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xu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日关系真相:1931-1945 [复制链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1#
发表于 2004-8-16 13:52:16 |只看该作者
34.5  鬼泣神嚎的衡阳保卫战

  日军以为在长沙会战中,已经将华军第九战区的防御系统,予以彻底的
___________
7 如果没有史迪威的阻挠,美空军给与这种程度的支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482页
击溃,虽然没有围歼中国的主力兵团,但是华军在受到重挫之后,已失去再 
战的能力,对于日军进行长距离奔袭衡阳的作战,横山勇更以为把握十足。
事前衡阳在日机猛烈的轰炸之下,衡阳市区已成一片焦土,因此横山认为,
日军可以出其不意地迅速攻占衡阳。但是横山没有想到,由方先觉所率领的 
中国第十军,却在衡阳进行一场惊天动地的阵地保卫战,差点把横山的完胜
攻势,搞成凄惨的大败仗。

  由方先觉将军所率领的第十军,是一支作战表现出色的部队,曾在长沙
与常德的会战中,与日军进行多次正面的恶战,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参与
衡阳防卫作战的华军部队,包括了预十师(葛先才)、第三师(周庆祥)、
一九〇师(容有略),暂编五四师(饶少伟)。第十军在奉命防御衡阳之
后,立刻在衡阳地区,利用山岳与河道的复杂地形,开始构建防御工事,此
时美军在桂林的步兵训练中心,感到战局的发展不利,因此奉命撤退,因此
将一批带不走的美军训练用装备,交给第十军使用。当时方先觉根本没有想
到,湖南的战局,会恶化的如此之快,自己的部队要孤军防守衡阳四十二
天,血战到弹尽援绝的崩溃地步。这也是抗日战争中,中国部队被日军全歼
的唯一军级单位。

  由于薛岳把第九战区的残余的部队,集结在湖南与江西交界的一带,企
图等日军深入之后,反击日军的侧后。但是薛岳的这个布阵,却遭到日军主
力兵团向东旋转的多路围攻,因此不但无法发挥侧翼包抄日军的效用,反而
让南方的衡阳阵地,出现兵力支援分配不足的危机。日军在攻占长沙的同
时,横山勇对衡阳发动长距离的奔袭突击,日军第六八师团(佐久间为人)
与一一六师团(岩永汪),沿着湘江东西两岸,分途包抄衡阳;第六八师团
的决死突击队,在六月二十六日半夜,攻占了美军在华最大的空军基地衡阳
机场,得到了日皇亲自的传令嘉奖。

  六月二十八日,日军奔袭衡阳的两个师团,对衡阳完成钳形包围,同时
日本飞机对于衡阳守军的阵地,进行全毁性的地毯式轰炸。日军认为单是这
样的打击,以及优势的兵力与火力8,衡阳已是日军的囊中之物。但是横山
万万没有想到,镇守衡阳的华军第十军,阵地被毁,战志依然不为所动。中
国军队对日军展开猛烈的反击,造成日本六八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受到重伤,
___________
8 日军在华作战,一向是一个师团攻华军的四个军,从来没有像这次的兵力配置,用两个师
团围攻中国一个军。因此横山勇认为,据守衡阳的华军,应该一触即溃。 

第483页
日军的攻势为之受挫。

  横山没有一举攻下衡阳,甚至造成东京的震动,因为此时东京的最高军
政负责人首相东条英机(身兼总参谋长、陆相、军需大臣),已经岌岌可
危,面临着辞职的压力,他需要日军更大的胜利消息,才能支撑他的地位。
因此他透过私人亲信作战部长真田穰一郎少将,到达武汉,直接向“中国派
遣军”施加压力,派遣军总司令佃俊六更是急得不断催促横山,以最快速度
攻下衡阳,并且加派参谋长松井久太郎,直接到达衡阳前线,对衡山施加压
力。

  这时横山勇知道,自己在衡阳是遇到对手了,必须要小心应付。因此他
在重大的压力之下,调集所有的兵力,围攻衡阳,他准备把衡阳当成决战地
点,企图以围点打援的方式,吸引薛岳在湖南东部的部队前来支援,然后日
军再发动多重包围,一举围歼华军第九战区的主力部队。不料日军第二度的
攻势,仍然无法得到明显的进展。中日两军在衡阳阵地争夺战中,陷入了肉
搏力拼的阶段,双方在充满血水的壕沟之中厮杀;每天都在焚烧腐烂的尸
首,以防止瘟疫的发生。但是日军对衡阳的攻势,只推前了两公里,仍然被
第十军给挡住了。

  到了一九四四年七月,衡阳之战,不但是中日主要战场的决战,更是发
展成为中日两国内部的政治战。对于蒋介石与东条英机而言,衡阳作战的胜
负,都关系到自己最高军政领导权的掌控。因为在七月七日,美国总统罗斯
福,亲自向蒋介石提出,要求蒋介石将华军指挥权,交给史迪威的信件,以
挽回中国战场的败局。因此除非蒋介石能够证明,他能指挥华军击败日军攻
势,否则蒋介石将要面临美国孤立、外援中断,以及部属叛变的危机。而日
本首相东条的情况,同样需要战胜的消息来支持,否则日本的军政领袖,已
经对于他的领导与政策失去信心,东条将会被迫辞职。

  但是在争取这场决战的指挥上,蒋介石无法把最有战力的部队,从缅甸
战场调回,因为这是史迪威争取华军指挥权的本钱。史迪威使用优势兵力,
在缅甸获得胜利;而同一时候,蒋介石在华南却遭到日军猛烈的打击,所以
罗斯福认为,这足以证明蒋无法应付日军的攻势,而史氏有能力指挥华军打
败日军。在日本方面,东条则是将所有的军力,包括抽调关东军的二十军,
以及日本本土的四十七师团,都投入了湖南的战场。可是日军仍无法在七月
攻下衡阳,同时日本又在缅甸与塞班岛遭到惨败的打击,日皇裕仁已经对于

第484页
战局感到震动,东条在元老重臣集体的施压下,只有被迫辞职下台。

  蒋介石此时急切希望能够解衡阳之围,至少能够救出第十军。但是薛岳
已无兵力驰援衡阳,因为他手边只剩下有限的残兵,退到湖南江西边界集
结,又得不到兵力与装备的补充。不过在七月中旬,薛岳仍然设法从湖南、
江西的边界,对日军的后方发动侧击。虽然这种攻击对于日军进攻衡阳的补
给线造成压力,但是薛岳的兵力不足,攻击位置又远离衡阳,因此无法对日
军造成真正的威胁,对于衡阳的守军,更是没有多大的帮助。这时蒋介石只
有亲自介入,指挥六十二军、七十九军与九十九军,参与衡阳解围作战,但
是由于作战密码完全被日军解破,让横山能够充分掌握到华军的作战动态,
进行各种有效的拦截,并在在衡阳外围设下多面埋伏,造成华军更大的作战
伤亡。中国援军的兵力与火力仍有限,始终无法突破日军层层的包围圈。

  此时第十军全靠一些美军的空投物资,继续进行防守作战。但是由于史
迪威希望华军作战失败,所以对于陈纳德的空军支援作战,总是设法加以制
肘。陈纳德要设法四处张罗更多的油弹供应,以增加对日军的空中压制9。
陈纳德若是充分能够得到美国军方、政府全力的支援,应该可以达成阻绝日
军补给的作战任务,因为日军支援衡阳作战的补给线,已经多次受到美机严
重的打击,日军的弹药与粮食几度都无法接济上攻势的运作,其部队也濒临
作战失败的压力。

  华军前往援救衡阳的部队,在七月底时,曾经一度前进到与守军只相差
几公里左右的距离,但是最终还是被日军灵活的截击压退,没有达成救援第
十军的任务。这时方先觉的部队,已经是伤亡过半,不但是弹尽援绝,连吃
饭的补给都成了问题10。

  但日军在衡阳的作战,也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迫使横山一度也在考
虑,是否值得在此继续打下去。因为即使日军的作战力量,也到了极限。但
是这场作战的胜负,已经成为中日两国军力对抗的荣誉之争了,说什么横山
也不能放弃,何况关东军的战将坂西一郎,已经到达湖南,接掌长沙的指挥
权,假如自己不力拼下去,最后的结果恐怕不妙,连职务都会有变数。最后
横山勇决定,将日本十一军的全部军力当赌注,完全都押在衡阳,再增调十
___________
9 当时美军驻成都第二十航空队,有自己独立的油弹供应,负责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任
务,但是对于华军在湖南的紧急作战需要,却奉史迪威的命令,袖手旁观。
10 当时华军野战部队几乎是没有医药补给的。第十军的伤兵与病患,不但完全没法得到照
顾,还要在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度的天气,与发炎的伤口下,继续作战。  

第485页
三、五十八师团,参加衡阳决战。他并且不惜代价的运送威力强大的巨炮,
到达衡阳阵地,准备给孤立无援的方先觉部,最后致命的一击。

  八月二日,日军对衡阳发动最后一波的攻势,横山勇带病亲自前往衡阳
前线指挥作战,而四个参战的日军师团长,当然更是不敢怠慢,全都陪着横
山,准备拿出老命一搏。各师团纷纷组织敢死队,对华军阵地进行冒死攻
击。日军的巨炮再度轰平华军的每一个阵地,日军的敢死队对华军的据点,
一个接一个地展开攻击,守军只能做到寸土寸血的力拼。日军五十七旅团长
志摩源吉少将,更是由自己担任敢死队的队长,亲自带兵冲锋华军阵地,结
果战死衡阳。有受城市作战特别训练的五八师团,师团长毛利末广中将作战
负伤,却不肯就医,躺在担架上亲临战场指挥作战,可见战况之激烈11。

  此时衡阳的决战,其惨烈程度已使阵地成为了人间地狱。蒋介石在最后
时刻,仍然设法派军队救援第十军,连第五军的坦克车部队都派到战场。但
是此时中国战区的华军,已经无法将士用命的拼力作战了。因为有了国际力
量的介入与刺激,内部派系的猜疑正在死灰复燃,而更加恶化了军队人员不
足、装备后勤严重缺乏、军心动摇、士气低落的情况,因此无法动员军力突
破日军层层包围的防线。第十军方先觉部,在坚持血战四十二天之后,最后
在八月八日,终于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日军也损失惨重,无力再进攻下去。
因此双方经过交涉之后,在日军允许保持军队建制与荣誉,以及救助受伤官
兵的条件下,结束了孤军拒敌的抵抗。中国第十军在衡阳的保卫战事实是以
交涉之“终战”而结束,而非投降日军。

  但是,事后横山勇却宣布,日军终于攻陷衡阳,完成“围歼”华军的第
十军,把原先答应第十军的“终战”礼遇,改成“俘虏”的对待,这是中日
战争中,华军唯一被“俘虏”的师级以上单位。但是自日皇以下的日军高级
指挥部,对于方先觉的第十军,作战如此之勇猛,都表示了无限的敬意12。

  衡阳终于陷落,史迪威理所当然的开始进一步地向蒋介石逼宫。蒋眼见
自己部属们的战志出现动摇,并且开始私下运作而向史迪威靠拢。在强大的
压力之下,他也只有同意,向美国的要求让步,准备交出华军的作战指挥权
___________
11 不知所谓国民政府自武汉会战之后,就没有与日军决战的历史抹黑说法,看到长衡会战的
这种打法,还有没有良心造谣下去。
12 方先觉与多位高级部属,先后从日军手中安全逃脱,他们全都否认,曾经正式向日军投
降。日军也拿不出正式降书的证据,当时双方只是协议终战而已,因此他们受到礼遇,才能顺
利的脱逃。这就是日本人的心理,把自己正式的投降,硬说成终战,而把方先觉将军第十军的
终战,说成投降。  

第486页
给史迪威。当时中国上下,独立奋战的信念已失,企图依赖美军直接的介
入,能够给中国的抗战,带来起死回生的力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危
机时刻。

34.6  日军“一号作战”的检讨与其造成之后果

  中国军队在河南、长沙与衡阳决战中,连续的受创与失利,的确影响到
中国整个抗日战争的战略布局与民心士气。特别是过去第九战区的薛岳,已
是日军无法击败的英雄形象,如今却遭到连串重大的挫败。美军在华南所使
用的主要空军基地,也遭到日军的攻占与破坏。在史迪威与外国记者的争相
报道之下,中国战区重大败仗的新闻,与盟国在诺曼底、苏联战线以及马里
亚纳群岛的大胜对照,更是使得西方国家的舆论,断定中国战区的战力表
现,根本是一无是处,因此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呼声大幅的提高。

  检讨整个一号作战,日军是将最后能够动员的所有力量,近乎孤注一掷
的全都投在中国战区里。日本要给中国一个致命的打击,以挽救作战资源航
线的安全,与建立起亚洲大陆的决战腹地。但是在中国战区内,史迪威却以
参谋长的身份,误导情报判断、干扰战区整个作战的准备、故意延迟援助行
动、不断制造中国战区内部的矛盾与危机、阻止空军的全面参战13,这样才
造成日军能够集中运用各种的作战优势。而中国仅有的一点新生作战力量,
还要全数分散到缅甸战区作战,当然会造成华军的惨败结果。

  不过,日军在战场的胜利,也赢得相当辛苦与侥幸。在华北战场上,假
如当时八路军不是因为政治原因,对于华军采取见死不救的策略,以共军
当时在华北的实力,可以发动好几个百团大战,全面切断日军的补给线,那
麽日军很难在华北平原上,进行快速与飘忽的攻击行动。因为这时候的延安
与重庆,几乎已经进入全面的政治斗争状态。为了提防八路军对国军发动攻
击,重庆方面以二十一个师的部队,在陕西中北部地区布防,一部分的任务
就是盯着延安。

  此时的八路军,则拥有六十万行动敏捷、作战骠悍的游击部队,竟然是
坐视日军对中国从北到南、全方位的攻势。事实上,当时的共军若是全力出
___________
13 除了十四航空队的一五〇架战机外,美空军并没有面临其他紧急、特殊的状况,却奉命只
可袖手旁观,不准支援危急的华军战线。没有任何道理可以为史迪威辩解的。

第487页
战,可以让抽调一空的日军,在华北全面的瘫痪。如果要抗日,这绝对是战
略上的打法。但八路军却除了收编华军残兵,与扩大地盘之外,没有果决全
力的出击。在日军一号作战的攻势期间,八路军乐为缺席的旁观者,是造成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悲剧收场的最大原因之一。因为在盟国中,最后支持中国
的政治力量,就在这场作战中崩溃,从此他们转而认为,中国没有实力可以
痛击在亚洲大陆的日军。因此中国遭到雅尔达密约之阴谋陷害,从此成为了
不可挽回的发展。在抗战面临最严重危机的时刻,中国除了要遭到美国与英
国内部反华势力的打击之外,自己里面还进行全方位的内斗,如何能够抵挡
日军最后倾全力出击的攻势呢?

  而在长沙与衡阳的作战中,薛岳的失败,固然与他拘泥于过去长沙大捷
的作战布局有关,但是当时处境受疑的薛岳,也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由于
史迪威在中国进行拉帮结派的反蒋活动,因此使得蒋介石面临权力斗争的危
机,不得不冷冻宋子文与削减陈诚的军权,而重用何应钦。但是何应钦一向
与两广的军方将领不和,何既然当权,白崇禧、薛岳与张发奎当然都会受到
排挤,造成这些参加指挥湖南决战的将领们,既得不到足够的兵力与军火补
给,又不敢完全相信上层的情报与命令,因此薛岳只有凭藉自己的独断,来
进行作战。这样何应钦也就更有理由怀疑薛岳等人的忠诚,不敢把仅有的一
些武器与兵员,放心交给将领们运用。而当时的薛岳,却是最需要这些作战
的力量来进行决战。

  在史迪威在中国参加权力斗争的运作之后,蒋介石开始怀疑两广将领的
忠诚,是有事实根据的。当时的广东将领李济琛的确在衡阳战事最为紧急
的时刻,向美国提出推翻蒋介石的建议。他表示他正在与西南八个省的军政
领导人联络,只要美国支持他的行动,他就会发动政变,推翻蒋介石的重庆
政府,同时山西的阎锡山(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也早在压力之下,与日本
进行妥协的安排,所以中国仅有的一点战力,还受到政治倾轧的考量,不能
全力发挥。

  而在战略的布局上,薛岳是低估了日军采取孤注一掷作战的实力与决
心。这次日军动用的兵力,已是历次长沙会战的三倍以上,整个作战的战
线,覆盖整个湖南北中部,但薛岳连原有的兵力都未得到适当补充,他在作
战纵深的安排更是不够。如果他把决战的地点安排在衡阳以南,而非长沙附
近,同时要把更多的部队部署在湘江以西,而非传统的湖南东部山区,这样

第488页
日军在东边的主力攻击就会扑空。而在湘江以西,华军主力可以得到更多的
空军掩护以及复杂地形的保护,有效牵制日军战线的侧翼。

  事实上,日军进攻衡阳主要的补给线,是由武汉经洞庭湖及湘江的水
运。薛岳若是能够在衡阳以南布置决战大军,并且在湘西部署重兵,以进行
截断日军湘江水运的作战,在美军战机的优势战场阻绝攻击下,应该可以严
重摧毁日军的补给系统。这样一来,日军很可能会在衡阳会战中,遭到兵力
更大的华军抵抗,补给线也更为脆弱,横山勇能否赢得衡阳会战,反而真的
大有问题了。因为在衡阳作战的日军,几度因为补给不济,被迫吃树皮草
根,战场运动又遭到美国空军的压制,造成重大伤亡,迫使横山勇曾经打算
放弃对衡阳的进攻。

  蒋介石当时也在内外交迫,人人自危的状况下,失去指挥全局的权威与
信心。在整个衡阳会战的过程中,蒋介石不敢完全相信部属(这时究竟谁是
史迪威的内应,谁会参加推翻蒋介石重庆政府的政变,谁都没有把握),造
成薛岳、白崇禧、何应钦以及蒋介石自己,都涉入衡阳作战的指挥,如此分
散的指挥系统,如何能够集中有限兵力,作出有效的运用?

  当然,假如史迪威能够扮演一位称职的中国战区参谋长,能够了解中国
战区决战的胜败,关系亚洲的战略全局的未来安排,而不是躲到缅甸丛林去
打突击战,硬要投入所有的中国战略预备队,去为他自己进行缅甸原始山区
的作战,而不能回是中国战区解危。这样中国战区的战局也会有决定性的不
同。

  假如史迪威能认真执行其中国战区参谋长的职责,面对这场大决战,做
出正确的判断与全局作战部署的策略,其实他是可以在历史上留名的。他若
事前提出中国战区面临决战的警告,要求美国迅速大量增加对中国作战物资
的援助,增调美国空军支援中国战区,放手由陈纳德指挥空军,以及全力支
持蒋介石将精锐的远征军回防湖南,参与衡阳决战,那么整个战局的结果必
然完全不一样。日军若在衡阳遭到惨败的打击,整个中国战区的局势必成为
日军的梦魇,日本很可能会提早考虑投降与和谈。不但不必苏联参战,美国
也不必对日本投掷原子弹了。

  以整个战局分析,假如当时盟国的领袖,能够把长衡会战当成盟国在亚
洲大陆的主力决战,看成是同盟国可以利用的历史机会,以击溃日军在亚洲
大陆的主力,那么盟国可以提前展开亚洲大陆战的攻击矛头,直接击溃日军


第489页
在中国战区的战略行动。这样不但可以减轻盟军在南洋以及太平洋地区所受
到的军事压力,日后也无需接受苏联参战的勒索,甚至会提前迫使日本投
降,而减少双方军民的伤亡。

  所以面对衡阳会战这样一个事关重大的会战,盟国应该在接到情报之
后,就拟定一个跨战区的紧急军力动员计划,全力优先支持陈纳德指挥中国
战区所有的美国空军作战;同时至少能够增派二百架最新的P-51野马式战
机,与一百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给陈纳德全权指挥。盟军飞机必
然可以彻底的炸平日军在汉口、岳阳、到长沙的军需补给中心,以及完全封
锁长江、洞庭湖与湘江的日军补给航道14。在此状况之下,不但日军从武汉
到衡阳的补给线将会被盟国空军炸到柔肠寸断,造成前方部队根本动弹不得
(当时进攻衡阳的日军,就在陈纳德有限的空军攻击下,部队的口粮、军火
曾经几度遭切断的危机状况),而且盟国空军拥有的绝对空优,将使得日本
集中在湖南四十万的部队完全暴露在战机的炸射之下,任何大部队的运动都
必须要付上极大的伤亡代价。同时蒋介石若能够调回八个装备与战力齐全的
驻印军与远征军,参加衡阳会战(试想假如全部美式装备的新一军与新六军
参加衡阳解围,结果会有多大的不同!),那么横山勇不但无法得逞,日军
反而会在衡阳,遭到彻底的挫败。

  综观这场事关中日之间的大决战,假如八路军不坐视重庆军的受到猛
攻,能够全面在华北发动攻势,以及中国的远征军能被调回参战,美国空军
又能不受到人为的制肘并得到大量的支援,那麽日军的一号作战计划,必定
会在衡阳以惨败收场。影响所及的是,美国将会大幅增加对中国军队的支持
与信心,中国军队可以乘势打通华南的出海口,而直接得到大量的援助。同
时罗斯福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可以有力量痛击日军,那么他就没有必要签订雅
尔达密约,将苏联的力量引进东北亚。

  而事实上是,日军能够取得一号作战的胜利,让中国陷入抗日信心危机
的大混乱之中,主要的功劳应归给马歇尔与史迪威。因为他们长期从基本上
破坏中国战区的战力,同时在战况最为危急时,没有大幅增加美国空军的攻
击,也不准中国调回远征军驰援受困的部队,反而急着在中国战区进行夺取
军权的逼宫斗争。在这种情形下,华军方先觉将军所率领的第十军,在绝对
___________
14 这对盟军来讲,一点都不困难。因为美军在欧洲拥有五千架第一线战机,在太平洋也有二
千架一线战机,随时可以调动三、五百架,前往印度与中国的基地,对日军进攻湖南的补给
线,进行毁灭性的轰炸,以全力支援华军在湖南衡阳的决战,而在此一举击败日军主力。 

第490页
劣势当中还让日军几度受挫,中国军队所作的甚至是超过血肉之躯的绝对极
限了。这种悲壮卓绝的战力,证明了华军是败在盟国里企图压制中国的一撮
人手中,而横山勇与冈村宁次的勇敢善战,只是中国战败的次要因素而已。
史迪威与马歇尔才是决定中国在这场会战失败的真正关键人物。

  但是日军也因此犯下了全局战略的大错误。如此一来,日本将最后有限
的兵力,孤注一掷地投入华南。结果日本并未能因此而击败中国,以挽回自
己的败局,反而造成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兵力严重空虚,给予苏联“参战”
(其实是劫掠)而轻松获胜的可乘之机。实力被抽调一空的关东军,对于苏
联红军的攻击,表现的是近乎毫无招架之力。日本终于在历史的决战上,给
俄国捡到洗雪日俄战争耻辱的机会。同时苏联入侵中国的东北与朝鲜半岛,
给东北亚带来半世纪的战火与威胁。这些都是日本一号作战计划得到“胜
利”的历史后果。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2#
发表于 2004-8-16 13:53:41 |只看该作者
  从重创中复原与反攻的计划
 郑浪平著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三十五章



