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01#
发表于 2008-5-30 21:51:05 |只看该作者
[1426]



熊廷弼是对的,所以他是东林党,或至少是东林党支持的,王化贞是错的,所以他是阉党,或至少是阉党赏识的。大致如此。



我并非不能理解好事都归自己,坏事都归别人的逻辑,也并不反对,对某些坏人一棍子打死再踩上一只脚的行为,我只是认为,做人,还是要厚道。



王化贞不听熊廷弼的话,很正常,因为他的兵,比熊廷弼的多。



当时明朝在辽东的剩余部队,大约有十五万,全都在王化贞的手中。而熊廷弼属下,只有五千人。



所以每次王化贞见熊廷弼时,压根就不听指挥,说一句顶一句,气得熊大人恨不能拿刀剁了他。



但事实上,王化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王化贞,山东诸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原先是财政部的一名处级干部(主事),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被调到了辽东广宁(今辽宁北宁)。



此人极具才能,当年蒙古人闹得再凶,到他的地头,都不敢乱来。后来辽阳、沈阳失陷,人心一片慌乱,大家都往关内跑,他偏不跑。



辽阳城里几万守军,城都丢了,广宁城内,只有几千人,还是个破城,他偏要守。



他非但不跑,还招集逃兵,整顿训练,居然搞出了上万人的队伍,此外,他多方联络,稳定人心,坚守孤城,稳定了局势。所谓“提弱卒,守孤城,气不慑,时望赫然”,天下闻名,那也真是相当的牛。



熊廷弼也是牛人,但对于这位同族,他却十分不感冒,不仅因为牛人相轻,更重要的是,此牛非彼牛也。



很快,熊大人就发现,这位王巡抚跟自己,压根不是一个思路。



按他自己想法,应该修筑堡垒,严防死守,同时调集援兵,长期驻守。



可是王化贞却认定,应该主动进攻,去消灭努尔哈赤,他还说,只要有六万精兵,他就可以一举荡平。



熊廷弼觉得王化贞太疯,王化贞觉得熊廷弼太熊。



最后王化贞闭口了,他停止了争论,因为争论没有意义。



兵权在我手上,我想干嘛就干嘛,和你讨论,是给你个面子,你还当真了?



一切都按照王化贞的计划进行着,准备粮草,操练士兵,寻找内应,调集外援,忙得不亦乐乎。



忙活到一半,努尔哈赤来了。



天启二年(1622)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广宁。

--------------------------------

                       通       知

各位网友,周末休息,下周一回复更新!

                                    当年明月

                                                2008年5月30日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02#
发表于 2008-6-2 21:46:04 |只看该作者
[1427]



之前半年,努尔哈赤听说熊廷弼来了,所以他不来。后来他听说,熊廷弼压根没有实权,所以他来了。



实践证明,王巡抚胆子很大,脑子却很小,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他摆出了一个十分奇怪的阵型,先在三岔河布阵,作为第一道防线,然后在西平堡设置第二道防线,其余兵力退至广宁城。



就兵力而言,王化贞大概是努尔哈赤的两倍,可大敌当前,他似乎不打算“一举荡平”,也不打算御敌于国门之外,因为外围两道防线的总兵力也才三万人,是不可能挡住努尔哈赤的。



用最阴暗的心理去揣摸,这个阵型的唯一好处,是让外围防线的三万人和努尔哈赤死拼,拼完,努尔哈赤也就差不多了。



事实确实如此,正月二十日,努尔哈赤率军进攻第一道防线三岔河,当天即破。



第二天,他来到了第二道防线西平堡,发动猛烈攻击,但这一次,他没有如愿。



因为西平堡守将罗一贯,是个比较一贯的人,努尔哈赤进攻,打回去,汉奸李永芳劝降,骂回去,整整一天,后金军队毫无进展。



王化贞的反应还算快,他立即派出总兵刘渠、祁秉忠以及他的心腹爱将孙得功,分率三路大军,增援西平堡。



努尔哈赤最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所以明军的救援,早在他意料之中。



但在他意料之外的,是明军的战斗力。



总兵刘渠、祁秉忠率军出战,两位司令十分勇猛,亲自上阵,竟然打得后金军队连连败退,于是,作为预备队的孙得功上阵了。



按照原先的想法,孙得功上来,是为了加强力量,可没想到的是,这位兄弟刚上阵,却当即溃败,惊慌之余,孙大将还高声喊了一嗓子:



“兵败了!兵败了!”



您都兵败了,那还打什么?



