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421#
发表于 2008-2-28 10:03:51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领导艺术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22#
发表于 2008-2-29 00:08:40 |只看该作者
[1297]


    对于这封奏疏,万历还是很给了点面子。他召见了申时行,表示明白他的苦心,良药虽然苦口,却能治病,今后一定注意。申时行备感欣慰,兴高采烈地走了。



    但这只是错觉,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药到病除的药只有一种——毒药。



    事实证明,万历确实不是一般人。因为一般人被人劝,多少还能改几天,他却是一点不改,每天继续加班加点,从事自己热爱的娱乐。据说还变本加厉,找来了十几个小太监,陪着一起睡(同寝),也算是开辟了新品种。



    找太监这一段,史料多有记载,准确性说不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万历同志依旧是我行我素,压根儿不给大臣们面子。



    既然不给脸面,那咱就有撕破脸的说法。



    万历十七年十二月,明代,不,是中国历史上胆最大、气最足的奏疏问世了!其作者,是大理寺官员雒于仁。



    雒于仁,字少泾,陕西泾阳人。纵观明清两代,陕西考试不大行,但人都比较实在。既不慷慨激昂,也不罗罗嗦嗦,说一句是一句,天王老子也敢顶。比如后世的大贪污犯和珅,最得意的时候,上有皇帝撑腰,下有大臣抬轿。什么纪晓岚、刘墉,全都服服帖帖,老老实实靠边站,所谓“智斗”之类,大都是后人胡编的,可谓一呼百应。而唯一不应的,就是来自陕西的王杰。每次和珅说话,文武百官都夸,王杰偏要顶两句,足足恶心了和珅十几年,又抓不到他的把柄,也只能是“厌之而不能去”(清史稿)。



    雒于仁就属于这类人,想什么说什么,从不怕得罪人,而且他的这个习惯,还有家族传统:



    雒于仁的父亲,叫做雒遵,当年曾是高拱的学生,干过吏科都给事中。冯保得势的时候,骂过冯保;张居正得势的时候,骂过谭纶(张居正的亲信),为人一向高傲,平生只佩服一人,名叫海瑞。



    有这么个父亲,雒于仁自然不是孬种。加上他家虽世代为官,却世代不捞钱,穷日子过惯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怕罚工资,不怕降职,看不惯皇帝了,就要骂。随即一挥而就,写下奇文一篇,后世俗称为《酒色财气疏》。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23#
发表于 2008-2-29 00:09:04 |只看该作者
[1298]


    该文主旨明确,开篇即点明中心思想:



   “陛下之恙,病在酒色财气者也,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



    这段话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说皇上你确实有病,什么病呢?你喜欢喝酒,喜欢玩女人,喜欢捞钱,还喜欢动怒耍威风,酒色财气样样俱全,自然就病了。



    以上是全文的论点,接下来的篇幅,是论据,描述了万历同志在喝酒玩女人方面的具体体现,逐一论证以上四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比较长,就不列举了。



    综观此文,下笔之狠,骂法之全,真可谓是鬼哭狼嚎。就骂人的狠度和深度而言,雒于仁已经全面超越了海瑞前辈,雒遵同志如果在天有灵,应该可以瞑目了。



    更缺德的是,雒于仁的这封奏疏是十二月(农历)底送上去的,搞得万历自从收到这封奏疏,就开始骂,不停地骂,没日没夜地骂,骂得新年都没过好。



    骂过瘾后,就该办人了。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初一,按照规矩,内阁首辅应该去宫里拜年。当然也不是真拜,到宫门口鞠个躬就算数。但这一次,申时行刚准备走人,就被太监给叫住了。



    此时,雒于仁的奏疏已经传遍内外,申先生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不用言语就进了宫。看到了气急败坏的皇帝,双方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以下言语,皆出自申时行的原始记录)



    万历:先生看过奏本(指雒于仁的那份),说朕酒色财气,试为朕评一评。



    申时行:……(还没说话,即被打断)



    万历:“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又说朕好色,偏宠贵妃郑氏(即著名的郑贵妃),朕只因郑氏勤劳……何曾有偏?”



    喘口气,接着说:



    “他说朕贪财……朕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财皆朕之财!又说朕尚气……勇即是气,朕岂不知!人孰无气!”