--------------------------------------------------------------------------------


    这场广西会战,可以说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华军方面最为
  慌乱与失控的作战。中国当时的情况可用“人心动摇”与“军心
  溃散”来形容,史迪威的效应,在此充分地发作,中国战区内外
  都陷入一团乱战之中。幸好蒋介石最后终于做出断然处置的决
  定,撤换史迪威,以终止中国战区整个指挥系统的根本乱源,然
  后又大胆地从西北抽调部队,到华南防止日军的进攻。同时蒋介
  石也与新任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配合无间,最后在这个几乎
  亡国的边缘稳住了局势。 


  日军在取得衡阳会战的胜利之后1,其精锐的军力,却陷在离本土遥远
的中国华南,这正是日军战略布局上致命的失误。不过这时候的日本朝野上
下,都极为需要一些“胜利”的消息,来维持已经露出崩溃的作战意志。特
别是刚刚组成的小矶国昭与米内光政联合内阁,已经奉命开始设法寻求结束
战争的方式。从一九四四年的八月起,日本已经不再追求战争的胜利了,而
是希望能够求得可以接受的停战协议。

  日本政府一直认为,设法结束对中国的战争,更是其第一优先之政略目
___________
1 其实日军的这个胜利,赢得相当侥幸,主要是归功于马歇尔、史迪威与丘吉尔的联手“合
作”,把中国战区所应得的外援掐住,使得华军战力耗竭,在日军投入决战兵力之时,中国还
要把战略预备队投入在缅甸的原始森林中,进行无谓消耗。

第492页
标,所以希望能够软硬兼施的要求蒋介石,能够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因此
小矶国昭政府对蒋介石,提出相当低姿态的和谈条件:只要国民政府肯接受
和谈,日将放弃所有长城以南,满洲国之外的所有占领地区,并且将香港交
给中国。这是中日全面战争以来,日本姿态最低的条件了。但是蒋介石仍然
拒绝接受。

  蒋介石这种抗日到底的决定,迫使日军大本营在面临生死存亡选择的关
键时刻,继续将其有限、也是最后的军力,进一步推进到远离日本国防核心
的中国战区。因此日军就算成功地攻占华南,也不能弥补它在本土核心四周
主要战略据点的损失。如果日本决策核心真有智慧与勇气的话,既然它已决
定寻求停战和谈,就应开始全面收缩兵力,在北太平洋以及中国的东北地
区,全力加强防务,才能使得盟国无法顺利打击到日本的核心;日本又同时
公开宣布接受停战,这样盟国才可能考虑,为避免付出太高的代价,而愿意
与日本进行投降条件的商议。但是日军大本营这时却反其道而行,造成其核
心防卫出现战力空虚的问题。盟国因而得以乘虚进击,将日军主力隔绝在中
国战区,而能以较少的代价,就打击到日本的本土了。在这种情况下,盟国
当然不会接受日本的停战要求。


35.1  日军决定发动广西会战

  日军为了进一步的扩张在中国华南的战果,以迫使中国屈服,特别在武
汉组成了第六方面军,统帅日本的十一军、二十三军与三十四军,准备在华
南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作战。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六日,日军大本营下令,
由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出任第六方面军的司令官,准备完
成一号作战计划的第三阶段作战任务,就是打通大陆走廊,消灭华南美国空
军基地。

  日大本营在一九四四年九月六日,特别派遣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服部卓四
郎,前往衡阳前线视察。他坦白地向第六方面军的日军将领表示,日军目前
唯一的作战希望,全都寄托在中国派遣军的表现上了。因此大本营正把最后
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都将投入中国派遣军,而第六方面军的胜利表现,已
经成为日本所有希望的寄托。日本军部再度展现出这种轻重难分的拙劣战略
观,当然注定日本要无条件投降、大军全数战败缴械的命运。


第493页
  这时,日本十一军的司令官横山勇,更是把日本兴亡与十一军的表现,
完全视为自己的责任。因此横山动用战场的独断指挥权,下令部队尽量扩张
其战力的延伸,并决定不顾日军战力的疲惫,更不理会中国派遣军的限制命
令,强行将十一军的追击线,从衡阳四周扩张到广西。日军在九月十四日攻
占了全县,掌控了进入广西省的战略隘道,为进攻桂林做好地缘战略的准
备。盟国在全县建有极大的军需供应基地,在华军仓皇退却之时,只有忍痛
加以爆破,大火连烧数日,让中国部队的战力受到不小的影响。

  而横山勇的独断作战之所以成功,当然又要拜史迪威的内应“帮忙”。
正当前线全面军情告急之时,中国战区的决策阶层,却在史迪威的指挥下,
进行全面的权力斗争。因此中国战区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后勤与兵力补充完
全各自为政,各个战区指挥官都已失去作战的信心。横山勇于是捡到了便
宜,虽然中国派遣军司令佃俊六严重不满横山作战的独断与不顾命令,但是
他既然获胜,连司令也是无可奈何。

  横山勇的大胆冒进成功,将兵力直指广西,也引动广东日本二十三军跃
跃欲试,以免功劳全被十一军给抢走。二十三军也在九月二十二日,由西江
西进,攻克广西的梧州。这样一来,日军即将对广西发动两路夹击,广西作
战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果然日军的胜利更增加了日军大本营的信心。大本营继续动员军力加入
第六方面军,九月二十七日,从关东军调来三七师团,二十八日又将二十军
调到衡阳,二十军统帅二七、六四、六八与一一六师团,同时还从日本本土
调来第四七师团,全都纳入第六方面军的战斗序列。

  日军大本营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准备继续在华南,进行孤注一掷的战
略延伸作战了。问题是,以全面的战略部署而言,日军大本营在此犯下了极
大的错误,因为当时日本的本土已经受到直接的威胁,日军必须要加强巩固
接近本土决战的地缘战力,万不应该把最后可以运用的力量,陷在远离本土
的华南。何况苏联的威胁已经日益明显,假如日本的本土遭到占领,或是中
国东北受到苏联的攻入,日军主力却集结在遥远的华南,怎能对于整体战局
发生任何的用处?但是当时日本急于需要更多“胜利”的消息来支撑,顾不
了这种战略上重大的考虑。

  一九四四年九月,当日本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华南,进行远离本土的广西
决战之时,中国也正陷在抗战时间,内忧外患最为严重的危机之中,由于史

第494页
迪威所造成的中美摩擦,以及介入中国内部的权力斗争,造成中国无法及时
作出各种兵力安排与迎战的布署。各个部队指挥官,观望蒋介石是否会交出
权力,重庆的命令当然也就无法贯彻执行了。这种在作战生死关头,内部的
离心离德,以及指挥后勤系统的错乱,造成中国的野战军主力,北起黄河、
南到粤江,全都遭到日军重创。美军在华南的主要空军基地,同样也遭到日
军极大的破坏。  

  中国在遭到这一连串的重大军事失利之中,更使得原本已经出现经济严
重困境的后方社会人心,产生了整体意志动摇的不安,因而影响到法币大幅
贬值,通货膨胀更是恶化到失去控制的地步。中国整个的政治局势,也再度
出现严重的分裂与内讧,不但延安与重庆之间势同水火,此时八路军更是拥
兵不战,等待史迪威使用美援来“召安”。共军利用日军大量南下,击破国
民政府军队的有利时机,尽量扩大自己在黄河与淮河一带的兵力与地盘(而  
不是对抽空的日军占领区发动果断的攻势以牵制日军)。此时,国民政府各
个战区的司令长官与蒋介石之间,也发生了忠贞的猜疑,更大的派系摩擦与
夺权斗争也在运作之中,因此造成华军对日作战战力的全面下降。

  一九四四年十月,当日军调整好新的指挥架构,开始进行打通粤汉铁
路,及多路夹击广西的作战之时,中国方面却为了史迪威所引起的复杂权力
斗争,正闹得不可开交。史迪威对蒋介石夺权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云南的
龙云开始有准备自立的动作试探,军事参议院议长李济琛更是直接与美国的
桂林领事馆联络,声称只要美国政府支持他,他将准备联合西南各省的军事
将领,共同“推翻”蒋介石的重庆政府,组织一个亲美的西南联省政府。史
迪威开始物色白崇禧等人,试探他们取代蒋介石的可能性(幸而白崇禧没有
正面回应)。

  此时作为蒋介石身边亲信的参谋长何应钦,在这种情况之下,则更加小
心控制兵员与补给,他不敢充分补充忠诚受到怀疑之将领的部队,特别是在
前线御敌的薛岳与张发奎部。因为何应钦必须担心,他们是否会参加响应反
蒋介石的政治运动。因此在这个中日最后决战的前夕,在中国方面,从中央
到前线,都是陷入一团混乱的权力斗争之中,根本没有拟定任何可行的战
略,以进行军力的准备,因应日军一号作战计划的最后一波攻势。

  对负责指挥一号作战华南攻势的日军最高战地指挥官冈村宁次而言,日
军进攻广西的战略目标,是放在攻占美军在广西桂林、柳州的空军基地,以

第495页
及歼灭中国在华南地区的野战军,这是第六方面军发动广西会战的主要作战
任务目标。至于与南方军会师,打通大陆走廊,那只是心理上的效益而已。
因为在盟国空军取得压倒性优势,以及中国沿途都有游击队破坏的情况下,
日军根本缺乏陆路的运输工具,也无法有效维持陆上全线的交通安全。因此
这条贯通南北的“大陆走廊”,是不可能发挥实质的运输功能。

  冈村宁次对于广西会战,是设定多方面的全方位攻势,他令兵力最强的
第十一军横山勇,由湖南经湘桂走廊,由东北向西南发动主力攻击,先攻克
桂林之后,再迅速将主力插到柳州的西方,以策应围歼中国在广西的野战军
主力。而在广东的二十三军,则是沿着西江,由东向西前进,负责进攻柳
州,这样日本的十一军与二十三军的广西会师,即可攻占桂林与柳州的美军
基地,又可夹击与歼灭华军野战军在华南最后的主力。同时为了分散中国守
军战线的兵力,冈村宁次又下令在雷州半岛的日军,协调在越南北部的日
军,对广西南部进行同步进攻。所以华军第四战区的张发奎部,就处在一个
多面包围的状况之中,但自己又没有生力军可以调派。华军在广西可以说是
危机四伏,也就难逃失败的结果。

35.2  日军作战的内部冲突

  不料日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竟然有着更为旺盛的抢功企图,他觉得
自从日军发动湖南作战以来,十一军的战功,已经成为日本全国军民的精
神寄托。因此他断然决定,要将攻占桂林与柳州的光荣,全都由自己“包
办”,而造成了十一军公然的抗命事件,日军因此无法在广西围歼华军剩余
的主力。冈村宁次与横山勇之间的“战争”,显示出当时日军指挥系统各自
为政的危机结构,仍在继续恶化之中。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四日,日军终于发动多面夹击的广西会战。十一军从
湘桂走廊出击,进攻桂林;二十三军(田中久一中将)则是沿西江推进,目
标是柳州;从雷州半岛的日军越过十万大山进攻南宁,及从越南出动的日军
部队,攻击镇南关。这时中国战区的“史迪威内战”才刚刚告一段落,蒋介
石确定他的指挥权,美军将领魏德迈在中国战区最混乱与危亡的时刻,匆促
上任中国战区参谋长。蒋、魏所面对的,是信心动摇与士气耗竭的华军部
队,以及残破与溃败的中国战局。“东京玫瑰”还直接广播:“欢迎魏德迈

第496页
上任送死,假如魏德迈没有成为日军的俘虏,还有机会在当年十一月底吃感
恩节大餐的话,地点应该是在印度的加尔各答。”

  长期以来对日军造成最大伤害的第九战区薛岳的余部,在长衡会战之 
后,早已残破不堪,因为忠贞遭到怀疑,而奉命退到江西的南部整编待命,
而没有进入广西布署。只有杨森的部队退入广西(这样的安排是担心薛岳与
张发奎联军反蒋),张发奎的部队也在支援衡阳会战时遭到严重损失,却一 
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兵力整补。因此面对日军多面的攻击,第四战区可以说是
完全无力招架,美军只有设法破坏在桂林与柳州的空军基地与设施后撤退。

  最令人痛心的是,广西一直是抗日大后方的地区,因此极多的学生、军
眷、与公务员集中在此。日军一旦攻到,这些平民只有大量往后方进行盲目
的逃离。因此在广西通往贵州的一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流亡的人潮,造成
道路的拥挤与运输的困难。这一幅幅人民颠沛流离与无助的景象,严重的动
摇了整个中国抗日的人心士气,当然也成为盟国与西方新闻传媒的笑柄。这
些大量无助的逃离民众,也经常影响军队的运动与补给运输的顺畅,更加深
了士气动摇的严重问题。

  这时候横山勇的日本十一军,以六个师团,沿湘桂走廊猛攻华军阵地,
日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与火力,首先击破兵力薄弱的华军战线,十一月八
日,日军重兵包围了桂林。桂林原本是善战之桂军的重镇,李宗仁与白崇禧
已经经略多年的基地。但是此时军心离散与人心思二,因而根本无法集中足
够的兵力防守,而发挥强劲的抵抗与反击。日军在围攻桂林的同时,横山另
外派两个师团的兵力,越过桂林外围阵地,直扑柳州,企图抢在二十三军之
前,同时吃下桂林与柳州的两大重镇。横山勇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更深切
入柳州的西方,而与进攻柳州的二十三军,合围中国第四战区的野战军。

  这时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眼见十一军贪功抗命,破坏日军
夹击华军主力的作战计划,急电十一军不得擅自抢攻柳州,但是横山认为,
十一军的战功,主导整个一号作战计划的成功,因此竟然大胆决定抗命,坚
持由十一军同时急攻桂、柳两个重镇,根本不把日本第六方面军的命令,放
在眼中。所以冈村宁次干脆断然下令,将十一军围攻柳州的第三与十三师
团,改隶二十三军指挥。不过,此时日本的二十三军,刚好又遭到张发奎部
队,在桂平发动的反击,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失,一时之间,无法即时进入攻
击柳州的战线。

第498页
  十一军因而找到更多抗命的藉口,因为准备改隶二十三军的两个师团,
长期以来都是十一军的子弟兵,师团长与横山的交情更是深厚,因此藉口当
时军情紧急,通讯联络不便等理由,拒绝接受改隶的命令,仍然听从十一军
的调度。结果当然是由十一军的横山勇指挥,顺利在十一月二十一日的同一
天,由十一军同时攻下桂林与柳州两个主要的战略据点。但是日军却因此没
有完成包围第四战区华军主力的作战构想。这时二十三军也与越南入侵的日
军,分别在广西的南宁附近完成会师,日本终于打通了大陆走廊。

  横山眼见华军出现兵败如山倒的乱象,广西全境一路上都是盲目流动的
难民,以及失去组织建制掌控的华军,因此决心继续发动追击扫荡。横山断
然下令攻占柳州的日军,设法沿着桂黔铁路继续强袭贵州,以扩大对华军的
打击。十一军这种近乎不顾一切的旺盛攻击精神,驱动日军进行马不停蹄的
攻势,果然造成第四战区华军残部的士气更严重的耗竭。日本的骑兵部队,
一直沿路强攻贵州,华军几乎已经失去抵抗的意志,日军简直如入无人之
地,驱赶中国的难民与败兵一路逃窜。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五日,日军的前锋
打到贵阳的外围独山,中国的军心士气,几乎面临崩溃的局面,连自重庆撤
退的提议,都已被正式的提出讨论了。

35.3  紧急驰援独山阻挡日军攻势

  不过,蒋介石这时已经从“史迪威恶梦”中清醒,他坚持与重庆共存
亡,以安定人心,并且从西北地区,抽调防共的部队南下,准备在贵州迎击
日军的攻击。美国的军方,则一路协助华军,炸毁主要交通线上的桥梁,以
迟滞日军锐不可当的攻势。不过在事实上,日军的强攻贵州,原是横山勇个
人的独断作为,主要是一个乘势扩大战果而为的强攻,对于这种深入攻击,
日军并未有事先的战略安排与后勤补给,来支持部队深入云贵高原地带作
战。至于立刻进攻重庆,更是没有这个准备与能力。此时陈纳德得到魏德迈
全力的信任与支持,终于能够动用美国驻华的战略轰炸机支援,将汉口的日
军后勤中心,夷为平地,日军整个华南作战的后勤补给,受到极大的影响。

  蒋介石又急调汤恩伯负责指挥贵州的防御。从第一战区中,抽调十三
军、二十九军;从监视延安的胡宗南部,抽调第九军与九八军,并且先行下
令卫戍重庆的九七军,及军校四分校的学生团,全力前往贵阳进行防卫。这

第499页
些部队都要在崇山峻岭中,徒步行军最长达三千公里的路程,才在十一月
底、十二月初先后赶到广西、贵州的前线。

  事实上,当增援的华军抵达贵州之后,日军的攻势力量,也到了耗竭的
地步。当时攻入贵州的日军,甚至没有在云贵高原冬季所需的棉衣供应。在
华军开始在贵州增加防御能力的情况下,横山只有下令日军停止攻击,调回
冲进贵州的日军。华军增援部队陆续地抵达贵州,因此对日军的撤退发动了
追击,一直推进到广西的河池,两军才形成了对峙的战线。

  这场广西会战,可以说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华军方面最为慌乱与失控
的作战。中国当时的情况可用“人心动摇”与“军心涣散”来形容,史迪威
的效应,在此充分地发作,中国战区内外都陷入一团乱战之中。幸好蒋介石
最后终于做出断然处置的决定,撤换史迪威,以终止中国战区整个指挥系统
的乱本乱源,然后又大胆地从西北抽调部队,到华南防止日军的进攻。同时
蒋介石也与新任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配合无间,最后在这个几乎亡国的
边缘稳住了局势。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3#
发表于 2004-8-16 13:54:29 |只看该作者
35.4  中美合作战局好转

  中国在这场作战的惨败,当然也是可以预期的。因为正当日军组成第六
方面军,要发动广西会战之时,正是中国战区内部,因史迪威事件,出现权
力斗争的休克状态,大部分前线的部队指挥官都受到这股政潮的影响,也都
面临战志消沉与补给无着的困境。当日军进行部队的整编与装备的补充的同
时,华军则进行内部的权力斗争,所有残破的部队,都得不到应有的整补,
更别提新部队的支援了,这样的布局对照,华军自然无法避免惨败的命运
了。

  日军的横山勇,固然是日军前线的第一战将,他那种独断抗命的作风,
既创造了日军强袭贵州的惊人胜利之举,但是也失去了完歼第四战区华军的
机会。因此在广西会战的战事告一段落之后,冈村宁次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司
令官,立刻将横山勇以及旗下参与抗命的三位师团长全都调走,彻底改组十
一军,将华南的作战主导兵力指挥系统,改由二十军负责。

  虽然中国在广西会战中,以近乎惨败的结局收场,但是中国战区在史迪
威去职后,很快就恢复了活力与生机。史氏一离开之后,魏德迈上任,中美

第500页
间过去持续发生误会与摩擦而造成的紧张,几乎得到全面地改善。美军在华
的空军与指挥部之间,也取得空前合作与互信的状态,中国的将领也再度团
结一致的抗日。

  魏德迈相当支持陈纳德的各种空军作战建议,陈纳德终于能够成功的动
员所有在中国的空军战力,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对于日军进攻华南
的后勤中心武汉,进行一次近乎摧毁性的大轰炸,由美国二十航空队出动七
十架战略轰炸机,以及十四航空队出动二百架各式战机配合,将日军在华中
的补给中心以及其空军,给与歼灭性的打击,这就是陈纳德苦苦请求史迪威
长达四个月,都没有得到批准的“打断日军补给中枢”的计划2。在美机对
汉口基地,进行焦土战略轰炸之后,日军对于华南部队的整个补给数量,大
幅下降了四〇%。同时魏德迈对于中国的后勤补给援助,也从来不玩政治考
虑的分化游戏,因而也能得到最佳的利用与分配。唯一可惜的是,一切都来
得迟了。

  魏德迈知道中国战区的战略地位重要,设法与蒙巴顿协商,将中国派在
缅甸的美援部队,分批的调回中国战区作战。这时英国政府又站在强烈反对
的立场,因为英国需要中国军队的帮忙,击败在缅甸的日军,才能更为早些
收复在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而丘吉尔竟然又完全忘记了他的“中国军队无
用论”,不同意中国军队回国作战。不过,由于蒋介石与魏德迈站在同一战
线,中国当然有权调回自己的部队,去防卫自己的国家。其实假如英国不是
从中国调用最精锐的军事力量,英国就连缅甸都无法收复,根本就没有资格
谈对日作战的贡献了。

  同时魏德迈看到中国部队在缅甸作战的战绩,深知只要给与中国军队适
当的装备与训练,中国军队绝对能够担当大任,因此他决心加强训练与装备
中国的陆军部队,准备在半年之内,推出拥有美式装备与现代化编组的全新
华军,以参加反攻华南的作战。因为此时美军已经在太平洋战场,攻克菲律
宾,因此美国海军可以直接航行到中国华南的海岸。只要中国军队能够攻占
华南的海港,美国的援助物资,就可以从海港运送。而一次十二艘的美国运
补船队,就可以运送等于美国驼峰空运援华全年的吨位总和。

  蒋介石于是令何应钦负责中国新编陆军的“陆军总司令”职务,与魏德
迈合作,在云南进行编组全新陆军部队的工作。当时的计划是分成四个方面
___________
2 由此可见史迪威用心之狠毒,根本就是存心要中国惨败,好让他能控制中国军事指挥权。

第501页
军,准备组成三十九个“攻击师”,三十一个“防守师”,这将是现代化新
编华军的骨干,负责西南总反攻的作战计划,作战目标是开放湛江港,以及
收复广州与香港。这样中国就可以与美军在华南会师,有了港口,中国也就
可以得到美国答应很久,但是一直没有给中国军队的援助与装备了。

35.5  青年军的组成与日军的末路

  在一九四四年八月,当中国面临全面惨败的打击之时,在抗日的后方,
出现了知识青年从军的热潮,也是一个中国知识青年感人的爱国奉献行动;
由于蒋介石对于青年学生与知识分子的特别优待,在抗日战争国家面临如此
困难的状况之下,学生仍然可以免费上大学,也不必当兵,国家还供给学生
衣食。但是当学生青年看到整个抗日战争的局势,面临功败垂成的危机之
时,决定牺牲特权,投身军旅。这时正是国民政府急需高素质的兵员,以接
受美援军事装备之时。

  所以当蒋介石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知识青
年从军救国的口号,立刻得到了青年学生热烈地反映,两个月内,多达十二
万青年报名参加从军,造成人心士气从低迷中的大振3。这些从军的知识青
年,最后组成九个师,番号为二〇一到二〇九师,定名为“青年远征军”,
而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素质最高的部队。这股知识青年从军热潮,也是稳住
当时局势民心的力量之一。

  在一九四五年年初,日本新任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认为唯一
可能扭转日本战败命运的作战计划,就是拼下最后的本钱,攻克中国的四
川,迫使中国失去作战的能力,这样日军可以有更多的筹码,与盟国进行有
条件的和平谈判。冈村宁次的这个战略构想,却来得太迟了。日军在打完一
号作战之后,日军大本营已经没有力量,再支持冈村宁次进攻四川作战计
划。其实日军在一九四四年,原先应该发动五号作战计划,进攻重庆与西
安,对于日本扭转整个战局,可能会有更大的效用。

  更为关键的是,日本在中国战场上,再也没有史迪威作为“内应”,因
而日军要想发动攻占四川的攻势,成功的机率将是极低的,单是来自中国战
___________
3 作者的先父也报名参加青年军,成为二〇七师中的一员。青年军中有太多感人的事迹可以
叙述!