后金军随即大举攻击,明军大败,刘渠阵亡,祁秉忠负伤而死,孙得功逃走,所属数万明军全军覆没。



现在,在努尔哈赤面前的,是无助、毫无遮挡的西平堡。



罗一贯很清楚,他的城池已被团团包围,不会再有援兵,不会再有希望,对于胜利,他已无能为力。



但他仍然决定坚守,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



正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集结所属五万人,发动总攻。



罗一贯率三千守军,拼死守城抵抗。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03#
发表于 2008-6-2 21:46:51 |只看该作者
[1428]



双方激战一天,后金军以近二十倍的兵力优势,发起了无数次进攻,却无数次败退,败退在孤独却坚定的罗一贯眼前。



明军凭借城堡大量杀伤敌军,后金损失惨重,毫无进展,只得围住城池,停止进攻。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城头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了呐喊,没有了杀声。



因为城内的士兵,已经放出了最后一支弓箭,发射了最后一发火炮。



在这最后的时刻,罗一贯站在城头,向着京城的方向,行叩拜礼,说出了他的遗言:



“臣力竭矣!”



然后,他自刎而死。



这是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损失空前惨重的一战,据史料记载,和西平堡三千守军一同阵亡的,有近七千名后金军。



罗一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王化贞也准备这样做。



得知西平堡失陷后,他连夜督促加强防守,并对逃回来的孙得功既往不咎,鼓励守城将士众志成城,击退后金军队。



然后,他就去睡觉了。



王化贞不是个怕事的人,当年辽阳失守,他无兵无将都敢坚守,现在手上有几万人,自然敢睡觉。



但还没等他睡着,就听见了随从的大叫:



“快跑!”



王化贞跑出卧房。



他看见无数百姓和士兵丢弃行李兵器,夺路而逃,原本安静祥和的广宁城,已是一片混乱,彻底的混乱。



而此时的城外,并没有努尔哈赤,也没有后金军,一个都没有。



这莫名其妙的一切,起源于两个月前的一个决定。



王化贞不是白痴,他很清楚努尔哈赤的实力,在那次谈话中,他之所以告诉熊廷弼,说六万人一举荡平,是因为他已找到了努尔哈赤的弱点。



这个弱点,叫做李永芳。



李永芳是明朝叛将,算这一带的地头蛇,许多明军将领跟他都有交情,毕竟还是同胞兄弟,所以在王化贞看来,这是一个可以争取的人。



于是,他派出了心腹孙得功,前往敌营,劝降李永芳。



几天后,孙得功回报,李永芳深明大义,表示愿意归顺,在进攻时作为内应。



王化贞十分高兴。



两个月后,孙得功西平堡战败,惊慌之下,大喊“兵败”,导致兵败。



是的,你的猜测很正确,孙得功是故意的,他是个叛徒。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2604#
发表于 2008-6-4 00:23:44 |只看该作者
[1429]



孙得功去劝降李永芳,却被李永芳劝降,原因很简单,不是什么忠诚、爱国、民族、大同之类的话,只是他出价更高。



为了招降李永芳,努尔哈赤送了一个孙女,一个驸马(额驸)的头衔,还有无数金银财宝,很明显,王化贞出不起这个价。



努尔哈赤从来不做赔本买卖,他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孙得功帮他搞垮了明朝的援军,但这还不够,这位誓把无耻进行到底的败类,决定送一份更大的礼物给努尔哈赤——广宁城。



因为自信的王化贞,将城池的防守任务交给了他。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从被窝里爬起来的王大人慌不择路,派人去找马,准备逃走,可是没想到,孙心腹实在太抠门,连马都弄走了,搞得王大人只找到了几头骆驼,最后,他只能骑着骆驼跑路。



还好,那天晚上,孙心腹忙着带领叛军捣乱,没顾上逃跑的王巡抚,否则以他的觉悟,拿王大人的脑袋去找努尔哈赤换个孙女,也是不奇怪的。



第二天,失意的王巡抚在逃走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让他更为失意的人。



熊廷弼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不是一个慈悲的人,至少不会放过落水狗。



当王巡抚痛哭流涕,反复检讨错误时,他用一句话表示了他的同情:



“六万大军一举荡平?现在如何?”



