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161#
发表于 2007-12-1 12:31:25 |只看该作者
唉,还是经验太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62#
发表于 2007-12-1 22:12:02 |只看该作者
[1173]



    李舜臣并不知道,当他打着呵欠催促返航的时候,一个人正站在岸上,绝望地看着他的背影,拔出腰刀,切腹自尽。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来岛通久,如果说九鬼嘉隆是日本国内第一海军名将的话,他大概就是第二。



    这位仁兄之前也是海盗,在中国(日本地名)地区盘踞多年,向来无人敢惹,连织田信长、毛利元就等超级诸侯都要让他三分,然而在李舜臣的面前,他彻底崩溃了,除了他的舰队,还有他的尊严。



    其实来岛兄还是太脆弱了,事实证明,被李舜臣打得自卑到自尽的人,绝不只他一个。



    来岛通久的死,以及一连串的失败,终于让日本海军明白,这个叫李舜臣的人,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障碍。



    日本人是很有组织性的,遇到问题不能解决,就逐级上报,一层报一层,最后报到丰臣秀吉那里,丰臣老板一看,顿时大怒:一个人带着几十条船,就把你们打得到处跑,八嘎!



    但是八嘎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亲自制定了一个战略,命令集中所有舰队,寻找李舜臣水军,进行主力决战,具体战略部署为:



    胁板安治统帅第一队,共七十艘战舰,作为先锋。

    加藤嘉明统帅第二队,共三十艘战舰,负责接应。

    九鬼嘉隆统帅第三队,共四十艘战舰,负责策应。



    以上三队以品字型布阵,向全罗道出击,限期一月,务必要将李舜臣主力彻底歼灭!



    九鬼嘉隆(他掌握日本海军实际指挥权)接受了这个任务,并立即安排舰队出发,一百四十艘战舰浩浩荡荡地向着全罗道开去,现在,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李舜臣。



    九鬼嘉隆认为,自己目前的战力,李舜臣是绝对无法抵挡的,他最担心的,是李舜臣闻风而逃,打游击战,那就很头疼了。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十分多余。



    联合舰队日夜兼程,抱着绝不打游击的觉悟,向全罗道赶去,然而就在半路上,他们的觉悟提前实现了,因为李舜臣,就在他们的面前。



    在得到日军总攻击的消息后,李舜臣十分兴奋,他已经厌倦了小打小闹,于是连夜带领海军主力,于八月三日到达庆尚道闲山岛,找到了那些想找他的人。



    虽然李舜臣实在有点过于积极,虽然日军的指挥官们个个目瞪口呆,但既然人都到了,咱们就开打吧。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63#
发表于 2007-12-1 22:12:37 |只看该作者
[1174]



    具体过程就不提了,我也没办法,实在是不值一提,在短短四个小时之内,战斗就已结束,日军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共有五十九艘战舰被击沉,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胁板安治三员大将带头逃跑,两名日军将领由于受不了刺激,切腹自杀,上千日军淹死。史称“闲山大捷”。



    总而言之,在日本国内战史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海军,以及所谓海军名将们,就是这么个表现,真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在李舜臣的阻击下,日军水陆并进的企图被打破,海上攻击暂时处于停顿状态,李舜臣以他的天赋,完成了这一壮举。



    但毕竟只有一个李舜臣,朝鲜人民也不能都搬去海上住,所以该丢的地方还是丢了,该跑的人还是跑了。朝鲜亡国在即,李舜臣回天无术。



    日本国内史料对这段“光辉历史”一向是大书特书,特别对诸位武将的包装炒作,那是相当到位,在《日本战国史》中,就有这样一句极为优美的话:



    耀眼无比的日本名将之星照亮了朝鲜的夜空,如同白昼。



    而相关的战国游戏,战国电影等等,对战国名将们的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入朝作战的这几位日军军长,也被吹得神武无比。



    我也曾被忽悠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我放下游戏和电影,翻开日本和朝鲜的古史料,才终于证实了一句话的正确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战争初期,由于朝鲜的政府军实在太差,日本的诸位名将们可谓一打一个准,出尽了风头,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最先有此觉悟的,是小早川隆景,这位日本国内的著名智将率领第六军进军全州,此地已无朝军主力,此来正是所谓“扫清残敌”。



