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203095
注册时间
2007-7-2
帖子
1045
精华
0
2261#
发表于 2007-12-26 15:26:29 |只看该作者
硫磺岛海战美军也够可以,大兵素质还是好的
千万不能按CTRL+W,真的
兔儿甲:干啥?
兔儿乙:没事儿
兔儿丙:没事儿滚一边去!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62#
发表于 2007-12-26 22:26:00 |只看该作者
[1215]


    在西城激战的同时,北城明军发动了进攻。



    北城,是平壤地势最高的地方,日军盘踞于牡丹峰高地,居高临下,并设置了大量火枪弓箭,等待著明军的进攻。



    两天前,当吴惟忠第一眼看见北城的时候,他就认定,要想攻克这里,基本上,是不太不可能的。



    打了几十年的仗,这点军事判断,吴惟忠还是拿得准的。



    但一天之后,李如松告诉他,你的任务,是攻击北城,而你的全部兵力,是三千人。



    吴惟忠很清楚,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如松的真正意图,是要他去牵制日军,所谓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往俗了说,就是当炮灰。



    然而他回答:听从调遣。



    没有丝毫的犹豫。



    所以现在他面对的,是人数占优的日军,密密麻麻的枪口和坚固防御,还有必须抬头仰视,才能看见的日军城垒。



    吴惟忠回过头,看着手下的士兵,只用一句话,就完成了所有的动员:



    “倭寇,就在那里!”



    对于这些在浙江土生土长的士兵而言,倭寇两个字,无异于兴奋剂,且不算什么父母被杀,家里被抢的帐,单是从小耳闻目睹的传统教育,就足以让他们对其恨之入骨。所以打这仗,基本上是不需要动员的。



    更何况,他们是戚家军!



    四十年前,戚继光在义乌,组建了这支特别的军队,从那时起,他们就和这个光荣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在他的光芒笼罩之下,奋战十余年,驱逐了那些无耻的强盗。



    现在,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面对着同样的敌人。所以,他们也只需要同样的举动。



    于是,在吴惟忠的亲自率领下,三千戚家军向北城牡丹台高地发动了冲锋。



    事实证明,吴惟忠的判断是正确的,北城易守难攻,说实诚点,是根本没法攻,地势险要,日军还不断向下发射火枪,虽说戚家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比较灵活且善于隐蔽躲闪,伤亡不大,但两次进攻,刚冲到一半,就被打了回去。



    吴惟忠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的攻击越猛烈,敌军的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越容易被死死拖住,而真正的突破,将在那时开始。



    第三次冲锋开始了,这一次,吴惟忠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挥刀,向着那个不可能攻克的目标冲去。



    这是一个太过生猛的举动,很快,一颗子弹便击中了他的胸部(铅子伤胸),顿时血流不止。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63#
发表于 2007-12-26 22:26:33 |只看该作者
[1216]



    但吴惟忠没有停下脚步,他依然挥舞着军刀,指挥士兵继续冲锋,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使命尚未达成。



    直到攻克平壤,日军逃遁,北城才被攻陷。



    但在战后,所有的人都认定,攻击北城的士兵们,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历史的长河中,吴惟忠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名字,在之后的朝鲜史料中,这位将军也很少出场,撤回国内也好,朝鲜养伤也好,似乎无人关心。这倒也正常,在这场大戏中,和李如松相比,他不过是个跑龙套的。



    一位国民党的将军在战败后哀叹:国民党之所以战败,是因为都想吃肉,而共产党的军队之所以战胜,是因为有人愿意啃骨头。



    吴惟忠就是那个啃骨头的人。



    所以在历史中,他是个跑龙套的,却是一个伟大的跑龙套的。



    当西城和北城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南城的守军正在打瞌睡。



    南城,即平壤的正阳门到含毯门一线,地形平坦宽广,不利于部队隐蔽和突袭,很难找到攻击重点,所以日军放心大胆地将这里交给了五千名朝鲜军。



    说起来,X奸这个词还真并非专利,而某些朝鲜人的觉悟也实在不高,平壤才失陷几个月,就组建出这么大一支朝奸部队,也算不容易了。



    当然,这五千人的战斗力,日军是不做指望的:一个连自己祖国都不保卫的人,还能指望他保卫什么?