     这口气出完了,最后得出结论:



    “先生将这奏本去票拟重处!”



     申时行这才搭上话:



     “此无知小臣误听道路之言……(说到此处,又被打断)”



     万历大喝一声:



    “他就是出位沽名!”



    申时行傻眼了,他在朝廷混了几十年,从未见过这幅场景,皇帝大人一副吃人的模样,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横飞,这样下去,恐怕要出大事。



    于是他闭上了嘴,开始紧张地思索对策。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424#
发表于 2008-2-29 12:29:12 |只看该作者
老大发怒了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25#
发表于 2008-2-29 23:28:16 |只看该作者
[1299]





    既不能让皇帝干掉雒于仁,也不能不让皇帝出气,琢磨片刻,稀泥和好了。



    “他(指雒于仁)确实是为了出名(先打底),但陛下如果从重处罚他,却恰恰帮他成了名,反损皇上圣德啊!”



    “如果皇上宽容,不和他去一般见识,皇上的圣德自然天下闻名(继续戴高帽)!”



    在这堆稀泥面前,万历同志终于消了气:



    “这也说得是,如果和他计较,倒不是损了朕的德行,而是损了朕的气度!”



    上钩了,再加最后一句:



    “皇上圣度如天地一般,何所不容!”(圆满收工)



    万历沉默地点了点头。



    话说到这,事情基本就算完了,申时行定定神,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他决定趁此机会,解决此事。



    然而他正准备开口,却又听见了一句怒斥:



    “朕气他不过,必须重处!”



    万历到底是年轻人,虽然被申时行和了一把稀泥,依然不肯干休,这会回过味来,又绕回去了。



    这事还他娘没完了,申时行头疼不已,但再头疼事情总得解决,如果任由万历发作胡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关键的时刻,申时行再次展现了他举世无双的混事本领,琢磨出了第二套和稀泥方案:



    “陛下,此奏本(雒于仁)原本就是讹传,如果要重处雒于仁,必定会将此奏本传之四方,反而做了实话啊!”



    利害关系说完,接下来该掏心窝了:



    “其实原先我等都已知道此奏疏,却迟迟不见陛下发阁(内阁)惩处(学名:留中),我们几个内阁大学士在私底下都互相感叹,陛下您胸襟宽容,实在是超越千古啊(马屁与说理相结合)。”



    “所以以臣等愚见,陛下不用处置此事,奏疏还是照旧留存吧,如此陛下之宽容必定能留存史书,传之后世,千秋万代都称颂陛下是尧舜之君,是大大的好事啊!”



    据说拍马屁这个行当,最高境界是两句古诗,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我看来,申时行做到了。



  但申先生还是低估了万历的二杆子性格,他话刚讲完,万历又是一声大吼:



    “如何设法处他?只是气他不过!”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26#
发表于 2008-2-29 23:28:43 |只看该作者
[1300]





    好话说一堆,还这么个态度,那就不客气了:



    “此本不可发出,也无他法处之,还望皇上宽恕,容臣等传谕该寺堂官(即大理寺高级官员),使之去任可也。”



    这意思就是,老子不和稀泥了,明白告诉你,骂你的这篇文章不能发,也没办法处理,最多我去找他们领导,把这人免职了事,你别再闹了,闹也没用。



    很明显,万历虽然在气头上,却还是很识趣的,他清楚,目前形势下,自己不能把雒于仁怎么样,半天一言不发。申时行明白,这是默认。



    万历十八年的这场惊天风波就此了解,雒于仁骂得皇上一无是处,青史留名,却既没掉脑袋,也没有挨板子,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而气得半死的万历终于认定,言官就是混蛋,此后的几十年里,他都保持着相同的看法。



    最大的赢家无疑是申时行,他保护了卢洪春、保护了雒于仁,安抚了言官大臣,也没有得罪皇帝,使两次危机成功化解,无愧为和稀泥的绝顶高手。



    自万历十一年执政以来,申时行经历了无数考验,无论是上司还是同僚,他都应付自如,七年间,上哄皇帝,下抚大臣,即使有个把不识趣、不配合的,也能被他轻轻松松地解决掉,混得可谓如鱼得水。



