的情节,小说中竟用了上万字,似乎仍然意犹未尽,把一个渴望母爱的敏感的少年的感情和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这样的文字,犹如听一个观察力极细致而且极有耐心的人,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着他所看到和想到的一切,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舍得遗漏。然而,读这些精细缜密的描绘和联想时,却并没有使人感到累赘和罗嗦。因为,这位不厌其烦描绘他的感受的人,有着高雅品味和情趣,他的叙述如同精美细致的工笔画。  
然而普鲁斯特并不是总那么洋洋洒洒,他也有吝惜文字的时侯。小说第二卷《在少女们身边》中,也写到了一个让人难忘的吻。一天晚上,马塞尔应约到旅馆的一个房间中和女朋友阿尔贝蒂娜见面。一对少男少女,彼此都有好感,且有过很多微妙的暗示和亲密的交流。马塞尔走进阿尔贝蒂娜的房间时,她正躺在床上,解开了长辫,满面微笑地望着他。"这个从未品尝过的粉红色果子,闻起来是什么味,吃起来是什么味,我马上就会知晓!"马塞尔很冲动地想俯身吻阿尔贝蒂娜,却不料遭到了断然拒绝。就在马塞尔企图拥吻她时,阿尔贝蒂娜竟使足全身力气拉响了报警的铃……  

小说写到铃声骤响便戛然而止。接下来的狼狈和尴尬,普鲁斯特没有写一个字。读到这里,起初我有些奇怪。这么重要的情节,为什么不展开写?这似乎不符合普鲁斯特细腻精微的风格。而一般读者,必定也关注着警铃响起后继续发展的情绪和故事。然而普鲁斯特的笔此刻突然变得无比吝啬,再也不肯多写一个字。读后回味一下,才觉得这儿的略写,反而会使读者对这一情节产生更深的印象。在这未遂的一吻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场面你可以自己去想像。小说中阿尔贝蒂娜这个人物,也更增添了几分不可理喻的神秘感。读到小说的第四卷中,方才知道阿尔贝蒂娜是一个同性恋者,这未遂之吻,也可以算是一笔铺垫吧。  

一个滔滔不绝的人有时候也会语塞,一条急流汹涌的江河有时候也会突然受到峡谷的阻断与阻挡,普鲁斯特这样写自然有他的道理。小说中的动和静、铺张和节制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总是很静,从头静到底,会使你看得想要睡觉;老是动,从头动到尾,会使你读得躁动不安;铺张泛滥,会让你读得奇烦无比;始终节制,会使你觉得不生动,不过瘾。所以在同一部作品中,动和静、铺张和节制是相辅相成的。就如一个风格独特的画家,在一幅作品中同时运用了浓墨写意和淡彩工笔,两种技巧的融和,便烘托出画的动人境界来。就像齐白石的画,一幅大写意的荷花,用泼墨画出的荷叶上,却停落着一只极其写实的小虫子,透明翅膀上细密的经络纤毫毕现,写意与工笔共存,非常和谐。  

在富有想像力的艺术家心目中,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它们有感情,会思索,能用奇特的方式和你作种种美妙的交流。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处处能看到这样的情形。  

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中,普鲁斯特以奇特的方式描绘了一家古老的旅馆。为了排遣因单相思而产生的苦恼,他到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去看一位在军队当军官的朋友圣卢。圣卢介绍他去住这家据说是"有着古老高雅情调"的老旅馆。小说主人公并不想住旅馆,因为他认为任何旅馆都会使他感到孤独和忧郁。"这种忧郁的性情好比一种令人窒息的香气,自我出生以来,任何一个新房间都会散发出这种使我透不过气来的香味……"可是一走进这家旅馆,他就被其中美妙的气氛感染了,融化了。他觉得在那里"一分钟也没有单独呆着",因为,旅馆就像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时时在和他游戏交往。走廊:"弯弯曲曲,漫无目的地游来游去";客房:"我一到,它们就来和我作伴——它们有点像旧时代的小幽灵,游手好闲,但默不作声,每当我和它们相遇,它们总向我表示默默的关怀";就连上下楼梯,也能让人激起官能的快乐。"台阶一级挨一级,上下巧妙地排列着,在它们的递进中仿佛释放出一种完美无缺的和谐,就是我们在颜色、芳香和美味中能感觉到的常常会激起我们官能无限快乐的和谐"……在房间、客厅和走廊里,对着壁画、窗帘、火炉、椅子、地毯,甚至墙,作者都会生出奇妙的遐想。"一堵不开门的墙诚恳地对我说:现在该往回走了,不过,你看见了,这里就是你的家。"柔软的地毯也会说:如果你夜里不睡觉,完全可以光着脚走出来。而那些窗户更有意思,它们时时准备和你彻夜长谈,准备向你展现美景,决不会有任何怨言。从窗户里俯视花园,就像俯视一个孤独的美女……一个空荡荡的老旅馆,在普鲁斯特的笔下,就这样成了一个童话的世界,成了一个驱逐忧郁、制造快乐的温馨天地,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朋友。这样的描写,不可思议,却又是如此自然。