王化贞倒还算认账,关键时刻,也不跟熊廷弼吵,只是提出,现在应派兵,坚守下一道防线——宁远。



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判断,可是熊大人得理不饶人,还没完了:



“现在这个时候,谁肯帮你守城?晚了!赶紧掩护百姓和士兵入关,就足够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当初不听我的,现在我也不听你的。



事情到这份上,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作为丧家犬,王化贞没有发言权。



于是,战局离开了王化贞的掌控,走上了熊廷弼的轨道。



从王化贞到熊廷弼,从掌控到轨道,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



变化的前后有很多不同点,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错误的。



虽然敌情十分紧急,城池空虚,但此时明军主力尚存,若坚定守住,估计也没什么问题。可是熊先生来了牛脾气,不由分说,宁远也不守了,把辽东的几十万军民全部撤回关(山海关)内,放弃了所有据点。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2605#
发表于 2008-6-4 00:24:05 |只看该作者
[1430]



熊大人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做到了无数敌人、无数汉奸、无数叛徒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因为事实上,他已放弃整个辽东。



自明朝开国以来,稳固统治两百余年的辽东,就这么丢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熊廷弼都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道理这样做。



但是他做了。



我认为,他是为了一口气。



当初不听我的话,现在看你怎么办?



就是这口气,最后要了他的命。



率领几十万军民,成功撤退的两位仁兄终于回京了,明朝政府对他们俩的处理,是相当一视同仁的——撤职查办。



无论谁对谁错,你们把朝廷在辽东的本钱丢得精光,还有脸回来?这个黑锅你们不背,谁背?



当然,最后处理结果还是略有不同,熊大人因为脾气不好,得罪人多,三年后(天启五年)就被干掉了。



相对而言,王大人由于关系硬,人缘好,又多活了七年,崇祯五年才正式注销户口。



对于此事,许多史书都说,王化贞死得该,熊廷弼死得冤。



前者我同意,后者,我保留意见。



事实上,直到王化贞逃走后的第三天,努尔哈赤才向广宁进发,他没有想到,明军竟然真的不战而逃,而且以他的兵力,并不足以占据辽东。



然而当他到达广宁,接受孙得功投降之时,才发现,整个辽东,已经没有敌人。



因为慷慨的熊蛮子,已把这片广阔的土地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



白给的东西不能不要,于是在大肆抢掠之后,他率军向新的目标前进——山海关。



可是走到半路,他发现自己的算盘打错了。



因为熊蛮子交给他的,不是辽东,而是一个空白的辽东。



为保证不让敌人抢走一粒粮,熊先生干得相当彻底,房子烧掉,水井埋掉,百姓撤走,基本上保证了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



要这么玩,努尔哈赤先生就不干了,他辛苦奔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抢东西,您把东西都搬走了,我还去干嘛?



而且从广宁到山海关,几百里路空无一人,很多坚固的据点都无人看守,别说抢劫,连打仗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当军队行进到一个明军据点附近时,努尔哈赤决定:无论这些地方有多广袤,无论这些据点有多重要,都不要了,撤退。



努尔哈赤离开了这里,踏上了归途,但他不会想到,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因为四年之后,他将再次回到这里,并为争夺这个他曾轻易放弃的小地方,失去所有的一切。



这个他半途折返的地点,叫做宁远。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978
注册时间
2005-2-23
帖子
1232
精华
0
2606#
发表于 2008-6-4 10:17:02 |只看该作者
人真的很容易就收买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07#
发表于 2008-6-4 21:10:05 |只看该作者
[1431]



堪与匹敌者,此人也



自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短短三年时间,抚顺、铁岭、开原、辽阳、沈阳,直至整个辽东,全部陷落。



从杨镐、刘綎到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不能打的完了,能打的也完了,熊人死了,牛人也死了。



辽东的局势,说差,那是不恰当的,应该说,是差得不能再差,差到官位摆在眼前,都没人要。



比如总兵,是明军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二十人左右,用今天话说,是军区司令员。要想混到这个职务,不挤破头是不大可能的。



一般说来,这个职务相当安全,平日也就是看看地图,指手划脚而已。然而这几年情况不同了,辽东打仗,明朝陆续派去了十四位总兵,竟然全部阵亡,无一幸免。



总兵越来越少,而且还在不断减少,因为没人干,某些在任总兵甚至主动辞职,宁可回家种田,也不干这份工作。



但公认最差的职业,还不是总兵,是辽东经略。



总兵可以有几十个,辽东经略只有一个。总兵可以不干,辽东经略不能不干。



可是连傻子都知道,辽东都没了,人都撤回山海关了,没兵没地没百姓,还经略个啥?



大家不是傻子,大家都不去。



接替辽东经略的第一人选,是兵部尚书张鹤鸣,天启为了给他鼓劲,先升他为太子太保(从一品),又给他尚方宝剑,还亲自送行。



张尚书没说的,屁股一拍,走了。



走是走了,只是走得有点慢,从京城到山海关,他走了十七天。



这条路线上星期我走过,坐车三个钟头。



张大人虽说没车,马总是有的,就两百多公里,爬也爬过去了。



这还不算,去了没多久,这位大人又说自己年老力衰,主动辞职回家了。



没种就没种,装什么蒜?



