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40124
注册时间
2004-10-31
帖子
884
精华
0
2701#
发表于 2008-7-17 07:56:07 |只看该作者
明朝衰落的好辛苦啊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978
注册时间
2005-2-23
帖子
1232
精华
0
2702#
发表于 2008-7-17 11:33:30 |只看该作者
道德败坏啊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2703#
发表于 2008-7-17 23:30:20 |只看该作者
[1491]



他看见,一个无比强大的敌人,已经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在明代历史上,从来不缺重量级的坏人,比如刘瑾,比如严嵩,但刘瑾多少还读点书,知道做事要守规矩,至少有个底线,所以他明知李东阳和他作对,也没动手杀人。严嵩虽说杀了夏言,至少还善待自己的老婆。



而魏忠贤,是一个文盲,逼走老婆,卖掉女儿,他没原则,没底线,阴险狡诈,不择手段,已达到了无耻无极限的境界。他绝了后,也空了前。



当杨涟回过神来,他才发现,自己身边,已是空无一人,那些当年的敌人、甚至朋友、同僚都已抛弃良知,投入了这个人的怀抱。在利益的面前,良知实在太过脆弱。



但他依然留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他依然坚持着一样东西——道统。



所谓道统,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是这个国家几千年来历经苦难挫折依旧前行的动力。



杨涟和道统已经认识很多年了。



小时候,道统告诉他,你要努力读书,研习圣人之道,将来报效国家。



当知县时,道统告诉他,你要为官清廉,不能贪污,不能拿不该拿的钱,要造福百姓。



京城,皇帝病危,野心家蠢蠢欲动,道统告诉他,国家危亡,你要挺身而出,即使你没有义务,没有帮手。



一直以来,杨涟对道统的话都深信不疑,他照做了,并获得了成功:



是你让我相信,一个普通的平民子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成就一番事业,成为千古留名的人物。  



你让我相信,即使身居高位,尊容加身,也不应滥用自己的权力,去欺凌那些依旧弱小的人。



你让我相信,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不能只是为了自己。他应该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坚守那条无数先贤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但是现在,我有一个疑问:



魏忠贤是一个不信道统的人,他无恶不作,肆无忌惮,没有任何原则,但他依然成为了胜利者,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道统,投奔了他,只是因为他封官给钱,如同送白菜。



我的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在这条道路上,我已是孤身一人,



道统说:是的,这条道路很艰苦,门槛高,规矩多,清廉自律,家徒四壁,还要立志为民请命,一生报效国家,实在太难。


那我为何还要继续走下去呢?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2704#
发表于 2008-7-17 23:30:52 |只看该作者
[1492]



因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几千年来,一直有人走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无论经过多少折磨,他们始终相信规则,相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公理与正义,相信千年之下,正气必定长存。



是的,我明白了,现在轮到我了,我会坚守我的信念,我将对抗那个强大的敌人,战斗至最后一息,即使孤身一人。



好吧,杨涟,现在我来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为了你的道统,牺牲你的一切,可以吗?



可以



杨涟



天启四年(1624)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写就上疏,弹劾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在这篇青史留名的檄文中,杨涟历数了魏忠贤的种种罪恶,从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图谋不轨、杀害无辜,可谓世间万象,无所不包,且真实可信,字字见血。



由此看来,魏忠贤确实是人才,短短几年里,跨行业、跨品种,坏事干得面面俱到,着实不易。



这是杨涟的最后反击,与其说是反击,不如说是愤怒。因为连他自己都很清楚,此时的朝廷,从内阁到六部,都已是魏忠贤的爪牙。按照常理,这封奏疏只要送上去,必定会落入阉党之手,到时只能是废纸一张。



杨涟虽然正直,却并非没有心眼,为了应对不利局面,他想出了两个办法。



他写完这封奏疏后,并没有遵守程序,把它送到内阁,而是随身携带,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因为在这一天,皇帝大人将上朝议事,那时,杨涟将拿出这封奏疏,亲口揭露魏忠贤的罪恶。



在清晨的薄雾中,杨涟怀揣着奏疏,前去上朝,此时除极个别人外,无人知道他的计划,和他即将要做的事。



然而当他来到大殿前的时候,却得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皇帝下令,今天不办公(免朝)。



紧绷的神经顿时松弛了下来,杨涟明白,这场生死决战又延迟了一天。



只能明天再来了。



但就在他准备打道回府之际,却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于是他改变了主意。



杨涟走到了会极门,按照惯例,将这封奏疏交给了负责递文书的官员。



在交出文书的那一刻,杨涟已然确定,不久之后,这份奏疏就会放在魏忠贤的文案上。



之所以做此选择,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05#
发表于 2008-7-18 20:56:05 |只看该作者
[1493]



杨涟是一个做事认真谨慎的人,他知道,虽然此事知情者很少,但难保不出个把叛徒,万一事情曝光,以魏公公的品行,派个把东厂特务把自己黑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能再等了,不管魏忠贤何时看到,会不会在上面吐唾沫,都不能再等了。



第一个办法失败了,杨涟没能绕开魏忠贤,直接上书。事实上,这封奏疏确实落到了魏忠贤的手中。



魏忠贤知道这封奏疏是告他的,但不知是怎么告的,因为他不识字。

所以,他找人读给他听



但当这位无恶不作、肆无忌惮的大太监听到一半时,便打断了朗读,不是歇斯底里的愤怒,而是面无人色的恐惧。



魏忠贤害怕了,这位不可一世,手握大权的魏公公,竟然害怕了。



据史料的记载,此时的魏公公面无人色,两手不由自主颤抖,并且半天沉默不语。



他已经不是四年前那个站在杨涟面前,被骂得狗血淋头,哆哆嗦嗦的老太监了。



现在他掌握了内阁,掌握了六部,甚至还掌握了特务,他一度以为,天下再无敌手。



但当杨涟再次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才明白,纵使这个人孤立无援、身无长物,他却依然畏惧这个人,深入骨髓的畏惧。



极度的恐慌彻底搅乱了魏忠贤的神经,他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绝对不能让这封奏疏传到皇帝的手中!



奏疏倒还好说,魏公公一句话,说压就压了,反正皇帝也不管。但问题是,杨涟是左副都御史,朝廷高级官员,只要皇帝上朝,他就能够见到皇帝,揭露所有一切。



怎么办呢?魏忠贤冥思苦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没办法的办法:不让皇帝上朝。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皇帝都没有上朝。



但这个办法实在有点蠢,因为天启皇帝到底是年轻人,到第四天,就不干了,偏要去上朝。



魏忠贤头疼不已,但皇帝大人说要上朝,不让他去又不行,迫于无奈,竟然找了上百个太监,把皇帝大人围了起来,到大殿转了一圈,权当是给大家一个交代。



此外,他还特意派人事先说明,不允许任何人发言。


总之,他的对策是,先避风头,把这件事压下去,以后再跟杨涟算帐。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06#
发表于 2008-7-18 20:56:57 |只看该作者
[1494]



得知皇帝三天没有上朝,且目睹了那场滑稽游行的杨涟并不吃惊,事情的发展,早在他意料之中。



因为当他的第一步计划失败,被迫送出那份奏疏的时候,他就想好了第二个对策。



虽然魏忠贤压住了杨涟的奏疏,但让他惊奇的是,这封文书竟然长了翅膀,没过几天,朝廷上下,除了皇帝没看过,大家基本是人手一份,还有个把缺心眼的,把词编成了歌,四处去唱,搞得魏公公没脸出门。