    结果出人意料,“残敌”竟然主动出现了——光州节度使权朴。



    这位仁兄名不见经传,且是名副其实的“残敌”——部队被打散了,光州的节度使,带着两千残兵,跑到了全州打起了游击。



    著名智将对无名小卒,精锐对游击队,当面锣对面鼓躲都没法躲,无可奈何,那就打吧。



    结果是这样的,经过几个钟头的战斗,日军大败,被阵斩五百余人,小早川隆景带头逃窜,权节度使也并未追击——手中兵力太少。史称“梨峙大捷”。



    这是打“残敌”,还没完,下面这位更惨,而他遇到的,是民兵。



    这位更惨的仁兄,名叫福岛正则。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64#
发表于 2007-12-1 22:13:07 |只看该作者
看到小日本被干的落花流水,特爽!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165#
发表于 2007-12-2 05:20:31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志愿军呢,怎么还没出现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66#
发表于 2007-12-2 21:35:04 |只看该作者
[1175]


    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二十日,福岛正则率领大军向新宁方面进军,途中遇到权应铢带领的义军(老百姓自发组织的武装),双方展开大战。



    在鏖战中,由于福岛正则指挥不利(日方自承),优势日军竟被民兵击退,丢弃大量武器、粮食,全军撤退。



    由于福岛正则的失败,民兵们乘胜追击,一举收复永川、义城、安东等地,“名将”福岛正则连连败退,固守庆州。



    和小早川叔叔比起来,毛利辉元侄子也不走运,他也输给了民兵。



    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十四日,毛利辉元、安国寺惠琼率第七军,向全州进发,由于官兵都已逃走,民兵首领黄璞率军与敌作战,激战一天,日军死伤惨重,被迫退走。



    下一个倒霉的是黑田长政。



    万历二十年(1592)九月六日,忠清道义军首领赵宪,率领民兵攻击黑田长政第三军,经过激战,黑田长政输了。



    不但输了,而且他输得比上几位更彻底,不但被民兵打败,连老巢清州城(朝鲜地名)都丢了,连夜逃走。



    这还没完,一个月后(十月三日),他又率三千余人进攻延安府(朝鲜地名),守城的只有不足千人的民兵(政府军早没影了),经过三天的战斗,日军攻城不下,反而被城内突袭,大败而退。



    总而言之,日军将领的水平呈现反比例,实践证明,吹得越厉害,打得越差。搞笑的是,那位而今在日本国内评价一般的第一军军长小西行长,在战争中却表现得很不错,之所以没人捧,主要是因为他后来在日本关原之战中被人打败,下场也惨,被泼了无数污水,成了反面典型。



    所以说,鬼子的宣传要真信了,那是要过错年的。



    很明显,丰臣秀吉不玩游戏,也不看电视,他很清醒,于是在初期的胜利与失败的乱象之中,他选定了那个最合适的指挥官——小西行长,并将大部分作战指挥权交给了他。



    而在此之后长达数年的战争中,这个名字成了史料中的明星人物,出镜率十分之高,其他的诸多所谓名将,都成了跑龙套的,偶尔才出来转转。要知道,日本人并不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理由的。



    打了一辈子仗的丰臣秀吉,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在以往的几十年里,他的眼光几乎从未错过,这次似乎也不例外,种种迹象表明,他做出了一个极其正确的抉择——相对而言。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67#
发表于 2007-12-2 21:44:37 |只看该作者
[1176]


时间,只需要时间



    从战绩上看,小西行长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指挥官,作为先锋,他击溃了朝鲜军队,并巩固了战果,虽然其他同行的表现不如人意,李舜臣也过于强悍,但在他的掌控下,朝鲜大部已牢牢地控制在日军的手中。



    很快,各地的叛乱将被平息,我们将向下一个目标挺进。



    日本正在准备,朝鲜正在沦亡,明朝正在争论。



    自打日军六月入侵以来,明朝的朝廷一刻也没消停过,每天都大吵大闹,从早到晚,连个中场休息都没有,兵部那帮粗人十分想打,部长石星尤其激动,甚至主动请愿,表示不用别人,自己带兵收拾日本人。



    但他刚提出来,就被骂了回去,特别是兵科给事中许弘纲,话说得极其难听,他认为,把敌人挡在门口就行了,不用出门去挡(御倭当于门庭),此外他还批评了朝鲜同志,说他们是被人打就求援,抓几个俘虏就要封赏,自己打仗却是望风而逃,土崩瓦解(望风逃窜,弃国于人),去救他们是白费劲。



    朝廷大多数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恰好此时,朝鲜国王又提出渡江避难,按说过来就过来吧,可是辽东巡抚又上了个奏疏,说我这里地方有限,资源有限,只能接收一部分人,其余的切莫过江,本地无法接待。



    末了还附上可接收难民名额——“名数莫过百人”



    这下朝鲜国王也不干了,我好歹是个国王,只让带一百人过来,买菜做饭的都不够啊!



