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楼主: xu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日关系真相:1931-1945 [复制链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1#
发表于 2004-8-16 12:20:39 |只看该作者
  最后关头之前的最后努力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十六章



--------------------------------------------------------------------------------


    从一九三五年开始,南京的国民政府,开始与日本进行全面
  的外交接触。国民政府仍然希望在爆发全面战争之前,尽可能的
  让日本明白,中、日是处在“合则两利”的历史关键时刻,如果
  两国一旦爆发全面的战争,无论是谁获胜,最后都将会给西方帝
  国主义,以及苏联共产主义,占到便宜。虽然中国这种看法非常
  具有历史的眼光,却仍很难让日本军方的强硬派真正的醒悟。当
  然中国政府也希望能够利用外交谈判,拖延中日两国之间战争爆
  发的时间。  


  日本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以蚕食的方式,逐步侵略中国。因
此日本先抢占东北、再热河、再内蒙、再河北,一步步扩大对中国的占领。
但是这个政策的前提是,中国内部要继续不断地分裂,她才会继续对日本的
侵略让步。日本所担心的是,假如中国开始团结与复兴之后,终有一天会对
日本的侵略拒绝低头,而采取一场全面抗战的反击。所以日本要拿捏的,是
如何继续执行其大陆政策,而不致引起中国的反扑,也就是它将以和战互用
的手法来侵略中国。

  时至一九三五年,日本蚕食中国的政策,开始遭到更大的阻力,因为这
时候的中国,已经不是九一八事变前后,陷在分裂与落后的历史危机中的国 

第159页
家了---在这几年当中,国民政府采取军事与政治力量的交相运用,努力使
得中国的政治结构,出现了逐步统一的局面,国民政府也凝聚了建设与发展
的初步力量。中国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开始与日本进行交涉与周旋,对日本
的侵略也不再一味的退让了。

  为了避免与中国进行全面的决战,日本开始推动对中国和、战两手并进
的攻势:在外交部门,是执行广田三原则的政治谋略,企图以外交手段与南
京的国民政府进行交涉,目的在迫使中国政府放弃对抗日本的政策,而沦为
日本独特势力范围支配的保护国;而在军事部门,则直接在华北对地方的军
政负责人施压,企图迫使他们放弃与南京的联系,而接受日本的华北自治方
案,也就是企图将华北五省,从中国的主权脱离出来,而成为日本所控制的
殖民地。

  不过,在一九三五年年底,国民政府成功地实施法币政策,并且推动国
家的农业改革、工业发展与交通建设,以及有计划的整编军队、大幅的改进
教育、开始成立与运作各级的政府行政组织,这些都是中国开始现代化的表
现,假如能够再给中国五年的时间,那么中日之间国力的差距,必能大幅的
缩短;假如再给中国十年时间来建设与发展,那么日本还能不能与中国在军
事上较量,恐怕都有问题了。这就是当时中国领导人与部分有识之士的共同
想法:能否再为中国争取五到十年的时间,以完成更多的准备,这样中国就
可以有实力与日本进行争回国权的交涉了。

16.1  两广的统一

  蒋介石在一九三四年十月,先后击破红军在华南与长江中游的根据地之
后,接着需要着手解决的政治统一问题,就是两广与中央的分裂。虽然蒋介
石在政治上,对于两广的分离政府,采取以和为贵的低姿态,希望能够和平
解决两广与中央的歧见,在先后召开的国民党四全与五全大会中,不断的妥
协,给足两广代表的面子,但是两广的军政领袖,如胡汉民、邹鲁、李宗
仁、白崇禧等人,一直对于蒋介石怀有极深的防范与敌意,两广政府仍然整
军经武,同时经常派人与华北的军政势力进行联络,以随时准备与蒋介石的
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军事对抗。

  日本对于介入两广与南京之间的分裂,一直抱着极大的兴趣,希望能够

第160页
再度引爆中国的分裂与内战,以消弱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力量。因此日本
多次派出与两广高层军政人士有过往的日本军政领袖,如松井石根、土肥原
贤二等人,前往两广进行反蒋游说。此举虽然没有达成收买两广政府的目
的,但是也建立了一些可以牵制蒋介石的政治力量。

  而广西的李宗仁与白崇禧,甚至聘请日本军事顾问,接受日本的军事武
器援助,以强化桂军对抗蒋介石德式装备整编军队的能力。当然两广的政
府,一直是以南京政府“不敢抗日”作为反蒋的理由。两广政府领袖痛批蒋
介石的政策,从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到塘沽协定,无一不是南京政府
“丧权辱国”的卖国表现。虽然两广政府反蒋的情绪极其强烈,但是它还能
守住中华的民族大义,不愿成为日本所控制的傀儡政府。

  到了一九三六年,广东的政局有了很大的变化,五月,国民党的元老胡
汉民去世,邹鲁又被迫离开广州,广州方面由陈济棠控制大局,而此时南京
的国民政府已经肃清江西、湖南的红军,并且正在积极地修建粤汉铁路,因
此中央的力量已经向南发展,而接近两广的势力范围,因此造成其军政领袖
的紧张。于是两广的领袖决定先发制人,以日军在华北增兵、国民政府没有
决心与日本决战为理由,联络华北的山头势力,讨伐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一
九三六年五月二十八日,两广政府正式出兵北上,进入湖南与江西南部,宣
言假如南京政府不对日宣战,他们将会进攻南京,同时两广政府派员到华北
进行游说,希望再组反蒋的军事同盟。

  此时华北的军政领袖,由于经常在日军强大的压力之下,深知对日宣战
是非同小可的历史决定,他们虽然不见得完全愿意支持蒋介石与国民政府,
但是他们却了解,目前中国若是要对抗日本,必须团结合作,争取更多准备
的时间,并且绝对不能再开内战。所以宋哲元、阎锡山、傅作义、韩复渠都
先后宣布,不参加两广政府的抗日救国军。华北的军政领袖,既然不愿支持
两广的军事讨伐行动,两广的抗日救国军也就更为人单势孤了。而此时蒋介
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不但已经将军政力量扩大到了西南,同时在各方面的
建设与发展,都有了中央政府的架势,单凭实力,两广实在很难挑战蒋介石
与国民政府。

  由于两广军政领袖师出无名,在广东的空军与陆军先后投向国民政府之
后,两广的反蒋势力迅速瓦解。蒋介石于一九三六年七月,在南京召开国民
党五全的二中全会,会议通过正式撤消两广的“西南政务委员会”组织,两

第161页
广直接归并中央直接领导。广东的陈济棠在众叛亲离之下,只有离职到香
港。九月中旬,蒋介石再亲自到广州与李宗仁会面。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终
于同意出任国民政府委派的职务,从此与南京分裂长达六年的两广,终于重
新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号令,中国更朝向统一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南京的国
民政府,当然更有中央政府的规模与实力,此时蒋介石所剩下唯一的内政统
一问题,就是与红军之间的较力了。

  此时日本也了解中国的转变:一个由蒋介石所领导的中央政府,正在重
建一个统一的政治架构,中国不但在理财练兵上,开始理出头绪,中国甚至
在社会、教育、文化、工业与经贸等方面,都出现了真正的进步。因此日本
政府开始感到紧张,假如再让中国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不出十年的时间,日
本将难以招架中国复兴的强大实力,因此其内部出现了检讨大陆政策发展的
新争议。

  但是对于日本的少壮派军人而言,侵略中国以及建立军国主义的大政方
针,是他们愿不惜任何代价继续推动下去的,因此日本的少壮派军人,对于
政府部门瞻前顾后的做法,大感不满,终于正式决定,发动流血的军事政
变,以建立军人政府。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六日,由少壮派军人所主导的二
二六政变,刺杀日本政府的内阁阁员,并且包围日皇皇宫。虽然整个政变最
后还是被效忠日皇的军队平定,但是日本的政治权力,从此完全地落到了军
人的手中,日本再也没有一位政治人物,敢违逆军人的意志。因此日本从此
正式的步上军国主义的方向,至于何时与如何全面侵略中国,只是时间的问
题而已。

16.2  中、日的外交互动接触

  在这个时候,南京的国民政府,开始与日本进行全面的外交接触。国民
政府仍然希望在爆发全面战争之前,尽可能的让日本明白,中、日是处在
“合则两利”的历史关键时刻,如果两国一旦爆发全面的战争,无论是谁获
胜,最后都将会给西方帝国主义,以及苏联共产主义,占到便宜。虽然中国
这种看法非常具有历史的眼光,却仍很难让日本军方的强硬派真正的醒悟。
当然中国政府也希望,能够利用外交谈判,拖延中日两国之间战争爆发的时
间。

第162页
  因此从一九三五年开始,中国政府就与日本的驻华大使,以及中国驻日 
大使与日本政府,进行双向双线的一系列接触与谈判,特别是中国驻日大使
董作宾与日本外相广田弘毅,以及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张群与日本驻华大使 
川越茂之间的会谈,最为深入与全面性,中、日之间几乎是无话不谈。但是
日本方面一直围绕着所谓的广田三原则,千方百计想要在谈判桌上,迫使中
国接受日本控制中国的条件,根本就没有任何平等与尊重的立场可言。因此
尽管中国方面一再希望日本能够了解,中、日相争最后的结果,绝对是两败
俱伤,而让美国与苏联取得支配亚洲的机会,但日本方面丝毫不为中国的远
见所动。因此中日的外交接触,只成为了日本压迫中国的外交手法而已。

  而日本对于国民政府与中共红军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发展,是非常的重
视,因为日本与苏联以及共产主义,最终必然要有一场决战,这是日本无法
逃避的历史命运,而当初日本急于侵略中国东北、内蒙与华北的战略目的之
一,就是为了争取抗苏的战略空间与战争资源。日本最大的战略恶梦,就是 
中国全面的赤化,而成为苏联所支配的附属国,那么日本在华将会陷入被南
北夹击的危机之中。

  因此当中国共产党的红军,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国的西南折向西
北运动之后,日本对于国民政府的压力立刻大幅的增加。日本政府以及军
部,包括关东军与驻屯军,都一再地发表声明,假如国民政府不能有效的歼
灭北上的红军,那么日本只有自己动手来攻击红军了。这就是一九三五年,
在华北日军压迫国民政府的最主要藉口,而所谓“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出
现,就是日本要针对中国共产党力量北上的先制防御行动之一。之后,日本
的华北驻屯军改编,以及对于冀察政务委员会负责人宋哲元没完没了的压
迫,也都是着重在“防共”的战略。

  一九三六年二月,红军一度表示为了抗日,由陕西进入山西与内蒙古边
界,引起了日军极大地警戒,日军藉口防共的迫切性,在一九三六年一月,
日本政府通过扩编其华北驻屯军的议案,已准备迎击共军北上的挑战。日本
在华北驻屯军的司令官职级,提升为日皇亲自任命的中将军官,并且擅自违
反了辛丑和约所规定驻屯军的数量限制,大量的增加在华北的日本驻军。日
军公然表示,为了防止中国共产党的部队进入华北,日军随时准备在华北采
取必要的军事行动。五月一日,日皇正式任命第一师团长田代皖一郎中将,
出任改组之后的驻屯军司令官,并且增派第五师团中(日本的“钢军”)的


第163页
一个旅团,驻进天津与北平之间的日军基地。

16.3  宋哲元的折冲斡旋

  日本在华北采取政治与经济的两手策略,在政治上,是对于冀察政务委
员会的主任宋哲元,进行无所不用其极的威胁利诱,并且直接与华北其他的
军政领袖进行接触,希望华北能够正式的脱离南京的国民政府,而以所谓自
治的方式,加入日本与满洲国的政治与军事合作体系之中。宋哲元的确受到
日本极大的压力,华北是否脱离国民政府而自主,几度都在危机边缘徘徊,
田代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以近乎最后通牒的方式,企图胁迫宋哲元接受华北
自主的日本要求。

  这时候的宋哲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将领,而是拥有冀察两省军政
经权力的地方大员,二十九军也从最初的两万多人,扩充到二十多万人的地
方性大军实力(包括各种保安队等武力),而日本对于策划华北的自主,更
是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试想连黄郛与何应钦两位国民政府的重量级人物,
都不堪日本军方在华北的压力,如何让政军实力有限、与国民政府关系较浅
的宋哲元能够招架得住呢?但是宋哲元本人对于中国民族主义的底线,却仍
有不可动摇的信念。

  因此宋哲元虽然几次在日本的压力下,走向与国民政府分裂的边缘,但
是每次在最后关头都能出现转机,而让日本人要华北分裂自治的的计划落空。
宋哲元有时利用南京的立场作为挡箭牌(这时的南京政府,已经有了中央政
府的架构与气势,讲话自然有影响力了),否则干脆以养病请假,让日本找
不到交涉的对象。当然二十九军部属的鼎力支持抗日,以及平津的民意团结
坚定认同国家,都增加宋哲元应付日本压力的能耐。

  宋哲元在政治的大原则上,能够守住底线,不做日本的傀儡,却不得不
在经济与行政上,经常要对日本的勒索与压力让步。日本在河北,透过所谓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大搞各种走私的活动,以破坏华北最为重要的海关税
收,日本甚至公然支持有组织的贩毒活动,以此增加颠覆中国的经费,与控
制汉奸活动的手段。日军在河北平津一带,更是肆无忌惮地经常举行军事演
习,公然挑衅二十九军。

  单在一九三六年七月,日军在华北就爆发了两次武装冲突--丰台事件以

第164页
及大沽事件--对中国在华北的主权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是宋哲元采取息事
宁人的退让态度,拱手将战略要地丰台,让给日本驻屯军1。宋哲元在日本
的压力下,也聘请日本顾问参与行政决策,招纳了恶名昭彰的汉奸政客,成
为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官员,一时之间,河北已经有着日本横行的危机了。

  宋哲元对于这些侵害中国主权的活动,只有闭半只眼、避重就轻加以处
理,事实上与当初张学良在东北的对日政策,也所差无几。日本除了对华北
进行军事与政治的部署与侵略之外,更是着重经济利益的控制,宋哲元对于
日本要求在冀察境内进行各种铁路、港口的建设,以及矿产工业的开发,也
做出许多的让步,日本多家“株式会社”开始出现在华北各地。

  日本又公然干涉河北与察哈尔的行政组织与人事任用,宋哲元也只能妥
协。日方因而认为,虽然一时之间还不能让华北完全的脱离中国,但是日本
的影响力,已经从各个方向,大幅的提升,华北已经接近日本在九一八事变
以前之东北的形势了:日军可以公然的演习、汉奸可以随意在政府中出入任
职、日商拥有各种剥削劫掠的特权。此时华北在政治上虽然没有易手,但整
个运作已经由日本在幕后遥控了。

  从东京与南京之间全面的外交交涉,以及中、日双方在华北为主权问题
的直接交手看来,中、日局势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两国距离最后关头的全面
摊牌,事实上已经不远。一九三六年底的百灵庙之战,以及紧接的西安事变
发生后,日本更清楚地发现,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分裂、内战不息的乌合之
众了,中国开始有了励精图治的中央政府,假如日本还要对她步步进逼,那
么中、日双方最后必然要走上决裂的地步。而之后的七七事变所以会成为中
日全面战争的起点,只是反映了日本决定要与中国提前摊牌的一个藉口而
已。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2#
发表于 2004-8-16 12:21:36 |只看该作者
16.4  百灵庙之战

  日本的华北自主方案,是准备把长城以北的地方,划给日本操纵的蒙古
国,这个计划是由关东军负责推动。自从蒙古部族的德王,甘愿成为日本所
操纵的傀儡之后,关东军当然是全力支援与装备德王的部署,帮忙他扩大伪
___________
1 在辛丑和约中,外国在平津的驻军地点,并不包括丰台,日军强行在丰台驻军,是根本依
法无据的。

第165页
蒙的版图,并计划由察哈尔入侵绥远。德王在得到日本的军事援助之后,开
始动用兵力,侵入绥远,目标是先截断平绥铁路,然后指向国民政府在百灵
庙所设的内蒙政治中心。一九三六年十月,德王的部队开始进入绥远境内,
眼看中国的领土又要进一步受到日本的侵略与占领了。

  由于关东军对于自己所训练的德王部队,信心十足,因此以为只需提供
日本空军与后勤支援,德王的部队应该可以非常顺利地攻占绥远。关东军对
于德王率部入侵绥远的军事行动,还特别发表日本对于内蒙战事不干涉的立
场。

  这时候,绥远省政府主席是由晋军的傅作义担任。德王在关东军以飞
机、重炮的支援下,进攻绥远地区,引起了支持国民政府的其他蒙古部族之
不满,而南京的国民政府,也已经将中央军调进了山西与绥远一带,因此蒋
介石下令傅作义,对于入侵的德王部队,主动给与军事反击,中央军将会支
援晋军作战。这是中、日之间,中国第一次敢率先对日本支持的侵略行动,
采取主动的出击。

  傅作义的晋军与支持国民政府的内蒙部队,在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四
日,对于德王的入侵部队,进入大胆地攻击作战,傅作义以兵分三路、远程
袭击的战术,包抄德王深入绥远的部队,虽然日本出动空军支援,对华军进
行炸射,但是德王的部队仍然在百灵庙附近惨败。蒋介石下令陈诚指挥中央
军的汤恩伯部,与傅作义的部队配合,乘胜追击,决心要直捣德王在察哈尔
的商都以及张北之根据地。

  华军在绥远百灵庙的大胜与反守为攻,使得日本关东军大感震惊,关东
军认为假如中国的部队若真打垮了德王的部队,那么日本想要经营的蒙古傀
儡政权,也就要烟消云散了,这甚至会影响到满洲国政权的稳定。因此关东
军发出严重的警告,假如中国军队威胁到满洲国的安全,日本将绝对不会坐
视。

  正当中日双方有可能为了内蒙问题,面临军事冲突之时,西安事变却突
然爆发,改变了整个中国局势的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3#
发表于 2004-8-16 12:22:30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转折点 -- 西安事变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十七章



--------------------------------------------------------------------------------


    西安事变(东北军领袖张学良突然动用“兵谏”的方式,
  以武力挟持蒋介石,要求国民政府立刻停止剿共战争,以联合中
  国共产党以及他所有的政治力量,准备对日抗战)一直被认为是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虽然西安事变最后以戏剧
  化、和平的方式收场,张学良亲自护送了蒋介石返回南京后,蒋
  介石也终于停止追剿红军的安内政策,国共开始进行合作抗日的 
  协商,接着苏联与国民政府也进行接触,商讨联合抗日的计划。
  但日本政府却因此认为,国民政府开始了联苏容共抗日的策略,
  这是日方所绝对不能接受的变化,它必须考虑要尽快对中国发动
  决定性的打击,这就伏下了中日提前爆发全面战争的因子。  


  在表面上看来,“西安事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张学良挟持蒋介
石,要求国民政府立刻停止剿共战争,以全力准备对日抗战的事件),似乎
是一个突发的军事政变行动,它改变了蒋介石多年苦心推动的“先安内再抗
日”的大政方针,也使得中共红军在最接近危亡的时刻,获得停战整编的机
会。国共团结准备抗日的行动,却也刺激了日本决心提前对华展开全面武力
侵略。中共的红军自此东山再起,利用抗战的机会全力发展壮大,最终在抗
战胜利之后的国共战争中,获得大胜而统治了中国大陆。而发动事变的主角

第167页
张学良与东北军,却从此淡出中国近代的历史。

  但是根据事实的分析整理,西安事变的爆发确是非常的戏剧化,但是却
有其相当明显的前兆。促成蒋、张摊牌的直接主因,则是蒋介石不当的战略
部署,有意要藉着剿共作战,同时消弱东北军与共军的实力。这点刚好又被
张学良识破,造成张学良与东北军,不甘心成为在内战中被利用与牺牲的棋
子,而失去抗日雪恨的机会。因此张学良决定采取断然的行动,反抗这种不
公平的安排。

17.1  事变之前的局势

  而影响张学良最终采取兵谏行动的构想,不是中国共产党背后的策划,
而是另外一个要角,西北军杨虎城的点醒。事实上,在整个西安事变从头到
尾,张学良就没有要对蒋的个人安全,采取任何不利的措施,所以和平解决
本来是必然的结果,而蒋介石在面对挟持时,也没有签下任何政治协议文
件。最后促成张学良开释蒋介石的,一方面是张学良个人的决断,一方面是
国内强烈的压力,当然史达林全力的指示中共要保护蒋介石的安全,也发生
一些作用。然而从史料看来,纵使没有西安事变的爆发,蒋介石采取联俄容
共以抗日的政策都已在进行之中,只是条件与时机也许会有些不同而已。