第502页
区空军的压力,就可以彻底中断日军补给线(这时候已经没有史迪威干涉空
军的作战,美军飞机得到全力的后勤支援,可以尽量发挥作战打击能力),
同时装备较佳的中国远征军,也开始从缅甸回到中国战区。所以冈村宁次曾
经发动湘西芷江与老河口的作战,以试探日军西进四川的可行性,但是遭到
中国守军相当强烈的反击,制空权更是已经完全落在盟国的手中,日本的中
国派遣军在中国战区表现的最后机会,已经结束;更糟的是,日军的主力完
全深陷在华南,若想长途运动,必定饱受盟国空军的炸射,因而无法顺利调
回东北与华北备战。

  此时,日本全面的战局已经陷入了十分危急的状况,美军在一九四五年
的五、六月间,攻占琉球,日本帝国海军在琉球海域,遭到歼灭性的惨败之
后,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作战能力;日本残余的空军,也只能在本土进行非常
有限的活动。美国下一个目标是准备进攻日本南部的九州,苏联开始调动空
前的兵力在西伯利亚集结,正进行攻击关东军前的战略准备。此时日军大本
营才从错误的迷梦中清醒,下令中国派遣军应将主力从华南大幅的撤退,以
支援关东军在东北所面临的决战,同时要兼顾防御美军可能从华东登陆的攻
击。

  日军早先于一九四五年年初,还在中国的战场上不断企图发动攻势,因
为日本在中国战区的胜利,已经成为其作战意志与心理的唯一支柱了。冈村
宁次当然舍不得叫日军自动撤退,“放弃”所占领的中国领土。但是冈村这
种缺乏全局的战略眼光,只看到自己战区的“风光”,没有想到日本的整个
战略布署,已经因为日军主力集中在遥远的华南,无法回防本土、东北与朝
鲜,将会造成日本战略核心空洞的危机。

  日军大本营开始不断施加压力,冈村宁次也发现日军把主力放在华南,
不但无法有重大突破的作为,同时更是造成东北与华东防御空虚,万一苏联
进攻东北,或是美军登陆华东,那么留在华南的日军主力,将会成为后路被
切断的孤军,所以冈村宁次才开始下令日军退出广西。但是在整个战略的大
局上而言,已经是太迟、太慢了。

  当日军奉命从广西撤退之时,正是新编华军开始布署反攻华南的时刻,
因此中国部队在广西展开尾随的追击行动。一九四五年七月底,收复了广西
全境,而在东南的福建地区,华军也顺利光复了重要的城市与口岸;负责反
攻广州、香港与湛江的新编华军部队,也开始进入作战集结的位置,只等准

第503页
备完成,就对日军发动攻击,以打开华南的海港4。

  此时日军向华北与东北调动的运输,一路上受到中国与盟国空军密集的
攻击,而损失惨重,日军部队甚至被迫放弃一些重装备,狼狈地向北撤退。
这时候冈村宁次仍然寄望在中国的日军军力,能够成为日本与盟国要求投降
条件更佳的谈判筹码。但是日皇裕仁已经无法忍受日本几乎全面溃败的压
力,他要求首相铃木贯太郎,设法迅速与盟国求和,也准许冈村宁次自行与
蒋介石接触,商讨中日之间的和谈条件。

35.6  日军最后的求和

  一九四五年七月,冈村宁次派遣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在河南与何柱国见
面,日本提出中日停战的条件,日军准备在一年之内,从中国的关内全面撤
军,以换取中国不对日本进行攻击。但是中国方面认为,日军必须全面撤出
韩国的釜山,中国才会考虑与日军商谈停战,因此双方无法进行谈判。

  这时可以看出冈村宁次完全缺乏掌控战略全局的能力。事实上,此时日
本唯一所能求的,是争取有条件投降的机会,所以冈村宁次要做的,当然是
全面快速的撤军。先能让日军退出关内,全部集结在东北与日本本土,阻挡
苏联部队捡到便宜,以及防卫美军进攻本土,这样日本或者可以争取到更好
的战后条件。在日军投降之后,日军再全面地退回本土,这也是日本军队唯
一可以赎罪的机会。

  这也是蒋介石在获悉雅尔达密约,盟国决定出卖中国之后,一个可以设
法利用日军维护中国权益的最后机会。只要中国允许日军在关内有秩序的快
速后退,全部集中到中国的东北,中国就可以在持续胜利的“追击”中,大
幅拉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逐步恢复人民对政府的信心,以及增强军队
的士气,这样当然可以增加中国对抗苏联与盟国压力的筹码。

  中国若能照这计划,在半年内光复整个关内,总比突然接收整个占领区
的工作,要更有准备。而日军既然大军集结在中国的东北与本土,苏联与美
国势必会对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重新考虑。此时中国可以代日本提出投降条
___________
4 此时先父在的青年军二〇七师,已经在云南接受美军的装备与训练,军队的士气与战技,
都有极高的改善。大家都认为,这回西南总反攻,绝对会把日军打得溃不成军,一洗过去战场
上屡战屡败的记录。其实中国军人是世界一流的部队,只因装备、训练太落后,才会让日本侵
略中国得逞。当日本军队没有装备的优势之后,马上就被中国军队痛击了。


第504页
件,只限保留日皇制度,这样中国或许就不必向苏联低头,而签下“中苏友
好同盟条约”。国民政府甚至可以完整地收回已经被苏联占领的外蒙古地
方,连琉球未来的命运,也可以有所调整。但是历史没有朝向这个戏剧化的
方向发展,中国面临的是比战败损失还要巨大的“惨胜”了。


   碧血长空的英雄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三十六章



--------------------------------------------------------------------------------


    单以在空战战场的傲人战绩而言,中国极其有限的空军,表
  现出如此重大的战果,就足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了。而美国的空
  军志愿队,更是展现空中游侠式的正义化身,给日本人的侵略凶
  焰吃足了苦头。在抗日战争的神州大地上,中国方面是少有战场
  的胜利,但是在宽阔的蓝天之上,中国与美国的空军却少有战斗
  的败绩。中国人的优异战斗能力与潜能,就此表现无疑。空军健
  儿们,真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先锋军! 


  在长达十四年的中日战争之中,最为动人与传奇的作战历史事迹之一,
就是中国与美国空军的并肩作战。因为在抗战期间,中国战区的陆海两军 ,
固然以坚苦卓绝的牺牲,面对优势的日军而周旋到底,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得
到应有的装备与训练的援助,所有单就战场的较量而言,中国总是失败的居
多。但是令人感到几乎难以置信的是,在中国战区的空军英雄,却多能在空
中获胜。这种空战的胜利,不但振奋了人心,而且在击败日本的整体战争
中,也做出重大的战略贡献。

  因此,空军在中国战区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与不一样的角色,不但经常
在战斗中获得大胜,也是造成日本绝对国防圈的瘫痪,以及诱导日本在最后
采取错误战略(日军为了要摧毁盟国华南的空军基地)的主要因素。在空军


第506页
之中,更有着无数忠烈青年的英雄事迹,以及高贵感人的异国友谊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4#
发表于 2004-8-16 13:55:23 |只看该作者
36.1  以寡击众的中国空军

  由于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确是一个分裂、落后与贫穷的国家,而空
军是属于一个高资本、高科技密集的军种,依照常理而言,中国当时连支持
最为原始的陆军装备与训练,都还力有未逮,如何能在空军的作战之中,让
先进日本空军的军威尽丧?这的确是中日战争史上,最令人感到振奋的战斗
传奇事迹了。

  从世界的战史来看,空军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时,才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成为了一个情报与辅助作战的兵种。当时世界各国的军事领导人,都无法摆
脱几千年来作战的传统思想,即陆军与海军的架构。所以在当时,空军是分
别属于陆、海军的辅助兵种,而且很少有军事将领或是战略专家,能够真正
看出空军在整个战争中,可以扮演一个决定性的角色。

  可是日本却是世界上第一个看出空军在海战上可以扮演重要角色的国
家,所以日本海军在发展海军航空兵上,比西方国家都有更为认真的投入。
这也造成日军在偷袭珍珠港,以及横扫西太平洋的初期作战上,获得压倒性
大胜的主要关键。美国是在珍珠港事变之后,立刻掌握到海军航空兵,在海
战上所拥有的支配性力量的观念,所以全力投入海军航空兵的发展,甚至停
止建造主力战舰。结果美国后来居上,以绝对优势的海军航空兵,迅速击败
日本在太平洋的主力。从此美军纵横七海,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权国家。英国
反而一直没有在海军航空兵上面进行重大的投资,二次大战战后,英国也就
失去了海权国的地位。

  不过,日本的陆军对于空军的发展,却没有像它的海军那么掌握到重
点。日本陆军主要是用飞机来攻击对方防守战线的部队,以及轰炸战线后方
的军政与平民目标。在中日战争中,日本战机对于中国的部队,以及整个抗
日的人心,都造成极大的威胁。但是,日本空军在中国战区的作战,并未产
生决定性的战果。

  蒋介石虽然是传统的陆军将领,但是对于空军的认识,却有独到的看
法,提出了"无空防即无国防"的前进观念。抗战之前的中国,不但是民生
贫困、百废待举的情况,还要负责偿还天文数字的外债。而在面对日本近乎

第507页
无止境的侵略与欺凌下,中国急需建立一支能够保家卫国的军队。在兵种建
设的优先顺序中,蒋介石独具慧眼,认为中国一定要有一支能够对抗日本的
空军。所以中国设法在捉襟见肘的财政下,动用各种方式(包括了非常封建
的 "捐机祝寿" 之类的活动),设法为中国建立现代化的空军。

  当时中国的整体国力处在极端落后的状况,根本没有能力去建立整个空
军的发展基础。无论是人才、技术都极端匮乏,所以只有借重外国的帮助,
边学、边摸索、边推动,而当时科技先进的国家,对于中国发展空军的计
划,当然更有着五花八门的考虑,以及不同的利益动机。一时之间,中国本
身常常又难以掌握真正关键,结果是走了不少冤枉路。但是,凭着中国人的
努力与才智,中国空军还是展现了惊人的作战成果。

  抗战前期的中国空军,是由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而成的,蒋介石亲自督导
的中央空军 (蒋介石是航空学校的校长,宋美龄是航空委员会的秘书长)、
张学良发展的东北空军,以及两广政府所建立的空军。这三支空军在战前大
体完成了整合,但是机型复杂,其中拥有较好作战性能的飞机,多数是采购
自美国的产品,当时中国空军编组为九个大队以及学生暂编大队,所有的飞
机为三○五架,但是真正具有作战能力的,只有一百多架。

  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中国最多能够以陆军,勉强抵抗三个
月,至于中国还在编组训练的空军,只是两个星期就可以给日本空军用 "打  
活靶" 的方式解决。不料中国空军,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竟然旗开得
胜,成功地轰炸了日本第三舰队,以及击落日机六架,造成全球注目的新闻
焦点,当然更是激怒了日本皇军。日军决定全力优先消灭中国空军,一场淞
沪大空战就此展开。不料日本驻台湾精锐的木更津与鹿屋空军联队,竟然成
为首先被中国消灭的对象,中国空军健儿一直保持着战场上胜利的比率,实
在不能不佩服他们出生入死的过人表现。

  不过,究竟中国空军的数量与质量,都比不上日方。从南京撤退之后,
中国的一线战机,只剩下十一驾,也就是说中国在抗日战争前所培训的空军
人员,几乎已经牺牲到九成以上了。日军付出了两倍于中国所牺牲的代价,
于是全面控制了中国战区的领空 (事详见淞沪会战)。

  幸而此时苏联的援助到达,中国空军顾不得适应的问题,全面换装苏联
战机;苏联也组成百人的正义之剑空军志愿军,与中国空军在领空中,共同
拦截与攻击日机。在武汉、兰州等地,立下了让日本空军惨败的战绩。同时

第508页
在武汉会战中,给予日军部队相当严重的攻击与破坏。但是在日本的零式战
机出现之后,苏联E型战机的性能无法匹敌,而使中国空军在空战上,蒙受
极大的损失(事详见武汉会战)。

  在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年之间,日军利用中国空军力量耗尽与外援不
济的状况,对于抗日的根据地四川,特别是陪都重庆,发动了一连串的饱和
性空袭,日本的飞机日以继夜连续轰炸,造成中国军民极大的伤亡。日军企
图以这种空军战略轰炸,折服中国的抗日意志,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重
庆军民最为艰苦与困难的一段岁月。中国后方的上空,一直笼罩着日本飞机
攻击的乌云。两年后,幸好日本为了发动太平洋战争,而将空军主力调离,
中国才得以稍稍喘息。

36.2  "中国之虎" 陈纳德

  在苏联与日本发展 "和平共存" 关系,共享占领中国领土利益之后,
俄对华的军售援助于一九四一年就中断了。美国逐渐开始在中国空军
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先是美国退役的空军中校陈纳德 (Claire Lee
Chennault), 加入了中国空军指挥系统,改变了中国空军的命运。陈纳德是
一位极为杰出的空军人员,对于空军的作战,更有超乎常人的远见,他曾经
编写过空军作战的典范教材,由于身体健康不佳以及政策主张不受重视而退
休。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政府派人到美国徵募空军人才,陈纳德毅然报名
参加,从此成为抗日战争中,决定中国空军发展命运的传奇性人物。一九三
七年八月,陈纳德到达中国,他首先就发现中国空军拼凑的系统,有太多的
问题 -- 特别是意大利在中国空军所立下的不良传统与结构,造成人员与装
备极大的误置与浪费。在号称三百架的飞机中,事实上只有一百多架能够参
加作战。

  不过,在空袭天天都威胁着中国的状况下,陈纳德首先设法建立一套非
常有效的防空警报系统 (当时没有雷达装置),使得日本空军一旦进入中国
的领空,中国空军指挥系统立刻就能充分掌握了日机入侵的情报,而能做出
最佳的作战反击规划,反而让数量与质量都占优势的日本空军,因为无法掌
握中国空军的情报,而在中国的空中战场上,日军总是遭到重大的损失。

第509页
  陈纳德很快的就以其专业的才能与正直、勇敢的品德,赢得中国空军领 
导阶层的信任,让他担当指挥与建军顾问的重任。陈纳德为中国设计出许多
空中作战的战术,充分发挥了出其不意、灵活作战的方式,使得中国空军更
能展现以寡击众的战果。但是在日本空军装备零式战机之后,俄制的E型战
机性能,无法与日本飞机较量,造成中国空军大量的伤亡,最后俄援空军几
乎全军覆没。

36.3  美国志愿空军的英勇表现

  一九四一年,陈纳德决定,自己设法回到美国,招募一批美国非现役
的空军人员,购买美国较为先进的战机,以美国空军志愿队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或简称AVG) 的名义,来中国战区与日空军作战。在刚开
始之时,美国政府担心日本的压力,根本拒绝陈纳德的建议,最后幸而罗斯
福总统改变主意,才特准这个方案实施。当时由中国政府出钱,购买美国飞
机,在美国招募飞行员与地勤维修人员。在英国同意下,先在英属缅甸组成
与训练空军志愿队的飞行员,然后再进入中国进行作战。中国政府给美国空
军志愿队 (AVG) 起名为 "飞虎队" (Flying Tigers) 。

  飞虎队的成军可以说是历经无数的困难与波折,美国政府答应卖给中国
政府一百架P-40C Curtiss (英国称此型战机为 Tomahawk II) 战机,但是
却不准购置备份零件。这对空军志愿队战机的维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迫
使陈纳德要设法在亚洲各个市场,寻找替代的零件。美国飞行员无法适应南
亚的环境生活,也是一个人员管理上的严重问题。不过能够参加飞虎队的成
员,都是一些胆识过人的热血汉子,而陈纳德则是训练他们成为一支 "空军
游骑兵",以全新的观念与战法,创造捍卫中国领空的历史。

  飞虎队在极端困难下成军后,首先就受到缅甸英军要求助战的请求。飞
虎队出动半数的战机,在缅甸迎击日本优势的空军。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
五日,日军机共九十架空袭缅甸的仰光,留守缅甸的飞虎战机起飞拦截,结
果旗开得胜,飞虎队当天竟然创下二十四比零的 "完胜" 战绩。陈纳德的空
军志愿队更继续以优异的战果让日本空军吃足苦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直到日军攻占缅甸,志愿队退入云南),日机总共二一七架被击落,飞虎
只损失十六架,创下令日军丧胆的作战记录。飞虎队出色的战绩,不但稳住

第510页
了中国西南领空与运输的安全,他们也开始出击日军在中国战区的基地。

  不料,AVG的优异战绩,却遭到美国政府致命的打击。在美日没有正式
作战之前,美国政府藉口日本的外交压力,尽量设法减少对飞虎队的支持与
供应 (主要是零件与油弹,中国政府出钱也买不到)。在美日宣战之后,美
国政府竟然以直接的政治压力,要求将飞虎队改编为美军正规部队,番号是
美国空军第二十三战斗大队。这点遭到中国政府与陈纳德坚决的反对。因为
飞虎队的飞机是由中国政府出钱购买的,人员也是与中国政府签约的志愿
军,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旺盛的作战精神。美国政府没有法律的根据,
可以要求AVG成为美军的正规部队。因为一旦成为正规军,就会受到美军
政策的干预,人员与装备都要听命美国政府官僚系统的安排,就发挥不出独
立的战力了。

  但是,马歇尔是软硬兼施,非要取消这支战绩彪炳的空中游骑兵,以免
它发挥惊人的战力。马氏答应AVG在改编为美国正规军之后,美国政府会
大量充实这支空军 (这是不要中国出钱的一个利诱),但他也发出威胁,
假如AVG不肯被美国政府收编,美国将会停止供应飞机与不准美国公民参
战。在美国政府一再威胁利诱之下,一九四二年七月四日,这支志愿军终于
停战 "易帜",原有的志愿军人员,多半受不了美政府官僚系统的束缚而纷
纷求去,这支世界传奇的空军部队就此被美国政府解体了。

  更绝的是,美国政府答应的正规军编组,当时根本没有依照协议的时间
到达。飞虎队遭到了解散,美国正规军却没有成军,造成当时中国战区出现
了一段的空窗期,日军当然趁机大举攻击。幸好有些飞虎队的队员不忍见中
国遭到无情战火的蹂躏,竟然决定再自愿义助中国作战,以等待美国正规空
军到达与布防。这种义薄云天的情谊,也是举世罕见的。总计飞虎队成军作
战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在中国战区击毁日本飞机二六八架,中国只耗费了
八百万美元的购置与人员开支而已。而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支在 "反法西斯
轴心国" 作战中战功居首的空军自愿队,就被美国政府所消灭了。日本政府
与日本空军飞行员对此当然是最喜出望外的了。

36.4  瘫痪日本绝对国防圈

  在蒋介石强烈要求美国以空军援助中国战区,以及陈纳德全力争取之

第511页
下,罗斯福总统开始了解,援助中国战区,空军是代价最低,收效最大的方
式。罗斯福特别欣赏陈纳德所提以空军切断日本南洋运输线的作战建议,就
是在中国战区部署有限的空军,就可以切断日本从南洋经台湾海峡到日本的
运输生命线,以造成日军战力的根本崩溃。因此罗斯福直接下令,在中国成
立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恢复现役并晋升为空军少将,统帅第十四航空队,
在中国战区作战。

  幸而中国战区有了陈纳德统帅的十四航空队,可以充分发挥空军打击与
支援的作战任务。否则在盟国一再压制支援中国战区的政策下,中国的抗日
战争,恐怕还会遭到更大的挫败与损失。当然也幸好马歇尔与史迪威不太了
解空军所能扮演的重要作战角色,否则陈纳德恐怕也难发挥自己先进的战略
构想。

  当时美国政府主流的意见认为,只有打通对中国援助的通路,才能大量
的装备中国的军队,这样中国才能在击败日本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但
是史达林切断中国的西北通路,丘吉二一再延期反攻缅甸、干扰打通西南通
路的计划,造成中国战区根本得不到作战必须的物资援助。而当时维系中国
抗战后勤生命线的,全靠驼峰一点点的空运。但是史迪威在陆军为主的观念
下,认为驼峰空运只是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并不积极支持空运能量的扩张,
造成空运的数量极低,根本不能满足中国战区的需求。

  在如此不足的空运量中,史迪威又希望以装备中国的陆军为主,以协助
他反攻缅甸。由于英国不肯重新恢复东印度洋的控制权,就算反攻缅甸,也
根本一样无法打开缅甸通路,只不过是消耗中国的有限军力,导致中国战区
战力不足的危机而已。陈纳德力争空运应该优先支持空军作战,以切断日本
的海运运输线,而引起史迪威的反制。最后在一九四三年五月的 "三叉会
议" 中,还是由罗斯福总统出面,直接下令增加中国战区空运量,并且支持
陈纳德的空军为优先。而陈纳德也不负所托,以有限的空军,对日本的海运
线,给以致命的打击。但是他也因此遭到马歇尔与史迪威的嫉恨,因此经常
受到制肘。

  日本为了彻底歼灭陈纳德的十四航空队,在一九四三年夏季,发动一连
串的空中攻势。七月二十日,日本第五航空飞行师团,从汉口与广州基地出
击,连续八昼夜,猛烈攻击十四航空队在衡阳、桂林与零陵的机场。幸而中
国的防空预警系统发挥功效,同时修护机场的平民全力投入,使得盟国能够

第512页
掌握日机飞行的情报;机场遭到夜袭后,甚至第二天就能修复使用,让战机
再度升空作战。

  美军也同样反击日军在汉口与广州的机场,在战斗最为紧急的时刻,美
军甚至从北非调来第四四九战斗中队飞机助战。结果日军整个夏季攻势,损
失的战机高达一五三架,美机损失二七架,日本空军以惨败收场,从此华南
的制空权,重新在盟国的控制手中。

  十四航空队只拥有五百架战机的编制,同时各种油弹与零件的供应,受
到路途遥远与政治安排的影响,结果都是经常地不足。后勤的短缺与匮乏,
成为陈纳德最为苦恼的问题与最大的敌人,虽然想在中国战区得到上级史迪
威的支持,比起应付日军的攻势,还要困难很多,但是在陈纳德的指挥之
下,十四航空队却创造了最为辉煌的空战战绩,先后击沉了日本二百万吨以
上的运输船队。日军战力全面的崩溃,与十四航空队成功地重创日本运输生
命线,有着极大的关系。