    然而正是这一天,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初一,在解决完最为棘手的雒于仁问题后,他的好运将彻底结束。



    因为接下来,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臣等更有一事奏请。”



    虽然雒于仁的事十分难办,但和申时行即将提出的这件事相比,只能说是微不足道。



    他所讲的事情,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以及大明王朝的国运,而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有个专用名词:“争国本”。



游戏的开始



    在张居正管事的前十年,万历既不能执政,也不能管事,甚至喝酒胡闹都不行,但他还有一项基本的权力——娶老婆。



    万历六年(1578),经李太后挑选,张居正认可,十四岁的万历娶了老婆,并册立为皇后。



    不过对万历而言,这不是个太愉快的事情,因为这个老婆是指认的,什么偶然邂逅,自由恋爱都谈不上,某月某天,突然拉来一女的,无需吃饭看电影,就开始办手续,经过无数道繁琐程序仪式,然后正式宣告,从今以后,她就是你的老婆了。



    包办婚姻,纯粹的包办婚姻。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神仙姐夫

UID
5756
注册时间
2002-3-26
帖子
20215
精华
13
2427#
发表于 2008-3-1 02:33:13 |只看该作者
看申时行,想到500年后的周
到底谁更会混?
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428#
发表于 2008-3-1 15:13:25 |只看该作者
首辅就是汉堡包中间的那块肉饼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29#
发表于 2008-3-1 22:50:47 |只看该作者
请假两天

各位网友:
    周末不更新了。
    周一恢复更新。
    抱歉,望理解。
                              
                                 当年明月
                                          
                                       2008年2月29日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30#
发表于 2008-3-3 21:41:33 |只看该作者
[1301]



    虽然是凑合婚姻,但万历的运气还不错,因为他的这个老婆相当凑合。



    万历皇后王氏,浙江人,属传统贤妻型,而且为人乖巧,定位明确,善于关键时刻抓关键人,进宫后皇帝都没怎么搭理,先一心一意服侍皇帝他妈,早请示晚汇报,把老太太伺候好了,婆媳问题也就解决了。



    此外她还是皇帝的办公室主任,由于后来万历不上朝,喜欢在家里办公,公文经常堆得到处都是,她都会不动声色地加以整理,一旦万历找不着了,她能够立即说出公文放在何处,何时、由何人送入,在生活上,她对皇帝大人也是关怀备至,是优秀的秘书老婆两用型人才。



    这是一个似乎无可挑剔的老婆,除了一个方面——她生不出儿子。



    古人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说家里有一堆儿子,最后被丢到街上的也不在少数,但既然是古人云,大家就只好人云亦云,生不出儿子,皇后也是白搭。于是万历九年(1581)的时候,在李太后的授意下,万历下达旨意:命令各地选取女子,以备挑选。



    其实算起来,万历六年两人结婚的时候,万历只有十四岁,到万历九年的时候,也才十七岁,连枪毙都没有资格,就逼着要儿子,似乎有点不地道,但这是一般人的观念,皇帝不是一般人,观念自然也要超前,生儿子似乎也得比一般人急。



    但旨意传下去,被张居正挡了回来,并且表示,此令绝不可行。



    不要误会,张先生的意思并非考虑民间疾苦,不可行,是行不通。



    到底是首辅大人老谋深算,据说他刚看到这道旨意,便下断言:如按此令下达,决然无人可挑。



    俗话说,一入候门深似海,何况是宫门,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送进去,就好比黄金周的旅游景点,丢进人堆就找不着了,谁也不乐意。那些出身名门、长相漂亮的自然不来,万一拉上来的都是些歪瓜裂枣,恶心了皇帝大人,这个黑锅谁来背?



