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28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0-30
- 阅读权限
- 210
- 积分
- 8810
- UID
- 4365
- 注册时间
- 2002-1-29
- 帖子
- 6709
- 精华
- 5
|
怎么办?怎么办?是留在汴梁等死,还是投降?
左思右想,童阉帅终于拿定主意,既不守城,也不投降,还是逃跑。
怎么逃呢?
当然不能一个人逃,徽宗不是还在么?我保着旧帝南逃,新帝也就不好说什么了,打定主意,就这么办。
日期:2008-12-14 19:07:59
当童贯去找宋徽宗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着实有些吃惊,蔡京、蔡攸、王黼、朱勔都在,看来是心照不宣,都打算鞋底抹油。
人都到齐了,下一步就是如何逃的问题。
这么多人,加上仆从、卫士,足足好几百,要是一股脑的从汴梁跑,老百姓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所以要分开逃,本着领导优先的原则,宋徽宗先走,老兵油子童贯护驾,其余的各自带家人于路上会合。
办法定下了,执行。
宋徽宗对儿子说:金人来了,我要烧香,祈求国势昌盛。
钦宗想想也对,去吧。
徽宗走了,有道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他一去兮不复还,走了就没回来,早带着人往南跑了,一口气逃到安徽亳州,再跑到泗州,童贯在后面领着一群西北军紧赶慢赶的,终于追上了太上皇兔子似的脚步,等追上一瞧,童阉帅十分不满,因为他看到了高俅。
高俅可是大名鼎鼎,看过水浒传的,没有不知道高太尉的,此人是个什么角色呢?他原本是苏东坡先生的小吏,后来苏东坡在党争中倒台了,念及交情,便把他推荐给其他京官,一来二去的,认识了当时的端王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徽宗是个风流人物,高俅恰恰也会吟诗作对(在苏轼身边久了),二人倒是意气相投,成了朋友,后来赵佶做了皇帝,便提拔他当了禁军司令。
发家容易,收尾却难。
好端端的金兵来了,太上皇要跑,高俅身为禁军首领,只有跟着,他带着三千禁军颠三倒四的,好不容易追上徽宗,却不料童贯也到了。
高俅和童贯是龟兔相见,分外眼红,本来宋徽宗怕路上闪失,已经安排了高俅护驾,但心里不安,又让童贯也参与,偏这次童贯带的人特别多,有好几万,高俅人马才三千,心里能好受么?功劳就一份,两个便争起来。
高俅虽然也很牛,但牛不过童贯,童大帅那是见过世面的,西夏、青唐、辽国、女真,什么没经历过?高俅再灵,也是个笼中鸟,乍一飞出东京,有些晕头转向,两个虽然争着护驾,但还是童贯的兵霸道一筹,晃着膀子往徽宗旁边挤,高俅的禁军基本上靠边站。
走着走着,前面有条河,河上有座浮桥,浮桥,就一座,毋庸置疑的,徽宗先走,但接下来谁走?
童贯。
这下,高俅可真火了,你也太欺负人了吧?大小我是禁军统领,禁军是专门保护皇帝的,轮也轮不到你,于是高俅下令,争过浮桥!
看看谁行谁不行,不就是比比谁能挤么?
挤!
禁军们吵吵把火的也往桥上拥,还真不含糊,几下子扑通扑通的,把童贯的西北军挤下去好几个。
童贯也火了:高俅我要你好看。
立马下令:杀!
了不得了,西北军个个弯弓搭箭,照着禁军就射,高俅虽说也是一老流氓,但级数还没童贯混得高,做梦也想不到童贯如此无情,登时傻了,眼看着禁军们下饺子似的往水里摔,死伤上百人,童贯则悠悠然领军过了浮桥。
高俅大怒:老子不干了!
一封上疏到了徽宗面前:高俅急病,滞留泗州。
实在是跑懵了,顾不得许多,愿留就留吧,准了。
再往前跑一阵,蔡京也跟了上来,一把年岁不容易,八十了,一路跑一路骂儿子蔡攸不孝,跑了也不叫他,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几位跑得欢,东京汴梁那里骂得欢,没有不透风的墙,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共赴国难之际,太上皇跑了。
大臣们哗然一片,甭管哪个党,就是个骂,上下取得空前一致,谏官、御史、百姓蜂拥而上,杀声一片,偏此时高俅又回来了,把过浮桥的情形一讲,连钦宗也怒不可遏,一连气奸贼奸贼的骂个不了,骂够了下旨:将随着徽宗跑的,尽皆罢官,该流的流,该杀的杀。
要惩罚的人,早被列成一纸名单,上面六人: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
梁师成、李彦算是童贯的小师弟,三个都是从净身房出来的,一道拼过,如今也死罪难逃,王黼是徽宗的宰相,当时许多混账政策都出自他手,朱勔不用说了,逼反方腊的罪魁祸首,蔡京活了八十,基本上是个顺风倒,军政制度的败坏,他也出了不少力,虽说与童贯关系不大好,可到底也混了个殊途同归。
此六人,便是北宋末年有名的“六贼”。
诏令一出,举国欢腾,王黼被开封府派出武士追杀,上演了一出亡命天涯,可惜民愤太大,各路侠士都袖手旁观,眼瞅着被大内高手追上杀死,将首级捎走。
李彦、梁师成乃宫内宦官,跑到社会上,既没体力,又没人缘,很轻易的被政府官员拿住赐死。
八十岁的寿星蔡京被流放,老小子眼都盲了,身子骨如何禁得起折腾,于路上薨了。
朱勔、蔡攸、蔡翛三人被流放,可怜蔡攸、蔡翛二人一乃同胞,当初为了那点权力与蔡京一起,父子三人打破了头,如今都归了一路,朱勔罪有应得,只是惩罚来得太晚。三人先被流,后被斩。
童贯如何?
死罪难免。
取燕京败了,此罪一也,守太原,逃了,此罪二也,留守东京又逃了,此罪三也,过浮桥杀禁军,此罪四也,四罪合一,断无活命之理,大臣们也乐得痛打落水狗,纷纷落井下石,把什么责任都往他身上推,最后连惹怒金国、纳降张彀这笔帐都算在他头上,反正已经是死老虎,他不背黑锅谁背?
尤其是高俅,骂得可欢,真说起来,他实际上还要感谢童贯,若不是童贯把他给撵回来,估计六贼就得变成七贼,他难逃一刀,所以高俅特紧张,生怕别人追问,索性卖力栽赃,以表忠心。
所以这童阉人还真有些冤枉。
可是到如今,总得有个替死鬼才成,冤枉便冤枉,忍了吧,钦宗在靖康元年将童贯连降三级,满朝大臣弹冠相庆,所以人不能爬得太高,特别是弱势群体,北宋对阉人打压力度非常之大,以致出现了无官不厌阉的现象,你童贯一枝独秀,还当了王爷,不惹人眼气怎的?
多年怨气,一夕发作,如洪水般势不可挡,借着灭六贼的热乎气,文武纷纷上疏——童贯罪大,理应斩首!
钦宗心里也不太平,毕竟老阉人握兵二十年,万一招旧部来个“血洒浔阳江口”怎么整?派人追杀算了。
此时童贯在哪呢?
正在去往海南三亚,当时称“吉阳军”。
他可不是流放,而是去度假。
日期:2008-12-16 22:53:20
此时他几乎什么职位也没有了,只挂着个节度副使的虚衔而已,但风采依旧,毕竟混了二十年,如今也快七十了,虽说眼下失势,可谁也不敢得罪,这类昔日的大红人,谁知道何时又会东山再起呢?这么着,童贯居然悠哉游哉的,往海南避风头去了,这真是胜似闲庭信步。
追杀他的那个人,叫张澂,官职:监察御史。
童贯的目的地是海南,但因路途遥远,还在广东磨蹭,张澂紧追慢赶的,还真就撵上了,一路上,这位张御史是严密封锁消息,关于童贯被赐死一事,不准走漏半个字,违者斩。
他干嘛这么怕消息泄露呢?、
担心童贯自杀。
皇上就是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到五更?即便强似童贯,听到消息也会崩溃,若想不开自裁,那不是便宜他了?便宜他事小,皇帝这口气没出去事大,因此严把口风。
可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夜长梦多,万一消息泄露了可怎生是好?
还是张大人有办法,来了个缓兵之计。
打听到了童贯住的地方,张澂先派个人过去,告诉童贯别跑了,皇帝派钦差大臣张澂来接您回朝呢。
童贯就有些晕,不是定了六贼么?不是贬了我三级么?还请我回去作甚?
这位来使倒是个机灵人,赶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上等茶叶及药品:皇帝说了,金兵汹汹,势不可挡,封您为河北宣抚使,即日回京。
哦,童贯这才笑了,嘿,到底掌兵二十年,没我成么?
便问:钦差何时到?
答:明日一早。
童贯那晚睡得很美,这是他最后一个好觉。
第二天早晨,童贯穿戴整齐,就在家门前等着张澂,张澂呢,一边忙着赶过来,一边对手下人说:到了别废话,抓住就杀!
眼看着到了,远远地望见一人,锦袍绣带,倒也光鲜,正是童贯,不仔细看,看不出这是个阉人,原来童贯二十岁时才净身,割卵子时胡子都一小把了,虽说年纪大了,但胡茬还真有十几根硕果仅存的,加上身材高大,气度威严,乍一看如一员大将,令人生畏。
张澂看童贯还活着,心也就放下来,他整理好衣冠,一步三摇的走到童贯眼前,童贯见钦差到了,赶忙躬身相迎,刚把身子一弯,好几个士兵一拥而上,把他捆了。
这下看热闹的可炸了锅,敢情他也有被抓的时候?
张澂怕节外生枝,动手真利索,肩膀一动,早把诏书拿在手里,照本宣科的朗读了几大罪状,童贯气得是血贯瞳仁,奈何被绑着,蹦不起来,张澂读完了马上一挥手:斩!
扑哧一刀,血窜出几尺,童贯,死了。
宋钦宗还怕童贯找个替身,非得亲自看看此阉的脑袋不可,张澂便将其首级用水银泡了,拿回汴梁,小皇上一看真的,好,挂出去示众。
童贯之死,死于轻狂与无能,宋朝阉人无地位,他却官封王爷,自然是枪打出头鸟,可假设他真有几把刷子,能与金人、辽人对抗几场,也不至于死得这么糊涂。
但童贯的死于北宋而言毫无意义,该亡还是亡。
金兵继续接近汴梁,钦宗也比他爹好不到哪去,总想跑,亏得大臣李纲拼命拦阻,号召军民死守首都,不久,完颜宗望到了,李纲令敢死队两千人于护城河前迎敌,杀金兵百人,小胜一把,这次胜利还要感谢蔡京,战斗中砸金兵的石头,就是从他家假山上敲的。
完颜宗望见城池难下,便要讲和,但条件十分扯淡:宋朝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金子五百万两、银子五千万两、牛马各一万、绢帛一百万,还要亲王大臣作人质,才许讲和。
钦宗慌乱无章,竟答应了,并派弟弟康王赵构出使金营。
恰恰此时勤王各军已经赶到,钦宗便有了些底气,有了底气,就着急,高兴之余瞎指挥,竟令人去偷袭金兵大营,结果被打得丢盔弃甲,亏得李纲死守城门,才未让金兵乘势入城。
其实这个开头不算坏,但是,劫营的失败,让钦宗吓破了胆,他赶紧罢了李纲等一干大臣的官,以示对金和好,又答应割让三镇。
老百姓可不干了,严格来说,这次战斗顶多算互有胜负,没打败仗,怎么就稀里糊涂的把主战派给挂了呢?如东汉一样,学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太学生们开始闹事了,他们领着民众,阻塞交通,呼声震天,让朝廷恢复李纲的官职,还把投降派头子李邦彦打了个头破血流,钦宗一见不妙,便派宦官去驱散人群,可怜这帮宦官生在宋朝,本就不招人待见,加上童贯作孽,口碑也差,这次又捅这个马蜂窝,岂能有好?当场让人民群众扁死二十多个。
皇帝怕了,让步了,恢复李纲职位,继续守卫东京。
但此时,太原等三镇已经割让出去,金兵已准备实施占领。
目的达到,骨头难啃,所以不跟你玩了,完颜宗望撤军。
撤军没太久,又一路金兵到了——完颜宗翰。
那时太原还未拿下,完颜宗翰心里窝火,因此打得特别卖力,宋军一路抵挡不住,投降派又占了主动,很快,完颜宗望再次回军,与完颜宗翰分别为左右元帅,并力攻宋,宗翰再攻太原,太原陷落,之后与宗望合兵,下真定府(河北正定县),再逼东京。
钦宗又被吓懵,慌乱间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大臣说了,不能打,越打越遭殃,看见了吧,上次打了,这次人家来的人更多,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和。
怎么求和呢?
先罢了主战的李纲,又斥退了各地的勤王援军,接着让康王赵构再去金营谈判,赵构不傻,于途中留在相州,没送死。
赵构没去,金人大怒,说了,除非割让整个河北山西才罢。
钦宗说等等,就割。
老百姓说不割!
宗翰、宗望大怒,耍我?打!