  此外,陈纳德又建立一支中美混合编组作战的航空军,设法说服罗斯福
总统,支援美国战机,改编中国空军 -- 因为只有培训一支能够独当一面的
中国空军,中国战区的战斗能力才能迅速地增加。罗斯福再度批准陈纳德的
建议,于一九四三年七月,在巴基斯坦建立培训中国空军的基地,于是中国
空军又再度的在浴火之后重生。与美国空军组成中美混合战斗机队,捍卫后
方的领空,并且在鄂西会战、常德会战中,都对日军的攻势,造成很大的破
坏。

  当时美国政府急于针对轴心国的作战支援能力,进行致命的打击。美国
空军方面提出 "战略" 轰炸的方案:所谓战略轰炸,就是以空军对于敌方的
主要工业、军火与人口中心,进行饱和性的 "焦土" 轰炸;也就是将整个目
标区,完全加以摧毁。但这种毁灭性的战略攻击,需要花费极高的作战成本
与造成平民极大的伤亡,也只有美国的长程重轰炸机群,能够负担这种的作
战方式。美国军方选定了德国与日本的重工业区与主要城市,作为这种全面
摧毁性的战略攻击目标。

  由于战略空军飞行半径的限制,美军在攻克中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之
前,只能设法在中国建筑攻击日本的战略空军基地。因此美国要求在中国的
成都平原,迅速建立九处空军基地 (原来说好是由美国政府出钱的) 以驻进
特别组成的第二十航空队的长程重轰炸机与人员,以成为盟国首批空袭日本

第513页
国防工业中心的战略空军基地。在国民政府的动员配合之下,四十万的中国
平民,以人工方式,于九十天之内,硬是修建完成这个空袭日本本土的战略
空军基地群 (总共花费了三十亿元),于是美国的战略空军,开始进驻中国。

  由于史迪威又想控制这组机队,而造成了指挥系统的纷争,于是美国政
府最后干脆将美军第二十航空队,直接隶属于美国陆军的空军总部控制;其
所有的补给与作战,也都是独立作业,以免形成新的权力斗争。自一九四四
年六月十六日起,从成都起飞的战略空军,开始对日本九州的钢铁工业中
心,进行毁灭性的战略轰炸。截至一九四四年底,驻在中国的美军第二十
航空队,总共对日本进行几十次的战略轰炸,投掷三六二三吨炸弹,对于日
本的国防工业造成可观的破坏。但是由于美军在一九四四年七月,攻占马里
亚纳群岛之后,美军从这里设立空袭日本的战略空军基地,在补给上不必绕
道印度洋与飞越驼峰航线,便利许多,因此,美国攻击日本的战略空军主
力,也就不再以中国四川做为主要的基地了。

  不过,根据战后的检讨,其实将空军的大量资源,对敌方进行战略轰
炸,耗费极大,收效并不如预期的好。因为敌方可以设法将生产地下化与防
护化。因而空军的最大的用途,是攻击与切断敌方的运输线与补给线。因为
交通线本身非常的脆弱与难以防护,所以只要将交通线切断、运输工具摧毁
之后,敌人的工厂就无法运进原料、生产工具机与器材,也无法运出成品、
零件,整个工业重镇根本不必加以毁灭性的破坏,也一样会失去作用。同样
的,在前线激战的野战部队,更是需要作战的后勤补充,假如补给线遭切
断,整个野战部队几乎就无法继续作战了。

  所以,对于日本战争工业能力造成决定性破坏的,不是美国庞大的战略
空军攻击,而是陈纳德第二十航空队,对于日本通往南洋海运线的破坏。日
本的运输船队,在损失了高达二百万吨的运输能力之后,根本无法将日本所
需的原料运到本土,也无法将成品运给部队。事实上,假如美国当时充分使
用B-29长程战机,严密封锁日本的所有交通补给线,彻底摧毁日本的运输
系统,比直接进行战略轰炸,还要能够提早迫使日军面临战力耗竭,而选择
投降的命运。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5#
发表于 2004-8-16 13:56:20 |只看该作者
36.5  日本企图不惜一切以摧毁第十四航空队

  日本军部最后发现,除非能够彻底的打击陈纳德十四航空队战力,否则
日本的绝对国防圈根本就失去效用。所以日军大本营才在最后关头,动员一
切的战力,在中国战区发动 "一号作战计划",主要目的,就是要摧毁十四
航空队在中国华南的基地。因为在一九四三年,陈纳德所摧毁的日本运输船
舶吨位,已经超过日本所能建造的吨位,日本已经开始看见战败命运的阴影
了。

  但日军的空前攻势作战,竟然成为史迪威准备在中国夺权的机会。史迪
威故意误导中国战区,而对于日军攻势的严重性做出误判,他又将中国的战
略预备队调往缅甸作战,连空军主力也遭到分割使用。当日军的攻势造成了
突破的战果之后,史迪威又设法对陈纳德的空军作战,进行各种的制肘;在
最为危急的时刻,史迪威竟然还想免除陈纳德的职务。因此蒋介石与陈纳德
即无法获得足够的空军力量,来应付日军一号作战的攻势,这样史迪威就以
中国战区危急,促使美国政府要求蒋介石交出中国战区的作战指挥权。

  当时,陈纳德已经看出,在湖南的长衡决战之中,假如盟国能够成功运
用优势的空军力量,彻底摧毁日军的补给线,那么日军的失败,是可以预期
的。但是史迪威却一直设法限制陈纳德的空军作战、不准动用战略空军多余
的油弹、更迟迟不准陈纳德动员全部空军的力量 (包括申请战略空军支援)
以全面摧毁日军后勤中枢汉口基地的计划 -- 这真是人类战史上,最为莫名
其妙的作战决策。战区参谋长竟然设法要自己的战区部队面临惨败的打击,
以中国几十万战士的死伤、几百万百姓的流离,来 "实现" 自己可以高升,
成为战区执行司令官的梦想。

  陈纳德知道,日军一号作战的主要目标,以及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
计划,都是要彻底打击自己屡建奇功的十四航空队。面对外有强敌垂死挣扎
的最后一击,内有长官的打压制肘,当时的十四航空队是想尽力一切办法,
动用了每一种可以运用的力量,来反击日军的攻势。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力量
不济而告失败,日军攻克了十四航空队在衡阳、零陵、桂林、柳州以及遂川
的基地。十四航空队的官兵,甚至在敌人攻占基地之前的几小时,仍然起飞
作战,然后转到另外的基地降落。由于基地遭到严重的损失,以及战机受到
"饱和作战" 的耗损,十四航空队终于受到严重的创伤 (事详见日军一号作


第515页
战)。

  日军的一号作战计划攻势,本来正是让中国战区空军作战力量充分发挥
的最佳机会。假如盟国能够充分支援中国战区的反击作战,抽调几百架战机
驻进印度与中国基地;盟国的上级长官,又能与陈纳德的作战计划充分配
合,那么日军长距离进攻的战线,将是盟国空军的一个最佳攻击目标。具有
绝对空中优势的盟国空军,能够将从汉口,经长沙到衡阳的运输路线,全面
地封锁,并且彻底摧毁日军沿线的补给转运中心;同时对于战场,进行彻底
的空优战斗压制,相信日军会因力竭而无法取得衡阳会战的胜利1。

36.6  盟国空军在中国战区的浴火重生

  史迪威在中国战区一直提出陆战为主的战略,并指出陈纳德的空战为主
的战略,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假如在中国战区的空战战略成功,必然会
引动日军大举进攻中国的空军基地。而由于中国的陆军战力不足,因此会遭
到极大的损失,所以当日军发动一号作战,给中国战区带来生死存亡的危
机,似乎是完全 "应验" 了史迪威的看法。

  其实是,假如盟国真的全力支持空战派的战略,在中国战区的战机,能
够增加到一千架以上,那么史迪威认为的问题,就根本不存在了。因为在中
国战区绝对优势的空军,早就会切断日军补给线,以及协助陆军,击败日军
的攻势,甚至可以提早让中国军队发动攻势。

  虽然在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魏德迈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就开始立
刻改善中国战区空军的运作,但是当时盟国的心目中已认为,中国战区只是
个 "残兵败将" 的脆弱结构,是名扶不起的阿斗了。不过陈纳德仍然设法与
魏德迈合作,重新恢复十四航空队的战力。此时由于欧洲战场已经胜利在
望,美国可以有更多的空军兵力东调,加上陈纳德全力地争取,十四航空队
在一九四五年年初,又再度活跃在中国战区的领空之上,冈村宁次最后企图
进攻四川的作战而失败,十四航空队猛烈的轰炸是主因之一。战争结束前,
日军发现苏联已经准备要进攻关东军之后,曾经企图大量抽调在中国华南、
华中的日军北上,但是沿路遭到了盟国空军的炸射,不但损失惨重,而且有
___________
1 但是如此一来,马歇尔与史迪威要控制中国军队指挥权的阴谋,以及需要苏联参战的计
划,都无法实现了。

第516页
些部队根本动弹不得。没有多久,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

  在中国战区立下奇功的陈纳德,当然是日本与美国反华派军部的首号
"战犯",日本人想尽办法,都无法击落陈纳德,但是马歇尔最后终于办到
了。由于陈纳德所指挥的中国战区空军,表现太为优异,马歇尔就不断对魏
德迈施加全面的压力,要求一定撤换掉这个飞虎英雄。陈纳德眼见日军已经
败退在即,为了避免魏德迈受到太大的留难,而影响到中国战区的局势,因
此决定提前在一九四五年七月退休。

  陈纳德是一位为中国战区出力最多的空军英雄,竟然无法分享抗日战争
胜利的光荣,但是全体的中国军民,没有忘记陈纳德将军对于中国战区的重
大贡献,成千成万的百姓以最高的热情欢送陈纳德离开重庆。无论是担任中
国的空军顾问,还是飞虎队的领导人,或是十四航空队的指挥官,陈纳德代
表的是人类正义以及军人勇气的真正力量,他那种近乎出生入死的付出,同
时面对日军与美军上司的双重打击,尽量为中国战区做出无与伦比的贡献,
真是历史上少有的传奇军人侠客。而他的空军战略作战观念,更是领先当代
美国所有的高阶指挥官,成为空军战略发展的真正先驱者。

36.7  空战英雄永留青史

  在整个中日战争的过程中,由于中国陆军的火力与机动力不足,因此只
有极少的机会,在战场上直接击败日军。中国只能以无比的毅力,接受牺
牲,但是绝不屈服的对抗下去。不过,在空军方面,却完全 "爆出冷门"。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空军,在中国空战战场上,常以数量与质量的劣势,
赢得痛快干净的胜利。假如不是中国空军的力量不足,及美国在中国的空军
受到盟国上级太多的制肘,而能够让这群捍卫自由与正义的猛鹰全力出击的
话 -- 那么中日战争的战史,是可以有许多地方要改写了。

  千万不要以为空军在战争中,只是一个辅助的军种,事实上,假如战略
运用得当,空军是在战争中,是一个具有决定性力量的军种。由于当时太多
的将领不知道如何充分发挥空军的力量,才会使得空军成为一个辅助军种。

  假如蒋介石能够有着超越时代的空军战略思想,以及进一步看穿盟国的
策略与阴谋 -- 英国与苏联不可能真心支持打通援助中国的陆上通路 -- 而不
要一再陷入反攻缅甸争论的陷阱中,却将主要的谈判力量,直接用来争取罗

第 517页
斯福支持更多的空军战力,那么在一九四三年年中之前,中国战区能够拥有
一千两百架以上战机的战力,以及直接掌握空军的后勤补给作业 (其实只要
停修史迪威公路的经费就够了),这样中国战区的战史,将会完全改写。

  这样战力提升一倍以上的空军,在陈纳德的全权指挥下,彻底扫荡日本
在华中的空军;采取全面的封江作战,炸沉长江水系所有能够移动的船舶,
布下无数的水雷阵;摧毁所有日军的补给中心与陆上交通线,全力攻击日军
上海到汉口的长江运输通路,以及完全封锁与瘫痪汉口到宜昌的运输线。相
信只要半年的时间,就可以彻底削弱日军在华中的战略据点力量,然后再配
合中国陆军,集中兵力,开始围点打援、攻击宜昌与南昌等地,空军再以饱
和攻击日军阵地相配合。这样后勤已经严重不足的日军,将会无法兼顾这些
战略据点。但是日军又不可能接受皇军在中国战场败退的挫折,所以会拼命
苦撑下去,甚至冒险发动反击,那么日本在中国战区的战力很快就会耗竭。
然后中国再发动致命的总攻击,这样日本将会在华中战场将会遭到无法承担
的重创。

  只要中国战区出现重大胜利的结果,那么罗斯福就更愿意排除万难,投
入更多空军,来支持中国。这时候再将目标指向缅甸西部,使用同样的空军
战略,配合陆军的作战,全力打通与印度的联系,华军就可以获得美国支援
中国陆军的装备;最后再打下湛江,河内,配合美军反攻菲律宾。这样中国
军队可以得到美国更多的援助,也会出现比苏联、英国更佳的作战成绩,那
么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远东战场,不但完全不一样,甚至不会有雅尔达密约
的历史错误发生了。

  无论如何,单以在空战战场的傲人战绩而言,中国极其有限的空军,表 
现出如此重大的战果,就足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了。而美国的空军志愿队,
更是展现空中游侠式的正义化身,给日本人的侵略凶焰吃足了苦头。在抗日
战争的神州大地上,中国方面是少有战场的胜利,但是在宽阔的蓝天之上,
中国与盟国的空军却少有战斗的败绩。中国人的优异战斗能力与潜能,就此
表现无疑。空军健儿们,真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先锋军!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6#
发表于 2004-8-16 13:57:16 |只看该作者
   出卖中国的雅尔达密约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三十七章



--------------------------------------------------------------------------------


    当然蒋介石在盟国集体出卖之下,被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
  约,固然是他个人在重大压力下所犯的错误,但这也是当时分裂
  与衰弱的中国,必然得到之历史悲剧结果。假如中国当时不是陷
  入国共内战的前夕,国力残破不堪,而无力应付国际强权的压
  力,蒋介石应该会有全力一搏的本钱与勇气。事实上,假如蒋介
  石不同意雅尔达密约,延安也会同意让苏联掌控中国所有战后利
  益的。更为现实的是,就算分裂与衰弱的中国,不接受雅尔达密
  约,苏联一样要侵略中国,不但夺走外蒙古,甚至还会加上东
  北。  


  一九四五年年初,英、美、苏三国领袖的雅尔达会议(Yalta Confer-
ence) , 充分表达出国际社会中,最为残酷与现实的层面。虽然盟国曾发
表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1941) ,强调世界的正义与民族自决的原
则,是世界所有 "反法西斯盟国" 共同遵奉的战争目标,但是盟国中的强
权,不但仍然将自己国家的利益,放在所宣示理想的前面,甚至做出了出卖
贡献最大的盟友的历史阴谋。

  雅尔达会议中,英、美、苏三国竟然 "私下" 划分了反法西斯阵营的战
后势力支配版图:英法可以重回亚洲的殖民地,苏联则是大幅扩张,控制东


第519页
欧国家以及进入东北亚。而最惨的是中国,名义上,中国为四强盟国之一,
竟然却将在战胜之后,丧失更大的领土与主权,以满足同盟国强权的私利安
排。

  为了设法防止中国在战后的复兴与强大,西方的强权联手,阴谋陷害这
个为抵抗日本侵略而尽力最多的国家,这就是国际政治的冷酷与现实。半世
纪之前如此,如今仍然继续,未来也不会有多少的改变,因为这原本就是二
十世纪国际强权对中国的共同策略。直到中国真地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之
后,她才能得到真正和平与尊严的国际地位。

  一九四五年的二月,反法西斯的同盟国,在欧洲与亚洲的战场上,都已
经可以说是胜利在望。特别是德国已经被迫在其本土作战,随时都会崩溃投
降,只有日本仍然有顽抗的姿态,但是由于与南洋的通路已经遭到切断,日
本的战力也到了强弩之末。因此如何处置即将战败的法西斯轴心国,以及如
何规范战后的国际秩序架构与强权的利益,就成为英美苏三国领袖最为关心
的议题。苏联的领袖史达林元帅,于是出面邀约英美两国领袖于黑海滨的雅
尔达举行会谈,这也就成为英美苏瓜分战后利益的强权领袖会议。

  而唯一较有国际正义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此时正在生命尽头的边缘,
他的思考与记忆能力,事实上已无法负担高度斗智的地步。他心中所最为顾
虑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减少美军伤亡的前提下,尽早结束对日本的作战,最
好他还能够来得及亲睹大胜利的历史光荣。

  由于英苏两国的强烈杯葛,同时中国遭到日军一号作战的猛烈打击而元
气更为大伤,加上中国内部又有重庆与延安近乎公开分裂的局势,所以中国
没有"资格"出席这个支配战后世局架构的会议1。其实雅尔达会议的议题 
与结论,只是延续一九四三年十二月,英美苏的德黑兰会议方向的 "必然结
果" -- 既然允许英帝国延续其殖民主义的利益,就不能阻止苏联扩大在欧
亚形成一个新的赤色法西斯帝国。而美国一直是希望能够不惜任何代价来早
日结束战争。
___________
1 中国无法拿出强权的实力,也就失去四强的平等地位,不管她对战胜日本的真正贡献是多
么重要。

第520页

37.1  史达林开始谋划夺取大战利益

  在雅尔达会议中,主要的议题分别为,如何处置欧洲与亚洲的法西斯战
败国,以及如何划分盟国的利益。而在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特别是划分欧洲
势力版图的决定。由于美国罗斯福政府不顾苏联共产党要赤化世界与建立一
个新霸权的事实,而拼命地将无以计数的军火、物资、与设备源源不绝输送
给史达林,所以当可以看出纳粹德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时候,苏联的军力
已由美国充实到足够独占与支配东欧国家的领土与命运而有余了。更近的原
因,则是一九四三年英美苏三国领袖在德黑兰会议中,决定英美联军在法国
开辟第二战线,让得到大量美援的苏联军队,单独席卷东线战场。到了一九
四五年,英美两国在雅尔达会议中,只能追认这个已成必然的事实而已。

  但是在讨论苏联对日本宣战的条件上,却是英美两国白白送给苏联的
"礼物",也给亚洲带来战乱的祸源。因为在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
之中,苏联不但没有以盟国的身份,直接的参加对日作战,甚至还不准美国
借道西伯利亚,空袭日本与援助中国,这哪里有盟国的立场可言?更别提苏
联还在一九四二年策划暴动、占领中国新疆,这根本就是在乘火打劫。事实
上,一个新的赤色法西斯苏联,已经开始在盟国阵营之中,利用反轴心国的
战争,建立他自己的新帝国主义势力2。

  在二次大战中,苏联纯粹是因为被德国进攻,才参加反纳粹作战的,否
则苏联绝对会坐山观虎斗,等着接收二次世界大战的渔利。当全球反法西斯  
阵营开始凝聚起来以后,苏联却单独提升与日本的关系,苏、日进入准盟国
关系的蜜月时间,两国签署中立条约,而相互承认彼此所掠夺到手的中国领
土:外蒙古与满洲国。苏联不准盟国使用苏联领土攻击日本或是借道援助中
国,它这种对日本友好的立场与关系,实在不知要把苏联算成同盟国的一
员,还是算成与日本结盟的国家?

  但是,等到日军连续在太平洋战线惨败,其主力作战部队又都深陷在中
国战区,日本本土已经被美国空军炸成一片焦土,南洋的战略运输已经完全
中断,日军作战力量与意志趋于崩溃,正在到处张罗着投降条件的时候,苏
联却开始狮子大张口,要求盟国给它 "代价" 而参战。这本是完全不合理的
___________
2 以历史的事实而论,苏联这个新赤色法西斯帝国,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对于人类所造成的
灾祸,绝对远超过右翼法西斯国家。单是它对于中国领土的侵略,至少在三百万平方公里以
上。

第521页
交易安排,那有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国,还要先从盟国身上获取利益,好做为
"参战" 代价的做法。这等于是自比为强盗,受雇为参战的 "佣兵" 一般,
而非并肩作战的盟国。

  但是英美两国的领袖,仍然任由史达林予取予求,热烈要求苏联参战。
史达林一开始就露出 "佣兵" 的面目,公开索取参战利益,一是向日本要求
"归还" 日俄战争的失地,这点还算勉强说得过去。二是索取涉及中国领
土、主权的利益,这就完全成为 "赤色" 的新法西斯主义的侵略了。中国是
反法西斯的盟国,为苏联挡住了日本所有兵锋的力道,却竟然要丧失自己的
领土与主权,沦为苏联参战勒索的代价,那还有什么国际正义可言?但是,
不但苏联敢开口要中国付参战代价,连英美两国的领袖,竟然都为这个要求
背书;罗斯福甚至还要担任对中国施压、强迫中国接受的角色。这种匪夷所
思的行为,真是历史上最为荒谬的一刻。

  其实丘吉尔早就了解史达林的野心,但是因为罗斯福极力希望提早结束
战争,要想借用苏联强大的军力。所以丘吉尔明白,既然西方国家不能压制
苏联力量的兴起,那么英国就要采取浑水摸鱼的策略,乐于让苏联扩张势力
以牵制美国,特别是同时可以打击到中国、压制东方民族力量的兴起,如此
一来英国在战后,就有机会重头收拾殖民帝国的亚洲霸业。

  缺乏历史深度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始终受希望 "越早能结束对日战争越
好" 的观点支配,一方面是高估了日军的残留战力,一方面又有着相当天真
的想法,认为假如能西方国家停止孤立苏联,把它带入世界级的大国的俱乐
部之内,那么苏俄会对于未来的国际事务,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因此英美
两国的领袖就在雅尔达会议中,任由史达林漫天要价,而完全忘记进行反法
西斯作战的目的,就是实现大西洋宪章的精神,让全世界的各个民族与国
家,都能拥有平等与正义的关系。

  史达林早就准备好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就是要染指中国的利益。事实
上,在日本败相毕露的情形下,不管英美是否答应史达林的勒索条件,苏联
都绝对会参加对日本的战争的。原因非常简单,苏联在对德国作战之中,已
经成为一个全面军事动员的国家,拥有一支战力极强的美援军队,而且控制
了东欧国家所有的利益,史达林哪里会放弃在亚洲掠夺利益的机会。因为苏
联只有通过对日本的 "作战",才能名正言顺地在亚洲进行扩张。因此英美
两国若是能够看穿着点,根本就不必对史达林的勒索,做出全面的让步,或

第522页
是在苏联无理而且破坏国际正义的勒索中,成为苏联的帮凶。但是英美两国 
还是主动屈服于史达林的压力之下其究竟的原因,必然是藉机利用苏联打击
中国,防止她复兴与强大。

  一九四五年二月三日,在英美之间的参谋首长联合会议中,丘吉尔对罗
斯福注射了最后出卖中国的 "毒素",丘氏仍然一再 "提醒" 罗斯福说,虽
然美国一直 "大量" 援助蒋介石3,但是中国的作战表现是如此令盟国感到
失望,因此在一九四五年年初的全球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只有中国战区处在
败退的状况。这是刺激美国决定接受苏俄勒索的一个主要关键所在。罗斯福
终于悲观地认为,中国对提早结束对日本作战上,没有办法提供重要的贡
献,美国只有寄望苏联的参战了。因而答应苏联开出来的 "条件",也是势
在必行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7#
发表于 2004-8-16 13:57:58 |只看该作者
37.2  雅尔达密约决定出卖中国