  我们深入分析西安事变的三大要角,在历史中的微妙互动关系,可以发
现,张学良的东北军,蒋介石的中央军,以及毛泽东的红军,在当时是处在
一个非常矛盾与复杂的立场。基本上,三方面都是决心准备抗日的1,但是
三方面却为如何抗日,以及自己在抗日中所担任的角色,有着极大冲突,因
而产生了西安事变。

  对于张学良与东北军而言,抗日可以说是绝对的前提,因为他们与日本
侵略者有着直接的国仇家恨,而在现实的环境下,他们又不能立刻与日进行
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因此他们承担了来自全中国要求抗日的压力,也几乎
每天都要背负“不抵抗将军”与“误国军”等来自舆论的羞辱。当时蒋介石
根本自顾不暇,那里能够与愿意为东北军承担与洗刷这些冤屈。因此张学良
与东北军,一直希望政府能够早些进行抗日战争,让他们能够以行动证明自
己誓死抗日的爱国热血,就算是身死疆场,也并无所憾。(抗日战争期间,
___________
1 但是中共红军抗日的出发点,与东北军及中央军抗日的出发点,却有着非常重要不同。

第168页
作者的先父曾在改编后的东北军中任职,因此非常了解东北军官兵真正的心
声。)

  但是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剂与战略准备因素的考量,对于日本的一再侵
略与欺凌,采取的是忍辱负重的政策,一方面固然是中国需要时间进行生聚
教训的准备,一方面也难免有一丝侥幸的心理,认为日本可能会在最后一刻
悬崖勒马觉醒过来,或是日、俄与日、美间的冲突提早爆发,这样中日之战
的威胁就可以完全改观。因此基于战略准备与国际情势的观点,蒋介石被迫
对于日本不断的侵略,采取了一让再让的策略,使得抗日迟迟无法成为行
动,国内的民意因而沸腾,这种抗日时间与政策上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张学
良与东北军在心理上无法承受的压力。

  在参与剿共的内战之中,东北军一直无法得到公平的待遇,粮饷只有八
折,其他的后勤补给更是七折八扣;到后来,更是到阵亡的战士没有抚恤,
建制单位被消灭后又不得补充的地步,但是中央却要他们在剿共的前线上,
付出相当重大的牺牲。这些情况导致张学良与东北军担心,自己只是成为中
国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者,最终无法有机会在历史上留下抵抗日寇的记录。
因此张学良与东北军都希望停止内战的牺牲,全国共同抗日--就成为他们
决定采取兵谏的共识。

  蒋介石曾进留学日本学习军事,他本人是没有强烈的反日情结,此外他
多少也有一些来自孙中山的“大亚细亚主义”意识,就是希望中、日两国应
该可以合作、互助来促进发展,这样两国就可以联手对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
略,共同创以亚西亚为中心的历史光荣。但是日本却不能了解这种历史的眼
光,反而对中国展开比西方国家还要凶狠的侵略,非置中国于亡国之境而不
罢手,这是深具中国民族主义意识的蒋介石,所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从一
九二八年的济南惨案开始,蒋介石就决心“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大政方
针,誓要统一中国,然后与日本进行决战,以扫除国耻,这一点是毫无可疑
之处。

  但是蒋介石所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他必须要有先忍人所不能忍的准备,
才能有机会统一国家,建设中国,而终能培养出能与日本决战的国力。中国
抗日战争的困难,绝对不只是武器装备落后而已--中国的国民缺乏国家认
同的意识,几乎是一盘散沙的混乱状态,农业无法自给自足,工业才在刚开  
始起步,国家没有现代化的组织与制度,人民大部分是文盲,社会缺乏动

第169页
员的活力--要想以这样的国家架构与已经现代化的日本进行全面性总体战
争,当然是必输无疑的。蒋介石必须要先将国家统一起来,然后再建立一个
现代化的社会、工业与国防武力,如此才能与日本一战。但是当时中国人民
的抗日情绪已经极其高涨,根本很难接受蒋介石“生聚教训”策略,使得蒋
介石在领导中国抗日的大政方针上,可以说是受尽了历史上任何人都难以忍
受的难堪与批评。

  不过,以日本的精明,岂有不知蒋介石的理财练兵策略,志在复兴国
家,然后再与日本进行决战?所以日本人再笨,也不会给蒋介石完成统一
与建设的机会,日本当然要在中国完成国力凝聚之前,就要发动全面侵华的
战争。因此蒋介石必须要有提前应战的准备,中国也就必须设法在国际社会
中,建立起支持中国(以保护国际社会利益)的策略,希望以外国之长,补
中国现代化尚未完成之短。

  虽然蒋介石一直公开以剿共作为安内与抗日的前提,但是蒋介石是否真
的有意要完全肃清共军及消灭其领导人,却是一个必须妥协的战略现实问
题。因为以蒋介石本人的意识形态而言,根本不能接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境
内,另外成立政府与军队,进行武装叛乱与夺权。但是蒋更清楚地知道,中
国与日本的战争危机,其实是日本与美国、苏联矛盾与决战的一环,以中国
当时之弱,当然根本不可能单独完成对日本的战争,最终必须要有美、苏的
外源与介入;正如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与美苏的对抗,也要有德、意等 
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这是一场全人类历史上不同阵营与理念的战争,中国只
是首当其冲而已。

17.2  安内攘外与苏联容共的矛盾

  当时美国采取孤立主义,因此一直回避对中国拥有的支持,甚至还有舆
论建议,不妨以中国的利益喂饱日本,以避免美日爆发决战。所以在国际社
会的绥靖主义之下。中国若是真的被迫进行全面的抗日,至少在很长的一段
时间之内,中国将无法得到西方国家直接的支持。总体战的对抗就是比国
力,因此落后的中国是根本没有单独打败先进之日本的机会。由于苏联与日
本的冲突一直在酝酿之中,所以联合苏俄成为蒋介石必须认真考虑的抗日战
略,然而苏联又与容共是一体的,所以蒋介石在剿共的策略上,是有其苏联


第170页
抗日战略考虑的难处。

  对于领导共军的毛泽东,抗日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在苏联共党的领导 
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为了参与全球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大业。由当
时的国际情势看来,日本的军国主义结合了财阀主义与日皇的封建主义,已 
形成对共产主义威胁最大的反动势力。更为重要的是,日、俄在历史上,早
已建立了世仇与战略对抗的宿命,因此更使得日本军国主义与共产国际主义
之间,形成了不共戴天的敌对。而日本侵华的战略考虑前提之一,就是要防
止中国赤化,同时要利用中国成为抗俄的战略腹地。当时受到苏联指挥与领
导的中国共产党,当然是会把日本当成必须消灭的仇敌。 

  由于这时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绝对要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专政政党,
也是一个阶级利益重于国家民族利益的政治团体。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是为
了要执行无产阶级全球革命的使命,这远比为了中华民族对抗日本大和民族
的考量为重要。同时共产党专政的特性是,当他完成无产阶级革命之后,是
整个国家永远与唯一的执政党,共产党不可能接受其他政党领导,或是与其
他政党一起并存、进行轮流执政的和平竞争(这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多党体制
有着根本的不同)。当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是:若共产党不是唯一的 
执政党,他就是地下的革命党,没有第三种可能。

  所以一般的舆论认为,蒋介石坚持一定要先剿共才抗日,是勇于内斗、
怯于卫国的藉口,这在历史上是不公平(也是昧于事实)的看法。事实上,
中国共产党与红军,也是一样要先内斗夺权、再对日作战。中共早就揭示其
抗日基本策略前提是“抗日必先反蒋”,也就是说中共要先消灭蒋介石,与
国民政府这些无产阶级革命的敌人之后,才能领导中国,参与全球无产阶级
共同抗日的行列。

  这样,中国共产党同样的要先进行国内武装革命,以消灭中国国内的阶
级敌人,然后再对外消灭全球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反动势力。所以国共两党
都是决定要抗日,但是前提并不一致,彼此也都将消灭对方当成抗日的先决
条件。国、共先内战后抗日,并非是蒋介石单方面地坚持,也是毛泽东的立
场与看法2。

  因此在中国面对日本大敌当前的侵略时刻,国共之间爆发内战,并非单
___________
2 当然后来毛泽东在延安面临极端不利的战况下,没有办法,才接受来自国际共产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指示。

第171页
方面来自与蒋介石近乎顽固的安内政策,也是因为共产主义本质上“专政”
的特性,他非要先消灭国民政府不可,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时候,中国共
产党并非在中国境内的一个“政党”而已,他根本就否定中华民国,而另外
建立了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因此每当日本三番几次的侵略中
国东北、内蒙与华北之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固然力主抗日,但是红军却从
来没有停止利用国民政府军队抽调部队北上抗日的机会,立即尾随调离的中
央军,进行攻击,以扩大地盘,中共红军因此成了国民政府抗日最严重的后
顾之忧,国民政府的部队因而不敢与日本坚持对抗,就要立刻回师与红军作
战。

  而中国共产党开始把抗日当成中华民族各党派共同的历史责任,以及愿
意接纳其他的政治势力,一同合作抗日,那是在一九三五年以后的事。一九
三五年七月,在苏联国际共党的指令下,中国共产党接受采取“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先由在莫斯科的王明,擅自代表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之
后,才表明中国共产党愿意与中国其他所有的军政力量合作,共同抗日。然
后在共产国际强力指示下,中共中央才非常勉强的愿意放弃先消灭蒋介石与
国民政府,才能抗日的前提,而要求所有不同立场的政治力量,共同团结合
作的抗日。

  此时,而蒋介石虽然已经在国共战争中,居于胜算的优势,但是蒋介石
却没有因此决定完全采取军事手段,来歼灭中共的红军。在中共与第三国际
的主动与国民党接触之下,蒋介石同意在一九三五年秋季,指令国民党的陈
立夫与张冲,负责与中共与国际共党的代表周恩来及潘汉年,进行国、共合
作抗日的接触与谈判3,只是蒋介石在公开的场合,仍然不肯松口,并且在
军事的追缴上,也不肯放松压力。当然中共中央也是同样不对外承认,他正
在与蒋介石进行合作的谈判。因此让外界一直以为,蒋介石是个冥顽不灵的
人物,非要完全消灭中共,独揽大权不可,而不肯接受中共“团结抗日”的
要求。

  在陈立夫、周恩来、潘汉年的国共合作抗日的多次协商中,蒋介石既然
拥有绝对的优势,他当然开出强硬的条件,那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
三民主义的立国政纲,服从蒋介石的军委会领导,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
___________
3 其实当时蒋介石的政策重点,不在容共,而在苏联,只有苏联有实力支持国民政府抗日,
当时国际上也只有苏联可能参与对日本的历史性决战。

第172页
行为,取消苏维埃政府的国中之国的政治组织,改变红军的编制,加入国民
革命军的阵营,这种条件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当然是非常的难以接受的。

  因为共产党革命的目标,就是要推翻国民政府及所有的阶级敌人,以建
立自己所主导的专政体制,因此双方谈判的进展,相当的缓慢。不过随着蒋
介石在军事上的节节进逼,一九三六年五月,红军在渡河进攻山西失利,而
退回陕西之后,兵力只剩三万多人而已,并完全困在陕西的北部。红军粮弹
不济的情形非常的严重,迫使中共最后只有准备接受蒋介石的和谈立场,国
共在南京的合作谈判,其实在当年十二月大体完成,由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
返回陕北红军基地进行最后的确认。正在此时,却突然爆发了由东北军主导
的西安事变。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4#
发表于 2004-8-16 12:23:39 |只看该作者
17.3  东北军受到不平的待遇

  在当时的中国境内,出了蒋介石自己亲手训练栽培的中央军之外,对于
国民政府与蒋介石忠诚度最高的,应该就是张学良所领导的东北军,张学良
有着一种强烈爱国的理想主义思想,以及对日本侵略与压迫的反弹精神,因
此才使他在东北易帜、中原大战的历史决定上,完全放弃军阀势力的利益考
量,而选择支持蒋介石,因而减少了中国内战的代价。

  而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为蒋介石(其实是为全中国)背上“不抵
抗”的历史罪名,而在热河之战中,郑学良一句话就放弃全国第二大军政势
力的领导位子,以减轻蒋介石政治责任,更是说明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忠诚
与对大局的顾全。当然蒋介石也为张学良付出不小的政治代价,也就是加深
国民党中两广军政势力的误解,反蒋倒张成为一体的两面。

  由与东北军的团结力量历久不衰,日本视东北军为威胁满洲国的眼中
钉,因此在塘沽协定中,压迫国民政府将东北军调离华北,蒋介石决定调东
北军担任追剿红军的任务,在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召张学良回国,出任华中
三省剿匪副司令,随后又任命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与陈诚合作,负责
进行中国军队的整编工作,者是蒋介石接受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积极的准
备抗日军力,而东北军与中央军成为第一批接受整编的部队,因为东北军拥
有全国第一流的骑兵与炮兵部队。

  这时候是张学良最为认真维护蒋介石的时期,他以游欧的见闻,倡言中

第173页
国在政治过渡时间,需要采取意大利的法西斯领袖制度,才能统一国家加强
建设,以准备与日本进行历史决战。张学良特别设立了“四维学会”的组
织,奉蒋介石为领导人,鼓吹中国需要蒋介石成为法西斯的领袖,中国才能
迅速地完成现代化,凝聚力量,准备抗日。

  这种蒋张之间的密切关系,却好景不长的发生激变,由于国民党中最大
势力的“CC派”(陈果夫、立夫兄弟分别掌控党务与教育系统,建立国民
党内最大派系),担心张学良即拥有自己的军队,有组织支持蒋介石的派系
力量,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派系的利益。因此对于张学良进行全面的打击与
抵制,而蒋介石中央军的黄埔子弟兵,以及军同等特务系统的领导人,也担
心张少帅真的会成为蒋的接班人,因此对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设法加以
离间。加上一向反张学良的两广派与中央的恢复合作,也让蒋介石必须对张
学良疏远一些,以维持势力的平衡。

  一九三五年年初,蒋介石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决定调派东北军进
入西北追剿红军,接着又免除张学良在武昌行营的职务,调张学良出任西安
的剿匪副司令,与西北军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负责对在陕北的红军,进行追
剿的任务。

  蒋介石更为错误的做法是,将中央派在东北军中,人和关系极佳的参谋
长钱大钧私下调走(甚至没有礼貌的先知会张学良),当时钱大钧与张学良
及东北军关系融洽,下情上达容易,因此彼此少有摩擦与误会。钱大钧离开
之后,中央派出晏道刚出任参谋长,不管晏的做法是对或错,至少他那种盛
气凌人的“监军”态度,就让东北军上下都无法接受,东北军与中央政策起
了严重的摩擦,也就逐渐形成难以解开的误会了。于是蒋介石在他自己与东
北军之间,筑起了危机的雷区,蒋所听到的都是对东北军负面的报道,东北
军所得知的,也全是蒋介石义断情疏的消息。陈立夫更是在这个危机发展
上,出尽了所有的手段与力量。

  蒋介石的这一系列措施,对于张学良与东北军而言,都是一个难以接受
的变化,东北军不能长期忍受“误国军”的诬蔑,因此全心希望能够与日本
一决死战。当时蒋介石对于各个地方部队,都是因地制宜地运用,而只有中
央军是随任务而进行全国性的派遣。东北军既非中央军,而且决心抗日,因
此将东北军派到其他地方军的地盘,不但受到排挤,也会造成士气低落的严
重问题。因此假如蒋介石此时真的有领袖的眼光与心胸,就应该好好地培训


第174页
东北军,以其戍守黄河防线,成为支持华北战场的总预备队,东北军必然可
以在抗日战争的北部战线上,发挥极大的战略阻吓效用。这样中央军可以集
中兵力,全力防守长江三角洲以及南京上海的地盘。

17.4  蒋介石一连串政策上的错误安排

  但是蒋介石却调东北军进入西北追剿红军,对希望与日军死战的东北
军,士气上当然产生了极大的危机。而且蒋介石应当知道,西北军的杨虎
城,早年在冯玉祥手下,就已经接受苏联的影响,是个左倾的军政人物,他
对于蒋介石的政治安排,特别是中央军与地方军的差别待遇,更是非常的不
满,因此当时的西安各界经常与上海的左派团体呼应,成为包容极多左倾团
体活动与人士的大本营之一。蒋介石要叫明显左倾的杨虎城,监督张学良进
行剿共,是一个政治上极其失算的安排。

  由于东北军在西北的剿共任务,遭到士气低落,水土不服以及待遇歧视
的困难,东北军先后与红军主力遭遇,虽然顺利地攻下延安,但是东北军的
一〇九师,在劳山遭到红军围歼,其后一一〇师在直罗镇,又遭到红军反击
的围歼,两位师长何立中与牛元峰不屈战死,造成东北军士气的震动。上下
都一致认为,要东北军死于内战而非抗日,这将是全军的悲剧与耻辱。

  而更糟的是,蒋介石竟然批驳张学良为阵亡将士的特别抚恤申请,同时
不准张学良保持被围歼两师的番号,重新招募部队。蒋的这种做法,可以说
是犯了领袖的大忌,不但让东北军觉得自己在内战上的牺牲,根本毫无价
值,同时更认为蒋介石在借刀杀人,以安内为名来消灭异己的内战。

  这时候的共军虽然在军事上的处境,极其不利,但是在政治上的抗日号
召,却大得人心,由与中共的文宣与组织,本来就是“高人一等”(来自共
产国际的直传),现在中共要求团结抗日的立场,更是满足社会抗日民意的
需要,因此不但是由中共控制与支持的左倾团体热情活跃,许多不满国民政
府对日本要求节节退让的社会领袖,也都纷纷站在支持中共的立场,要求蒋
介石停止内战,立刻准备抗日。

  一九三四年,正当日本企图迫使华北脱离中央而独立的危机时刻,北
京的学生在中共的影响与策划之下(这是刘少奇出任中共北方局书记的杰
作),于十二月九日发动了阵容壮大的爱国抗日运动,风潮所及,全国披

第175页
靡。接着整个中国各大城市的学生与工人团体,在十二月十六日,举行全国 
性的同步抗日示威,造成一般的民意,对于中共的抗日主张,给与热烈的支
持。在上海成立了所谓名流爱国会,由宋庆龄、沈钧儒、章乃器等人负责, 
不断发出动人心弦的爱国文宣,使得抗日的意识与情绪,在社会各个阶层迅 
速的发展蔓延,中国共产党立刻成为当时民意所崇拜的“抗日先锋”。

  在这种抗日风潮之下,东北军的感受最深,因此东北军的将校,纷纷的
组成各种团体,以团结抗日的志节。中国共产党也就利用这些抗日团体,开
始渗入东北军之中,中共中央特别成立了“东北军工作委员会”,负责在东
北军内吸收同志,传播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文宣。这种思想在东北军内取
得压倒性的支持,连张学良都无法压制这种宁愿与日本同归于尽、绝对不愿
死于内战的真心要求。因此东北军对于追剿红军的任务,开始采取敷衍的态 
度,红军也对东北军,采取怀柔的立场,双方的阵前对峙,逐渐成为“西线
无战事”的情况了。

  而由于张学良念念不忘抗日,因此与过去的东北抗日义勇军部属李杜连
系,看看是否派遣军事人员,设法借道苏联的西伯利亚,进入东北,发展抗
日的敌后工作,因此经由李杜而与共产国际进行接触。而在一九三五年年
底,张学良利用国民党召开五全大会的机会,在上海与第三国际的代表潘汉
年会面,这时张学良才骇然地知道,原来蒋介石已经秘密与中共进行合作抗 
日的政治交易。那么要东北军拼命去追剿红军,这不是叫东北军与红军都白
白的送死而已,徒然让蒋介石的中央军坐大,最后抗日成为蒋介石中央军的
功劳?