    可是皇帝不能不生儿子,不能不找老婆,既要保证数量,也要确保质量,毕竟你要皇帝大人将就将就,似乎也是勉为其难。



    事情很难办,但在张居正大人的手中,就没有办不了的事,他脑筋一转,加了几个字:原文是挑选入宫,大笔一挥,变成了挑选入宫册封嫔妃。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31#
发表于 2008-3-3 21:42:10 |只看该作者
[1302]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因为说到底,入不入宫,也是个成本问题,万一进了宫啥也混不上,几十年没人管,实在不太值。在入宫前标明待遇,肯定级别,给人家个底线,自然就都来了。



    这就是水平。

    但连张居正都没想到,他苦心琢磨的这招,竟然还是没用上。



    因为万历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就在挑选嫔妃的圣旨下达后,一天,万历闲来无事,去给李太后请安,完事后,准备洗把脸,就叫人打盘水来。



    水端来了,万历一边洗着手,一边四处打量,打量来,打量去,就打量上了这个端脸盆的宫女。



    换在平常,这类人万历是一眼都不看的,现在不但看了,而且还越看越顺眼,顺眼了,就开始搭讪。



    就搭讪的方式而言,皇帝和街头小痞子是没什么区别的,无非是你贵姓,哪里人等等。但差异在于,小痞子搭完话,该干嘛还干嘛,皇帝就不同了。



    几句话搭下来,万历感觉不错,于是乎头一热,就幸了。



    皇帝非凡人,所以幸了之后的反应也不同于凡人,不用说什么一时冲动之类的话,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不过万历还算厚道,临走时,赏赐她一副首饰,这倒也未必是他有多大觉悟,而是宫里的规定:但凡临幸,必赐礼物。



    因为遵守这个规定,他后悔了很多年。



    就万历而言,这是一件小事,皇帝嘛,幸了就幸了,感情是谈不上的,事实上,此人姓甚名谁,他都未必记得。



    这个宫女姓王,他很快就将牢牢记住。因为在不久之后,王宫女意外地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万历那里,他非但不高兴,反而对此守口如瓶,绝口不提。



    因为王宫女地位低,且并非什么沉鱼落雁之类的人物,一时兴起而已,万历不打算认这帐,能拖多久是多久。



    但这位仁兄明显打错了算盘,上朝可以拖,政务可以拖,怀孕拖到最后,是要出人命的。



    随着王宫女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知道这件事的人也一天天多起来,最后,太后知道了。



    于是,她叫来了万历,向他询问此事。



    万历的答复是沉默,他沉默的样子,很有几分流氓的风采。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978
注册时间
2005-2-23
帖子
1232
精华
0
2432#
发表于 2008-3-3 22:54:50 |只看该作者
来顶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433#
发表于 2008-3-4 00:11:22 |只看该作者
万历大LM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34#
发表于 2008-3-5 22:23:59 |只看该作者
[1303]



    然而李太后对付此类人物,一向颇有心得。当年如高拱、张居正之类的老手都应付过去了,刚入行的新流氓万历自然不在话下。既然不说话,就接着问。



    装哑巴是行不通了,万历随口打哈哈,就说没印象了,打算死不认账。



    万历之所以有持无恐,是因为这种事一般都是你知我知,现场没有证人,即使有证人,也不敢出来(偷窥皇帝,是要命的)。



    他这种穿上裤子就不认人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李太后,于是,她找来了证人。



    这个证人的名字,叫内起居注。



    在古代文书中,起居注是皇帝日常言行的记录。比如今天干了多少活,去了多少地方,是第一手的史料来源。



    但起居注记载的,只是皇帝的外在工作情况,是大家都能看见的,而大家看不见的那部分,就是内起居注。



    内起居注记载的,是皇帝在后宫中的生活情况。比如去到哪里,和谁见面,干了些什么。当然,鉴于场所及皇帝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其实际记录者不是史官,而是太监。所谓外表很天真,内心很暴力,只要翻一翻内外两本起居注,基本都能搞清楚。



    由于具有生理优势,太监可以出入后宫,干这类事情也方便得多。皇帝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当然,不宜太近),皇帝进去开始工作,太监在外面等着。等皇帝出来,就开始记录,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来到某后妃处,某时进,某时出,特此记录存入档案。



    皇帝工作,太监记录,这是后宫的优良传统,事实证明,这一规定是极其有效,且合理的。



    因为后宫人太多,皇帝也不计数,如王宫女这样的邂逅,可谓比比皆是。实际上,皇帝乱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乱搞之后的结果。



    如果宫女或后妃恰好怀孕,生下了孩子,这就是龙种,要是儿子,没准就是下一任皇帝,万一到时没有原始记录,对不上号,那就麻烦了。



    所以记录工作十分重要。



    但这项工作,还有一个漏洞,因为事情发生的时候,只有皇帝、太监、后妃(宫女)三人在场。事后一旦有了孩子,后妃自然一口咬定,是皇帝干的,而皇帝一般都不记得,是不是自己干的。