  二月四日,雅尔达会议正式开始,史达林从头到尾主导了整个会议进
行,英美两国领袖只是跟着 "红军的刺刀" 划押而已,根本连讨价还价的余 
地都没出现。二月十一日,在史达林的安排之下,英美苏三国领袖,除了同
意战后对德国以及欧洲的瓜分处置之外,还签署了暂时不能对外公布的雅尔
达密约。这一份盟国出卖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历史文件,代表了 "强权即公
理" 的国际现实,也是世界强权继八国联军之后,再一次对中国的蹂躏与欺
凌。

  这份密约规定,苏联将在对德国作战结束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的战
争。苏联要求盟国接受它的参战条件,一、外蒙古维持现状,也就是承认苏
联在一九二一年导演外蒙古独立,从中国领土中分裂的 "事实"。二、恢复
帝俄时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所有的利益,即是苏联控制旅顺、大连两国不冻
港,与穿越中国东北的中东与南满铁路。三、日本归还千岛群岛与库页岛南
部给苏联。罗斯福则承诺,将由美国来设法迫使中国接受苏联的参战条件。
___________
3 这是极大的政治谎言,事实上,中国最终实在得到的美国援助,只有五亿美元而已,这和
英国得到巨额的三百亿美元,苏联得到一百亿美元的援助相比,根本是不成比例的,可惜的
是,雄才盖世的罗斯福总统,一直到死都不知道中国战区的实情,还要依赖陈纳德少将的私人
报告,才能知道一点真相。更糟的是,由于盟国根本没有全面反攻缅甸,打开援助中国的管
道,因此当时中国还没有真正"得到"美国应许的美援。中国最需要援助的时候没能拿到,所
造成的后果不是援助金额之多少可以显示出来的。

第523页
  这份密约的最为可怕之处,就是英美苏三国,根本的不顾反法西斯战争
的基本立场:

一、出卖中国 (同为作战盟友) 的领土与主权,将它送给在对日战争中,
  根本毫无贡献的苏联。

二、身为反日本法西斯盟国的中国,不但为了这场战争尽了最大的贡献与
  努力,但在战胜之后,却要丧失领土、主权。

三、中国一直坚持东北是其不可分割的领土,才对日抗战到底 (蒋介石多
  次拒绝日本企图保留 "满洲国" 的和谈条件),中国人所争得就是国
  家的尊严与主权的完整。如今英、美又要强迫中国在对日作战十四年
  后,把帝俄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享有的一切特权再给苏俄。中国如
  果应该接受这样的屈辱,那她根本就不必牺牲一切来打抗日战争了。

  天底下哪有这种战胜国的下场?而中国之所以会遭到出卖,主要原因
是,不但中国当时是一个弱国,也因为中国未来有可能成为强国。国际强权
当然要设法利用中国因为抗战而拼得元气大伤、无力反抗的机会,赶快先把
她压制下去再说。

  中国在同盟国之中,得到援助的顺序永远是排在末尾,因此真正所得到
的军援极少。但是中国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牺牲付出得太大,使得她成为一个
被战火蹂躏、对外交通被封锁的弱国。而一个弱国是没有资格在国际强权的
利益分配之中,有任何维护自己权益之机会的。不过矛盾的是,中国经过战
争的洗礼,旧有的政治、军事、经济与社会结构,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假如
中国从此同舟共济,团结复兴,那么中国将会成为亚洲影响力最大的国家。
这样会严重的危及到苏联与英国的帝国主义利益,所以英苏两国当然要设法
的打压中国。

  史达林在雅尔达会议中,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苏联从战前被西方国家完
全孤立的地位,到战后可以左右逢源,支配东欧与东亚的所有战略利益,成
为战争最大的收益人。藉着反法西斯战争,苏联的国势的扩张,得到无法想
像的大幅进展。英国为了维护自己残破的殖民帝国利益,而牺牲了国际正
义;美国则是为了提早结束战争的眼前利益,而出卖了中国。但历史仍有公
平的一面:英国只为其殖民帝国延长不到二十年的寿命;美国则为亚洲冷战

第524页
的冲突,参加了韩战与越战,付出极高的生命与财产的代价;就连苏联也只
是昌盛一时,在四十五年之后,整个赤色帝国土崩瓦解,人民现今过着乞讨
国际社会援助的悲惨岁月。

37.3  美国铸成历史大错

  雅尔达密约的签定,事实上,得助于美国国务院与军方单位里亲共势
力的影响很大。国务院拒绝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参与其会,也未曾通知
美军在太平洋的将领麦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与 尼 米 兹 (Chester
Nimitz) 。因此雅尔达密约邀请苏联参战,就等于是开出空白支票,做为给
苏联在远东参战的代价 (不过首先付帐的却是中国而非美国)。

  会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只通知国会,雅尔达对于欧洲部分的协议,而隐
瞒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代价的密约。当在一九四五年三月,美国驻华大使赫
尔利听到这份密约相关的传闻之时,曾经亲自晋见罗斯福求证。当时滨临死
亡的罗斯福总统,竟已经 "记不清楚" 这份密约的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影响,
于是罗斯福将密约的备忘录,交给赫尔利大使研究。当赫尔利提出报告,力
陈这份密约的不当之时,才让罗斯福感到大惊失色,而发现这份密约已经
犯下大错。美国如何能够背弃大西洋宪章的原则与精神,充当苏联的 "打
手",强迫中国接受有损领土与主权的侵略行为?假如苏联的野心更大,那
么美国不是平白地将赤化亚洲的机会,奉送给苏联?

  因此罗斯福要求赫尔利设法进行补救。赫氏奉命后,想先说服丘吉尔修
改立场,希望英国能够放弃对香港的占领,以迫使苏联放弃控制旅顺、大
连,但是被丘吉尔一口回绝。赫尔利在前往莫斯科途中,罗斯福在一九四五
年四月十二日病故,由副总统杜鲁门继任。赫尔利见到了史达林与苏外长莫
洛托夫,他们一再向赫尔利保证,苏联纯粹是为了打击日本才会进兵中国东
北,苏联绝对支持美国的对华政策,尊重蒋介石的领导,愿意帮助中国的统
一与复兴。对日作战所要索取的代价,是要对苏联人民有个交代而已。

  由于杜鲁门在继任总统之前,对于美国在发展核子武器或是雅尔达密约
的签订,都是被排斥在决策圈外,所以他是完全不知情。因此赫尔利特别要
求杜鲁门总统,能否重新考虑雅尔达密约,对于亚洲全局所造成的严重问
题。因为这个密约,不但是影响战后东亚的国际战略平衡,更是会妨碍美、

第525页
中的国家利益,同时更是违背了大西洋宪章与美国立国精神的做法。但是杜
鲁门却非常坚持美国必须彻底执行雅尔达密约。

  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八日,杜鲁门派出特使霍浦金斯 (Harry Hopkins)
访问莫斯科,商讨苏联对日作战的时间,以及探寻苏联对中国的政策。史
达林表示,只要中国同意与苏联依照雅尔达密约的原则,签订中苏的条约,
苏联将在当年八月对日本宣战。史达林并且特别重申,苏联绝对尊重中国在
东北的主权,也愿意帮助中国的统一与复兴,它与中国共产党并无政治与军
事的直接关连。

  虽然根据史达林的要求,美国政府要到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五日,才能正
式通知蒋介石,有关雅尔达密约的内容。但是纸包不住火,谣言还是慢慢流
传开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是在五月二十日,应蒋介石的要求,"私下"
告知雅尔达密约的大概内容。当蒋介石知道中国要为苏联参战,付出如此高
昂的代价之后,可以说是痛心疾首已极,但是蒋介石却想不出破解之道,因
为中国已经因为战争的摧残,到了无力再战的地步,更何况国、共的内战已
经是呼之欲出了。

  因此在当年的六月九日,蒋介石派行政院长宋子文在美国进行访问,在
风声走漏的压力之下,杜鲁门也不得不向宋子文透露雅尔达密约的大概内
容。宋子文对于这份密约,竟然是拿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做为苏联参加对日
战争的代价,大感不满。无奈杜鲁门衷心耿耿地根据史达林的要求,强迫蒋
介石就范。

  这时候英美苏三个 "盟国" 联手,摆出比敌人还要可怕的态度,强迫中
国必需接受雅尔达密约,否则中国自己接受一切的后果。当时的中国,事实
上已经再度分裂为重庆与延安的两个政府,八年抗战造成国力的浩竭与人心
的不安,都已经使得中国无法再经得起 "三强联军" 的孤立与围攻。同时国
际强权正在进行各种介入中国内政分裂的活动,假如蒋介石所领导的重庆政
府,不愿接受雅尔达密约,那么这些国际强权就会转向支持延安政府,而蒋
介石只有派遣宋子文率领代表团,在六月三十日亲自到莫斯科与史达林交
涉。

第526页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8#
发表于 2004-8-16 13:58:53 |只看该作者
37.4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史达林对于侵略中国,早已有着极长的谋划,因此他对于宋子文一再宣
称,苏联支持重庆政府与蒋介石政权,绝对尊重中国对于东北与新疆的主
权,以及绝对不会干预中国内政的分裂4。史达林解释,苏联之所以要求在
东北的特权,完全是为了便利苏联协助中国共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兴,
至于承认外蒙古独立,因为外蒙古早已脱离中国统治长达二十四年 (更为正
确的说法是,外蒙古已经成为苏联的傀儡二十四年),当时早已成为一个
"独立" 运作的国家,中国不应违背蒙古人民独立的 "意愿" 与事实5,因
此目前中国所要做的,只不过是接受这个既成之事实而已。

  在中苏的交涉与谈判中,史达林用尽各种软硬兼施的手法,迫使中国让
步,否则就要中国承担所有盟国关系破裂的责任。这时候,苏联已将击败德
国的百万精锐部队,开始大量的调往西伯利亚进行作战集结,这时根据美国
军方的评估,无论中国是否屈服,与苏联签订城下之盟,苏联都绝对会派兵
进入中国的东北与内蒙古,以抢夺在远东的战利品。而当时无论是中国还是
美国,都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在这个地区,阻止苏联军队的行动。因此美国
力劝中国不如设法接受苏联的要求,这样至少可以限制苏联在中国境内的扩
张与掠夺。

  在这种情形之下,蒋介石终于决定,假如能够签订中苏和约,以换取中
国的统一与建设,以及稳定中苏之间的持久的和平,那么中国可以接受史达
林的条件,史达林非常大方的接受宋子文所提的和约条件,一、苏联保证东
北的领土、主权与行政的完整。二、苏联保证不参予新疆的动乱,由中国自
行解决。三、苏联只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并且提供中国统一与复兴的援
助。而中国方面则愿意接受,外蒙古的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解决脱离中国
而独立的事实。

  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经试爆成功,美国军方对于苏联在东欧与德国那种
跋扈的扩张行为,也深感警惕与不安,因此美国参谋首长会议主席李海上将
(William Leathy) ,曾经建议杜鲁门总统,是否可以重新考虑要求苏联参
战的立场。因为美国已经清楚知道,日本已经接近失去作战能力与意志的地
___________
4 请所有的中国人为史达林这些"保证",做历史的见证:史达林遵守过那一点了?
5 在历史中,数不清的悲剧,都是独裁者假借民意所做得决定。千万不要以为,民意不会被
操纵。

第527页
步了,同时日本正在慌乱地寻求苏联以及其他的中立国协助,向盟国进行投
降的外交接触。苏联的参战,无关作战的结束,只是纯粹战利品的掠夺,并
且会严重的影响到亚洲的战略均衡。

  但是这个建议,"当然" 遭到马歇尔与陆军部的强烈反对。中国是已经
卖给苏联的战利品,绝对不能退货毁约了。在马歇尔的观点里,二次世界大
战亚洲的战场战略,除了要击败日本之外,必须顺便要分化与削弱中国。因
此杜鲁门仍然决定要给苏联这个历史性,免费的扩张机会。目的当然在打压
中国在战后的复兴。

  这里存在的一个历史问题是,假如蒋介石在一九四四年十月,同意交出
中国军队指挥权给史迪威,六百万的中国军队都成为美军将领麾下的部队,
那么美国还会同意苏联白捡这个历史的便宜吗?马歇尔是否会为了美国的利
益,而放过在中国制造历史的悲剧?

  不过假如先前蒋介石向马歇尔屈服了,那么国民政府还能算是代表中国
主权的政府吗?又有多少投靠美国的军人与政客会出来兴风作浪呢?

37.5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联合宣言

  中美英三国在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在德国的波茨坦 (Potsdan),
联合发表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其中第八条 "重申开罗宣言
的领土条款必须实现,日本的领土只限于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以及
盟国所指定的岛屿"。苏联虽然也参加波茨坦会议,但是却在宣言上根本无
法列名,因为当时苏联还是日本的友好邦交国家,既未与日本断交又未与日
本宣战,所以没有地位与立场,来与盟国要求日本投降。史达林参加会议的
主要目的是,对盟国施压,要求大家联手逼迫中国承认雅尔达密约,好让苏
联能够早些对日本宣战。

  八月二日,杜鲁门离开欧洲返回美国,正式批准了美军对日本进行原子
弹的攻击。八月六日,美军第一颗原子弹轰炸日本的广岛,造成日皇裕仁极
大的惊恐,因此加强了日本政府投降的决心与行动。这时苏联知道日本投降
在即,本来史达林非常坚持中国必须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才能出兵
攻击日本的关东军。但是,此刻苏联深怕假如日本在遭到原子弹攻击之后,
会突然宣布投降,这样苏联就会师出无名,也就无法顺理成章地在远东抢夺

第528页
战利品了。

  所以苏联只有不顾还没有与中国达成协议的事实,就抢先八月八日夜
间,下令苏联与外蒙古的军队,对日军发动三路总攻击,次日苏联与外蒙古
才补行对日本宣战。当苏联向日本正式宣战的当天,美国的第二颗原子弹攻
击了长崎,日本政府的抵抗意志也完全崩溃。(外蒙古的独立还没有获得正
式承认的法律程序,就已经与苏联同步的对日本宣战了。)

  这时日皇裕仁知道,投降的问题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虽然最高战争指
导会议中,对于是否接受 "无条件投降" 的问题,仍是议而不决,由于日皇
裕仁决定要尽快投降,最后只有由首相铃木贯太郎恭请日皇 "圣断"。日皇
裕仁裁示,在保留日皇体制的前提下,接受盟国招降的波茨坦宣言,这时已
是八月十日的凌晨二时。于是日本政府在八月十日,正式委托中立国瑞士政
府向盟国照会,日本愿在保留天皇体制下,同意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宣言。第
二天美国代表盟国回复日本,以日本的天皇体制,也需听命盟国占领军的号
令,而接受日本的投降,算是在无条件投降中留下一个弹性的空间。

  这时候,日本接受投降的消息,已经在世界与中国各地传开了,日本的
中国派遣军与南方军以及关东军,对于日本准备无条件投降,都采取强烈反
对的态度,特别是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最为激烈,冈村宁次认为,日
本仍有几百万军队,应该可以与盟国周旋,以获得较好一些的和平条件,而
不能无条件投降。因此日本军部再度要求日皇考虑更改投降条件,但是日皇
裕仁的抵抗意志早已崩溃,因此对于军部的反对,根本不加理会。

  八月十四日,由日皇正式要求政府完全投降的敕令程序,并且宣布在十
五日,将会公开广播日皇裕仁的 "终战" 演说。也就在日本正式投降的同一
天,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国与苏联签下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是
全世界绝无仅有丧权辱国的 "友好同盟" 条约,(还不如称为战败投降条约
比较名符其实)。中国才在结束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同一天,又遭到苏联的正
式侵略,身为盟国中国领土所受到的损失,比战败国日本的还要大得太多
了。

37.6  苏联红军准备大举劫掠中国东北

  事实上,苏联先在一九四五年的四月五日,宣布中止日苏中立条约,就

第529页
已经开始将作战的物资,开始先行运到西伯利亚东部储存备用 (当然大部分
是美援物资),在五月初德国投降之时,苏联更是立刻将精锐的红军部队全
数东调。到了七月份,整个西伯利亚铁路已经停止民间运输,完全专门运送
军队与作战物资,前往中苏边界。这时苏联为了增加劫掠战利品的实力,竟
然调动了一百五十万大军进入远东地区。史达林动员如此庞大的兵力驻进远
东,根本就摆出谁也不能阻拦红军前进的架势,难怪美国得到情报之后,马
歇尔的结论是,不管中国是否接受雅尔达密约,苏联都要在远东进兵,除了
使用原子弹之外,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阻止红军的行动。

  史达林下令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出任远东军总司令官,由马林诺夫斯
基 (R.Y.Malinovsky) 出任进攻中国东北的总指挥官,苏联的军队准备在
八月中旬以后,完成对日本关东军发动攻击的准备。这次苏联大军出击的行
动,有着极为重大的多重历史意义,不单要为日俄战争的历史屈辱报仇,也
是要完成俄罗斯两百年的宿愿,在远东抢到出海的不冻港。同时苏联更要在
中国的东北,抢劫日本投资建设的大量战利品,作为资助中国共产党打内战
与对抗国民政府的本钱。

  史达林知道,苏联要乘机劫掠远东的战后利益,就必需要有足够的实力
才行,既然美国政府愿意出钱支助大部分的战费和装备,苏联当然乐意出
力。同时苏联也与延安以及朝鲜半岛的共军联络,要求他们务必派出大量的
部队,"协同" 苏联军队进攻内蒙、东北与朝鲜半岛。

  苏联在一九四一年之后,"严格遵守" 日苏中立条约 (苏联从来没有如
此认真的遵守过国际条约),不但没有与盟国同一战线,对日本发动攻击,
甚至不准美国援中国抗日的物资,经过苏联领土,也不准美国利用西伯利亚
做为攻击日本的基地,使得日本没有后顾之忧,得以在中国战场上,发动毁
灭性的攻势。但是在日本已经开始进行投降程序,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之
后,苏联的军队才姗姗来迟进入东北。与其说是对日本作战,不如说是来劫
掠战利品,强夺中国的不冻港。

37.7  关东军最后不堪一击

  由于关东军在整个中日战争之间,经过不断的被抽调支援各个战区作
战,早已虚弱到只有少数象征性的野战部队驻守。最后因支援中国派遣军的

第 530页
一号作战,几乎将所有还有战力的部队,全都抽出,以支持日军在中国战场
上的孤注一掷。虽然在一九四五年四月,日军大本营开始觉察到苏联有可能
参战,因此在开始增强关东军的战力,但是此时的日本已经是没有人力与装
备,再进行武装了。新增的部队,只是空有番号的 "老百姓队伍" 而已,日
本大本营只有下令中国派遣军调动部队北上支援关东军。一九四五年六月十
四日,日本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关东
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在大连召开军事会议,要求中国派遣军必须设法支
援关东军备战。

  这时琉球决战已经在日军惨败之下结束,本土已经遭到美国海空军的直
接攻击,日本帝国正面临全面崩溃的边缘。可是日军还有能力进行野战大兵
团作战的部队主力,又全都摆在遥远的华南与华中地区,到了紧急的历史决
战时刻,要想大量抽调北上,将会在整个运动的途中,遭到盟军猛烈的空中
攻击。此时受过美式装备的华军部队,也开始部署,对后撤的日军进行反击
作战,因此在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仍然希望在危急时刻,手上能够
握有重兵,这样方便自己进行紧急状况的处置,因此并不愿意将日军大量调
往东北。

  在这些不利的情况下,只有少数的日军部队实际抵达关东军防区。更糟
的是,日本对于苏联的实际参战行动,仍然有着不确定的判断,特别是日本
正在 "委托" 苏联为日本投降之事,与盟国进行外交斡旋。因此史达林应该
知道,日本根本已经是投降在即,而没有继续作战的意愿,苏联何必参战?
日本却不了解,它即将投降的决定,正是苏联必须立刻提前参战的原因,因
为苏联的参战,绝非为了击败日本,而是为了抢夺它在远东的地缘、战略利
益。因此日本越是濒临投降的时刻,苏联越要全力的参战。

  史达林清楚知道,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日本立刻的反应是 "加速投降 
的外交行动",因为苏联正是日本投降洽商的中间人6,因此史达林知道不
能再等了,而在八月七日立刻以加急的军令,要求苏联远东军司令官,立刻
准备在八月八日的午夜之前,对日军发动攻击。虽然当时苏联部队与后勤的
集结,尚未完全作好,所有的军队,奉命绝对必须在当天夜间,对日本关东
___________
6 美国事实上也清楚这一个事实,因为日本政府与驻莫斯科、瑞士伯恩(Bern) 大使馆的通
讯密码已被美军解破,所以日本焦急地透过驻莫斯科、伯恩的使馆进行投降交涉的情形,都在
美国掌握之中。

第531页
发动全线攻击。

  接着在当天半夜十二时,史达林紧急召见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 (W.
Averell Harriman) ,史达林表示,由于日军仍然准备顽抗美军,因此苏联
决定立刻对日本宣战。(真是莫名其妙的做法,半夜十二点召见美国大使,
只为了告诉美国这个老掉牙的情报判断。史达林其实是担心,若是日本在第
二天就自行宣布投降,苏联就没有漂亮藉口来占领中国的东北了。)

  苏联的红军,就在八日夜间十一时,不宣而战,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全
线的攻势。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苏联也会在日
本已经同意投降的时刻,进行 "偷袭"。苏军发起总攻击的当夜,山田乙三
正在大连视察,并未在长春的司令部直接掌控战情,他在第二天赶到长春
时,才了解苏联以绝对优势的军力与火力进攻的全面战况,关东军不但没有
完成战备,苏军的攻势已经超出山田所能掌握与抵抗的范围了。

  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精锐的红军部队,共有八十个战斗师,二万六千门大
炮,五千五百辆坦克和五千三百架飞机,兵团分成三路进攻。其中左翼兵
团,由中东铁路的南北两头的重镇,满洲里与绥芬河,同时在八日夜间发动
闪电夹击。拥有重装备的红军装甲兵团,在突破日军防线之后,沿中东铁路
南北同时疾进,两军在哈尔滨会师之后,立刻沿南满铁路向南切入,攻击长
春的关东军司令部。

  红军的中央兵团,则是由蒙古高原直扑热河,这路行动迅捷的机械化部
队,每天前进作战的速度超过一百公里,在穿越热河的中部与南部之后,将
主力指向东北的南部,向关东军司令部长春攻击,以南北合围关东军。而右
翼兵团,则沿着库伦到张家口的公路,迂回攻击察哈尔,甚至企图进军北平
与天津,准备攻到渤海海边,以打通与延安共军会师的交通路线。

  这个苏联大军全力出击的历史镜头,正是日本皇军创立者山县有朋所担
心之恶梦的实现 (也是日本参谋本部半世纪以来,准备终有一天要打得战
争)。但是日本为了侵略中国,与发动太平洋战争,而掏空了日本所有的军
力。如今日本关东军,落得只以空城来面对这个历史的决战。

