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so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长篇连载]明朝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01#
发表于 2009-1-10 00:21:39 |只看该作者
[1711]



公平的卢象升,是个很聪明的人,经过几天的观察,他敏锐地发现,高迎祥的部队虽然强悍,但是比较松散,选择合适的突破点,还是可以打一打的。



卢象升选择的突破点,是城西,鉴于自己步兵太多,骑兵太少,硬冲过去就是找死,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同志鉴于实在干不过魏国的骑兵(蜀国以步兵为主),想到了同样的方法。



没错,对付骑兵,成本最低,老少咸宜的方式,就是弓箭,确切地说,是弩。



诸葛亮用的,叫做连弩,卢象升用的,史料上说,是强弩,具体工艺结构不太清楚,但确实比较强,因为历史告诉我们,高迎祥的重甲骑兵,在开战后仅仅几个小时里,就得到了如下结果——强弩杀贼千余人。



其实城西的部队被击破,死一千多人,对高迎祥而言,并不是啥大事,毕竟他的总兵力,有几十万人之多,但他的军阵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导致了汝阳之战的失败。



这个弱点,就是人太多。



几十万人,连营百里,而据卢象升给皇帝的报告,高迎祥的主力骑兵,有五六万人,其余的大都是步兵以及部队家属。



步兵倒还好说,家属就麻烦了,这拨人没有作战能力,又大多属于多事型,就爱瞎咋呼,看到城西战败,便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什么敌人很多,即将完蛋之类。而最终的结果,就是真的完蛋了。



汝阳之战结束,高迎祥的几十万大军就此土崩瓦解,纷纷四散逃命,但高迎祥实在有点军事水平,及时布置后卫,阻挡卢象升的追击。



其实卢象升也没打算追击,一万人去追二十万人,脑子有问题。



但今天不追不等于明天也不追,卢象升看准机会,跟踪追击,在确山再次击败高迎祥,杀敌军数千人。



卢象升的亮相就此谢幕,自崇祯八年五月至十一月,他率绝对劣势兵力,先后十余战,每战必胜,斩杀敌军总计三万余人,彻底扭转了战略局势。



当然,高迎祥并不这么想,他依然认为,失败只是偶然,他所有的兵力,是卢象升的几十倍,战略的主动权,依然在他的手中,今年灭不了你,那就明年。



这个想法,让他最终只活到了明年。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02#
发表于 2009-1-10 00:22:10 |只看该作者
[1712]



十一月过去了,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很平静的,卢象升没有动,高迎祥也没有动,原因非常简单——过年。



无论造反也好,镇压也罢,都是工作,工作就是工作,遇到法定假日,该休息还是得休息。



休息一个月,崇祯九年正月,接着来。



最先行动的,是卢象升,他行动的具体方式,是开会。



开会内容,自然是布置作战计划,研究作战策略,讨论作战方案。



相对而言,高迎祥的行动要简单得多,只有两个字——开打。



从心底里,卢象升是瞧不上高迎祥的,毕竟是草寇,没读过书,没考过试,没有文化,再怎么闹腾,也就是个草寇,所以对于高迎祥的动向,卢象升是很有把握的:要么到河南开荒,要么去山西刨土,或者去湖广钻山沟,还有什么出息?



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还找到了洪承畴,表示一旦高迎祥跑到西北五省,自己马上跑过去一起打。



然而高迎祥的举动,却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



闯王同志之所以叫闯王,就是因为敢闯,所以这一次,他决定攻击一个卢象升绝对想不到的地方——南京。



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举动并不明显,他会合张献忠,从河南出发,先打庐州,打了几天,撤走。



接下来,他开始攻击和州,攻陷。



攻陷和州后,他开始攻击江浦,江浦距离南京,只有几十公里。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两百多年前,曾经有人以几乎完全相同的路线,发起了攻击,并最终取得天下——朱元璋。