读这些关于旅馆的描写时,我体会到了作者的好心情。很显然,这种好心情,是卢圣用纯洁高贵的友情带给他的。写旅馆的美妙环境,其实还是表现小说主人公的心情。  

在普鲁斯特的小说中,这样的描写似乎是顺手拈来的事情,毫不费力。难怪都德在读了《追忆似水年华》后会感叹:"他的风格灵活生动,令人诧异。任何另一种风格,和普鲁斯特的风格相比,都显得黯然失色,矫揉造作,缺乏生气。”  

七卷小说中,那么多的人物和故事有一个主题,它们就是四个字:“时间”和“回忆”。时间可以毁灭一切,而且无法挽留,它可以让一切消失。普鲁斯特对时间的看法与中国古代哲人的看法是一样的,就像孔子说:“逝者如斯夫”。还有一个就是“回忆”,回忆可以拯救一切。时间是一种毁灭,它把所有发生过的都毁于一旦,发生的同时,也在消失死去。而回忆可以使一切都复活,回忆中一切可以重演。小说的主题主要是回忆,而普鲁斯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给回忆一种特殊的方式。一般所说的回忆是强制性的、机械性的,有人为的规定情景作引导,比如一本回忆录被搁置在那里,翻开它就能把自己的一生回溯一遍,或许是一些文件合同,看到大学毕业证书就能记起大学生涯,翻阅中学时代的照片就会想起中学往事……这都是一些机械性的回忆,而真正美好的回忆是可以使生命复活的回忆,也就是普鲁斯特所表现的“不由自主的回忆”。  
在他的小说中,对往事的回忆是突然冒出来的,非常自然。有时候闻到一缕花香,回忆就此飘出来了;看到一棵树,回忆就出现了;其中最有名的描写就是“一块小饼”的片段,当他吃着小点心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一种生活画面在眼前浮现。在阅读时,我对此颇有共鸣。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这种情形,只要你进入一种特定的状态,就会有一些记忆涌出脑海。小时候睡午觉时,看见阳光从窗户里射进来,灰尘在光束里飘动,那景象朦胧飘忽。这时窗外会传来几声 “修牙刷、修阳伞”的叫嚷声,优美而凄凉。童年的很多经历,会在飘动着尘灰的光束和忧伤的喊声里纷至沓来,自然而难以抗拒。这种不由自主的回忆每个人都可能有,但是很少有作家能够把它表达完整,而普鲁斯特的小说里经常出现这种不由自主的回忆。  

普鲁斯特有位亲戚,叫帕特森,是一位法国作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并创造了生命“冲动”和“绵延”这两个哲学术语来解释生命现象,他认为生命冲动即绵延,这是真正的实际时间,是唯一的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在你的生命冲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生活着,而你不冲动的时候就是行尸走肉。这是无法靠理性去认识的,只有靠直觉来把握。普鲁斯特接受了帕特森的观点,他认为,“就像空间有几何学一样,时间有心理学,每个人毕生都在与时间抗争。我们本想执着地去眷恋一个爱人、一个朋友,去追求一些信念,遗忘却从冥冥之中升腾而起,遗忘是人的天性。夜幕使心灵升腾出种种的美好记忆,但是我们的自我毕竟不会完全消失,就是看起来好像完全消失、死亡了,其实也并非如此。因为它在同我们的自身融为一体。”这就是普鲁斯特的主导动机,寻找似乎已经失去的,但是被扔在那里随时准备再生的时间,他认为时间其实没有消失过。有一种说法是:“真正的幸福是过去的幸福!真正的美好是消失的美好!”即消失后就代表这件事已结束,但是当你回忆时却能一遍一遍地重复那种美好,它才是真正地融合在你的生命中,也凝聚在你的肉体里和灵魂里,不会消失以致永恒。它在发生时,有可能转瞬即逝,但过去以后,它就永远留在你的心里。  

