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201#
发表于 2007-12-11 01:38:27 |只看该作者
文官武将关系不用说当时,就是现代很多国家也还处理不好呢。看看那么多动不动就政变上台的军官就知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02#
发表于 2007-12-11 09:32:47 |只看该作者
民国初期的军阀们咋没有李大帅那么牛呢?!

丫们都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只知道欺负老百姓,丢人!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03#
发表于 2007-12-11 21:15:39 |只看该作者
[1189]


    就是这么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职业前景也不光明,干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的人,基本上算是绝迹了,具体说来,此后只有两种人干这行。



    第一种是当兵的,明代当兵的,无非是为混口饭吃,平时给长官种田,战时为国家打仗,每月领点死工资,不知哪天被打死。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明朝的士兵不想当将军,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混个百户、千户还是要的——至少到时可以大喊一声:兄弟们上!



    为了实现从冲锋到叫别人冲锋的转变,许多小兵都十分努力,开始了士兵突击,苦练杀敌保命本领。一般说来,这种出身的武将都比较厉害,有上进心和战斗力,李成梁本人也是这么混出来的。



    第二种就是身不由己了,一般都是世家子弟,打从爷爷辈起,就干这行。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经常讨论的也是上次你杀多少,这次我干掉几个之类的话题,家教就是拳头棍棒,传统就是不喜读书,从小锦衣玉食,自然也不想拼命,啥也干不了,基本属于废品。嘉靖年间的那位遇到蒙古人就签合同送钱的仇钺大将军,就是这类人的光荣代表。



    总体看来,第一类人比第二类人要强,但特例也是有的,比如李如松。



    用一帆风顺来形容李如松的前半生,那是极其贴切的,由于他爹年年杀人,年年提干,他还没到三十岁时,就被授予都指挥同知的职务,这是一个从二品的高级官职,实在是有点耸人听闻。想当年,戚继光继承的,也就是个四品官而已,而且还得熬到老爹退休,才能顺利接班。



    李如松自然不同,他不是袭职,而是荫职。简单说来,是他不用把老爹等死或是等退休,直接就能干。



    明代的武将升官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的职务,另一种是子孙后代的职务(荫职)。因为干武将这行,基本都是家族产业,所谓人才难得,而且万一哪天你不行了,你的后代又不读书(很有可能),找不到出路,也还能混口饭吃,安置好后路,你才能死心塌地去给国家卖命。



    前面是老子的饭碗,后面是儿子的饭碗,所以更难升,也更难得。比如抗倭名将俞大猷,先辈也还混得不错,留下的职务也只是百户(世袭),李如松的这个职务虽说不能世袭,也相当不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04#
发表于 2007-12-11 21:16:25 |只看该作者
[1190]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老子李成梁太猛,万历三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左都督兼太子太保,朝廷的一品大员,说李如松是高干子弟,那是一点也不过分。



    而这位高干子弟后来的日子更是一帆风顺,并历任神机营副将等职,万历十一年(1583),他被任命为山西总兵。



    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山西省军区司令员,握有重兵,位高权重。而这一年,李如松刚满三十四岁。



    这是一个破纪录的任命,要知道,一般人三十多岁混到个千户,就已经算是很快了。所以不久之后,给事中黄道瞻就向皇帝上书,说李如松年级轻轻,身居高位,而且和他爹都手握兵权,实在不应该。



    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很有理的弹劾理由,但事实证明,有理比不上有后台。内阁首辅申时行立刻站了出来,保了李如松,最后此事也不了了之。



    李如松的好运似乎没有尽头,万历十五年(1587),他又被任命为宣府总兵,镇守明朝四大要地之一,成为了朝廷的实权派。



    一般说来,像李如松这类的高干子弟,表现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特低调,特谦虚,比普通人还能装孙子;另一种是特狂妄,特嚣张,好像天地之间都容不下,不幸的是,李如松正好是后一种。