高迎祥同志估计是读过朱重八创业史的,所以连进攻路线,都几乎一模一样,可惜他不知道,真正的成功者,是无法复制的。



朝廷大为震惊,南京兵部尚书立即调集重兵,对高迎祥发动反攻击,经过几天激战,高迎祥退出江浦。



退是退了,偏偏没走。



他集结几十万人,开始攻打滁州。



至此可以断定,他应该读过朱重八传记,因为几百年前,朱元璋就是从和州出发,攻占滁州,然后从滁州出发,攻下了南京。



滁州只是个地级市,人不多,兵也不多,而攻击者,包括李自成、张献忠等十几位头领,三十万人,战斗力最强,最能打的民军,大致都来了。



所有的头领,所有的士兵,都由高迎祥指挥。



高闯王终于爬上了人生山峰的顶点。



他决定,进攻滁州,继续向前迈步。



山峰的顶点,再迈一步,就是悬崖。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743
注册时间
2004-11-30
帖子
612
精华
0
3003#
发表于 2009-1-11 00:11:42 |只看该作者
“无论造反也好,镇压也罢,都是工作,工作就是工作,遇到法定假日,该休息还是得休息。”
随便啦......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978
注册时间
2005-2-23
帖子
1232
精华
0
3004#
发表于 2009-1-11 19:42:40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万,人可真多啊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05#
发表于 2009-1-13 00:25:31 |只看该作者
[1713]



惨败



但至少在当时,形势非常乐观,滁州城内的兵力还不到万人,几十万人围着打,无论如何,是没问题的。



几天后,他得知卢象升率领援军,赶到了。



但他依然不怵,因为卢象升的援兵,也只有两万多人。此前虽说吃过卢阎王的亏,但现在手上有三十万人,平均十五个人打一个,就算用脚算,也能算明白了。



卢象升率领总兵祖宽、游击罗岱,向滁州城外的高迎祥发动了进攻。



双方会战的地点,是城东五里桥。



在讲述这场战役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滁州的地形,在滁州城东,有一条很宽的河流,水流十分汹涌。



我再重复一遍,河流很宽,水流很汹涌。



这场会战的序幕,是由祖宽开始的,关宁铁骑担任先锋,冲入敌阵,发动了进攻。



战斗早上开始,下午结束。



下午结束的时候,那条很宽,水流很汹涌的河流,已经断流了,断流的原因,史料说法如下——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



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尸体填满了河道,水流不动。



尸体大部分的来源,是高迎祥的部下,在经历近七年的光辉创业后,他终于等来了自己最惨痛的溃败。



关宁铁骑实在太猛,面对城东两万民军,如入无人之境,乱砍乱杀。



高迎祥很聪明,他立即反应过来,调集手下主力骑兵,准备发动反击,毕竟有三十万人,只要集结反攻,必定反败为胜。



红楼梦里的同志们曾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大有大的难处。



高迎祥的缺点,就是他优点——人太多。



人多,嘴杂,外加刚打败仗,通讯不畅,也没有高音喇叭喊话,乱军之中,谁也摸不清怎么回事,所以高闯王折腾了半天,也没能集中自己的部队。



但高闯王还是很灵活的,眼看兵败如山倒,撒腿就往外跑,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脱离困境。



这是很正确的,因为根据以往经验,官军都是拿工资的,而拿工资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拿多少钱,干多少事。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左良玉,只要把闹事的赶出自己管辖范围就算数了,没人较真。所谓跟踪追击这类活动,应该属于加班行为,但朝廷历来没有发加班费的习惯,所以向来是不怎么追的,追个几里,意思到了,也就撤了。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06#
发表于 2009-1-13 00:25:53 |只看该作者
[1714]



但是这一次,情况发生了变化。



我说过,卢象升是一个好人,一个负责任的官员。这一点反映在战斗上,就是认死理,凡是都往死了办。



按照这个处事原则,他追了很远——五十里。



之前我还说过,卢象升的外号,是卢阎王,虽然长得很白,但手很黑,无论是民军,还是民军家属,只要被他追上,统统都格杀勿论,五十里之内,民军尸横遍野,保守估计,高迎祥的损失,大致在五万人以上。



追到五十里外,停住了。



不追,不是因为不想追,也不是不能追,而是不必追。



摆脱了追击的高迎祥很高兴,现在的局势并不算坏,三年前,他被打得只剩下几千人,逃到湖广郧阳,避避风头,二十天后出山,又是一条好汉,何况手上有几十万人乎?



但安徽终究是呆不下去了,他转变方向,向寿山进发,准备在那里渡过黄河,去河南打工。



黄河岸边,他就遇到了明军总兵刘泽清。



刘泽清用大刀告诉他,此路不通。



刘泽清并非猛人,并非大人物,也没多少兵,但是,他有渡口。



他就堵在河对岸,封锁渡口,烧毁船只,高迎祥只能看看,掉头回了安徽。



无所谓,到哪儿都是混。



但在回头的路上,他又遇见了祖大乐。



祖大乐也是辽东系的著名将领,遇上了自然没话说,又是一顿打,高迎祥再次夜奔。



好不容易奔到开封,又遇见了陈永福。



陈永福是个当时没名,后来有名的人,五年后,他坚守城池,把一个人变成了独眼龙——独眼李自成。



这种人,自然不白给,在著名地点朱仙镇跟高迎祥干了一仗,大败了高迎祥。



高迎祥终于发现,事情不大对劲了,自己似乎掉进了圈套。



他的感觉,是非常正确的。



得知高迎祥攻击滁州时,卢象升曾极为惊慌,但惊慌之后,他萌生了一个计划——彻底消灭高迎祥的计划。



高迎祥的想法,是非常高明的,学习朱重八同志,突袭南直隶,威胁南京,但遗憾的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没有在这里混过。