我不懂法文,据正在重译此书的翻译家周克希先生说,《追忆似水年华》这个书名的翻译不太准确。英文译本的书名是《Remember Branch of Things Past》,就是《寻找失去的时间》,我想英文对法文的转译应该是比较准确的,那么较为准确的翻译,这本书就该叫《寻找失去的时间》,这也许与普鲁斯特的本意更接近一些。时间已经失去了,但是它还在,在你的心里与灵魂中,你可以通过你的方式把它找回来。周克希告诉我,他的译本不会用《追忆似水年华》这个名字,就用《寻找失去的时间》。其实我觉得《追忆似水年华》也是可以的,基本上也有了“寻找失去的时间”的意思,而且更有诗意。对这样一部名著,书名其实不重要,只要你能静下心阅读,就会被它吸引,不管它叫哪个名字。

已经失去、死去的时间,怎么样去寻找呢? 1908年,普鲁斯特在计划写这本书的时候,先写了一篇关于小说的小说——《圣伯大》,序言中有一段文字非常重要的:“对于智力,我越来越觉得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我认为作家只有摆脱智力,才能在我们获得的种种印象中将事物真正抓住。也就是说,真正达到事物的本身、达到艺术的内容,智力以过去时间的名义提供给我们的东西,未必就是那样的东西。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时刻一经过去,立即给予并隐匿在某件物质对象之中,就像民间传说中‘灵魂脱身’那样,生命的每一刻都囿于某一物质的对象,只要这一对象没被我们发现,就会永远给予其中,我们是通过这个对象来认识生命的那一时刻的,它也只有等到我们把它从中召唤出来的时候,方能从这个物质对象中脱颖而出,而它囿于其间的对象,或者不如说感觉,因为对象是通过感觉与我们互相关联的,我们很可能无从与之相通,因此我们一生中有许多时间很可能从此不复再现。”像普鲁斯特这样敏感,能够善于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的人是非常少的。其实,每个人都有他最难忘的记忆(最痛苦、最快乐或最惶惑的记忆)铭刻在灵魂里,这些记忆可能会重现脑际,使人在颓丧的时候振奋,在振奋的时候消沉,在欢乐的时候悲伤,在悲伤的时候走出沉沦。这些记忆可以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然而多数人无法追回自己的大部分记忆,只有一小部分深刻的记忆积聚在心灵一隅。但是普鲁斯特却不一样,他可以通过他的方式把生命中一切有意思的瞬间和经历,非常艺术地回忆出来。正因如此,他才成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这就是他的 “不由自主的回忆”。自主的回忆,借助于智力的推断,是明确的有意识的。不由自主的回忆却能通过当时的感觉与某种这种记忆之间的偶合,产生无意识的联想,使过去的情景存活于身边现时的事物之中。普鲁斯特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我曾在乡间的一处住所度过许多个夏季,我不时在怀念这些夏季,对我来说它们很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永远消失了,就像任何时而浮现的情景一样,它们时而浮现全凭一种偶合。有一日傍晚天在下雪,我从外面回来,进到屋里坐在灯下准备看书,但一时没法暖和过来,这时上了年纪的女佣建议我喝一杯热茶,而我平时是不大喝热茶的。完全出于偶然,她还给我拿来几片烤面包,我把面包片放到茶水里浸了浸放进嘴里,我嘴里感到它软软的,浸过茶的味道,突然我产生了一种异样的心情,感到了天竺葵和香橙的芳香,一种无以名状的幸福充满了全身。我动也不敢动,惟恐在我身上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一切会就此消失,我的思绪集中在这片唤起这一切感觉的浸过茶的面包上。骤然间,记忆中封闭的隔板受到震动,松开了。以前在乡间住所度过的那些夏天,顿时涌现在我的意识之中,连同那些夏天美好的早晨一一再现了。我想起来了:原来我那时清晨起来,下楼到外祖父屋里去喝早茶,外祖父总是把面包干先放进他的茶里沾一沾,然后拿给我吃。但是这样的夏季清晨早已成了过去,而茶水泡软了面包干的感觉却成了那失去的时间。对智力来说,它已经成为死去的时间、躲藏隐秘的所在”。  