  关东军的作战能力这时早已今非昔比了,而日本调入中国东北的援助部
队,不但数量有限,又迟迟无法到达。这时关东军的每条防线,同时遭到红
军的突破,因此只有企图大幅收缩战线,放弃北部平原地区,只图在东北南
部的山地,进行抵抗。在苏联发动攻势之后,关东军司令部立刻就迁移到了

第532页
靠近朝鲜的通化。因此拥有绝对优势火力的苏联红军,在关东军自动收缩战
线的配合之下,进展速度更是惊人7。

  当苏联军部迫进关东军南部防卫圈之时,日皇投降的诏令下达,关东军
召开将领会议,虽然有些军官仍然主张拼死抵抗,但是山田乙三已经失去作
战的意志,决定 "承诏必谨",下令关东军全体向苏联红军投降8。苏联部
队对于投降的关东军,一个不留,全都送到西伯利亚的集中营去劳动改造,
与充当开发西伯利亚的苦工,结果有高达六成的被俘日军死在异域。一向飞
扬跋扈、自视极高的关东军,其下场竟非战死疆场,而是成为俘虏,而遭凌
虐至死。直到一九五○年,还活着的俘虏,才开始部分遣送回日本,直到一
九七○年,最后一批九死一生的关东军战俘才归国。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09#
发表于 2004-8-16 14:00:24 |只看该作者
  虽然关东军决定停战投降,盟国总部也下令整个战区就地停战,但是苏
联的红军却没有片刻的停留,大军依然按照作战命令而兼程疾进,以攻占所
有的战略目标。特别是红军右翼兵团,一路猛攻日军在内蒙的阵地,打通张
北而与中共共军会师。苏俄红军并且在攻占张家口的日军内蒙补给中心后,
让共军林彪、聂荣臻以及贺龙的部队,得到了大量的补给与装备。而苏军中
央兵团击破承德之后,也接应李运昌与林彪的共军部队进入东北。

  本来红军还想攻过长城,直下北平与天津的,但是这时魏德迈已经感到
局势失控,苏联根本不是来打日本人,而是来抢战利品的。因此立刻与蒋介
石达成协议,一方面命令投降的日军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下令投降日军
必要时与苏联红军不惜一战,以确保长城防线;一方面则由美国的陆战队,
在渤海湾登陆,控制平津到山海关的战略要点,然后立刻空运国民政府的部
队到平津接收,才阻止了苏联红军席卷整个华北的企图。

  中国从关东军侵略东北,与日军作战了十四年,打得民穷财尽,耗竭了
一切的国力,最后还要落得被盟国出卖的命运。而苏联只对日本 "作战" 七
天,就恢复帝俄时代所有在中国东北的帝国主义特权、夺走外蒙古,以及劫
掠日本在中国东北二十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当然苏联也抢夺东北中国人民的
财产。六十万的关东军,只在象征性的抵抗下,就向苏联投降,史达林的赌
___________
7 在此更可以看出,现代化的作战,与军队的装备、训练、后勤,有多重要的关系了。一向
以精锐著称的关东军在抽空之后,也一样不堪一击。因此华军这么长期的艰苦抗战,更是一个
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到的作战任务。
8 这是关东军第一次真正没有讨价还价,或是阳奉阴违敕令。整个日本侵略的战祸,就是由
于关东军自行其事,不肯听命令所引爆的。过去关东军一直是日军中自视最高,与自认是决战
干城的部队,一向不把诏命放在眼里。但是最后面临历史决战的时刻,却决定"承诏必谨"
了。

第533页
注可是下得快、狠、准,免费得到了巨大的战利品,而到今天还由中共与西
方政府的主流历史,以各种荒谬的谎言为它的暴行粉刷、掩饰。

  对于攻占中国东北的苏军而言,丝毫没有把东北当成是盟邦的领土,也
无视于中苏 "友好" 条约的约定,而是把东北当成战利品,苏联有计划的把
东北所有的工厂与设备,以及所有有价值的物件,完全的劫掠一空,不能拆
除带走的,也加以破坏烧毁。苏联红军在军纪的放纵之下,部队有如犯罪
土匪集团9,东北人民普遍觉得,苏联 "盟军" 比日本敌军还要可怕得太多
了。

  照理说苏联红军应该在日军缴械投降之后,依照中苏的相关协定,在三
个月内撤出在东北的部队,但是事实上,苏联部队根本就没打算在抢光东北
所有东西之前离开。中苏双方几经交涉,根本毫无结果,苏联红军自恃军
力强大,华军拿它无可奈何,因此就能拖就拖。从一九四五年八月,一直赖
到一九四六年的二月二十四日,最后连美国都加入施压,苏军才宣布撤军,
大摇大摆的将所有劫掠的物资带走。苏联军队直到三月二十五日,才撤出哈
尔滨,留下了满目疮痍、劫后的东北大地。(原本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唯一
没有遭到战争严重破坏之处,只有富饶的东北地区了,同时日本人也有不少
的投资建设,这是中国战后重建最关键、重要的工业基地。但是被苏联劫掠
之后,不但赤地千里,中国战后复原的机会也付之一炬了。)

  至于外蒙古独立问题,苏联迫不及待的立刻炮制了一个公民投票的 "活
动",结果当然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蒙古人 (这是非常 "正常" 的结果,苏联
政权七十五年,所有在苏联政府安排下的投票结果,都是百分之九十九支持
莫斯科的立场),都赞成外蒙古独立。国民政府只有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
正式承认外蒙古 "独立"。此时国民政府还抱有一丝丝的希望,希望 "盟
邦" 苏联,能够因为得到抢劫战利品的饱足,能够暂时放过中国。

  雅尔达密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可耻的一个条约,因为这个不公
义的阴谋秘密协定,完全违背了参与反法西斯作战的二十六国所支持之大西
洋宪章的精神,就是 "没有经过参战国家人民的同意,不得变更国家固有的
疆界" 的明确主张。雅尔达密约清楚地表明,在国际社会中,强权的力量仍
___________
9 单是红军在长春日本人集中地区,对于日本侨民的奸杀凌虐,就高达万人,由于红军根本
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任何妇女施暴,造成东北人民为了自保,部分妇女甚至将头发剃光,穿上男
装,不敢外出。情形比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还能大体约束其部队的暴力行为,简直是有天渊
之别。

第534页
然大于正义,中国虽然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极重要的贡献,
但是由于本身的国力耗损最大,于是以弱国的身份,因而遭到盟国无情的践
踏。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0#
发表于 2004-8-16 14:02:25 |只看该作者
37.8  悲剧的发生与历史的代价

  由于中国东北的资源丰富,以及战略地位重要,特别是旅顺是天然的不
冻港,所以,蒋介石早就担心国际强权,会对中国东北采取不利的行动,而
造成新危机的可能发生,所以在开罗会议中,两次向罗斯福总统提到有关渤
海的战略地位,及中国愿意开放旅顺军港给美军使用,以免再有强权打这个
港口的主意。可惜美国没有这种远略。

  丘吉尔虽然也看出史达林的野心,但是由于罗斯福要把苏联当成平等伙
伴来交往,因此不愿与英国一同合作,防止赤色法西斯的强权兴起。对缺乏
历史深度的罗斯福而言,美国最高的战略方针,只是寻求眼前的解决方案,
能够最快与最少损失的情况下,结束二次世界大战。他眼见苏联军力强大,
因此就千方百计拉拢苏联参加对日战争。而英国也有其私心,希望能够设法
破坏中国的统一与复兴,同时扩张苏联的权力,来压制美国的势力。当然还
有要让苏联强占旅顺,英国才有理由继续强占香港。

  美国在欧战结束之时,也发现苏联在德国与东欧的扩张野心,美苏军方
几度几乎要在欧洲发生冲突,造成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于苏联极大的不满。东
欧各国沦为苏联的势力范围,是木已成舟难以挽回,但是美国应该可以及时
在东亚,协助中国,来化解雅尔达密约所带来的东亚危机。假如美国政府当
时能够及时醒悟,优先、迅速地加强对中国的军力与经济的援助,延后甚至
不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攻击 (只要继续空中封锁日本就足够了),让日本
能够将最后的力量,往北方收缩,也同步地将中国的力量往北方扩张。

  假如杜鲁门真的是一位有胆识与远见 (当然他都不是) 的总统,决心要
扭转苏联共产势力的扩张,应该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下令美军停止进攻琉球
群岛,而将太平洋美军主力部队,改在越南与华南之间登陆,与中国的反攻
西南的部队会师。这样中美两军很轻易地就可以打通河内、湛江甚至广州、
九龙的港口,建立中国华南直接的联络线,这个联络线的海运能量是驼峰空
运的百倍以上,中国立刻就由海运得到大量的军事装备与补给,而让华军的


第535页
战力迅速的增强。

  同时让重庆与日军的中国派遣军司令部联络 (从一九四五年二月开始,
南京与重庆之间的中国与日军,就有直接联络的电台),清楚告知日军,苏
联的大军即将攻击关东军,假如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被苏联攻占,那么在中
国境内的日军,根本就连困兽之斗都无法进行了。因此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
的机会,立刻将日本在中国战区的大军全部北调,与关东军联手,进行对苏
联红军作战的准备,同时盟军飞机停止攻击在中国战区北调的日军。这样苏
联的部队当然就要面对日军主力部队的抵抗,说不定苏联就会延后对日军的
作战时间。

  在肃清华南与华中后撤的日军阵地之后,中、美大军可以继续北上,直
接攻到长城一带,这时苏联军队可能还没有参加对日作战,或是日苏才刚刚
开始在进行苦战。这时美国可以公布准备要动用原子弹的最后通牒,日本在
这种危机状况下,早已失去作战意志,投降是已经是必然的结果。这样中国
有了强大的部队,直接可以越过长城,进入东北与内蒙古,那么赤色法西斯
也就不可能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更不会有日后中国内战、韩战与
越战的重大牺牲了。

  在猛烈打击敌军、迅速结束日本抵抗、减少盟军伤亡的战略前提下,使
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应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作战决定。但若是从当时历史的全
局眼光来衡量,杜鲁门决定使用核子武器轰炸日本,则是犯下政略的大错
误。因为日本投降在即 (杜鲁门等美国决策阶层已经知道这个事实),苏联
准备大军掠夺中国,中国本身尚未完成胜利与接收的准备,美国投掷原子
弹,只给苏联增加机会,与给中国产生混乱而已。并不是如通俗历史所说,
原子弹是迫使日本决定投降的主要原因 (日本已经决定投降,但是找到最糟
糕的中间人 -- 史达林来传话)。

  因为早在一九四四年八月,小矶国昭奉命组阁,日本已经有意以和谈
方式解决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小矶集中力量,企图解决中国事变,但失败而
下台。一九四五年四月,由铃木贯太郎出任日本首相,日本更是愿意以投降
来结束战争。但是日本政府当时最大的错误,就是私下委托苏联来进行和谈
斡旋,而给苏联获得内线消息。因此苏联以 "参战" 为名,进行掠夺东北亚
的大计划。其实日本政府应该公开表达和谈立场,或是与瑞士、瑞典等国进
行直接明确的投降接洽。

第536页
  而到了一九四五年六月,美国海空军开始接近日本本土,对它进行猛烈
的攻击,已经使日军失去了有效抵抗的能力。所以当时美军的参谋首长李海
上将,就反对美国使用核子武器,因为他认为,日本已经崩溃与就要投降
了,没有理由要对日本投掷原子弹,而让美国留下历史的争议;李海也强烈
反对把苏联引进远东战场,更不赞成美国应许苏联任何利益,徒然让苏联来
中国与亚洲制造更大的问题。

  何况,此时中国已将在缅甸作战的部队,全数调回中国战区,其他中国
的部队也开始获得美军的大量援助与训练,作战能力正在快速的提升之中。
因此美国政府应该能够记取欧洲赤色法西斯兴起的危机教训,而设法更为直
接的告知日本政府原子弹实验成功的威力,同时加速在华南港口登陆,将巨
量的作战物资,经由海港运送来支援中国的军队。只要中国能够得到大量的
援助,不但会增加中国军队的战力,更为鼓舞中国全体军民的抗日士气,只
要中国军队全力对日军发动攻击,美军继续轰炸日本,切断所有的交通路
线,美国根本不需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攻击,日本就已经决定投降。

  因此美军使用原子弹攻击日本,只为苏联减少参战的成本,增加参战的
胜算而已,并没有缩减多少盟国战胜日本的时间与成本,但却让东亚成为红
色法西斯掠夺与发展的历史悲剧成真。

  当然蒋介石在盟国集团出卖之下,被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固然是
他个人在重大压力下所犯的错误,但这也是当时分裂与衰弱的中国,必然得
到之历史悲剧结果。假如中国当时不是陷入国共内战的前夕,国力残破不
堪,而无力应付国际强权的压力,蒋介石应该会有全力一搏的本钱与勇气。
事实上,假如蒋介石不同意雅尔达密约,延安也会同意让苏联掌控中国所有
战后利益的10。更为现实的是,就算分裂与衰弱的中国,不接受雅尔达密
约,苏联一样要侵略中国,不但夺走外蒙古,甚至还会加上东北。

  在谈判中苏友好条约之时,蒋介石眼见当时的大局,已经到了无法挽回
的地步,无论中国是否签约,苏联的军队都会侵入中国的东北、内蒙甚至华
北,签约还有可以约束苏联的交涉机会,不签约只有面临一战。但是当时的
中国已经面临全面崩溃的边缘,哪里还能在对外全面孤立,与内部分裂的状
态下,再来承担与赤色法西斯决裂的压力?假如签约能够让中国享有统一
___________
10 只要看延安的八路军如何密切配合红军的行动,尾随红军接收东北,就知道雅尔达密约对
共军发展的重要性了。

第537页
与复兴的机会,那么十几二十年之后,中国富强了,中国所遭到的一切的不
平等待遇,都可以纠正过来,因为在国际社会之中,有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交
涉基础。台湾是在马关条约中,正式的割让给日本,但是在中国战胜日本之
后,还是一样的可以要回来。所以只要中国统一与强大,中国不怕外蒙古不
归心,也不用担心大连旅顺要不回来。

  因此,蒋介石在万分无奈的状况下,接受了雅尔达密约。盟国就这样的
出卖了中国,同时也伏下日本战后免受惩罚、迅速复兴的机会。在西方国家
的战略架构下,雅尔达密约铸成了历史大错,苏联藉口仅以七天的对日作战
(不如说是参加劫掠),而将势力深入北太平洋,迫使美国需要全力稳住日
本,以围堵苏联的扩张。

  蒋介石面对盟国的狠毒,与苏联的凶残,所经历的煎熬与痛苦是无法形
容的11。而此时冈村宁次曾经与蒋介石联络,假如中国能够放过日本与日
军,他愿意为蒋介石效力,率领日军对付赤色法西斯的侵略。虽然这个谋略
蒋介石没有采纳,但是蒋也不能不对日本宽大,以留下必要时的 "联日制
苏" 活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1#
发表于 2004-8-16 14:04:53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为什么在开罗会议中,蒋介石曾经提出要战后日本以实物负责对
中国进行战争赔偿的建议,但是在接受日本投降之后,却宣布 "以德报怨"
的政策。这种做法,不完全是基于宽大的道德情怀,更是有着非常严重的现
实政治考虑因素。因为当时的中国,所面对的最大敌人,已经不是日本而是
苏联。中国处在被盟国出卖,国土残破与新的内战危机状况下,蒋介石有必
要留一手来对付险恶不测的局面,所以只有放过日本12。

  中国与盟国终于战胜了日本法西斯政权,但是唯独中国,却要付上被苏
联侵略的代价。中国这种轮番被侵略与出卖的悲痛历史事实,只说明了一件
事,在人类的历史中,强权常越过正义的原则,而支配着弱国的命运。当时
的中国,虽然是出力最大的战胜国,却在河山残破、国力耗竭、内部分裂的
状态下13,因此成为被盟国欺凌的对象。

  从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而言,盟国基于自身利益所做的残酷决定, 
甚至比敌人的侵略还要可怕。历史的结论是,日本曾经如此无理地侵略与大
___________
11 魏德迈回忆,当美国大使赫尔利向蒋介石说明雅尔达密约出卖中国的真相的时候,他永远
无法忘记蒋介石的反应。
12 或许这也是史达林最后会同意从东北撤退的一个顾虑因素?后来冈村宁次等日军将领,曾
经担任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问。
13 "不幸"的是,中国却又同时是一个非常拥有发展潜力的国家。

第538页
肆破坏、劫掠中国,结果战败的日本,不但没有付出任何的赔偿,反而还能
得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琉球群岛14,做为日本发动侵略的 "奖励"。而曾
经为了与侵略者殊死缠斗而付出了最高代价的中国呢?却是外蒙古永久的丧
失,东北主权、利益受到侵害,与中国百姓受到的蹂躏。

  历史的教训是,只要中国处在分裂与衰落的状况之下,不管她站在历史
正义的那一边,不管她曾经为世界的自由与理想付出过多少的代价,只要中
国人不够团结与强大,最终都是成为被侵略与出卖的对象,下场甚至要比战
败的侵略者日本还要悲惨。

  这也就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中被出卖的悲剧命运之一。而这类极不公义的
阴谋策略,仍有可能再度出现在未来的历史之中。在世界主流史观刻意扭曲
雅尔达密约的实情的状况下,中国人绝对不能忘记这个惨痛的事实,更要从
历史事件的教训中,看出历史挑战的轨迹,才能面对未来的考验。
___________
14 美国又擅自作主,在一九七二年将琉球群岛"还给"了前侵略者日本,这完全违背了同盟
国在开罗会议的决定。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2#
发表于 2004-8-16 14:06:38 |只看该作者
摘录自郑浪平着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第三十八章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时间:一九四五年八月到现在


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中国与日本之间百年的历史恩怨与冲突、长达十四年的战争对抗、以及八年的全面作战,都终於达到了一个全面清算的历史时刻。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正式代表所有一百二十六万在中国战区与越南的日本军队,在南京的中央军校大礼堂,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正式投降,所有日本从甲午战争起所侵略的中国领土,全部无条件的归还,以及日本所有向中国取得的特权,全部放弃,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伟大与荣耀的一刻,中、日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以及中国受到日本屈辱五十年的历史,加上无数中国人所有的血泪,都在这一刻得到胜利与光荣。  




--------------------------------------------------------------------------------


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中午十二时正,日皇裕仁以事先的录音带,透过电台的广播,亲自向日本与全世界公开发表「终战」演说 [1],当天所有在的日本本土与海外军民,都要肃立恭听裕仁的「圣断」。在这篇演说中,日皇裕仁亲口宣布,日本政府与日军大本营决定,接受波兹坦宣言,全体日本军民都必须遵守这个圣断。

在日皇裕仁广播完毕之后,日本全国上下,都立刻陷入一片的惊恐与迷惘情绪之中,这是日本开国二千六百年以来,第一次正式向外国投降,也是外国部队将第一次占领日本的本土,对一向封闭孤立与自卑感极重的日本人而言,真是面临千年未有之奇变,但是日本政府与人民,已经清楚的知道,日本实在是没有力量再负担战争的损失与消耗了,日本只有投降的选择。

虽然日本的军方,仍然有人感到无法接受,这个无条件投降的事实,特别是在海外战场的日军,曾经有极强的反弹意见。其中,又以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态度最为激烈,因为当时日本的中国派遣军的军力最强,所以反弹的声浪也最高,不过在日本本土的军民,则是绝大多数同意日皇的投降选择,因为他们实在是撑不下去了。为了疏导日本海外军队的反弹情绪,日皇裕仁特别派遣三位亲王,带着日皇投降的诏书,前往关东军、中国派遣军与南方军司令部,进行投降诏命的宣达。

38.1 日本在华驻军正式向中国投降
日本政府先在八月十四日,完成接受盟国招降文件的正式签署之后,铃木内阁就在第二天宣布总辞,改由东久弥宫亲王,组成善后内阁。而日本的近卫师团部分军人,企图发动政变,以阻止日皇宣布投降的演说,但是终於却无法挽回日本决定投降的大局,当天夜晚日本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切腹自杀,日本的军方最高位阶将领杉山元、俊六, 联名发出命令,要求海内外所有日军「奉诏唯谨」,同时日本的军部则立刻出现一片的火海,日军开始大量的焚烧所有的作战机密资料,以防这些资料会成为未来战犯审判的罪证。(这也就是在东京大审之中,一些关键的罪证,缺乏直接的文件资料作证的原因)。

--------------------------------------------------------------------------------
  
中国的军民,开始在八月十日的当天,陷入了狂喜之中,庆祝战争即将结束,同时中国因战胜日本而跻身为世界四强之一。这时只有蒋介石等少数中国决策人士知道,日本是投降了,但是中国的领土与主权,正面临另外一次的侵略,这回却是来自盟国动的手脚   

--------------------------------------------------------------------------------
  

在中国与盟国方面,事实上早在八月十日,就已经知道日本透过瑞士提出的投降文书,也同意美英等国政府在十二日回覆日本投降的立场,中国的军民,开始在八月十日的当天,陷入了狂喜之中,庆祝战争即将结束,同时中国因战胜日本而跻身为世界四强之一。 蒋介石是在八月十五日的下午,正式回应当天中午日皇裕仁的投降广播,在重庆的电台,发表了「以德报怨」的演说,而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这时只有蒋介石等少数中国决策人士知道,日本是投降了,但是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却正面临另外一次的侵略,这回是来自盟国动的手脚,蒋介石是在无可选择的状况下,只有轻轻的放过对日本的追究,因为在必要的时候,中国甚至可能需要与日本合作,共同对抗赤色法西斯苏联的侵略。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政府正式完成了无条件投降的法定程序,所有的政府阁员都在投降诏书上签字。但是也就在同一天,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由外交部长王士杰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签下了丧权辱国与后患无穷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一个最新的否定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的不平等条约,就烙在中国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上。这代表着,抗日战争并非中国对抗侵略者的全部历史,有意侵略中国的国际强权,还是没有放过中国。

事实上,正当日军接到投降指令,停止一切的军事敌对行动之同时,苏联的军队,也正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继续加速的进行作战行动,中国东北的人民,照样成为苏联红军烧杀掠夺的对象之一,这对於中国而言,是战争结束? 还是战争开始? 苏联首先在一九二一年侵略中国的外蒙古,日本跟着在一九三一年侵略中国东北,日本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投降,苏联却在八月八日,进军中国的东北与内蒙古,这就是盟国出卖与中国内战的历史悲剧开始。

--------------------------------------------------------------------------------
  
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在南京的中央军校大礼堂,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正式投降,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伟大与荣耀的一刻,中、日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以及中国受到日本屈辱五十年的历史,加上无数中国人所有的血泪,都在这一刻得到胜利与光荣。   