相比而言,接替他的宣府巡抚就好得多了。



这位巡抚大人接到任命后,连上三道公文,明白跟皇帝讲:我不去。



天启先生虽说是个木匠,也还有点脾气,马上下达谕令:不去,就滚(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不想去也好,不愿去也好,替死鬼总得有人当,于是,兵部侍郎王在晋出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08#
发表于 2008-6-4 21:11:00 |只看该作者
[1432]

王在晋,字明初,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进士。这位仁兄从没打过仗,之所以让他去,是因为他不能不去。



张尚书跑路的时候,他是兵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署部事),换句话说,轮也轮到他了。



史书上对于这位仁兄的评价大都比较一致:什么废物、愚蠢,不一而同。



对此,我都同意,但我认为,他至少是个勇敢的人。



明知是黑锅,依然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去背,难道不勇敢吗?



而他之所以失败,实在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因为他面对的敌人,是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明朝最可怕的敌人,战场应变极快,骑兵战术使用精湛,他的军事能力,可与大明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名将相媲美。



毫无疑问,他是这个时代最为强悍、最具天赋的军事将领,之一



他或许很好,很强大,却绝非没有对手。



事实上,他宿命的克星已然出现,就在他的眼前——不只一个。



王在晋到达辽东后,非常努力,非常勤奋,他日夜不停地勘查地形,考量兵力部署,经过几天几夜的刻苦专研,终于想出了一个防御方案。



具体方案是这样的,王在晋认为,光守山海关是不够的,为了保证防御纵深,他决定再修一座新城,用来保卫山海关,而这座新城就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八里铺。



王在晋做事十分认真,他不但选好了位置,还拟好了预算,兵力等等,然后一并上交皇帝。



天启皇帝看后大为高兴,立即批复同意,还从国库中拨出了工程款。



应该说,王在晋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态度是值得尊重的,创意是值得鼓励的,而全盘的计划,是值得唾弃的。



光守山海关是不够的,因为一旦山海关被攻破,京城就将毫无防卫,唾手可得,虽说山海关沿线很坚固,很结实,但毕竟是砖墙,不是高压电网,如果努尔哈赤玩一根筋,拼死往城墙上堆人,就是用嘴啃,估计也啃穿了。



在这一点上,王在晋的看法是正确的。



但这也是他唯一正确的地方,除此之外,都是胡闹。



哪里胡闹,我就不说了,等一会有人说。



总之,如按此方案执行,山海关破矣,京城丢矣,大明亡矣。



对于这一结果,王在晋不知道,天启自然也不知道,而更多的人,是知道了也不说。



就在一切几乎无可挽回的时候,一封群众来信,彻底改变了这个悲惨的命运。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978
注册时间
2005-2-23
帖子
1232
精华
0
2609#
发表于 2008-6-4 22:28:14 |只看该作者
沉默是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0#
发表于 2008-6-5 21:02:18 |只看该作者
[1433]



这封信是王在晋的部下写的,并通过朝廷渠道,直接送到了叶向高的手中,文章的主题思想只有一条:王在晋的方案是错误的。



这下叶大人头疼了,他干政治是老手,干军事却是菜鸟,想来想去,这个主意拿不了,于是他跑去找皇帝。



可是皇帝大人除了做木匠是把好手,基本都是抓瞎,他也吃不准,于是,他又去找了另一个人。



天惊地动,力挽狂澜,由此开始。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



这句话,来自于一个人的传记。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以此人的才能,恢复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将权力交给他,稳定固守现有的国土,是可以的。



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



因为这句话,出自于《明史》。说这句话的人,是清代的史官。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认定,在清代,这是一句相当反动的话。



因为它的隐含意思是:



如果此人一直在任,大清是无法取得天下的。



在清朝统治下,捧着清朝饭碗,说这样的话,是要掉脑袋的。



可是他们说了,他们不但说了,还写了下来,并且流传千古,却没有一个人,因此受到任何惩罚。



因为他们所说的,是铁一般的事实,是清朝统治者无法否认的事实。



与此同时,他们还用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人的崇敬。



在长达二百二十卷、记载近千人事迹的明史传记中,无数为后人熟知的英雄人物,都要和别人挤成一团。



而在这个人的传记里,只有他自己和他的子孙。



这个人不是徐达,徐达的传记里,有常遇春。



不是刘伯温,刘伯温的传记里,有宋濂、叶琛、章溢。



不是王守仁,王守仁的传记里,还搭配了他的门人冀元亨。



也不是张居正,张大人和他的老师徐阶、老对头高拱在一个传记里。



当然,更不是袁崇焕,袁将军住得相当挤,他的传记里,还有十个人。



这个人是孙承宗。



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皇帝的老师,忠贞的爱国者。



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在获得上述头衔之前,他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一个讨生活的教师,一个十六年都没有考上举人的落魄秀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1#
发表于 2008-6-5 21:02:44 |只看该作者
[1434]



