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44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照片之七 [复制链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8 01:23: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布列松1932年才开始拿起相机拍照。这是一张早期的代表作。
      斯维勒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画面里一个撑着双拐的残疾儿童,他后面正在嬉戏的孩子们对此有不同反映。其中一个坏小子甚至要想恶作剧,被另一个孩子抱住。照片拍摄得十分生动,画面结构也相当严谨完整。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2#
发表于 2003-1-18 01:24:33 |只看该作者
两个男子,一个在布幕的缝隙中偷看街头演出,另一个警惕地扫瞄着周围的情况,以免被人抓住而引起麻烦。照片的精彩部分是这个男子那种特别的眼神。布列松有时被列入“专在街头巷尾抓拍的摄影家”行列,他善于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照片。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3#
发表于 2003-1-18 01:25:18 |只看该作者
1936年,英国乔治六世举行加冕典礼,世界各国的摄影记者,闻风而至的全国记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丽堂皇的仪仗队上。布列松却与众不同,他还注意到马路上的芸芸众生。躺在报纸堆里入睡的人物,由于深夜出来“占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仪仗队过来时,他却已经支持不,进入梦乡……。别具慧眼,旁敲侧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挖掘富有情趣的镜头,是布列松所特有的风格。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4#
发表于 2003-1-18 01:25:57 |只看该作者
广角镜头取景范围大,景深大,可把远近景物全都纳入清晰范围之中。但焦距太短的广角镜头往往过分夸张前景,产生歪曲和变形。因此,布列松经常采用28毫米的广角镜头。这张为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拍摄的照片,反映出画家对鸽子的喜爱,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5#
发表于 2003-1-18 01:26:56 |只看该作者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 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6#
发表于 2003-1-18 01:27:41 |只看该作者
柏林墙边(1963)
    德国柏林东西分别占领十六年后,东柏林方面于1961年8月12日至13日工资突击建功立业立起柏林墙,其目的是防止西方的渗透和干扰。布列松的这个镜头,表现三个柏林人站在一个高台上,观看墙那边的情景。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7#
发表于 2003-1-18 01:28:42 |只看该作者
柏林墙边(1962)
    在东西柏林交界处,布列松抓到了这样一个发人遐想、引人深思的镜头。双手持拐而行的残疾者,暗示出以前发生过的战争;荷枪的卫兵,又反映出了持续着的对立。再加上阴雨天气的灰暗影调,使得画面有一种低沉的气氛。布列松经常强调观察,他说:“重要的是观察。摄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敏捷的表现出最重要的部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8#
发表于 2003-1-18 01:29:29 |只看该作者
轧金子(上海,1949)
    此照片摄于四十年代的上海。剧照的通货膨胀使百姓手中的纸币几乎成为废纸。为此人们疯狂地挤在银行门口,企图兑换一点较可靠的黄金。上海人称之为“轧金子”。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9#
发表于 2003-1-18 01:30:26 |只看该作者
门里门外(北京,1949)
    门里坐着富态的老板,门外石阶上坐着辛劳一天的雇工,在吃着窝头、咸菜、小米粥——当时北京劳动者最普遍的一日三餐。不同的人物身份和境遇鲜明而突出,足见布列松的抓拍功力。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10#
发表于 2003-1-18 01:31:28 |只看该作者
苦难的眼睛(1948,南京)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像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11#
发表于 2003-1-18 01:32:02 |只看该作者
北京(1958)
    1958年,布列松曾再次来华摄影采访。在一个科技展览会里,一群观众,好奇而又精神专注地观看着电视图象,布列松不动声色地拍下了当时的真情实景。照片中人们的精神状态与前一幅的愁苦面容截然不同,有鲜明的反差。他说:“我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别人看了我的作品而感到真实。”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12#
发表于 2003-1-18 01:32:56 |只看该作者
雕塑家贾柯米蒂(1961)
    布列松拍摄人物时,经常喜欢在他们的动作过程中下手。这张意大利现代派雕塑家贾柯朱蒂的照片,就是在他们搬运雕像时抓拍下来的。抓拍的时机,恰好是贾柯米蒂处于两个塑像之间,而且举步前行的姿态又与前景中塑像的身姿有某些相似之处。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13#
发表于 2003-1-18 01:33:38 |只看该作者
国庆日
美国国庆日,这位老太太准备在自己家悬挂国旗来庆祝这一节日,可惜她家的旗杆断了。没有办法,她就把国旗被在身上。她说:“在我心中不能没有这面国旗。“这时,布列松迅速地拍下了这张照片。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14#
发表于 2003-1-18 01:34:24 |只看该作者
纽约(1961)
在美国,几乎每一家公司的经理和老板都离不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秘书,这张照片之妙,是妙在瞬间的抓取上。观众看不见女秘书的容貌和身影,只能看到一只高跟鞋的脚。这就避免了直露,提高了作品的内涵和视觉趣味。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15#
发表于 2003-1-18 01:35:19 |只看该作者
坟场中的热恋(1978)
      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的死亡;另一方面又是一代又一代的生息繁衍。这张照以生与死强烈的对比,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小小的一个画面里,凝聚着人类永远说不清讲不完的故事,这会引发出多少联想和感慨。而这,正是布列松作品的与众不同,特别耐人寻味的地方。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16#
发表于 2003-1-18 01:36:01 |只看该作者
田野景色(1968,法国)
    布列松所拍的照片,并不是每一幅都有深刻的含意。有些是对形式美的注重和讲究。右图:1952年在意大利拍摄的街头小景,路边的铁栏、街面上的行人,以及一级的台阶,既富有层次,又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上图:1968年在法国所拍摄的田野景色,高耸的树林,笔直的道路,S形的透视消失点,不论是线条,还是黑灰白影调,都给人以统一协调之感。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750
注册时间
2002-5-18
帖子
8094
精华
12
17#
发表于 2003-1-18 01:36:39 |只看该作者
1980年,一位中国客人到巴黎访问布列松,要求为这位72岁高龄的摄影大师拍摄照片,布列松没有同意,但把这张照片送给他的客人。画中的形象,是布列松在落地窗帘后面持笔作画。此照表示:晚年的布列松已退出摄影圈。他不抛头露面,只想以绘画自娱,度此余生,此幅为布列松妻子所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关闭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810
注册时间
2001-4-5
帖子
10388
精华
14
18#
发表于 2003-1-18 01:57:38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