    根据各种史料记载,这人从小就狂得没边,很有点武将之风——打人从来不找借口,就没见他瞧得上谁,因为这人太狂,还曾闹出过一件大事。



    他在镇守宣府的时候,有一次外出参加操练,正碰上了巡抚许守谦,见面也不打招呼,二话不说,自发自觉地坐到了许巡抚的身边。



    大家都傻了眼。



    因为李如松虽然是总兵,这位许巡抚却也是当地最高地方长官,而按照明朝的规矩,以文制武,文官的身份要高于武将。李公子却仗势欺人,看巡抚大人不顺眼,非要搞特殊化。



    许守谦脸色大变,青一阵白一阵,又不好太发作,他的下属,参政王学书却看不过去了,上前就劝,希望这位李总兵给点面子,坐到一边去,让巡抚好下台。



    李总兵估计是嚣张惯了,坐着不动窝,看着王学书也不说话,那意思是老子就不走,你能把我怎么样?



    很巧,王参政也是个直人,于是他发火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05#
发表于 2007-12-11 22:12:31 |只看该作者
发火之后呢?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06#
发表于 2007-12-11 22:15:49 |只看该作者
欲知后事如何,明天晚上再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0
注册时间
2000-12-22
帖子
1082
精华
0
2207#
发表于 2007-12-12 10:00:51 |只看该作者
反正李如松肯定没事。
为了下载而下载
为了沟通而聊天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208#
发表于 2007-12-12 10:48:13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二世祖应该对处理这种问题很有经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09#
发表于 2007-12-12 22:17:10 |只看该作者
[1191]





    王参政二话不说,卷起袖子上前一步,就准备拉他起来



    这下子可是惹了大祸,李如松岂肯吃亏,看着对方上来,把凳子踢开就准备上去干仗,好歹是被人拉住了。



    许巡抚是个老实人,受了侮辱倒也没说啥,御史王之栋却想走胡宗宪的老路,投机一把,便连夜上书,弹劾李如松骄横无度,应予惩戒。



    事实证明,干御史告状这行,除了胆大手黑,还得看后台。



    奏疏上去之后,没多久命令就下来了——王之栋无事生非,罚俸一年。



    但在这个世界上,大致就没有明代言官不敢干的事情,王之栋倒下来,千千万万个王之栋站起来,大家一拥而上,纷纷弹劾李如松,说什么的都有,舆论压力甚大。



    这么多人,这么多告状信,就不是内阁能保得住的了,但耐人寻味的是,李如松却还是安然无恙,毫发无伤。大家就奇了怪了,内阁的人都是你家亲戚不成?



    后来个把太监透风出来,你们的奏疏,皇帝都是看过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大的后台在这里。



    说来也怪,万历对戚继光、谭纶这种名将似乎兴趣不大,却单单喜欢李如松,把他看作帝国的武力支柱,对他十分欣赏,且刻意提拔,有他老人家做后台,那自然是谁也告不动的了。



    简单说来,李如松是一个身居高位,却不知谦逊,且嚣张至极,到哪里都讨人谦,碰谁得罪谁的狂妄家伙。



    但我们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狂妄资本的家伙。



李如松的实力



    万历二十年(1592),宁夏发生叛乱,万历虽然已经修养五年,且一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叛乱逐渐扩大,眼看不管是不行了,便下令出兵平叛。



    戚继光已经死了,李成梁又退了休,指挥官自然是李如松,于是万历命令,任命李如松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前去平叛。



    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任命,所谓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并非是陕西一省的军事长官,事实上,他带领的,是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各省的援军,也就是说,只要是平叛的部队,统统都归他管,不受地域限制,权力极大,类似于后来的督师,即所谓的平叛军总司令。



    而在以往,这种大军团指挥官都由文官担任,以武将身份就任提督的,李如松是第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10#
发表于 2007-12-12 22:17:29 |只看该作者
[1192]





    得到这一殊荣的李如松着实名不虚传,到地方后一分钟也不消停,就跟当地总督干了起来,不服管,合理化建议也不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兵部尚书石星看不下去,先去信劝他收敛点,结果李如松连部长的面子也不给,理都不理,石星气得不行,就告到了皇帝那里。



    可是皇帝也没多大反应,下了个命令,让李如松注意影响,提督还是照做,跟没说没两样,石星丢尽了面子,索性也不管了,只是放话出来:纨绔子弟,看他如何平叛!