主战派被罢了,勤王的军队被斥退,投降派当道,谁来保卫京城?所以京城陷落。自太祖赵匡胤以来,藏在内府中的全部财富被掠夺一空,徽钦二宗及所有皇室成员都做了俘虏,被掠往北国。
那时候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还在忙着比武,王重阳也只顾教授弟子们天罡北斗七星阵,郭靖还小,黄蓉未出世,无人对遭殃的宋室皇族们施以援手,北宋就这么灭亡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泥马渡康王,赵构在群众的拥戴下建都临安(杭州),称宋高宗,南宋政权诞生了,南宋一朝,宦官更是没市场,北宋对宦官的压制本就很深,加上出了童贯、梁师成、李彦这三个无鸟人士,“六贼”中竟占了一半,士大夫尤其不齿,所以到了南宋,对宦官的打压比北宋还厉害。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金兵将开封弄得人财两空,不但皇室成员俘虏去东北,连宦官也给抓了一大批,因此南宋的宦官人数严重不足,成不了气候。
可皇帝妃子们都要生活,没宦官怎么成?
招聘。
只要有工资,干什么不是干?割了就割了,应聘的还真不少。
宦官人数渐多。
偏此刻金兵不闲着,追下来了,吓得赵构到处跑,把赵匡胤的灵位都给丢了,最后割地议和,才安稳下来。
安稳之后,命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各自领兵镇外,临安城的安防由一个叫苗傅的人负责。
苗傅,武将之后,北宋灭亡时他主动追随赵构,便做了临安统制,掌禁军,他还有个搭档,叫刘正彦,此人父亲叫刘法,当年的西北名将,后来童贯掌兵,逼刘法出征,战死沙场,这刘正彦也算根正苗红。
那时候赵构在哪呢?
逃跑的路上。
没办法,跑得太远,赶回京城还得要点时间,别看他跑的时候鸡头歪脸的,回去的时候可是排场大,枢密使王渊的私人财物都有十几船,赵构身旁的宦官虽说人少,但架子不小,对江南百姓是骂骂咧咧,过钱塘江的时候,还专门要看看潮,帐篷连天,鼓乐震地,打了败仗还如此牛皮,谁能不怒?
民怨沸腾。
乘着这股民怨,所有不满都发泄出来,苗傅、刘正彦觉着自己远道跟随而来,本有大功于社稷,怎么就没在皇帝身边混红呢?特别是刘正彦,看着高宗跟前那些宦官就不爽,自己老子就是被宦官整死的,怎么北边都丢了,这群孙子还这么耀武扬威呢?
两个一商议,反正现在时局不稳,索性干他一票,把皇帝身边的宠臣公公们杀几个,咱也弄个社稷重臣当当,搞不好,还挟天子令诸侯呢。
回去同手下将士一讲,大家都挺瞧不起宦官的,便道:就这么干。
计议已定,开始行动。
不久,高宗回到临安,那位大权独揽的枢密使王渊昂头挺胸的上朝退朝,看得苗傅、刘正彦这个气,就在城北一座桥下埋伏人马,准备举事,没一会儿,就见王渊来了,苗刘二人一挥手,哗啦一家伙禁军冲上,咣咣几脚,把王渊从马上踹下去了。
日期:2008-12-17 21:41:36
王渊的名字应该改成王冤,此人虽然贪财,但也不该这么个死法,从马上落下去,可就晕了,一眼看见刘正彦,大叫一声:“小刘你帮我说两句!”
刘正彦说好!走上前来一刀,把王渊脑袋剁了。
杀完枢密使,苗刘二人一不做二不休,领兵直闯宫廷,见宦官就杀,遇阉人就斩,这是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灭阉,边杀还边说呢:“叫你们不让我升官!”
和东汉末年那次一样,没胡子的也被误杀不少,该着苏杭一带民风细腻,女里女气的多点,这次算遭了大殃。
再说宋高宗,一听禁军反了,哪里还顾得到宦官,赶紧命令关门!他手下有个中军统制叫吴湛,一听“关门”,答应一声,扭头就往门口跑,没一会儿又回来了,高宗说宫门都关了?他说没有,全开了!
赵构差点尿了,怎么全开了呢?
吴湛理直气壮:苗刘不负国家,只为天下除害呀!
赵构恨不能扇他,转念一想,嘿,真是糊涂,这吴湛也属于禁军,本来就是苗傅的手下,我怎么让他去关门呢?懊悔不已,差点扯自己嘴巴子。
如今怎办?宦官,杀没了,只有文武百官,叛军进来了,跑吧,呼噜噜就往宫城城楼上跑,刚跑到上面,苗傅领兵到了,几千人在城下大叫“万岁”,噼里啪啦跪倒一片,高宗就问:“你干嘛来?”
苗傅说:陛下你就和宦官好,咱老子有功也不赏,那些和宦官关系好的,都升官了,就只剩下咱几个,心中有气,望皇上你下旨杀了最坏的宦官,再给俺们升个官,三军就高兴了。
这是个大老粗,如闹天宫的孙猴子,只知要官。
当时高宗身边最得力的宦官,叫康履,此人本是个小角色,只因一直追随赵构,倍受重用,便心高气傲起来,一向藐视众将,是个万人恨,苗傅说杀最坏的宦官,其实就是指他,如今大兵林立,可把他吓坏了,这位赶紧冲出来,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高宗一瞧不禁心软,便求苗傅饶他一命,苗傅气得哇啦怪叫,就是不答应,高宗问左右,左右说为了一宦官,至于么?
完了,何以解忧?唯有杀阉。
命人将康履捆了,送到城外,康履还说呢:怎么光杀我一个呐?!话音未落,一刀腰斩,枭首示众。
所以兵荒马乱的年月,宦官不能太牛皮,当兵的万一看不顺眼,杀身之祸立时就到,看来这康履对晚唐诸阉的下场不太了解,书读得少了。
杀完了人,苗傅还不走,又说了:“陛下你不该当皇帝啊。”
赵构又差点尿了,不是说升官、杀人么?眼下人杀了,升官只是一句话,怎么又连皇上也不让我当了?便问:那么谁当?
苗傅道:令隆祐太后垂帘听政,迎接二圣回来!
真要尿了,原来是要接回徽钦二宗,他们回来,我去哪儿?赵构傻了,没办法,先请太后出来再作计较。
日期:2008-12-18 8:39:04
这隆祐太后是宋哲宗的老婆,说起来资格算老,她一出场,大家都鸦雀无声,苗、刘赶紧再次拜倒,让太后抱着赵构之子临朝听制,隆祐说孩子小,我年老,怎么理国?赵构无罪,如何当不得皇帝?
苗刘道:“再不答应,三军生变!”
开始威胁。
赵构可吓坏了,这位高宗皇帝倒也聪明,明白再拖下去要坏事,马上主动表示,我要退位。苗刘二人见皇帝退步了,立刻率军入城,立高宗之子赵旉为帝,赵旉才三岁,隆祐抱着他登基,最好笑赵构,年纪轻轻,被尊为“睿圣仁孝皇帝”,挪到庙里去住,身边配了十五个宦官,南宋开局不利,皇帝被废了。
苗刘二人真就当了大官,被封节度使,这二位到底是兵变上台,心虚得紧,说俺们这官,可不是强要来的,乃是朝廷光明正大封的,所以咧,为了纪念俺们封官,要改元,改年号为“明受”,明着受封。
隆祐哭笑不得,改便改,此次兵变,史称“明受兵变”。
改了年号不久,张浚、刘光世、韩世忠等得到消息,迅速起大兵数万云集杭州城下,要讨贼平叛,苗刘率禁军迎敌,刚一出城,被猛将韩世忠一顿狂砸,败回去,回去后深悔废帝之举,再次拥高宗为帝,这大老粗做事全无章法。
韩世忠等猛攻杭州,不一时入城,苗刘弃城而走,临走前跑去找赵构,可把赵构吓得不轻,为什么?临败退之前去找皇帝,不是弑君,就是挟持,他不怕才怪,谁知苗刘找到他,一不要他命,二不带他走,却要一样东西——誓书铁劵,只因那玩意上面写着:有罪也不杀。
赵构并不啰嗦,你要我就给,拿走吧。
苗刘拿着铁劵跑了,他们这群丘八哪里知道,历朝历代的誓书铁劵,都有一个限制条件:谋逆者除外!
要是他们挟持皇帝跑了,结果如何还未可知,但他们拿着这块废招牌跑了,必死无疑,所以大老粗就是大老粗,见识之短令人匪夷所思。
张浚、刘光世入城为高宗压惊,韩世忠领兵猛追叛军,追上就杀,毫不含糊,几天工夫,苗刘被擒,人马四散,韩世忠将他们拿回杭州,凌迟于市,所谓明受兵变,前后只折腾了两个多月。
那位要他关门却开了门的吴湛呢?也被老韩拿住杀死,要说这老韩真厉害,抓吴湛是单枪匹马去的,一个兵没带,他见到吴湛,寒暄几句,突然一把扣住吴湛的手,吭哧一下,把对方手指头掰断俩,疼得吴湛嗷一声就坐地上了,尔后生擒活拿,处死于市。
苗刘之乱平息了,大臣、百姓、皇帝之间,对宦官及苗刘二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大臣、百姓对苗刘二人多少还有点同情,他们被千刀万剐时,不少看热闹的仍旧忍不住,叹了气的,其原因就是,苗刘起事只为杀宠阉,争口气而已。至少在老百姓看来,苗刘没那么可恨,此二人并非死于民愤,而是死于愚蠢。
赵构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苗刘杀阉、杀大臣,就等于要杀他,他喜欢的,苗刘却给杀了,虽寸磔不足解恨也,因此传旨:将苗刘作乱期间被赶到外地的宦官们召回。
大臣们不干了,拿出北宋士大夫的老调陈词:汉唐乱亡,皆坐内侍,为我宋鉴,可谓明矣。
赵构毕竟是初为皇帝,且局势还很动荡,见群臣都反对,便顺坡下驴:每观汉、唐之祸及近时之变,故不得不防微杜渐。
多年之后,赵构下旨:撤销内侍省。
此召一出口,直接令南宋一朝,宦官市场丧尽。
南宋自开头到灭亡,宦官始终没有抬起头来,除了皇帝、大臣充分吸收晚唐教训以外,权臣的干预也是重要原因,如秦桧、韩侂胄、贾似道之辈,大奸误国,屡杀名将,手段阴毒,宦官在他们面前是万万不敢造次的。
强敌压境之下,修炼内功才是根本,虽说宦官并未专权,但积弊之下,宋朝君臣的腐化还是毁了自己,后来居上的蒙古铁骑踏破长城,亡金灭宋,一统天下,元朝诞生了。
蒙古人本身就是外来民族,所以他们不拒绝任何其他民族参与政权,在他们的政权中,高丽人、西域人、欧洲人等等等等,都可以做官或任职,甚至做内侍。
蒙古人在草原上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宦官是什么,那时候的他们率性、天真,想爱就爱,想生就生,想抢就抢(把抢别人的老婆当荣耀),可当他们踏入女真族及汉王的宫廷后,立时长了见识,并豁然开朗——原来日子还可以这么过的。
于是他们学坏了,元代皇宫中也出现了宦官。
由于蒙古人喜欢打架,打高兴了连皇帝都一勺烩,所以不男不女的宦官一直没什么突出表现,直到元朝快灭火的时候,才有一位名垂阉史的人物出现,那就是高丽宦官——朴不花。
许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的强横震慑了朝鲜半岛,高丽王国被迫年年向蒙古人交纳一定数量的女人,以换和平,既然这些女子是高丽历代国王求得平静生活的筹码,那么为了使这些筹码更有分量,他们还额外附送了一种礼物——女子们的侍从——宦官。
元文宗时,又一批高丽女子被送入元宫,其中有个小女孩,叫奇洛(不是洛奇),跟随她的还有个男孩,就是朴不花,按照青梅竹马的故事,他们俩理应自由相依为命,成人后依偎相伴才是,但很可惜,朴不花此时已经被高丽贵族净身了,他们注定今生只能做朋友。
二人长到十几岁时,奇洛遇到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妥欢帖木儿,他立刻被她的美丽强烈吸引,然后纳她为妃,成了她的丈夫,此人就是元朝最后的皇帝——元顺帝。
日期:2008-12-21 13:23:00
爱情是什么?
爱情一把火,呼呼烧个没完没了,燎了你也燎了我,最后俩人爱得体无完肤,真惨。
元顺帝与奇洛的爱火在熊熊燃烧的同时,也点着了另一个人的狂热,那个人就是元顺帝的原配——答纳失里,答纳失里,全称伯牙吾氏答纳失里,当年的权臣燕贴木儿之女,蒙古贵族,性格跋扈嚣张,为人处世十分猖狂,没事儿总喜欢拎着一根鞭子,看谁不顺眼就打,顺帝宠奇洛,她无名火高举三千丈,有次趁顺帝不在,将那美女抽了个遍体鳞伤。
她不怕元顺帝治罪么?