杨涟充分发挥了东林党的优良传统,不坐地等待上级批复,就以讲学传道为主要途径,把魏忠贤的恶劣事迹广泛传播,并在短短几天之内,达到了妇孺皆知的效果。



比如当时国子监里的几百号人,看到这封奏疏后,欢呼雀跃,连书都不读了,每天就抄这份二十四大罪,抄到手软,并广泛散发。



吃过魏公公苦头的人民大众自不用说,大家一拥而上,反复传抄,当众朗诵,成为最流行的手抄本。据说最风光的时候,连抄书的纸都缺了货。



左光斗是少数几个事先的知情者之一,此时自然不甘人后,联同朝廷里剩余的东林党官员共同上书,斥责魏忠贤。甚至某些退休在家的老先生,也来凑了把热闹。于是几天之内,全国各地弹劾魏忠贤的公文纸纷至沓来,堆积如山,足够把魏忠贤埋了再立个碑。



眼看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许多原先是阉党的同志也坐不住了,唯恐局势变化自己垫背,一些人纷纷倒戈,掉头就骂魏公公,搞得魏忠贤极其狼狈。



事实证明,广大人民群众对魏忠贤的愤怒之情,就如同那滔滔江水,延绵不绝。搞得连深宫之中的皇帝,都听说了这件事,专门找魏忠贤来问话,到了这个地步,事情已经瞒不住了。



杨涟没有想到,自己的义愤之举,竟然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在他看来,照此形势发展,大事必成,忠贤必死。



然而有一个人,不同意杨涟的看法。



在写奏疏之前,为保证一击必中,杨涟曾跟东林党的几位重要人物,如赵南星、左光斗通过气,但有一个人,他没有通知,这个人是叶向高。



由始至终,叶向高都是东林党的盟友,且身居首辅,是压制魏忠贤的最后力量,但杨先生就是不告诉他,偏不买他的帐。



因为叶向高曾不只一次对杨涟表达过如下观点:



对付魏忠贤,是不能硬来的。

----------------------

各位朋友:

    周六、周日休息,下周一恢复更新。

    周末愉快!

                       当年明月

                                2008年7月18日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07#
发表于 2008-7-18 20:57:22 |只看该作者
评论精选集[88]——当年明月颠覆了我对东林党的看法



红二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镌刻在东林书院的大门口。

东林党是明朝后期出现的以中下级官员、中下地主及知识分子为主的反对王公贵戚、权臣宦官的政治集团。他们企图以儒家正统思想挽救国家,但在强大的统治集团剿杀下,遭到重大打击。直到崇祯即位处死魏忠贤才有所抬头。后来,东林党的残余势力一直与权臣斗争,一直持续到南明的灭亡,前后达40多年。

这是我百度“东林党”三个字之后搜索到的关于东林党的内容,搜索到的内容还有很多,从由来、发展、壮大、颠峰、被阉党迫害,甚至还有个“东林点将录”,在点将录里整的绰号和那梁山好汉(贼寇)一般。也不知道这取绰号的人是怎么想的,把好端端的一群文人赋予江湖上行侠仗义(杀人如麻)的江湖万儿,不知道是褒扬还是讽刺。

我了解东林党还是从初中的教科书上。尤其是那副著名的对联,给我,也给我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记述东林党之前,我都是认为东林党就是正义的化身,东林党就是道德的典范,东林党就是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为社稷谋永远的“好人”!是被恶势力所欺压的。也就是刚才我所百度到的内容!
十余年来,每每看见关于东林党的一些说法,以及影视作品,无不把东林党表现得如一个慈祥可亲的老爷爷,他有爱,他奉献,不索取,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还有理想。每当看见他们被阉党迫害时,我都是咬牙切齿的,恨不能穿越时空将那魏阉杀掉,或者恨不能钻进电视里拯救一下东林党的义士仁人。

可是,我看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到目前更新的内容来看,东林党似乎并不是我以前所了解的那个东林党。
整体来看,东林党出现之前,明朝还是个名臣辈出的朝代,可是东林党出现后呢?明朝朝廷完全是乱成一锅粥,一个象样的名臣都没有。东林党出现之前的最后一个名臣(我以为)张居正,那是什么概念?是国家蒸蒸日上。可是张居正驾鹤西去之后,就是开始出现东林党了,甚至东林党的很多人在张居正时代都是反对张居正的。

的确,他们也许是反对张居正的专制,反对张居正的超越皇权,在专制社会里,无疑,他们是代表他们所认为的正义的。可问题是,你东林党是在朝廷供职的,你不能总是反对这个,反对那个,你还得有所作为才行啊,你把人家想干点事情的都反对走了,轮到你东林党了,却又什么都干不出来。光是革命,不搞建设,光是动嘴皮子,不动手。人家是有破有立,可东林党是有破不立。
    一天到晚就搞党争,搞了几十年,什么三大案,什么拥立皇帝,把浙、楚、齐倒是搞垮了,这时候把自己吹嘘得什么似的,结果被阉党搞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痛!
    而且搞掉三党还不是东林党自己的人,是汪文言这样的人!
    骂魏忠贤是阉割之人,可东林党不也和王安合作吗?跟谁合作不是合作啊?
    我也疑惑,难道东林党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吗?一点政绩都没有吗?又想了想,孙承宗还是东林党的,也算是有点功劳了吧。
    《明朝那些事儿》里对顾宪成的描写,有两处作者当年明月用近乎疾呼的口吻说:翻遍二十四史,没有见过这么牛的平民,一介平民,可以任意的安排朝廷事务,可以打击自己看不惯的人!(大意,不是原话,我懒,不想去找原话)
    当年明月对东林党的评价,现在虽然还没有到最后评价的时候,但是在这几个月的写作过程中,已经透露了一些。
    正是这样的评价,以及当年明月写出来的众多的历史资料,让我感觉到以前我是不是太天真了!
    高居庙堂的东林党就都是好人,反对东林党的就都是坏人。非白即黑的想法。
    说实在话,我觉得东林党也就是在和阉党做斗争的时候才有那么一点点相对的正义,之前还不都一直是为了争夺权力吗?其实那也不叫和阉党做斗争,而是被阉党欺负了,实在没有办法了,还击两下,又打不过人家,死了不少人,只能写文章骂阉党是坏人而已。

我虽然不看文言文版的史书,但是多少也看点历史方面的文章。但是我居然一直觉得东林党就是“好人”,实在是要鄙视一下自己。
    尽管如此,我也不完全认同当年明月所写的每一个关于东林党的看法,但是至少当年明月让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想这个问题了。
    历史,要怎么样才能真正读懂啊!