没有混过的意思,就是人头不熟,地方不熟,什么都不熟。

所以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绝不能让高迎祥离开,把他困在此地,就必死无疑。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07#
发表于 2009-1-14 23:48:24 |只看该作者
[1715]



刘泽清挡住了他的去路,祖大乐把他赶到了开封,陈永福又把他赶走,但这一切,只是序幕,最终的目的地,叫做七顶山。



七顶山,位于河南南阳附近,被祖大乐与陈永福击败后,高迎祥逃到了这里,就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等候已久的熟人——卢象升。



当然,除了卢象升外,还有其余一干人等,比如祖大乐、祖宽、陈永福等等。



此时的高迎祥,手下还有近十万人,就兵力而言,大致是卢象升的两倍,更关键的是,他的主力重甲骑兵,依然还有三万多人。



然而战争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号称“第一强寇”的高迎祥,竟然毫无还手之力,主力基本被全歼,仅带着上千号人夺路而逃。



这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事,最好的答案,似乎还是四个字——气数已尽。



十几万士兵、下属打得干干净净,兵器、家当丢得一干二净,高迎祥同志这么多年,折腾一圈,从穷光蛋,又变成了穷光蛋,基本算是白奋斗了,应该说,他很倒霉。



但我个人认为,有个人比他更倒霉——李自成。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变成光杆司令更倒霉呢?



有的,比如,变成光棍司令。



李自成的麻烦在于,他的老婆给他戴了绿帽子。



这位给李自成送帽子的老婆,叫邢氏,虽然不能肯定李自成有多少老婆,但这个老婆,是比较牛的。



按史料的说法,这位老婆基本不算家庭妇女,估计也不是抢来的,相当之强悍,打仗杀人毫无含糊,更难得的是,她还很有智谋,帮李自成管账,据说私房钱都管。



在管账的时候,她见到了高杰。



高杰,米脂人,李自成的老乡。据说打小时候就认识,后来李自成造反,他毫不犹豫,搭伙一起干,从崇祯二年开始,同生共死,是不折不扣的铁哥们。



铁哥们,也是会生锈的。



李自成第一次怀疑高杰,是因为一件偶然的事。



崇祯七年八月,时任五省总督陈奇瑜,派出参将贺人龙进攻李自成。



贺人龙是个相当猛的人,此人战斗力极强,且杀人如麻,每次上战场,都要带头冲锋,被称为贺疯子。



贺疯子气势汹汹地到了地方,看到了李自成,打了一仗,非但没打赢,还被人给围住了,且一围就是两个月。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08#
发表于 2009-1-14 23:48:45 |只看该作者
[1716]



但李自成并不想杀掉贺人龙,因为贺人龙是他的老乡,而且他正在锻炼队伍阶段,需要人才,就写了封信,让高杰送过去,希望贺人龙投降。



这个想法是比较幼稚的,贺人龙同志说到底是吃皇粮的,有稳定的工作,要他跟着李自成同志四处乱跑,基本等于胡扯,所以信送过去后,毫无回音,说拿去擦屁股也有可能。



按说这事跟高杰没关系,贺人龙投不投降,是他自己的事,可是意外发生了。



去送信的使者,从贺人龙那里回来后,没有直接去找李自成,而是找了高杰。



这算是个事吗?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说是事,就是事,说不是,就不是。



而李自成明显是个喜欢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的人,加上贺人龙同志守城很厉害,他打了两个月,连根毛都没拔下来,所以他开始怀疑,贺人龙和高杰,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就把高杰撤了回来。



无论是铁哥们,还是钛哥们,在利益面前,都是一脚蹬。



对李自成同志的行为,高杰相当不爽,但这事说到底,还是高杰的责任。



因为他回来之后,就跟邢氏勾搭上了。



到底是谁勾搭谁,什么时候勾搭上的,基本算是无从考证,但史料上说,是因为高杰长得很帅,而邢氏是管账的,高杰经常跑去报销,加上邢氏的立场又不太坚定,一来二去,就勾搭上了。