这非常形象地表述出他那种“不由自主的回忆”。你毫无准备地遇到一种并无特殊意义的情景:闻到一丝气味、吃到一种食物,甚至是看到一缕阳光,似乎没缘由地就想起了你生活中过去的一段经历,这就是“不由自主的记忆”。这段文字后来被扩展改写成《追忆似水年华》中一个著名的段落——《马德莱娜小点心》,他吃到这个小点心的时候就会想起一段往事。普鲁斯特要告诉我们的是:失去的时间就是如此找回来的。而它一旦被找了回来,也就被我们战胜了。因为属于过去的实际时间已经换成了心理时间,作家正是在此刻感到自己征服了永恒,任何事物只有以其永恒的面貌(即艺术的面貌)、回忆的场景已经是一种艺术,才能被真正地领悟和保存。这就是《追忆似水年华》的写作主旨。

在普鲁斯特看来,这种偶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那一切是经过有意识的观察而得到,回忆的美好和艺术性便全部丧失了。他这么说,我无法全部苟同,是不是只有不由自主的回忆才是永恒的回忆?才是美好的回忆?才是有诗意的艺术回忆?对于他来说,也许是这样。但是常人拥有的那种自主的回忆,我认为也可能是很有诗意的。因为世人不可能都像他那样敏感,那样富有想象力,不可能都能运用生活之中那么多的偶合唤醒自己的记忆。只要这些记忆本身是美好的,它们镌刻在你的灵魂里,埋藏在你的心灵中,有时检阅一下,它们未必就没有艺术的诗意。  

马赛尔·普鲁斯特生于1871年,死于1922年,活了五十一岁,生死都在巴黎。他从小有哮喘病,体质很弱,所以他的童年生活和别人不一样,他自己说:“因为哮喘病,我从小被逐出了童年的伊甸园。”他小时候一直是在病痛中挣扎,从他的小说中能看出他儿时多愁善感的个性,这与他的疾病有关,他的气质是内向的,而他的敏感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读过小说的人,必定会注意到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主人公每天临睡前,必须要母亲吻他一下,才能够睡着,如果母亲不来吻他,他就一定无法入睡,便会整夜难过不安。他表达的是对母爱的渴望,其实也是一个病弱的孩子的敏感。普鲁斯特受到外祖母和母亲的一些熏陶,喜欢塞维涅夫人、乔治·桑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些作家。他又受到中学老师的影响,推崇十七世纪的法国古典作品,他倾心于圣西门、巴尔扎克、波德莱尔和福楼拜,一度还热衷于英国作家约翰·拉斯青论述建筑和艺术的作品。从中学毕业到父母去世的这段时期,大约在1989年至1905年之间,普鲁斯特经常出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他学生时代便经常与大人在一起,参与各种各样的上层聚会,并且留心观察。对这样的生活,他后来感到愧疚,觉得这是一种无聊的生活。其实也不尽如此,这些无聊的生活情节后来同样非常细致入微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而且我觉得他写得不无聊,反而借助这样的生活刻画出各种各样性情的人物,写出了当时丰富的社会情状和人的种种心态以及生活习俗;作为作家,他对生活作了仔细的观察,并且做了大量的记录。他那时也为报刊撰写一些有关贵族沙龙生活的专栏文章,发表评论、小说、随笔,也模仿他喜欢的作家风格去写作。母亲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她不是作家,只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也具备极好修养的文学爱好者。母亲教他翻译,劝他要懂得直译,他翻译过伊拉斯金的两部著作《亚缅的圣经》和《芝麻与百合》,是从英文译成法文。当时周围的人都认为小普鲁斯特喜欢舞文弄墨与读书,可能只是喜欢而已,玩玩罢了,他不会成为作家。他小时候的文笔也没有显露出特别过人的文学才华。其实,我觉得他那时是在做准备,这种准备是两方面的,一种是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另一种是对文学广泛而深入的了解研究。这两点,普鲁斯特做得非常好。  