(2008-07-17 22:24:48) 来自[1490]
--------------------------
以上评论,不代表当年明月和小管的观点。——小管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08#
发表于 2008-7-18 20:57:51 |只看该作者
评论精选集[89]——历史应该是很精彩的





腊月秋秋

历史应该是很精彩的


   的确
   比如明朝的历史
   感谢当年明月,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介绍给了我们。没有长篇大论故作深沉,也没有欲盖弥彰不温不火,一向以高深冷僻著称的历史,也开始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读史使人明智。很喜欢这句话。很赞同这句话。喜欢历史的人都是热爱生命的,历史都是用生命写成的。历史最让人感觉奇妙的地方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当你站在一个地方,比如你家的浴缸或者厨房,发挥想象,也许千年前,这是一片洼地,也许百年前,这是一座丘陵。很佩服记录历史的人,因为他们用笔或者思想告诉我们,在某年某月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坎坷变迁。没有一部客观的历史,然而我们却能从主观中寻找客观,猜测可能性。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常常在想,如果陈友谅打败了朱元璋,今天还会有我吗?(我妈咪是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后代)。如果朱允文不对他的造反叔叔朱棣如此仁慈,或者朱棣一个决策失误,今天还有繁华的北京城,冠盖古今的《永乐大典》和郑和下西洋的美好传说吗?但是无论我们如何YY,历史没有如果,一个个看似偶然的机会链条在历史中穿起,偶然,也是必然。朱元璋的王者风范必然打败陈友谅的心狠手辣而朱允文的仁慈和优柔必定无法与朱棣的野心和非凡才能抗衡。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写就历史。
    现在的人看历史,常常抱着局外人的态度,殊不知,N年后,也许你的子孙也会抱着局外人的态度来看你的故事(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资本能在历史上留下点什么)。不过我倒觉得,历史有很多值得我们现在反思的地方。我们经常会觉得很多历史是很荒谬的,很不可思议,比如,皇帝死了妃子要陪葬,我们都晓得人死了就变成一把灰,所以我们感叹古人的愚昧。但是如果我们身处那个时代,还能不能或者会不会发出这样的一叹呢,如果当时有人发现,恭喜,那必定是圣贤啊,不受封建迷信毒害啊~~~说不定N多年后我们的后代还会嘲笑我们对“超女快男”趋之若鹜的态度呢。所以说,看历史不是只看前面,更重要的是,要会去展望将来
   
    历史是很精彩的。我说的是正史,不是说那种诸如《慈禧秘密生活》的野史。历史上有很多人,叱诧风云,惊天动地,但终逃不过被历史洪流掩盖。而有些人,拼了命的想篡改历史,却躲不过人心之史。朱棣,靠着造反当了皇帝,惶惶不可终日,穷尽方法想要改写历史。可我们现在都毫无疑问的知道,他朱老四的皇位是抢他侄子的。一直觉得他算一个相当失败的改写历史的例子。当然,他是个好皇帝,虽然不是个好人,但是他的功绩无法抹煞,永乐盛世也流芳百世。客观的讲,朱棣真的比朱允文适合当皇帝,如果当时的朱允文知道这个事实并且主动让位的话,靖难会少死很多人,历史也会少一笔血腥的记录。然而,他不明白,也不可能让位,所以,有些事,无法改变。
   这部书让我们晓得了历史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像一部电影那样精彩。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我真的觉得我们的生活本身比艺术要精彩得多。
   人生充满变数 选择造就历史
   就像蝴蝶效应那样奇妙
   就像历史本身那样有趣


已经看完了三部~~已经订购了第四部~~~期待中~~~最近在重看第一部

(2008-07-16 22:41:43)  
来源:评论精选集[87]——冒个泡

-----------------------------

以上评论,不代表当年明月和小管的观点。小管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09#
发表于 2008-7-22 22:18:36 |只看该作者
[1495]



叶向高认为,魏忠贤根基深厚,身居高位,且内有奶妈(客氏),外有特务(东厂),以东林党目前的力量,是无法扳倒的。



杨涟认为,叶向高的言论,是典型的投降主义精神。



魏忠贤再强大,也不过是个太监。他手下的那帮人,无非是乌合之众,只要能够集中力量,击倒魏忠贤,就能将阉党这帮人渣一网打尽,维持社会秩序、世界和平。



更何况,自古以来,邪不胜正。



邪恶是必定失败的!基于这一基本判断,杨涟相信,自己是正确的,魏忠贤终究会被摧毁。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邪不胜正是靠谱的,但杨涟不明白,这个命题有个前提条件——时间。



其实在大多数时间里,除去超人、蝙蝠侠等不可抗力出来维护正义外,邪是经常胜正的。所谓好人、善人、老实人常常被整得凄惨无比,比如于谦、岳飞等等,都是死后多少年才翻身平反。



只有岁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那些殉道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



杨涟,下一个殉道者。



很不幸,叶向高的话虽然不中听,却是对的。以东林党目前的实力,要干掉魏忠贤,是毫无胜算的。



但决定他们必定失败宿命的,不是奶妈,也不是特务,而是皇帝。



杨涟并不傻,他知道大臣靠不住,太监靠不住,所以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皇帝陛下雷霆大怒,最好把魏公公五马分尸再拉出去喂狗。



可惜,杨涟同志寄予厚望的天启皇帝,是靠不住的。



自有皇帝以来,牛皇帝有之,熊皇帝有之,不牛不熊的皇帝也有之,而天启皇帝比较特别:他是木匠。



身为一名优秀的木匠,明熹宗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他经常摆弄宫里建筑。具体表现为在他当政的几年里,宫里经常搞工程,工程的设计单位、施工、监理、检验,全部由皇帝大人自己承担。



更为奇特的是,工程的目的也很简单,修好了,就拆,拆完了,再修,以达到拆拆修修无穷尽之目的。总之,搞来搞去,只为图个乐。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0#
发表于 2008-7-22 22:19:11 |只看该作者
[1496]



这是大工程,小玩意天启同志也搞过。据史料记载,他曾经造过一种木制模型,有山有水有人,据说木人身后有机关控制,还能动起来,纯手工制作,比起今天的遥控玩具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检验自己的实力,天启还曾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市场上去卖,据称能卖近千两银子,合人民币几十万。要换在今天,这兄弟就不干皇帝,也早发了。



可是,他偏偏就是皇帝。



大明有无数木匠,但只有一个皇帝,无论是皇帝跑去做木匠,还是木匠跑来做皇帝,都是彻底地抓瞎。



当然,许多书上说这位皇帝是低能儿,从来不管政务,不懂政治,那也是不对的,虽然他把权力交给了魏忠贤,也不看文件,不理朝廷,但他心里是很有数的。



比如魏公公,看准了皇帝不想管事,就爱干木匠,每次有重要事情奏报,他都专挑朱木匠干得最起劲的时候去,朱木匠自然不高兴,把手一挥:我要你们是干什么的?



这句话在手,魏公公自然欢天喜地,任意妄为。



但在这句话后,朱木匠总会加上一句:好好干,莫欺我!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你不要骗我,但隐含意思是,我知道,你可能会骗我。



事实上,对魏忠贤的种种恶行,木匠多少还知道点,但在他看来,无论这人多好,只要对他坏,就是坏人;无论这人多坏,只要对他好,就是好人。



基于这一观点,他对魏忠贤有着极深的信任,就算不信任他,也没有必要干掉他。



叶向高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认定,单凭这封奏疏,是无法解决魏忠贤的。



而东林党里的另一位明白人黄尊素,事发后也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清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乎?”



这意思是,你要搞定皇帝身边的人,必须要有内应,当然没内应也行,像当年猛人朱棣,带几万人跟皇帝死磕,一直打到京城,想杀谁杀谁。



杨涟没有,所以不行。



但他依然充满自信,因为奏疏在社会上引起的强烈反响和广大声势让他相信:真理和正义是站在他这边的。



但是实力,并不在他的一边。



奏疏送上后的第五天,事情开始脱离杨涟的轨道,走上了叶向高预言的道路。



底线



焦头烂额的魏忠贤几乎绝望了,面对如潮水涌来的攻击,他束手无策,无奈之下,他只能跑去求内阁大臣,东林党人韩旷,希望他手下留情。



韩旷给他的答复是:没有答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1#
发表于 2008-7-23 21:43:51 |只看该作者
[1497]



这位东林党内除叶向高外的最高级别干部,对于魏公公的请求,毫无回应,别说赞成,连拒绝都没有。



如此的态度让魏忠贤深信,如果不久之后自己被拉出去干掉,往尸体上吐唾沫的人群行列中,此人应该排在头几名。



与韩旷不同,叶向高倒还比较温柔。他曾表示,对魏忠贤无须赶尽杀绝,能让他消停下来,洗手不干,也就罢了。



这个观点后来被许多的史书引用,来说明叶向高那卑劣的投降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甚至还有些人把叶先生列入了阉党的行列。