  由于这个发现,张学良更加同情部属内不愿剿共、而要抗日的情绪,为
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红军的立场,因此干脆透过自己的部属王以哲,与红军进
行直接的联系,先与李克农会谈,最后在一九三六年的四月八日,张学良与
周恩来在延安秘密会面,张学良提出国共全面合作抗日的方案,这个方案的
内容,其实与国共之间谈判的原则,非常的接近,都是要求撤销红军番号, 
废除各地的苏维埃政府,接受蒋介石领导,战后共产党成为一个政党,不再
拥有军队,来参与政党竞争。

  周恩来表示,假如能够达成合作抗日,中共方面可以接受这些条件,因
此张学良表示,他愿意向蒋介石指出和解的建言,以促成国共之间的正式停


第176页
战,张学良还提供私人帐户的资金,协助红军补给周转4。

  张学良真正的要求是,既然国民政府准备采取联苏容共的抗日策略,如
何能够早日付诸实现,以减少东北军的损失与压力,这就是他与周恩来延安
之约的目的。从此红军、东北军加上晋军,都有了“联苏容共”以抗日的默
契,造成整个西北地区的基本政策方针,与南京的安内剿共政策,发生了明
显的冲突。

  但是当时蒋介石,虽然已经与苏联与中共进行相当时日的接触,大家对
于合作也有了策略性的共识,蒋介石本人还在莫干山接见过周恩来,但是蒋
至少在表面上,对于国共合作的见解,采取近乎绝对排斥的态度。根本让张
学良无法向他进言,双方甚至多次爆发言词之上的冲突。一九三六年的下半
年,张学良又多次的与阎锡山,讨论过停止内战与抗日的问题。当时的阎锡
山,事实上也与红军有所往还,因此他表示支持张学良的立场,更帮着张学
良见机游说蒋介石,但是都遭到蒋介石愤怒地拒绝。

  这时蒋介石所委派在西北剿匪总部的参谋长晏道刚,总是摆出一副监军
的高姿态,而经常与东北军将校之间发生摩擦,彼此的关系极其恶劣,也就
造成中央与东北军之间更大的误会,在对杨虎城发泄心中抱怨的时候,张学
良得到杨必要时大胆实施“兵谏”的建议,张学良当时并未置可否。

17.5  张学良的断然行动

  这时候,西安方面的政治左倾,可以说是非常的明显,东北军与红军之
间的对峙,不但已经形同休战,东北军更拨给红军一些补给,因此各种的情
报都已显示,张学良与红军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因此使得蒋介石大为
不满。张学良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在国共合作谈判,基本上已经要完成协
议的同时,蒋介石却仍然决定,要东北军对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合围攻击。

  由于此时的蒋介石,平定了两广的分离,军政力量深入到四川、云南,
中央的力量已经接近可以号令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地位,蒋介石的权利与威
望,更是如日中天,无人敢挑战他的决定。因此蒋介石在当年十月,决定亲
___________
4 千万不要以为张学良本人同情共产党的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他不但是从来就反共
(中东路事件就是张学良独断反苏反共的行动),而且在游欧之后,更是醉心法西斯的立场,
他竟然还与周恩来谈到,共党是否能支持由蒋介石担任军政的领袖--虽然张学良曾经冲动的提
出加入共党,大家一起抗日的讲法,但并不代表张学良认同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只代表了张
学良急着要结盟抗日的心情。

第177页
自前往西安视察军情,蒋介石对东北军将校,施加极大的压力与警告,蒋介
石暗示假如张学良与杨虎城仍然不愿出力死战,那么蒋介石将要撤换张杨二
人,整个西北的剿共行动,将由中央军的蒋鼎文接替,东北军将会遭到进一
步收编的命运。

  正当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关系,接近摊牌的发展之时,一九三六年十一
月,爆发了亲日之蒙古的德王部队,进攻绥远的战事。这时中国的民意,可
以说是激昂已极,因此蒋介石下令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守土有责,率军出击,
在百灵庙击溃德王部队,蒋介石并且要求陈诚与汤恩伯的中央军,从山西出
击。结果傅作义的晋军,传出了大胜的消息,整个中国为之振奋。

  而在陕西的东北军,更是人心激动,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宁可到绥远去
与日军死战,也不愿在陕西与红军作战。张学良基本上是同情与同意东北军
的这种想法的,但是蒋介石不肯,一方面是担心这样会直接刺激日本关东
军,因为关东军把东北军视为最大的敌手,一方面当然是不能让东北军侵犯
到晋军的地盘。

  张学良眼见蒋介石不肯停止内战,又不肯派东北军与日军作战,反而准
备进一步的整顿东北军,在军心不稳的局势之下,张学良一度想要辞职他
去,但是部属不肯,担心张学良离职之后,没有了孚众望的领导者,东北军
更会成为任人宰割的牺牲品了。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蒋介石又到洛阳与西安
一带视察剿共作战,他更为清楚地表明,假如张、杨再不能全力作战,就准
备将张学良与杨虎城调职与整编其部队,所以一场政治的暴风雨已经开始在
酝酿之中。

  虽然蒋介石对于张学良与红军之间的交往,早有情报,东北军的士气低
落与军心不稳,蒋也有所了解,但是蒋介石却认为张学良还不至于有胆量对
他个人采取行动。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威震华夏,没有一个地方的军政势力再
敢与蒋挑战了,何况蒋认为杨虎城会替他看着张学良。当时在西安一带的部
队,是由杨虎城的西北军驻守,东北军都在远方的前线地区,因此张学良应
该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出人意外的行动。但是蒋介石完全错估了局势,也看
错了人,其实是杨虎城首先提出捉蒋的点子,而张学良的个性是一旦在必须
采取决断行动时,他是可以完全不顾后果的5。
___________
5 张学良在决定归顺中央之前,曾经断然格杀东北军中实力与权威极高的杨宇霆与常荫怀。

第178页
17.6  发动兵谏、拥蒋抗日

  者是张学良已经清楚地知道,纵使抓破脸都无法说服蒋介石调整政策,
反而使得东北军面临即将受到调编的危机,与是张学良断然决定,对蒋介石
发动兵谏。整个冒险行动中,张学良始终不变的立场仍是“拥蒋抗日”,张
的这个决定,时前既没有全盘周密地商量与安排,更没有告知中共的领导
人,只有在行动之前一天,十二月十一日午后,才与东北军的将校及杨虎城
进行决定兵谏的讨论,东北军的将校,全部支持张学良的决定。

  张学良在受到学生请愿抗日,以及国民政府逮捕上海抗日爱国团体名人
事件的刺激之下,在苦谏蒋介石停止内战,全面准备抗日失败之后,终于断
然决定,采用杨虎城的兵谏建议。在十一日夜间,张学良与东北军的将校,
对于兵谏行动作最后一次的确认,大家仍然支持张学良的决定。张学良当天
特别临时将一〇五师第二旅的旅长唐君尧,从甘肃接到西安,负责整个兵谏
行动的指挥。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清晨五时半,唐君尧指挥张学良的警卫部队,
对蒋介石进行武力挟持的兵谏行动,造成蒋介石卫队的严重死伤,但是却平
安的将蒋介石软禁。而杨虎城的部队,同步出动,逮捕所有在西安与兰州的
中央军政要员,张学良的这个大胆行动,立刻震惊了整个中国以及国际社
会。

  张学良与杨虎城联手发动兵谏,成功挟持蒋介石之后,立刻成立抗日联
军,并且公开发表了八项主张,这八项的主张如下:一、改组南京政府,容
纳各个党派人士。二、停止内战。三、.立即释放所逮捕的上海抗日领袖。
四、释放一切的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
由。七、确实遵守孙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张学良并且致电南
京,保证绝无加害蒋介石的意图。

  南京国民政府接到张学良兵变消息之后,立刻乱成一团,主张立刻派兵
围歼张学良的强硬派,竟然是以蒋介石的莫逆之交、当时的考试院院长戴季
陶(蒋纬国既是他托蒋介石收养的儿子)及蒋介石最为亲信的何应钦为首,
主张以交涉谈判解决的温和派,以蒋介石的姻亲孔祥熙、宋子文为主。由于
张学良既然保证对蒋介石的安全,又主张拥蒋抗日,要与南京举行会商,
戴、何等人实在不必急着以武力讨伐张学良,因为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有逼

第179页
张学良在情急之时,对蒋下狠手的用意。在宋美龄的介入之下,中央军虽然
展开对关中“叛军”的包围,但是暂时采取等待攻击的策略。

  而在保安的中共中央,在得知蒋介石被俘的消息之后,简直是高兴得不
敢置信,毛泽东力主要将蒋介石加以公审处决,以报复这些年来,红军与蒋
介石的血海深仇,红军将领叶剑英等人,更是认为这是报仇的天赐良机,绝
无放过蒋介石的道理。不过周恩来、张闻天却认为,假如蒋介石一旦死亡,
中国必定重新陷入内战之中,日本更可以轻易的灭亡中国,而红军根本不是
日军的对手,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的路线也就不可能实现了,因此两派争议不
休。

  而在十二月十四日,莫斯科传来史达林对中共亲自下达之最为明确的指
示,严厉的批判张学良西安事变的错误行动,指名要求中共中央,绝对要设
法尽一切的力量,协助释放蒋介石,否则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会崩溃,
而蒋介石死亡的最大受益者,必然是日本,假如中共违抗这个指令,莫斯科
将会断绝与中共一切的关系。

  这就是史达林过人的谋略,因为苏联知道,在当时,只有蒋介石能够领
导中国对抗日本6,假如蒋介石一旦被处死,中国必然出现内战的大乱局
面,中共的红军也许会有发展的机会,但是在相当的时间之内,绝对没有人
能够取代蒋介石与日本对抗的能耐,这样日本可能顺利地征服中国,一旦日
本征服中国,苏联就要面临日本更大的挑战。

  所以史达林固然恨死蒋介石亲共与围剿红军,他也希望毛泽东能够获得
胜利,但是史达林更清楚地知道,在抗日的历史选择上,苏联现在最需要的
是蒋介石,在必要时,苏联宁可牺牲毛泽东。因为史达林已经明了蒋介石抗
日的决心,以及了解蒋在中国已成为无人可代之的领袖,没有蒋介石领导中
国抗日,苏联就要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来对付日本。所以史达林对中共中
央,发出最为严厉的指令,务必全力确保蒋介石的安全。史达林随后还释放
了在西伯利亚被劳改多年,蒋介石的独子蒋经国。在权衡利害之后,中共中
央终于决定接受史达林的指令,派遣周恩来等人前往西安,与张学良进行善
后的接触。

  而日本的反映,则是显得过渡的自信,日本政府与军部,严令日本不可
___________
6 非常讽刺的是,当时中国所有的左派与左倾团体,都严厉的批判蒋介石不肯抗日,但是左
派的最高领导人史达林却清楚地知道,只有蒋介石能够领导中国抗日。

第180页
介入西安事变,因为日本相信,中国人自相残杀的劣根性即将上演,日本若
是介入,反而会造成中国内部的警惕而团结对外。日本人相信,无论从南京
到各个地方的势力,绝大多数是会赞成张学良杀掉蒋介石,以造成中国天下
大乱,而能重新逐鹿中原,这样日本就更有机会浑水摸鱼、扶植汉奸傀儡,
要灭亡一个分崩离析的中国,是容易太多了。

  果然各地的割据势力,在得知西安事变之后,多数都是采取观望的两面
立场,例如两广的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四川的刘湘、山东的韩复渠,
都出现两面表态的立场,一方面表态支持南京政府慎重处理,一方面也“暗
示”张学良,不妨采取“断然”的行动,他们也会响应,因为只要蒋介石死
亡,中央与东北军开打,那么他们逐鹿中原的机会又将出现了。

  当时最令张学良注意的,是阎锡山非常暧昧的态度,因为原先张学良认
为阎锡山是站在鼓励他采取行动这边的,何况老谋深算的阎锡山对于华北的
各个山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这时阎却摆出更为高明的逆向操作
招数,他知道张学良根本无意杀蒋,蒋若一死,中国必然大乱,那么日本必
然可以轻易的并吞华北,不如自己做个现成的无本买卖,成为南京与西安的
调停人,平白的捡到好处。阎锡山的态度,让张学良有如醍醐灌顶般的清醒
过来,张已发现,大家都在企图利用他手上的人质,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
的。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5#
发表于 2004-8-16 12:24:38 |只看该作者
17.7  释放蒋介石以进行抗日准备

  不过当时一般的舆情与民意,则是一面倒地反对张学良对蒋介石有任何
不利的做法,这些舆情非常担心若是蒋介石发生任何的不测,那么中国不但
没有可以对抗日本侵略的领导人,中国可能会重新进入新的内战状况--这
是民国成立以来,一次最为明显的民意共识:支持蒋介石继续成为中国的领
导人,以完成国家的统一与领导对日本的抗战。

  中共中央几经激辨之后,终于接受史达林的指令,要和平解决西安事
变,保证蒋介石的安全,周恩来奉命在十七日赶到西安,与张学良与杨虎城
进行会议,张学良进一步的发现,中共准备利用这个机会,直接与南京进行
交涉,以提高国共合作的交易筹码,根本没把东北军当成共同的伙伴看待。

  这时张学良终于看透了所有的幕后,他原本希望利用这次的行动,能够

第181页
让东北军扮演一个主导联合抗日的角色,现在因为他手上控制蒋介石的安 
危,反而成为大家争相利用的棋子。因此张决定,绝对不能让事态恶化下
去,自己必须要确保蒋的安全,以及设法迅速释放他,否则中国抗日的准 
备,就要功亏一篑了。而周恩来在西安,除了与张学良商量大计之外,还必 
须设法压抑在东北军内的共党组织,以及说服杨虎城,要确保蒋介石的生命
安全。至于何时释放人质,周、杨都认为需要多点时间来进行更多的布置。

  在宋美龄与宋子文赶到西安之后,张学良更清楚的发现,假如蒋介石的
生命或是权威受到伤害,那么必然会使抗日的准备工作,更为的困难,因为
在南京,只有蒋介石才是真正的抗日派领袖,而亲日派已经开始进行夺权布
置了(汪精卫正由欧洲兼程回国),所以他决定平安释放蒋介石的决心更为
坚定。

  所剩下的问题是,张学良必须要让蒋介石的抗日政策,由所允诺,才能
对东北军支持他兵谏行动有所交待。有趣的是,宋家兄妹在与张学良密集的
会谈中,开始同情张学良的用心与处境,在宋美龄的调解下,蒋介石同意在
改组南京政府议题上,进行会商,以及允许与周恩来加入会谈,最后达成了
一些的共识。问题是,蒋介石坚持不肯在共识的文件上签字,因此由宋家兄 
妹代蒋介石,接受了改组政府、停止内战、以及不处分参与兵谏者等共识。
蒋介石不肯签署任何正式的文件,造成周、杨等人的不满。但是张学良认为
硬要蒋签署文件并无实质的意义,他相信蒋介石会履行他的承诺。

  这时张学良对于西安内外环境,随时都会有瞬息万变的高度警觉,因为
他不能掌握东北军内有多少中共组织的细胞,也难防范杨虎城的部队发生意
外。由于西安的各个派系领导人,对于如何释放蒋介石,仍然有着时间与方
式的意见,而中央军已经开始与东北军爆发战火的冲突了,一旦东北军产生
重大死伤,那么难保军队发动哗变,而会影响到蒋介石的安全。

  二十四日,中共中央加派秦邦宪到达西安,以宣达中产党中央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政策指示,因为当时中共的东北军工委中,多数的人仍然拒绝这
个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政策指示,在秦邦宪软硬兼施,以及周恩来的设法疏
通之下,中共的东北军工委书记宓古石,终于同意中共中央的和平解决的决
定。周恩来再与张学良一起说服杨虎城,应该释放蒋介石。不过当时仍然有
不少的将领,持反对的意见,因此一般的共识是,多扣留蒋介石一段时间,
以取得更为充分的保证,再将他释放。


第182页
  不过张学良个人认为,这样会夜长梦多,因此断然决定亲自护送蒋介石
离开西安。只要蒋介石平安离开西安,那么抗日大计必然能够实现。因此于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时,张学良在没有知会任何人的情况下,
匆匆地亲自护送蒋介石等人,乘坐自己的专机,飞离西安抵达洛阳。蒋介石
平安获释的消息,可以说是让整个中国都松了一口气,中国不会再陷入一场
新的势力争夺的内战之中,张学良则是敢做敢当的承担了一切的责任。

17.8  蒋介石声望达到顶点

  蒋介石平安地回到南京,亲日派与各地方山头当然失望万分,可是中国
各地民众自动自发对于蒋介石,给与国家英雄的盛大欢迎,更使他拥有全国
军政最高领导人的威望与民意支持。这时蒋介石当然知道,有心与他角逐权
力的各路人马,仍然存有异志,这在他被拘禁期间,这些人物非常露骨的希
望张学良能够将他“做掉”的态度,已经显露无疑。但是由于大敌当前,蒋
介石也无可奈何的必须容纳他们,于是蒋只好把所有的不满,全都发泄在张
学良的身上。

  蒋介石在阎锡山等人的怂恿下,不顾在西安所达成的放张协议,取消给
张代罪立功的机会,而将张学良给与终生软禁的“法外”处分(这样阎锡山
等人终于报了中原大战之仇)。依照当时的军法审判结果,张学良只判处十
年有期徒刑,蒋介石还表示宽大,要求特赦张学良并获准,从法律的观点,
张学良已经无罪罚的存在了,但是实际上却由军统局负责将张学良无限期的
软禁。

  原本蒋介石有意考虑让张学良代罪立功,但是后来又打消这个安排,从
此张学良得以脱离中国复杂的政治斗争,但是一直成为受看管的无期徒刑囚
犯。最令张学良与多数东北家乡父老感到难过的是,蒋介石就连抗战胜利的
大赦,以及全国团结的政治协商,都不能让张学良回家乡探视。

  而记性一向良好的中共领导人,也暂时多次“忘记”了张学良的“千古
功劳”,而没有适时伸出援手,在抗日胜利之后的政治协商中,中共除了在
非正式的场合,应景式的提到张学良的问题之外,根本没有郑重提出恢复张
学良自由的要求--蒋介石答不答应是一回事,连提都不提,就足以表现中
共的立场了。由于蒋介石对于张学良强烈的个人报复,使得蒋介石失去一个

第183页
因势利导,创造全新历史的机会。

  而张学良拥蒋抗日的立场始终如一,这是历史可以证明的。一九三七年 
初,国民政府决定调动东北军,进行移防之时,因为担心军心不服而生叛
变,因此还派东北军的将领,晋见少帅。张学良特别交代昔日部属,东北军 
务必服从领导,听候蒋介石调动的命令。以一个被看管人犯的意见,竟然对 
于处在生死边缘、几十万东北军的选择,仍然有着“命令”般的影响力,真
是叫蒋介石以及其他的军政领导人,感到震惊7。

  蒋介石违背诺言、对张学良的长期报复,甚至连宋家兄妹都认为这种做
法是在过分了。宋子文终生都为此结果感到遗憾。在大陆易帜之后,宋子文
赴美长期定居,曾经在一九五〇年代,设法与蒋介石接触,希望蒋能够让张
学良赴美;宋美龄也曾公开对于外界表示过“我们对不起汉卿8!”

  张学良在蒋介石死后,才获得真正的自由。由于不满李登辉以台独为名
目,而实际上出卖台湾的卖国行为,张学良先生终于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
于一九九五年决定移居夏威夷,并且将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所有相关的第
一手历史资料,全都委托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收藏,约定在其死后再公诸于
世。张学良为了抗日,成为两岸都不能接纳,流落海外的孤臣。(作者的先 
父遭遇亦是如此,为了抗日,牺牲自己一生的事业与家庭。但九死一生的抗
日奉献,最后结果是落得两岸排斥、终身无法贡献国家与社会的凄凉晚景。
当然有这种遭遇的爱国人士,又岂止作者的先父而已?)