    不过,让这批朝军欣慰的是,西城北城打得震天响,这里却毫无动静。



    但很快,朝军就发现,自己注定是不会寂寞的,一支军队正敲敲地向城池逼近。



    朝军十分紧张,但片刻之后,当他们看清对方的衣着时,顿时如释重负,兴高采烈起来。



    因为那批不速之客穿着的,是朝鲜军装。



    事实证明,带着X奸名头的部队,有着如下共同特点:没战斗力,没胆,还特喜欢藐视同胞。



    这帮朝奸部队也是如此,看见朝鲜军队来了,就喜笑颜开,因为他们知道朝军战斗意志十分薄弱,且一打就垮——当年他们就是如此。



    那支朝军攻城部队似乎也如他们所料,不紧不慢,慢悠悠地靠近城池,看那架势,比慢动作还慢动作。



    但当这些同胞兄弟抬出云梯,开始登城时,朝奸们才发现,大事不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64#
发表于 2007-12-26 23:36:32 |只看该作者
国民党之所以战败,是因为都想吃肉,而共产党的军队之所以战胜,是因为有人愿意啃骨头。

现在还是这样嘛?我怀疑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65#
发表于 2007-12-27 20:18:45 |只看该作者
[1217]


    城下朝鲜同胞们的行动突然变得极为迅速,眨眼的功夫,几十个人就已经爬上了不设防的城头。



    还没等朝奸们缓过劲来,这帮人又开始换衣服了,这也可以理解,外面套件朝鲜军装,实在有点不太适应。



    很快,朝鲜军的惨叫就传遍了城头:“明军,明军攻上来了!”



    坦白讲,要说他们算是攻上来的,我还真没看出来。



    昨天夜里,当所有人都散去之后,李如松交给祖承训一个任务:给明军士兵换上朝军军服,不得有误。



    祖承训自然不敢怠慢,就这样,第二天,城头上的朝军看见了自己的同胞。



    攻上南城的,是明军的精锐主力,包括骆尚志统率的戚家军一部和祖承训的辽东铁骑,这帮粗人当然不会客气,上去就抽刀砍人。朝奸部队也就能欺负欺负老百姓,刚刚交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小西行长的机动部队倒是相当有种,看见朝军逃了,马上冲过来补漏,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如狼似虎的明军一拥而上,彻底攻占了含毯门。



    战斗的过程大致如此,和西门、北门比起来,实在不甚精彩,当然伤亡还是有的,只不过有点滑稽:由于进展过于顺利,又没有人射箭放枪,基本上是个人就能爬上城头,于是一万多人拼了命的往前挤,比冲锋还卖力。



    不过这倒也正常,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不费吹灰之力,挤上去就有份,换了谁都得去拼一把。



    南城并不是防御的重点,城防本来就不坚固,加上大家又很激动,这一挤,竟然把城墙挤塌一块,恰好骆尚志打这过,被砸个正着,负伤了。



    当然,也有些史料说他是作战负伤,具体情况也搞不清,就这样吧。



    无论如何,总算是打上来了,明军的大旗插上了平壤的城头,南城告破。



    但这对于西城攻击部队而言,实在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南城之所以很好打,是因为西城很难打,日军在城头顽强抵抗,放枪、扔石头、倒开水,导致明军死伤多人,而明军也打红了眼,云梯掀翻了再架,摔下来没死的接着爬,爬上去的就举刀和日军死战。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66#
发表于 2007-12-27 20:19:03 |只看该作者
[1218]



    虽然南城被破,但平壤并不是个小城市,要从西城绕到南城,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而且仗打到这个份上,对明军而言,哪个门已经不重要了,砍死眼前这帮龟孙再说!



