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2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媒体之八怪现象(转载) [复制链接]

UID
30706
注册时间
2003-9-10
帖子
651
精华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10 13:5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恰恰是充分反映这些变化的媒体本身,改革的步伐却是如此的缓慢。许多媒体中人在中国媒体行业壁垒的“无间道”中行走,苦中作乐。只要你稍微参照一下中国媒体出版的规定,就会深刻感受到许多发生在媒体行业中的现象是如此之怪,甚至成为约定俗成的事实。现略举几例,供各位看官思考。
  
  一怪:空前绝后的中美合资
  
   1980年,美国IDG公司与当时的电子部情报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了中国计算机出版服务公司,创办了《计算机世界》周报。这是一例典型的中外合资办报事件。或许是当时的主管新闻出版工作的领导在改革开放伊始的灵机一动,从而造就了中国媒体行业上唯一一家、也是迄今为止经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外合资报刊出版机构。怀揣这张特殊的营业执照,IDG在中国媒体版图上长驱直入,先后出版了多份计算机类报刊,赚得盆满钵溢。而其在美国本土的老对手ZD和CMP,却不得其门而入,使IDG在中国独领风骚十几年。难怪IDG的创始人麦戈文不无得意地说:“媒体的利润来自想象力”。休矣,想象力是换不来利润的,在中国,是特权!。
  
  二怪:暗渡陈仓的版权合作
  
   明眼人都知道,市面上流行的国际品牌刊物,其背后大多有境外资金的支持。主管单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反党反社会主义,就不会有事。在中国媒体行业这种正道不畅走小道的环境下,大多数外国媒体公司无奈地选择了在版权合作的幌子下,通过七拐八拐的方式,将资金打入其在中国投资的公司的帐号上。这类公司五花八门,有信息技术公司、出版设计制作公司、广告经营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等等,其法人代表有些就是其在中国媒体业务的负责人。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职能:媒体运营。包括资金财务、人力资源、广告经营和内容编辑。其规模大的有几百人,办公面积一二千平方米,出版十多种报纸杂志,营业额上亿元。
  
  三怪:张官李戴的刊号刊名
  
   如果你不是媒体中人,就会发现你买的《舒适》杂志其实叫《化学清洗》;《新地产》杂志其实叫《中国轻工》(2004年改为《消费导刊》);《CASA》其实叫《品牌》。其因大概出自以下情况:出版者的刊号是租来的,在短时间内无法更名,原刊名没有一点价值,既不响亮又与内容不贴切,不可能被读者买帐的。于是只能在封面上做些小儿科式的处理:或用封套挡住原刊名,或用折页的方式做出双封面,或将原刊名在设计上极度弱化。总之,让你几乎难以发现原刊名,而在出版部门检查时却也说不出什么。
  
  四怪:掩人耳目的北京编辑部
  
   北京是中国媒体的中心。因刊号资源许多来自京外,而国家又规定不得异地办报办刊。于是出现了许多所谓的北京编辑部,其报刊注册地不过是个招牌,大多在唱空城计。赫赫有名的《经济观察报》的刊号来自山东,但其大本营实际就在北京,而在报纸上却只注明北京记者站。《时尚》系列杂志刊号不少是京外的,从《时尚》杂志(上下半月刊)的邮发代号就可知是来自广东地区的。但只要去看看时尚杂志社位于中粮广场的北京所在地,就会发现也是一个异地办刊的典型代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UID
30706
注册时间
2003-9-10
帖子
651
精华
0
2#
发表于 2004-12-10 13:58:05 |只看该作者

接上帖!!

五怪:曲线迂回的特许发行
  
   《百花文汇周刊》是中信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2003年出版的一份杂志,其合作方是香港文汇报社。这份杂志没有国内统一刊号,只有香港政府核法证号和国际标准刊号,但它却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内地报刊卖场。其操作方式绕过了在中国内地获得出版执照的老大难问题,美其名曰:特许内地发行。乖乖,这又是一个典型的特权事件!这种权力的赋予者来自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六怪:私下交易的刊号资源
  
   国内统一刊号是中国报刊出版的“通行证”。许多拥有刊号的单位无论从资金、人才、刊物内容都无法面对竞争市场的洗练。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得以做起了刊号交易的买卖。于是刊号掮客有之,靠申办刊号、出租刊号中饱私囊者有之。通常情况下,合作经营方(投资方)与刊号拥有者签定报纸或杂志合作经营协议,合作期3-10年,回报方式一种是每年上交管理费10-50万元不等;一种是在保证支付固定管理费的几年后,按股份比例分红,因操作比较复杂,采用的不多。
  
  七怪:任意过界的直投杂志
  
   直投杂志被外国人称为DM杂志,在中国的标准称谓是: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凡有广告营业执照的企业均可到当地市工商管理部门的商广科申请办理,经批准可获得有效期一年的广告刊登许可证。直投杂志有几个硬规定:杂志名称必须带有“广告”两字,英文不得大于中文;内容必须全部是广告内容;必须全部免费发行。号称中国DM老大的《生活速递广告》,其封面就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其英文“LIFEXPRESS”的字体远大于其中文名称生活速递*广告,甚至还将英文图形进行了注册。DM杂志在内容上也往往超过了工商管理部门所要求的全部是广告的界限,许多DM杂志甚至就是一本充斥大量文字内容的杂志,有些连名称都不含广告两字。出版者私下告之:我们工商有人。言外之意我们有保护伞。好在这些杂志的发展还没有到可以卖价的地步。据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工商审批的这些DM杂志大为光火,一度传言要全部封杀,吓得很多做的比较好的DM老板纷纷寻找刊号以备不测。但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八怪:移花接木的光盘杂志
  
   《媒介》杂志自称是一本为媒介而做的媒介,由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实际由北京天意华纵横广告有限公司运营。但它竟然是一本只有光盘出版号的纸介杂志。以前许多以这种形式出版的刊物大多已被新闻出版署勒令停刊。《媒介》杂志以这种形式生存了近2年时间,在没有寻租到正式刊号之前,其出版者将继续在忐忑不安中潜行。
  
   中国媒体的这些怪现象还在延续着、变异着。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诗写照: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