  杨虎城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得到一个出国
考察的游历机会,但在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之后,他回国参加抗日。不过,
当杨虎城回到国内之后,立刻就遭到军统局的长期监禁,待遇要比张学良
差。在抗战胜利之后,他也没有得到特赦。直到一九四九年,李宗仁出任代
理总统,才下令释放张学良与杨虎城,但是保密局(前军统)拒绝执行命 
令,最后在国民政府撤出大陆之前,杨虎城以及部属全家大小,在重庆遭到
保密局灭门式的枪决。
___________
7 就拿冯玉祥而言,西北军几乎是他亲手训练栽培的,但是在他失势之后,绝大多数的西北
军都背他而去,而且不肯再接受他的调度。
8 汉卿是张学良先生的字。照理而言,张汉卿在西安事变,给予蒋介石如此的威胁与伤害,
作为曾经冒死营救蒋介石的妻子与舅子,应该是最不能原谅张学良之鲁莽与冒险行为的人了。
由此可见张学良的兵谏,与后来保护蒋介石平安脱险,的确是一心为了抗日,他也从未改变其
军一生拥护蒋介石的立场。而联苏容共,原本就是蒋正在秘密进行的政策。

第184页
17.9  国民政府“联苏容共抗日”的政策正式浮现

  蒋介石平安回到南京,重新掌控权力之后,知道自己虽然已经得到全国
人心支持的国家领袖威望,但是他也更明了各方势力在他受制之时的表现,
显示出了一个清楚的政治讯号:各路诸侯不愿再接受他将权力继续的集中,
以及国民政府对于日本的侵略不能再让步了。

  因此蒋介石决定大体依照西安事变时,大家所达成的谅解,停止追剿红
军。一九三七年一月五日,正式撤销“西北剿匪总部”,派顾祝同负责调遣
东北军与西北军的善后工作,并进一步的与红军接洽补给的安排,国民政府
从当年二月起,就正式的发给红军粮饷补给(每个月约达二十万到三十万
元)。而中共方面,也正式表示愿意接受蒋介石的指挥,重新加入国民政府
与国民革命军。

  中共中央在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正式致电国民党,提出团结抗日的四大
保证:一、停止武装攻击国民政府。二、撤销苏维埃政府与红军,改为特区
政府与国民革命军。三、在特区内实施民主选举。四、停止土改政策。而国
民党在同年二月二十一日召开三中全会,正式通过“根绝赤祸案”,中共中
央回电表示接受,于是国民政府与中共开始正式进行合作的谈判,中共的领
导人周恩来、秦邦宪、林祖涵、叶剑英等人,多次到达南京、庐山与杭州等
地,与蒋介石等国民政府高层进行协商改编红军的问题,国、共合作进入了
执行阶段。中、苏联的关系也开始有了转机,中国修建了由兰州经新疆到苏
联的现代化公路,以准备接受俄援。

  国民政府的联苏容共政策公开化之后,日本开始感到焦虑与极大的压
力,日军方面非常担心国民政府会成为苏联的政治与军事盟国,而联手对抗
日本。所以日本政府内部,又开始为了是否要展开进一步侵略中国行动,而
起了极大的争辩。日本的海外驻军,更是积极展现武力攻伐中国的准备,在
他们串联日本军部扩大派势力的运作之下,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终于因为
一次在卢沟桥冲突的“意外”,而全面的爆发了。假如中国没有公开联苏容
共的政策,日本当局是否会为了卢沟桥事变,就决定对华进行全面武力侵
略,也许是有些疑问的。

  一场震惊中外、戏剧化的西安事变,就此落幕,中国内部“攘外需先安
内”、“抗日必先反蒋”的国共锋相对斗争的时代,暂时告一个段落,国民

第185页
政府开始“联苏容共”以准备全面抗日,那么日本是坐视中国集结所有的力 
量,而进行抗日的发展呢?还是要先发制人,给中国致命的一击?这个政策
的选择,就成了中日之间和、战历史演变的关键,与其考量的前提了。西安 
事变之后,日本似乎所没有弄清楚的一点,就是蒋介石不但成为全中国所支 
持的军政领袖,但是蒋也绝对不能再对日本进一步的侵略,作出任何的退让
了。日本任何局部“蚕食”中国、迫使中国让步的举动,都会引爆中国全面
抗日的自卫行动。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6#
发表于 2004-8-16 12:25:33 |只看该作者
  历史转折的检讨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十八章



--------------------------------------------------------------------------------


    检讨这场惊心动魄的西安事变,张学良的冲动与犯上,的确
  是一件严重的违法与抗命事件(不过在当时的中国,谁又不是反
  覆再三,动辄使用武力来维护自己的主张与利益?),但是我们
  也不能不遗憾地认为,假如蒋介石稍微注意到东北军的特殊状
  况,与张学良的困难处境,而蒋本人又能够有足够历史的眼光与
  心胸,来妥善处理抗日与剿共的大政方针,那么整个事件本来是
  可以不必发生的。就算是在事变之后,仍然可以因势利导将危机
  化为更大的转机,但是这两点蒋介石都没有做到,因此使得他个
  人与中国的近代历史,为此都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18.1  两广的统一

  当然传统上倾向国民党的历史观点,是强烈批判西安事变所导致最大的
历史错误,就是使蒋介石多年企图围歼中共的军事努力,功亏一篑,结果让
中共的势力,能够死灰复燃,终于赤化了整个中国。不过,事实是,蒋介
石在面对日本一波紧过一波的亡华行动,中国缺乏实力与之对抗、国际社会
又坐视不理的情形下,为了中国能够有更多的筹码以抗日,国民政府已经有 

第187页
采取联苏容共的政治构想与行动。

  因此,蒋介石绝对不是因为西安事变的突然发生之后,才被迫接受苏联
容共的政策1,张学良遽然发动西安事变,只是为了稳住东北军的军心,减
少自己子弟兵在内战中不必要的伤亡,而将蒋介石的“联苏容共”政策稍为
提前搬上历史的台面而已。

  因为早在西安事变之前,蒋介石就已经多次透过亲信,与中共领导人及
国际共产党人士,进行合作抗日的协商,而且双方已接近达成协议的阶段。
假如当时蒋介石真的没有联苏容共的打算,他大可在西安事变落幕、平安的
回南京之后,仍然放手地动用中央军,继续追剿红军到底。因为在事变之
后,蒋介石在全中国内部的声望与权力,都已经达到历史的高峰,而中央军
并没有因为西安事变造成任何的损失,当时中央军已经对困在陕北的红军,
完成多路进兵的合围阵式。

  同时红军也没有因西安事变而得到有效与实质的扩充,依然处在人员不
足、粮弹不济的危险状况之下,因此假如蒋介石若是要决心继续追剿红军,
以六十万以上拥有不错战力的中央军,围攻三万多人战力残破的红军,绝对
是没有任何实行上之问题的,最多在时间上延后几个月而已2。

  甚至蒋介石若真的继续追剿红军,也不会有人能够质疑,蒋没有“遵
守”在西安事变受到监控时,口头所答应停止内战的立场。因为在任何情况
下,都没有理由要求蒋“必须”遵守在非自由意志下,所作的任何间接承
诺。何况在当时中国整体的环境之下,又有哪个政治人物真正遵守过所谓的
约定、协议或保证?

  而蒋介石之所以会在脱困之后,就此停止追剿红军,其主要的原因,绝
对不是单纯的为了履行承诺,或是已经错失围歼红军主力的机会--而是蒋
介石决定,不如藉此机会,开始实施其“联苏容共”以准备抗日的政策。要
不然蒋介石为什么又推翻在西安的协议,而囚禁张学良呢?

  至于有人指出,因为西安事变,张学良透露出蒋介石在日记里的抗日决
心,因此造成日本决定提前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说法,也是不尽正确,因为
蒋介石早已在多次的重要集会场合中,不但经常公开表明国民政府坚忍建
___________
1 当然这是蒋介石是在考虑抗日的全盘政略的前提下,实在不得已的选择,假如要说中共最
后能够重振声势,终于取得全中国大陆的最大原因,不如说是日本的侵华战争,以及苏联为首
的居中作梗,才促成的。
2 事实上,毛泽东在张学良断然护送蒋介石平安回到南京后,就曾非常担心蒋介石会老羞成
怒,而发狠围歼红军。

第188页
国,建军备战的抗日策略,同时也在设法优先实施理财练兵的抗日准备。一
个正在推动现代化国防与工业的中国,逐渐开始崭露头角,日本当然感到如
芒在背。

  日本对于中国抗日国情的判断,是以中国全面现代化、统一的发展作为
指标。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已经越来越不肯向日本的压力屈服,中国的军力
与国力也在快速增强当中,所以日本算得出来,中国准备抗日的决心与实
力。因此根本不必由西安事变来透露蒋介石在日记中的心事,才让日本决心
提早对中国下毒手。当然,在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的联苏容共政策,取得
全中国各个阶层的支持,倒是影响到日本是否要采先下手为强的政策。

  在西安事变的前、后演变,已经显露出蒋介石缺乏历史上真正伟大领袖
那种洞察全局的能耐(当然这是指那种千年罕见的杰出才能),蒋介石受到
国民党内部各个派系权力斗争的影响,突然疏远了真心拥蒋的张学良,派遣
抗日心切的东北军进行内战,又长期让东北军的补给受到差别待遇,对于因
剿共牺牲的东北部队,更是采取令人无法了解的“战死不抚恤,消灭不补
充”政策3。这些对于东北军处置的做法,都是犯下领袖人物的大忌,何况
是处在那种风云急变,互信根本不足的时代。

  当时东北军处在军心动摇与士气低落的危机中,加上有冤无处诉的压
力,蒋介石却想玩一石二鸟的计策,用东北军与红军互斗来同时消弱对方战
力的手法。不料张学良却已经知道,国、共之间正在进行合作的谈判,迫使
张认为,蒋介石既然准备联苏容共,为什么还要拿东北人的生命,作为交易
的筹码?所以张学良一再地向蒋介石陈述东北军的立场:何不就此保存实
力,共商抗日大计?但是张学良的立场,反遭蒋介石一再强烈的苛责,蒋并
且准备将东北军全数调防整编,至少使得东北军因而感到了孤军末路的压力
与绝望。

  在这种情形下,张学良除了选择兵谏之外,可以说是没有其他可行的通
的办法。假如蒋介石真的能够洞察军心与大局,那么蒋应该对于东北军采取
宽厚的政策。张学良曾在蒋介石的关键时刻,不顾自己的安全而出手助蒋,
又为了国民政府忍辱负重的政策,而背负历史上“不抵抗”的黑锅--根据
这些事实,张学良与东北军对蒋、对国的贡献与忠诚,实在是无可置疑的。
___________
3 当时蒋介石的政府,已经略具规模,而且财力也比较宽裕了,不应这样长期的歧视东北
军。因为当时当兵不是国民的短期义务,而是需要养家活口的职业,军人长期的钱粮缺乏,又
在精神与心理上充满苦闷与挫折,连妻儿的基本温饱都有问题的话,是会出现很危险状况的。

第189页
现在这支已几乎被迫成为历史孤军的东北军,唯一剩下的是与日寇决一死战
的心愿,而蒋介石却要设法藉内战而消耗这支“抗日忠诚部队”,难怪东北
军会支持张学良的犯上行动。

18.2  蒋介石错失历史复兴良机

  因此假如蒋介石让东北军集结调训,给予平等合理的待遇,激以抗日爱
国的训示,那么对这支重情义、无退路的东北军而言,岂有不全军对日死
战、誓死支持蒋介石的道理?蒋介石真错过了一张天赐的抗日王牌,而当时
以中央军与红军的军力对比看来,也根本不必需东北军参加剿共作战。因此
说蒋介石在某种程度上,逼反了东北军,也许并不完全为过。

  即使在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仍然有创造历史全新格局的机会,蒋可以
清楚知道,张学良绝对的忠诚,与他抗日的钢铁意志4,假如蒋介石能够宽
赦张学良,让他继续的统帅东北军,进驻陇海线以南,给予精训,单纯的托
以抗日重则大任,这样张学良与东北军,绝对会成为抗日战争的决死部队。
一旦华北爆发战争,日军必然会遭到东北军拼死命的打击,也必能为中国抗
日史留下更为辉煌的一页。

  蒋介石与东北军之间的关系,更可延续到抗日胜利后,在苏联侵占东
北、引进八路军的历史变局上,产生重大的关键影响力。因为蒋介石若是以
张少帅领头对东北进行政治号召,更可以让中共无法在东北取得发展的先机
了5。当然这一线历史的发展,是在当时是难以预见的。

  另外的说法是,张学良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遵照中共的设计,大
胆的实施兵谏与扣蒋行动,这是绝对错误的说法。事实上,张学良早在东北
当权之时,就是激烈反对共产主义的地方领袖,在一九二九年的中东铁路事
件中,张学良与苏联红军与早期的共军刘伯承、叶剑英等人,在东北进行过
激战,张学良曾经对于国民党政府在一九二四年第一次的联苏容共,也有极
大的反感与猜疑。

  张学良在第一次下野游欧返国后,更醉心德、意两国的右翼法西斯救国
方略,所谓“加入共产党一起抗日”,只是口头上对于国民政府牺牲东北
___________
4 张学良绝对要比李宗仁、何应钦、汪精卫等都还都更可靠多了。
5 作者家慈常言,东北百姓对于少帅与东北子弟军,思念不已,抗战胜利之后,他们无法荣
归故乡,更让东北人民失望异常。

第190页
军,一再地延后抗日不满的表达而已,张学良此语的重点是在团结抗日,而 
不是成为共产党党员。而张学良个人独断决定,发动西安事变与扣押蒋介
石,中共方面绝对是事前毫不知情的,苏联更是对于张学良鲁莽的行动,给 
予非常强烈的批判(苏联共产党自始至终对于张学良都给与极低的评价,因
为张学良是率先反苏的中国政治人物)。

  虽然目前中共官方一再认为张学良的西安事变,对于中共转危为安的发
展,有功同再造的历史功劳。其实中共自己应该非常的明白,共军之所以能
够绝处逢生的根本关键,在于日军的侵华,加上苏联支持的战略布局。蒋介
石决心要与日本进行历史决战,也只有采取“联苏容共”的政策,张学良的
西安事变行动,只是戏剧化的提前落实这个历史变化而已。事实上,在抗日
战争胜利之后,国共协商,与大赦所有的政治犯,中共根本就对“恩人”张
学良的长期遭扣押没有具体的行动。目前张学良宁可旅居异国的夏威夷,也
不肯回家乡探望一下,就可知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了。

  而对比之下,毛泽东就比蒋介石更具有城府了,他明知采取要叫共产党
采取“拥蒋抗日”的政策,等于否定共产党过去十年的牺牲奋斗,对国民党
提出四大保证,更是等于向国民政府投降,接受国民党的“根绝赤祸”决
议,更是让中国共产党的尊严无存。但是毛泽东清楚地知道,中共只有这样 
忍人所不能忍,中共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红军从长征之中,已经学到更多
绝处逢生的本领,只要能够得到喘息的机会,共党与红军党绝对可以发展壮
大。蒋介石只以为不杀张学良是已经够宽宏大量的了,但若能因势利导、从
此重用东北军,他会有更大的历史空间可以发展,甚至不至最后失去大陆而
于台湾结束一生了。

18.3  容共在于引进苏联的支援而非中共的力量

  蒋介石之所以会采取联苏容共的政策,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准
备抗日。本质上,蒋介石既无接纳共产主义的想法,也没有对苏联有任何的
好感6,西安事变并没有改变国民政府追剿红军的实力,事实上蒋也不会在
乎是否遵守他在被扣押之时,所作的任何直接、间接的承诺。所以事实已经
非常清楚:蒋介石之所以在西安事变之后,放弃追剿红军的策略,进一步的
___________
6 可以参考蒋介石的名著:《苏俄在中国》与《中国之命运》两书即见一斑。

第191页
与苏联联合修好,完全都是为了准备抗日。

  因为蒋介石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弱国,若是没有得到国际社
会的支持,中国根本无法在短期之内,完成国家复兴的建设。若中国在没有
准备下与日本进行历史决战,这可能就是她的亡国之战了。既然苏联有意为
了自己的利益,而必须支持中国对抗日本,那么蒋为了中国能够抗日,也别
无选择,只好“联苏”了。当时中国在面对日本那种穷凶极恶的侵略之下,
又四顾无援,为了抗日,何止是采取联苏容共的政策,恐怕连魔鬼都要打交
道了。

  在国民政府采取联苏容共的政策之后,自然使得中共所推动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有了一个可以借力使力的机会。不过至少从西安事变后,到
七七事变之间,中共可以参加抗日的力量,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当时两百
万的中国军队中,红军不过三万人而已。蒋介石容共的目的,是在于引进苏
联参与抗日,单以作战兵力而言,当时共军能够在抗日所发挥的作用极少。
但是由于中共的文宣、组织与战力,都有国际共产党所支持的完整体系在运
作,因此中国共产党一旦有机会发展,其阶级斗争、土改运动到人民战争的
策略,都是具有非常爆炸性发展的潜力。在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之后,中共
早已全力发展成为可以与国民政府分庭抗礼的军事、政治团体了。

18.4  历史转折的深思

  总之,西安事变可以说是非常戏剧化的历史事件,它为中国暂时停止内
战的历史,写下了一个明确的时间,它成为蒋介石到达历史巅峰的开始,也
成为毛泽东否极泰来的转折点;张学良从此走出历史,中国也从此进入准备
全面抗日的倒数计时。从此蒋介石更可以将心力放在如何准备抗日的工作上
了。但是这个全面准备的时间才刚刚经过半年,就正式爆发了卢沟桥事变。

  但是就深一层的分析,西安事变的本身,好像又不具备如此重大巨变的
历史意义,因为无论有没有西安事变,蒋介石都将采取联苏容共的抗日战
略,日本也会继续侵略中国,这样中共也有重新出发的机会,只是张学良少
帅与东北军的命运会有很大的不同吧!追究到此处,张学良究竟是不是改变
中共历史命运的“千古功臣”,实在是难以下达定论了。中共能够通过劫难
与失败的考验,成为历史斗争的胜利者,主要还是来自日军的侵略与劫掠中

第192页
国,及苏联的背后协助的关系吧!好像张学良只不过顺势触发这个历史转折
点的改变而已。

  对于日本而言,中国若是持续其分裂、内战频仍的状况,日本当然可以
逐步蚕食、继续侵略中国。但是当中国开始统一与团结之时,日本就必须要
发动全面侵华的战争,因为中国一旦统一之后,可以集中全力,理财练兵与
建设图强,很快的中国就会追上,日本就不再有作战的优势了。

  其实中日战争只要晚三年爆发,整个战争就会有极大不同的发展,至少
中国会拥有八十万的德式装备部队、一支有战力的空军已经成军,及在西南
有更为稳定的国防建设基础7。

  所以当时的历史处在非常矛盾的状况,中国若是处于分裂,日本会继续
地侵略她;中国若是迈向统一,日本也会加速的侵略她,看来当时的中国,
无论是如何选择,到头来还是必须面对日本的侵略。果然,西安事变的半年
之后,在卢沟桥事变点燃的星星之火,就成为中日历史大决战的起点--其
真正的起因在于日本不能坐视中国的团结与复兴,以及国民政府与苏联发展
合作的关系。
___________
7 在中、日全面战争开始时,中国只有八万德式装备的陆军,空军还在组训阶段。七七事变
之后,当时学人胡适就曾经设法努力,希望国民政府无论如何都能设法忍辱负重,再给中国十
年建设的时间,到时候日本恐怕就连与中国作战的勇气都没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7#
发表于 2004-8-16 12:26:28 |只看该作者
事出意外的卢沟桥事变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十九章



--------------------------------------------------------------------------------


  “卢沟桥事件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
  人类祸福之所系,此事件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万一
  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七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里发表的抗日心声



  第二次中日战争全面战斗正式爆发的时间,是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
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算起,因此七七事变的成因与发展,就成为中日战争
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

  不过如同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卢沟桥事变在开始的时候,本来并不
是一个事前经过设计的冲突事件,但是由于酝酿一场历史巨变的各种主客观
因素,早已存在与滋生之中,一旦出现了这个事出突然的摩擦,在一系列失
控因素的影响下,就成为可以引爆全局的导火线。

19.1  中、日、苏之间的三角战略关系

  根据当时英国外交官对卢沟桥事变的描述,整个中日全面战争的历史,
其起源竟然只是在华北永定河上,一座历史悠久的桥上发生的小事件而已。

第167页
若仅以历史事件本身而论,这种说法不完全不对,但却忽略了在整个“微小
事件”的背后,长达六年以上战争危机酝酿的背景。假如不是中国对于日本
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已经到了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地步,当时的中国
朝野,绝对没有狂热与固执到,只为了小小的卢沟桥冲突,就要扩大事端与
日本进行一场民族之间的历史决战。

  而更正确的看法应是,卢沟桥事变的本身,虽然只是中日之间多次冲突
的一个小火花而已,但最后却点燃了中日全面历史决战的燎原大火,这其中
一定有着非常复杂的背景因素存在。

  其实在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半年中,中、日之间冲突的危机,早已经到山
雨欲来风满楼的地步了。在中国方面,经过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的绥远百灵庙
之战,以及十二月的西安事变之后,全国所有政治势力所达成的共识是,不
能再对日方任何的侵略,进行有损国格的退让。因为在一九三六年年底的百
灵庙之战,华军重创了由日军背后支持的伪蒙古军队,等于间接打了幕后的
主子一记耳光,使得全中国的民气、舆论,及长时期在日本欺压下所积蓄的
怒火,又因此沸腾,认为中国的军力已经足以对抗日本1,因此民意强烈的
表示,政府不能再对日本退让了。