    然而石星大人明显忽略了一个问题:纨绔子弟,就一定没有能力吗?



    纨绔子弟李如松去宁夏了,在那里,他遇到了叛军,还有麻贵。



    麻贵,大同人,时任宁夏总兵,和李如松一样,他也是将门出身,但要论职业发展,这两人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早在嘉靖年间,这位仁兄就已经拿刀上阵拼命了,打了若干年,若干仗,到了隆庆时期,才混到个参将,然后又是若干年,若干仗,到万历年间,终于当上了大同副总兵,万历十年(1582)修成正果,当上了宁夏总兵。这一路走来,可谓是一步一个坑,吃尽了苦,受够了累。



    人比人,那真是气死人,看人家李如松随便晃晃,三十四岁就当上了山西总兵,现在更是摇身一变,当了讨逆总司令,跑来当了自己的上司,麻贵的心里很不服气。



    可还没等他老人家发作,李如松就发火了,刚来没几天,就把他叫去骂了一顿,还送了他一个特定评价:无能。



    这句话倒不是没有来由的,李如松到来的时候,叛军首领哱拜已收缩防线,退守坚城,麻贵也已将城团团围住,并日夜不停攻打,但这帮叛军很有点硬气,小打小守,大打大守,明军在城下晃悠了半个多月,却毫无进展。



    麻贵打了多年仗,是军队的老油条,且为人高傲,动辄问候人家父母,平时只有他骂人,没有人骂他。



    但这次挨了骂,他却不敢出声,因为他清楚眼前这个人的背景,那是万万得罪不起的,而且他确实攻城不利,一口恶气只能咽肚子里,苦着脸报告李司令员:敌军坚守不出,城池高大,十分坚固,实在很难打,最后还毕恭毕敬地向新上司请教:我不行,您看怎么办?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211#
发表于 2007-12-13 04:39:13 |只看该作者
在这种情况下,有背景的人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拿着活人当死人用,用尸体铺路,只要不是特别白痴,基本上都能彰显“英雄本色”,没有背景,就只能作瘪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12#
发表于 2007-12-13 16:55:36 |只看该作者
万历和李如松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13#
发表于 2007-12-13 20:55:24 |只看该作者
[1193]





    虽然麻贵识相,但李公子脾气却着实不小,一点不消停,接着往下骂,麻贵一咬牙,就当是狗叫吧,骂死也不出声,等到李如松不骂了,这才行个礼准备往外走,却听到了李如松的最后一句话:



    你马上去准备三万口布袋,装上土,过几天我要用。



    攻城要布袋作甚?麻贵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敢问为什么,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如果几天后没有这些布袋,他还要挨第二次骂。



    几天之后,李如松站在三万口土袋的面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下达了简洁的命令——堆。



    麻贵这才恍然大悟。



    李如松的方法并不神秘,既然敌城高大,难以攻打,那就找土袋打底,就好比爬墙时找两块砖头垫脚,够得差不离了就能翻墙,简单,却实在是个好办法。



    就这么一路往高堆,眼看差不多了,当兵的就踩在布袋堆上往城头射箭,架云梯,准备登城。



    但城内的叛军首领哱拜也不是吃素的,很有两下子,在城头架起火炮投石机,直接轰击布袋堆上的士兵,打退了明军的进攻。



    敌人如此顽强,实在出乎李如松的意料,于是他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李如樟,在深夜发动进攻,李如樟也没给哥哥丢脸,领导带头爬云梯,无奈叛军十分强悍,掀翻云梯,打退了明军,李如樟同志自由落体摔伤,好在并无大碍。



    进攻再次受阻,李如松却毫不气馁,他叫来了游击将军龚子敬,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组建敢死队。



    所谓敢死队,就是关键时刻敢拼命的,龚子敬思虑再三,感觉一般士兵没有这个觉悟(客观事实),便召集了军中的苗军,先请吃饭,再给重赏,要他们卖命打仗,攻击城池南关。



    要说还是苗兵实在,吃了人家的,感觉过意不去,上级一声令下,个个奋勇当先,拼死登城,城内守军没见过这个阵势,一时之间有点支持不住。



    李如松见状,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前来支援,眼看就要一举拿下,可这伙叛军实在太过扎实,惊慌之后立刻判明形势,并调集全城军队严防死守,硬是把攻城部队给打了回去。