--------------------------------------------------------------------------------
  



在日皇正式宣布投降之后,盟国宣布由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官麦克阿瑟上将,负责整个日本的投降事宜,而在接洽之后,一九四五年的八月二十七日,美国海军第三舰队,终於正式进入日本的东京湾,美军开始进驻日本的本土,第二天,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率领部属到达日本的厚木空军基地,接着盟国代表与美军也陆续的驻进日本本土,对日本实施占领,而日本也正式的亡国。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日本政府代表外相重光葵、日军大本营代表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大将,在东京湾的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向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等盟国将领投降,而签下日本投降的历史文件。麦克阿瑟根据这份文件,获得全权支配日本军政的权力,麦克阿瑟下令所有在中国战区的日军,全部向蒋介石所指定代表正式投降。因此蒋介石下令,正式将日本正式投降的日子,九月三日,订为中国军人节,以表彰中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世世代代做为中国军人的纪念[2]。

这时候,中国战区的司令长官蒋介石,根据盟军最高统帅部的指令,要求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派遣代表向中国接洽投降,蒋介石同时划分中国与越南为十五个受降区,要求各地的日军,设法在受降区集中,向指定的中国指挥官投降。这又引起了延安八路军总部的严重抗议与杯葛,八路军要求日军直接向他们投降,以方便接收日军的军火与物资,同时控制主要的战略据点,蒋介石拒绝同意延安的要求,於是日军还没有正式的缴械,国共新的的战争冲突,就开始在中国各地点燃了。

在抗战胜利之时的华北一带,八路军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军事力量集团,而国民政府的部队,则多数集中在中国的西部与西南部,因此要赶到华东与华北各地,接受日军的投降,实在是距离遥远与补给困难,只有全靠美国以空运方式,让重庆指派的代表与军队,到达华北与华东各地日军集结区,完成日军受降的仪式。但是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国民政府的部队并未控制城市之外的乡区,这些地区的秩序混乱,出现权力交接真空的混乱与掠夺,而组织严密,行动迅速的八路军,就很快的利用这个机会,完整的掌握了地盘与人心。为国共战争夺到了致胜的先机。

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中国与日本之间百年的历史恩怨与冲突、长达十四年的战争对抗、以及八年的全面作战,都终於达到了一个全面清算的历史时刻。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正式代表所有一百二十六万在中国战区与越南的日本军队,在南京的中央军校大礼堂,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正式投降,所有日本从甲午战争起所侵略的中国领土,全部无条件的归还,以及日本所有向中国取得的特权,全部放弃,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伟大与荣耀的一刻,中日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以及中国受到日本屈辱五十年的历史,加上无数中国人所有的血泪,都在这一刻得到胜利与光荣[3]。

但是这个突如其来光荣的背后,却掩不住中国面对历史突然发生巨变的无奈,当时中国根本没有任何的准备,来面对日本突然投降所产生的「变局」,所以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后,国民政府立刻陷入手忙脚乱的冲击之中,因为中国无法在国力近乎耗竭,政策毫无准备,又有极大的内哄的状况下,要在短促的时间之内,同时要面对苏联与盟国既凶又狠的阴谋,以及进行日本占领区的接收、整理与再造。而中国饱受破坏的残破山河如何重建? 所有变节降日的汉奸如何处理? 六十多万的伪政府军队如何改编? 如何收编几百万的拥枪自重的「游击队」?如何安置几千万流离失所的民众? 如何让重庆与延安两个敌对政府达成合作的协议?这些难题之大与工作之沈重,实在远远超过当时刚从九死一生的危局之中获得喘息的中国政府,所能处理的。

38.2 河山残破中国再遭出卖
不过,中国政府根本没有时间去规画与运作,抗日胜利就突如其来的冲击到中国整个的布局,这个胜利同时代表着中国要面对新的外来侵略压力,以及解决国内全面内战的冲突。特别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境内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人民更是受到劫掠与战火摧残的损失,中国是否应该要求日本政府负担应有的战争赔偿?

--------------------------------------------------------------------------------
  
而当时中国内部的状况,岂只百废待兴而已:军队需要调动接防,以平息社会交接的政治不安,离乡背井的民众需要赶回家乡,尽快的团聚家人与重建家园,以及各种的工商农业生产都需要运输调节,但是当时一切的交通,都以「限时专送」运送日本军民回国为第一优先。   

--------------------------------------------------------------------------------
  

虽然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中,明确的提出,在战胜之后,中国将会以实物赔偿为原则,要求日本必须付出侵略中国应有的代价,这点是得到盟国领袖的支持,但是蒋介石却在宣布胜利的的广播演说中,主动的放弃了这个权力,蒋介石公开发表的理由是,中国应该抱持「以德报怨」崇高的大国道德理想,其实蒋介石不能对外宣布的理由是,为了对付盟国的压力,中国在必要时,可能要以日军做为挽救政治局势恶化的筹码之一。
当时近乎全面残破的中国,已经再度遭到苏联的侵略与威胁,加上英国殖民主义继续的明争暗斗,同时中国无可避免的,将要陷入全面的内战之中,因此蒋介石认为,需要给国民政府留下馀地,以在必要时,可以利用日本做为对抗赤色法西斯的战略棋子。(当时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就已经看出这个局势的变化,所以他曾经向蒋介石派遣受降的先遣代表冷欣中将提议,在中国战区的投降日军,不缴械,以协助蒋介石与苏联及共军作战,这个建议蒋介石最后并没有接受,但是却给冈村宁次在战犯审判中,留下生机的伏笔。这可以对比最新公开的密件,丘吉尔曾经企图武装投降的德军与苏联红军作战的构想,几乎一致。)当时战胜的中国,真的处在如此抉择的困境之中,中国不能合理的要求敌人赔偿,因为中国已经面临来自「盟国」的侵略与出卖的阴谋。

这时美国才感觉到苏联全面扩张的压力,赤色法西斯正在欧亚两洲全速的扩展之中,民主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开始受到安全的威胁。因此美国立刻摆出一付日本保护国的架势,准备先全面的稳住日本,以抵抗苏联在太平洋的扩张,美国要求中国立刻以第一优先的方式,将所有在中国战区投降的日军与日本侨民,可以携带个人财产,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回日本,以充实日本空虚的国力。非常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种优先运送日本军民回国的政策,竟然是运用美国援助中国的美援「拨款」项目支用,总数高达三亿三千万美元(美国整个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的全部军事援助,帐面统计也只有十亿美元而已,其中的三分之一,竟然是用在加速与优待遣送日本军民,帐却记在援华的项目中)。

而当时中国内部的状况,岂只百废待兴而已:军队需要调动接防,以平息社会交接的政治不安,离乡背井的民众需要赶回家乡,尽快的团聚家人与重建家园,以及各种的工商农业生产都需要运输调节,但是当时一切的交通,都以「限时专送」运送日本军民回国为第一优先。结果是投降的日本军民还有钱可带回国,有优先使用车船的权利,战胜的中国军民,在战后一贫如洗,行政、治安与交通系统全面瘫痪,中国的复员与重建工作,真是举步为艰,中国境内到处可以说是灾民遍野,看到这种景象,实在有点不知谁是战胜国?谁又是战败国[4]?

38.3 日本受到美国的特别优待
同时为了稳住日本的政局,美国政府也对处理日本战犯,采取「空前宽大」的态度,不但保留了日皇的制度,对於特别是有日本的皇族成员的战犯,几乎全都无罪开释,总计盟国在东京起诉二十八位甲级战犯,除了三人畏罪自杀之外,二十五人全部宣判有罪,七人死刑、十六人无期徒刑,一人二十年有期徒刑,一人七年有期徒刑。另外在盟国各地总共起诉五四一六个战犯,九三七人被判死刑。

--------------------------------------------------------------------------------
  
日本在中国的失败,是战略与政略的基本失败。在全面的总体战争而言,战略与政略的失败才是根本的失败,战场上的胜负只是外表的过程而已   

--------------------------------------------------------------------------------
  


占领日本的盟国最高当局下令,日军大本营被彻底的解散,皇军也成为历史的名词,由盟军统帅麦克阿瑟为首的占领军,为日本设计一套非战宪法,保留日皇体制(这是蒋介石为日本力争的结果),但采取文人的责任内阁制,美国给予日本大量的经济援助以及国防保护,使得日本迅速的从战后的废墟中复兴,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后勤基地。尤有甚者,美国在一九七二年,又擅自将所托管的琉球群岛「交给」日本,日本俨然成为美国在冷战时期的太平洋最为重要的战略伙伴。

而日本对於战败的认知与反省,一直存在着极大的民族集体自卑感的心理抗拒。因为日本立国二千六百年,第一次向外国投降,日本人民而今无法完全接受这个事实,深恐自己有历史自卑感的民族自信心崩溃。所以日本人自欺的认为,他只是被世界第一超级强国美国,加上人类无法抗拒的原子弹所击败,日本人心理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日本其实是在战略上被中国打败的事实。(这就是日军烈士遗族岩里政男(又名李登辉)一再强调,日本人万不能向中国认错道歉,而使日本人失去了民族自信心的原因。)

由於日本人认为,在战争结束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尚未遭到致命的战败打击,所以当然不肯承认自己被中国打败。事实上,日本在中国的失败,是战略与政略的基本失败,在全面的总体战争而言,战略与政略的失败才是根本的失败,战场上的胜负只是外表的过程而已(假如不是苏联与英国对中国一直采取排斥的战略,切断援助中国的通路,而能让中国公平的得到美国的军援,那么中国军队当然是可以在中国战区的战场上,痛击日军的)。

但是不知日本人是避重就轻,还是民族的智慧有问题,竟然坚持,日本的失败根源,只是一连串战场上的失利,而非战略根本的失败,所以日本是被美军打败,而非被中国打败,因此日本不肯向中国真正的认错道歉,是反应心理上不能向中国服输的想法,日本人仍然「误以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没有输,中国人其实打不过日本人(日本人有没有看到韩战,中国军曾经力战联合国二十六国联军,击败美国的第八与第十军的战绩),所以中日之间的问题,就存在着这个不正确的心理障碍,在现在与未来,仍然潜伏着引爆中日之间摩擦与冲突的可能性。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3#
发表于 2004-8-16 14:08:24 |只看该作者
38.4 和约里的陷阱与阴谋
当然盟国对於出卖中国的戏码,并未落幕,由於国共战争出现急转直下的变化,国民政府全面在大陆败退至台湾,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政府,很快的因为支持北韩的南侵作战,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集团,爆发战况惨烈的韩战,这正是日本在战败之后复兴的历史契机,因为美国终於知道,自己在雅尔达会议上,所犯下的历史错误(特别是马歇尔在韩战时就应该知道,出卖中国要让美国子弟付出的代价有多大),所以美国急迫需要一个稳定的日本,做为自己控制东北亚战略地缘的基地,因此美国立刻提议,与日本签定和约,以结束对日本的占领。
问题是,此时中国因为国共内战,而分裂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几乎控制整个中国的疆土与人民,因此它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的继承政府,应该可以代表中国参加对日和约;否则因为而与盟国并肩作战,共同发表联合国宣言、四强宣言、开罗会议、波兹坦宣言,以及正式与盟国一起在日本降书上签字的,都是中华民国政府,所以若由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参加对日和约也说得过去。

--------------------------------------------------------------------------------
  
日本投降的基础文件, 就是清楚记载日本接受波兹坦宣言,所以有关台湾主权归给中国,原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此时由於有了两个中国的政府,所以盟国有意在中国缺席的旧金山和约中,留下了台湾「主权」归属不明的模糊空间,给台海分裂的台独势力,找到一个否定台澎原属中国的藉口。   

--------------------------------------------------------------------------------
  



但是当时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已经感到共产主义阵营的扩张压力,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在朝鲜半岛与英美法等国交战,所以西方盟国的阵营,不愿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签署对日本和约。同时盟国藉口,只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代表性不足,因此在英国的策动之下,盟国也排斥中华民国参与对日和约的签订。结果盟国达成了一项带有阴谋的政治交易安排,就是两岸政府,都不能参加旧金山对日和约的签字。 而结束中日战争状态的条约,改由东京与台北进行双边条约的安排。西方盟国的这项安排,受到苏联与东欧集团的反对,所以他们也没有与日本签订和约。

而在一九五一年的旧金山和约上,对於日本领土的规定,就出现了可怕的政治阴谋安排,因为在旧金山条约内,乘着中国的缺席,「故意」的明文规定,日本放弃台湾、澎湖、南沙与西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却没有说明这些领土的主权,在日本放弃之后,应该归属於那个国家。这是西方盟国分裂中国阴谋策略的伏笔,但却在严格的法理上没有任何基 因为依照开罗宣言,明白指出这些领土是必须在战后归还中华民国的(另外开罗宣言还明列东北四省主权属於中国,与列出日本凭暴力侵略的地方,其中包括琉球群岛等地)。开罗宣言的领土主张,又被波兹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所肯定;在波兹坦宣言的第八条中,重申开罗宣言的领土主张,必须实现。日本投降的基础文件,就是清楚记载日本接受波兹坦宣言,所以有关台湾主权归给中国,原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此时由於有了两个中国的政府,所以盟国有意在中国缺席的旧金山和约中,留下了台湾「主权」归属不明的模糊空间,给台海分裂的台独势力,找到一个否定台澎原属中国的藉口。

事实上,两岸的政府既然都没有参加旧金山对日本和约的签字,当然不能拿旧金山和约,当成中日两国的法律文件。而在一九五二年,台北与东京完成「中日和约」,这时候退到台湾的中华民国,已经没有任何的实力,要求日本正式的赔偿与道歉,但是蒋介石仍然设法在领土与主权的问题上,弥补旧金山和约的漏洞。

可是,日本这时已经非常清楚的知道,它已有「敌人」美国做为靠山,台湾却要看「盟友」美国脸色(看起来,做美国的敌人真好,做美国的盟国可要小心了),所以在签订中日和约的谈判上,日本已经摆出一付无赖的嘴脸,事事都要占了便宜还卖乖,特别是在台湾主权的问题上,日本谈判代表河田烈一直拿旧金山和约内容,做为搪塞,同时态度之恶劣,好像日本是战胜国的样子。

不过,在蒋介石的力争之下,日本还是稍为做了一些妥协,在和约的第四条与第五条规定「将中日两国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以前,所缔结的一切条约、专约与协定,均因战争结果而归无效」,也就是包括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在内(其实也包括放弃琉球的天津条约)。另外在中日和约第十条,清楚的记载「台湾、澎湖的人民与法人,全是中华民国的人民与法人」。假如台澎的主权不属於中国,那么台澎的人民与法人,如何能够自动的成为中国的人民与法人,日本又如何能与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签定中日的和约?

因此在旧金山和约中,所谓的台湾主权未定,在中日双边的条约中,已经加以补正。何况以历史事实而言,台湾由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合法接收,所有的台湾人民,都依法恢复中华民国公民身分[5]。

此外,台湾依中华民国法律正当治理,台湾人民依中华民国法律所选出的民意代表,依法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与中国各省代表一样的行使政治权力(包括一九四六年的南京制宪与行宪,以及一九四七年选举总统)。所以台湾的主权自然属於中国,这是完全没有疑问的。

在一九七八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也完成了另外一份的中日和平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同样的放弃对日本的赔偿与道歉要求,而在台澎的领土主权上,和约第二条载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与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守波兹坦宣言第八条的立场」,因此日本在这份和约上,也正式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样来自重庆与延安的两个抗日政府,终於分别在法律上,先后以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与日本签订和约,而正式结束了中日之间的战争状态。

但是在日本人民族自卑感的深处,日本人却没有认输,也没有悔过,更谈不上道歉与赔偿,日本在国际强权的暗中支持下,设法否定侵略中国的真相,所以中日之间的关系,仍然充满着可以产生冲突的因素。在法律上,中日之间是完成了结束战争状态,但是离真正的和平交往,仍然有着很多的问题存在。

38.5 没有完全落幕的历史悲剧
回顾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的确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与浩劫,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场历史的决战原是可以加以避免的,因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长期历史,原本并无历史的世仇大恨,当时又无绝对的利益冲突。在中国方面,既无能力招惹日本,也很希望能够与日本合作,以发展经济,共同对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日本当时所迫切需要的,一是中国广大的资源与市场,以支持日本工业化的发展,二是需要中国协助抵抗苏联与国际共产主义对日本的战略压力,这两点在当时都是中国愿意提供合作的地方,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工业化,需要日本的参予,中国抵抗苏联的侵略,也要日本的后援。中日两个东方民族国家的合作亲善,原是互补互利的。
但是,日本这个极度缺乏历史安全感的海岛民族,对於力量有着高度的崇拜,在二十世纪初年,由於当时中国处於分裂与衰弱的历史时期,因此,中国对於日本一再的侵略,在国力落后的状态下,一直抱着「以和为贵」的立场,对於日本的侵略与欺凌是百般的忍让,结果反而激起日本这种吃硬不吃软民族的侵略凶性,在日军少壮派军官的误导与把持之下,对中国进行永无止境的分割与蚕食。

反观日本念兹在兹的「敌人」苏联,原是日本皇军创始者山县有朋一再担心的皇军「终极决战者」,日军参谋本部更是将苏联当成建军备战的假想敌,但是在史达林一再展现硬碰硬的作风之下,日军竟然不敢冒然的对苏联采取断然的行动,甚至不敢利用德苏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全面大败的历史良机,对苏联作战,反而选择中国与美国进行作战,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与美国,都希望能够以和谈与退让的方式,换取避免爆发战争的机会,结果反而被日本误解为示弱,最后彼此之间的战争反而不能避免。

九一八事变对於中日两国政府而言,多少算是事出突然的意外,当时的中国与日本政府,对於关东军的谋画,全都应对失误,加上史达林手法的高超,故意因势利导的扩大中日冲突,才会造成这个事件成为中日历史决战悲剧的起源,中国的不抵抗政策,刚好给关东军的冒险出击,提供一个致命的诱惑,日本政府馍糊软弱的不扩大方针,更让关东军敢於突破政府的约束。

--------------------------------------------------------------------------------
  
若以战力而论,日本若是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全力的投入作战,日本是可以在战场上击败中国的,但是日本始终没有进行这样全力一掷的总攻击,日本一再的认为中国即将崩溃与投降,结果让中国竟然能够撑到最后一刻,而终於拖垮日本。   

--------------------------------------------------------------------------------
  



假如当时中国在东北布置了全面的就地反击准备,日本政府又能断然的处置关东军抗命的行为,那么九一八事变,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了。当然,假如史达林拿出行动的决心,坚决的要保护苏联在北满的利益,日本政府势必只有对关东军的行动,做出断然的处置,那么关东军也就没有办法在日后,逐步将日本卷入战争漩涡的机会。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泡制了满洲国,扩大对中国领土与主权的侵略,这个侵略,刺激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复兴,中国开始凝聚力量,准备抗日,而由七七卢沟桥事变引爆中日全面的战争,可以说是有些意外与突然,对於中国而言,被迫在一九三七年抗日,实在是早了三年以上,但是当时局势变化到,连蒋介石也压不住要求决战的民意压力,日本军方的扩大派,更是以为这是彻底解决中国问题的历史良机,结果成为日本无法结束中国事变的梦魇。

若以战力而论,日本若是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全力的投入作战,日本是可以在战场上击败中国的,但是日本始终没有进行这样全力一掷的总攻击,日本一再的认为中国即将崩溃与投降,结果让中国竟然能够撑到最后一刻,而终於拖垮日本。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所做的牺牲与付出,无论在生命、财产与时间上,都超过任何一个反法西斯作战的国家,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若是处在中国当时的失利状况,早就放弃抵抗而投降了,(比比看法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先进国家面对德国侵略的表现)但是中国就是在面对山穷水尽之时,仍然想尽办法的支撑下去,绝不向日本屈服,因而分散了日本的国力与军力,为盟国的胜利,奠定了战略结构上的基础。

而在整个中日战争之中,最难令人接受的事实是,日本军队经常所展现出来那种毫无军纪的烧杀掳掠的行为,由於日军在中国境内,对於战俘与平民的这种普遍性暴行,使得日军在不少的时候,更像盗匪劫掠而不是军队作战,有些特例(如南京大屠杀等等),显示出日军的行为更是像禽兽,所以中国所忍受的战争伤害,要比其他的国家与人民所遭到的二次世界大战状况,还要严重许多。中日之间不只是战争,根本就是对中国的浩劫。

就中日之间的战略而言,日本表现最差的是,在漫长的八年全面战争中,日本政府明知一天不能解决中国事变,日本就一天不能脱困,结果是,日本决定「战」,又不能彻底动员而在中国的战场上求胜,日本决定「和」,又斤斤计较於所获取的小利,最后日本是费尽心机,无论是和战的策略,都没有办法解决中国事变,日本也就无法与其历史决战的大敌美苏,进行倾力一搏,日本在最后决战中,虚掷兵力到华南,只给苏联创造了侵略的历史机会。也许这就是岛国的文化与心态,没有大开大合的心胸与眼界吧。

若是以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角度而言,从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的战争,又不完全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国际强权就算是与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盟国,也一样没有放过对中国的计算与欺凌,苏联始终就没有放弃过利用中国与侵略中国的策略,英国也是始终一贯的提防中国因此发展壮大,美国则是受到马歇尔、史迪威等人的影响,对於中国既有帮忙,也有参与出卖中国的阴谋。

中国战区的成立, 不但没有成为中国与盟国并肩抗日的起点,竟然成为盟国「防中」的阴谋设计,蒋介石两次的留任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更是抗日战争中,最大的历史错误选择,因为由史迪威所发出的完全与事实不符的错误情报,正好可以配合英、美、苏反华的西方势力,不仅扭曲了中国战区的价值,也削弱美国对於中国战区的战力支援。

--------------------------------------------------------------------------------
  
第二次中日战争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是正式的结束了,但是就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制度而言,国际强权对中国的欺凌,至今仍然留下历史的伤痕。最大的损失,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对於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失忆症,让中国这段在人类最为悲壮的历史上之牺牲与贡献,被政治利益考量之下,受到扭曲与淡化。结果是,中国人误以为在大战中,自己是一个没有重大贡献的民族   

--------------------------------------------------------------------------------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4#
发表于 2004-8-16 14:10:15 |只看该作者
苏联干脆切断对中国援助的西北通路,英国则在打通援助中国的西南通路上,不断的制造事端,破坏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结果是,中国在整个大战中,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援助,反而造成中国内部的斗争加剧,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中国被迫将决定胜负的军力,派到缅甸原始森林中进行远征,而使得中国战区面临日军全力出击,而几乎遭到全面的溃败。当中国正从重创中复员之时,日本力已经面临力竭投降的前夕,因中国因为没有国力与军力做为后盾,也就使得雅尔达秘密协定出卖中国,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就历史的形式而言,第二次中日战争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是正式的结束了,但是就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制度而言,国际强权对中国的欺凌,至今仍然留下历史的伤痕。最大的损失,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对於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失忆症,让中国这段在人类最为悲壮的历史上之牺牲与贡献,就被政治利益考量之下,受到扭曲与淡化了。结果是,中国人误以为在大战中,自己是一个没有重大贡献的民族,只是一群可怜无助的人质,看着自己的国家被蹂躏,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杀害,看着自己的妇女被强暴,只能等着伟大的盟国大军来拯救中国。所以,中国人在战后,完全缺乏对自己民族的自信,甚至对自己民族的认同,也产生了混淆,中国人没有这段历史真相的认知,中国当然就无法成为泱泱气度的国家,去展望未来。