凡持此种观点者,皆为站着说话不腰疼、啃着馒头看窝头之流。



因为就当时局势而言,叶向高说无须赶尽杀绝,那只是客气客气的,实际上,压根就无法赶尽杀绝。



事情的下一步发展完美地印证了这一点。



在被无情地拒绝后,魏忠贤丢掉了所有的幻想,他终于明白,对于自己的胡作非为,东林党人是无法容忍,也无法接纳的。



正邪不能共存,那么好吧,我将把所有的一切,都拉入黑暗之中。



魏忠贤立即找到了另一个人,一个能够改变一切的人。



在皇帝的面前,魏忠贤表现得相当悲痛,一进去就哭,一边哭一边说:



“现在外面有人要害我,而且还要害皇上,我无法承担重任,请皇上免去我的职务吧。”



这种混淆是非,拉皇帝下水的伎俩,虽然并不高明,却比较实用,是魏公公的必备招数。



面对着痛哭流涕的魏忠贤,天启皇帝只说了一句话,就打乱了魏公公的所有部署:



“听说有人弹劾你,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句话时,魏忠贤知道,完蛋了。他压住杨涟的奏疏,煞费苦心封锁消息,这木匠还是知道了。



对于朱木匠,魏忠贤还是比较了解的,虽不管事,绝不白痴,事到如今不说真话是不行了。



于是他承认了奏疏的存在,并顺道沉重地控诉了对方的污蔑。



但皇帝陛下似乎不太关心魏公公的痛苦,只说了一句话:



“奏疏在哪里,拿来给我!”



这句话再次把魏公公推入了深渊。因为在那封奏疏上,杨涟列举了很多内容,比如迫害后宫嫔妃,甚至害死怀有身孕的妃子,以及私自操练兵马(内操),图谋不轨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2#
发表于 2008-7-23 21:46:37 |只看该作者
[1498]



贪污受贿,皇帝可以不管,坑皇帝的老婆,抢皇帝的座位,皇帝就生气了。



更何况这些事,他确实也干过,只要皇帝知道,一查就一个准。



奏疏拿来了,就在魏忠贤的意志即将崩溃的时候,他听到了皇帝陛下的指示:



“读给我听。”



魏忠贤笑了。



因为他刚刚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皇帝陛下,是不大识字的。



如果说皇帝陛下的文化程度和魏公公差不多,似乎很残酷,但却是事实,天启之所以成长为准文盲(认字不多),归根结底,还是万历惹的祸。



万历几十年不立太子,太子几十年不安心,自己都搞不定,哪顾得上儿子,儿子都顾不上,哪顾得上儿子读书,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把天启折腾成了木匠。



所以现在,他并没有自己看,而是找了个人,读给他听。



魏忠贤看到了那个读奏疏的人,他确定,东林党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个朗读者,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他的死党,王体干。



就这样,杨涟的二十四条大罪,在王太监的口里缩了水,为不让皇帝大人担心,有关他老婆和他个人安危的,都省略了,而魏公公一些过于恶心人的行为,出于善意,也不读了。



所以一篇文章读下来,皇帝大人相当疑惑,听起来魏公公为人还不错,为何群众如此愤怒?



但这也无所谓,反正也没什么大事,老子还要干木匠呢,就这么着吧。



于是他对魏忠贤说,你接着干吧,没啥大事。



魏忠贤彻底解脱了。



正如叶向高所说的那样,正义和道德是打不倒魏忠贤的,能让这位无赖屈服的,只有实力。而唯一拥有这种实力的人,只有皇帝。



现在皇帝表明了态度,事件的结局,已无悬念。



天启四年(1624)十月,看清虚实的魏忠贤,终于举起了屠刀。



同月,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皇帝下旨,训斥吏部尚书赵南星结党营私,此后皇帝又先后下文,批评杨涟、左光斗、高攀龙等人,最后索性给他们搞了个总结,一顿猛踩,矛头直指东林党。



可以肯定的是,皇帝大人对此是不大清楚的,他老人家本不识字,且忙做木匠,考虑到情况比较特殊,为保证及时有力迫害忠良,魏公公越级包办了所有圣旨。



大势已去,一切已然无可挽回。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3#
发表于 2008-7-24 22:06:43 |只看该作者
[1499]



    同月,心灰意冷的赵南星、杨涟、左光斗纷纷提出辞职,回了老家。东林党就此土崩瓦解。



   只剩下一个人——叶向高。



    叶向高很冷静,由始至终,他都极其低调,魏忠贤倒霉时,他不去踩,魏忠贤得意时,他不辞职,因为他知道,自己将是东林党最后的希望



   必须忍耐下去,等待反攻的时机。



   但是,他错误地估计了一点——魏忠贤的身份。



    魏忠贤是一个无赖,无赖没有原则,他不是刘瑾,不会留着李东阳给自己刨坟。



    几天之后,叶向高的住宅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太监,每天在叶向高门口大吵大嚷,不让睡觉,无奈之下,叶向高只得辞职回家。



    两天后,内阁大学士韩旷辞职,魏忠贤的非亲生儿子顾秉谦接任首辅,至此,内阁彻底沦陷。



    东林党失败了,败得心灰意冷,按照以往的惯例,被赶出朝廷的人,唯一的选择是在家养老。



    但这一次,魏公公给他们提供了第二个选择——赶尽杀绝。



    因为魏公公不是政治家,他是无赖流氓,政治家搞人,搞倒搞臭也就罢了,无赖流氓搞人,都是搞死为止。



   杀死那些毫无抵抗能力的人,这就是魏忠贤的品格。



    但要办到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大明毕竟是法制社会,要干掉某些人,必须要罪名,至少要个借口,但魏公公查遍了杨涟等人的记录,作风问题、经济问题,都是统统的没有。



    东林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样一点:他们或许狭隘、或许偏激,却不贪污,不受贿,不仗势欺民,他们的所有举动,都是为了百姓的生计,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什么生计、未来,魏公公是不关心的,他关心的是,如何合理地把东林党人整死:抓来打死不行,东林党人都有知名度,社会压力太大,抓来死打套取口供,估计也不行,这帮人是出了名的硬骨头,攻坚难度太大。



    于是,另一个人进入了魏忠贤的视线,他相信,从此人的身上,他将顺利地打开突破口。



    虽然在牢里,但汪文言仍然清楚地感觉到,世界变了,刘侨走了,魏忠贤的忠实龟孙,五彪之一的许显纯接替了他的位置,原先好吃好喝,现在没吃没喝,审讯次数越来越多,态度越来越差。



    但他并不知道,地狱之门才刚刚打开。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4#
发表于 2008-7-24 22:06:59 |只看该作者
[1450]



    魏忠贤明白,东林党的人品是清白的,把柄是没有的,但这位汪文言是个例外,这人自打进朝廷以来,有钱就拿,有利就贪,东林党熟,阉党也熟,牛鬼蛇神全不耽误,谈不上什么原则。只要从他身上获取杨涟等人贪污的口供,就能彻底摧毁东林党。



    面对左右逢源、投机取巧的汪文言,这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天启五年(1625),许显纯接受魏忠贤的指示,审讯汪文言。



    史料反映,许显纯很可能是个心理比较变态的人,他不但喜欢割取犯人的喉骨,还想出了许多花样繁多的酷刑,比如用铁钩扎穿琵琶骨,把人吊起来,或是用沾着盐水的铁刷去刷犯人,皮肤会随着惨叫声一同脱落。所谓审讯,就是赤裸裸的折磨。



    第一次审讯后,汪文言已经是遍体鳞伤,半死不活。



    但许显纯并不甘休,之后他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审讯,十几次审下来,审到他都体力不支,依然乐此不疲。



    因为无论他怎么殴打、侮辱、拷问汪文言,逼他交代东林党的罪行,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始终重复一句话:



    “不知道。”



    无论拷打多少次,折磨多少回,穷凶极恶的质问,丧心病狂的酷刑,这就是他唯一的回答。



    当汪文言的侄子买通了看守,在牢中看到不成人形的汪文言时,禁不住痛哭流涕。



    然而汪文言用镇定地语气对他说:



    “不要哭,我必死,却并不怕死!”



