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7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06.03.Die.Blechtrommel.1979.iNT.DVDRip.XviD-ZHWL.铁皮鼓 [复制链接]

UID
3080
注册时间
2001-9-22
帖子
14089
精华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9 08:50:3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1. 88/经典片/12.06.03.Die.Blechtrommel.1979.iNT.DVDRip.XviD-ZHWL.铁皮鼓/
复制代码


Die Blechtrommel 铁皮鼓 (1979)

译名: 铁皮鼓(中)/锡鼓(台)/锡鼓(港)
别名: Blaszany bebenek (1979) (Poland)
             Le Tambour (1979) (France)
             The Tin Drum (1980) (USA)
导演: 沃尔克 舒伦多夫 (Volker Schl?ndorff)
编剧: 琼-克劳德 卡里尔 (Jean-Claude Carrière)
             Günter Grass
演员: 马里奥 阿多夫 (Mario Adorf) ...... Alfred Matzerath
             安杰拉 温克勒 (Angela Winkler) ...... Agnes Matzerath
             戴维 本南特 (David Bennent) ...... Oskar Matzerath
             Katharina Thalbach ...... Maria Matzerath
             丹尼尔 奥布里克斯基 (Daniel Olbrychski) ...... Jan Bronski
             Tina Engel ...... Anna Koljaiczek
             Berta Drews ...... Anna Koljaiczek
             Roland Teubner ...... Joseph Koljaiczek
             Tadeusz Kunikowski ...... Uncle Vinzenz
             Andréa Ferréol ...... Lina Greff
             海因茨 本南特 (Heinz Bennent) ...... Greff
             Ilse Pagé ...... Gretchen Scheffler
             Werner Rehm ...... Scheffler
             K?te Jaenicke ...... Mother Truczinski
             Helmut Brasch ...... Old Heilandt
国家: 西德/法国/波兰/南斯拉夫/
出品: Argos Films
类型: 剧情/
评分: 7.6/10 (1,813 votes)
片长: 142 min
分级: 阿根廷:18/澳大利亚:R/智利:18/芬兰:K-16/法国:-12/香港:III/挪威:18/瑞典:15/英国:15/英国:X/美国:R/西德:16
奖项: 1980 奥斯卡奖 最佳外语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1979 获奖 戛纳电影节 沃尔克 舒伦多夫 (Volker Schl?ndorff)
剧情:

  外祖母安娜还未婚的时候,一个叫约瑟夫年轻人为了逃避追捕钻进她的大裙子下,而成为了奥斯卡的外祖父。母亲阿格内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爱,但由于近亲不能结婚,只好嫁给商人阿尔弗莱德。奥斯卡出生了,但谁是他真正的父亲也许只有母亲阿格内斯知道。

  奥斯卡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一个"铁皮鼓"作礼物,他高兴的整天挂着它。他在桌子底下玩,发现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妈****私情,他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他决定不再长大。他从楼上跳了下来,结果他真的就不再长高,停留在三岁的高度。一次,爸爸抢他的鼓,他大声的尖叫,结果发现,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从此没有敢再抢他的鼓。

  希特勒上台后,父亲加入了纳粹党。母亲还是频频和舅舅幽会,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没完没了的吃起了鱼,结果由于过量而死去。母亲死后不久,舅舅也被纳粹杀害了。外祖母带了一个女仆玛利亚回来,奥斯卡和父亲都占有了她的身体,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奥斯卡认为孩子是他的,但玛利亚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孩子成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苏军攻占了但泽,父亲被杀,他埋葬了父亲,也埋了伴随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脑袋,这时候发现,奥斯卡恢复了生长……

  影片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1959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铁皮鼓》,导演施隆多夫忠实了原作荒诞、讽刺的基调,通过奥斯卡的视角,看到一个夸张和丑陋的世界。为了达到影像上的逼真,展示奥斯卡的视点,片中有多处从膝盖高度拍摄的镜头,以此把"成年人"的世界诠释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哑剧,甚至达到了荒诞的程度。这一切更像一个想象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是怪诞的提线木偶,他们有过分夸张的企图和言过其实的欲望。片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为影片的荒诞和怪异增加了深度。铁皮鼓这一道具在影片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实它和奥斯卡所具有的的特异功能一样,蕴含着颠覆丑陋现实的意义。

关于导演:

  福尔曼.施多隆夫是60年代发起的新德国电影运动的重要导演,《铁皮鼓》是使他获得国际性声誉的主要代表作。

  1962年,原联邦德国的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在奥伯豪森举办的一次电影会议上联名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宣称要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开辟德国电影的未来,由此发起了“新德国电影”运动。施隆多夫与法斯宾德、赫尔措格、文德斯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他们的作品展现出对时代历史、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对电影形式的发现与开拓,各有建树,又有同一性。70年代后期,新德国电影进入艺术的成熟期,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1978年摄制的《铁皮鼓》以史诗般的巨幅画卷回顾了但泽地区二战前后二三十年的历史,于1979年同《现代启示录》并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80年又赢得美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施隆多夫早年在巴黎攻读政治学,然后进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作,曾做过路易.马勒等法国名导演的副手,从短片开始创作生涯,处女作《青年特尔勒斯》“预示了新德国电影的觉醒”。《铁皮鼓》从一个侏儒儿的独特视角出发,以似乎荒诞的情节叙述了一段真正荒诞的历史,铁皮鼓作为道具体现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的每一次敲响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纳粹法西斯以及对怎么虚伪、道德沦丧的成年人的抗议。