根本不怕,在男女平等这一点上,蒙古人做得比中原人要好,元代皇后权力非常大,可以自掌钱粮户口、自行认命下属官员,强势起来,就是皇帝也奈何不得,因此望着血迹斑斑的美人,顺帝也只有陪着流泪。
元顺帝是个汉化得非常之深的蒙古人,面对皇后的野蛮行径,他没有动刀,也没有吵架,而是采用了汉族男人特有的方式——冷暴力。
那段时间里,年轻的顺帝与奇洛之间的来往好似偷欢,一直到数年后,燕贴木儿家族阴谋叛乱全体被诛,他们才再度公开恋情,此时二人已经爱得死去活来,如胶似漆,于是顺帝宣布:立奇洛为后。
但是掌实权的蒙古贵族丞相伯颜反对,他认为蒙古皇帝,怎能立高丽女子为后?硬性争执之下,顺帝再次妥协,立一个叫伯颜忽都的女子为后,但却根本不去伯颜忽都那里过夜,几乎每晚都要奇洛陪寝,很快,奇洛怀孕了,生了个儿子叫爱猷识理达腊,也就是后来的北元政权建立者。
生命如花,不滋润就要凋谢,二十多年后,孤独的蒙古女人伯颜忽都在寂寞中死去,美貌的高丽人奇洛终于登上了后位,史称奇皇后,奇皇后母仪天下后,才发现一个问题——自己举目无亲。
一个高丽人,一群蒙古人,他日我为奴,今日却称尊,但放眼四望,我族人又在何处?因此奇洛多少有点难过,一难过,就想童年旧事,想来想去的,就想到了幼时的玩伴朴不花。
三十多年过去了,奇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名分,而童年时的一道漂洋过海而来的朴不花,却依旧是一名外籍宦官,他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没有怨言,没有期望,也没有热情,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何意义,也不知道未来在何方,就在一切尚处在混沌中的时候,一道手谕为他的世界带来了一缕日光——奇洛让他去皇后宫中当差。
那一刻的朴不花,眼睛里装满了幸福,他知道,她没忘记他。
三十年了,同甘共苦的三十年,今日,该出头了。
可以想象二人相见时的唏嘘,从两小无猜到母仪天下、位极人臣,那是怎样一番感慨,奇洛说,对你而言,女人已经没有意义,后代也并不存在,那么,我给你钱吧。
朴不花说,我确实需要钱,但更需要你。
于是,朴不花被封为荣禄大夫、资政院使。
荣禄大夫,是个一品文官的职位,主要用来代表身份的尊贵,是个虚职,而资政院使则不得了,相当于财政部部长,让一个宦官做财政部老大,就好比将一只大老鼠放入堆满蛋糕的仓库一样,不搅个一塌糊涂是不可能的。
但奇洛并不后悔,她只是一个被自己的国家用作纳贡的女人,她知道爱家,她知道爱丈夫,她也知道爱朋友,但就是不知道爱国,因为国不是她的。
捞钱的日子巨爽,朴不花在脑满肠肥的同时,也不忘分一大块给奇洛,而奇洛身为国母,竟也怡然自乐的作践着本就属于自己的财富,朴不花很聪明,他一边打点着奇洛,一边巧妙地躲过各类审查,一边又拿出一杯羹给相关大臣,一时间,“朴不花是个好人”这句话,传遍了宫廷。
看来“好人”这个词儿,有时候也挺廉价。
钱和权是一对孪生兄弟,钱既然已经诞生了,权便不可能依旧在母体中睡觉,于是它也慢吞吞的钻了出来,野心膨胀的奇洛,想做一把吕太后。
奇洛没有大学文凭,也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自幼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一度习惯了逆来顺受,因此,虽然三十多岁上膨胀了一把,但她并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自己的野心,于是,她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这美人竟打算一步到位,将善良的元顺帝拉下马,立自己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为帝,那么受人恩惠的朴不花公公自然就成了这件事的马前卒,朴不花的思路是,先取得丞相的支持,再集合大臣一起发作,拥戴太子上台。
这个思路,实在没什么高明之处,当然,也并非愚蠢,只能说这是个正常路径,史书上说朴不花奸邪,我看,他的心眼距离汉族王朝的那些公公们,实在是差得远。
想好了就开始行动,朴公公首先找到了左丞相太平,太平不干,他也不说支持,也不说不支持,一见面,就客客气气,一谈正事,就嗯嗯啊啊,左右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朴公公生气了,他撇开太平,又找了另一路关系——搠思监。
搠思监这家伙,在史书上,与睾呵渫绰畹哪俏话⒑下硐壬??环考洌?上攵??似吩跹???巳ü笾?螅?愿窨犊??卫淼胤绞?钟惺侄危?蜓古┟衿鹨迨鄙硐仁孔洌??嬷辛魇В?勒讲煌耍?畹迷?车凵褪丁?br> 胆子大、不怕死、好交友、一掷千金,搠思监便是此类人,性格中任侠的成分很多,但就一缺点——贪婪。如此,前面的那些好特性与后面这个坏特性一结合,他就成了教父一类的人物。
三十年代美国黑帮敢和政府叫板,因此教父们可都是滚刀肉,搠思监也不例外。
他主要做两件事:贪污受贿(蒙古人的特性)、镇压农民军,前一件事非常成功,后一件事很不成功,打一波又起一波,压一方又反一方,所以时间久了他也想开了,人这一辈子,不就图个乐儿?老子不干了。
日期:2008-12-23 20:53:50
既然撂挑子,那就只有一件事可干——贪污受贿,蒙古人的思维方式很奇特,这国家仿佛不是他们的,百十年前当他们入主中原时,当这里只是一块掠夺地而已,但百十年后,他们已经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却还当这里只是一块掠夺地,因此元代贪污行为特别严重,对农民的压榨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搠思监便是这类人的代表。
钱是赚不完的,所以赚了还想赚,正赚得不亦乐乎,朴不花来了,他告诉搠思监,如果拥戴皇后和太子,你将得到更多的钱和更大的官。
搠思监于是很高兴,如今生命的意义只剩了这个,索性爽快的干他一把。
皇后的目的,是废掉元顺帝,但搠思监认为,元顺帝自即位以来,没什么错,找不到借口废他。
确实如此。
元顺帝心地善良,还会做手工活,是个能工巧匠,即位以来,扫平了叛乱,罢黜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丞相伯颜,改命脱脱为相,还是做了些许利国利民的事情的,严格来讲,在人品上,他比那位朱重八贤弟要好得多,那么找个什么借口废掉他呢?
只有一个借口,那就是“不作为”。
如果身为一个皇帝,面对一个烂摊子什么都不干,他就有理由被废。
如何能让皇帝不作为呢?
只有一个办法:什么事儿也不告诉他。
于是,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在皇后、太子、朴不花、搠思监的努力下,最终都成功的把告急文书压了下来,元顺帝窝在宫殿里果真什么都不知道,真正做到了“清静无为”。
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其实也没发生什么意外之事,无非就是闹了个刘福通,出了个小明王,蹦起个郭子兴,浮起个朱元璋,随之而来的就是方国珍、张士诚、陈友谅等等等等,这些人有个统一的名称:红巾军。
红巾军的对头,就是丞相脱脱,双方一不小心干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元顺帝对外面的形式发展知之甚少。
渐渐的,刘福通死了,方国珍死了,陈友谅死了,张士诚死了,小明王死了,还剩下一个朱元璋,这位朱元璋先生无敌生猛,前几位的死,几乎都和他有关,在一口气统一了南方之后,此公太太平平做起了皇帝梦,他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朝代,叫明朝。
当朱元璋先生在南方做太平梦的时候,元顺帝在北方越来越不安生,由于一直很“无为”,所以大臣们很不满,奇洛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趁机逼宫。
顺帝脾气再好,也开不得这个玩笑,亲儿子要闹事,无论如何使不得,赶紧笼络心向自己的大臣,和媳妇、儿子斗,明也斗暗也斗的,这朝政就开始乱了,蒙古人的忠君思想相对来说还是淡薄些,有人支持皇帝,有人支持太子,分成两派,由中央分裂到地方,地方也分成好几派,中央还算好,两派也就打打嘴仗,地方上却不得了,动起刀兵来了。
于是元朝地方上的局面越来越有趣,当南方的红巾军向北挺进时,各路元将立时矛头对外,当红巾军一走,马上又开始窝里反,这一切都没逃过一个人的眼睛,那个人叫老的沙。
老的沙,元顺帝母亲的舅舅,也就是皇帝的舅老爷,他对奇洛、朴不花等人的废帝阴谋是洞若观火,对朝廷上两派争执所带来的塌天大祸也看得清清楚楚,可就是没办法,他想力挽狂澜,怎奈一木难支,但一个皇亲国戚的良知又促使他不断仗义执言,由此,为朴不花等人深恨。
蒙古人如果恨一个人,一般的做法就是就做了他。
但朴不花和奇洛都是高丽人,所以没这魄力,商议之后,二人打算赶走他,于是他们对元顺帝说:老的沙一心为国,封他个王爷吧。
元顺帝说好,封他为雍王。
朴不花等又说:该给他块封地。
、
顺帝说好,那就给了罢。
朴不花等最后说:让他去封地看看啊。
顺帝说:也好,老的沙去封地观光后再来上班。
于是,忠心耿耿的老的沙去了那块莫名其妙、自天而降的封地。
他走的是心不甘情不愿,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一走,皇帝身边便再没有保护他的人了。
所以他不能走,他在半路上躲进了一个昔日同僚的军队里,那个同僚叫孛罗贴木儿。
不知道孛罗贴木儿是很正常的,不知道他的父亲(四川行省左丞答失八都鲁)也是很正常的,但不知道他和他父亲的对手就不正常了——刘福通。
由于蒙古人骑在脖子上拉屎的时间太久,所以刘福通和韩山童起兵造反,不幸韩山童被擒杀,刘福通带着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小明王)逃走,后建立大宋政权,提拔了个将领叫郭子兴,郭子兴提拔了个小兵叫朱元璋,朱元璋又找了几个猛人分别是徐达、常遇春、胡大海、刘伯温、李善长等等,这些人撺掇朱元璋埋头过日子,不再搭理昔日的老大刘福通,所以刘福通在没有己方支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遭到元军和其他农民军的夹攻,败了。
败了就跑,一打听朱元璋这几年兵强壮,便去投奔,注意,不是投靠,是投奔。
投奔之后如何了我先不说,先说北方的元军。
刚才说了,由于朱元璋见死不救,所以刘福通被元军和别的义军围攻而失败,这里面元军的领头人之一,就是孛罗贴木儿。
败在他手里的红巾军将领有:刘福通、关先生、王士诚,后两者不知道也没关系,他们都有个战友,中学历史书上把他叫破头潘。
镇压红巾军胜利后,孛罗贴木儿受命镇守石岭以北,北中国的局面渐渐安定下来,但蒙古人好战的天性让他们难以忍受太平日子的寂寞,所以,他们自己打自己。
与孛罗贴木儿一起镇守石岭的,还有一个叫察罕帖木儿的家伙,二人虽驻扎在一个哨所,却没有亲如兄弟,而是互相争夺地盘,今天你夺我的哨,明日我抢你的粮,闹个不了,恰在此时,老的沙被朴不花与奇洛由打皇宫里撵了出来,躲进了孛罗贴木儿的营房。
当老的沙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遭遇说给孛罗贴木儿听之后,孛罗贴木儿怒火万丈,不单单为老的沙不平,也为自己不忿。
他恨朴不花很久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和察罕帖木儿之所以打来打去,朴不花要负很大的责任。
察罕帖木儿也是镇压红巾军的著名将领,受命镇守石岭以南,和孛罗贴木儿相互不服,便送礼给朴不花,求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把整个石岭都交给自己管理,于是朴不花便照做,偏此时孛罗贴木儿也来送礼,也求朴不花撺掇皇帝将石岭交给他全权管理,朴不花也照做,因此,朴公公一会儿说该交给孛罗贴木儿管理,一会儿说该交给察罕帖木儿管理,导致这俩人傻打个不停,朴大公公却两头受贿。
如此,遭人恨是很正常的。
正当孛罗贴木儿恨得牙根痒痒的时候,皇太子令到了,上面说得很清楚:经调查,老的沙没去封地,而是留在了你的军营里,命令你立刻将此人带回大都做处理,否则便怎的怎的。
孛罗贴木儿大怒,老的沙在我这儿,你们怎么会知道?下眼线竟下到我的地盘上来了,我偏不奉令!
不听话,就得收拾,奇洛找到朴不花问计,朴不花说那好办,解除他的兵权就是了。
于是一道诏令,撤了孛罗贴木儿的职,接着朴不花等人再次洋洋自得的管孛罗贴木儿要人,谁知,他们等来的不是无可奈何垂首就范的孛罗贴木儿,而是浩浩荡荡由石岭方向过来的大批蒙古边防军。
日期:2008-12-25 8:54:22
朴不花有点儿不明白,孛罗贴木儿怎么就敢举兵造反,所以说高丽人就是高丽人,对蒙古人的脾气没摸透,“自己打自己”历来就是蒙古人的天性,若不是内耗,大元朝也不会衰败得如此之快。
他年擎天白玉柱,今日釜底抽薪人,人家打来了,如何是好?
元顺帝也慌了,和儿子老婆再怎么斗,都是家务事,边关将领若掺和进来,可是大大的不妙,毕竟南方还有个朱元璋呢,他赶忙调动各蒙古王公集结力量,准备迎敌,谁知各王公对奇洛与朴不花这一对高丽人的指手画脚早就心存不满,趁机一同发作,根本不奉召,不但不奉召,当时很有实力的两个王爷不颜帖木儿、秃坚帖木儿,反领兵接应孛罗贴木儿,倒打一耙,直逼京师。
完了。
顺帝、奇洛、朴不花、太子、搠思监,无一人有退敌之策。
长江边上的朱元璋还在虎视眈眈,山西河北又闹得不堪收拾,照此下去,不用朱元璋来攻,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代自己就把自己灭火了,所以顺帝左右衡量,最终还是一咬牙,准备丢车保帅。
他说各位爱卿不要打架,事情都是朴不花和搠思监挑起的,我把他们治罪,你们该干嘛干嘛。
随后下旨:将此二人流放。
真流放了?
没有。
奇洛是个重感情的人,这美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不住自己的童年玩伴。
而朴不花也是个重感情的人,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不住自己的同盟战友。
所以这二人谁也没走,顶着个“流放”的帽子,继续在京城逍遥。
于是各路蒙军火儿了,彻底火儿了。
秃坚帖木儿率军直扑大都,一路畅通无阻,放出话:交出这两个,不给就进城!