    许显纯急眼了,在众多的龟孙之中,魏公公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实在是莫大的信任,为不让太监爷爷失望,他必须继续拷打。



    终于有一天,在拷打中,奄奄一息的汪文言用微弱的声音对许显纯说:



    “你要我承认什么,说吧,我承认就是了。”



    许显纯欣喜万分,说道:



    “只要你说杨涟收取贿赂,作口供为证,就放了你。”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响起:



    “这世上,没有贪赃的杨涟。”



    六年前,他之所以加入东林党,不是为了正义,是为了混饭吃。



    混社会的游民,油滑的县吏,唯利是图,狡猾透顶的官僚汪文言,为了在这丑恶的世界上生存下去,他的一生,都在虚伪、圆滑、欺骗中度过,他的每次选择,都是为了利益,都是妥协的产物。



    但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做出了最后的抉择:面对黑暗,绝不妥协



    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5#
发表于 2008-7-25 21:33:47 |只看该作者
[1501]



许显纯无计可施,所以他决定,用一种更不要脸的方式解决问题——伪造口供。



在这个问题上,许显纯再次显示了他的变态心理,他一边拷打汪文言,一边在他的眼前伪造证词,意思很明白:我就在你的面前,伪造你的口供,你又能怎么样呢?



但当他洋洋得意地伪造供词的时候,对面阴暗的角落里,那个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人发出了声音。



无畏的东林党人汪文言,用尽他最后的力气,向这个黑暗的世界,迸发出愤怒的控诉:



“不要乱写,就算我死了,也要与你对质!



这是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追逐权位,利益至上的老油条汪文言,经历几十年官场沉浮、尔虞我诈之后,拒绝了诱惑,选择了理想,并最终成为了一个正直无私的人。



血书



许显纯怕了,他怕汪文言的诅咒,于是,他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杀死汪文言。



死后对质还在其次,如果让他活着对质,下一步计划将无法进行。



天启五年(1625)四月,汪文言被害于狱中,他始终没有屈服。



同月,魏忠贤的第二步计划开始,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党人被逮捕,他们的罪名是受贿,而行贿者是已经处决的熊廷弼。



受贿的证据自然是汪文言的那份所谓口供,在这份无耻的文书中,杨涟被认定受贿两万两,左光斗等人也人人有份。



审讯开始了,作为最主要的对象,杨涟被首先提审。



许显纯拿出了那份伪造的证词,问:



“熊廷弼是如何行贿的?”



杨涟答:



“辽阳失陷前,我就曾上书弹劾此人,他战败后,我怎会帮他出狱?文书尚在可以对质。”



许显纯无语。



很明显,许锦衣卫背地耍阴招有水平,当面胡扯还差点,既然无法在沉默中发言,只能在沉默中变态:



“用刑!”



下面是杨涟的反应:



“用什么刑?有死而已!”



许显纯想让他死,但他必须找到死的理由。



拷打如期进行,拷打规律是每五天一次,打到不能打为止,杨涟的下颌脱落,牙齿打掉,却依旧无一字供词。



于是许显纯用上了钢刷,几次下来,杨涟体无完肤,史料有云:“皮肉碎裂如丝”。


然“骂不绝口”,死不低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6#
发表于 2008-7-25 21:34:06 |只看该作者
[1502]



在一次严酷的拷打后,杨涟回到监房,写下了《告岳武穆疏》。



在这封文书中,杨涟没有无助的报怨,也没有愤怒的咒骂,他说:



“此行定知不测,自受已是甘心。”



他说:



“涟一身一家其何足道,而国家大体大势所伤实多。”



昏暗的牢房中,惨无人道的迫害,无法形容的痛苦,死亡边缘的挣扎,却没有仇恨,没有愤懑。



只有坦然,从容,以天下为己任。



在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后,许显纯终于认识到,要让这个人低头认罪,是绝不可能的。



栽赃不管用的时候,暗杀就上场了。



魏忠贤很清楚,杨涟是极为可怕的对手,是绝对不能放走的。无论如何,必须将他杀死,且不可走漏风声。



许显纯接到了指令,他信心十足地表示,杨涟将死在他的监狱里,悄无声息,他的冤屈和酷刑将永无人知晓。



事实确实如此,朝廷内外只知道杨涟有经济问题,被弄进去了,所谓拷打、折磨,闻所未闻。



对于这一点,杨涟自己也很清楚,他可以死,但不想死得不明不白。



所以,在暗无天日的监房中,杨涟用被打得几近残废的手,颤抖地写下了两千字的绝笔遗书。在遗书中,他写下了事情的真相,以及自己坎坷的一生。



遗书写完了,却没用,因为送不出去。



为保证杨涟死得不清不楚,许显纯加派人手,经常检查杨涟的牢房,如无意外,这封绝笔最终会落入许显纯手中,成为灶台的燃料。



于是,杨涟将这封绝笔交给了同批入狱的东林党人顾大章。



顾大章接受了,但他也没办法,因为他是东林重犯,如果杨涟被杀,他必难逃一死。且此封绝笔太过重要,如若窝藏必是重犯,推来推去,谁都不敢收。



更麻烦的是,看守查狱的时候,发现了这封绝笔,顾大章已别无选择。



他面对监狱的看守,坦然告诉他所有的一切,然后从容等待结局。



短暂的沉寂后,他看见那位看守面无表情地收起绝笔,平静地告诉他:这封绝笔,绝不会落到魏忠贤的手中。



这封绝笔开始被藏在牢中关帝像的后面,此后被埋在牢房的的墙角下,杨涟被杀后,那位看守将其取出,并最终公告于天下。



无论何时何地,正义终究是存在的。

------------------------------

各位朋友:

    周末休息。祝大家周末愉快!

                              当年明月

                                    2008年7月25日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978
注册时间
2005-2-23
帖子
1232
精华
0
2717#
发表于 2008-7-27 12:35:09 |只看该作者
公理自在人心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8#
发表于 2008-7-27 20:59:40 |只看该作者
评论精选集[90]——宦官专权为什么一定是黑暗



新浪网友 宦官专权为什么一定是黑暗

中国有多次的宦官专权的历史时期,而这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那么大家是否仔细考虑过宦官专权就一定是黑暗的时代呢?
  很多人认为宦官所受到的教育和见识有问题,宦官只生存于宫廷,但是我们要反过来想一下,对于苦读的贫寒仕子,在边远地区,所受到的教育和见识又有多少?宦官虽然有大量的人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但是对于司礼太监这一些人,在宫廷所接受的教育,所见到的世面,均是之外人所不能比拟的,而且这些人从多少万的阉人中脱颖而出,必定有过人之处。
  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宦官是刑余之人,人性是扭曲的,这点对于每一个阉人的心理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对于能够爬到专权的高位的人,必定是有着超人的控制力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一个成功的人均应当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影响,因此宦官的心理问题肯定有影响的,但是这样的影响有多大是需要探究的,能够爬到高位的宦官控制自己的心理的本领都是超人的。
  宦官问题的还有一点就是宦官没有信仰,因为宦官自己成为宦官在中国文化中已经不能被接受了,自己后世没有香火,当然就要极度的享受今生,宦官的问题再一个重点就是权力的继承问题,宦官没有后代的,就算过继,由于不是宦官也无法继承应当属于宦官的权力,所以古代通行的世袭是做不到的,如果自己的权力没有与自己明确血缘关系的继承纽带,那么自己的行为就没有限制,从不考虑给后世继任者留下什么局面,只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可以了,也没有后代需要自己负责任,人伦的基本责任是缺失的,因此专权的宦官均是穷奢极欲的。但是这样的理由造成普遍的无一例外的宦官专权黑暗,似乎还是有欠缺的,因为穷奢极欲的管仲、张居正等人可是开创时代的贤相啊!