影评:

荒诞游戏——看《铁皮鼓》

                ————孙克冲

    德国新电影的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ondorff)精心拍摄的电影《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根据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的同名小说改编,不负当年的一番心血与《现代启示录》一起获得197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在1980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而君特·格拉斯本人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德国新电影的重要导演之一,施隆多夫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他的作品有《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1971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年)、《伪造》(1981年)、《斯万的爱情》(1983年)、《一个保姆的故事》(1989年)、《玻璃玫瑰》(1991)等。《铁皮鼓》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铁皮鼓》是伦勃朗式的田野风景、以及典型的德国街道、人员吵闹的家庭背景下构建的个人反抗史。小奥斯卡三岁时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他反抗他的父母、纳粹、舅舅、情人等等。他的反抗是内心式的,于是在他那侏儒的身材上扛着一架铁皮鼓,整日梆梆的敲着。他不仅具有可以左右自己成长的能力,还可以用他的叫声击碎玻璃。第一次是他的父母要取下他的铁皮鼓,他尖叫着,家中的钟表破碎了。这种能力开始成为他自我保护的方法,后来还用叫声在玻璃杯上刻了个心形,送给他的情人。

  当然他还和他的同伴们组建一个侏儒表演队,四处为军队慰问演出,直到二战结束。这时,他的这种能力成为他工作生活的手段。正是这种能力能够让他的反抗变为完全内心自省式的,让他成为一个拒绝进入那个罪恶的年代的目击者,一个可以逃避历史责任和危险的孤儿,一个拒绝和成年人游戏的局外人。这种内心式的反抗加强了原著和电影的寓言文本指向。

  《铁皮鼓》的人物表演极端夸张,第一个特写镜头是小奥斯卡的外婆安娜坐在土豆地边,吃着滚烫的烤土豆,接着他的外公用卓别林式的步子跑到安娜的裙下躲起来。当着追捕的士兵,他外公在裙下和安娜做爱,并有了他的妈妈安妮。整个影片充满了类似的表演和情节。这种荒诞、夸张的表演和情节让影片显得极端丰富。

  电影《铁皮鼓》大量省略了小说的许多情节,又保留了另外一些情节,甚至补充一些细节,正是这种删减和保留,让电影较为成功。这种改编原著的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成功的删减和保留。《铁皮鼓》做到了。

  评论电影《铁皮鼓》的一个困难是与评论小说《铁皮鼓》的区别,这既是电影与小说的区别,也是施隆多夫与格拉斯的区别。这种困难是评论所有改编原著电影的困难。同时,这种困难还包括电影是否保留了原著的某些重要东西,电影本身是否在电影方面有所突破,电影有省略了什么,这种省略是出于何种原因。

  电影《铁皮鼓》无疑集中在了小奥斯卡身上,必须要删掉原著中大量的其他人物线索。小奥斯卡这个人物如何既不费胶片又完整的表现出来,这就又要涉及省略部分原著并保留些什么。当然,其他人物在电影中也面临同样的删减和保留。即使只有几个镜头的人物,也要把他的人物个性突出出来。

  例如侏儒表演队的小伙伴们,其中贝布拉无论声音、谈吐、举止都是温文而雅的,给人印象深刻。他的妈妈安妮周旋丈夫和布朗斯基之间,从讨厌吃鱼变为奢吃,最后吃鱼给吃死了。每个主要人物都是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也都有着他的寓意。正因为如此,《铁皮鼓》是丰富的,它保留每个人物在电影中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依据电影的需要,而不是小说塑造的人物本身。

  从影片来看,《铁皮鼓》类似一场荒诞的游戏。儿童有儿童的规则。成人有成人的规则。政治有政治的规则。战争有战争的规则。过程越是残酷,结局就越是显得荒诞。包括小奥斯卡父亲阿尔法德的死,是小奥斯卡把一个希特勒头像放到他手上,阿尔法德意图咽到肚里却被卡在喉咙里,挣扎中被苏军开枪打死。阿尔法德的死是战争结束的游戏牺牲品,充满了反讽。他的死显得可笑。但影片中所有人的死都显得可笑。一旦游戏结束了,小奥斯卡又开始长大了。于是,小奥斯卡拒绝身高的长大和重新成长,都不过是格拉斯和施隆多夫的游戏因素,象其他因素一样是荒诞的,也是直指人性、人生的,是表现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UID
21384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184
精华
0
2#
发表于 2003-12-9 16:03:10 |只看该作者
情节是挺荒诞的,看介绍还是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