  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在形式上终于停止内战,所有的军政派系都开始团
结起来,准备共同合作以对抗日本,因此国民政府不能再以安内作为准备抗
日的藉口。蒋介石很清楚了解到,他只有摆出不能退让的抗日姿态,才能成
为全国上下所拥护的最高领袖。虽然蒋知道,在当时,抗日的基本结构,在
中国内部才刚刚开始成形,要想真正能够有实力与日本进行全面作战,至少
还要有三到五年的准备时间,但是蒋介石却无法违逆不肯再对日本做出任何
退让的民意了。

  就当时的局势而言,日本与苏联才是注定非要一战不可的世仇,双方从
日俄战争的历史上冲突,到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之间的势不两立,都是导
至日苏必然决战的因素,这都是蒋介石所非常清楚的。事实上,当时日本所
有的国防与战略政策,都是把防俄当成日本国家安全规划的重点,就连侵略
中国的东北与内蒙,都是为了争取防俄之战略空间与战争资源的构想。苏联
更是把消灭日本的军阀与财阀的共同体,当成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历史任
___________
1 当时中国百姓就是这样的激动,大家实在受够了日本人的侵略,只要能够出一口气,中国
人就想要和日本人拼命,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生聚教训”的深谋远虑。

第195页
务,因此日苏大战的危机,一直在酝酿之中。

  反而是,只要日本放弃侵略中国,中、日之间并没有一定要决战的理
由,假如中日爆发全面性的战争,从历史的观点而言,无论是谁赢谁输,最
大的获利者必然是苏联。苏联可以用最低的代价,同时侵略中国兼制伏日
本。所以蒋介石原本希望,中国能够尽量地对日本采取克制政策,让日本与
苏联的冲突能够提前爆发,这样日苏的第二次战争,绝对是世纪性大战,到
日苏两败俱伤的时候,中国就可以拥有足够的筹码,同时向苏联与日本讨回
中国应有的公道--要知道苏联对中国侵略的程度,绝对不下于日本。

  而在日本方面,对于是否要继续侵略中国,而造成中国的反抗,也有着
极大的争论。日本一些政坛元老,都对中国的历史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他
们主张对中国的压力,一定要适可而止。这种意见,在日本的军部中,以作
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为首的“不扩大派”,则是居于少数2。石原认为日本
真正的世仇大敌是苏联,而中国在西安事变之后,已真正停止了内战,国家
开始有了全面的进步,同时抗日的民族共识已经形成,日本实在不易再刺激
中国,而引爆中日的历史全面战争,最后让苏联坐享现成的利益。而当前日
本应该好好地利用所占领的东北与内蒙,开发资源,建立对苏作战的准备。
假如日本真的还不能“知足”,见好就收,一定要继续扩大侵华,终于会引
起中国全面的反抗。那么中、日之战将成为一个无法脱身的战略泥沼,会使
得日本的国力耗竭,苏联刚好可以捡到个大便宜,而日本几十年的防俄努
力,就等于白费了。

  但是在军部中,居多数的是主张再给中国致命一击的“扩大派”,首脑
为杉山元大将3,特别获得日本海外驻军将、校的支持,其基本的观点也是
站在防俄的前提之下。扩大派认为,当时苏联红军受到史达林全面的整肃之
后,在相当一段的时间之内并无对日作战的能力,而中国才刚刚开始团结建
设,实力还没有凝聚好,因此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先给中国强烈的一击,完
全控制中国的华北,然后再回过头来,以更大的战略空间与战争资源,来对
付苏联。这派观点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完全低估了中国反抗日本的决
心,是远远超过他在形式上作战之实力。在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对于日本的
任何侵略,是绝对不会再作任何让步了。而且中国一旦开始抵抗,就不会轻
___________
2 石原就是九一八事变的总设计师,可以说是日本当时最有远见的战略家。
3 最得日皇宠信的陆军大臣,扬言三月亡华,最后却无法解决中国事变,导致日本战败,他
因为担心受到战后审判,日本投降后畏罪自杀。

第196页
易停战,因此日本要想再多占领个华北,以增加抗苏筹码的策略,就成为日
本陷入中国战场而不能自拔的错误所在了。

  在卢沟桥事变的前夕,日本军政的领导人,面对这两派的争论,一直无
法达成政策的共识,因此日本在一九三七年初,的确是暂时减缓了对中国的
侵略速度,直到四月,才通过对华北分离自治继续施加压力的政策,但也仍
是旧调重弹而已。但是驻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以及华北的日军将校,则是
觉得假如再不对中国动手,将会失去立功与发展的机会,因此开始鼓噪不安
地出现了“求战”情绪。

  而由于日本的经济,受到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民生不安,特别是中国
人民对于日货的抵制(中国是日本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日本政府也束手
无策。因此当时日本舆论的倾向是,再增加对中国的压力,一方面扩大对于
华北资源的掠夺,一方面强迫中国政府取缔民间对于日本经贸的抵制。

  而苏联的史达林,则是非常稳健掌握住中、日、苏之间的矛盾关系,在
西安事变中,史达林对于确保蒋介石的安全,几乎施尽全力;接着在一九三
七年四月,莫斯科正式向南京提议,将提供国民政府五千万美元的信用借
款,以供应中国所需的军火,这种直接把军火交给反共的蒋介石,以增加其
中央军作战能力的做法,也只有史达林才会做得出来。中国与苏联也在加紧
谈判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中苏的结盟与亲近,是蒋介石为了抗日而做出无可
奈何的选择,因为当时的中国,无力单独抵抗日本的侵略,在国际社会中,
又没有国家敢过问中日之间的战争危机。蒋介石认为,既然日苏的矛盾已经
接近战争边缘,那么中国可以冒险的接受苏联“魔鬼”(应是当之无愧)的
援助,在必要时甚至可以拉苏联下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8#
发表于 2004-8-16 12:27:26 |只看该作者
19.2  剑拔弩张的华北局势

  在日本而言,中苏之间的关系改善,已经开始威胁到日本“反共抗苏”
的基本对外国策了。于是日本少壮派的军官团体,开始要求日本政府立刻与
明确的理清对华政策,必要时动用武力来取得中国的华北,军人出身的首相
林铣十郎,既无法解决经济萧条的问题,又不能协调军方对中国政策的争
辨,所以在一九三七年六月请辞,由充满忠君爱国思想的近卫文末公爵出任
首相,但近卫对于军人的驾驭能力极低。

第197页
  正当日本政府的高层在争论,如何对付出现与苏联团结的中国政府之 
时,日本的关东军、朝鲜军与华北驻屯军的将校们,却早已经等待不耐烦
了,他们干脆决定,由自己先进行各种军事演习的准备,必要时自己动手。 
关东军将机械化的部队调往长城关口,并且经常进行以铁路紧急运送部队与
重装备的演习,日本的朝鲜军也在进行调动日军部队,进行如何能够越过鸭
绿江与渤海,以进入中国作战的演习。 

  而在华北的日本驻屯军,自从调升其地位与台湾军平等地位之后,增加
了一个混成旅团的部队,驻军总人数比辛丑和约所允许的兵力增加了三倍,
而且在一九三五年的丰台事件中,日军硬抢占了北平南郊的交通战略要地丰
台,设立军营(这些都是违反辛丑和约的做法)。这样日军在华北,早已完
成了对北平的三面包围,北平对外的联络交通线,只剩下西南的宛平与卢沟
桥一线了,就这样,日本在丰台的驻军,还不断的演习如何发动攻击,以一
举截断北平对外最后的交通线。

  早在两年多前,蒋介石就把华北的冀、察两省,交给二十九军将领宋哲
元等人,全权的运作,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设立缓冲区而与以日本周旋;而逐
渐地,宋哲元对于南京是采取“七分合作、三分不合作”的立场。宋哲元在
冀、察的运作,一方面设法敷衍日本人的压力,对日本做出不少的让步,让
日军随时可以在河北公然演习,日本商社开始到处投资发展,汉奸团体也就
日益增加的发展之中。 

  宋哲元一方面也为二十九军的自己人扩大势力,到了最后,冀察平津所
有的地方首长职务,已经完全地落在二十九军的手里,这种军政不分的结
果,是二十九军的作战能力开始降低了。宋哲元明知以日本人节节进逼的做
法,至少在华北双方最后难免一战,但是他却没有利用充裕的时间与资源,
充实与精训军队,反而让二十九军的上层领导人分心,花更多的时间与精神
去担任地方行政长官,最为不幸的是,宋哲元更没有预先拟定与日军决战的
全面战略部署计划。

  到了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已经成为中国一致接受的领导人,南京准备
抗日的决心与行动,是越来越清楚,宋哲元也知道,自己担任中日之间“白
手套”的时日恐怕不多了。在一九三七年年初,日本进一步施压时,宋哲元
干脆发表声明,宣布支持国民政府,而把日本人的各种压力,全部推给南京
来负责,又在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二日,自己决定回到山东老家修养,而把应

第198页
付日本人的责任交给副手秦德纯担纲。

  这时候,虽然东京方面还在考虑如何对中国采取下一步的行动,但是驻
在东北、朝鲜与华北的日军,早已经失去了耐心,他们觉得搞华北特殊化,
竟然耗费如此多的时日,最后也只弄到一个若即若离的冀察政务委员会;而
南京国民政府又搞联苏容共的政策,中国军力与国力正在迅速的发展之中,
假如日本不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中国狠狠一击,那么蒋介石可能真的会建
立出可以对抗日军的力量,那么日本就要错过控制华北的机会了。

  何况目前宋哲元长期不在河北,正是日军一个可以生事的机会,因此关
东军、朝鲜军与驻屯军的将校,大家都有了互相支援的军事行动默契。日本
驻屯军在河北的演习,就更为的活跃了,特别是在丰台的日军,更是针对攻
击宛平与卢沟桥,进行实战演习。并且还要求二十九军,同意日军的演习,
可以穿过宛平城。宋哲元不在,秦德纯也只有接受了,这时的平津一带,究
竟是日本的领土,还是中国境内,已经是分不清楚,人民每天看到的是,日
本兵举着日本旗、用着日本的枪、炮在那儿认真的操练着。

  而此时,蒋介石则在庐山进行暑期的国事讲习,以团结整个中国的社会
力量,同时也与中共的代表进行团结合作计划的细节协商。蒋介石最为关心
的是,抗日的国防腹地大西南军政力量整合的问题,因此他特派何应钦前往
四川,与当地各路军政领袖,进行军事整编的会议。因为四川才在年初,一
度为了军事整编,闹出很严重的动乱,全靠南京强力的介入,才能勉强稳住
了局势。蒋介石曾经准备与德国进行可以装备三十万军队的整批武器交易,
但是受到日本与意大利的干预,没有成功。

  原本局势最为紧张的河北,在七月初,意外出现了和缓的迹象,因为日
本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突然心脏病发作,生命垂危,日本正在考虑更换
指挥官;而中国方面,因为宋哲元长期的请假离职,副手不便有所坚持与担
当。因此中日之间的历史冲突大事,好像不至于在双方前线主帅都不能作主
之时爆发,但是却因一个意外而引爆了中日全面的历史决战。

19.3  小意外演成全面的冲突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平津一带的天候不佳,间歇的阵雨下个不停,这
天是河北省举行国大代表选举的投票日,选民相当的踊跃,这象征着河北仍

第199页
然与南京保持着主权的关系。而日军从六月开始,就在在北平到山海关一
带,不分昼夜地进行军事演习。七月初,日本驻屯军的司令官田代皖一郎重
病在床,由参谋长桥本群少将代理职务,使得驻屯军的各级指挥官拥有了更
大的决定权。

  当时驻屯军中,握有最大部队指挥权的,是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在七
月七日的当天,他赶往山海关附近,督导驻屯军与关东军的协同演习。因此
当天日军的演习重点,是放在离北平、天津较远的山海关地区,所以日本驻
屯军并无立刻要在北平近郊进行挑衅的预谋。

  不过,在北平南方交通枢纽的丰台,日军当天也举行一个配合性的小部
队演习,当时丰台日军最高指挥官是由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担任,他在七
日黄昏时,回到北平接洽公务,演习只由清水节郎中队长率领一中队(一个
连的兵力)的日军,在宛平城外进行夜间实弹演习。演习的假想目标,就是
攻占卢沟桥,其实这种操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在当天的确只是一个小
型的训练演习,而没有事先设计的预谋。

  而在城内的守军是华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吉星文团的金振中营4,营中
官兵对于日军这种耀武扬威,在中国领土上,任意的演习开枪,早已是恨之
入骨。从六月中旬,日军开始在丰台进行密集的实弹演习起,南京军委会已
传达给二十九军“加强戒备”的命令,因为整个北平的对外通路,就只剩下
这座桥还掌握在中国军队的手中了。

  日军在宛平城外的演习,一直持续到晚间十时半,这时候其所派遣的
“假想敌”,在黑夜中射击诱敌的空包弹,而据当时的日军报道,突然听到
间歇性的实弹射击枪声5,日军指挥官清水中队长立刻宣布,保持警戒与停
止演习,清点全队人数,搜寻“敌方”开枪地点。

  不料在清点人数时,突然发现少了一位负责传令的新兵志村菊次郎,因
此清水决定摆出作战阵式,并且向上级大队长一木清直中佐报告,一木清直
则向在北平东交民巷的联队长牟田口大佐报告。当时牟田口要求现场的日
军,务必进行强硬的交涉,并要求大队长一木清直立刻调派部队增援现场,
他则与日军驻屯军的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朗,立刻赶往宛平的现场。日军当
时交涉目标是,要找到失踪的士兵,同时当然也要抓到敢在“中国”的领土
___________
4 吉星文团的建制乃属何基沣旅,二十九军三十七师的师长是冯治安。
5 并没有日军遭到击伤或是受到实弹射击,只是好像“听到”实弹的枪声而已!

第200页
(不是日本的领土!)“非法”向皇军(日本丰台驻军是依法无据的)演习
开枪的“大胆之徒”(其实有无真的射击枪声,也无法证实)。

  不料中日双方正在进行交涉之时,日本所谓失踪的士兵已经找到了,但
是日军仍然坚持,非要连夜进入宛平城搜查不可。而中国的守军认为夜深雨
大,双方军队的情绪又紧张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实在不便让日军进城,以免
爆发意外,何况失踪士兵已经归队,枪声问题又查不出个所以然,不如等到
天明之后再加以处理。但是这时日军的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已在山海关得到
消息,立刻下令联队长牟田口,要给中国军队一些“教训”,要叫中国军队
知道,不能在中国的领土,对演习的日军“开枪”(只有日军可以在中国的
领土开枪、炮轰任何他们要想攻击的目标)。既然一木清直的部队已经调
出,牟田口大佐就有教训中国部队的打算。

  中日双方交涉到七月八日凌晨四时左右,日本人实在也吵不出个结果,
眼看天亮后大家就可以平静的解决歧见,但是日军部队已经在野外淋雨受冻
了等候了半夜,假如就这样回到兵营,实在“下不了台”,因此日军的联队
长牟田口就藉口日军又遭到华军射击,下令一木清直的部队,向宛平城的中
国驻军所在地进行射击泄愤,中国守军当然加以还击,虽然这只是双方没有
作战目标的交火,但是却是在卢沟桥事变中,真正的互相射击“事件”,双
方正确的枪战时间,是发生在七月八日的清晨五时左右。这时华军没有被吓
倒,沉着地还击,日军的射击更完全没有讨到任何的便宜。

  由于局势早已高度的紧绷,因此在卢沟桥附近的军事冲突一发,双方立
刻都以加急电报分别向东京、南京报告请示。日本军部接到电报之后,立刻
下令驻屯军司令部指挥丰台驻军,要日军在下列的基础下,就地解决此次的
中、日军事冲突,一、日军务必控制永定河左岸阵地,二、设法解除中国军
队在永定河左岸的武装。三、驻屯军可以调派部队增援卢沟桥前线。而这个
指令正好和旅团长河边的意见相同,于是他立刻调动军队,赶往丰台支援牟
田口联队,准备夺下卢沟桥、“踏平”宛平城,以教训中国人的无理。而日
本的媒体,则把这个新闻,炒的火药味十足,认为事关日军威望与国体尊
严,非要追究到底,给中国军队一个教训不可。

  但是日军的确低估了守军的战斗意志,牟田口大佐以为只要日军全面动
手,华军必败无疑,结果他没有等驻屯军的援兵到达,就在八日下午,率领
丰台日军再攻宛平与附近阵地,但是遭到华军强烈抵抗,华军甚至出兵迂回

第201页
攻击,造成日军伤亡惨重。日本根本没有办法拿下卢沟桥,当然也没有办法
踏平宛平城。事情演变至此,当然造成旅团长河边的震怒,日本方面只有先
和中国方面进行谈判,在七月八日的晚上,由张自忠与松井太久朗签订停火
协议:一、中国军队撤出宛平。二、日本军队退回丰台。三、宛平改由中国
的保安队(石友三部)接防。既然达成协议,整个事件看起来应该可以告一
段落。

  虽然交火的第一线已达成和解的协定,但是日本的军方却出现了强烈的
求战期待,特别是关东军与朝鲜军的少壮派军官,已经演习入关支援作战很
多次了,因此早就有意要展现自己的兵力,他们立刻自行发表公开声明,表
明日本军队必须要好好地教训华军,并且誓为华北驻屯军的后盾,同时将请
战与求战的强烈主张,回报东京。东京军部的少壮派军官,同样也是兴奋异
常,自动停止休假下班,昼夜进行草拟日军在华北军事行动的计划。

  而早已期待日本应该以果断的力量,打开华北僵局的日本舆论,在报导
卢沟桥事变时,都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报道中国军队竟然敢在“中国”的领
土,骚扰日本皇军的“非法”演习,因此要求日本政府,必须要给中国狠狠
的教训一番,叫中国懂得尊重日本。日本内阁立刻煞有介事地对这个事件,
进行讨论,不过由于政府与军部内扩大派与不扩大派的意见仍然无法妥协,
接着又传出驻屯军与二十九军达成解决协议,因此只有暂时作罢。日本内阁
在九日宣布“不扩大”方针,只要求华军必须从卢沟桥撤退,不过参谋本部
却开始研拟日军对华北的作战计划,以备军情变化的需要。

  卢沟桥军事冲突的消息传到庐山,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交火的冲突,倒是
相当严肃看待。虽然以目前的各种情报判断,这只是日军演习所产生的意外
事件而已,背后应该没有特别的策划与预谋,但是他仍然认为,要特别小心
局势的发展,因为他绝对不能再因判断错误,让北平重演九一八事变沈阳沦
陷的悲剧了。

19.4  中国全体军民决心绝不退让

  而蒋介石在当天的日记中,已经留下中日双方可能就此爆发全面军事冲
突的不祥预感。隔天,虽然传来中日双方已在前线达成和解的协议,但是蒋
介石却更为不放心,八日蒋拍发电报给在四川的何应钦,就他立刻设法完成

第202页
四川整编工作,兼程赶回南京,准备调兵遣将的事宜。接着蒋介石又下令在 
庐山开会的西北军将领孙连仲,立刻下山,率领四个师的部队,进驻河北保
定,以作宋哲元的后应。

  蒋介石亲自拍电报给宋哲元指出:

  “卢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日方将得寸进尺,决无已时,中央已决
  心用全力抗日,宁为玉碎,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此次胜败全在 
  兄与中央共同一致,无论和战,万勿单独进行,以免遭敌各个击 
  破,兄可将司令部移防保定,以免受到日军的包围。”

不过这次宋哲元根本不把蒋介石的指示,当成一回事办理。

  同日在延安的毛泽东,召开政治局会议之后,也立刻发出电报,支持南
京要对日本采取强硬的立场,并且派遣周恩来等人前往南京,共商抗日的大
计。这时中国各地的舆论,也是一片不能退让的抗日情绪。七月十日,蒋介
石更进一步的对军令部下达指令,进行各种可能发展的参谋作业准备,以备
局势急转直下,迎战日军。蒋介石同时也对各路的军政领袖们,发出“中央
决心抗日,希望大家前往南京,准备共商抗日大计”的电文。而这个电文所 
得到“各路诸侯”的反应,是出奇的热烈。两百年来,中国第一次这样展现
团结一致的对外作战立场。

  在华北的日本驻屯军接到东京不扩大的交涉方针指示,双方最大的困难
是,华军不能同意从卢沟桥撤退。七月九日,河边旅团的部队在卢沟桥附近
集结完毕,完全不顾刚刚达成的停火协议,立刻对卢沟桥等阵地发动攻击,
日军原希望能够展现一下皇军无敌的军威,但却仍然一样地遭到华军强力的
反击,卢沟桥还是没有攻下,日军反而遭到华军的包抄攻击,损失了不少人 
马。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49#
发表于 2004-8-16 12:28:15 |只看该作者
  日本驻屯军只有改用谈判的方式,于七月十一日,中日双方又在会商解
决办法,结果中国同意:一、对于事件表示遗憾,并且约束部下不再发生类
似事件。二、卢沟桥附近阵地改由保安队接防。三、彻底取缔抗日团体。在
中日达成协议之时,日本驻屯军司令官田代中将已经进入弥留,日本军部急
派香月清司中将接任驻屯军司令官,当天启程赴任。同时在山东休假的宋哲 
元,在接到部署十万火急的电报催促之后,也才在同一天,离开山东老家,
准备回北平处理对日本的交涉。

第203页
19.5  日本决定出兵华北

  但是在东京,事情却有了急转直下的发展,七月十日午夜,东京参谋本
部接到日本驻南京副武官大城户的最新情报,指出蒋介石已经开始调动部队
北上,支援宋哲元,这个情报造成日本参谋本部担心驻屯军缺乏主帅控制大
局,兵力可能不足,而会吃国民政府援军的大亏;而在此时关东军与朝鲜军
更是不断发出“请战”的电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甚至派遣少壮派军
官返回东京,陈述作战要求,并且表示,关东军已经主动开始集结部队待
命,准备随时支援华北的驻屯军。

  因此日本的参谋本部在面对海外驻军重大的压力,以及对于敌情调军必
须有防卫的动作下,作战部长石原莞尔终于被迫同意,在内阁会议中提出华
北增兵方案。七月十一日,日本政府先举行五相会议,在陆相杉山元的保
证,以及参谋本部的局部防卫前提下,正式决定出兵中国华北,并且下令日
本进入动员,以支持日本在中国华北进行有限的军事行动,日内阁接着在下
午三时,行礼如仪的通过“华北增兵方案”。

  日本的内阁会议结束之后,紧接着在十一日下午四时,参谋本部与陆军
省长官正式晋见日皇,请旨出兵华北。日皇裕仁在得到陆相杉山元的“保
证”,假如中日爆发全面战争,日本最多只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解决中
国任何的反抗。同时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戴仁也保证,苏联绝对不会利用中
日冲突的机会与袭击日本。这样裕仁就正式批准日本对华北进兵的圣旨,中
日之间的历史决战,就这样无法回头而要开始了。

  在日皇批准对华北增兵命令的新闻发布之后,原本饱受经济低迷与政治
混乱打击的举国上下,全都进入疯狂亢奋的状态,他们认为日本再现帝国神
威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日本全国都出现热烈募款支持军费的活动,各个征
兵站都是大排长龙,各种劳军团体与军眷后援会纷纷组织起来。日本人民普
遍的认为,只要日军出击,中国必定屈膝,接下来将是日本可以任意宰割中
国所有市场与资源的黄金时代了!