(2008-07-22 11:57:26)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94]  

新浪网友  所有这些都是从宦官的个人因素来说的,而我们的社会也确实是有通过学习和自身修养的提高而脱离凡尘达到较高的境界的,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让我们知道这个历史不是个人就能够创造的,所以这里我认为要摒弃个人主义的分析,更多的从体制上找问题。
  我个人从读史的心得对于宦官问题的认识是:宦官的问题是价值评价问题,即对于宦官的好坏和升迁的评价标准上,这是一个体系和系统的问题,实际上宦官体系的权力产生也是很有意思的,表面上看是皇帝的个人喜好,而背后如果没有宦官整体的努力和支持,一个小宦官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皇帝,哪来的皇帝的宠信?宦官在宫廷中早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体系了,老宦官以师傅的身份带徒弟,再让这些徒弟伺候皇子和皇帝,那十岁左右开始能够跟着皇子的小太监,将来皇子继位后能够专权,实际上在他10岁时跟在皇子身边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宦官系统的一个棋子了。
  宦官的价值评价是极其低层次和道德的,因为宦官都是伺候人的,对于宦官的要求是满足主人的意愿而不是自己创造,宦官的晋升也是依靠服侍人服侍得好,依靠揣摩和溜须拍马,依靠裙带关系和利益交流,依靠献媚、谎言和排斥异己,而不是依靠自身的才干和业绩,在这样的体系下,一定是把人性最黑暗的方面展现出来,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没有任何的道德底线。纵然可能有某个宦官有不同,但是整个体系他是脱离不了的,他的权力基础和羽翼均无法离开宦官体系,他只能服从群体的意志,否则他就必定灭亡。所以说宦官的问题,是一个群体的问题,只能是抛开个人,看群体的特征。
  一个群体的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他的价值评价体系,因为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均遵从这样的评价体系谋求在群体中的地位,低层次低道德的评价体系,产生的群体的代表人物一定是恶劣的。
  而宦官的专权,本身的专权者就是在宦官这样的评价体系中产生的,他专权后又把宦官系统的恶劣的评价体系推广向整个官僚体系和全社会,造成全社会以这样的体系标准来行事,社会不黑暗才怪呢!
  所以说宦官专权就一定黑暗的关键是宦官的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制度的问题,而不是专权宦官的个人问题,因此才造成只要是宦官专权,就无一例外的黑暗。而我们今天要争取光明的未来,也要从评价体系上做文章,让真正的好人能人成为领袖,从政治上到学术上都需要如此。
(2008-07-22 11:57:40)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94]
评论精选集[91]——言论和廉贪


新浪网友 保障言论自由的制度与明朝议会


    明朝奏疏是公开的报告和意见书吗?
    写报告只给上级看与写给所有人都能看那是绝不会一样的。看明朝那些事,窃认为:明朝奏疏不只是写给皇帝看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同时公开发送的。
    明朝的工作报告和意见书如何发布传送?传送范围及传送程序?以海瑞(1013页)和雒于仁(1298页)为例,写完文章交到哪里?又需经过哪些环节?都必须送达到哪里?这种骂皇帝的文章竟成功地传到皇帝处,这是必须送达皇帝的情报,实际是在帮着骂皇帝,而皇帝对这公开的报告和意见书是否必须作出公开的正式的答复?这样做有没有法定程序来保障?正可能是由于这种保障制度,言论自由才可成为能起作用的发言,提意见和建议也就不再是废话,而是质询和提案的权力。
    这就使明朝政府官员实际拥有另一个身份——议员。但没有表决权,但表决权只能答yes或no,而充分使用发言权能更深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实际的质询权确实能向皇帝施压,从而影响决策。但他们毕竟是皇帝招来干活的,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理应服从上级,去做议员工作是否越权?而做为大明国民,参与国策是否应是应有的权力。不过他们代表不了广大的国民,毕竟这些官僚不是人民选出来的。
以上只是本人缺乏根据的胡乱推论,请掌握较多史料的明月老师写段相关论文给予指正。

(2008-07-23 20:37:34)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98]



新浪网友

陆续看了明月的文章两年了,渐渐的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由古至今总是认为“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升官发财”,一个清官,一定就是清贫的么?一定就是不能达到世俗认同的富裕程度么?“升官发财”,贪官一定是以发财为目的的么?一个清官,一定就是清贫,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政体制的失败!人是要有物资消费欲望的,只有真正实行“劳有所的”,有能力、正直的人奖励金钱物质和升官,有能力但贪婪的人要惩戒,没能力有贪婪的人要杀头;真正有钱赚、有地位,才能促使更多人做清官,否则,凭什么要我辛劳一生为人民服务,只换来一生清贫,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甘受这种“清高”的不平等待遇?一纸表彰,能当饭吃么?事实上,魏忠贤、和绅之流之所以能成气候,正是因为他们能实现“帮我做事,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女人有女人”的诺言。所以,很多时候,所谓正义败于邪恶,不仅仅是时机问题,更是体制的问题。当好人没好报时,就是体制本身是不正常的时候,是慢慢的需要变革的时候。(2008-07-23 09:57:45)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96]
评论精选集[92]——浮生六劫说明朝



浮生六劫

老板喜欢木匠和老板喜欢蛐蛐是一个道理,并无大碍。齐桓公还“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呢?关键看你用什么人。

当然用了九千岁,帐一样算天启头上。因为九千岁不是冯保、王安、不是陈琳。但能全怪天启吗?当初连泰昌帝都15岁才上学,连朝政都不管的万历同志能顾得上孙子辈的教育吗?显然是顾不上的。一个担惊受怕的皇上,估计连《资治通鉴》都没学,更没看过张居正的那套少儿读物,不然不会厚道到比蠢人郑贵妃更蠢,丢掉自己的性命。对自己的儿子能有什么好的教育?