    难民问题暂不考虑,到底出不出兵,几番讨论下来,朝中大臣几乎达成了共识——不去。



    事情到此,眼看朝鲜就要亡国,一个人发话了:



    “应该早日出兵救援!(宜速救援)”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沉默了,经过商讨,明朝确定了最后方针——出兵。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是万历。



    很多人都知道万历皇帝很懒,知道他长期不上朝,知道他打破了消极怠工的最长时间纪录(之前这一纪录由嘉靖同志保持),但有一点很多人并不知道:



    他虽不上朝,却并非不管事。



    因为一个不会管事,不会控制群臣的人,是绝不可能做四十八年皇帝的,四十八天都不行。



    事实证明,由始至终,他都在沉默地注视着这个帝国的一举一动。而现在,是说话的时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168#
发表于 2007-12-2 21:52:10 |只看该作者
老大发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1087
注册时间
2004-12-13
帖子
1596
精华
0
2169#
发表于 2007-12-3 08:59:31 |只看该作者
朝鲜人,一向如此,从古至今。
如果朝鲜再来 央求中国时,我看咱就一举灭了算了。省得总得求他,烦/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63
精华
3
2170#
发表于 2007-12-3 15:02:51 |只看该作者
朝鲜和中国的关系令我想起了二战时的意大利和德国

德国人说:
如果意大利是我们的敌人,只要十个师就可以消灭它
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需要二十个师来防范它
可惜意大利是我们的盟友,我们只好用三十个师来保护它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71#
发表于 2007-12-3 21:36:54 |只看该作者
[1177]


    应该说,这次万历皇帝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日本的野心绝不仅于朝鲜,一旦吞并成功,增强实力养精蓄锐,必定变本加厉,到时更不好收拾。



    打比不打好,早打比晚打好,在国外打比在国内打好,所谓“无贻他日疆患”,实在是万历同志的真知灼见。



    万历二十年(1592)七月,明朝向朝鲜派出了第一支军队。



    受命出击的人,是辽东副总兵祖承训。



    祖承训,辽东宁远人,原先是李成梁的家丁,随同李成梁四处征战,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勇猛善战,是一个看上去很合适的出征人选。



    看上去很合适,实际上不合适,这倒不是他本人有何问题,只是因为在鸭绿江的那边,有十五万日军,而祖将军,只带去了三千人。



    更滑稽的是,他并非不知道这一点,在部队刚到朝鲜时,朝鲜重臣柳成龙出来迎接,顺便数了数队伍,觉得不对劲,又不好明讲,便对祖承训说道:



    “倭兵战斗力甚强,希望将军谨慎对敌。”



    祖承训的回答简单明了:



    “当年,我曾以三千骑兵攻破十万蒙古军,小小倭兵,有何可怕!”



    首先我们有理由相信,祖承训先生吹了牛,因为虽然李成梁很猛,似乎也还没干过如此壮举,打下手的祖承训就更不用说了。



    其次,祖承训实在是自信得有点过了头,别说十五万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就算十五万个白痴,站在原地不动让他砍,只怕也得十天半个月。



    但就此言败似乎为时过早,祖承训所带的,是长期在边界作战的明军,战斗力较强,就算和日本人死磕,也还是有一拼。



    然而,事情似乎进展得比想象中更顺利,这一路上,祖承训压根就没碰上几个敌人,他更为自信,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向目标赶去。



    平壤城,已在眼前。



    看来日军确实吓破了胆,不但城墙上无人守卫,连城门都敞开着,里面只有几个零散日军,机不可失,祖承训随即发动冲锋,三千人就此冲入了城内。



    祖承训率军进入朝鲜那天,小西行长便得到了消息,对于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他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加藤清正等人表示要固守城池,出外迎敌之时,他却表示了反对。



    因为他知道,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72#
发表于 2007-12-3 21:37:21 |只看该作者
[1178]


    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即使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也不例外,事实证明,丰臣秀吉没有看错人。



    当祖承训全军进城后,随着一声炮响,原先安静的街道突然喧哗起来,日军从隐藏地纷纷现身,并占据有利地形,用火枪射击明军。



    几轮齐射之后,明军损失惨重,祖承训也被打蒙了,他原以为,日军都是些没开化的粗人,谁知道人家不但懂兵法,还会打埋伏。



    慌乱之下,他率领残兵逃了出去,但损失已经极其惨重,死伤两千余人,几近全军覆没,副将史儒战死。



    明军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结束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朝鲜国王那里时,李昖基本肯定,自己离跳江不远了。而丰臣秀吉更是欣喜若狂,他终于确定,明军的实力正如他所了解的那样,根本不堪一击。