普鲁斯特的阅读经验可以说是广博深入,他写过很多评论文章,对很多作家有独到的见解。有人说,如果他不写小说而写评论的话,会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评论家。因为,他的评论文字精美、思想深刻,有独特见地。但是还好他没有成为评论家,我想他更适合做小说家。从1896年到1900年(即他的25岁到30岁之间),他断断续续地写下了一部自传体的小说《让·桑特依》。他生前没有发表这部小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写过这部小说。他去世28年以后,人们在整理他遗留的大堆文件时,无意之中发现了这部小说的手稿,然后在1952年汇集出版,那时的普鲁斯特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作家了,他的《追忆似水年华》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的经典巨著。他的《让·桑特依》引起很多评论家的注意,他们觉得在普鲁斯特这部小说中已经展示出非凡的创作才华,已经有了一个小说巨匠的影子。非常幸运的是,他的这部小说习作没有一写成就立即发表。如果立即发表的话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评论界会认为这部小说写得不错,这个作家很有才华。这样一来,他就可能不会再写《追忆似水年华》,因为这部小说与《追忆似水年华》的生活是重合的,有很多出现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场景在这部小说里都写过。所以我觉得《让·桑特依》当时没有即刻发表是一件好事,不然,普鲁斯特就不会再花15年的时间写一部巨作了。《追忆似水年华》其实是重写了《让·桑特依》,但是重写之后,整个小说结构以及艺术水准已完全不同。有很多评论家说,“《让·桑特依》中的观察者已经是一位大师,他对生活场景、人物观察得非常仔细,但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可称得上‘大师’。作为一个表述者,他还称不上是一个大师。”如果读了《追忆似水年华》以后再对比《让·桑特依》,那么毫无疑问,你就会觉得前者在表述上也已经是大师了。

《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用他生命的最后15年写成的。他的房间窗户整天关着,墙壁上贴着一种吸音的软木板,几乎是与世隔绝。他是一个病人,他的哮喘病在当时已经非常严重,他必须要待在一间异常安静的房间。有人说小说家有几种:有人是坐着写作的,比如托尔斯泰就是正襟危坐地思考着人类的命运,把他观察到的生活一幕幕地展现在稿纸上;罗曼·罗兰也是如此,优雅而严谨;有些作家是走着写作的,比如杰克·伦顿就是到处跑,边走边写,他的小说里具有生命的跃动力与游动性;海明威也是到处旅行,以至于他的小说中有一种旅行家的姿态,他还有一个站着写作的习惯,所以他的文字凝练,没有冗长的描述,因为站着写,就不会有那些繁复罗嗦的描述,必须要写得简洁;而有一个人是躺着写作的,他就是普鲁斯特。我想他躺着写作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状态——其实我相信他在写作时也是坐着的——说他躺着写作是由于他生病的缘故,同时也是他的一种精神状态的表现,他是躺在那里静静地回想自己已经逝去的生命以及经历过的生活,他躺在时间的流水中,躺在不由自主的回忆里。  

《追忆似水年华》篇幅浩繁,内容结构非常复杂,故事似乎也散乱,但是你仔细读、仔细研究,会发现它的结构还是非常严谨的,就像建造一座巨大的石头建筑,要用各种各样不同大小的石块垒起来,垒到最后是一座巍峨而美妙的大厦,每一块石头都恰到好处地被安置在它该处的位置上,到最后缔造出巍峨的景观。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基本上是普鲁斯特的生活描写,读小说时总觉得是在阅览着作者本人的经历。小说开场,马赛尔似醒非醒地躺在床上,回想着他的童年。而后小说的情节便如天马行空,在马赛尔曾经历过、见识过、幻想过的人世间风云变幻,铺衍纠葛。爱情的多变,世态的跌宕,人心的起伏,命运的无常……在历尽沧桑之后,马赛尔似乎看破红尘,觉得自己的文学使命已经幻灭。然而在一次社交晚会上,发生了一连串偶然事件,使他在突然产生了奇妙的灵感,他想“通过一部作品来重现以前所失去的时间”。于是又回到了全书的开头,马赛尔躺到床上,开始回忆他的童年。  