  日本参谋本部接到御旨批准出兵的同日,立刻向关东军与朝鲜军下达临
参命五七号、五八号,调动日本关东军的第一旅团,第十旅团,朝鲜军第二
十师团,以及相关的战车、炮兵与飞行团,立刻多头齐发,进军中国华北,
接受日本“支那驻屯军”的指挥,准备参与教训中国的作战。

第204页
  日本参谋本部同时对驻屯军新任司令官香月清司,颁布了日军在华北作
战计划,“以打击中国第二十九军为目的,战事局限于平津地区”、“军事
行动开始之时,速以武力膺惩中国第二十九军,第一期应先将北平郊外之敌
扫荡至永定河以西”。而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大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
吉大将,以及其属下的少壮派军官,更是直接与主动地对香月发出讯息,要
求他能够把握机会,不负众望地给华军致命的一击,以实现华北分离的计
划。他们保证会在战场与军部,全力支持驻屯军的任何强硬行动。因此香月
在热烈地请战情绪影响之下,又刚走马上任,自然无法让大家失望,因此他
立刻决定,要给华军强烈的教训,以加速推动“华北自治”。

19.6  宋哲元处置失当

  而宋哲元在七月十一日才迟迟地回到任所,根本不理会蒋介石多封指示
机宜的电报,更没有将司令部移防的准备(更为离奇的是,宋哲元根本不向
南京报告所有情况,也不请示任何的机宜,完全独断专行,害得南京国民政
府,无法掌握最新状况,所有消息要靠军统局电台的报告)。宋哲元当天立
刻就直接前往天津的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与香月直接接触。

  香月在日本的援军尚未抵达之前,先与宋哲元进行缓兵之计的交涉,提
出严厉的七条件,内容是要宋将任何“反日”的党政军力量,全部撤出河
北,宋哲元竟然一口答应香月所有的要求。宋哲元认为只要二十九军让步,
日本也就会伸手不打笑脸人,而得以“大事化小”。因此宋哲元在七月十五
日,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卢沟桥问题只是小事一件,目前已经得到合理解
决,并婉谢中国境内各方的支持二十九军备战的捐款。

  宋哲元的逆来顺受,却引动日军更大的野心,香月清司在十七日派参谋
通知宋哲元,要宋哲元一定要在十九日之前,以正式的文字协议,完全接受
日本的要求。十八日,宋哲元参加前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的丧礼,与香月见
面,正式向日军道歉,并且下令张自忠与日本代表签订接受日方要求的协
定。七月十九日夜晚,中、日终于双方达成撤军协议,约定双方军队将于七
月二十二日,各自撤离军事冲突的交战前线,以缓和华北冲突的局面,二十
九军并正式道歉。因此在七月十九日,宋哲元为此再一次发表声明,认为整
个事件已经得到合情合理的解决,希望大家不要听信谣言,中日双方应该互

第205页
信互谅、和平相处。

  宋哲元回任之后,一再示弱的表现,的确令国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吃一
惊。蒋介石特别感到不安,因为所有宋哲元的行动与交涉,一直没有片纸只
字的回报南京;对于蒋介石之指示:“对于日本的要求,不可以轻易的让
步,同时应将司令部迁移到保定,集结军队以备不测,”也根本不加理会。
因为蒋介石已认为,在日本压力之下,任何表现善意的让步,任何没有实力
备战为后盾的交涉,都会让日本觉得可以得寸进尺,终于会诱使日军采取武
力行动。

  无奈宋哲元担心蒋介石会以抗日为名,将中央的力量,重新回到冀、察
发展,因此宁愿向日本低头,以求自己能够继续成为南京与东京之间的缓
冲。而宋似乎不了解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是崇拜强者、轻视弱者,因此宋
哲元一再忍让与低头的表现,正好给香月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抗日英雄宋
哲元,不过尔尔,因此香月已经决定,要在援军赶到之后,在河北给二十九
军一个狠狠的教训,以报日军曾在喜峰口受挫之仇。

  这时候,事情的发展逐渐接近失控的状态,宋哲元这一系列的表现,不
但让全国人民感到失望与困惑,就连蒋介石也感到事态不妙。全国人心开始
浮动不安,日军的行动更为大胆,因此蒋介石在庐山连日与政府军政首长以
及社会的名流会商之后,于七月十七日,正式发表庐山谈话,宣布中央政府
坚定的立场。

  在庐山谈话里,蒋介石代表了所有的中国人,发表了决心迎战的心声:

  “卢沟桥事件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
  人类祸福之所系,此事件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万一
  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

  蒋介石在谈话中清楚地指出,假如日军强行占领卢沟桥,必然会进一步
进逼北平,而假如北平不保,日本接着当然会进犯南京,因此若是卢沟桥事
变不得到妥善解决,那么中国将会面临最后关头的选择。但在和平尚未绝
望前的一秒钟,中国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中日双方能够以外交方式解决卢
沟桥事变。蒋介石进而提出中央政府对于卢沟桥事变解决的最低四点原则:
一、不能侵犯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二、冀察政务委员会不能有任何不法
的改变。三、政府任命的官员不得撤换。四、二十九军的防区不得变更。蒋

第206页
介石指出,这是一个弱国最低条件的外交立场,希望日本能够设身处地的考
虑,不要逼迫两国关系达到最后关头,不要造成中日两国的世代仇恨,应该
能够适可而止。

  蒋介石一方面代表中央政府发表了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的立场声明,并
且清楚指出,假如日本真的还要进一步的侵略中国,那么这就是迫使中国面
临全面抗日的最后关头了。蒋介石仍然进一步的电告宋哲元,在进行谈判
时,千万不要轻易地相信日本的援兵之计,同时蒋介石已经在南京开始与日
本使馆进行直接的外交接触,但是日本使馆却明白表示,卢沟桥事变是地方
事务,将由华北驻屯军与宋哲元进行直接的谈判,日本政府只是藉着外交管
道,警告南京国民政府,不要煽动仇日的“爱国活动”。

  不过在北平的宋哲元,对于蒋介石维护主权的庐山谈话,根本充耳不
闻,还是完全的接受日本无理的要求,宋哲元还以为卢沟桥问题就此告一段
落,因此他一方面下令二十九军依照协议撤军,并且拆除在北平备战的防御
工事,此时宗哲元才将七月十一日的中日旧协议(不是最新十九日的城下之
盟协议),电告南京,并且要求中央停止派孙连仲等部队北上,同时不接受
中央提供的备战军火。

  蒋介石在七月二十日赶回南京,接到宋哲元过时的报告,为了避免在大
敌当前,出现中央与华北当局的不和,只有勉强同意宋的协议报告,但是希
望宋哲元能在协议上,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人事自主权。蒋介石一方面星夜
派遣与宋哲元熟识的戈定远、熊斌北上,亲自向宋解释中央抗日的决心与立
场,希望他能够加以配合。

  就在宋哲元完全向日本压力屈服的第二天,日本在丰台的皇军,不但不
按照协议撤军,反而对宛平的中国守军,发动军事突击,以密集的重炮,猛
轰卢沟桥与长辛店的中国守军阵地,华军团长吉星文受伤。同时日本的内阁
受到宋哲元示弱的鼓励,以及认为这是南京与华北之间的立场对立,因此计
划从日本国内出兵,增派三个师团部队,直接增援华北,以对宋哲元的部
队,进行猛烈的打击,并且乘机完成华北自治的计划。

  虽然来自南京与东京的消息,都对宋哲元的做法,产生了极大的否定讯
息,但是宗哲元仍然坚持自己对日本让步的做法。七月二十二日,宋哲元下
令第二十九军各部,仍然要依照协议撤军,但是日军却根本毫无移防的迹
象,反而是大军源源不绝的从关外以及朝鲜等地,进入平津地区。局势已经

第207页
非常的明显,日军在平津一带开始形成合围的优势兵力。对香月而言,这是
一个全面重击二十九军,彻底解决华北自治问题的最佳时机,但是宋哲元却
拒绝面对事实与危机,仍然相信日本人会遵守协议,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

19.7  日军决定攻占平津

  七月二十五日,日本朝鲜军增援的先遣部队,已经到达北平南郊的廊
房,这是平津之间的交通要地,日军不顾一切的进犯廊坊车站,引起守军的
反击,双方的部队再次爆发新的战斗,中国守军不敌,因此被迫撤退。宋哲
元这才发现大事不好,紧急下令二十九军备战(又是仓皇应战,事前根本没
有完整与全套的作战参谋作业)。而当天夜间,日军准备派遣部队混入北平
城内,做为接战时的内应,但是被守军发现,于是设下圈套,先让日军进
城,然后在半途加以围歼,这就是令日军颜面无光的“广安门事件”。

  香月闻讯之后大怒,此时东京军部电报指示,日本援军已到,驻屯军可
以掌握战机动用武力。香月于是在七月二十六日,对宋哲元发出限两天内自
动撤离北平驻军的“最后通牒”,宋哲元接到日军最后通牒之后,这时才如
梦初醒的发现,华军已经陷入战争的危机当中。于是宋一方面严拒日本的要
求,发出自卫抗日的通电,一方面加速调兵布防,并且要求中央紧急军事援
助。七月二十七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临参命第六十五号,正式调动日本第
五、六、十等三个师团,直接由日本本土增援华北。于是驻屯军司令官香月
清司,既然已经重兵在握,当然把握机会,下令日军开始对北平与天津,发
动正式攻击。

  这时候宋哲元的兵马调动,可以说是已经太迟了。七月二十八日,准备
驰援防卫北平的二十九军部队,于行军途中,在北平近郊的南苑,突然遭到
日军陆空夹击,二十九军在来不及散开布防之下,死伤惨重,副军长佟麟
阁,以及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同日阵亡。宋哲元这才发现,二十九军这些年
来,没有积极的提升总体的战力,只坐享割据一方的利益,而日军战力已经
更有进步,因此二十九军在与日军正面作战之时,已经无复当年之勇,因此
军心大乱。

  虽然南京电令宋哲元应在平津重镇,力战却敌,但是宋哲元发现,自己
的部队已经遭到日军多面包围,战力不足,在接到香月敦劝宋退出北平,以

第208页
免古都遭到兵灾的电报之后,宋哲元只有匆促地进行安排,由张自忠代理其 
冀察政务委员会职责,于七月二十九日夜晚,率军连夜奔逃。但撤离北平如
此重大的决定,宋哲元事前事后,连一封电报都没有报告南京。日军当晚进 
入北平,蒋介石是收听日本广播,才知道北平沦陷,宋哲元已经不战、不告 
而走了。

  二十九日的当天,驻天津的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联合天津的警卫
部队,对天津的日本租界与机场车站,发动攻击,进展相当顺利,攻克多处
阵地,直逼日本在天津租界中心的海光寺,而此时部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
伪军,也枪杀日本的警卫队,以及俘虏伪政府汉奸主席殷汝耕,向二十九军
起义投诚。不料宋哲元已经仓皇逃走,起义的部队找不到接应的华军,结果
被日军追击而溃散,殷汝耕才得以脱逃。

  而在天津战场,华军居于优势,因此遭到日军空军猛烈的轰炸,南开大
学等地因此被毁,而此时日本从本土调动的增援部队,刚好开始到达天津的
外港大沽,因此立刻向天津华军发动攻势。由于天津守军听说宋哲元已经逃
跑,北平也同时沦陷,当然也就从天津撤退,因此在七月三十日,日军就占
领了天津,自此平、津就完全陷入日军的手中了。 

  宋哲元(昔日的“抗日英雄”)及所率之二十九军,与经营多年的冀察 
政务委员会,也就从此正式的走入历史。日军新集结之重兵,对宛平与卢沟
桥发动全面攻击,才也在同一天攻下了这个造成中日双方大战的历史地点。
至此日军已经基本完成全面控制永定河以西的作战目标,并且攻占了中国最
为重要的北平、天津两大城市,日本当然是举国同欢。日军根本在没用多少
力气的状况下,就有此战果,也发觉二十九军的战力不过如此而已,“三月
亡华”的说法恐怕还是太高估华军的实力了。因此不扩大派的论点,立刻被
压制,日本认为在华北的军事胜利既是唾手而得,何不乘胜追击,多强迫中 
国让步,反正华军是不堪一击,日本仍然会有足够的能力来对付苏联可能的
威胁。

19.8  卢沟桥事变引爆中日全面战争

  就历史事件的顺序性而言,卢沟桥事变的确是中日之间全面大战的开始
时刻,但是检讨卢沟桥事变,却发现这不是日军计划中的一个战略攻击行

第209页
动,而是一个军事意外,由于中日双方已经在历史决战关头徘徊多时,最终
因为前方军事负责人,没有完全掌握状况(一人重病,一人休假),而使得
卢沟桥事变由小变大,最终失去控制。

  而形成这场历史大决战的起因,当然是日军在华北的野心与企图,已经
形成一个随时可以引爆的火药库。但是假如当时宋哲元不是抗拒南京蒋介石
的指示,一味地对日低头示弱,让日本低估中国的抵抗决心,以及认为中央
与华北之间有了可以利用的裂痕,造成日本扩大派的主张占到上风,那么卢
沟桥事变是否会演变成为中日全面大战的起点,还是一个可能的疑问。

  假如日本驻屯军司令官不是正在权力交接的空档,而让部属旅团长河边
正三少将,多次的企图攻下卢沟桥,好展现自己统帅日军的武力与军威,但
是却一再的受挫,因此迫使驻屯军与关东军的求战声浪升高,那么整个的大
局,也许可以不至于因为卢沟桥事变的“小小冲突”,而立刻的急转直下成
为华北全面战争。事实上,过去中日双方在平津一带,已经发生过几次比卢
沟桥事变还要严重的冲突(两次丰台事件、大沽事件),但是都没有引爆中
日双方的决战,但是这次的“微小事件”却造成中日的历史决战,这也许就
是历史所安排的命运?

  事实上,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变之后,下令立刻驰援与备战,原是为了
展现华军的实力与决心,而能让日本有所自我约束的警觉,了解中国不可能
再退让,并非决定就为此事变派兵,而与日本进行决战。因为当时国共合作
的谈判,还没有达成结论,整编六十师部队计划,才完成二十师而已,空军
也没有达成作战的编组,西南战略基地的整理与建设才刚刚开始进行规划。

  因此按照蒋介石的战略设计是,中日之间尽量维持不正面决裂,而让日 
苏之间的矛盾先行破裂,假如中日之间的决战真的无可避免,最少也要拖到
一九三八年底,最好是到一九四〇年之后再展开。但是蒋介石派军北上的动 
作,却让宋哲元大大的误会了,(这当然是张学良事件的后遗症之一,蒋介 
石担心宋哲元误会中央乘机派兵收权,还特别派同是西北军的孙连仲、庞炳 
勋部队进入河北),造成日本判断,冀察政务委员与南京政策不合,因此大
胆的对平津动手。

  蒋介石在七月十日,特别要求英国大使许阁森与伦敦联络,希望英国能
够调停中日之间的冲突,同时电令正在英访问的特使孔祥熙,进行外交试
探,但是英国却在绥靖主义的影响下,有心无力。接着蒋介石又分别向美

第210页
国、德国、法国大使表白中国希望和平的立场,但是这些国家也都没有充分 
意识到危机的紧迫性,甚至有些西方国家还希望中日之间爆发战争,可以减
缓他们在东南亚与太平洋所受到的日军压力。因此,国际社会对于中日之间 
的战争发展,完全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看看中国究竟能够抵抗日本多久。 
日本当然是有机会充分了解国民政府之“求和不避战”的立场,但是日本还
是觉得,这是一个动手解决华北的时机。

  平津既然沦陷,举国震动,蒋介石在七月三十一日,发表全军将士的抗
战声明,并且在内部高层会议之中,蒋介石极力为宋哲元违背中央指示,擅
自撤离北平的做法辩护,认为目前是团结抗日的时刻,只要宋哲元继续拥护
中央抗日,没有必要再追究责任,当天蒋介石下令财政部立刻拨款给二十九
军的后勤所需(当时地方军的财务是独立的,宋哲元不战而丢掉平津,财源
尽失,军队衣食立刻发生问题),并且在随后发表的华北战斗序列之中,任
命宋哲元为第二集团军司令,负责津浦线的防务,并将二十九军扩充为三个
军的编制。

  事实上,日本方面的不扩大派,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也曾试图以和平方
式来解决中日之间的冲突。在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刚开始传回国内之时,首相
近卫文末、海相米内光政大将,外相广田都认为,这可能是陆军所蓄意制造 
的事端(这次到是冤枉了日本陆军),但是日本政府在发现宋哲元一味退
让,以及日本海外驻军一再地请战之后,才认为不妨利用这个机会,从中国
身上多捞一些利益,以转移国内的经济与政治的压力。

  但是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却清楚地看出,中国很可能已经
退无可退了,日本若要再进逼一步,中国必然会决死抵抗,而把日本陷入战
争泥沼之中,苏联将会渔翁得利,更容易击败日本。因此石原曾经要求广田
外相,甚至是近卫首相,亲自前往中国,进行和平访问,此举曾经得到政坛
元老西园寺公望的同意,但是遭到军部强烈的反对。石原甚至直接用无线电 
与驻屯军的联队长牟田口大佐通话,要求驻屯军撤离丰台,避免与华军在卢
沟桥继续产生冲突,当然石原的这个要求,引起驻屯军少壮派军官强烈的抗
议。石原把动员国内部队前往华北的命令也搁置了将近十天,但是最后日本 
受到宋哲元一再退让的刺激,于是举国狂热,民气沸腾,认为中国既然示
弱,实在是大好时机(哪有现成的便宜都不捡的道理?),因而终于进行攻
占平、津的军事行动,石原接着就被调职了。

第211页
  其实日军攻占平、津后,日本内阁曾经要想就此逼中国签下城下之盟,
将永定河与海河与长城之间的地区,化为中立地区(按照日本的解释,中立
者,就是中国不得干预,日本可以操纵)、要求中国正式承认满洲国、国民
政府撤出在冀察的所有机关、禁止全中国所有反日的活动、中日签订防共协
定、对日本开放中国市场。这些条件,在八月十日由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
向中国外交部亚洲司长的高宗武提出,但是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当然是不
可能被国民政府所接受的。

