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闪》至少有三个原因值得留意,首先,1960年生于突尼斯的阿代拉蒂夫.科西切(Abdellatif Kechiche)属于法国新锐导演阵营,多才多艺,演戏、演剧、编剧和导演样样精通,他的第一部电影《伏尔泰的错误/La faute a Voltaire》就很成熟,影片描写一个突尼斯移民在巴黎的经历,并在2000年的威尼斯拿到了最佳处女作金狮奖,算是一鸣惊人;其次,该片在法国日趋紧张的电影投资环境中没有依靠任何投资和赞助,完全靠科西切个人投资拍成,剧本、对话、导演科西切一个人全包了,算是如假包换的“独立电影”;第三,各大杂志虽然没怎么炒做,但是打分普遍偏高,据说该片的剧本是科西切13年前完成的压箱之作。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为法国电影史提供了一部完全不同的“市郊电影/Cinema de banlieue”。自从80年代中期法国电影人开始关注“市郊”话题时,“市郊电影”似乎成为法国社会问题的顽疾,所谓“市郊”就是指远离市中心的下等平民聚居区,这里与城市富人的别墅和独门居室不同,到处是高层住宅,多居住着阿拉伯、黑人的移民。在90年代,市郊外国移民的孩子逐渐成长起来,“市郊少年暴力”一度成为法国社会最敏感的问题,“市郊”也成为某些电影批判现实的题材,最有名的就是卡索维茨的《怒火青春》,导致人们一提到“市郊”就想到少年暴力、酗酒、吸毒、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