糊弄不过去,那就没招了,皇宫中是大人哭孩子叫,乱了章法,奇洛拉着朴不花哭个不了,这位多情的美人此时也说不清,对这位从小长大的玩伴到底是亲情,还是爱情,反正早已超越友情。
如果不是自幼相依为命,奇洛是否能安然度过童年还是个谜,这种情感是真挚的,宝贵的,但此时却是不得不舍弃的。
女人的痛苦,只有女人知。
朴不花与搠思监被绑缚出城了,秃坚帖木儿的大军就在外面,他们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位外籍阉人在领略了一番中原大国的过眼云烟后,轰然栽下历史舞台。
1368年,朱元璋称帝于南京,建立明朝,誓师北伐,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声中,明军下山东定河南入陕西进河北,攻取大都,顺帝与奇洛连同太子逃往蒙古草原,文天祥曾说过:胡运不过百年。此时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不过九十八年光景,文大人伟大。
明朝开国,年号洪武,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再次当家作主了。
朱重八当了家,那杀起人来真不含糊,昔日跟着他打江山的,什么刘伯温李善长徐达的,基本上都让他给喀嚓了,他儿子看得不忍心,说爹你杀得太多了。结果朱八兄还拿出一根浑身是刺的棍子,说你试试看,荆棘怎么拿?儿子束手无策,朱洪武道:你看,拿不了吧?我现在替你把刺儿都削掉了,你还不感谢我?儿子无语。
老朱认为,战乱年月过来的人,只要能活着的,没几个是好人,好人不是饿死就是战死,所以有那么一些人非但没死,反倒升官发财,绝非善类,就得收拾,否则自己百年之后,大明王朝指不定姓啥呢,因此上,把功臣杀了个罄尽。
心毒手黑的朱老头对任何人都不放心,杀完功臣,一眼,看到宦官了,说这些人个个该杀,汉唐灭亡,就是他们害的!
可把这群阉人吓着了,太祖皇帝成日介杀人,刀头滴血,谁敢哼一声?
好在刚刚开国,广大宦官同志还不敢放肆,小媳妇似的规规矩矩,所以老朱想杀阉一时也找不到借口,堂堂皇帝,也不好总和阉人较劲,便规定:
我大明一朝,宦官不得兼文武职位,非但不准兼职,连文武百官的衣服也不准穿,谁穿杀谁。
仿佛够恐怖了,但老朱回头一念叨,还觉着不到位,寻思一番,又说:各部门官员,不准和宦官往来!
这条一公布,活着的大臣都毛了,不准往来?不准往来我们怎么见您啊?
老朱一想也是,不能太绝对,便改了:不准文书往来!
到这一步上,朱元璋可比那位赵匡胤狠多了,可他还觉是着不够,临最后又加了一句:宦官干预政事者,斩!
朱元璋到底是放牛的出身,见识比赵匡胤要短得多,赵匡胤先生对宦官是以压制为主,而非绝对的侮辱与禁闭,比如宦官能领兵,能出京城,但在权力上却被逐级分解,且放权于大臣,给宦官分级别,刻意的专门为宦官设定出某些充满藐视意义的名称,以贬低这个群体,在意识形态上孤立他们,这些举措都使宦官在有宋一朝很难真正成气候,而朱元璋却只是一味的以精神暴力和武力压制,这并不能根本解决宦官专权问题,因为他死后,谁知道后面的皇帝又如何看待阉人呢?毕竟全面的压制宦官是从制度上做起的,而非个人情绪做主导。
就在朱洪武自以为将宦官灭火之后,他又犯了个大错误,把丞相给撸了,把中书省也给撸了,这就未免很搞,人家赵匡胤不让宦官专权的办法,是扶植权臣跟他们干,你朱元璋口头上虽然喊打喊杀,却把办事大臣都给扔垃圾堆去了,那谁来压制宦官呢?把他们撸了,就等于说,您老人家今后大事小情都自己干,自己给自己打工,但有没有想过,你再能干,也得有个端茶送水传话报信的吧?谁来做?除了宦官,再无他人,也就是说,作为皇帝的你,必须要放权给这些阉人,否则谁伺候你?那么你又要压制宦官,又把主事大臣给蹬了,那岂不又要依靠宦官来办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到底是要压制宦官呢,还是要放纵他们呢?
其中的矛盾点,朱元璋根本没看出来,因此他一面喊着断绝阉患,一面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这就是明朝阉祸的根本所在。
干掉了中书省和丞相,就算他朱重八超人再世,也搞不定日积月累的各地奏章,所以为了加快效率,他雇佣的阉人越来越多,终于彻底崩盘,以往说过的杀阉灭阉之类的话全部不作数。
洪武二十年以后,明朝宫中的阉人已达好几百,大多数是本土的,还有进口的,比如高丽啦,越南啦等等,特别是高丽,对明朝的敬仰比对元朝还降级了,元朝时送女人,明朝时送阉人,元朝时还算成品,到了明朝变半成品了,老朱大怒,说不行,两类都要多送,结果高丽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阉。
这么多阉人,怎生理会?
老朱不得不花精力去规整他们,立九监、二库、六局,他的后继者们又一改再改,终于建成了明朝最大的宦官机构:二十四衙门,即十二监、四司、八局。
到底哪十二监我就不说了,以防您看着看着就想睡觉,反正在日后的文章里都会慢慢交代,自打这十二监一立,明朝的宦官称呼就改了——太监。
究竟为什么叫太监,文章开头说过,在此不重复,明朝之前,宦官一般都称为“中官”,好听一点的,叫中贵人,此时变为“太监”,时人颇有议论,说俺们都听说皇帝他爸爸叫“太上皇”,怎么阉人也称“太”了呢?看来大明朝迟早要有阉祸也。
老百姓智慧。
朱重八闹腾一辈子心不甘情不愿的死了,他孙子朱允炆即位,他四儿子朱棣看着不爽,就在北京反了,南北两边这通儿打,史称“靖难之役”,战争中,朱棣是大把花钱,把朱允炆身边的太监给收买了不少,获得了许多内部消息,因此仗打赢后,朱棣便认定:太监非常有用。
带着这种概念,朱棣称帝了,也就是明成祖,称帝后把太监的地位提升了一大截,朱元璋说不让太监带兵,到他这儿给改了,不但让太监带兵,还要带大军,不但要带大军,还要带海军,不但要带海军,还要出洋远征,这就是著名的“三保太监下西洋”事件。
三保太监名叫马三保,云南人,回族,祖上是元朝的色目人,说起来,还是个贵胄,他祖先乃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
既然是色目人,便和咱汉人不是一条心,所以当明军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云南回民很是抵挡了一阵,其中就有年方十一岁的马三宝,抵挡的结果,肯定是失败,失败的结果,便是把他送入宫中为奴。
干嘛要这么做?
俩字:传统。
马三保入宫后,经过简单的加工(阉割),被分配到燕王府工作,实习期间,因表现优异,学习成绩优良(包括文武两方面),得到了朱棣的极大信任,后来朱棣被一脚踹去北京,他也跟着走,朱棣带兵往回打,他也跟着来,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功成名就,赐名郑和。
赐名即强迫改名,马三保从此叫郑和,改名之后便接到了一项任务——寻找朱允炆。
朱允炆呢?
当朱棣大军攻破南京之后,朱允炆自焚了,据说是烧了个外焦里嫩,谁也认不出死的是哪个。
那么朱允炆到底是生是死?
没有答案,有的说死了,有的说跑了,说死了的还好,说跑了的就麻烦大了,跑哪去了?国内?国外?有的说国内,说的说国外,因此朱棣打算派两拨人马寻找,一拨在国内找,一拨在国外找,在国内找的,借口便是“寻访仙人张邋遢(即武当无敌老道张三丰)”,在国外找的,借口便是“出使万国”, 鉴于当时没有飞机,去国外的只好靠划船。
去国内比去国外要容易,所以国内这一拨先动身,找了一溜十三遭后,回来告诉朱棣:肯定跑去国外了!
消息从哪里来,书上没说,但这说法似乎有鼻子有眼,因为派去国内查访的那个,汇报情况时,竟耗时几个更次,如果不是有确切数据,谅他也不敢把朱棣忽悠这么久,最后他告诉朱棣:朱允炆说了,你当你的皇帝,我过我的日子,咱们以后两清了。
朱棣听了这消息后定了定神,脑筋一转,这还了得?竞争对手跑去国外,万一哪天想明白了突然杀回来,岂不苦恼?再说了,人家朱允炆是指定的继承人,俺这皇帝,硬抢的,要是小朱在南洋以皇帝名义召集各国勤王,人家可不见得就不帮他啊,由此便催促郑和,快些动身。
1405年7月11日,郑和自南京龙港起锚,正式出使南洋。
他带了两万七千八百多人,其中含锦衣卫,也就是说,他此行的第一目的,确实是抓人。
他的船队里,最大的舰,就是他自己的旗舰,称为“宝船”,这种宝船有多大呢?当时的人们只是说它“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可究竟多大,却没有记载,但在明史中却有据可查,明史称,明代宝船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中型的宝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大型宝船上,有九根桅杆,十二张帆,加上锚和舵,没一样东西,非两三百人,莫能动之,其中的舵杆,就有十一米多长。
这类大船,与后来的哥伦布远航时的最大船只相比,大了足有近100倍,宝船上下分为八层,巍峨耸立,排水量足有三千吨以上,对南洋各国来讲,那简直就是海上城市一般,何曾见过?
除了宝船以外,还有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的马船(快舰,负责运兵运物),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的粮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的坐船(战斗指挥舰),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的战船(打仗用的),全队有两百多艘舰只,浩浩荡荡行驶在大洋上,蔚为壮观,如飘荡的王国。
这么大一支舰队,如何指挥呢?
第一、旗帜信号。
旗舰信号变动,各船望舰而行,早在明代以前便知此法。
第二、灯光为信。
敌人来袭,燃灯为号,如孔明灯,在舰只上广泛使用。
第三、锣鼓。
阴雨天,锣鼓为号。
吃什么呢?
除了大量携带腌制熏制食品以外,还有米麦豆类,这些都不易变质,至于淡水,有专门的水船供应,马匹的草料在粮船上,鱼类就地捕捞,吃不完的,于船后开活板舱,养殖起来,禽畜,船上饲养(主要是鸡和羊),蔬菜,船上耕种,另外,还储存有少量的鹿肉、驼肉、兔肉等精制食品,至于水果,沿岸获取、储藏。
我很自豪的告诉大家,在郑和的船队里,没有人营养不良,没有人得败血症。
距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八十七年后,西半球的哥伦布先生也开始远航美洲,但是他的船员由于没有蔬菜供应而大量缺乏维生素,许多人得了败血症,包括后来麦哲伦船队,都遇到了这个问题,还死了不少人。
说实在话,无论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我都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曾有过这么一支先进的、精良的、宏伟的、完备的伟大舰队而骄傲,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是伟大的,这点毋庸置疑,无论过去、现在、将来。
郑和的第一站是爪哇,当他们到了这个岛上的时候,岛上有个国家叫麻喏八歇,国内有东西二王,正在打内战,当然,郑和并不知道这些,所以很坦然的派人上岸买东西,这些上岸的明军一派光鲜打扮,带着刀剑,便到了西王的地盘上,西王听说有大量外国军队(其实才不到二百人)突然进入辖区,大惊失色,不用问,肯定是东王的援兵到了,给我杀,一口气将上岸明军杀了一百七十个,然后怡然自得。
明军不干了。
无故杀我们的人?反了你了!各船将领纷纷请战,要灭了这厮。
那叫两万七千多人的队伍,还带着大炮,真打起来,爪哇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这边明军叫得欢,那边西王也得到了消息,知道这回惹了真正的阎罗王,那群人的实力,就算他和东王携手也搞不定,吓坏了,赶紧写了道歉书,同时承诺:只要放我一条生路,赔偿黄金六万两!
使者拿着道歉书颤颤巍巍的到了郑和的船上,一上船,明军将校横眉而对,刀剑出鞘,当使者将道歉书读毕,各级军官大哗,纷纷说没这么便宜,当灭其国后再掳掠财物!