关于这件事情的严重性,高杰同志是有体会的,在回顾了和李自成十几年的交情、几年的战斗友谊,以及偷人老婆的内疚后,他决定,投奔官军。



当然,他是比较够意思的,临走时,把邢氏也带走了。



对李自成而言,这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老婆跑了,除面子问题外,更为严重的是,他的很多秘密,老婆都知道(估计包括私房钱的位置)。



除了老婆损失外,还有人才损失。



在当时李自成的部下里,最能打仗的,就是高杰,此人极具天赋,投奔了官军后,就一直打,打到老主顾李自成都歇菜了,他还在继续战斗。



高杰投降的对象,是洪承畴,洪总督突然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自然高兴异常,立刻派兵出击,连续击败李自成,斩杀万人。



总而言之,对各位头领而言,崇祯九年算是个流年,老婆跑了,手下跑了,跑来跑去,就剩下自己了。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09#
发表于 2009-1-16 00:05:38 |只看该作者
[1717]



对高迎祥而言,更是如此。



老婆跑了,再找一个就是,十几万大军都跑光了,就只能钻山沟了。



所以高闯王毅然决定,跑进郧阳山区。



两年前,就是在那里,被打得只剩半条命的高迎祥捡了条命,东山再起。



卢象升闻讯,立刻找到祖宽和祖大乐,吩咐他们,立即率军出发,追击高迎祥。



祖宽回答:不干。



卢象升无语。



之所以无语,因为他们从来就没干过。



关宁铁骑



很久以前,我以为所谓战争,大都是你死我活,上了战场,管你七大姑八大姨,都往死里打,特别是明末,但凡开打,就当不共戴天,不共戴地,不共戴地球,打死了算。



后研读历史多年,方才知道,以上皆为忽悠是也。



按史料的说法,当时的作战场景大致如下:



比如一支官军跟民军相遇,先不动手,喊话,喊来喊去,就开始聊天,聊得差不多,民军就开始丢东西,比如牲口,粮食等等,然后就退,等退得差不多了,官军就上前,捡东西,捡得差不多,就回家睡觉,然后打个报告给朝廷,说歼敌多少多少,请求赏赐云云。



应该肯定的是,在当时,有这种行为的官军,是占绝大多数,认认真真打仗的,只占极少数,所谓“抛生口,弃辎重,即纵之去”。



现象也好理解,当时闹事的,大都是西北一带人,而当兵的,也大都是关中人。双方语言相通,说起来都是老乡,反正给政府干活,政府也不发工资(欠饷),即使发了工资,都没必要玩命,这么打仗,非但能领工资,还能捞点外快,最后回去了还能领赏,非常有利于创收。在史料中,这种战斗方式有个专用名词:打活仗。



因为活仗好打,且经济效益丰富,所以大家都喜欢打,打来打去,敌人越打越多,局势越来越恶化,直到关宁铁骑的到来。



其实关宁铁骑的人数没多少,我算了一下,入关作战的加起来,也就五千来人,卢象升、洪承畴手下最能打的,基本就是这些人,最厉害的几位头领,都是被他们打下去的。



之所以能打,有两个原因,首先,这帮人在辽东作战,战斗经验丰富,而且装备很好,每人均配有三眼火铳,且擅长使用突袭战术,冲入敌阵,势不可挡。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10#
发表于 2009-1-16 00:05:57 |只看该作者
[1718]



而第二个原因,相当地搞笑,却又相当地真实。



我说过,每次打仗时,民军都要喊话,所谓喊话,无非就是谈条件,我给你多少钱,你就放我走,谈妥了就撤,谈不妥再打。



但每次遇到关宁铁骑,喊话都是没用的,经常是话没喊完,就冲过来了,完全不受收买,忠于职守。



我此前曾以为,如此尽忠职守,是因为他们很有职业道德,后来看的书多了才明白,这是个误会。套用史料上的话,是“边军无通言语,逢贼即杀”,意思是,辽东军听不懂西北方言,喊话也听不懂,所以见了就砍。



所以我一直认为,多学点语言,是会用得着的。



高迎祥就是吃了语言的亏,估计是屡次喊话没成,也没机会表达自己的诚意,所以被人穷追猛打了几个月,也没接上头。



在众多的民军中,高迎祥的部队,算是战斗力最强的,手下骑兵,每人两匹马,身穿重甲,也算是山寨版的关宁铁骑。虽说战斗力还是差点,但山寨版有山寨版的优势,比如……钻山沟。