作为一个人来讲,我甚至是同情天启的,可惜他是个皇帝。而写还摊上个十恶不赦的“九千岁”。
(2008-07-24 12:23:33)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98]





浮生六劫

经过朋友推荐,一口气看完博主的创作,可以说是欲罢不能.对于明史多少还是有些了解.<万历15年>算是一本奇书.在明朝发展到顶峰的万历十五年,孕育着巨大的危机.作为汉粹的同情者(非支持者),对明朝没什么好印象.一个汉族王朝亡于异族,多少是一种阴柔,宋明皆如此.说来也奇怪,汉末和唐末也未必比明末好多少,一个是人口降到400多万人的三国,还有是杂乱无章大分裂的五代十国.但宋明却普遍为汉族认为是弱势的朝代.经过博主的诠释,说明宋和明还是大有差别的,虽同样亡于异族,但明明显要比宋强悍.博主很好地为明朝正了名.明帝国是个伟大的汉族王朝,相比之下大清是一种倒退.从资本主义的萌芽被扼杀,到乾隆的闭关锁国,无疑是倒退了.说来也奇怪,明朝的皇帝大多都评价不高;而清朝的皇帝却鲜有不勤政的.明朝的大臣和清朝的大臣都有治世的名臣,论数量和质量清未必比明差.但清的大臣明显多奴性,而明的大臣则多骨气.清比明倒退无非是思想上和政治体制上的.满人入关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国历史上初步形成精英集团的民主尝试期,偏偏来了满洲人.1644年,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同期,甚至万历15年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机遇,有一个无为而治的皇上(主观上无意愿),有一班结党却不尽然营私的大臣,似曾相识啊?!这不就是君主立宪的雏形吗?而历史却偏偏开了个玩笑,东林党的硬着陆,泰昌帝的早死 (成全了魏忠贤),后金的意外兴起,流民的作乱(哎,没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工厂开得太少了)大明却亡了!

当一中新型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商业高度发达),思想形态(心学的解放思想),政治体制(党争)
被一套莫名其妙的组合拳给彻底断送了.中国保持世界领先的历史机遇给断送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在中国较早建立,而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又较早地出现,中国汉族为主体的王朝,比较先进啊!)

博主对明末的党争,乃至对东林党人评价不高,即使在当今的当今,又有哪个民主国家的政党能尽善尽美呢?明朝真正杀文官的数量绝对是少的(除了猛人朱88和他儿子).(这点宋比明做得更好),在一种新型政治体制雏形形成时期,却遇到了危机.

时不利兮!错误的时间,错误的背景,出现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好象这就是明灭亡的原因?


评论精选集[93]——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儿童的读后感



新浪网友
    觉得当一个人刚开始看明月的文章时,总会被幽默的语气吸引,有的时候不禁会笑出来
然而一年多看下来,当读者逐渐开始懂这段历史,懂这些人物,有些章节,看得是有点眼睛湿润的
比如李时珍,比如张居正去世的那些章节,还有朝鲜战争时的咏叹调
相信,明月这些年写下来,心境肯定也有变化
即便对这段历史了熟于胸,即便脑中早有了文章的构思,但是真正落笔下来,感觉是不一样的
每个字里都蕴藏了作者对历史,对人的感情,对现实,对未来的思考
也许大部分人每天读过想过保存过,但谁都没有作者本人这样的感觉,这些文字是作者最心底的情感
所以我觉得
    随著明朝的由盛转衰,读者心里都有不是滋味的念头,更不用说作者本人,明月也一定在经历一种痛苦
而这种痛苦,别人无法完全领会
比如今天这段老汪的绝境
    一个老油条这样的表现,要比传统意义上好官如此作为要更让人感动,的确有心思澎湃的感觉
真心感谢明月
    让我在这个并不令人很乐观的社会里,每天都有来自人文赐予的激情,还有品得出良心的地方


(2008-07-24 23:28:02)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00]





新浪网友

今天在翻明月的文章(很久没来……平时有些事儿,偶尔来看看更新,等第六部出了再慢慢来,才看到1315),看到了一个评论,问小孩该不该看明月的文章。
那我也就不隐瞒,我11岁。
    老实说我有点不理解,明月的文章很残酷吗?所谓政治斗争的残酷?
    其实,该看的,我就给明月搞得很成熟,不过不后悔。
    小孩子迟早会长大,虽说性本善,可终究要接触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先学其实是可以的,而且主线是明史,其实并没有什么,政治斗争倒更添一抹色彩……当然,纯属我这不纯洁的小孩的个人看法
    11点了,该下了,我爸要发火了,明天再来吧~
(2008-07-23 23:00:23)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98]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19#
发表于 2008-7-28 22:02:44 |只看该作者
评论精选集[94]——世间的正义



醉又如何

世间的正义,往往是在最残酷的时间里并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正因为如此,世界总是在向着光明前进。哪怕是一时的乌云盖顶,也总是会雨过天青。毕竟正义总是隐藏在人的心深处,只是世俗的利益遮蔽了它。
但我坚信,正义总是必胜。
(2008-07-25 23:25:01)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02]



深秋荒野

每次读到这段历史,我都会为有杨涟这样的祖先而感到自豪。绝不妥协或许是他失败的原因,可妥协会更加地让他痛苦,那样只会杀死他的理想和他坚守了几十年的信念:绝不与败类妥协!他坚持着信念死去并在永远中获得了永生。评价一个人要考虑很多方面,杨涟毫无疑问是个复杂的人~一个不太成功的政治家,一个优秀的官员,一个坚持信念绝不妥协的人,经历了那么多,杨涟或许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个清贫的读书人…穿过纠缠不清的岁月他教给我们为什么读书。
(2008-07-25 22:04:32)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02]

评论精选集[95]——悲剧之美



新浪网友



其实咱们民族传统上是喜欢甚至偏爱那种悲剧美
如果天下太平100年 史书总是一笔带过。
如果经常打胜仗,儒家史官便会讲说劳民伤财,好大喜功,涂炭生灵。如正德皇帝;如戚继光,百战百胜的完美也不为历史所青睐
士大夫喜欢的时穷节乃现,追逐的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那样的悲剧美,那样在史书上燃烧自己最璀璨辉煌的刹那光芒名垂汗青的荣耀感。。。
圣人人人想做,但太平时期,众正盈朝时期没有机会,所以他们疾恶如仇,强烈排斥小奸小恶,对中奸中恶之人赶尽杀绝。最终可以团结的没有团结,有悔改之心的不给悔改机会。没人想天生去做十恶不赦的坏人,但是“你们”自命正义的事情作绝,不给活路,那我们就自己活,那我们就把灵魂贩卖给魔鬼抛弃一切道德的束缚先圣的教诲来寻找一条生路。。。
  大奸大恶其实也是被“你们”逼出来的....
"你们"主观是克"我们",其实客观上"我们"却因"你们"而生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先有阴还是先有阳?
(2008-07-26 10:24:17)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02]



蓝先生



潜水读明月的事儿,很久了。一直到今天才终于读完。好文字!
有人评价明月的历史带有个人的看法而不够客观,本人认为纯粹是没话找话,正显出评价者的眼高手低。谁上学时候没上过历史课?课本上的历史,能带来明月写的“事儿”的兴趣吗?历史课本,因为诸多因素,是不允许带来阅读快感的。而明月的“事儿”可以!
优秀的作品,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建筑甚至于一剂妙手回春的药方,无不带有激情。只有这样,你才会饶有兴趣的继续下去。有些人们总忽视人生在世的一项重大因素:有趣。我曾经经历过很多学习的阶段:小时候,家长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老师说:好好学习才能考上重点中学、高中、大学、得到好工作……所以,上学时候,我超级厌学。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学习的最合理的动因:求知本身,能带来无穷的快乐……
支持明月,“事儿”好看,是因为明月的写作带有激情,这激情应该来自他在史书中寻求到的快乐。相信明月也藉此抗拒求知的副产品——枯燥与劳累。作为一个长期潜水的阅读者,仅以以上废话,表达我对一个勤劳的历史观点传达及普及者的敬意!
(2008-07-25 01:49:27)  
来源: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00]



新浪网友



楼主为什么那么容易就颠覆东林党的正面形象呢?

东林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报复,也有操守.试问即便是现代所谓的民主政党,哪个是干干净净的呢?只不过是他们的手段过于激进而已.

都说党争误国.我看倒是阉党误国,乌七八糟的阉党勾结流氓文臣,把个国家搞的颠三倒四,最终出现了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流民!天灾加上人祸倒至流民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是民不聊生,何以至此?