    万历得知这个消息后,却并未激动,他只是沉默片刻,便叫来了兵部侍郎宋应昌,告诉他,正式开战的时候到了。



    好吧,既然如此,我们就认真开始吧,很快,你们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宋应昌,字思文,嘉靖四十四(1565)年进士,时任兵部右侍郎。



    和部长石星比起来,副部长宋应昌并不起眼,因为石部长不但个子高(长八尺),长得好(相貌过人),而且经常大发感慨,抒发情怀。而宋应昌每天不是跑来跑去,就是研究地图兵书,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这么一个人,想引人注意也难。



    然而万历却接连两次拒绝了石星的请战,将入朝作战的任务交给了宋应昌,因为他是个明白人,能不能吹和能不能打,那是两码事。



    此后事情的发展证明,这是一个极为英明的选择。



    宋应昌虽然为人沉默寡言,却深通韬略,熟知兵法,他虽然从未主动请战,却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且做事毫不拖拉,在受命之后,他片刻不停,即刻开始制定进攻计划,调兵遣将。



    然而没过多久,让万历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向办事极有效率的宋应昌竟然主动表示,虽然朝鲜局势极度危险,但目前暂时还不能出兵。



    万历问:为什么?



    宋应昌答:我召集的将领之中,有一人尚在准备,我要等他,此人不到,不可开战。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173#
发表于 2007-12-4 01:24:41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万历也是闷骚型的,肚子里门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0
注册时间
2000-12-22
帖子
1082
精华
0
2174#
发表于 2007-12-4 15:49:41 |只看该作者
难道宋应昌也是名将?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啊,惭愧!
为了下载而下载
为了沟通而聊天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63
精华
3
2175#
发表于 2007-12-4 17:02:46 |只看该作者
邓子龙!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5324
注册时间
2003-5-5
帖子
1740
精华
0
2176#
发表于 2007-12-4 22:07:27 |只看该作者
[1179]

    对于宋应昌所说的那个人,万历也十分欣赏,所以他表示同意,并问了第二个问题:需要多久?



    宋应昌回答道:至少两个月。



    事情就这样定了,派遣明军入朝作战,日期初定为两个月后,即万历二十年年底。



    问题在于,明朝这边可以等,朝鲜人你可以告诉他兄弟挺住,可日本人那里怎么办呢?你总不能跟他说,我是要打你的,无奈还没准备好,麻烦你等我两个月,先别打了,我一切齐备后就来收拾你。



    对此,宋应昌也束手无策,他只会打仗,不会外交,于是几番踢足球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被交给了兵部尚书石星。



    然而石星也没办法,他是国防部部长,连老本行都不在行,搞外交更是抓瞎,但他是一把手,关键时刻是要背黑锅的,这事他不干就没人干了,可又不能不干。



    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几天后,石大人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招聘。当然,不是贴布告那种搞法,而是派人私下四处寻访。



    在石星看来,我大明人才济济,找个把人谈判混时间,应该还是靠谱的。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这是个馊主意,如此国家大事,竟然临时上外边找人,实在太不严肃。



    但事实证明,馊主意执行起来,倒也未必一定就馊。因为很快,石星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沈惟敬。



大混混的看家本领



    沈惟敬,嘉兴人,关于此人的来历,史料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倒是相当一致——市中无赖也。



    所谓市中无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市井的混混。



    对于这个评价,我一直有不同意见,因为在我看来,沈惟敬先生不是混混,而是大混混。



    而之后的事情将告诉我们,混混和大混混是有区别的,至少有两个。



    大混混沈惟敬受聘后,很快就出发了,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义州,任务是安抚朝鲜国王,在这里,他见到了避难的朝鲜官员。



    据朝鲜官员后来的回忆录记载,这位沈惟敬先生刚一露面,就让他们大吃了一惊——天朝怎么派了这么个人来?



    因为据史料记载,沈惟敬长得很丑(貌寝),而外交人员代表国体,一般说来长得都还过得去,如此歪瓜劣枣,成什么体统。
专家不如癞蛤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5324
注册时间
2003-5-5
帖子
1740
精华
0
2177#
发表于 2007-12-4 22:08:02 |只看该作者
[1180]

    但接下来,更让他们吃惊的事情发生了,这位仁兄虽然长得丑,且初见此大场面,却一点也不怯场,面对朝鲜诸位官员,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只要他开口,没人能插上话。