高迎祥钻了郧阳山区,祖宽是不钻的,因为他的部队,大部都是骑兵,且待遇优厚,工资高,要让他们爬山,实在太过困难,卢象升协调了一个多月,也没办法。



照这个搞法,估计过几个月,闯王同志带着山寨铁骑出来闹腾,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在这最为危急的时刻,更危急的事情发生了。



崇祯九年(1636)四月,当卢象升同志正在费尽口水劝人进山时,辽东的皇太极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建国。



皇太极建都于沈阳,定国号为清,定年号为崇德。



这一举动表明,皇太极同志正式单飞,另立分店,准备单干。



通常来讲,新店开张,隔壁左右都要送点花圈花篮之类的贺礼,很明显,明朝没有这个打算,也没这个预算。



不要紧,不送,就自己去抢。



崇祯九年(1636)六月,清军发起进攻。



这次进攻的规模很大,人数有十万人,统兵将领是当时清军第一猛将阿济格,此人擅长骑兵突击,非常勇猛。



难得的是,他不但勇猛,脑子也很好用,关宁防线他是不去碰的,此次进关,他选择的路线,是喜峰口。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11#
发表于 2009-1-19 00:30:02 |只看该作者
[1719]



此后的战斗没有悬念,明朝的主力部队,要么在关宁防线,要么在关内,所以阿济格的抢掠之旅相当顺利,连续突破明军防线,只用了半个月,就打到了顺义(今北京市顺义区)。



我认为,阿济格是个很能吃苦的人,具体表现为不怕跑路,不怕麻烦,到了北京城下,没敢进去,就开始围着北京跑圈,从顺义跑到了怀柔(今北京怀柔区),又从怀柔跑到了密云(今北京密云区),据说还去了趟西山(今北京西山),圆满完成了画圈任务。



当然,他也没白跑。据统计,此次率军入侵,共攻克城池十二座,抢掠人口数十万,金银不计其数。



鉴于明朝主力无法赶到,只能坚壁清野,所以阿济格在北京呆了很长时间,而且,他还是个很有点幽默感的人,据说他抢完走人时,还立了块牌子,上写四个字——各官免送!



我始终认为,王朝也好,帝国也罢,说穿了,就是个银行,这边收钱,那边付钱,总而言之,拆东墙,补西墙。



不补不行,几百年里,跑来拆墙的人实在太多,国家治不好,老百姓闹事,国防搞不好,强盗来闹事,折腾了这边,再去折腾那边,边拆边补,边补边拆。



但国家也好,银行也罢,都怕一件事——银行术语,叫做挤兑,政治术语,叫内忧外患,街头大妈术语,叫东墙西墙一起拆。



明朝大致就是这么个状况,客观地看,如果只有李自成、张献忠闹事,是能搞定的,如果只有清军入侵,也是能搞定的,偏偏这两边都闹,就搞不定了。



于是一个月后,卢象升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被调离前线,等待他的新岗位,是宣大总督。



对于这个任命,无数后人为之捶腿、顿足、吐唾沫,说什么眼看内患即将消停,卢象升却走了,以至于局势失去控制,崇祯昏庸等等等等。



在我看来,这个任命,无非是挖了东墙的砖,往西墙上补,不补不行,如此而已。



卢象升走了,两年后,他将在新的岗位上,完成人生最壮烈的一幕。



接班



听说卢象升离开的消息后,高迎祥非常高兴,因为他很清楚,像卢阎王这样的猛人,不是量产货,他擦亮眼睛,等待着下一个对手的出现。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12#
发表于 2009-1-19 00:30:34 |只看该作者
[1720]



他等来的接班人,叫做王家桢



王家桢,直隶人,时任兵部侍郎,此人口才极佳,善读兵法,出谋划策,滔滔不绝。



行了,直说吧,这是个废柴。



他之所以被派来干这活,实在是因为嘴太贱,太喜欢谈兵法,太引人注目,最终得到了这份光荣的工作。



但王总督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明白的,刚到不久就上书皇帝,说自己身体比较弱,当五省总督太过勉为其难,干巡抚就成。



崇祯还是很体贴的,让他改行当了河南巡抚。



但王巡抚刚上任没几天,就遇上了一件千载难逢的倒霉事。



这件倒霉事,叫做兵变,兵变并不少见,之所以说是千载难逢,是因为参与兵变的,是王巡抚的家丁。



连家丁都兵变,实在难能可贵,连崇祯同志都哭笑不得,直接把他赶回家卖红薯。



有这样的好同志来当总督,高迎祥的好日子就此开张,没过多久,他就出了山区,先到河南,拉起了几万人的队伍,连战连胜,此后又转战陕西,气势逼人,洪承畴拿他都没办法。



四大猛人里,曹文诏死了,洪承畴没辙,左良玉固守,高迎祥最怕的卢象升,又去了辽东,现在而今眼目下,高闯王可谓天下无敌。



然后,第五位猛人出场了。



在这人出场前,高先生跟四大猛人打了近七年,越打越多,越打越风光,从几千打到几万、几十万,基本是没治了。当时朝廷上下一致认为,隔几天跟他打一仗,能让他消停会,就不错了。至于消灭他,大致是个梦想。