嘉靖四十二年(1563),孙承宗出生在北直隶保定府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



生在这个地方,不是个好事。



作为明朝四大防御要地,蓟州防线的一部分,孙承宗基本是在前线长大的。



这个地方不好,或者说是太好,蒙古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女真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后来改叫金国,也常来,来抢。



来一次,抢一次,打一次。



这实在不是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别的小孩都怕,可孙承宗不怕。



非但不怕,还过得特别滋润。



他喜欢战争,喜欢研究战争,从小,别人读四书,他读兵书。成人后,别人往内地跑,他往边境跑,不为别的,就想看看边界。



万历六年(1578),保定府秀才孙承宗做出了一个决定——外出游学。这一年,他十六岁。在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孙秀才游历四方,努力向学,练就了一身保国的本领。



当然,这是史料里正式的说法。



实际上,这位仁兄在这十几年来,大都是游而不学,要知道,他当年之所以考秀才,不是为了报国,说到底,是混口饭吃,游学?不用吃饭啊?



还好,孙秀才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老师,从此,他开始在教育战线上奋斗,而且越奋斗越好,好到名声传到了京城。



万历二十年(1592),在兵部某位官员的邀请下,孙秀才来到京城,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私人教师。



但是慢慢地,孙秀才有思想活动了,他发现,光教别人孩子是不够的,能找别人教自己的孩子,才是正道。



于是第二年(1593),他进入了国子监,刻苦读书,再一年后(1594),他终于考中了举人,这一年,他三十二岁。



一般说来,考上举人,要么去考进士,要么去混个官,可让人费解的是,孙举人却依然安心当他的老师,具体原因无人知晓,估计他的工资比较高。



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奇怪的决定,导致了他奇特的人生。



万历二十七年(1599),孙承宗的雇主奉命前往大同,就任大同巡抚。官不能丢,孩子的教育也不能丢,于是孙承宗跟着去了。



我记得,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有一名罪犯说过:无论搞多少次普法教育,都是没用的,只要让大家都去监狱住两天,亲自实践,就不会再犯罪了。



我同意这个说法,孙承宗应该也同意。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2#
发表于 2008-6-6 22:23:58 |只看该作者
[1435]



在那个地方,孙承宗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拼死的厮杀,血腥的战场,智慧的角逐,勇气的考验。



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莫测,最飘忽不定,最残酷,最困难,最考验智商的游戏。在战场上,兵法没有用,规则没有用,因为在这里,最好的兵法,就是实战,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大同的孙老师没有实践经验,也无法上阵杀敌。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足以证实,他已经懂得了战争。



在明代,当兵是一份工作,是工作,就要拿工资,拿不到工资,自然要闹。一般人闹,无非是堵马路,喊几句,当兵的闹,就不同了,手里有家伙,要闹就往死里闹,专用名词叫做“哗变”。



这种事,谁遇上谁倒霉,大同巡抚运气不好,偏赶上了。有一次工资发得迟了点,当兵的不干,加上有人挑拨,于是大兵们二话不说,操刀就奔他家去了。



巡抚大人慌得不行,里外堵得严严实实,门都出不去,想来想去没办法,寻死的心都有了。



关键时刻,他的家庭教师孙承宗先生出马了。



孙老师倒也没说啥,看着面前怒气冲冲,刀光闪闪的壮丽景象,他只是平静地说:



“饷银非常充足,请大家逐个去外面领取,如有冒领者,格杀勿论。”



士兵一哄而散。



把复杂的问题弄简单,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基本素质。



孙承宗的镇定、从容、无畏表明,他有能力,用最合适的方法,处理最纷乱的局势,应对最凶恶的敌人。



大同,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孙承宗看到了战争,理解了战争,懂得了战争,并最终掌握了战争。他的掌握,来自他的天赋、理论以及每一次感悟。



辽东,大他三岁的努尔哈赤正在讨伐女真哈达部的路上,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精通战争的将领,他的精通,来自于砍杀、冲锋以及每一次拼死的冒险。



两个天赋异禀的人,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进入了战争这个神秘的领域,并获知了其中的奥秘。



二十年后,他们将相遇,以实践来检验他们的天才与成绩。



相遇



万历三十二年(1604),孙承宗向他的雇主告别,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他的目标,是科举。这一年,他四十二岁。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3#
发表于 2008-6-6 22:24:17 |只看该作者
[1436]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秀才、落魄秀才,教师、优秀教师、举人、军事观察员,目睹战争的破坏、聆听无奈的哀嚎、体会无助的痛苦,孙承宗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道路。