日期:2008-12-30 13:45:21
但郑和阻止了,他说,答应他们的要求,以显大国之风。
广大干部士兵当然不同意,便争执,郑和道:不要争了,禀明皇帝,再作处置。
于是派使者回国请命,在这段时间里,郑和的海军一直在爪哇岛上滞留,他本人边记载当地的风土人情,边努力告诫手下与当地人和睦共处,而那位西王则日日忐忑不安。
终于使者回来了,告诉郑和,明成祖对他的处理方式十分赞同,就这么办。
郑和便对西王道:我大明皇帝知道这是一场误杀,所以原谅了你,至于赔偿金,也就免了,只是希望你臣服于中国,时代友好,时时朝贡。
西王当时的表现是,涕泪横流。
从此爪哇岛上有了一个地名——三宝垄,后来发展为印尼的一座城市,时隔六百年后的今天,当地仍旧定期举行纪念郑和的活动,以感谢他六百年前对此处百姓的大度和宽容。
我很难解释什么是真正的“强”,但我知道,时至今日,该独立的地方几乎都独立了,而当年那些殖民地的子民们,如今对昔日西方列强的态度是很难说的,至少,没有什么感谢,更别提筑城纪念了,因此有时候,强大,是引而不发,是一种包容,是一种胸怀,她所产生的能量,将荫罩后世。
这次远航成就了郑和,也成就了大明朝的威德,一时间南亚各国纷纷朝贡,以求得大明势力的庇护,此时的明朝,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
1407年,第一次远航结束,郑和率领舰队回航,此次遍访南洋各国,来的时候船上只有中国人,回去的时候满载了一船的外国使者,原因是南洋各国国王都这么讲:没说的,大明无敌,咱服了,派个使者过去告诉朱棣他老人家一声,我们甘愿岁岁称臣。
带着民族的骄傲和外交成果,郑和舰队意气风发的驶回中国,谁也没想到,此刻竟有人想打这支无敌舰队的主意。
在印尼的巨港,有个国家叫渤林邦,国王叫陈祖义。
陈祖义,是个中国人,祖籍:广东潮州,他还有外号,叫做“海盗王”。
洪武时,陈祖义就已经誉满海内外,职业就是强盗,由于老朱干得太狠,他真的混不下去,一急之下,出国留洋,去了南亚,网罗一批海外华盗,干起了大买卖,人数最多的时候,足有万人,战舰百艘,抢劫对象包括日本人、台湾人、南洋各国人、印度人,等等等等,只要是人,他就敢抢,不但抢,还会打,他的船队架着大炮,不断游弋于马六甲与中国沿海之间,光明朝的沿海县市,就被其攻陷过五十多座,当明军来的时候,他就走,明军一走,他又来,搞得明政府很是头疼,明太祖悬赏五十万两白银要他的脑袋,到了朱棣这辈儿,涨价了,七百五十万两,要知道,明朝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也才一千多万两,光在他身上,就打算花掉多一半,可见此人的厉害,无愧于海盗王的绰号。
郑和的舰队虽然很猛,但在陈祖义眼里,就是一只肥羊而已,什么两万七千人,什么巨大宝船,什么大炮凌厉,什么给养充足,这些根本不算事儿,他老陈什么没抢过,什么没干过?郑和,一个太监,会打仗么?明朝的陆军虽厉害,但海军厉害么?从湖泊里走出来的他们,会打海战么?
所以他打算干一票,得手就发横财,不得手,无非多逃一次。
面对海盗集团的虎视眈眈,郑和不是不知道,他之所以晓得陈祖义的存在,就是因为此人实在是太出名了。
当郑和还在宫里工作的时候,便久闻陈祖义的大名,原因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此人屡次上疏朱棣,要求进贡。
一个海盗,竟向明朝皇帝进贡称臣,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乐,为什么陈祖义突然发了这个心呢?
谁也不愿意总是干没本钱的买卖,陈祖义也一样,于是在做了十几年海盗后,他投诚了,当然不是向朱皇帝投诚,而是挑了个实力小的国王——渤林邦国国王麻那者巫里,投诚后很是打了几场漂亮的海战,得到国王嘉奖,做了大将军。
后来国王死了,陈祖义索性废了王储,自立为王,当了渤林邦老大,随后便做了件很有趣的事儿——全国为盗。
眼下的索马里海盗是全村为盗、全镇为盗,那都抢了乌克兰军火,惹得各国海军纷纷染指,可想而知陈祖义这个举措在当时的震撼性,他着实把海盗这个活计,以金字塔的结构,发展成为一种事业,一种成千上万人趋之若鹜的事业,其深度和广度,大过今日的保健品行业。
全民皆盗以后,国王陈祖义便开始谋求脱离黑道的机会,就和台湾大选一样,各立委在出道前无不是二把刀出身,可一踏入政坛,个个都清白无比,这叫漂白,陈祖义就想漂白自己,因为宗主国是中国,他自然想要中国皇帝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因此,他进贡,他上疏,他称臣。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无论朱棣是否答应,陈祖义都风雨无阻的去中国朝贡,当然,凭他的名声和面子,是无论如何进不去中国海关的,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展开“进贡”这个行为。
什么意思呢?
这仁兄每次去中国进贡,都跟别人不一样,人家是满载而去,他是两手空空,开着空船就走了,船上还竖着进贡的旗号呢,那么他没东西送怎么办呢?别急,等船跑起来就有了—— 一路抢着去。
等到了中国,他早已抢得是脑满肠肥,且非常大方:所有物资全送。
你不是找我要贡品么?这够不够?弄得中国海关官员是哭笑不得,只好收下物品,把他打发回去。
这基本上等同于戏弄明朝一般,可这还不够,这位陈国王回去的时候,还是抢一路回去,而且无论哪国的船,都照单全收,包括明朝的船。
这还不说,凡是他抢过的船,人畜不留。
如此疯狂,还年年折腾,朱棣哪能受得了?这位以打仗勇猛而出名的武将皇帝,临出发前便告诫郑和:小心陈祖义。
不是冤家不聚头,当郑和的舰队走到印尼巨港时,终于和陈祖义碰上了,郑和下令,全队时刻准备战斗,各项设施全部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应对袭击。
大家都很紧张。
万没料到,忽然来了一名渤林邦国使者,手持一封信,要面见三保太监,郑和很大度的接见了他,展开信一看,竟是陈祖义的手迹,一笔蟑螂爬的字表达了一个意思——我要投降。
嗯?
郑和有些愣了,接还是不接?接?诈降怎么办?不接?更不对,无论是否真降,只要不接,就等于失去了主动,他先将使者安排下去,随后找人商议。
找谁商议呢?
当地人。
当时郑和的船队驻留处叫做三佛齐国,这个国家的国王叫梁道明,广东南海人,有民众十余万,原本有个国王是本地土人,因为对华人不好,被华人合起来赶走了,立了这个广东人为王,梁道明那时去了中国朝贡朱棣,留下一个副手,叫施进卿,郑和便找施进卿商议,施进卿久在南洋,对陈祖义是太了解了,说肯定是诈降,不用想的,做好迎敌准备便了。
于是郑和就预备着开打。
很快,陈祖义来投降了,拿着刀来的,足有五千多人,战船二十多艘,看这意思,不但要投降,而且还要更进一步——翻身做主,他领着海盗船队呐喊着冲入了郑和舰群中,直奔宝船。
很奇怪的是,郑和舰队没什么动静。
没动静更好,杀吧,海盗们驾船猛扑,眼看着离宝船越来越近。
轰隆一声——炮响,然后人声鼎沸,火把亮起,照如白昼。
明军的舰艇忽然“活了”,飞速转动着船体,转眼间将陈祖义的船队分割包围。
上当了。
陈祖义就下了一个令——逃跑。
晚了,明军的大炮已经喷出火光,同时,各类燃烧物投向海盗们的船只,知道赤壁什么样么?陈祖义的船队也就那样。
他太小瞧郑和了。
如果他知道郑和曾经与什么样的人交过手,他一定不敢如此轻易冒险,郑和在靖难之役时,他的对手是铁铉、盛庸、平安,参战的军队是几十万人,战场是中国的华北到江南,他小小的陈祖义,一个海盗,算什么?
此战一口气,将五千名海盗全部灭光,陈祖义被活捉,押回中国,等待他的,将是成祖朱棣的审判。
日期:2009-1-5 13:25:45
郑和回来了,威名是远播的,建文帝是没找到的,但朱棣已经很满意了,望着无数奇装异服的外国使者,他终于明白,这辈子还有比打仗和寻仇更有趣的事情要做,至于那位陈祖义,朱棣也是物尽其用,他将此贼当着众外国使者的面隆重宣判,说这小子以后再也不会祸害你们了,说完吩咐押送法场杀头示众,还让所有使臣都去看热闹,这个举动令所有老外都产生了一个概念:还是中国皇帝厉害。
公元1407年,郑和第二次远航,此次远航的原因,是朱棣的大国瘾作祟,他迫不及待的要再次看到“万国临朝”的盛况。
那么想个什么理由再下西洋呢?总不能为了找人家朝贡而出海吧?
最后朱棣想了个折:送那些使者回国。
实在是个很不错的借口,带着这个借口,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郑和再次扬起了巨帆。
这次出海的规模与上次几乎一样,走的地方却更多,有泰国、柬埔寨、爪哇、马来西亚等等,郑和一路走,一路做着三件事:贸易、传播文化、布施。
贸易是友好的手段。
传播文化有助于国家的臣服。
布施是尊重对方宗教信仰的最佳方式。
当船队走到泰国时,郑和又遇到了一个小问题——投诉。
投诉谁?
自然不是投诉他,而是泰国。
泰国在那个时候,算是南亚各国中比较有实力的一个,由于有实力,所以就显摆,动不动欺负人,马来西亚的使者他也扣,苏门答腊的东西他也夺,如今中国舰队来了,各国纷纷告状。
郑和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很简单——斥责。
列舰队于海岸,派人将斥责信交给泰国国王,大概意思就是你欺负人不好,天朝很生气,希望你痛改前非。
泰国国王接信后,不是很听话,而是非常、非常听话,一边忙不迭的写信道歉,一边安排人将抢劫的各类财物、印信等,归还各国。
那时的明朝,是强大的。
1409年10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这次又出了点状况。
问题出在锡兰。
锡兰有个国王,中文译名叫阿烈苦奈儿,这个人很有个性,我前面说了,郑和舰队走遍南洋,各国无不奉迎,但忘了交代,就有那么一国,始终不搭理这支世界第一的大明舰队,这个国家,就是锡兰。
锡兰,即今日之斯里兰卡。
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锡兰国王便进行海域阻挠,不允许郑和舰队经锡兰到西亚去,郑和好话说尽却无用,最后只好绕道而行。
第二次下西洋的时候,又在锡兰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郑和很清楚,如果锡兰海域不打通,那么通往非洲的海路就会受阻,那么替天朝臣服那些黑里鼓秋的“西南夷”,就成了大问题,因此在二次出航结束后,郑和向朱棣汇报了锡兰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郑和的眼光之远,绝不输于什么达伽马麦哲伦的,他才是真正的“放眼世界”第一人。
朱棣听了郑和的汇报后,这位戎马一生、五十多岁还操刀砍人的帝王下了这么个指示:你给我打他娘的。
有了皇帝做后盾,实在没啥可担心的,郑和便又来了,而锡兰国王却一如既往的固执,态度不变。
于是郑和忍住火气,派人将大明皇帝的诏书给他看。
诏书上主要问了这么几个问题:
为什么你不怕我?
为什么你不让我的船队过去?
为什么你敢扣留周边各国出使我国的使者?
锡兰国王听完后,他的表现是:告诉你们的皇帝,我不怕他,再告诉你们的船长郑和先生,从我这里过去可以,但请留下买路钱。
郑和大怒。
怒过之后,下令:退出锡兰海域,以备不测。
然后手下人来报:锡兰国王已经派兵将港口封锁。
郑和问:多少兵力?
回答:五万。
这就不对了。
你说我大明欺负你,我们可以走,你说我大明干涉你主权,我们可以离开这块地方,但你要明火执仗抢我的船,就是你对不住我了。
所以郑和下令:预备开打。
手下将士还是有些紧张的,虽然咱是两万七,人家也是五万人,人家是本地人,咱是外来客,虽说不是猛龙不过江,但强龙难压地头蛇,打不赢怎么办?
郑和说一定打得赢。
原因很简单,第一、这个小国一口气出了五万人,说明其国内空虚,我们趁敌不备冲入他国内,他就傻了;第二、他没打过大仗,只是仗着兵多对我们不以为意,我们若来个突然袭击,他必败。
手下人一听是吗?那咱试试?
郑和一笑,试试就试试。
怎么个打法,是关键问题。
人家是五万,你是两万七,那是不是就拿着这两万七千人硬扛呢?
郑和可不干这事儿。
他指出,擒贼擒王,锡兰是个小国,一旦捉了他的国王,管他五万十万兵,都灰飞烟灭,如此看来第一件事,就是找路,找一条通往其王城的小路,一口气杀过去,就完事了。
可人家五万兵围着呢,就算你找到小路,又怎么过去呢?
郑和命令,各级将领选拔特别能杀的士卒,十里挑一,组成敢死队,由他亲自带领,准备攻取王城,同时派人找路。
不多时,路找到了,郑和令各路明军向外冲杀,将包围圈打开一个缺口,在夜色掩护下,他领着这一队敢死军直扑锡兰王城。
阿烈苦奈儿同志此时在干嘛呢?
他正等待着前方的捷报。
五万人也派出去了,仗也打起来了,包围圈也布置好了,这要是不拿下郑和,实在说不过去,当然他并不清楚,锡兰军队和明朝军队的差距,他只知道,人多,好干仗,而他的都城里,除了王宫卫队,几乎没什么军队。
所以郑和进行的很顺利,一家伙,就冲进了城内。
锡兰王公们是不懂兵法的,他们无论如何不理解,这一路明军从哪里来。
然后郑和就宣布:我们占领了锡兰。
但港口那里还有五万人呢,这群人当时就疯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明明是我们包围了他们,怎么他们又抓住了我们的国王?!
管他,攻打王城,救出国王。
于是这五万多人马丢下郑和舰队不管,又冲向王城,等到了王城,四面攻打,无奈郑和手下将士都是优中选优的角色,虽然只有两千多人,城池却愣是干不下来。
锡兰军打了六天,死伤无数,王城仍旧控制在明军手中。
锡兰人便感到有些没脾气。
他们没脾气了,郑和的脾气来了,他吩咐,将锡兰国王押在队伍的最前面,随后,列队,开门,出城。
当明军将锡兰国王绑得高高,昂首阔步走出王城的时候,所有锡兰人都惊呆了,此刻他们领会了两个成语:投鼠忌器、千载难逢。
在锡兰人众目睽睽之下,郑和一干人等很顺利的撤向自己的舰队,尔后,张起巨帆,扬长而去,可怜的阿烈苦奈儿同志从人质,变成了囚犯,看来深入敌国,擒其首领而走,这并不只是美国人的专长。
有人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采用劫持人质的方法退走,却坚守了六天呢?