  蒋介石终于决定,这是国民政府决心抗日的最后关头,因此下令华军,
积极准备在华北与日军决战。但是在上海爆发中日虹桥机场的军事冲突之
后,日本海军开始大量在上海集结,因此蒋介石决定将全面抗日战争的主力
战,移转到上海。八月十三日,日军在上海发动攻势,十四日蒋介石发表抗
战自卫声明,十五日,日本宣布全国动员,成立作战最高司令部大本营,并
且下令成立华北方面军与上海派遣军的战斗序列,中日的历史决战,就此全
面地展开。

19.9  七七事变的检讨

  我们了解卢沟桥事变所引爆的中日历史决战,与当夜第一枪的历史真
相,以及志村菊次郎的失踪复返,并无真正或必然的关联。整个卢沟桥事件
的真相是,事前既非日军故意设计,而在事后也没有立刻引爆全面的冲突。
中日双方最高阶层对于这个事件一开始的反应,其实是比较倾向“不扩大”
的立场。这个小小的事变之所以会扩大,主要原因是日军的旅团长河边正三
少将,与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硬要藉这个题目,扩大事变以拉高自己的
威望,而当时驻屯军的代理长官参谋长桥本群又压不住现场状况,造成中、
日虽然达成解决的协议,很快的又被推翻,冲突越来越多,事情越闹越大,
日本的舆情更是出现狂热的求战情绪。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0#
发表于 2004-8-16 12:29:16 |只看该作者
  这时候,不但是关东军与朝鲜军的将校们,全部主张强硬对付中国,连
日本的舆情,也是高喊日本必须拿出行动,惩罚中国的“无礼”,驻屯军的
部属更是已经杀机已露,难以约束,人人都想利用这个机会立功,所以新任
的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在强烈的行动企盼压力下,几乎是别无选择的要
籍机立威。而唯恐天下不乱的日本海外驻军将校们,更是拉帮结派的对东京

第212页
进行请战的压力,日本的舆论同样的推波助澜求战,整个问题才急转直下的 
扩大成为无法控制的战争。

  虽然在事件刚刚开始之时,日本的不扩大派还是占到上风,但是在派遣
驻屯军司令官新任人选时,竟然让在“二二六事变”中,扮演要角的香月清
司出任。香月本人原是倾向不扩大派的正统日军将领,但是他又想利用这个
复出的机会,大干一场,才能更有前途,这和关东军与朝鲜军将校想要惹事
生非才能建立功业的立场是一致的。香月清司在眼看宋哲元一再地示弱求
和,中央军的支援无法投入河北,于是决定动手。而宋哲元的犹疑态度与示
弱的表现,加上与南京不同步的立场,都使得日军认为,这是打击中国华北
的良机。

  总之,七七事变之所以最后发展成为中日历史大决战的第一枪,真正的
关键时刻,不是七月七日当天晚上的事故,而是在七月十一日所发生的一连
串变化。因为在十一日的当天,日皇正式下令派遣大批日军进入河北增援,
香月清司也在同日接任驻屯军司令官。也在这一天,中方的宋哲元,抱着一
种不完全信任南京,亦不打算与蒋介石指示合作的态度,消假上班,宋并且
擅作决定,以逆来顺受的态度向日本压力低头。这三个同在七月十一日所发
生的事件,决定了卢沟桥事变最终发展成为华北事变,然后进一步发展成为
中日之间的历史大决战。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就不可能悬崖勒马、就地化
解中日之间的冲突了。

  从卢沟桥事变的小意外事件,而逐步扩大成为平津陷落的华北事变,这
些年来,身为华北军政最高领袖的宋哲元要付相当的责任。因为他没有进行
全面与周详的作战准备,在日军的攻击下,就让平津重镇轻易的沦陷。有了
九一八事变与热河、内蒙沦陷的教训,以及长达三年的准备时间,宋哲元居
然没有一套完整的建军备战之抗日方略,也没有周延的防卫平津之参谋作
业,以及全面抗日的作战计划,真是令人感到不解。

  而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宋哲元擅自违背南京之“要抵抗”命令,以及阻
挡支援的军力,最后更是擅自决定不战不告而退,其实在历史的意义上,他
才是真正的奉命抵抗,却自行退却的“不抵抗”将军。不过这时中国需要抗
日英雄的形象,因此也就没有人追究宋哲元不抵抗的责任了。比起张学良因
奉命不抵抗,而让他为之遗憾终生,宋哲元实在是幸运太多了。不过从此宋 
哲元也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可观的重大战功,两年后就因病去世。幸而其他

第213页
的二十九军将领,很快就恢复战力,象张自忠的以身殉国,刘汝明的奋战不 
懈,还有冯治安也是一位很出力作战的将领。

  七七事变既演变为华北事变,蒋介石已是退无可退,只有率领中国走上
抗战之路。这时的局势是,国际社会袖手旁观,日军侵略凶性大发,中国各
路诸侯积极请战,沸腾的民意更是要求抗日,蒋介石于是断然决定,中国已
经无法再对日本退让,假如日军一定要继续的侵略中国,她就只有提前与日
本决战。但当时的中国,实在是真的没有准备好而能与日本决战,但是历史
的命运已经逼得她没有其他的选择。卢沟桥不确定的枪声,以及误以为失踪
的日本士兵,就成为引导中、日两国进入了历史大决战的藉口。

  虽然中日战争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卢沟桥事变,全面地展开,但是
中国对日本,一直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才正式宣战。整个中日战争的
政治决定流程如下:国民政府是到了一九三七年八月七日的最高国防会议
上,才决定全面对日作战,蒋介石于八月十四日宣布中国自卫抗战声明。日
本政府是到了八月十五日,决定设立大本营、进行全国动员、正式组织进攻
中国华北与华东的战斗序列,这样中日两国才算是全面的开打。

  当时,中日双方都没有正式进行法定的宣战程序,这时双方均认为,若
是中日正式宣战,会影响到国际社会出售作战物资的法律运作的问题,同时
一旦停战,还要签订正式的合约。中国没有打胜的把握,不能签下任何割地
赔款的合约,日本也不敢公然的独占中国利益,而引起国际的反弹,所以中
日的正式法定交战状态,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四年又五个月,经历过了几千
场的战斗之后,才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由中国政府以法定的程序,正
式向日本宣战。

  但是历史没有忘记,中日全面战争正式的引爆点是卢沟桥。虽然在七月
七日的当天,中日双方既无正式的交火,也没有人员的死伤,但是整个中日
战争,仍然是从七七延伸而来,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应记得为什么这是中国全
面抗日开始的纪念日!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1#
发表于 2004-8-16 12:30:35 |只看该作者
  中日全面战争的战力解析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二十章



--------------------------------------------------------------------------------


    中国是在战争的各个层次上,都落后于日本,但是中国一直
  掌握战略的主动,中国人不怕牺牲,结果获得了最后胜利。假如
  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来归纳中日之战的胜败基本原因,那么就是中
  国做到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中国也决不停止抗战”,但是日
  本做不到“一亿人玉碎”的牺牲。  


  中日战争可以说是是一场典型“跨越时代”的遭遇战,其主要的关键,
不仅在于双方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异,更在于总体国力,举凡经济、社会与
文化结构上的差别。当时的日本,已是一个工业化的军事强国,无论是社会
组织与国民观念,都已能适应现代化的总体作战。但是当时的中国,却仍在
落后与农业化生产的社会结构之下,因此难以发挥总体作战的能力。同时日
本对外的作战力量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则有着国、共对立以及各地山头的分
裂问题。

  所以,在讨论中日双方的有形战力对比,虽然可以作出数量化的分析,
但是由于其中结构的不同,很难单凭数量化的对比,而得知其中真正的差
异。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各国的军事专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能力的评估,与
事实的表现,会有非常重大落差的原因所在。只有透过中国军民所付出的
血、泪、牺牲,才能发现真正事实的层面。


第215页
20.1  中日双方总体国力的比较

  当时,日本已是二十世纪的军事强国,有着健全的工业化生产基础,陆
海空军队所使用的先进武器,全部是由自己设计与生产的,日军又有先进以
及完整的军事组织体系与半世纪以上的征兵制度,因之日本的军力,无论是
装备还是人员,都是现代化的作战结构。而中国还是处在十九世纪的落后国
家,主要的军事观念还是来自一批前清遗老的领导人物,仍然以复杂的个人
关系作为运作的基础,率领一支近乎文盲的军队,刚刚开始知道运用买来的
一些二手军火,国家既没有工业化的经济结构来支持战争的后勤需要,就连
征兵制度以及全民动员的总体战,还是完全在摸索的阶段。

  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东北的领土
起,中日双方就处在不断地对立与危机之中,其中也经过几次局部与激烈的
战火冲突,但是中日双方一直没有正式的宣战,中国在近五年又十个月的折
冲与忍让下,被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一半的内蒙古,三分之一的河北省,
五千多万的中国人成为亡国奴。日本在中国的境内,事实上取得全部帝国主
义宗主国为所欲为的特权,但是日本对于自己能否取得对抗苏联及与美国决
战的战略优势,仍然充满着不确定,因此对华的侵略也就逐步地越陷越深,
终于在卢沟桥事变的冲突中失控,迫使中国选择了最后关头的全面抗日作
战。

  中日双方这场全面与持续的历史大决战,总共进行了八年一个月又三
天,两军双方总共进行过二十二次的会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
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战斗(双方兵力在一万人以上),以及三万八千九百
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战,中国军方伤亡了三百六十万人,日军伤亡了一百一十
万,中国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万人,接近六千亿美元的财产以及无数的文物
遭到日军的摧毁与劫掠。

  以战争规模而言,这场决战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与最为惨烈的战争,
虽然最后中国终于与盟国一起战胜了日本,可是结局却是最为奇怪的悲剧:
日本这个侵略者、战败国不但能够全身而退,不负责一文钱的赔偿责任,甚
至能够保有它所侵略的琉球群岛1。为全世界的正义、和平牺牲最大的中国,
除了得到了一个战胜国的头衔外,只有无数军民的死伤,及社会与家族累积
___________
1 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又实际控制了根本是中国领土的钓鱼台。

第216页
数世纪的基础完全被侵略者的战火消耗殆尽;虽在名义上成为创立联合国的
四强,但是却丢掉了外蒙古二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加上将东北的交通动
脉、港口无偿给苏联使用2。

  在中日两国正式全面开战时,日本全面现代化已经有半世纪以上的基
础,日本帝国在当时是全球最强的陆军与海军国之一,它又拥有堪称世界一
流水准的工业基础,能够大量生产及自己研发最为先进的陆海空军武器。当
然最为重要的是,日本近乎全民皆兵的总体战争体制,日本全国最为优秀的
年轻人,都以参军为荣,军队体制完整,军官与士兵的训练与素质都有很高
的水准,因此日军的战斗力,单以陆军野战师的有形兵力、火力相比,中国
陆军(当然是与整编后的中央军)与日军需要三比一才能平衡。

  但是事实上,就连中央军完成整编的二十个师的陆军部队中,大部分的
德式装备也没有运到,若是以中国地方诸侯军队的兵力与火力作为比较,华
军对日军需要五比一,甚至是八比一,才能达到战力平衡。如果加上日海、
空军、战车与毒气的联合作战,日军更是占到绝对的优势3。

  而反观中国,就算在开战之时,全国还不能算是达到真正的统一,将近
一半地区,还是维持半独立的状态,现代化的工业只在沿海商港零星的出
现,国内连主要地区的道路交通,都没有完成,除了陆军使用的轻兵器与弹
药可以自行生产(其实数量不足,质量也很差),陆军重武器与海、空军的
主要作战装备,还是全靠进口,不但经常是有钱买不到货,而且最多也只能
买到别国淘汰的二手货而已。

  军队战力低落的最为主要问题,还不在火力装备的不足。当时的中国饱
经军阀割据的战乱,中国人民普遍看轻军人地位,当兵是走投无路的暂时选
择,一有另外的机会,还是离开部队,军官的素质也是一样的低落,根本没
有现代化科技的常识,不会运用现代化的作战方式(当然有少数的例外,中
央军校即是一例,后来的知识青年从军又是一例),而中国部队之间的所有
无线电通讯,从战争开始到结束,日军都能监听与解破,更是造成中日战争  
中,华军在战场上失利的重大原因。

  但是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政府不能立刻抗日,一向是“动口又动 
手”的,不过自己却少有参军的,造成爱国青年与文人,打中国政府内行,
___________
2 苏联对中国的侵略,还是经由两个自诩为世界上最民主、最先进的国家秘密同意与授权
的。
3 日本军方的对华作战计划,就是采取八比一的中、日军队数量比率,进行规划的。

第217页
打日本兵罕见的局面。直到知识青年从军的运动兴起之后,中国的抗日精
神,才真正突破了这个扭曲的结构。在军事专家的眼中,中国的部队有如拿
着破旧武器的“苦力”,是自卫队与民团的形态,根本还不懂得现代化正规
作战的战术。中国军队最大的问题是,将、校缺乏战略与战术的兵学修养,
军队缺乏强大攻坚的火力,更没有高效率的后勤系统支援。当然中国也没有
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与现代化的社会动员结构,可以支持全面的战争。这些
就是国际战略专家,根本不看好中国作战的原因了。

20.2  双方军力的对比

  就双方军力的比较而言,日本的陆军常备兵力为十七个师团,三个航空
司令部,以及炮兵、骑兵、战车、化学兵等特种部队,总兵力三十八万,但
是拥有四百万服过兵役,可以直接动员参战的后备部队。当时日军的师团,
兵力编组上,相当于我国的军,最高指挥官是中将;日本的旅团,相当我国
的师,最高指挥官是少将编阶;日本的联队,相当我国的旅,最高指挥官是
上校编阶。日本“军”的编组,弹性极大,兵力比中国的集团军还要大。

  当时中国的陆军部队共有一百八十三个师,以及炮兵、骑兵等特种部
队,总兵力为一百八十万人,但是这些部队的编组、装备、训练,可以说是
比“八国联军”还要复杂与混乱。真正经过整编的部队,只有二十个师(同
时多数的进口武器还没有到手),同时华军根本没有受过军训的后备部队,
征兵制度也才刚刚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因此当时中国的人口虽多,但是能
够征用的兵员却相当的缺乏,素质更低(单是体检就有一半以上不及格),
因此部队的实际人数,比编制上的规定要少许多,当时叫做“空名”。

  在陆军战力中,日军拥有训练严格有素的军士官兵,以及重炮火力、加
上战车、灵活的通讯设备以及大杀伤力的化学武器,并有良好的海空火力支
援,更为重要的是,日军对于中国的情报搜集,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入与完
整,后勤与兵力补充非常的具有效率(日军甚至拥有中国内地详细与精确的
地图,但是华军却有时连粗略的地图都没有)。反观中国陆军部队在战场作
战时,最为缺乏的是攻坚的重炮、反战车(坦克)武器及步兵用的轻重支援
火力,此外中国军队的通讯与保密均差,后勤、医疗(几乎完全没有医疗可
言)与兵力补充系统,可以说是乱无章法。

第218页

  在海军而言,日本拥有完全自行设计与生产的世界一流的海军武力,日
本有全球首屈一指的主力舰、航空母舰等完整的舰队,共有二八五艘大型的 
军舰,海军总吨位为一千四百万吨。而中国只有能够在内河与沿岸活动、小
型、陈旧的舰艇五七艘,五万九千吨。因此以海军的战力而言,中国海军与 
日本海军是连正面交火的能力都不具备,只能进行偷袭、爆破以及施放水雷
作战。

  就空军而言,日本拥有自己设计与生产的各式空军飞机,其中属于陆军
的航空部队有三十个联队,一二八个中队,一四四三架战机。属于海军的飞
机共有七三〇架,部署在航空母舰上。而中国只有购买二手与拼装的各国不
同型的飞机三〇五架,分成三十二个中队,更不要提中国的训练与后勤支
援,在系统、经费与训练上的复杂与落后了。

  因此根据当时协助国民政府的德国军事顾问估计,假如中日双方一旦进
行全面战争,中国的海军在一星期之内就失去战力,中国的空军可以支持一 
个多月,中国的陆军最多可以维持六个月,而中国的军火后勤生产量,也最
多能够支持六个月的战争耗损4。最糟的是,中国主要的工业与军火生产中
心,只有点的分布,而且大都在日军第一波攻击距离之内。所以西方军事专
家的观点看来,日军只要在会战的战场上,歼灭中国几个精锐的集团军,再
占领以及摧毁中国的军火工业生产地,中国实在就无法再打下去了。

  从当时的国际局势来说,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订了轴心协定,至少在
外交上,有欧洲强国的呼应。虽然苏联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潜在敌人,日、美
的关系也存在着矛盾,但是在当时,国际社会是以绥靖主义为外交主流,因
此日本可以无视国联的呼吁与九国公约(Nine-Power Treaty)的要求,任意地
侵略中国,而不至于担心自己受到外交与经济的孤立。而在当时,除了苏联 
要利用国民政府来消耗日本战力,因此决定给与中国一些实质的战争后勤支
援之外(还是在国民政府容共之后才开始),德国是考虑到蒋介石剿共的政
策,以及防止蒋介石倒向苏联,因此是中国最大武器供应国(但是关键的三
十个整编师、全德式武器的交易,并未成功),并且允许德国军事顾问在华
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拟定战略,而美国、英国都只愿意和中国进行一些武
器的交易,并不愿意直接卷入中日之间的冲突。
___________
2 在决定全面抗战之前,蒋介石曾经实在地告诉胡适,中国若全面抗战,后勤生产最多可以
支撑六个月的作战消耗。


第219页

  除了这些国家不愿与日本爆发战争之外,另外的原因,就是根据国际战
略专家的分析,中日之战,日本将居于绝对的优势,中日战争的时间单位将
是以月来计算,因此任何对华的实质军事援助,在时间上都来不及发挥功
效,而只会平白的得罪日本而已5。当时西方国家的评估是,中日全面战争
一旦爆发,最快一个月,最慢六个月,中国就会失去一切的作战能力,而向
日本无条件投降。因此“三月亡华”论,并非日本强硬派军方一厢情愿的夸
大说法而已,而是有科学分析、实际数据来支持的专家共识。

20.3  中国民族主义所激发的潜能

  不过,这些“科学”与“数量”的作战能力对比,是没有办法了解中国
民族主义所产生的那种死里求生的牺牲精神 -- 中国人所承受日本的欺凌与
侵略已经够多了,中国人有着宁愿战死,也不愿屈服的共识与决心。虽然中
国军队在训练、装备与后勤方面,的确不是日军的对手,但是中国军民在维
护国家民族生存与尊严的自卫作战中,所表现出来优秀的潜能,的确改变了
许多战前的预估,中国能够在日军绝对优势火力与战力下,遭受到近乎无法
计算的死伤与打击,却竟然能够坚韧不拔、支撑下去,甚至能多次反击而让
日军遭到重创,因而的确一而在、再而三地改变日军大本营对于侵华战争预
估,以及让西方军事专家感到震惊甚至是尊敬。中国能够孤军与日进行长达
四年又五个月的全面战争,让日本无法解决中国事变,这就是中国民族主义
的胜利,当然也是中国人民数不尽的牺牲所换来的成果。

  事实上,日本将卢沟桥事件扩大为华北事变之时,是绝对没有想到,这
会是中日之间历史大决战的开始。当时日本的参谋本部坚决认为,日本的世
仇大敌绝对是苏联,而日苏之间的历史决战随时可能展开;其次是日、美之
间的矛盾,也开始升高到有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因此日本应该尽量减少在
华的军事行动,但是为了扩大与苏联决战的战略纵深,日军最多可以考虑攻
占中国的内蒙与华北。就可立刻设法结束中国事变,而全力为与美、苏的决
战准备。但是来自陆军省的看法是,日军在华北,最多只要经过一场或是几
场主力决战,它就可以迫使中国放弃抵抗意志,而任日本予取予求。当时日
___________
5 持这种论点的“专家”之一,当然包括当时美国使馆驻华武官史迪威(Joseph Stilwell)上
校,后来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