他决定放弃稳定舒适的生活,他决定,以身许国。



于是在几十年半吊子生活之后,考场老将孙承宗打算认真地考一次。



这一认真,就有点过了。



放榜的那天,孙承宗得知了自己的考试名次——第二,全国第二。



换句话说,他是榜眼。



按照明朝规定,榜眼必定是庶吉士,必定是翰林,于是在上岗培训后,孙承宗进入翰林院,成为了一名正七品编修。



之前讲过,明代朝廷是讲出身的,除个别特例外,要想进入内阁,必须是翰林出身,否则,即使你工作再努力,能力再突出,也是白搭。这是一个公认的潜规则。



但请特别注意,要入内阁,必须是翰林,是翰林,却未必能入内阁。



毕竟翰林院里不只一个人,什么学士、侍读学士、侍讲、修撰、检讨多了去了,内阁才几个人,还得排队等,前面的人死一个才能上一个,实在不易。



孙承宗就是排队等的人之一,他的运气不好,等了足足十年,都没结果。



第十一年,机会来了。



万历四十二年(1614),孙承宗调任詹事府谕德。



这是一个小官,却有着远大的前程,因为它的主要职责是给太子讲课。



从此,孙承宗成为了太子朱常洛的老师,在前方等待着他的,是无比光明的未来。



光明了一个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即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去世。



但对于孙承宗而言,这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学生——朱由校。



教完了爹再教儿子,真可谓是诲人不倦。



天启皇帝朱由校这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就好做个木工,所以除木匠师傅外,他对其它老师极不感冒。



孙承宗是唯一的例外。



由于孙老师长期从事儿童(私塾)教育,对于木头型,愚笨型、死不用功型的小孩,一向都有点办法,所以几堂课教下来,皇帝陛下立即喜欢上了孙老师,他从没有叫过孙承宗的名字,而代以一个固定的称谓:“吾师”。



这个称呼,皇帝陛下叫了整整七年,直到去世为止。



他始终保持对孙老师的信任,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挑拨、中伤,都无济于事。



我说的这个“何人”,是指魏忠贤。

----------------------------

                           请     假     条

各位网友:

    端午节快乐!

    明天开始放假,三天后开始更新。

    谢谢大家。

                                  当年明月

                                                 2008年6月6日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鲸

你地!斯拉斯拉地有!

UID
20869
注册时间
2003-2-15
帖子
9642
精华
1
2614#
发表于 2008-6-7 21:13:23 |只看该作者
端午节快乐
whose more the fool,the fool or the fool who follows?

一个民主国家,主权应该在人民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而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这决不是正轨,只能算是变态,就不是民主国家...不结束党治,不实行人民普选,如何能实现民主?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 (《新华日报》1945年9月27日社论)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5#
发表于 2008-6-10 21:44:46 |只看该作者
[1437]



正因为关系紧,后台硬,孙老师的仕途走得很快,近似于飞,一年时间,他就从五品小官,升任兵部尚书,进入内阁,成为东阁大学士。



所以,当那封打小报告的信送上来后,天启才会找到孙承宗,征询他的意见。



可孙承宗同志的回答,却出乎皇帝的意料:



“我也不知如何决断。”



幸好后面还有一句:



“让我去看看吧。”



天启二年(1622),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来到山海关。



孙承宗并不了解王在晋,但到山海关和八里铺转了一圈后,他对王大人便有了一个直观且清晰的判断——这人是个白痴。



他随即找来了王在晋,开始了一段在历史上极其有名的谈话。



在谈话的开头,气氛是和谐的,孙承宗的语气非常客气:



“你的新城建成之后,是要把旧城的四万军队拉过来驻守吗?”



王在晋本以为孙大人是来找麻烦的,没想到如此友善,当即回答:



“不是的,我打算再调集四万人来守城。”



但王大人并不知道,孙先生是当过老师的人,对笨人从不一棍子打死,总是慢慢地折腾:



“照你这么说,方圆八里之内,就有八万守军了,是吗?”



王大人还没回过味来,高兴地答应了一声:



“是的,没错啊。”



于是,张老师算帐的时候到了:



“只有八里,竟然有八万守军?你把新城修在旧城前面,那旧城前面的地雷、绊马坑,你打算让我们自己人去趟吗?!”



“新城离旧城这么近,如果新城守得住,还要旧城干什么?!”



“如果新城守不住,四万守军败退到旧城城下,你是准备开门让他们进来,还是闭关守城,看着他们死绝?!”