    不过日本鬼子实在有两下子,战斗力非常之强悍,也不怕死,面对明军的猛攻毫不畏惧,无人逃跑,占据城头用火枪射击明军,如明军靠近,则持刀与明军肉搏,宁可战死也不投降。就战斗意志而言,确实不是孬种。



    由于日军的顽强抵抗,明军久攻不下,伤亡却越来越大,小西门主将杨元带头攻城,被日军击伤,部将丁景禄阵亡。大西门主将李如柏更悬,脑袋上挨了日军一枪,好在头盔质量好,躲过了一劫(锦厚未至重伤)。



    主将李如松也没逃过去,由于他带着二百骑兵四处晃悠督战,目标太大,结果被日军瞄上,一排枪过去,当场就被掀翻在地。



    在李如松倒地的那一刻,在场的人都傻眼了,主将要是被打死了,这仗还怎么打。



    就在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李如松却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并再次诠释了彪悍这个词的含义。



    虽然摔得灰头土脸,还负了伤——流鼻血(触冒毒火,鼻孔血流),形象十分狼狈,但李司令员毫不在意,拍拍土,只对手下说了四个字:



    “换马再战!”



    领导都这么猛,小兵再不拼命就说不过去了,明军士气大振,不要命地往城头冲,但日军着实不含糊,死伤过半也毫不退缩,拿刀与登城明军对砍,很有点武士道的意思。



    战斗就这样进行了下去,虽然明军已经占据优势,但始终无法攻陷城池,进入南城的明军也遭到了日军的顽强阻击,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如此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站在七星门外的李如松并不慌张,因为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把那玩意儿拉上来!”



    这是李如松最后的杀手锏。



    所谓那玩意,是一种大炮,而当时的名字,叫做“大将军炮”。



    大将军炮,炮身长三尺有余,重几百斤,前有照星,后有照门,装药一斤以上,铅子(炮弹)重三至五斤,射程可达一里之外。



    由于这玩意体积大,又重,没人愿意扛也扛不动,但李如松坚持一定要带。所以出征之时,是由骑兵装上车架拖着走的。李如松不会想到,他已经无意中创造了一个记录——世界上最早的马拉炮车部队。



    但李司令把这些大玩意拉到朝鲜,不破纪录,只为破城。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0
注册时间
2000-12-22
帖子
1082
精华
0
2267#
发表于 2007-12-28 13:11:54 |只看该作者
精彩,也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干掉小日本。
为了下载而下载
为了沟通而聊天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68#
发表于 2007-12-28 15:00:20 |只看该作者
还是明军厉害,再看看清军和国军,唉..........................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鲸

鲲,别名鱼:D

UID
499
注册时间
2001-3-29
帖子
12198
精华
5
2269#
发表于 2007-12-28 15:01:46 |只看该作者
努力发展,提高国力,尤其是民力,才是王道啊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70#
发表于 2007-12-28 20:15:32 |只看该作者
[1219]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玩意儿虽然威力大,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容易误伤自己人,且准头不好,来个误炸那可不好玩,加上由于技术含量不够,这种炮十分容易炸膛(该问题一直未解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用的。



    现在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



    明军炮兵支炮、装弹、瞄准,一切就绪。

                              

    随着李如松一声令下,大炮发出了震天的轰鸣,没有炸膛,没有误伤,准确命中目标。



    七星门被轰开了,平壤,被轰开了。



信用



    七星门的失陷彻底打消了日军的士气,纷纷弃城逃窜,杨元和李如柏随即分别攻破了小西门和大西门,三万明军亮出了屠刀,睁着发红的眼睛,杀进了城内。



    一般说来,剧情发展到这儿,接下来就是追击残敌,打扫战场了,可是鬼子就是鬼子,偏偏就不消停。



    在城门失守后,小西行长表现出了惊人的心理素质和军事素质,丝毫不乱地集合部队,占据了城内的险要位置,准备打巷战。



    这就有点无聊了,要说保卫自己的领土,激战一把倒还无所谓,赖在人家的地盘上,还这么死活都不走,鬼子们也真干得出来。



    日军盘踞的主要地点,分别是平壤城内的练光亭、风月楼和北城的牡丹台。这三个地方的共同特点是高,基本上算是平壤城内的制高点,明军若仰攻,不但难于攻下,还会损兵折将,只要等到自己援兵到来,翻盘也说不定。



    这就是小西行长的如意算盘。



    李如松虽然不用算盘,但心算应该很厉害,到城内一看,就挥挥手,让士兵们不用打了,干一件事就行——找木头。



    噼里啪啦找来一大堆,丢在日军据点附近,围成一圈,然后放话,也就一个字:烧!