    于是大家心里有了底,把他引见给了朝鲜国王李昖。



    李昖已经穷极无奈了,天天在院子里转圈,听说天朝使者来了,十分高兴,竟然亲自出来迎接,并亲切接见了沈惟敬。



    接下来,他将体会到沈大混混的非凡之处。



    一般说来,混混和大混混都有一项绝技——忽悠,但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忽悠的档次和内容差别很大,一般混混也就骗个大婶大妈,糊弄两个买菜钱;大混混忽悠的,往往是王公贵族,高级干部,糊弄的也都是军国大事。



    而沈惟敬很符合这个条件,他只用了几句话,就让准备去寻死的李昖恢复信心,容光焕发。



    他主要讲了这样几件事:首先,他是代表大明皇帝来的(基本上是没错),其次,他很会用兵,深通兵法(基本上是胡扯),希望朝鲜国王不要担心,大明的援兵很快就到(确实如此),有七十万人(……)。



    在谈话的最后,他还极其神秘地表示,和平是大有希望的,因为他和平秀吉(即丰臣秀吉)的关系很好,是铁哥们(我真没话说了),双方摊开来谈,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每当我觉得人生过于现实时,经常会翻开这段史料,并感谢沈惟敬先生用他的实际行动,让我真正领略了忽悠与梦想的最高境界。



    综合分析沈兄的背景:嘉兴人,会说日语,还干过进出口贸易(走私)。当过混混,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他可能和倭寇有过来往,出过国,估计也到过日本,没准也有几个日本朋友。



    当然,说他认识丰臣秀吉,那就是胡扯了,人家无论如何,也算是一代豪杰,日本的老大级人物,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但是李昖信了,不但信了,而且还欣喜若狂,把沈惟敬看作救星,千恩万谢,临走了还送了不少礼品以示纪念。



    话说回来,朝鲜也有精明人,大臣柳成龙就是一个,这位仁兄搞了几十年政治斗争,也是个老狐狸,觉得沈惟敬满嘴跑火车,是个靠不住的人。



    但这兄弟偏偏还就是明朝的外交使者,不服都不行,想到自己国家的前途,竟然要靠这个混混去忽悠,包括柳成龙在内的很多明白人,都对前途充满了悲观。



    十几天后,沈惟敬又来了,这次他的任务更加艰巨——和日本人谈判,让他们停止进攻。
专家不如癞蛤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78#
发表于 2007-12-4 22:21:13 |只看该作者
又个牛人上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179#
发表于 2007-12-5 01:23:28 |只看该作者
考验明军和朝鲜的时刻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180#
发表于 2007-12-5 21:33:13 |只看该作者
[1181]


    李昖没在社会上混过,自然好忽悠,可日本人就不同了,能出征朝鲜的,都是在国内摸爬滚打过来的,且手握重兵,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所以在柳成龙等人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世界,正如那句流行语所言:一切皆有可能。



    万历二十年(1592)九月,沈惟敬再次抵达义州,准备完成这个任务。



    作为国王指派的联络使者,柳成龙饶有兴趣地想知道,这位混混准备凭什么挡住日本人,忽悠?



    事情似乎和柳成龙预想的一样,沈惟敬刚到就提出,要先和日军建立联系,而他已经写好了一封信,准备交给占据平壤的小西行长,让小西行长停止进攻,开始和谈。



    这是个看上去极为荒谬的主意,且不说人家愿不愿和谈,单说你怎么建立联系,谁去送这封信?你自己去?



    沈惟敬道:当然,不是我去。



    他派了一个家丁,背上他写的那封信,快马奔进了平壤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注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除了沈惟敬外。



    一天之后,结果揭晓,沈惟敬胜。



    这位家丁不但平安返回,还带来了小西行长的口信,表示愿意和谈。



    然而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因为这位小西行长同时表示,他虽然愿意谈判,却不愿意出门,如要和平,请朝鲜和大明派人上门面议。



    想想也对,现在主动权在人家手里,说让你去你还就得去。



    柳成龙这回高兴了,沈惟敬,你就吹吧,这次你怎么办?派谁去?



    然而他又一次吃惊了,因为沈惟敬当即表示:



    谁都不派,我自己去。



    包括柳成龙在内的许多人都愣住了,虽说他们不喜欢这个大忽悠,但有如此胆量,还是值得佩服的。于是大家纷纷进言,说这样太危险,你最好不要去,就算要去,也得带多几个人,好有个照应。



    沈惟敬却哈哈一笑,说我带个随从去就行了,要那么多人干嘛?



    大家想想,倒也是,带兵去也白搭,军队打得过人家,咱也不用躲在这儿,不过为了方便,您还是多带几个人上路吧。



    当然,这个所谓方便,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出了事,多几个人好收尸。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中,沈惟敬带着三个随从,向着平壤城走去。大家又一次达成了两点共识:第一,这人很勇敢;第二,他回不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