    明军攻城失败,麻贵却有些得意:说我不行,你也不怎样嘛。



    但让他吃惊的是,李如松却不以为意,非但没有愁眉苦脸,反而开始骑着马围着城池转圈,颇有点郊游的意思。



    几天后,他又找到了麻贵,让他召集三千士兵,开始干另一件事——挖沟。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14#
发表于 2007-12-13 20:55:50 |只看该作者
[1194]





    具体说来,是从城外的河川挖起,由高至低,往城池的方向推进,这种作业方式,在兵法上有一个专用称呼——水攻。



    李如松经过几天的围城观察,终于发现,叛军城池太过坚固,如果硬攻,损失惨重不说,攻不攻得下来也难说。



    但同时他也发现,城池所处的位置很低,而附近正好也有河流,于是……



    这回哱拜麻烦了,看着城外不断高涨的水位,以及墙根处不断出现的裂缝管涌,只能天天挖土堵漏,面对茫茫一片大水,想打都没对手,手足无措。



    此时,李如松正坐在城外高处,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知道敌人眼前的困境,也知道他们即将采取的行动——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三天之后的一个深夜,久闭的城门突然洞开,一群骑兵快速冲出,向远处奔去——那里有叛军的援军。



    明军似乎毫无准备,这群人放马狂奔,竟未受阻挡,突围而去。



    但自由的快乐是短暂的,高兴了一阵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自己的前方,突然出现了大队明军,而且看起来,这帮人已经等了很久。



    逃出包围已然是筋疲力尽,要再拼一次实在有点强人所难,所以明军刚刚发起进攻,脱逃叛军便土崩瓦解,死的死,降的降。



    由始至终,一切都在李如松的掌握之中。



    他水攻城池,就料定敌军必然会出城求援,而城外叛军的方向他也早已探明,在敌军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情仍出乎了他的意料——叛军援军还是来了。



    其实来也不奇怪,围城都围了那么久,天天枪打炮轰,保密是谈不上了,但这个时候叛军到来,如果内外夹攻,战局将会非常麻烦。



    麻贵一头乱麻,赶紧去找李如松,李司令员仍旧是一脸平静,只说了一句话:



    管他城内城外,敌军若来,就地歼之!



    对方援军很快就兵临城下了,且人数众多,有数万之众,城内的叛军欢欣鼓舞,明军即将败退,胜利触手可得!



    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就亲眼看到了希望的破灭,破灭在李如松的手中。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15#
发表于 2007-12-13 21:06:25 |只看该作者
聚而歼之!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海豚

海盗船长

UID
1343
注册时间
2001-4-11
帖子
8145
精华
4
2216#
发表于 2007-12-13 23:43:43 |只看该作者
围点打援
一生中,我们能保持比较好的交情的永远只有那么多人,我们能一直联系的永远只有那么多人,总有一些人会因为跟不上我们的步伐或者我们跟不上他的步伐而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也会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进入我们的视线。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217#
发表于 2007-12-14 00:59:14 |只看该作者
这么先进,围点打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0
注册时间
2000-12-22
帖子
1082
精华
0
2218#
发表于 2007-12-14 14:07:22 |只看该作者
绕了半天,还是没有讲到打日本鬼子的地方。
为了下载而下载
为了沟通而聊天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19#
发表于 2007-12-14 20:49:25 |只看该作者

1195

麻贵再次大开眼界,在这次战役中,他看到了另一个李如松。



    面对人多势众的敌军,李如松不顾他人的劝阻,亲自上阵,更让麻贵吃惊的是,这位正二品的高级指挥官竟然亲自挥舞马刀,冲锋在前!