郑和说,因为敌军开头士气正旺,那时冒然领出他们的国王,只恐有头脑发热的大义灭亲啊。
日期:2009-1-7 19:03:17
1411年6月16,郑和胜利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献俘,朱棣望着锡兰国王这一大家子人真是欢乐开怀,小样的还牛不?
朱棣就问:知不知道错了?
回答:知道。
又问:还敢炸刺不?
答:永远不敢。
知错就好,饶了你。给个住处,好吃好喝好招待,拨一帮下人伺候着,那个什么,礼部侍郎,你注意观察,他们说什么,随时告诉我。
几天后礼部官员上报:锡兰贵族说了,有个叫耶巴乃的,人缘不错。
朱棣说好,就是他了,册封他为锡兰国王,至于那个阿烈苦奈儿,养着他怪费粮食,放回去吧。
印度洋炸了锅。
锡兰前国王乘坐大明的船回国了,明使宣布:此人下台,耶巴乃上台。
那么大个锡兰,无人敢说个不字儿,他们虽然不知道中国究竟在何方,但却知道,惹不得。
说来不信,明朝的这个举动,使该海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任何一国敢恃强凌弱。
1413年,郑和开始第四次远航,郑和舰队仍旧是两万七千多人,先去苏门答腊,此次去苏门答腊还有个任务,什么任务,马上讲。
苏门答腊,是郑和舰队的给养补充地之一,在整个航线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朱棣特别注意同苏门答腊的友好关系,每次郑和下西洋,都对苏门答腊国王赏赐十分丰盛,但这次,情况有了点变化——苏门答腊政权分裂了。
苏门答腊有个国王叫锁丹罕难阿必镇,他是个正版原装货。
还有个王叫苏干腊,史书上说他是伪王。
为什么是伪王,说来话长。
苏门答腊西面有个敌国,两国经常干仗,有一次一仗下来,苏门答腊国王不幸战死,由于王子还小,不能领兵,王后便说,谁能带兵替国王报仇,谁就是未来的国王,咱姐们儿也嫁给他算了。
看来外国人挺实诚,不像咱中国皇帝,你再大功劳,顶多封王拜相,决不会把自己的老婆赏给你。
那么此话一出,必有勇夫,一个渔民出现了,这是个英雄,他领着军队打败了敌国,为老国王报了仇,之后,这汉子便老实不客气的娶了旧王后,做了新国王。
但小王子却诔ご螅??以嚼丛讲幻靼祝??裁醇坛型跷坏牟皇亲约海?谑浅扇撕螅???蘖艘慌?笔郑?躺绷四歉鎏娓副ǔ鸬挠娣蚬?酰?峄亓耸粲谧约旱耐跷弧?br> 这个小王子,就是锁丹罕难阿必镇。
而那个渔夫的儿子,就是所谓的伪王苏干腊。
虽然锁丹罕难阿必镇的行为很有些恩将仇报的味道,但无论怎么讲,信封儒家思想的明朝皇帝,只认嫡子,所以,朱棣想都不想,便把苏干腊归入到乱臣贼子的行列中了。
苏干腊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一出手,就打得那位正版原装的锁丹罕难阿必镇招架不住,哭哭啼啼派使者去中国找朱棣做主,朱棣则刚好派郑和舰队帮他平乱。
没错,这就是此次去苏门答腊的任务。
舰队刚一靠岸,伪王苏干腊便得到了消息,他决定先发制人。
于是,郑和派出的侦察兵报告:有几万苏干腊的人正在接近我们的舰队。
郑和吩咐迎敌,且令锁丹罕难阿必镇率兵接应侧翼。
然后,苏干腊的人就冲过来了。
郑和的部队开始开炮,各类火器发射,然后,冲锋,与此同时,锁丹罕难阿必镇的军队也发起了冲锋。
和永乐时期的大明军队较量是没有悬念的,苏干腊败了。
败了,就得跑,所以他狂逃,但仍旧被明军追击了很远很远,随后被抓住,郑和将他押在船上,准备回国后交给朱棣处置,接着继续远航。
这次远航一直走到伊朗,到达了波斯湾,回来的时候,经过非洲沿海,位于坦桑尼亚的麻林国向中国派出使节,这位黑黝黝的大使还带了个高悠悠的东西——长颈鹿,作为给中国皇帝的礼物。
当时的中国,无人见过这玩意,皇帝便问郑和:此乃何物?
答:麒麟。
了不得,神兽来了,国之祥瑞也,把个朱棣乐得嘴似瓢。
突然他理智了一下:这神兽吃什么?
很简单:玉米、豆子、面饼。
哦,搞了半天和养猪没啥区别,朱棣应该有点失望。
甭管怎样,非洲的兄弟来了,值得庆祝,我天朝恩泽四方,连黑哥们都来道喜,高兴啊。
皇帝一高兴,便吩咐:继续下西洋吧。
在此之后,郑和又下西洋三次,累计七次,分别到达印度、也门、阿拉伯、肯尼亚等处,1433年,在第七次下西洋之后,六十八岁的郑和一病不起,在舰队途经印度古里时,病逝于旗舰上,他一生奔波于大海中,最终将生命献给了海洋。
郑和,是世界上第一位航海家。
他让世界认知了中国的智慧,也让中国认知了世界的广博,他一辈子都活在光荣与梦想中,直到临终前的一刻,他的大脑里仍旧展现着波澜壮阔的航线图,无论从任何角度谈,他都是一个伟大的人。
“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李约瑟。
那么在永乐年间,除了郑和以外,其他的太监都在干什么呢?
他们第一个工作,就是掌握经济命脉,永乐年间,由太监管理丝织、航运,广泛涉足各类纺织品、珠宝、牲畜的采购,第二个工作,就是当特务。
明代特务机构有两个,一个是由正常人担任的,一个是由非正常人担任的,但无论是正常人还是非正常人,只要干上这一行当,都不大正常。
正常人干的,叫做锦衣卫。
非正常人干的,叫做东厂。
正常人就是男人,非正常人就是太监。
锦衣卫的职责主要有三个:缉捕、刑狱、侍卫,也就是抓人、关人、保护皇帝。
东厂的职责就是侦查、抓人,抓到了交给锦衣卫审讯,当然这是永乐时期的东厂,后来就再也不是这么回事了。
在行政上,东厂,位列锦衣卫之上。
为什么呢?
锦衣卫是朱元璋时期建立的,老朱把禁军分十二亲军卫,锦衣卫便是其中一卫,首领叫做指挥使,一般由亲信武将担任。
本来在洪武、建文时期,锦衣卫一直是老大的,但到了永乐年间,变了,朱棣夺权后,对谁都不信任,觉着南京的原班人马总那么不顺眼,干脆自己成立一个算了,这就是东厂。
朱重八信任的是武将,朱棣信任的却是太监。
朱棣本是个恶人,他打南京,什么和尚、道士、太监的,没少利用,特务手段层出不穷,因此他登基后,觉这些人出入民间,作用比锦衣卫更大,而且,锦衣卫是上一代留下的,不那么好使,为了控制文武,也控制特务,他又在锦衣卫之上,建立了新的特务组织——东厂。
东厂一建立,朱元璋所谓太监不得干政的老话,便成了一纸空文。
那么这两个特务机构带来了什么效果呢?
当时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他们都有两个概念——天堂、地狱。
天堂,就是刑部大狱。
地狱,就是厂卫诏狱。
日期:2009-1-10 16:21:10
郑和那时候没玉米,我写错了,是谷子。
刑部大狱按理说也不是好玩的地方,谁没事干也不愿意去那里吃不要钱的饭,但相对比而言,如果犯了事,还是去刑部好,若让厂卫捉去,生不如死。
诏狱和普通监狱最大的区别就是,普通监狱,走的是司法流程,而诏狱,走的是领导路线,锦衣卫也好,东厂也罢,他们抓人是从来不需要证据的,要抓谁,就抓谁,只要皇帝一声令下。
那么皇帝是否又有确凿证据呢?
皇帝不是福尔摩斯,哪有闲工夫查案,所以姓朱的下令抓人,一般都是头脑发热,比如东门外老王,朕看他不顺眼,着实可恶,捉了打板子,等等类似的理由,诏书一下,厂卫便捉人。
但是久了,这些太监和锦衣卫也受不了,总抓人,也累得慌,而且都是捕风捉影,抓到十个,九个半都喊冤,剩下半个可能还是个吃奶的孩子,而喊冤的,基本上都是真冤,那怎么办呢?总不能抓了半天,最后告诉皇帝他们全冤枉啊,那不等于说是皇帝错了么?因此,只要捉到了,便一定是屈打成招,给皇帝一个交代。
可冤枉的人太多了,总是拷打,也是个耗体力的活儿,您别看电视剧里那坏人打革命志士挺卖力的,实际上,他也挺累,那鞭子狂抽几十下的,自己也气喘吁吁,所以时间长了,厂卫们也不愿意是人就抓,抓得多,打得就多,一晚上下来,个个累半死,划不来,那怎么办呢?总不能不抓吧?
有办法。
举个例子,比如从前皇帝要抓张三,厂卫们便去抓,抓住了,往大狱里一投,该打就打,该杀就杀。
现在不是了,皇帝要抓张三,厂卫们去了张三家,抓住后,不投入大狱,而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先扁他一顿,然后问他:想不想减轻罪名?
对方要说“想”,那好,拿钱来。
于是这位张三便倾家荡产拿钱买通这些厂卫,交完钱后,厂卫们说了,由于你罪大恶极,还得送入诏狱。
这么一来,张三还是倒霉,厂卫们却一举两得:1、拿到了钱;2、他已经挨过打了,进ズ笠话愣己芎ε拢?患?叫叹弑阏辛耍?×ζ??br> 这一招,叫“打赃”。
有明一代,不知多少无辜百姓或官员,被此法折磨得家破人亡,以至于提起厂卫,便令人色变。
这些个厂卫能被人认出来么?
可以。
东厂的领头人叫做“督主”,又叫“厂公”,他手下有一个掌刑千户,还有一个理刑百户,这两个,来自锦衣卫,这充分体现了东厂对锦衣卫的领导原则,所以东厂里,既有太监,又有锦衣卫。
锦衣卫的打扮挺漂亮,外穿一身黄色长衫,上绣飞蟒海水,称“飞鱼服”,腰扎大带,配着一口腰刀,刀叫“秀春刀”,看上去很帅气,往大街上一走,特别扎眼,老百姓远远就躲着。
锦衣卫执行东厂任务时,打扮变了,头戴尖帽,白皮靴,褐衫,看着虽然没有锦衣卫服装漂亮,但更接近群众,有利于侦查活动,此时也不能称锦衣卫了,而叫“番役”,又叫干事,还有个特别刺耳的名字——番子。
无论何时,只要番子或锦衣卫一出现,再热闹的街上,也立时人影不见,民也躲,官也躲,生怕被他们缠上,伤身败财。
当然,若执行秘密任务,番子们便当真要乔装打扮一番,混迹于百姓间,成为朝廷耳目。
如此严酷的机构,其衙门的内部构造却令人忍俊不禁,东场内有个专门的厅,厅西面有个祠堂,祠堂里供着历任东厂“厂长”的灵位,堂前有个门楼,上书“百世流芳”,而那座厅,在正中央,供着一个人,若问是哪个,说出来笑死你——岳飞。
百世流芳 + 岳飞像,无非是告诉人们,这里很纯净,这里很侠肝义胆,这里都是好人,堂堂岳武穆的神像就这么在东厂被供了两百多年,见证着整个明朝的冤假错案和累累冤魂,荒唐。
在明英宗之前,虽然东厂很可怕,虽然锦衣卫很牛皮,但还没到祸国殃民的程度(朱棣子孙三代管理得很严),但随着明宣宗朱瞻基的去世,明朝的第一个太监时代终于到来了。
说到明朝第一个弄权太监,就不得不说说明宣宗。
明宣宗时代,对太监的管束并非不严,但严归严,待遇归待遇,也许是觉着太祖、建文帝、成祖、仁宗四代管的实在是不近人情,因此宣宗对太监的待遇很优厚,他甚至送太监去读书,表现好的,还给他们颁发免死赦书,这么一来,这些阉人想不有恃无恐都难。
由于待遇越来越好,因此太监这个职业在社会上渐渐的开始受青睐。
如今演艺界的前景也越来越好,也有不少人削减了脑袋往里钻,以至于为当个群众演员都打破头的争,争得过的得意非凡,争不过的就是站大街上脱裤子而要出名,和明宣宗后期的情形比较相似。
但二者的本质不同是,论搞演艺,虽说许多人没上过电影学院,可如今是网络时代,只要你敢搏出位,出名还不算难,比如那位著名的什么姐姐,呕得你隔夜饭都吐光,可也黑透了半边天;但论当太监,就不是搏出位这么简单了,你得咬牙瞪眼的杀自己一刀,端的要勇气,我小时候看老电影,土匪们拼胆量,都是往自己大腿上下家伙,割下块肉来吓唬人,那都把人骇得提如筛糠,何况自己骟自己?
除非,确实没活路了。
宣宗时,有个河北人,读过书,但读得不好,看过经史,但看得也不好,做过教书先生,但教得也不好,考进士,也考得不好,由于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他很穷,而且穷得天经地义,也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既然老天爷都不帮他,只有自己帮自己了,鉴于一没钱二没势力三没关系四没学问,去行骗没人信,去打劫没体力,实在是没得玩了,此人只好去玩命。
刀是什么刀?
菜刀。
人是什么人?