小说从一个地方出发,又回到同一个地方,是非常奇特的一个环形结构。普鲁斯特曾经把自己的这部小说结构比喻成一座大教堂,他甚至准备用教堂建筑的不同部位为小说命名。他说:“我曾经想过,为此书的每一卷分别选用如下的标题:大门、后殿、彩画玻璃窗……”但后来他并没有这样做,大概还是有点牵强吧。这部小说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整体性,每个细小的组成部分都很结实。所以能够成为文学领域中一座举世无双的“大教堂”。  

世界上很多杰作的命运都是坎坷的,中国的《红楼梦》就非常典型。《追忆似水年华》也一样。1912年,普鲁斯特将已经写成的一千多页的手稿——《在斯万家那边》、《盖尔芒特家那边》和《找回失去的时间》,托人送交到著名作家纪德那里(纪德是与他同时代的,风格完全不同的大作家),纪德拒绝推荐出版这部小说。我相信纪德当时并没有仔细地看过这部小说,他不认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会写出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这部小说后来又到过几家出版社编辑的案头,都没有被获准出版。但在两年之后,纪德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于是写信给普鲁斯特,诚恳地表示他愿意出版这部小说。我不太清楚这其中的过程,但我相信纪德一定是花时间阅读了这部小说。认真的阅读使他惊讶,使他被普鲁斯特的才华折服。后来他曾这样评价:“这篇文章是我见到的最讲究艺术的文章,艺术这个词汇如果出自贡布尔兄弟之口我会觉得非常讨厌,但是一想到普鲁斯特我就对这个词丝毫也不反感了。”他认为只有普鲁斯特的小说才能真正称得上是艺术。纪德曾经指出罗曼·罗兰“没有风格”,是一个非常挑剔的评论家。但他对普鲁斯特的风格评价非常高,“我在普鲁斯特的风格中寻找不到缺点,我寻找在风格中占主导地位的优点也没有找到。他有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优点,而是无所不备的一切优点。”他认为这部小说是完美的,从头看到底只有优点没有其他。“有的小说家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你要寻找他的优点。而普鲁斯特小说的优点你不用寻找,他的优点不是先后轮流出现,而是在同时一起出现的。他的风格灵动活泼令人惊叹,任何另一种风格和他的风格相比都显得黯然失色、矫揉造作、缺乏生气。”这是他对普鲁斯特风格的一种描述,有人说这是他的一种偏爱,但我觉得讲得非常有道理。普鲁斯特的风格自始至终融汇在他所有的叙述和描绘之中。他对事物的描述确实是很难模仿的,电光一闪,灵感突如其来,然后就滔滔不绝,娓娓而谈,把奇妙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对每一件事物、每一个场景、每一种风景的描绘,对小说中人物的一个表情、一个心理活动的刻画,都是那样精微,那样独特,给人深刻的印象。

每年到诺贝尔奖评奖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二十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有很多的缺憾,最大的缺憾就是托尔斯泰没有获奖,另外一个大缺憾就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没有获奖,这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种耻辱。因为大部分获奖的小说都无法和《追忆似水年华》相提并论。造成这样的缺憾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因之一,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些评委所见有局限性,另外也和这部小说坎坷的命运有关系。这部小说一卷卷地出版,等它成为大家公认的佳作时,普鲁斯特已经离开了人间。这时诺贝尔奖给他已经没有可能,因为此奖只发给在世的作家。这也只能是一个永远的缺憾了。  

有时候,我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曾经拒绝过这部小说的纪德,我可以想象纪德的心情,想象他转变的原因。那一天,他随手打开那部被他搁置已久的小说稿,无意中随手翻开其中的一页,读着读着就被其中绝妙的文字吸引了,然后就情不自禁地一页一页往下阅读,以至于一发而不可收,直到被这些文字征服。纪德最终改变自己原先的想法,实在很自然。有些人在谈艺术时装腔作势,非常矫情,但普鲁斯特写得如此夸张、如此离奇,而你就是觉得很自然,他确实是一个充满幻想、灵感和智慧的人,从他的心里面缓缓流出来一种美妙博大的境界。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一个天才用毕生的心血,用整个生命来完成它,而作为一个读者,我觉得我们真是很幸运,大概只要花一个月,甚至更少的十天时间,而用我少年时代的速度——七天时间就可以读完这部小说。但我觉得用七天时间读懂这部小说是不可能的,我想花一年、半年或几个月的时间仔细地阅读这部小说,我们会对人生、对世界改变一些看法,包括对自身。这部小说必须慢慢品读,读几年也不过分。一位美国作家告诉我,在纽约有一个普鲁斯特读书会,参加者都是《追忆似水年华》的书迷,他们每周读十来页,每周聚会一次,交流对这十来页内容的读后感,已经读了很多年,还在继续读。读这部小说时你会产生一种共鸣,觉得人的心灵原来是可以这样开放的。我不相信普鲁斯特就是世界上经历最丰富的人,他的恋爱也未必是最曲折美妙的,可以说世界上很很多人的经历比他更丰富。而像他这样把心灵的门打开,把心灵的感受这样深刻地挖掘出来,并用如此美妙的方式展现出来,不能说绝后,但也是空前的。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见有另外一位作家能够做到像他这样。  