    这下子日军麻烦了,本来拿好了弓箭刀枪准备居高临下,再搞点肉搏,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过来,围着放起了火准备烤活人。于是一时之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高温烘烤加上烟熏,日军叫苦不迭。



    但李如松认为还不够苦,于是他派出五千人,携带大批火枪、火箭、佛郎机,也不主动攻击,只是站在火堆之外,对准日军据点,把带来的这些东西射出去。



    于是一时间火箭火炮满天飞,据点被点燃,烟火大作,要救火没处打水,日军被烧得鬼哭狼嚎,本来是高地,结果变成了高炉。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71#
发表于 2007-12-28 20:16:06 |只看该作者
[1220]


    鉴于刚刚入城,还要营救平壤居民,救治伤员,事务繁杂,李如松司令员安排好围剿部队后,就去忙别的事了。



    但值得称道的是,奉命围剿的部队很有责任心,虽然领导不在,还是尽职尽责地放火、射箭、放枪放炮。



    整整一夜,他们加班加点,没有休息。



    第二天(正月初九),查大受的家丁查应奎起得很早,来到了北城要地牡丹台,昨天,这里还是日军的坚固据点,然而现在,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幕真正的人间地狱。



    牡丹台以及其瓮城,已被烧得面目全非,昨天还枪声炮声不断的地方,现在已经寂静无声,他走入据点,看见了无数倒毙的尸体,手脚都缠绕在一起,却没有一具能够辨认,因为他们已经被烧成了黑炭。



    查应奎随意数了一下,发现在狭窄的瓮城里,竟有四五百具日军尸首,很明显,他们大多数是被烧死或活活熏死的。



    当然,家丁查应奎没有感叹战争残酷的觉悟,他只是兴高采烈地跑了回去,向自己的领导查大受汇报,并就此被记载下来,成为了那幕场景的见证。



    事实上,查应奎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初八的那天夜里,平壤城内火光冲天,明军在外面放火,日军在里面叫苦不迭,被烧死者不计其数,尸体的烤焦味道传遍全城,史料有云:焦臭冲天,秽闻十里。



    干掉残暴的敌人,就必须比他更加残暴,在某种情况下,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但日军的耐高温能力还是值得称道的,硬是挺了一夜,没有出来投降。



    挺到了第二天,挺不住了。



    盘踞在据点的敌人终于崩溃了,被枪打、炮轰不说,还被火烤了一夜,别说武士道,神仙道也不好使了。除小西行长所部几千人,由于据点坚固,防御严密,尚在苦苦支撑外,城内日军全部逃散。



    但逃散也得有个目标,平壤已是明军的天下,往哪里逃呢?



    要说日军逃起来也很有悟性,一看,西城、南城、北城都有人守,只有东城,防御十分松懈。



    于是日军大喜过望,纷纷向东城逃窜。



    事情似乎十分顺利,败军一路往东逃,虽然明军在后紧紧追赶,但在求生的欲望驱使下,日军竟然成功地逃出了东城的城门。



    但很快他们就将发现,其实战死在城内,倒未必是一件坏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72#
发表于 2007-12-28 20:16:56 |只看该作者
通知:

    明日起暂停更新,放假休息,一月二日恢复更新。

    祝大家新年快乐!

    二零零八年见!

                                   当年明月

                                        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73#
发表于 2007-12-28 21:58:12 |只看该作者
干掉残暴的敌人,就必须比他更加残暴,在某种情况下,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应该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743
注册时间
2004-11-30
帖子
612
精华
0
2274#
发表于 2007-12-29 00:16:30 |只看该作者
本来是高地,结果变成了高炉。
炼了这群龟孙子.
随便啦......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75#
发表于 2008-1-2 22:22:51 |只看该作者
[1221]


    当初李如松布阵之时,取兵法围师必缺之意,空出了东边。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是东面?