民末的政治体制----党争,实际是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雏形.浙党和东林党和皇权(阉党代理的权力)本来是种三权分立,而且皇权明显比明初削弱.文官体制更加巩固.

导致明灭亡到底是党争吗?事实是不是!最致命的原因是流民,而流民问题,如果是东林党执政是有机会遏制的,毕竟东林党的政治理念是以民为本的!而附庸阉党的流氓文人除了一己私利还有老百姓没有??

我不否认东林党有权谋有野心,但权谋和野心看你是为谁服务!东林党的权谋甚至还不够,道行还不深,只知道一味冒进,不懂权变.一个人,一个党好于不好都看你是不是站在人民一边.而权谋只是手段.好的政治体制,不是指望一代名臣,因为王阳明几百年才出一个;而东林党却是一群有政治抱负的精英,他们是个群体, 群治而民主,又不失共同的政治理想,这就是先进的政治体制.社会的进步不能指望一个王阳明,一个张居正,而应该是千万个有理想的普通臣子.

东林党是失败了.你可以把明朝的灭亡的原因之一归咎于"东林党的失败",但绝不能归咎于东林党.如果天启年间,没有天灾,或者天启年间自始至终是东林党执政,流民问题还会那么严重吗???

历史不容假设,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挑战皇权的东林党,萌发民主尝试的东林党,首创精英群体政治的东林党,被黑暗的阉党流氓政治给断送了.中国继续领先世界的机遇就这样断送了.

于是乎,民不聊生,于是乎流民肆虐,明朝国本倾覆灭,而后金的强大,根本不是灭亡明朝的根本性原因,而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跟稻草.

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中国自己不乱,谁也不能把中国怎样?萨尔浒怎样?即便后金短暂胜利了又怎样?即便是坚壁清野,层层推进,只要大明自己不乱,每年供给充足的辽饷,后金夺取的领土照样可以一寸寸蚕食回来.可以历史无法重来.

万历最大的错误或许不是后期无政府主义,而是没有教育好后两代皇帝.一个半文盲+木匠(天启)就这样被一个流氓+文盲(九千岁)给蒙了,于是大明灭亡了!


(2008-07-24 23:00:53)  
来源:评论精选集[88]——当年明月颠覆了我对东林党的看法  

  明朝历代皇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
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建文
成祖,朱 棣,1403年-1424年,永乐
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5年,洪熙
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
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正统
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景泰
英宗,朱祁镇,1457年-1464年,天顺
宪宗,朱见深,1465年-1487年,成化
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
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
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嘉靖
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隆庆
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万历
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0年,泰昌
熹宗,朱由校,1621年-1627年,天启
思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崇祯

明末

安宗简皇帝,朱由崧,年号,弘光(1644—1645)。神宗显皇帝(万历)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崇祯皇帝之堂弟。

潞王,朱常淓,监国(1645.6—1645.7)。神宗显皇帝(万历)之弟。

绍宗襄皇帝,朱聿键,年号,隆武(1645—1646)。唐王朱桱八世孙,崇祯皇帝族叔祖。

鲁王,朱以海,监国(1645—1653)。鲁王朱檀九世孙,崇祯皇帝族叔。

唐王,朱聿粤,年号,绍武(1646)。朱聿键之弟。

永历皇帝,朱由榔,年号,永历(1646—1661)。桂王之子,崇祯皇帝堂兄。



16位 不包括南明 一共16位!! 也有说十七的!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

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

明成祖朱棣
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

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宣宗朱瞻基
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宣宗皇帝的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的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后,宣宗还有一位贵妃,姓孙,这位孙贵妃深的宣宗皇帝的喜爱,唯一遗憾是没有得到皇后的宝座,于是孙贵妃绞尽脑汁总想挤掉胡皇后而自立。机会终于来了,宣宗皇帝的子嗣一直不旺胡皇后没能为宣宗生下一个皇子,孙贵妃虽然也没能生子,但他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栋的计策,他派人在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了身孕,于是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看。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

明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宣宗皇帝的次子。谈起景泰帝,大家不免想起任用于谦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等一些传奇经历

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浚,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两岁的朱见浚就被孙太后立为太子,谁知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叔叔景泰帝即位后,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而用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

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宪宗皇帝之子,生母纪氏。

孝宗皇帝有着多难的童年,她的母亲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偷偷生下了他,而且直到六岁
才敢站出来与宪宗相会。当时的宪宗皇帝正苦于没有子嗣,突然一个皇子从天而降非常
高兴,并马上册立为太子,正位东宫。

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生母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因为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年轻的孩子

明世宗朱厚骢
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明代第11位皇帝。嘉靖皇帝并不是武宗的儿子,也不是孝宗的孙子。由于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子嗣,孝宗则是单传,只有武宗一个孩子,因此,孝宗一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香火,皇位继承人就要从最近支的皇族中选出。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子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支的皇室,当时兴王已经去世,因此就又他唯一的儿子朱厚骢来继承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明穆宗朱载后
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是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穆宗皇帝长子,6岁立为太子,10岁即皇帝位,年号万历。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

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明代第十五位皇帝,在位七年,年号天启

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光宗朱常洛之子,熹宗朱由校之弟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73
注册时间
2001-4-7
帖子
6369
精华
9
2720#
发表于 2008-7-28 22:03:05 |只看该作者
[1503]



天启五年(1625)七月,许显纯开始了谋杀。



不能留下证据,所以不能刀砍,不能剑刺,不能有明显的皮外伤。



于是许显纯用铜锤砸杨涟的胸膛,几乎砸断了他的所有肋骨。



然而杨涟没有死。



他随即用上了监狱里最著名的杀人技巧——布袋压身。



所谓布袋压身,是监狱里杀人的不二法门,专门用来处理那些不好杀,却又不能不杀的犯人。具体操作程序是:找到一只布袋,里面装满土,晚上趁犯人睡觉时压在他身上。按照清代桐城派著名学者方苞的说法(当年曾经蹲过黑牢),基本上是晚上压住,天亮就死,品质有保障。



然而杨涟还是没死,每晚在他身上压布袋,就当是盖被子,白天拍土又站起来。



口供问不出来倒也罢了,居然连人都干不掉,许显纯快疯了。



于是这个疯狂的人,使用了丧心病狂的手段。



他派人把铁钉钉入了杨涟的耳朵。



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铁钉入耳的杨涟依然没有死,但例外不会再发生了,毫无人性的折磨、耳内的铁钉已经重创了杨涟,他的神智开始模糊。



杨涟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于是他咬破手指,对这个世界,写下了最后的血书。



此时的杨涟已处于濒死状态,他没有力气将血书交给顾大章,在那个寂静无声的黑夜里,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他拖着伤残的身体,用颤抖的双手,将血书藏在了枕头里。



结束吧,杨涟微笑着,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许显纯来了,用人间的言语来形容他的卑劣与无耻,已经力不从心了。



看着眼前这个有着顽强信念,和坚韧生命力的人,许显纯真的害怕了,敲碎他全身的肋骨,他没有死,用土袋压,他没有死,用钉子钉进耳朵,也没有死。



无比恐惧的许显纯决定,使用最后,也是最残忍的一招。



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四日 夜。



许显纯把一根大铁钉,钉入了杨涟的头顶。



这一次,奇迹没有再次出现,杨涟当场死亡,年五十四。



伟大的殉道者,就此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杨涟希望,他的血书能够在他死后清理遗物时,被亲属发现。



然而这注定是个破灭的梦想,因为这一点,魏忠贤也想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