王大人估计被打懵了,半天没言语,想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



“当然不能开门,但可以让他们从关外的三道关进来,此外,我还在山上建好了三座军寨,接应败退的部队。”



这么蠢的孩子,估计孙老师还没见过,所以他真的发火了:



“仗还没打,你就准备接应败军?不是让他们打败仗吗?而且我军可以进入军寨,敌军就不能进吗?现在局势如此危急,不想着恢复国土,只想着躲在关内,京城永无宁日!”



王同学彻底无语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6#
发表于 2008-6-10 21:45:12 |只看该作者
[1438]



事实证明,孙老师是对的,如果新关被攻破,旧关必定难保,因两地只隔八里,逃兵无路可逃,只能往关里跑,到时逃兵当先锋,努尔哈赤当后队,不用打,靠挤,就能把门挤破。



这充分说明,想出此计划的王在晋,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



但聪明的孙老师,似乎也不是什么善类,他没有帮助迟钝生王在晋的耐心,当即给他的另一个学生——皇帝陛下写了封信,直接把王经略调往南京养老去了。



赶走王在晋后,孙承宗想起了那封信,便向身边人吩咐了这样一件事:



“把那个写信批驳王在晋的人叫来。”



很快,他就见到了那个打上级小报告的人,他与此人彻夜长谈,一见如故,感佩于这个人的才华、勇气和资质。



这是无争议的民族英雄孙承宗,与有争议的民族英雄袁崇焕的第一次见面。



孙承宗非常欣赏袁崇焕,他坚信,这是一个必将震撼天下的人物,虽然当时的袁先生,只不过是个正五品兵备佥事。



事实上,王在晋并不是袁崇焕的敌人,相反,他一直很喜欢袁崇焕,还对其信任有加,但袁崇焕仍然打了他的小报告,且毫不犹豫。



对于这个疑问,袁崇焕的回答十分简单:



“因为他的判断是错的,八里铺不能守住山海关。”



于是孙承宗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里?”



袁崇焕回答,只有一个选择。



然后,他的手指向了那个唯一的地点——宁远。



宁远,即今辽宁兴城,位居辽西走廊中央,距山海关二百余里,是辽西的重要据点,位置非常险要。



虽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宁远很重要,很险要,但几乎所有的人也都认为,坚守宁远,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丢失了整个辽东,手中仅存的只有山海关,关外都是敌人,跑出二百多里,到敌人前方去开辟根据地,主动深陷重围,让敌人围着打,这不是勇敢,是缺心眼。



我原先也不明白,后来我去了一趟宁远,明白了。



宁远是一座既不大,也不起眼的城市,但当我登上城楼,看到四周地形的时候,才终于确定,这是个注定让努尔哈赤先生欲哭无泪的地方。



因为它的四周三面环山,还有一面,是海。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7#
发表于 2008-6-11 21:47:07 |只看该作者
[1439]



说宁远是山区,其实也不夸张。它的东边是首山,西边是窟窿山,中间的道路很窄,是个典型的关门打狗地形,努尔哈赤先生要从北面进攻这里,是很辛苦的。



当然了,有人会说,既然难走,那不走总行了吧。



很可惜,虽然走这里很让人恶心,但不恶心是不行的,因为辽东虽大,要进攻山海关,必须从这里走。



此路不通让人苦恼,再加个别无他路,就只能去撞墙了。



是的,还会有人说,辽东都丢了,这里只是孤城,努尔哈赤占有优势,兵力很强,动员个几万人把城团团围住,光是围城,就能把人饿死。



这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仅仅是理论。



如果努尔哈赤先生这样做了,那么我可以肯定,最先被拖垮的一定是他自己。



因为宁远最让人绝望的地方,并不是山,而是海。



明朝为征战辽东,在山东登州地区修建了仓库,如遇敌军围城,船队就能将粮食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到沿海地区,当然也包括宁远。



而努尔哈赤先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要知道,他的军队里,没有海军这个兵种。



更为重要的是,距离宁远不远的地方,有个觉华岛,在岛上有明军的后勤仓库,可以随时支援宁远。



之所以把仓库建在岛上,原因很简单,明朝人都知道,后金没有海军,没有翅膀,飞不过来。



但有些事,是说不准的。



上个月,我从宁远坐船,前往觉华岛(现名菊花岛),才发现,原来所谓不远,也挺远,海上走了半个多钟头才到。



上岸之后,宁远就只能眺望了,于是,我问了当地人一个问题:你们离陆地这么远,生活用品用船运很麻烦吧。



他回答:我们也用汽车拉,不麻烦。



然后补充一句:冬天,海面会结冰。



我又问:这么宽的海面(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有近十公里),都能冻住吗?