    和西方军队不同,中国军队打仗,除了单挑外,指挥官一般不在前列。这是很明智的,中国打仗规模大,人多,死人也多,兵死了可以再招,将军死了没地方找,也没时间换,反正冲锋也不差你一个,所以一般说来,能不冲就不冲。



    明军也不例外,开国时那一班猛人中,除了常遇春出于个人爱好,喜欢当前锋外,别人基本都呆在中军,后来的朱棣倒也有这个喜好,很是风光了几回,但自此之后,这一不正常现象基本绝迹,包括戚继光在内。



    但李如松不同,他带头冲锋,那是家庭传统,他爹李成梁从小军官干起,白手起家组建辽东铁骑,一向是领导率先垂范,带头砍人,老子英雄儿好汉,李如松对这项工作也甚感兴趣。



    于是在李如松的带领下,明军向叛军发动了猛攻,但对方估计也是急了眼了,死命抵住明军的冲击后,竟然还能发动反攻。



    毕竟李如松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明军都是按月拿工资的,被对方一冲,怕死的难免就往回跑。而此时,李如松又表现出了患难与共的品质——谁也不许跑,但凡逃跑的,都被他的督战队干掉了。他也不甘寂寞,亲手杀了几个退却的士兵(手斩士卒畏缩者),在凶神恶煞的李如松面前,士兵们终于认定,还是回去打仗的好。



    在明军的顽强阻击下,援军败退而去,城内叛军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哱拜又发现,经过多日水泡,城池北关部分城墙已经塌陷,防守极其薄弱。



    现在无论是李如松还是哱拜,都已经认定,战争即将结束,只剩下最后的一幕。



    在落幕之前,李如松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在场的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进攻北关,因为瞎子也看得见,这里将是最好的突破口。



    李如松点了点头,他命令部将萧如薰带兵攻击北关。



    但是接下来,他却下了另一道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命令:



    全军集合,于北关攻击开始后,总攻南关!



    所有人都认定北关将是主攻地点,所以进攻南关,才是最好的选择。



    兵者,诡道也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20#
发表于 2007-12-14 20:50:50 |只看该作者

1196

从那一刻起,麻贵才真正认识了眼前的这个人,这个被称为纨绔子弟的家伙,他知道,此人的能力深不可测,此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进攻开始了,当所有的叛军都集结在北关,准备玩最后一把命的时候,却听到了背后传来的呐喊声,李如松这次也豁出去了,亲自登云梯爬墙,坚守了几个月的城池就此被攻陷。



    紧跟在李如松身后的,正是麻贵,看着这个小自己一茬的身影,他已经心服口服,甘愿步其后尘,但他不会想到,五年之后,他真步了李如松的后尘。



    看见明军入城,叛军们慌不择路,要说这哱拜不愧是首领,比小兵反应快得多,一转手就干掉了自己的两个下属,并召集其余叛军,找李如松谈判,大意是说我之所以反叛,是受了这两人的骗,现在看到你入城,已然悔过自新,希望给我和我家人一条活路。



    李如松想了一下,说:好,放下武器,就饶了你。



    哱拜松了口气,投降了。



    延续几个月的宁夏之乱就此划上句号,由于其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史称“万历三大征”宁夏之乱。当然,关于哱拜的结局,还要交代一句。



    史料上是这样记载的:尽灭拜(哱拜)族。



    这正是李如松的风格。



    投降?早干嘛去了?



无需谈判,干掉就好



    对李如松而言,万历二十年(1592)实在是个多事的年份。刚刚解决完宁夏这摊子事,就接到了宋应昌的通知,于是提督陕西就变成了提督辽东,凳子还没坐热,就掉头奔日本人去了。



    其实说起来,李如松并不是故意耍大牌,一定要宋部长等,之所以拖了几个月,是因为他也要等。



    事实上,所谓辽东铁骑,并非李如松一人指挥,而是分由八人统领,参与宁夏平乱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而这一次,李如松并没有匆忙出发,在仔细思虑之后,他决定召集所有的人。战争的直觉告诉他,在朝鲜等待着他的,将是更为强大的敌人。



    作为大明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辽东铁骑的人数并不多,加起来不过万人,分别由李成梁旧部、家将、儿子们统管,除了李如松有三千人外,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桢、李如梧以及心腹家丁祖承训、查大受等都只有一千余人,所谓浓缩的才是精华,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而除了等这帮嫡系外,他还要等几支杂牌军。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