时间。回忆。普鲁斯特小说中的这两个主题是发人深省的。时间在毁灭一切,而回忆可以拯救已经消失的往昔。其实人世间任何一刻只要发生过的就不会消失,只要你记得它,只要你愿意回想它,只要你珍惜它。如果你是一个珍惜光阴、热爱生命、喜爱艺术的人,那么你曾经经历过的生活——那些美妙的、哀伤的、刻骨铭心的瞬间,就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当一个特定的情景在你的周围发生时,它们就会不期而至,把你重新拽回到已经消逝的时光中,激情的生命过程重现了,重演了。这是一种奇妙的境界。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种境界,普鲁斯特用他的小说为我们作了示范。

[ 本帖最后由 采薇 于 2010-6-14 13:36 编辑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海豚

网瘾战争,我们是中国的魔兽玩家

UID
46896
注册时间
2005-8-24
帖子
4862
精华
0
2#
发表于 2010-6-14 03:24:03 |只看该作者
回忆总是美好的。可惜生活是要向前看的。
 我们累了一天,打开那扇月租2000块的房门

  却面对的是一个如此畸形的版本时

  我们心里只有无奈

  你天天叫嚣着魔兽世界让我们沉迷

  没错,我们沉迷了

  可我们沉迷的不是游戏

  而是游戏给我们的那种归属感

  我们沉迷的是这四年来的朋友和感情

  是这4年来的眷恋和寄托

使用道具 举报

海象

逍遥派掌门

UID
42179
注册时间
2005-1-19
帖子
4584
精华
2
3#
发表于 2010-7-10 16:34:06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不是兰州写的吧,
说别人的话,让自己郁闷去吧...

平生多磨砺,仗剑自横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
      --------想象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海豚

CGer

UID
13963
注册时间
2002-10-21
帖子
7138
精华
7
4#
发表于 2010-7-10 20:37:47 |只看该作者
还好是ZT,不然小轻的大作一定要读一下的。
我命牛我,不牛天。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08216
注册时间
2010-4-19
帖子
1338
精华
4
5#
发表于 2010-7-10 23:46:29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一篇是我转帖的。
轻风吹翠帘,鸢声动玉人,剪烛怀远客,掠发照清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810
注册时间
2001-4-5
帖子
10388
精华
14
6#
发表于 2010-10-9 13:47:43 |只看该作者
寄回来,有TMD两公斤重,直接把老夫搞傻了,当场决定不看,改当枕头用。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7712
注册时间
2002-12-20
帖子
1943
精华
14
7#
发表于 2010-10-9 15:58:0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马铃薯 于 2010-10-9 13:47 发表
寄回来,有TMD两公斤重,直接把老夫搞傻了,当场决定不看,改当枕头用。


这谁啊,难道是穿越了?

服务器系统时间出错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08154
注册时间
2009-1-22
帖子
5492
精华
13
8#
发表于 2010-10-9 20:59:1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马铃薯 于 2010-10-9 13:47 发表
寄回来,有TMD两公斤重,直接把老夫搞傻了,当场决定不看,改当枕头用。

1。见到一位老前辈
2。好长的贴说,我先回再细看
3。小轻MM滴这个头像很可爱
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 那时光里 。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 这春天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38
注册时间
2000-12-21
帖子
2514
精华
0
9#
发表于 2010-10-10 08:48:27 |只看该作者
这书家里有,但从没看过。
小轻推荐,要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