在这人出场后,梦想变成了现实。



他没有用七年,连七个月都没用。事实上,直到崇祯九年(1636)三月,他才出山,只用了四个月,就搞定了高迎祥。



在历代史料里,每到某王朝即将歇业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XX死而X亡矣。



前面的XX,一般是指某猛人的名字,后面的X,是朝代的名字,这句话的意思是,某猛人,是某王朝最后的希望,某猛人死了,某王朝也就消停了。



在明代完形填空里,这句话全文如下:



传庭死,而明亡矣。



传庭者,孙传庭也。



孙传庭



孙传庭是个相当奇怪的人,因为在杀死高迎祥之前,他从未带过兵,从未打过仗,过去三十多年里,他从事的主要工作,是人事干部。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978
注册时间
2005-2-23
帖子
1232
精华
0
3013#
发表于 2009-1-19 02:26:5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920
注册时间
2002-5-23
帖子
980
精华
0
3014#
发表于 2009-1-19 09:54:49 |只看该作者
以前小时侯看过曹雪垠的小说,现在来看那只不过是一堆垃圾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73930
注册时间
2006-4-19
帖子
1633
精华
0
3015#
发表于 2009-1-19 21:52:12 |只看该作者
比较长啊,不过还是不错的小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16#
发表于 2009-1-20 01:56:35 |只看该作者
[1721]



孙传庭,字伯雅,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在崇祯九年之前,历任永城、商丘知县,吏部主事。



其实他的运气不错。我查了查,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到天启初年,竟然就当上了吏部郎中,人事部正厅级干部,专管表彰奖励。



六部之中,吏部最大,而按照惯例,吏部尚书,一般都是从吏部郎中里挑选的。孙传庭万历二十一年(1593)出生,照这个算法,他当郎中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年轻就是资本,照这个状态,就算从此不干,光是熬,都能熬到尚书。



然而没过两年,孙传庭退休了,提前三十年退休。



他丢弃了所有的前途和官位,毅然回到了家乡,因为他看不顺眼一个人——魏忠贤。



看不顺眼的人,很多,愿意辞官的,不多。



崇祯元年,魏忠贤被办挺了,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包括当年给魏大人鞠躬、提鞋的人,都跳出来对准尸体踩几脚,骂几句,图个前程。



但孙传庭依然毫无动静,没有人来找他,他也不去找人,只是平静地在老家呆着,生活十分平静。



八年后,他打破了平静,主动前往京城,请求复职。



出发之前,他说出了自己复出的动机:



“待天下平定之日,即当返乡归隐。”



朝廷很够意思,这人没打招呼就跑了,也没点组织原则,十年之后又跑回来,依然让他官复原职,考虑到他原先老干人事工作,就让他回了吏部,接着搞人事考核。



对他而言,这份工作的意思,大致就是混吃等死,但他没有提出异议,平静地接受,然后,平静地等待。



一年后,机会出现了,在陕西。



当时的陕西巡抚,是个非常仁义的人,具体表现为每次在城墙上观战,都不睁眼。据他自己说,是不忍心看,但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不敢,这号人在和平时期,估计还能混混,这年头,就只能下岗。



巡抚这个职务,是个肥缺,平时想上任是要走后门的,但陕西巡抚,算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混饭吃的,没准哪天就被张某某、高某某剁了,躲都没处躲,孙传庭就此光荣上任,因为主动申请的人,只有他一个。



孙传庭出发之前,皇帝召见了他。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17#
发表于 2009-1-20 01:57:03 |只看该作者
[1722]



对于孙巡抚的勇敢,崇祯非常欣赏,于是给了孙传庭六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按崇祯的说法,国家比较困难,经费比较紧张,也就这么多了,你揣着走吧,省着点用。