    而当日军蜂拥逃出东城城门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东城城门外,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谁要选这里当攻击阵地,只怕真是脑袋进了水。



    于是日军麻烦了,要绕着城墙跑,只怕是没个头,要回头跑进城,估计明军不让,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百般无奈之下,只剩下一个选择——跳河。



    我记得,那一天是正月初九,北风那个吹……



    朝鲜的天气,大概和东北差不多,一般说来,这个时候是很冷的,估计起码是零下几度,然而日军依然勇敢地跳了进去。



    虽然气温到了零下,但我可以肯定,当时的江面还没有冻住,因为在朝鲜史料中有这样一句话:溺死者约有万余。



    先被烤得要死不活,然后又跳进冰水冷冻。古语有云:冰火两重天,想来不禁胆寒。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死的,只有超人了,很明显,日军缺乏这种特种人才。



    逃出去的基本上都死了,不淹死也得冻死,而呆在城内的小西行长更不好过,他很清楚,自己已经完蛋了,现在他要考虑的,不是封赏,不是守城,而是怎么活下去。



    在生死的最后关头,日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小西行长的指挥下,明军的数次进攻被打退,看那势头,不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决不算完。



    虽然明军占据优势,且人多势众,但毕竟打了一天一夜,就算不领加班费,喘口气总还是要的,何况胜局已定,赏钱还没领,在这节骨眼上被打死,也实在有点亏。



    日军虽然人少,却敢于拚命,生死关头,什么都豁得出去。用今天的话说,这叫双方心理状态不同,所谓穷寇莫追,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一个奇怪的情景出现了,在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激战后,城内再次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接下来,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发生了。



    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直到今天,这件事情也没全搞清楚。



    关于这件事,在史料中,大致有如下四个历史版本。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76#
发表于 2008-1-2 22:23:15 |只看该作者
[1222]


    按照明军监军及部将战后给皇帝的总结报告,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日军残部由于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击,全军主动撤退,李如松将军神机妙算(料贼计已穷,必遁),设下埋伏,并派兵追击,大败日军。



    第二版本是朝鲜大臣柳成龙给国王的报告,说法也差不多,李如松料敌如神,在日军逃遁之后发动攻击,大败日军。



    第三版本,是朝鲜国王给大明神宗皇帝的报告(他算是明神宗属臣),这份东西可作为上下级的规范文本,说到自己的看法,都是“臣窃念”,说到明朝,都是天兵、天朝,大明皇帝英明神武,大明总兵神兵天降,从头拍到尾。



    而开战后,明军是“天地为之摆裂,山渊为之反覆”;自己(朝军)是“小邦袖手骇缩,莫敢助力”,;日军则是“螳臂据辙,无敢抵敌”。照他的意思,日军是碍于明军的神威,一触即溃了。



    而讲得最详细,也最实在的,是第四个版本。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事情是这样的:



    在战斗陷入僵局后,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派出了使者,去找小西行长谈判。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人并不理解,人都围住了,还要谈什么判?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因为此时日军主力已被歼灭,平壤也已攻克,战略目的已经完全达到,目前最需要的,是争取时间修整,以防敌军反扑,而城里面放着这么一群亡命之徒,硬攻不但耗费精力,伤亡也会很大,时间一长还可能生变,所以还是谈判最划算。



    李如松的谈判条件是这样的:



    “以我兵力,足以一举歼灭,然不忍杀人命,姑为退却,放你生路。”



    这意思是,我可以灭了你,但无奈心太软(其实是太费力),就放你们走了吧。



    小西行长是这样回复的:



    “俺等情愿退军,请无拦截后面。”



    他的意思是,我认输了,麻烦逃走的时候高抬贵手别黑我。



    如此看来,也算是皆大欢喜,双方达成协议,明军撤去包围,日军在万分警戒之下,手持武器逐步退却,撤出了平壤城。



    局势发展到此,看似平淡无奇,但怪也就怪在这里,既然事情圆满解决,为什么在官方报告中,却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呢?