    最终的确定证据,就是太监的记录。但问题在于,太监也是人,也可能被人收买,如果后妃玩花样,或是皇帝不认账,太监也没有公信力。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35#
发表于 2008-3-5 22:24:20 |只看该作者
[1304]


    所以宫中规定,皇帝工作完毕,要送给当事人一件物品,而这件物品,就是证据。



    李太后拿出了内起居注,翻到了那一页,交给了万历。



    一切就此真相大白,万历只能低头认账。



    万历十年(1582),上车补票的程序完成,王宫女的地位终于得到了确认,她挺着大肚子,接受了恭妃的封号。



    两个月后,她不负众望生下了一个儿子,是为万历长子,取名朱常洛。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老太太高兴,大臣们也高兴,唯一不高兴的,就是万历。



    因为他对这位恭妃,并没有太多感情。对这个意外出生的儿子,自然也谈不上喜欢。更何况,此时他已经有了德妃。



    德妃,就是后世俗称的郑贵妃。北京大兴人,万历初年进宫,颇得皇帝喜爱。



    在后来的许多记载中,这位郑贵妃被描述成一个相貌妖艳,阴狠毒辣的女人。但在我看来,相貌妖艳还有可能,阴狠毒辣实在谈不上。在此后几十年的后宫斗争中,此人手段之拙劣,脑筋之愚蠢,反应之迟钝,实在令人发指。



    综合史料分析,其智商水平,也就能到菜市场骂个街而已。



    可是万历偏偏就喜欢这个女人,经常前去留宿。而郑妃的肚子也相当争气,万历十一年(1583)生了个女儿,虽然不能接班,但万历很高兴,竟然破格提拔,把她升为了贵妃。



    这是一个不详的先兆,因为在后宫中,贵妃的地位要高于其他妃嫔——包括生了儿子的恭妃。



    而这位郑贵妃的个人素养也实在很成问题,当上了后妃领导后,除了皇后,谁都瞧不上,特别是恭妃,经常被她称作老太婆。横行宫中,专横跋扈,十分好斗。



    难能可贵的是,贵妃同志不但特别能战斗,还特别能生。万历十四年(1586),她终于生下了儿子,取名朱常洵。



    这位朱常洵,就是后来的福王。按郑贵妃的想法,有万历当靠山,这孩子生出来,就是当皇帝的。但她做梦也想不到,几十年后,自己这个宝贝儿子会死在屠刀之下。挥刀的人,名叫李自成。



    但在当时,这个孩子的出生,确实让万历欣喜异常。他本来就不喜欢长子朱常洛,打算换人,现在替补来了,怎能不高兴?



    然而他很快就将发现,皇帝说话,不一定算数。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436#
发表于 2008-3-5 22:25:18 |只看该作者
"外表很天真,内心很暴力"
新词汇啊。明月也在与时俱进。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437#
发表于 2008-3-5 23:06:24 |只看该作者
这种风格好看!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神仙姐夫

UID
5756
注册时间
2002-3-26
帖子
20215
精华
13
2438#
发表于 2008-3-6 01:34:02 |只看该作者
这位朱常洵,就是后来的福王。按郑贵妃的想法,有万历当靠山,这孩子生出来,就是当皇帝的。但她做梦也想不到,几十年后,自己这个宝贝儿子会死在屠刀之下。挥刀的人,名叫李自成。
----------
300年的历史,这本书只剩下几十年了

看完这个看啥?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439#
发表于 2008-3-6 10:37:30 |只看该作者

1305

吸取了以往一百多年里,自己的祖辈与言官大臣斗争的丰富经验。万历没敢过早暴露目标,绝口不提换人的事,只是静静地等待时机成熟,再把生米煮成熟饭。



可还没等米下锅,人家就打上门来了,而且还不是言官。



万历十四年(1586)三月,内阁首辅申时行上奏:望陛下早立太子,以定国家之大计,固千秋之基业。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自从郑贵妃生下朱常洵,申时行就意识到了隐藏的危险。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想干什么。