当年杨鹤拿了崇祯十万两私房钱,招抚民军,也就用了几个月,孙传庭拿着六万两,也就打个水漂。



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自古以来,要人办事,就得给钱,如果没钱,也行,给政策。



孙传庭很干脆,他不要钱,只要政策,自己筹饷,自己干活,朝廷别管,反正干好了是你的,干不好我也跑不掉。



就这样,孙传庭拿着六万两白银,来到了陕西。



当时陕西本地的军队,战斗力很差,按照当时物价,六万两白银,大致只够一万人半年的军饷,最能打的将领,如曹变蛟(曹文诏的侄子)、左光先、祖宽,要么在洪承畴手下,要么跟着卢象升。总之,孙传庭算是个三无人员:无钱、无兵、无将。



但凡这种情况,若想咸鱼翻身,大都要经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等过程,至少也得个两三年,才闪亮登场,大破敌军。



孙传庭上任的准确时间,是崇祯九年(1636)三月,他全歼高迎祥的时间,是崇祯九年(1636)七月。



从开始,到结束,从一无所有,到所向披靡,我说过,四个月。



他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到今天,也没想明白。



子午谷



此时的高迎祥,已经来到陕西。



他之所以来陕西,是因为此时的陕西比较好混。



虽说洪承畴一直都在陕西,而他手下的洪兵也相当厉害,但他最近正在陕北对付另一位老冤家李自成。不知是李自成让他来帮忙,还是听说陕西巡抚比较软,高迎祥义无反顾地来了,单程。



自古以来,从下至上,要想进入陕西,必先经过汉中,所以当年刘备占据四川,要攻击曹操的长安,必占据汉中,此后诸葛亮六次北伐,都经过汉中出祁山作战。



高迎祥也不例外,但在进军汉中的路上,有一支队伍挡住了他。



率领这支队伍的,是孙传庭。



对于孙传庭,高迎祥并不熟悉,也不在乎,而且这支队伍只有万把人,似乎也不难打,他随即率领军队发起攻击,打了几次,损失上千人,没打动。



兵力占据优势,但多年的战斗经验告诉高迎祥,这是一支比较邪门的军队,不能再打了,他决定绕道。



他的直觉非常正确,那支镇守汉中,只有万把人的部队,在历史上,却有一个专门的称呼——秦军。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18#
发表于 2009-1-21 00:19:03 |只看该作者
[1723]



之前我说过,明末的军队,战斗力最强的,是关宁铁骑,排第三的,是天雄军,排在第二的,是秦军。



关宁铁骑强悍,因为机动,天雄军善战,因为团结,而秦兵的战斗力,因为个性。



我曾查阅明代兵部资料,惊奇地发现,秦兵的主力,大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陕西榆林。



榆林,是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据说每次打仗的时候,压根不用动员,只要喊两嗓子,无论男女老幼,抄起家伙就上,而且说砍就砍,绝无废话。



因为这里只有士兵,没有平民。



榆林,明朝九边之一,自打朱元璋时起,就不怎么种地,传统职业就是当兵。平时街坊四邻聊天,说的也不是今年种了多少地,收了多少粮食,大都是打了哪些地方,砍了多少人头(按人头收费)。几百年下来,形成独特个性,具体表现为,进攻时,就算只有一个,都敢冲锋,撤退时,就算只剩一个,都不投降。



而且这里的人跟民军相当有缘分。听说民军来了,就算只是路过,都极其兴奋,冲出去就打,男女老幼齐上阵,估计是当兵的人多,什么张大叔李大伯,上次就死在民军手里,喊一嗓子,能动员一群亲戚,后来李自成攻打榆林,全城百姓包括大妈大爷在内,都没一个投降,就凭这个县,足足跟李自成死磕了八天,实在太过强悍。



孙传庭的兵,大致就是这些人。所以高迎祥没办法,是很正常的。



但高迎祥同志是要面子的,来都来了,还让我空手回去?无论如何,都要闯进去。



人有的时候,不能太执着。



执着的高迎祥经过深刻思考,多方查找,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



他找到了一条隐蔽的小路,从这条小路,可以绕开汉中,直逼西安,只要计划成功,他就能一举攻克西安,占领陕西,大功告成。



一千多年前,有两个人在几乎相同的地方,陷入了相同的困局,他们都发现了这条路。一个人说,由此地进攻,必可大获全胜;另一个人说,若设伏于此,必定全军覆没!