此外,目前外蒙古已经是联合国的正式会员国,香港与九龙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才正式归还中国,台湾的政客至今还在所谓主权未定的历史阴影下,拒绝承认中国主权统一的原则,而台海的分裂,仍然看到美国与日本在背后的干预,琉球的主权以及钓鱼台的归属,都仍有极大的问题需要厘清。

38.6 中国抗日的光荣不能遭到抹杀
更不幸的是,中国英勇抗日的历史,竟然因为国内外的各种政治因素,而遭到遗忘与扭曲的命运,中国人也无法了解自己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的光荣与不幸命运的历史,这些都是源於第二次中日战争历史失忆所留下的后遗症。

日本在战败之后,立刻就遭到美国的优待而展开重建,日本人就充分地了解,盟国是万分不愿面对中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所提供之重大贡献的事实,否则盟国就无法解释,为何要出卖中国这个盟友之利益的严重疑问。 英、美盟国的自我欺骗的逻辑是,既然中国在整个的战争中,贡献极其的「微不足道」,出卖中国的国土与利益给苏联,以图提早结束战争便是个「不得已」的作法;所以日本也顺带假装认为,战争对中国的伤害「其实有限」[6] ,日本就更不肯向中国服输,也更难承认其历史的错误了。

根据历史的事实是,中国抗日长达十四年之久,造成日军深陷在中国的战略陷阱中,而无法自拔,以中国为基地的空军,更是切断日本作战资源生命线的关键所在,比美国空军对日本进行直接的战略轰炸,对於破坏日本的总体战力效果更大,这样日军只能以一半的兵力去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及攻占南亚,当然无法完成攻陷印度到达中东,与德国会师的战略目标,日本的作战资源供应线,更是受到来自中国基地空军的重创,而使日本的总体战力,无法全力的运转。

我们承认,由於中国始终无法得到美国大量的军援,造成华军无法在亚洲大陆的作战中,扮演一个积极反攻者的角色。(但假如英国与苏联没有得到比中国多几十倍与及时的援助,他们能在反攻法西斯的作战中,扮演个有份量的角色吗?) 但是这绝非是中国方面的错误,或是中国的军队不能作战,而是盟国在策略上故意的刁难与有预谋的牺牲中国。中国在几乎山穷水尽之时,仍然坚持将抗日战争打下去(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一个盟国有过这种坚毅的记录),她成为牵制与切断日军作战力量的主力基地,这些重要的贡献,都是中国军民忍受无比重大之牺牲所提供的。 中国这种义无反顾、把自己老本都跟强敌拼掉的结果,正是使得她虚弱到没有力量再抗拒来自盟国新一轮侵略阴谋的地步。

--------------------------------------------------------------------------------
  
日本就是在中国战区上的战略一败再败,导至国力的耗竭,以及战力无法负担战略的需要,它最后才会走上全面溃败的道路。对中国战略上的失败,才是日本整体作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至於战场上的一些胜负,只是过程与外表的现象而已。   

--------------------------------------------------------------------------------
  



日本严重的民族集体自卑心理,使日本人倾向不能也不敢承认,他们无法打败比他们落后的中国;日本不能也不敢承认,他们在与中国的作战中,战略上犯下了重大的错误而全盘尽输,日本也不能也不敢承认,他们在中国表现出比禽兽还不如的滔天战争罪行。中国人也必须了解的,是盟国也「不太」希望日本这样做,国际强权担心的是,这样一来,盟国先利用中国,再阴谋出卖了中国的历史真相,也会跟着曝光。

到现在,日本政府还肤浅的认为,他们并没有在中国战区的作战上,输给中国,所以日本当然不肯心服口服的接受中国是战胜国的事实[7] 。假如日军不是在中国战场上的战略失败,日本根本不至於发动太平洋战争(裕仁在对美国的宣战诏书里,全都在「怪罪」美国为袒护中国,而威胁要中止卖战争资源给日本),假如日军的绝对国防圈不是在中国战场上遭到严厉的破解,日军不会把最后的力量,投入中国进行一号作战,而在让日军在太平洋与东北的关东军战线遭到惨败。足见日本只是一个崇拜力量的民族,缺乏足够的历史深度与广度,而无法反省到决定历史成败的基本原因。

检讨整个战争的历史,日本就是在中国战区上的战略一败再败,导至国力的耗竭,以及战力无法负担战略的需要,它最后才会走上全面溃败的道路。对中国战略上的失败,才是日本整体作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至於战场上的一些胜负,只是过程与外表的现象而已。而日本政府不敢承认这个事关历史胜败根本的事实,竟然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设在战场的表现,而不是战略与政略的基本层面,日本这种肤浅的历史观察与见解,显示它根本没有足够的远见与能力,洞察历史变化的根本关键,如何能对二十一世纪的风云变化,做出正确的策略判断? 日本人不肯承认整个侵华战争的错误与失败,正可能是造成下一世纪,中日矛盾与冲突危机的新起点。

世界和中国自己,难道能够这样的扭曲与淡化中国全体军民曾经在这场人类最为巨大与重大战争中,所做的贡献与牺牲吗? 无论国际现实的利益如何结合与发展,担心中国复兴与强大的错误心理,仍然潜伏在国际社会之中,拒绝承认中国的牺牲与贡献,仍是世界历史正义的盲点。有了这个盲点,围堵中国的意识也就更为方便的滋生与运作。围堵中国、分化与弱化中国的政策,不是国际强权今天才有的战略斗争,而是远在二次世界大战之时,就已运作成形,现在如此,未来也不会减缓。

虽然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成王败寇的历史定律,可以支配事实与现状,但是历史事实仍然就是历史事实,它的真相当然不能永远的被隐藏下去。何况这个历史的真相,就是所有中国人的血泪牺牲记录,更是中国人历史的光荣与贡献。政治立场绝对不能成为扭曲抗日战争历史真相的理由,要想日本人以史为鉴,中国人也得先放下政治立场,坦荡荡的面对历史真相。

38.7 历史的鉴戒是人类共同的资产
在中国的领土上,经过历朝历代,曾为了防卫国土而建造了长城的伟大建筑,这是人类历史上所罕见之浩大的国防工程,充分显示出中国的防御重於侵略之民族性。中国的长城直到如今还是令所有参观的人,都感到肃然起敬。但是,事实上,历史的长城,并没有办法保障中国不受敌人的侵略,而中国的军民,曾经在抗日战争之中,以中国人的生命,筑起一条又一条的御敌防线,成为不屈不挠的血肉长城,这个让中国境内每寸山河,都被血泪浸泡的历史事实,以及中国人绝对不肯屈服的抵抗意志,就是中国人永远不能被敌人消灭的关键所在,这些在中国境内无数的血肉长城历史,应该永远活在历史的记忆之中,也活在所有的中国人心中。
虽然抗日的历史事实,还有太多可以叙述的地方,但是本书在此不得不告一个段落。作者衷心的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牺牲与付出,是造成世界正义能够战胜法西斯侵略者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人所有血泪结成的不朽荣耀,只要中国人能记得,国际强权就没有办法抹杀与淡化。

最后,本书引用蒋介石代表所有中国人,在「最后关头」演说的内容,做为作者对於抗日战争历史鉴戒的总结。

「苟吾人自暴自弃,而不能自立自强,则今日之友皆成为明日之敌。反之,吾人果能自立自强,则今日之敌未始不可成为明日之友。吾人丁此国难之际,惟有努力自助与自求而已。」
记住!无论是中国的敌人还是盟友,都曾经参与过侵略与出卖中国的历史,中国唯有自立自强与团结复兴,建立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各国才会尊重中国的权利与地位,全世界也才能共享和平与繁荣。
「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但是一旦最后关头来临,中国将会绝对牺牲到底,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纵使战到一枪一兵,中国也绝不停止抗战」。


--------------------------------------------------------------------------------
  
中国人在二次世界大战,为捍卫人性尊严与自由所作的重大贡献事迹,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历史中,永远不朽的光荣记录。   

--------------------------------------------------------------------------------
  

中国人爱好和平,不轻言战争,但是中国也绝不能接受被侵略与被出卖的欺凌,假如国际强权还是抱着反华的政策,企图妨害中国的生存发展,甚至干涉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而逼中国人决心对抗,那么中国无论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坚持奋战到底,最后胜利绝对会在中国的这一边!
只有大家齐心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中国,世界才能有繁荣与和平的前景,也才能告慰那些曾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所付出的一切牺牲、奋斗。中国人在二次世界大战,为捍卫人性尊严与自由所作的重大贡献事迹,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历史中,永远不朽的光荣记录。





38.8 参考资料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王辅「日军侵华战争」,蒋纬国「抗日御侮」,冯子超「中国抗战史」。


--------------------------------------------------------------------------------


附注:
[1]. 这就是日本的历史心结所在,明明是无条件投降,却不敢明讲投降,硬说是终战,因为日本人的民族自卑感极重,无法承担投降的事实。不过日本这一套自欺欺人的功夫却没有完全白费,五十年后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台独支持者也拥抱「终战」的说法。
[2].这样还有谁能理直气壮的认为蒋介石不肯抗日? 注意蒋介石没有把自己发迹的黄埔建军,当成军人节。

[3]. 同样的国民政府订九月九日,中国战区日军的投降记念日,为陆军节,可见蒋介石多么以能战败日本,为中国军人值得自豪的历史。

[4].历史上事实显示是,宁可做美国的敌人,比做美国的朋友要好许多,当然更不能做俄国人的兄弟。

[5].当时在日本准备玉碎效忠日皇的台湾皇民,也有不少人争着向中国驻日大使馆,申请改变身份为中华民国公民,因为这样可以领到最好的生活配给,而可以转卖给日本人图利。当时在日本玉碎不成的皇民岩里政男,也就是以同样的方法,申请成为中华民国的公民(他也就是日后的李登辉),这样岩里登辉拿着战胜国中华民国公民的身份证,曾在日本相当风光过一阵。

[6].史迪威、谢伟志、及戴维斯等人对中国抗日的一向宣称是:『中国抗日战争大概只有延安的八路军打了「百团大战」和平型关的伏击战,剩下的就仅止於游击战(「打了就跑」)的规模。蒋介石的重庆部队根本没有、也不敢碰精锐的日军,只晓得躲起来监视延安的部队, 并囤积美援的物资与装备,好用来对付自己人而已』。假如这是真况的话,中国那里有什么抗日可言?既然中国根本没有力战日军, 那能有多少伤害? 可怕的是,今天仍有上亿的中国人相信这就是对日抗战的历史。(幸好这种恶意的谎言错的太离谱了,只要摊开二十二次会战的记录(双方兵力达十万以上,而共军没有在其中任何一次担当重要角色 ),就足以证明史迪威这伙人对中、日战况的描述绝非无心之遗漏, 而是另有目的,存心诬蔑中国抗日的历史事实。百团大战和林彪师在平型关的伏击战里, 日军总共损失不到三千人,这还不够淞沪会战日军死亡人数的零头。)

[7].在裕仁最后的回忆录中,一直强调美军的强力打击,以及原子弹的轰炸,造成日本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才迫使他不得不做出投降的「圣断」,裕仁完全不提日军在中国战区,战略全面失败的根本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5#
发表于 2004-8-16 14:11:17 |只看该作者
               后记  



--------------------------------------------------------------------------------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写历史的书,正如从来没有规划过自己会在异国
寓居。但是一切都成为事实,五十万字的抗日战争史,就这样的完成了。同
样自己竟然也离开中国多年了,但是想的、念的居然全都还是中国。

  历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越是研究,越是觉得穷无边际,初步的结论
是,“历史并没有真的过去,未来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历史不只是发
生在过去的事实,也是造成今日现状的过去,更是影响未来发展的过去,所
以历史同时拥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重特性。研究历史不但是追溯过去,
也能了解现在,更能规划未来。历史事件的本身,不会完全的重演,但是历
史会有其运作的轨迹。不能记取历史教训,就很难避免历史的悲剧。写作这
本中国史中,鲜血浓度最高、真相曲解度最大的抗日历史,的确是有着太多
感想与发现,自己既是一个历史资料的搜集者,也是一个历史谜团的发问
者,又是一个历史真相的解答者。最后,自己从追寻中,更加认识了中国的
历史与中国的命运。

  抗日战争可以说是中国振衰起蔽的大历史转折点,从这场存亡继绝的历
史空前危机中,中国通过考验,因而走上了历史的转机。虽然中国付出了几
乎是前所未闻的惊人之代价,但是终于在民族主义的支持下抗战到底,获得
了最后的胜利。

  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半世纪了,但是这个历史记录所隐藏的错误,仍
然没有得到应有之纠正。特别是日本的战争责任与战后的赔偿等问题,目前
不但还停留在原地打转,日政府重建军力态势的发展,更已经昭然若揭的正


第557页
进行之中。而遗憾的是,中国的抗战真相与作战贡献,也仍然没有得到历史
应有的尊重。假如历史不能将公道与真相还给中国,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录就
永远留着一个无可弥补的缺憾,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于历史教训的认知。

  身兼作者与出版者,其中的过程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作者唯一的希望
是,本书能够问世,对中日战争历史真相与有个交待。当然也把自己家的兄
弟,全都卷进复杂的流程之中。而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读者已透过网路,给我
们的鼓励。作者只有期待更多的回馈与反应。

  本书只是对于发掘抗日战争历史真相的一个尝试而已,并非历史的结
讨,因此期待更多读者与对抗日战史有研究之有心人的投入。希望能够透过
网路的沟通(www.npla.org/glory),继续 ... 历史与关心中
国。这将是一个开放的网站,会容纳所有抗日历史与中国面对挑战的主题。

  假如作者预料的没错,中国很快就会遭到一次新的历史考验,而且绝对
又会与日本有关。因为国际强权不会坐视中国迈向复兴与强大,而二次世界
大战对中国不公的历史遗毒所隐藏的危机,也会再度出现在未来的历史之
中。中国人必须要从历史教训中,看出历史挑战的轨迹,中国才能顺利通过
风雨,迎接考验。

  只要我们今天对于历史已有掌握,就不必担心历史在明天对我们的挑
战。

第558页
参考资料

  本书各章主要的参考资料分列如下:

第一章

  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蒋永敬的《抗
战史论》,都有深入的记录、考证与分析。

第二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Meirion&Susie Harries之《日本皇军
兴亡史》。

第三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易显石
等合著之《九一八事变史》。

第四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易显石
等合著之《九一八事变史》。

第五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
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蒋永敬的《抗战史论》。

第六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
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蒋永敬的《抗战史论》。及郭廷以的《近代中
国史纲》。

第559页
第七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
及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

第八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
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及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

第十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刘凤翰
的《抗日战史论集》,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及王禹廷的《细说西安事
变》。

第十二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及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
日记》。

第十三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永敬的《抗战史论》,及郭廷以的
《近代中国史纲》。

第十四章

  有关中国当时的改革进展,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有非常的详
细的资料,张玉法的《中国近代史》及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
日记》,有极佳的整理归纳。

  在军事上的准备,刘凤翰的《抗日史论集》有最为详细的资料。在整体
社会与文化上的问题,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有很深入
的分析。

第560页

第十五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有关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可参考郭廷
以的《中国近代史纲》,及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

第十六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及蒋永敬的《抗战史论》。

第十七章

  有关西安事变最为详尽的资料,应推王禹廷的《细说西安事变》,以及
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也有很好的评述。
蒋永敬的《抗战史论》提供了许多基本的历史资料。

第十九章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对七七事变有很
精密的考证,蒋永敬的《抗战史论》对于当时华北军政局势,有很生动的内
幕报导,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记录非常祥实,以及王辅的《日军
侵华战争》对于日军的部署,有很好的资料。

第二十章

  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与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有更为详细的兵
力资料与分析。

二十一章

  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对于平型关的作战,有非常精密的考证论
述,蒋纬国编的《抗日御侮》有国军详细的作战资料,王辅的《日军侵华战
争》,有分析日军的作战资料。也可参考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与
黎东方的《细说抗战》。

第561页
二十二章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黎东方的
《细说抗战》,王辅的《日军侵华史》,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黄仁宇
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及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

二十三章

  孙宅巍的《南京保卫战》与《1937南京悲歌》,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
战争史》,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张纯如的《被遗忘的浩劫》,李恩涵
的《日本军战争暴行之研究》,以及唐德刚之《李宗仁回忆录》。

二十四章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蒋纬国编《抗日御侮》,黎
东方的《细说抗战》,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唐德刚《李宗仁回忆
录》,及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

二十五章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张洪涛《血祭大江》,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
争史》,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及刘凤翰《抗日战史论集》。

二十六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及冯子超
《中国抗战史》。

二十七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
记》,蒋永敬《抗战史论》,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及王建郎《抗战初
期的远东国际关系》。

第562页
二十八章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吴相湘《第二次中日
战争史》,及黎东方之《细说抗战》。

二十九章

  刘凤翰《抗日战史论集》,对于共军抗日的一些重大事件个案,有非常
深入的记录与分析。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则从共军的观点与资料,来记
录共军抗日以及与国军的各种冲突。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
记》,对于国共在抗日战争前后的冲突与发展,有更广角度的看法。

第三十章

  梁敬淳《史迪威事件》,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黎东方《
细说抗战》有一些特别的资料;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
记》,F.F.Liu《Stilwell's Mission to China》蒋纬国编《抗日御侮》,及王
辅《日军侵华战争》。

第三十一章

  梁敬淳《史迪威事件》有很好的论述,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
石日记》,更有最新的资料与分析,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陈纳德
《陈纳德将军与中国》都有大量的资料,报道这个事件的真相。当然魏德迈
的《魏德迈报告!》,更是重要的一手资料。

第三十二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纬国编《抗日御侮》,黄仁宇《从大
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及陈纳德《陈纳德将
军与中国》。

三十三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梁敬淳《开罗会议》,对于开罗会议

第563页
的前因后果,都有很好的深入论述。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
记》,对于中美在开罗会议前后的关系变化,有非常珍贵与最新公开的资
料。魏德迈的《Wedemeyer Reports!》对英国惯以狡猾的手腕牺牲别人来成
全自己,有详细的描述。

三十四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
记》,王辅《日军侵华战争》,陈纳德《陈纳德将军与中国》,及黎东方
《细说抗战》。

三十五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纬国《抗日御侮》,黄仁宇《从大历
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及黎东方《细说抗战》。

三十七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永敬《抗战史论》,王辅《日军侵华
战争》,魏德迈的《Wedemeyer Reports!》。

三十八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王辅《日军侵华战争》,蒋纬国《抗日
御侮》,冯子超《中国抗战史》。

 

作者对抗日战争参考书目的简评与介绍

  如果要想对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有一个完整祥实的了解,吴相湘的《第二
次中日战争史》,内容丰富,而且大量引述当时的文件,以及各种相关历史
著作的论述,史料非常的丰富与生动,是值得一读的抗日历史佳作。缺点是
战争部分的分析比较薄弱,而且没有提到中共方面的活动。另外此书已经绝
版,只能在图书馆中借到。

第564页
  假如要想简单扼要地知道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
纲》,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对于这段历史,都有很精要与重点的论
述,同时对于资料考据都非常的深入彻底。

  要想以大历史的各方面角度来研究第二次中日战争,个人推荐黄仁宇的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这本书虽然是以史料佐证来评析蒋介石
的日记,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大历史环境以及前因后果,都有独到的见解;
对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问题,更是有最新的资料,观点深刻广泛,是一本很
有创意的历史佳著。

  有关抗战前期的中国内部问题,蒋永敬《抗战史论》,因为引用当时重
要关键人物一手的日记资料,所以很有内幕性与参考性的论述,可惜大部分
资料,也只限于抗战前期的历史,但是却非常生动地刻画大历史的变动内
幕,是一本很有分量的著作。

  若是要以深入及专业研究的角度了解抗日战争,应参考由蒋纬国主编的
《抗日御侮》。这是由三军大学资深教官,引用中日两国作战资料,由作战
角度编写的书,一共十册。而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在资料收集与考
据上,是专业的学术著作,可惜的是,主要内容只有论及武汉会战以前的
资料,但是在有关中共参与抗日的重大作战史料上,这部书的考证非常的
专业,是学术性的论文。另外,中国大陆的王辅先生所著之《日军侵华战
争》,同样收集极其丰富的作战史料,做到专业资料的考据,特别是有关日
军方面的细部资料,非常值得参考。在有关共军抗日以及与国军冲突的报
道,也有从中共方面的观点与记录。

  梁敬淳的《史迪威事件》、《开罗会议》,对于抗日战争,中美之间的
合作与争执,都有非常重要的论述,更有非常珍贵内幕的资料考证,是解读
这段历史曲折变化内幕的重要历史著作。

  《Wedemeyer Reports!》(英文原著,未见有中译本)对于二次世界大
战之中,中国战区各种的状况与问题,都有一手资料的记录、分析与详述。
魏德迈以受知于马歇尔而得到擢升,但最终因为中国战区的战略利益问题,
而与马歇尔渐行渐远,主要原因就是魏德迈看到,国际强权基于政治谋略,
扭曲中国抗日事实的严重问题,并将会给美国以及全世界带来极大的危机。
也由于他对于这个观点的坚持,使得魏德迈的前途遭到马歇尔与杜鲁门联手
冷冻的命运。无论如何,魏德迈以亲身祥实的资料,为盟国当时在中国战区

第565页
的错误政策,作出历史的见证。当然魏德迈并未放弃对蒋介石与国民政府一
些错误地揭露与批判。这本书非常具有历史的价值。

  由陈香梅翻译,陈纳德著的《陈纳德将军与中国》,是从美国军人亲身
参与中国抗日的观点,论述抗战期间的中国战区内外情势,以及揭露马歇
尔、史迪威对于中国战区的可怕策略,有关中国战区的空军战史奇迹,更是
陈纳德功绩所在。

  王禹廷《细说西安事变》,是一本讨论西安事变资料最为充实与完整的
书籍。易显石等合著之《九一八事变史》,对于九一八事变有着很深入的研
究与分析。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极多,最有学术性的著作是李恩涵的《日本军暴行
之研究》,最新的是张纯如的《被遗忘的浩劫》,而孙宅巍的《南京保卫
战》,更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南京作战历史的层面,资料考证非常的精确。是
作战个案研究的典范著作。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7240
注册时间
2004-5-17
帖子
94
精华
0
116#
发表于 2004-8-16 14:17:13 |只看该作者
辛苦!辛苦!
先存档再细读。做为对那段历史的再学习与再认识的参考资料。
喜欢读多国家出版的多版本多角度的有关历史资料。希望通过客观的思考从中找出自己的立场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7#
发表于 2004-8-16 14:24:14 |只看该作者
down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8#
发表于 2004-8-16 19:45:50 |只看该作者
请关心中日关系的人,能够仔细与读完这篇文章。我想,你就会学的一些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发出有意义的帖子。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119#
发表于 2004-8-17 19:59:46 |只看该作者
正值日本投降59周年之际,闻听有些地方采用行政命令打压群众的的自发对日情绪宣泄,其原因也就在这篇文章里面,因此,还是请大家能够全面读一读。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4
注册时间
2000-12-21
帖子
7837
精华
5
120#
发表于 2004-8-18 22:43:12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有没有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