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莱美”在古典音乐遭遇尴尬 [复制链接]

UID
3108
注册时间
2001-9-23
帖子
896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16 05:46: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赵毅敏


本文转载自魔术号角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目的是声音暂留,他没有想到这个发明会成为日后人们除了现场之外获得音乐最主要的途径;德国人柏林纳用碟型盘片取代爱迪生的腊桶录音技术,目的是为了使录音技术可以得到商业应用,他也可能没有想到这个技术日后引申出全球总产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目前,全球有超过2000家唱片公司,其中超过60%的资源是集中在所谓的“五大国际唱片集团”,索尼、华纳和BMG的总部或者旗舰品牌是在美国,EMI和环球总部在欧洲。而美国、英国+欧盟、日本是全球三大音乐唱片市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音乐唱片生产和消费的市场,是全球音乐唱片行业的火车头。

格莱美音乐颁奖典礼、Billboard音乐颁奖典礼和美国音乐大奖是全美影响力最大的三大年度音乐评选。Billboard侧重反映唱片行业销售的成绩和排名,如单曲、专辑的销量等等;美国音乐大奖是由艺术家和技术专业人士根据音乐歌曲的水平来评选;而格莱美更像是一个Party。不但每次典礼星光熠熠,衣香鬓影,而且出来的结果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经过平衡的人际关系的结果。难怪有不少乐迷把格莱美称为“敬老会”。最搞笑的是,有些唱片在格莱美颁奖结果出来前销量还不怎样,获奖后,销量反而象坐直升飞机似的,Santana,Norah Jones的唱片就是这样。现在看来,格莱美与其说是面子Show,倒不如说是唱片的促销手段。

据说,格莱美的创始人曾经斩钉截铁地说“格莱美是最权威的”。其背后的商业目的昭然若揭。如果说最权威,古典音乐类别的奖项至少是筹码之一。Billboard是有古典音乐唱片的销量统计,但是颁奖典礼上鲜有古典音乐的表演;MTV是没有古典音乐的类别的。而格莱美在30个类别超过100个奖项中,古典音乐每年有11-13个奖项。近几年,还有象马友友、Joshua Bell这样的当红古典音乐家到颁奖礼做表演嘉宾。就音乐类别还算全面。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原来格莱美还有古典音乐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对市场的商业推动作用不知又有多少?

看看今年格莱美古典音乐的得奖名单,又是指挥家MTT、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钢琴家艾曼纽尔·艾斯、大提琴家马友友这几个人,他们各自获奖的项目和去年大同小异,和前年的变化也不大。要是钢琴家梅里·佩拉希亚出个什么唱片,最佳器乐独奏奖估计又是他的了。年年如是,这样的结果巨闷!要是单看这个结果,还真以为美国古典音乐界没人了。事实上,每年有大量全球第一流的指挥家、独奏家、作曲家在美国开音乐会、出唱片,他们的音乐成绩绝对不会和在美国本土发展的同行差。就指挥,象美国克里夫兰乐团的音乐总监Frantz Welser-Most、费城乐团的音乐总监Christoph Esenbach、芝加哥乐团的总监丹尼尔·巴伦邦姆是在美国和欧洲同时取得成功的指挥家,论艺术成就,只会比MTT高不会低。论唱片出版的数量和销量,也不见得比MTT差。真不知道MTT凭什么每年出一张唱片获一次格莱美奖,今年的马勒第三交响曲也不知道凭什么获奖。经常说,英国人本位主义严重,但是他们的《留声机》唱片大奖好歹也是评审委员会经过三轮的评比才有最后结果,而且每一轮的结果都是向外公布的;德国的《Fono Forum》是经过读者和专家的综合评议才有最后的结果;法国的Midem大奖是全球唱片的业内人士投票选出来的。《留声机》是注重艺术成绩的,Midem是注重业界影响的。格莱美凭什么标准?看不出来。但是光看结果,不要说欧洲的音乐家很难获奖,就是在美国发展的欧洲指挥也难。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两年连续获奖恐怕算是个例外。

对艺术家缺乏客观的艺术肯定,对业界缺乏商业推动力,这样的颁奖结果像是自我的高潮。希望这样的朋党聚会不要再来扰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