没错,这两个人,一个叫诸葛亮,一个叫魏延,而他们发现的这条小路,叫做子午谷。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19#
发表于 2009-1-21 00:19:30 |只看该作者
[1724]



至于结局,地球人(看过《三国演义》<演义上说的,别当真,看看就行)的地球人)都知道,魏延想打,诸葛亮不让打,最后司马懿跳出来说,就知道你不敢打。



对于这个故事,许多人都说,诸葛亮过于谨慎,要按照魏延的搞法,早就打到长安了(魏延自己也这么说)。



而在高迎祥的故事里,只有魏延,没有诸葛亮。



所以一千年后,他在同样的地方,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出兵子午谷。



崇祯九年(1636)七月,高迎祥率领全部主力,冲入了子午谷,从这里,他将迅速到达西安。



但他不知道,这条路还通往另一个地点——地狱。



子午谷之所以是小路,是因为很小,对高迎祥而言,这句话绝对不是废话。



由于道路狭窄,而且天降大雨,他的几万大军,走了好几天,才走了一半,人困马乏,物资损失严重。



但高迎祥毫不沮丧,因为他相信,这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举动,几天之后,必将震惊天下。



许多人确实没料到,但许多人里,并不包括孙传庭。



七月十六日,经过艰苦行军,高迎祥终于到达黑水峪,只要通过这里,前方就是坦途。



然后,满怀憧憬的高迎祥,看见了满怀愤怒的孙传庭。



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已经在这里,等了十五天。



孙传庭的军事嗅觉极为敏锐,从高迎祥停止进攻的那一刻,他就意识到,这兄弟要玩花样了。



而他唯一可能的选择,只有子午谷。



所以在撤离汉中,在子午谷的黑水峪耐心等待,因为他知道,艰苦跋涉之后,出现在他面前的高迎祥,是十分脆弱的。



总攻随即开始,就人数对比而言,高迎祥的手下,大约在五万人以上,孙传庭兵力无法考证,估计在两万人左右,狭路相逢。



无论是高迎祥,还是孙传庭,都很清楚,玩命的时刻到了。



生命的最后时刻,高迎祥展现了他令人生畏的战斗力,虽然极为疲劳,但他依然率军发动多次突击,三次击破孙传庭的包围圈。



但他终归没能跑掉,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条小路。



在小路里打仗,就好比在胡同里打架,就算拿着青龙偃月刀,都没有板砖好使,而且道路太窄,没法跑开,所以他每次冲出去,没过多久,又被围住。



孙传庭的部队也着实厉害,抗击打能力极强,每次被冲垮,没过多久就又聚拢,充分发挥榆林的优良传统,作战到底,毫不退让。



以死相拼,死不后退,激战四天。



孙传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2
注册时间
2001-9-19
帖子
15957
精华
7
3020#
发表于 2009-1-23 00:31:31 |只看该作者
[1725]



崇祯九年(1636)七月二十日,负伤的高迎祥在山洞中被俘,与他一同被俘的,还有他的心腹将领刘哲、黄龙,他的几万大军,已在此前彻底崩溃。



纵横世间七年的闯王高迎祥,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在过去的七年中,他曾驰骋西北,扫荡中原,但终究未能成功。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然后终究到此为止。



科学点的说法,是运气不好,迷信点的说法,这就是命。



高迎祥被捕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崇祯皇帝没信,不是不信,是不敢信,等人到了面前,才信。



处死高迎祥的那一刻,崇祯开始相信,自己能力挽狂澜。



最后的帅才



高迎祥被杀了,对崇祯而言,是利好消息,而对某些头领而言,似乎也不利空。



高迎祥死后,许多头领纷纷投降,比如蝎子块、冲破天等等,原先跟着高闯王干,闯王都没闯过去,自己也就消停了。



但有某些人,是比较高兴的,比如张献忠。



张献忠跟高迎祥似乎有点矛盾,原先曾跟着打凤阳,但后来分出去单干,也不在一个地界混,算是竞争关系,高迎祥死后,论兵力,他就是老大。



还有一个人,虽然很悲伤,却很实惠。



一直以来,李自成都跟着高迎祥干,高迎祥的外号,叫做闯王,而李自成,是闯将。据某些史料上说,李自成是高迎祥的外甥,这话估计不怎么靠谱,但关系很铁,那是肯定的。



高迎祥的死,给了李自成两样东西。



第一样是头衔,从此,闯王这个名字,只属于李自成。



第二样是兵力,高迎祥的残部,由他的部将率领,投奔了李自成。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离去者,是上天抛弃的,留存者,是上天眷顾的。



对张献忠和李自成而言,他们的天下之路,才刚迈出第一步。



第一步,是个坑。



我说过,对民军头领而言,崇祯九年(1636)是个流年,卢象升来了,打得乱七八糟,好不容易跑进山区,人都调走了,又来了个孙传庭,还干掉了高迎祥。



按说坏事都到头了,可是事实告诉我们,所谓流年,是一流到底,绝不半流而废。
guodl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