贱人(一贫如洗,身价确实很贱)。
咬牙低吼间,刀光划过,飞鸟落地。
好刀,的确是好刀。
这个阉了自己的人,叫王振。
写到这里,我不禁仰问苍天:一天到晚想搏出位的人们啊,你们敢吗?
静寂。
王先生鼓足勇气骟了自己后,便找门道入宫,这可是没后路可走的,万一进不去,这巨大成本可就把自己毁了,好在他这条线居然还行,真有人把他带入宫中。
乍一进宫,王振表现得极其老实,拖地抹桌子扫厕所,什么都干,谁叫你刚进来道行低呢?
他就这么兢兢业业的做着,而且服务态度颇好,见谁都笑,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男人还是女人,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寂寞,也伤心,也不知未来在何处,也会背着人哭,也挺可怜,那时候的王振,是善良的。
善良的人总会有人喜欢,如,孩子。
渐渐的,一个天真的孩子喜欢上了这个忠诚老实的新太监,他与他无话不谈,让他陪自己玩,很快他们成了要好的朋友,然后这个孩子就告诉他:如果有一天我当了皇帝,你一定腾达。
这个孩子叫朱祁镇。
公元1435年,朱棣的长孙明宣宗朱瞻基病危,传旨长子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
当时的朱祁镇,年仅九岁。
垂帘听政的,是朱棣的老婆张氏太皇太后,也就是朱祁镇的奶奶。
掌握朝政的,有三个人,他们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历史上把他们称为“三杨”。
张氏与三杨,是一种权力的相互制衡,在这种制衡下,政局是稳定的。
许多人都问:国家怎样才能稳定?
很简单,平衡,就稳定了。
但是这种平衡即将被打破,打破它的人,就是太监王振。
朱祁镇即位后,为了报答王振当日的“坦诚相待”,提拔他为司礼太监,而司礼太监的职责是:1、总管宫中太监;2、总管东厂、锦衣卫;3、总管一切机要文件;4、总管皇帝谕旨。
也就是说,在皇宫中,他是一切的总管,包括皇帝,也是他总管的对象,再说明白点,就是大明帝国的最高中枢,由他,一个太监管理。
日期:2009-1-12 8:58:32
虽说大权在握,也要掌握时机,一开始,王振表面上还算老实,但心里却很不老实,没别的原因,任何一个人把自己骟了之后,都会对权力金钱十分在乎,一辈子除了这个追求之外,其余基本都不靠谱。
老实的王振不但在皇帝面前很乖,在张氏和三杨面前也很乖,比如朱祁镇喜欢踢球,他就会说:“这个爱好不好,会把国家社稷耽误的。”当然,说此话的时候,三杨一定在旁边,时间久了,三杨对他的印象还不算坏,但也仅限于不坏这个层次上,因为三个老臣毕竟是风风雨雨过来的,一下子想糊弄过去,还真不容易。
最难糊弄的还是张太皇太后,张氏历经仁宗宣宗两朝,眼睛毛都是空的,王振所有的好表现,在这位老太太眼里,都有些扯淡,自朱洪武到朱宣德,五个皇帝了,宦官什么样儿,该对宦官什么样儿,她比谁都清楚,所以王振表现越好,她越担心,而且她也发现,对谁都恭恭敬敬的王太监,好像对政事越来越热心,尤其喜欢往军营跑,唐代权阉的影子不时在这位太皇太后眼前摇晃,最后张氏决定,严厉教训一下这位司礼太监。
所谓的严厉教训,就是着实吓唬吓唬。
一天,张氏将朱祁镇、英国公张辅、尚书胡焕以及三杨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等他们到齐了,吩咐,请王振。
王振还在往这边赶,张氏这里已经开始训导英宗了,她指着三杨等人对他说:“这些都是元老,你有什么事儿,找他们商议,他们要是不同意,你就不要干。”
朱祁镇听着糊涂,没来由的,说这些干嘛?我不是一直挺听话的么?他正搞不明白,王振到了,王太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来的时候还满心高兴呢,心说军国大事终于也想到请我一起来商议了?看这意思,掌权有门,这些年没白公关。
他兴冲冲到了太皇太后宫中,一进门,就望见张氏面沉似水的那张脸,心里不由咯噔一下,还没等请安,就听张氏一声断喝:跪下!
王振一向很听话,想也不想就是一跪,张氏指着鼻子骂他:“你去军营干嘛?你整天在朝廷里东窜西窜干嘛?你以为你心里想什么我不知道?太祖有令,宦官不得干政。冲这条,该杀了你!”
这话摆明了就一个意思——看你不顺眼!
如果一个比你强大得多的人看你不顺眼,你怎么办?
第一个办法,就是跑路。
第二个办法,就是示弱。
实在没辙了,就只有拼命。
王振可不想拼命,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呢,当然他也不能跑路,就只剩下示弱了,于是他便求饶。
该求饶时就求饶,才能风风火火闯九州。
王振一求饶,朱祁镇也跟着替他告饶,皇帝都软了,大臣自然也不能闲着,于是三杨等人也跟着求情,张氏本就不想真杀,也就顺坡下驴,说皇帝年幼,怎知宦官自古祸乱国家?你们替他求情,我就饶了他,但此人不许再干政,否则……她盯着王振:定斩!
王振吓住了,所以老实了。
真老实了么?
对一个在底层奋斗了好多年然后又自宫的人来讲,是没有害怕这一说的,所谓的老实,其实就是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也不能闲着,于是他进一步培植自己的关系网,先从朱祁镇开始,映射到其他大臣,所以朝堂之上和军营里没了王振的影子,但王侯公府中,此人却出现得更加频繁,在张氏太后看不到的角落,王振逐步壮大着自己。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天大的喜讯:张氏病故。
束缚消失了,王振开始行动。
明朝的太监和唐朝的宦官不同,唐阉有独立的财权、兵权,非但无需借助皇权,皇权反倒还要借助他才得以保全,明阉却不行,整个明朝,虽然太监有时很得势,但军、财、政三大权力从未真正开放过,太监即便培植了自己的羽翼,也没有独霸一方的实力,且由于老朱家制定了内阁制,朝政由内阁大臣掌控,因此太监的空间还是被压制了许多的,除非,太监全面把控了皇帝,以皇权来反压内阁,才能有些空间施展手脚。
这正是王振的优势——他全面把控了朱祁镇。
朱祁镇是个很容易相信他人的皇帝,且信起来便信得一塌糊涂,其实从人格上说,他是个好人,但从能力上讲,这实在不是个好事,他这种性格时而害他,时而救他,害他的时候害得很惨,比如土木堡,救他的时候也救得很到位,比如瓦剌部落中受尊敬的战俘生活。
对王振,他是真的很相信,也难怪,一个从小陪他玩,为了他无事不办的人,不信任是不正常的。
此时三杨已经不在,张氏病故,王振手里握着皇帝这张牌什么也不怕,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朱元璋他老人家亲手挂在宫门上的“宦官不得干政”的那块牌子拿下扔掉,这个举动,宣告明朝对太监严格把控的时代,结束了,以后的刘瑾、魏忠贤等人之所以能顺利出台,全赖此时此举,他们真该感谢王振才是。
扔牌子是第一步,第二步,给自己盖房,第三步,给自己修庙。
转回头来看现在的爆发一族,也就如此而已,可见历史一直在重复。
房子盖了,庙也修了,还做什么?
继续邀宠于皇帝。
于是此阉的信任指数继续升高。
就和互联网行业一样,信任指数升高,人气就高,人气一高,巴结的人就多,所以在英宗执政初期,内阁不是最牛皮的,王振才是NO.1,当然,与此同时也显现出相当多的无耻人士。
比如,有一位工部郎中,叫王佑,无耻得近乎无敌,我仔细查了一下史上那些无耻之尤的言行,此人还是能排上前十名的。
众所周知,王振是自宫了的,无论他先前体毛多茂盛,一刀鸟飞过以后,便什么都没了,下巴一溜光,因此对长胡子的人,他看着总有些别扭,想起昔日雄风不再,心里也确实有些酸楚。
万万没料到这位工部郎中王佑竟是个极有眼光的人,王振没胡子,他也不留,那时男人不蓄须比较罕见,所以王振就问他:你怎么不留胡子啊?
这位王佑同志见当朝一品红人终于注意到他这个精心设置了,登时喜不自胜,便把酝酿了很久很久的一句非常暖人心的话端了出来:爹没胡子,儿子怎敢留?
日期:2009-01-14 18:30:47
如王佑一般的人,当时满朝都是,没人愿意去锦衣卫大狱里观光,所以个个都很听话,即便有几个不听话的,不是杀了就是流放,其余的也消停了,当然,也有那硬骨头的,但基本上都落得个家破人亡,时间久了,王太监当真无敌于天下。
可凡事都没有绝对,独独有一人,偏不吃他那套。
此人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宣德初年为御史,宣德五年巡抚山西河南,负责整顿军备,坐镇晋豫时,由于对老百姓太好,口碑极佳。
正统十一年,此人因政绩极好要升职,便入京面圣,一进城,有人便说了,你的前途都在王公公身上,准备点礼品吧。
他说没有,唯两袖清风也。
说完后不久,非但官没升,人也进了大狱。
入狱后又有人对他说:多少给点,认个错。
他说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错。
这句话说完后,他的罪名被定为谋反。
到这个份上,他仍坚持自己没错,于是,即将被杀。
有人把这个消息放了出去,很快,此人因没送礼而被诬谋反的事情传遍了京师的每一个角落,继而传遍河北、山东、山西、河南。
我说过,他做过山西河南巡抚,且口碑极好,所以这两个省的百姓们就开始写万民书,后来,连官员们也加入进来,再后来,连京师的士绅也加入进来,事情闹大了。
事情一大,皇帝就可能知道,虽然英宗朱祁镇什么都不管,但并不是傻子,一旦他知道了,责问下来,怎么交代?所以王振果断决定,放了那个人。
于是此人成了唯一一个毫发未损便走出厂狱的囚犯,虽然没升官,但他胜利了。
此公以后还会出来,并收拾王振一手制造的烂摊子,他叫于谦。
该赶的赶走了,该杀的杀掉了,国内已然无敌,王太监的手开始伸向国外。
他索取贿赂的对象,叫瓦剌。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北逃,建立一个政权叫北元,后来接连遭受明军的打击,各部落分崩离析,最后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宣德年间,瓦剌部一举统一三部,成了草原上的NO.1,由于被朱元璋、朱棣父子打怕了,所以瓦剌人特别注意同明朝的关系,其首领也先认为,要搞好外交,就得搞定对方的掌权者,也就是王振。
如此一来,王振向瓦剌伸手要好处,也就顺理成章了。
好处怎么给呢?
每年瓦剌使者来朝贡,都要额外给王振一份,而王振也乐得还个人情,拿国家的钱,对瓦拉诸位大使厚加赏赐。
赚的是自己的,花的是公家的,这种生活很惬意,不但王振觉着幸福,瓦剌使者也一样,既然每次都能在王太监这儿得到一大笔好处,不来白不来,于是来朝贡的蒙古使者越来越多,最多的一次,足有两千人。
两千人?就是两万,也照赏不误,钱不是问题,问题是王太监个人满足了没有。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王公公的吸引下,又有一大批瓦剌使者到了北京,这次来讨赏的足足两千五百人,号称三千。
他们按照老规矩,先去拜谒王振,给了他一大笔钱财,尔后,等着王振用国库的钱还给他们更多的赏赐。
但是,这次事情有了变化。
王振非但没有对他们赏赐,反倒下令:清点人数。
一点名,两千五百人。
王公公生气了:两千五,为啥说三千?打赏没问题,按名额来。
于是便有五百人没赏。
随后王公公又说了:你们卖给我们明朝的马,又难看又不好用,凭什么这么贵?从今儿开始,降价五分之四!
瓦剌使者们都愣了,这王大太监怎么了?以前不都配合得挺顺么?
对了,正因为以前配合得很顺,今日便不顺了。
瓦拉是个游牧民族部落,什么叫游牧民族?就是农耕民族的抢劫者。瓦剌除了牛马,便是帐篷,无农业,无手工业,无金融业,主要收入模式有三类:牲口贸易、明朝的赏赐、抢劫。
牲口贸易也就是边界的马市,赏赐就是每次来纳贡后,明帝国回赐给他们的财富,注意,这笔财富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他们交上去的贡品,如果这两项还是无法满足瓦剌贵族的胃口,便只有一种办法——抢劫,侵略明朝边境,劫掠明朝边民。
英宗即位后,瓦剌对明朝的骚扰一直没停过,但由于一直在贿赂王振,所以明军虽有心作战,却因王振对瓦剌的袒护而无法行动。
时间久了,不满的人越来越多,有大臣,有边关守将,有士绅,他们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王振渐渐顶不住了,于是他决定,给瓦剌首领也先一点颜色看看,让他收敛一下,所以这次才突然变脸,钱也赏得少了,马价也给降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瓦剌首领也先的颜面扫地。
颜面扫地的结果是就是,他大怒,然后发兵攻明。
后果很严重,但王振很镇定。
虽然他很贪,虽然他很蠢,虽然他根本不会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但他却很有底气,因为他知道,明军很强大。
他告诉明英宗,没什么大不了,成祖朱棣曾几次亲征蒙古,夷人早就吓破了胆,所以只要你亲自率军,肯定打胜仗。
朱祁镇一听便懵了。
他是温室花朵,虽说人还不错,但和祖上朱棣可是天壤之别,朱棣自幼随军长大,见过的人头比吃过的饭还多,他朱祁镇是干什么的?领兵打仗?从未想过,因此英宗就犹豫,去不去?
王振一力怂恿:陛下,北宋辽兵进犯,宋真宗御驾亲征,千古美名啊!