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他也很清楚,如果这么干了,迎面而来的,必定是史无前例的惊涛骇浪。从此,朝廷将永无宁日。



于是他立即上书,希望万历早立长子。言下之意是,我知道你想干嘛,但这事不能干,你趁早断了这念头,早点洗了睡吧。



其实申时行的本意,倒不是要干涉皇帝的私生活:立谁都好,又不是我儿子,与我何干?之所以提早打预防针,实在是出于好心,告诉你这事干不成,早点收手,免得到时受苦。



可是他的好学生似乎打定主意,一定要吃苦,收到奏疏,只回复了一句话:



“长子年纪还小,再等个几年吧。”



学生如此不开窍,申时行只得叹息一声,扬长而去。



但这一次,申老师错了,他低估了对方的智商。事实上,万历十分清楚这封奏疏的隐含意义。只是在他看来,皇帝毕竟是皇帝,大臣毕竟是大臣,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此即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一般说来,没事上山找老虎玩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打猎,一种是自尽。



话虽如此,万历倒也不打无把握之仗,在正式亮出匕首之前,他决定玩一个花招。



万历十四年(1586)三月,万历突然下达谕旨:郑贵妃劳苦功高,升任皇贵妃。



消息传来,真是粪坑里丢炸弹,分量十足.朝廷上下议论纷纷,群情激奋。



因为在后宫中,皇贵妃仅次于皇后,算第二把手。且历朝历代,能获此殊荣者少之又少(生下独子或在后宫服务多年)。



按照这个标准,郑贵妃是没戏的。因为她入宫不长,且皇帝之前已有长子,没啥突出贡献,无论怎么算都轮不到她。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1390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7835
精华
3
2440#
发表于 2008-3-6 10:37:56 |只看该作者

1306

万历突然来这一招,真可谓是煞费苦心。首先可以藉此提高郑贵妃的地位,子以母贵,母亲是皇贵妃,儿子的名分也好办;其次还能借机试探群臣的反应。今天我提拔孩子他妈,你们同意了,后天我就敢提拔孩子。温水煮青蛙,咱们慢慢来。



算盘打得很好,可惜只是掩耳盗铃。



要知道,在朝廷里混事的这帮人,个个都不简单:老百姓家的孩子,辛辛苦苦读几十年书,考得死去活来,进了朝廷,再被踩个七荤八素,这才修成正果。生肖都是属狐狸的,嗅觉极其灵敏,擅长见风使舵,无事生非。皇帝玩的这点小把戏,在他们面前也就是个笑话,傻子才看不出来。



更为难得的是,明朝的大臣们不但看得出来,还豁得出去。第一个出头的,是户部给事中姜应麟。



相对而言,这位仁兄还算文明,不说粗话,也不骂人,摆事实讲道理:



“皇帝陛下,听说您要封郑妃为皇贵妃,我认为这是不妥的。恭妃先生皇长子,郑妃生皇三子(中间还有一个,夭折了),先来后到,恭妃应该先封。如果您主意已定,一定要封,也应该先封恭妃为贵妃,再封郑妃皇贵妃,这样才算合适。”



“此外,我还认为,陛下应该尽早立皇长子为太子,这样天下方才能安定。”



万历再一次愤怒了,这可以理解,苦思冥想几天,好不容易想出个绝招,自以为得意,没想到人家不买账,还一言点破自己的真实意图,实在太伤自尊。



为挽回面子,他随即下令,将姜应麟免职外放。



好戏就此开场。一天后,吏部员外郎沈璟上书,支持姜应麟,万历二话不说,撤了他的职。几天后,吏部给事中杨廷相上书,支持姜应麟,沈璟,万历对其撤职处理。又几天后,刑部主事孙如法上书,支持姜应麟、沈璟、杨廷相,万历同志不厌其烦,下令将其撤职发配。



在这场斗争中,明朝大臣们表现出了无畏的战斗精神:不怕降级,不怕撤职,不怕发配。个顶个地扛着炸药包往上冲,前仆后继,人越闹越多,事越闹越大。中央的官不够用了,地方官也上书凑热闹,搞得一塌糊涂,乌烟瘴气。



然而事情终究还是办成了,虽然无数人反对,无数人骂仗,郑贵妃还是变成了郑皇贵妃。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