    这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跟敌人谈判,把敌人放走,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样的结果,似乎都是不大好宣扬的。



    而第二个原因,应该算是人品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77#
发表于 2008-1-2 22:52:08 |只看该作者
RPWT?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78#
发表于 2008-1-3 21:21:55 |只看该作者
[1223]


    如果小西行长了解李如松,或者听说过半年前宁夏叛乱的经过,相信即便打死他,也绝不会和李如松谈判。



    因为根据李如松的性格,以及宁夏叛军首领哱拜的最终结局,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李如松,至少在这方面,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几乎就在小西行长带领日军退出平壤的同一时刻,李如松叫来了查大受,交给他一个任务:领兵三千,赶赴江东小路埋伏。



    困兽是不好斗的,但只要把它放出来,就好斗了。



    于是,当小西行长带队远离平壤,终于放松所有警惕,放心大胆逃命的时候,查大受出现了。



    据史料分析,此时日军的兵力,大致在五千人左右,如果敢拼命,查大受手下这三千人应该还不够打,但经过李司令员这么一忽悠,日军已经满心都是对和平的祈望,斗志全无,一见明军不用人家动手,撒腿就跑。



    查大受随即命令追击,大败日军,击毙日军三百余名,但毕竟部队作战时间过长,十分疲劳,日军又跑得贼快(奔命),明军追赶不及(不及穷追),只能到此为止了。



    平壤战役就此结束,明军大胜,日军大败。



    此战,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而日军的伤亡数字,就有点意思了,据记载,此战中明军斩获日军一千六百四十七人,看起来似乎并不多。



    应该说,这是个很准确的数字,但它并不是日军的伤亡人数,而是日军的人头数。



    由于战前李如松命令不许抢人头,所以对于这一宝贵资源,明军并没有过于关注,也没有妥善保存,加上后来火攻水淹,不是烧成黑炭,就是冻成冰,要提取人头,实在有点困难。于是挑来拣去,只捞出一千来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日军的实际伤亡数,朝鲜和明朝史料都没有明确记载,只有几句“万余”、“千余”之类不靠谱的话,这就是管杀不管埋导致的恶劣后果。

    说到底,还是鬼子们最实在,既然没人帮着数,就自己数。在《日本战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二十日,日军在汉城集结残兵,统计结果摘录如下: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18700人,现存6520人。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279#
发表于 2008-1-3 21:22:18 |只看该作者
[1224]


    虽然入朝的日军数量共计十余万,但很多都是来自于各地的军阀,并不是丰臣秀吉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杂牌军。而他真正信任的人,只有第一军小西行长和第二军加藤清正,也就是所谓的嫡系。



    因此这两军,才是丰臣秀吉的精锐和主力部队,其中尤以第一军战斗力为最强,之前攻击朝鲜义军时表现十分出色,打起来毫不费力。



    但在朝鲜之战时,该军几乎被全歼,具体数字大家做个减法就知道了,基本上算是被打残废了。



    这还只是第一军的损失人数,第二军共损失八千人,其中相当部分战死于平壤。



    以上合计起来,朝鲜之战,日军的损失,至少在两万人以上。



    当然,那五千朝鲜军不在统计内,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应该还活着,因为李如松虽然不大守信用,但还不怎么杀俘虏。



孤军之迷



    攻陷平壤后,李如松没有丝毫迟疑,立即派遣军队,继续出击。



    由于明军总共不过四五万人,很多部将都担心兵力不足,然而之后的情景却告诉了他们,什么叫做闻风丧胆。



    小西行长被击溃之后,各地日军纷纷得到消息,并采取了整齐划一的行动——逃跑。



    仅仅三天之内,黄州、平山、中和等地的日军就不战自溃,连明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跑得一干二净。军事重镇开城,就此暴露在了明军的面前。



    驻扎在开城的,是日军第三军和第六军,指挥官是黑田长政。



    而攻击开城的,是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他统帅八千骑兵一路杀过来,声势震天,黑田长政还是很有点骨气的,开始表示一定要抵抗到底,但随着逃到开城的日军越来越多,明军越吹越神,这位仁兄也坐不住了,还没等真人现身,正月十八日,在城里放了把火,一溜烟就跑了。



    李如柏本想好好打一仗,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便不依不饶,追着黑田长政不放,死赶活赶,还是赶上了,一通乱打,黑田长政毫无招架之力,带头逃跑。日军后卫被重创,死亡达五六百人,明军仅阵亡六人。



    自正月初九至正月二十,仅用十二天,平壤至开城朝鲜二十二府全部收复,日军全线崩溃,退往南方。



    但李如松没有满足,因为在他的面前,还有一个最后的目标——王京。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280#
发表于 2008-1-4 11:01:54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目标?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