这话说得中听,英宗的心动了,是啊,这要是打胜,我也算一代明君呐,再说了,几十万大军护身,能有什么危险?就算也先胆子再大,还敢对几十万人动手动脚?好,朕就去一趟瞧瞧。
日期:2009-01-15 16:13:57
古代打仗,一般都选秋末或者冬天出发,为的是天气凉爽,粮草充足,而王振选择出兵的季节,却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天热得冒烟,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王太监竟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后勤辎重准备时间——两天。
两天,不要说粮草,就是武器能配齐都谢天谢地,但王太监都不想这些,他只考虑一个:人多就是优势,吓都能把敌人吓跑。
王振没打过仗,他这么想很正常,英宗也没打过仗,所以他支持王振也很正常。
此时皇权占了上风,大臣们谁也阻止不了,两天后,眼睁睁的,看着五十万人出发了。
武器,现凑的,骡马,现牵的,粮草,现拉的,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却被王振视如儿戏。
此次作战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这五十万人的核心,明朝的王牌部队——京师三大营。
这三大营,是朱元璋亲自设立的,分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五军营由京师禁卫军和中都留守司及山东、河南、大宁三地卫所精英组成。
三千营都是马军,乃是骑兵里的精英,当初朱棣征蒙古时,没少和蒙古骑兵死磕。
神机营最厉害,清一色的火器,不是鸟铳就是火炮,战斗力极强,朱棣征蒙古时,神机营往往率先开火,让蒙古骑兵吃尽了苦头。
皇帝亲征时,三大营环列御帐周围,一般是神机营在外,三千营在中,五军营在内,敌人来袭,先开火远射,再马军冲击,再步兵掩杀,这种作战方式是成祖朱棣的拿手好戏,对骑兵的杀伤力奇大,蒙古骑兵至少有五次,惨败于此法之下,且每次都是几万马队。
如今,精锐的三大营尽数让王公公拉了上去,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再厉害的部队,也不能没粮,人不吃饭是无法打仗的。
可是真的没粮,因为只准备了两天,粮食根本没怎么带。
即便强如三大营,也受不住了,都是猛男,饿着谁受得了?
更倒霉的是,下雨了。
一连几天的大雨,五十万人个个落汤鸡。
然后,天气终于凉快了,但对于饿着肚子浑身湿淋淋的明军来说,这种天气不是好兆头,这意味着他们会很冷。
饿、冻、湿,五十万人就这么强忍着,去作战。
铁人也受不了。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大同,等走到大同的时候,这些京师王牌已经饿得不像样子,困乏无比,不要说瓦剌骑兵,就是寻常百姓组织起来,也能轻易击败他们。
明军到来的消息,也先早就知道,一开始,他见对方有五十万之众,着实一惊,便派探马跟着明军,随时汇报情况,后来听说明军无粮,军心已乱,他有心打,却又有顾虑,毕竟是五十万人,就算站着让你砍头,也得砍上一段时间,思来想去,他有了主意,下令:部队后撤。
本来大同是被也先围住的,王振他们一到,也先居然退了,实在是令人高兴,于是王太监下令:继续追击。
全军哗然。
本来就没吃饭,走路都打晃,寻思着到了这里打打牙祭,现在怎么着?追击?快饿出人命了,凭什么追?
不要说三大营,就连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都不干了。
这郭敬和王振本是一伙,王振向瓦剌索取贿赂的时候,郭敬也没少沾光,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王太监风头旺,郭太监自然唯他马首是瞻,眼下却是两国交战,郭太监到底是打过仗的,权衡利弊之下,觉着不能任由王振胡来,便出面干涉,他把前些日子瓦剌骑兵来去如风,凶狠无比的情况全和王振说了,并告诉王太监,再往北走,一定中埋伏。
郭敬也是太监,别人的话可以不听,同行的话不能不理,王太监思索半日,觉着行了,差不离了,反正瓦剌也退了,兵也出了,虽说一路上连饿带冻,死了不少,但此次出兵的目的达到了,大同之围不是解了么?算了,见好就收吧。
他传令:撤军。
注意,他是进入大同的第一天,便宣布撤军的,也就是第二天撤军,粮草,是几乎没有补充的。
在王太监眼里,部队就好比一群羊,想怎么赶,就怎么赶,而且他认为人是不用吃饭的。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他把部队迅速带回北京,也许后果还不至于不可收拾,但他突然灵光一现:干嘛不借机去自己家乡走走?
他老家在河北蔚县,想当初王振就在这里穷得叮当乱响,就差当裤子了,如今腾达了,他要去显摆显摆,结果明军改道四十里,就往蔚县走,假设此时一路走过蔚县,再往北京赶,局面可能还是不会到不可挽留的地步,可是,走到半路,王太监又改了主意:改道由河北宣化走。
怎么又改了?
因为蔚县有庄稼。
王公公虽然很不是人,但却很爱自己的家乡,常言道谁不说俺家乡美,想到蔚县遍地的金黄,老王有了顾虑,心说这么多人,还不得把庄稼都踩坏?还是走宣化的好。
于是部队又改道往宣化走。
这么一折腾,瓦剌骑兵追上来了。
也先一直在明军后面跟着,明军的状况,他清清楚楚,本来他打算在明军进入险要关隘之前干他一票,却发现明军在兜圈子,不由大喜,因为这么一来,留给瓦剌骑兵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也先从从容容的布置好作战计划,派出各路兵将,风驰电掣般追击而来。
疲惫不堪的明军大乱。
王振一连派出两路人马去阻截瓦剌军,结果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然后他吓得要死,领着几十万人拼命逃跑,终于跑到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地方——土木堡。
土木堡,距离河北怀来县城仅有二十里。
也就是说,王振他们其实是可以入城抵挡的。
但王太监说,不,我就要在这里扎营。
理由:辎重车没到。
这是个相当荒唐的说法,因为敌军就在后面,将士疲惫厌战,此时还顾得上什么辎重?
但王太监一定要等,因为,他沿途搜刮的财物都在这些辎重中。
没办法,扎营吧,全军在土木堡扎营。
这时有人说了,此处离居庸关不远,大军扎营可以,但请皇帝去关内避避风。
王振不让。
为什么不让?因为这个主意不是他出的,功劳不可让他人抢去,所以即便有理,也不许实施。
于是所有人饿着肚子,就在土木堡硬挺着。
但是,比饿肚子还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没有水。
土木堡这个地方,没有水源,离此处十五里,倒是有条河,但谁也不敢去喝水,因为也先的部队早就抢先占领了河岸。
没办法,挖井。
于是就挖,挖了两三丈,水星儿也不见一个。
饿肚子又没水,军心大乱。
第二天一早,也先来了,他率军紧紧围住土木堡,打算进攻,但一打听,麻烦了,明军足有四十几万(还有几万在路上战死了),如果冲进去死拼,打赢了恐怕自己也得倒赔,便犹豫起来。
万没料到,明英宗却派了个使者出来,说要讲和。
身经百战的也先眼睛一亮,立刻答应了,同时下令:放开口子,让明军出去。
他放开的那个口子的方向,正对着十五里外的水源。
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嗓子冒烟的明军纷纷涌出包围圈,冲向河水,没有纪律,没有建制,无官兵之分,真正做到了上下级一致。
这已经不是部队,仿佛一群尚伞?br> 就在此时,瓦剌骑兵发动了致命的进攻,万马奔腾,长刀映日。
满脑子只有水的明军彻底丧失了抵抗能力,不是逃,就是降,各级将领战死无数。
王振和明英宗朱祁镇,在一批禁军的保护下拼命突围,但是,突不出去。
敌军越围越紧,王振、朱祁镇、禁军将士,都丧失了脱险的希望。
人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往往会疯狂,此刻有个人便爆发了,他叫樊忠,是个武将,一路上的遭遇,让他恨透了王振,不是你,焉能遭此大难?
所以他手拎着一把铁锤,在乱军中直奔王公公,王公公已经吓得话都说不出了,樊忠指着他大吼一声:“我为天下百姓除此奸贼!”
言罢一锤,正中王公公脑门,这位曾经的无敌猛阉立时呜呼哀哉。
从一个教书先生,到一个权阉,他很有勇气,也挺能闹腾,闹腾的结果也十分震撼:帝国军队主力几乎全部损失。当然,他自己也找到了很合理的死法。
王太监的遭遇告诉我们,人可以卑劣,也可以疯狂,但不可以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樊忠一锤干掉老王,自己也战死在敌群中,而那位皇帝朱祁镇,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跳下了战马。
他要做甚?
不做甚,反正也跑不了,索性坐地上休息算了。
不得不说,朱祁镇是个非常想得开的人,而且心态出奇的好,他下马后,盘腿打坐,闭目养神,实际上,就是等着人家过来给他一刀。
但他的黄袍却告诉敌人,这是个很不一般的人物。
所以没人砍他,而是把他俘虏了。
明军覆没,皇帝被擒,也先乐得找不到北,传令:保护好这个肉票,准备进攻北京。
当瓦剌军队向北京进发的时候,北京城不少大臣,都主张南迁。
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说:“欲南迁者,该杀!”
此人就是于谦,他当时的职务是兵部左侍郎。
既然不跑,就只有打,所以于谦开始布置防御。
慢着,他不是兵部左侍郎么?兵部尚书哪里去了?
死在土木堡了。
由于王振这回玩的实在太彻底,不但主力部队损失殆尽,就连类似于国防部长的大员们也跑不掉,全成了打狗的肉包子,一去不回,整个国家的安危,全落在了兵部侍郎身上,也就是说,明朝的大旗是否能打下去,全看于谦的表现。
于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兵。
没办法,精锐都扔在土木堡,要想保住北京,就得调外军入京,先调河北当地的预备役部队(当时叫备操军),再调南京、河南的预备役部队,后来又陆陆续续调来山东等沿海省份的防守海岸线的人马(备倭军),觉着还是不够,便又调数路运粮军支援,来来回回调用了二十余万人马。
调兵后,就是立新君。
虽然皇帝让人家抓了,但也不能没了皇帝就不打仗啊,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既然皇帝已经不能履行职责,索性便找个能履行的来当算了。
国难时刻,于谦当机立断,奉朱祁镇的弟弟朱祈钰为帝,史称景帝。
兵有了,皇帝也有了,准备干仗。
于谦下令,除了京师原有的防卫部队外,所有人出城作战,城门,关上,无论胜败,不许入城,将领退后斩将领,士兵退后全队斩。
这是一道冷酷无比的命令,但无人反对,因为他们的确已经退无可退。
再说也先,他把英宗当成了阿里巴巴,以为到了城下一喊话,城门就自动开了,谁知到了北京一瞧,明军是严阵以待,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就有些沮丧,随后又与守城官兵打了几仗,没占到什么便宜,可就有些晕菜。
要知道,朱祁镇在也先眼里,那就是个肉票,指望他卖钱的,哪知明朝君臣竟不吃这套,接下来如何是好?也先心里没底。
不久他又想出一个办法:勒索。
他以英宗为人质,向明朝索要大量金银珠宝,说了,再不给,就把你家皇帝切开晾着。
于谦说:随便,政府绝不受侵略者的要挟。
也先彻底没招,打,似乎很难打赢,敲诈,好像也不太容易。思索再三,还是得打,便下令:继续进攻。
进攻方向:德胜门。
当也先的弟弟孛罗率领一万瓦剌骑兵到达德胜门的时候,那一带是很静寂的。
静寂意味着没人,因此孛罗就那么大大咧咧的闯了进去。
然后,就不再静寂了。
枪声、炮声、爆炸声,震耳欲聋,不用问也知道,他们遭遇了神机营。
神机营不是全军覆没在土木堡了么?
没错,所以孛罗他们遇到的是神机营预备役部队。
兔子急了也咬人,所以别看是预备役,打的时候还真不含糊,雷烟火炮的就下开了家伙,街道中每一扇窗户,都向外喷射着火光,孛罗被当场炸死,一万马队损失惨重。
德胜门败了,去西直门。
但西直门一样进不去,部署在西直门的明军奋力抵抗,也先率军冲了几次都没结果,最后明朝其余各门的兵力都向西直门集结,也先只好又退兵。
西直门也没戏,那就去彰义门。
彰义门的守将叫武兴。
德胜门和西直门胜利的消息早传到了彰义门,所以武兴很激动,他也准备好好立上一功。
当瓦剌军到的时候,武兴毫不犹豫的率军发起了进攻,打仗就这样,短兵相接,谁横谁占上风,不在于你是老兵油子还是新兵蛋子。
士气高昂的明朝预备役部队一个反冲锋,便击溃了瓦拉的先头队伍,前队一乱,后队站不住脚,眼看着也先进攻彰义门的意图也要宣告破产。
就在这个紧要时刻,武兴惊奇的发现,有几百个太监同志,骑着马拿着刀,耀武扬威的冲向了敌军。
当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便是老公公们,也得尽一把力,这无可厚非,问题就是,你尽什么力不好,偏要去舞刀弄枪?你行么?这是其一,其二,这几百名太监虽然踊跃奔向敌群,但他们却是从明军的后方奔向前方的,也就是说,当前面的明军还在与瓦剌军前锋交战的时候,却有几百匹马从自己的后脊梁上踩了过来!
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
为了争功。
一早先藏着,却在即将胜利的时候冲出来,只能这么解释。
争功的后果就是,前方奋勇作战的明军将士们,被突然由背后冲出的太监马队给搅乱了队形,而瓦剌军队,却趁机打了个漂亮的反击,反击结果:明军阵势大乱,整体优势丧失,守将武兴在乱军中中箭身亡。
彰义门,要失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