他回答:一般情况下,冻不住



接着还是补充:去年,冻住了。



去年,是2007年,冬天很冷。



于是,我想起了三百八十一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我知道,那一年的冬天,也很冷。



学生



孙承宗接受了袁崇焕的意见,他决定,在宁远筑城。



筑城的重任,他交给了袁崇焕。



但要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孙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兵。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8#
发表于 2008-6-11 21:47:32 |只看该作者
[1439]



说宁远是山区,其实也不夸张。它的东边是首山,西边是窟窿山,中间的道路很窄,是个典型的关门打狗地形,努尔哈赤先生要从北面进攻这里,是很辛苦的。



当然了,有人会说,既然难走,那不走总行了吧。



很可惜,虽然走这里很让人恶心,但不恶心是不行的,因为辽东虽大,要进攻山海关,必须从这里走。



此路不通让人苦恼,再加个别无他路,就只能去撞墙了。



是的,还会有人说,辽东都丢了,这里只是孤城,努尔哈赤占有优势,兵力很强,动员个几万人把城团团围住,光是围城,就能把人饿死。



这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仅仅是理论。



如果努尔哈赤先生这样做了,那么我可以肯定,最先被拖垮的一定是他自己。



因为宁远最让人绝望的地方,并不是山,而是海。



明朝为征战辽东,在山东登州地区修建了仓库,如遇敌军围城,船队就能将粮食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到沿海地区,当然也包括宁远。



而努尔哈赤先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要知道,他的军队里,没有海军这个兵种。



更为重要的是,距离宁远不远的地方,有个觉华岛,在岛上有明军的后勤仓库,可以随时支援宁远。



之所以把仓库建在岛上,原因很简单,明朝人都知道,后金没有海军,没有翅膀,飞不过来。



但有些事,是说不准的。



上个月,我从宁远坐船,前往觉华岛(现名菊花岛),才发现,原来所谓不远,也挺远,海上走了半个多钟头才到。



上岸之后,宁远就只能眺望了,于是,我问了当地人一个问题:你们离陆地这么远,生活用品用船运很麻烦吧。



他回答:我们也用汽车拉,不麻烦。



然后补充一句:冬天,海面会结冰。



我又问:这么宽的海面(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有近十公里),都能冻住吗?



他回答:一般情况下,冻不住



接着还是补充:去年,冻住了。



去年,是2007年,冬天很冷。



于是,我想起了三百八十一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我知道,那一年的冬天,也很冷。



学生



孙承宗接受了袁崇焕的意见,他决定,在宁远筑城。



筑城的重任,他交给了袁崇焕。



但要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孙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兵。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619#
发表于 2008-6-11 21:49:53 |只看该作者
[1440]
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总数有七万多人,数字挺大,但也就是个数,一查才发现,有上万人压根没有,都是空额,工资全让老领导们拿走了。
这是假人,留下来的真人也不顶用,很多兵都是老兵油子,领饷时带头冲,打仗时带头跑,特别是关内某些地方的兵,据说逃跑时的速度,敌人骑马都赶不上。
对于这批人,孙承宗用一个字就都打发了:滚。
他遣散了上万名撤退先锋,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极具战斗力的群体——难民。
难民,就是原本住得好好的人,突然被人赶走,地被占了,房子被烧,老婆孩子被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这样的人去参军打仗,是不需要动员的。
孙承宗从难民中挑选了七千人,编入了自己的军队,四年后,他们的仇恨将成为战胜敌人的力量。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很多事,大致如下:
修复大城九,城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训练弓弩、火炮手五万;立军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军事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守城的擂石)、卤盾等数万具。另外,拓地四百里;招集辽人四十余万,训练辽兵三万;屯田五千顷,岁入十五万两白银。
具体细节不知道,看起来确实很多。
应该说,孙承宗所做的这些工作非常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
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
天启二年(1622),孙承宗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清楚,虽然他熟悉战争,精通战争,有着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毕竟老了。
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报国的理想,做了一辈子老师的孙承宗决定,收下最后一个学生,并把自己的谋略、战法、无畏的信念,以及永不放弃希望的勇气,全部传授给他。
他很欣慰,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袁崇焕。
在他看来,袁崇焕虽然不是武将出身(进士),也没怎么打过仗,但这是一个具备卓越军事天赋的人,能够在复杂形势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战死沙场的决心。
因为战场之上,求生者死,求死者生。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365
注册时间
2002-1-29
帖子
6709
精华
5
2620#
发表于 2008-6-11 21:54:35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看来,等出全了再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