第220页
本政府的如意算盘如下:最好的情况是在日军攻占平津之后,中国就被迫接
受日本的和平条件,让冀、察特殊化,日本就顺势攻占内蒙,控制华北。不
然日军可在黄河以北,捕捉并歼灭华军的主力兵团,顺带攻占内蒙古,中国
也必然屈服。最坏的打算是,主力仍在华北决战,但是另外派兵直接攻击长
江三角洲,拿下中国的工业、金融与政治中心(上海、南京),那么中国绝
对会投降的。但是日本绝对没有想到,他就是封锁了中国所有的海岸线,又
深入攻占通往四川的外围,中国仍然不放弃作战的意志。

20.4  战略上由中国主导全局

  而在中国方面,若是从战略准备的角度而言,是真的不愿因为卢沟桥事
变的冲突,而提前展开与日本的历史决战,但是在政治与民心而言,卢沟桥
事变一旦被日本扩大为华北事变之后,就已经突破了中国抗日最后关头的底
线,迫使中国不得不就此进行全面抗战了。

  蒋介石深知中日之战,原本是全球大战的一部分,中国此时与日本作
战,成为日苏与日美之间的战争的序战,所以拟定了非常悲壮的长期抗战方
针,准备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焦土战略,这个空间就是中国人的领土与生命,
这个时间就是世界大战的来临。中国在作出重大牺牲之后,将会成为全球反
法西斯的中流砥柱。如此她必能因此一战而洗雪百年国耻,解除所有的不平
等条约,成为对全球最有贡献的国家之一。

  但是这种战而不决,与败而不降的战略运用,必然是经历率战屡败的重
大的损失,以及严重的失败与挫折。中国既不能在战斗中获得决定性的胜
利,又不能以完全牺牲的悲壮方式,在战场上拼光所有的抵抗能力 -- 而是
要应付不断的失败,仍设法保留抗日的力量,继续在一连串失败中苦撑下
去。要想坚持去执行这种屡败屡战的战略,可以说是对中国领袖之领导能
力,以及民族决心最大的考验了。

  当时在中国的各路诸侯与人民,尚未对蒋介石领导能力有完全的信心之
前,蒋必须先硬碰硬地与日决战,以重大的牺牲,打出民心士气的支持,然
后在不断地回避决战,让日军逐渐陷入中国广大的战略空间之中。等到国际
社会的大环境发生变化,大家了解日本侵略的最后目标,不仅是中国,而是
全世界,那么中国就可以与全球反法西斯的国家联合,对日本进行反攻了。

第221页
  中日长达八年的全面战争中,在战场上,日本几乎是占到战术的绝对优
势,在大多数的战斗之中,日军都能以寡击众、发挥凌厉的攻势,因为日军
不但拥有素质佳与火力强的陆军部队,并且有海空军绝对优势武器的支援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协同多军种与武器的立体作战),日军还
随时会使用国际社会禁止的化学武器攻击华军。同时以战场作战的表现而
言,日军是相当的勇敢与残忍,不过相对地也呆板与缺乏变化,日军在居于
优势与陷入绝望地玉碎表现,经常有超水准的演出。

  虽然日本拥有战术的绝对优势,但是在战略的层面,确是中国在主导全
局,日本只是不断在被迫跟进。由于日本完全低估了中国抗日的民族主义精
神,华军可以做到虽然不断失败,但是仍然不屈不挠的抵抗下去。结果造成
日本欲进却无法最终消灭中国的抵抗力量与意志,欲退又无法从中国战场的
空间自拔,日本眼看自身一寸寸陷入了中国的战略泥沼之中,与面临国力耗
竭的危机,因此最终被迫孤注一掷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而导致它最后战败
亡国的下场。

20.5  中、日领导层面的评比

  在形式上,裕仁是身兼“大元帅”的日本最高军政领导人,但是实际
上,政府的大政方针,却是由有如“走马灯式”的不同军政势力所支配,裕
仁日皇只是在外表上,拥有近乎神格的地位与权威,皇军所有一切的作战意
志,都是以效忠这位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为中心的。

  不过裕仁并没有真正指导国家与指挥军队雄才大略的天赋与能力(这和
希特勒、史达林直接指挥与掌控战局的情形完全的不同),他多半只是被动
的处理来自军部、政府与元老、皇族之间的妥协意见,虽然裕仁对于军部,
特别是少壮派军人的一些跋扈犯上的作为,也感到震惊与不满,但是基本
上,在整个中日战争之中,裕仁曾经是相当热心支持日军侵略与扩张的政
策。

  裕仁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对于日军不断侵略中国的辉煌战
绩,表现出相当的兴奋与关心,他对于日本整个侵略决策的过程,并非是处
在不知情或是无可奈何的状态,而是相当积极主动参与决策,偶尔也会有作
战的重点提示。只是作为日皇,裕仁不方便自己主动提出政策方针,多半是


第222页
接纳下属的共同意见而已。

  而日本的基本战略演变,基本上是操纵在扩大派的军官手中,他们的
侵略,煽动了日本的民气,可是他们始终被自己的短视眼光(“见木不见
林”)所限制,而一步步被中国所设计之战略格局发展所左右。这是日本三
千年历史中唯一一次的对外大扩张,竟然没有真正的远大方略,也没有真正的
强势领导核心,所有涉及和、战的根本大政方针,都在激进与犹豫交替的状
况下,作出无远略、无持续性的抉择,最后当然只有落得惨败的下场了。

  而在中国方面,当时整个的国家与社会,仍然处在农业社会的落后状
态,并无一套支持现代化战争运作的制度存在,来完成这个全民族历史生死
存亡的大决战。中国从大本营的指挥系统,到补充兵力的征兵制度,都刚在
草创与适应的阶段,更别提支持战争最为重要的工业与军需生产力的落后
了。

  不过在领导的运作上,中国却有蒋介石作为抗日的领导中心与权威。因
为纵使到了全面抗战的时刻,中国所有的军政力量,仍然没有达到真正的统
一,也没有妥善划一的制度,只有蒋介石成为团结抗日运作的中心,协调一
切内外的势力,制定各种应对的策略,可以说他也是边学边用边调整。因此
在分析中国抗战史之时,就很难以一般的方法来看这场跨越时代的中日历史
决战,本质上,日本是站在已经现代化社会的阶段,但是中国才刚刚准备开
始现代化而已,两个对决的国家,完全处在不同的时代与环境之下。

  从领导的层面分析,假如当时没有蒋介石的领导,中国几乎就没有办法
进行有组织的长期抗日,而很可能最多沦为游击与流亡政府,这样中国就不
可能争取到领土全面的光复,以及联合国四强的地位(当时国际强权曾计
划,将东北四省以及台湾列为“国际托管地”)。在没有完整制度的运作之
下,蒋介石个人的优缺点,以及中国当时的实际国情,都造成抗日战争历史
的复杂性。蒋介石作为抗日战争的关键领导人物,其主要的历史地位,并非
单纯指挥前线的军事作战(犹如大战时的英、美、苏以及德、日等国的将领
们一样),他最为重要的工作,是要设法领导这个国家认同尚未完全建立、
现代化生产与社会结构尚未奠定基础的中国,单独地对抗已整军经武,蓄意
侵略中国长达半世纪以上的日本强权。

  根据历史的事实显示,蒋介石至少在个人方面,是一位相当有胆量的军
人,他曾经多次亲身前往战事非常激烈的战场视察,几度遭到近乎丧失生命

第223页
的近身攻击,但是蒋介石从来不曾对于个人生命的安危,而显露出任何犹豫 
与畏怯。在掌握整个战争的最高战略原则上,蒋介石也能大体的不失原则。
至于在一些重要战场的指挥上,蒋并非杰出的指挥官,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经 
常“直接”干预前线战场部队调动的问题,蒋介石也缺乏历史上名将所拥有 
的特殊军事直觉与指挥的天分,所以少有惊人的战场军事才华表现。当然有
些军事布局的考量,往往是要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时空环境,以及全盘政略地
考虑,因此不能作出纯粹在军事上最佳的选择(尤其在中国抗日战争更是如
此)。

  蒋介石领导中国的抗战,是要面临比军事战斗还要复杂的各种历史与制
度问题,虽然蒋介石的最为重要职称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但是其真正
重要的职责,并非是军事上的指挥工作,而是综合一切的力量,进行对日的
抗战,蒋介石一度身兼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四川省主席,农民银行
理事主席、中央大学校长。因为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政府
与军事制度,蒋介石所统率的是一只还在发展与适应中的拼装部队,这支在
观念上,属于几个时代混杂的部队,没有共同的后勤系统与互通的训练基 
楚,各个部队的领导人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与不同的动机,他们还无法建立
真正互信与一致的指挥系统,而后勤补给又是如此的不足与缺乏,因此一切
都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调节运作。从蒋介石对前线部队所下达“命
令”的形式与内容来看,除了是对中央军(因为都是他的军校学生)以外,
多半都是采取“建议”与“情商”的内容与语气,而命令的结果,对于雄霸
一方的诸侯而言,通常也都是“参考办理”而已。

  蒋介石领导的抗日战争,最大的失败,还不是与日军对抗时,一些指挥
与战略布局的错误,他最大的失误,应该是来自无法应付盟国的压力 -- 而
非敌人日本的攻击。从盟国要求组织中国战区开始,蒋介石就陷在一连串决
策错误的危机之中,“盟国”苏联硬是切断援助中国的通路,英国又一再的
延后打通缅甸的通路,造成中国根本无法得到盟国的援助,而面对战力全面 
耗竭的危机。

  加上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对于中国整个抗日战力的破坏,简直比任何
对华作战的日军指挥官还要严重。史迪威对中国战区的恶意中伤,造成盟国
低估中国的战略地位,减少对中国战区急需之战力的援助,史氏又积极经
营、扩大中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后来更造成中日最后决战时(日军的“一号


第224页
作战计划”)作战资源之严重误置,结果是中国几乎全面的惨败,盟国也就
顺理成章的阴谋出卖了中国应有的权益。

  在这场历史决战之中,日本的战略指导原则,从速战速决,演变为以战
养战,最后企图以击败中国作为决战的筹码,当然都有其设想的观点,但是
日本自始至终所犯的错误是,过度地低估中国抗日的决心与意志,因此日方
在每项战略实施之时,都没有全力的投入;日本同时还要留一手以防美苏的
插手,结果日军每次的战略行动,也就都没有达成其原先的设想。反观中国
方面的战略布局,从血战牺牲以建立抗日决心,从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坚忍,
从委曲求全争取盟国的合作,前两个掌握得相当适当,只有最后一项是错估
了盟国的立场,因此使得中国对日抗战,最后落得一个被盟国出卖的“惨
胜”下场。

  平心而论,第二次中日战争在正面的战场作战中,除了少数几场的防御
作战的胜利之外(但是有几场胜利对整个中日战争却产生了战略关键性的影
响),中国几乎都是在挨打的局面,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当然也是屡战屡
败),但是中国能够在经历近乎全败的挫折之下,仍然坚持地打下去,这种
民族的毅力,可以说是旷古罕见的;而日军虽然多数都能取得战场的胜利,
但是却一直拿不出全力结束中国作战的决断,在和、战之间,徘徊挣扎,最
终将战力消耗殆尽,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没有成为决定历史的大国格局。而
就战略的层次而论,则是中国的持久战略取得全盘的优势,日本的速战速决
战略,一直被中国拖着而成为空想,日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历史上战争胜败的主导关键,是在于政略与战略的高下。只有在战略
上,能够主动与支配整个战局,才会导致最终的战争胜利,而在战场上的一
些胜负表现,实在是兵家常事而已。中国是在战争的各个层次上,都落后于
日本,但是中国一直掌握战略的主动,中国人不怕牺牲,结果获得了最后胜
利。假如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来归纳中日之战的胜败基本原因,那么就是中国
做到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中国也决不停止抗战”,但是日本做不到“一
亿人玉碎”的牺牲。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2#
发表于 2004-8-16 12:31:43 |只看该作者
  没有出现决战的北方战线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二十一章



--------------------------------------------------------------------------------


    原本日军预期极高的华北之战,由于华军主力东调上海而落
  空,日军对此状况的整个应变不但迟缓,而且对于华军所发动的
  攻击,也一直没有发挥优势包围歼灭对方主力的效果。日军更没
  有沿着平汉铁路疾进,越过黄淮平原兼程南下,而对华中的重镇
  武汉造成战略威胁,反而误打误撞的先仰攻山西高原,而将作战
  兵力量分散,使得日军在华北平原最后只落得一个防御的态势,
  根本就不符合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原则了。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以极低的代价,就顺利地攻占了华北的平津重
镇,同时日本也发现曾经被视为抗日王牌的华军第二十九军,其战力也不过
尔尔,当然更加低估了中国部队抗日的能力,所以日军在攻占平津之后,日
本政府立刻向中国发出了签订城下之盟的外交讯息。当时,日本政府的策略
考虑是,假如中国就此低头认输,接受停战条件,日本当然就可以顺利进一
步宰制华北。否则日军最多在华北再打几场硬仗,歼灭华军的主力部队之
后,中国也必然服输。因此日军攻占平津之后,并未立刻进行乘胜追击与扩
大战果的行动,而是在等待国民政府对于签订停战条约的反应。另一方面,
日军也在华北集结兵力,准备与反攻平津的华军,打一场决战。因此日军攻
占卢沟桥之后,一时并无重大的后续军事行动。

第226页
21.1  华军布阵的零乱

  促成日本将卢沟桥事变扩大成为华北事变,这中间出力最大的,就是关
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中将。由于关东军对于半年多前,由自己所支持与培养
的伪蒙德王军队,在绥远百灵庙惨败一事,感到耿耿于怀。因此一直希望能
够找到机会,亲自出手,击败中国部队以扳回颜面,并且完成对内蒙的控
制,这样才能达成关东军的战略任务,就是争取与苏联决战的有利战略布
置。

  因此在华北驻屯军顺利攻占平津之后,关东军就一再的要求军部批准出
兵内蒙,攻占平绥铁路沿线。日军部也认为,无论华北事变如何解决,日本
最终都要控制内蒙,如果乘中国军队尚未大举增援华北之前,先行出兵攻战
内蒙古,也可以增加防苏的战略空间。因此在关东军的不断请战之下,参谋
本部就在一九三七年八月七日,正式批准日军可以沿平绥铁路进攻内蒙的军
事行动。

  而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扩大之后,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三十日,电令在内
蒙平地泉的十三军汤恩伯部,迅速赶往北平西北的战略要地 ---- 南口与居庸
关一带布防,以牵制日军沿平汉线南下,并且形成对北平的侧后方包围。因
为原先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是准备指挥主力兵团,在河北与日军进行决战,因
此特别在河北石家庄成立行营,准备调集大部队北上,并且要出动刚刚成军
的空军参战。

  华军在河北与日军进行大兵团作战的计划是由军政部长何应钦负责拟
定。中国已超过一百个师的主力作战部队调往河北地区(当时华军共有一百
八十个师),同时还准备出动空军轰炸平津两地,此战若是胜利则收复平
津,若是不利,则退守太行山与黄河所形成的防线。国民政府在这条防线
上,建筑了不少防御工事,希望能够与日军进行僵持性的战略对抗,以消耗
日军的战力。而日本军方也同样的认为,卢沟桥所引起华北事变,主要战场
将不脱华北地区,只要日军在华北的决战取得重大胜利,击溃华军的野战军
主力,中国势将屈服。因此,从日本国内调来的增援部队,全都在平津一带
进行集结,准备迎战,一场中日的大兵团作战,眼看即将在河北中、北部展
开。而平绥铁路沿线之战,将是这场决战开始之前的序战。

  不过,赶往南口的汤恩伯部在经过张家口时,却遭到二十九军刘汝明部

第227页
阻挡,刘汝明当时兼任察哈尔省主席,他认为察省境内多年都没有中央军进
入,假如汤恩伯部队过境,必然会给日军带来入侵察哈尔的藉口。当然刘汝
明并不知道,日本参谋本部已经批准关东军组织察哈尔派遣兵团,准备进攻
平绥铁路沿线的计划。结果还是靠西北军老长官鹿钟麟的出面解释,刘汝明
才放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河北的石家庄,二十九军冯治安部同样的阻拦
中央军北上布阵,要由石家庄行营进行调解。这里就看出二十九军的格局,
不但没有利用这两年多主政的时间,厚植准备抗日的战力,反而在中日的矛
盾之间坐大,把察哈尔与河北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二十九军战力没有增
长,中央军与支援部队又无法立刻进入阵地,负责在石家庄行营指挥的徐永
昌,已经担心若是要在河北进行决战,中国中央与地方混杂的部队,恐怕根
本无法协同作战。

21.2  南口之战

  在日本驻屯军等待与中国军队进行华北决战之际,关东军已经奉命开始
进攻内蒙境内、长城以南地区,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也决定,先对北平西
北方的南口一带战略腹背,发动反击。一方面固然是先解决受到夹击的威
协,其实一方面也是要阻止关东军扩大战区的抢功行动。因此,日本第十一
混成旅团首先在八月十一日,奉命进攻在居庸关与南口的汤恩伯部,这是卢
沟桥事变之后,中日双方的一场规模最大的硬仗。关东军方面,更是迫不及
待地由参谋长东条英机组成了察哈尔派遣兵团,在八月二十日由内蒙的多
伦,入侵平绥铁路沿线,一方面准备截断汤部的补给线,一方面则是准备控
制整个内蒙,因此华北战线的中日之战,首先就在平绥铁路一带展开了。

  唐恩伯部是蒋介石中央军中,一支能够打硬仗的部队,又已学到了一些
对付空中掩护攻击的战场技巧,此时由于抢先控制了地形险峻的南口一带要
地,因此把握了战场优势,并发挥主动灵活的逆袭作战,竟然将日军第十一
混成旅团的攻势打成守势,日军不但无法攻下华军阵地,反而成为受困待援
的局面。香月接到战报当然大吃一惊,皇军刚刚建立击败二十九军的无敌形
象,那里经得起战场不利的挫折,因此立刻下令日本战斗能力最强的第五师
团,由板垣征四郎中将率领,于八月十六日驰援第十一混成旅团,准备克日
击败汤恩伯部,攻下南口,以与东条英机的察哈尔兵团在平绥线会师。

第229页
  不料汤恩伯部越战越勇,日军第五师团虽然在火力与战技上,都拥有明
显的优势,同时拥有重炮与空军的支援,但是汤恩伯的部队,可以说是将士
用命,力战不退,造成日军第五师团的攻势进展得非常缓慢,板垣征四郎甘
脆下毒手,施放毒气攻击华军,香月同时又调派日军第二混成旅团支援第五
师团,于是中日两军在南口一带,可以说是寸土必争地浴血奋战,日本的华
北驻屯军更调动了飞机、重炮以及坦克等攻坚重兵支援。两军血战八昼夜,
直到八月二十四日,汤恩伯的部队伤亡已经超过一半以上,但是仍然守住居
庸关到八达岭等地的战略高地不退。

  不过这时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却顺利突破了察哈尔的长城防线,攻占
了平绥铁路的要站张家口等地,而威胁到汤恩伯部补给线的安全。蒋介石立
刻电令在河北中部布防的中央军卫立煌部,设法绕道晋、察边界,驰援汤恩
伯部,但是援军却进展缓慢,无法如期赶到。在察哈尔与山西边境,沿平绥
铁路布防的傅作义与刘汝明部阵地防线,已经被关东军的东条部所突破而
崩溃,于是汤恩伯部在损失过重与避免被包围的情况下,八月二十七日,才
奉命从南口一带的战略要地撤退。这样日本驻屯军才打通了平绥铁路,而与
关东军会师。日军在消除平津的侧翼威胁之后,立刻向河北中部,集结大
军,准备与中国进行决战。

  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所有地方势力,包括广西的李宗仁与白崇禧、
广东的余汉谋、云南的龙云、四川的刘湘、湖南的何键、山西的阎锡山、西
北军的精神领袖冯玉祥、中共的朱德等,都一致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抗日
决心与行动。在八月七日蒋介石主持的最高国防会议中,通过了对日抗战的
最高决策。依照原先华北决战的战略设计,军政部长何应钦正设法将中国的
作战部队源源北调之时,原本已经紧张的上海局势,突然在八月九日发生了
虹桥机场之冲突事件,日本的海军兵力,开始迅速在上海附近集结,并且对
中国提出威胁,因此南京与上海顿时陷入了军事冲突前的危机状态。

21.3  蒋介石决定改变决战地点

  上海的军事紧张关系,刚好刺激蒋介石对于准备在华北决战的作战计
划,开始产生了疑虑。而此时蒋介石受到中央军年轻部属陈诚、张治中等人
建议的影响,即与其在华北与日军决战,不如将地点改在上海更有利。因此

第230页
蒋介石决定进行战略大转向,华军决定在上海开辟华东战线,也就是由中国 
来主导战略的决战地点。 

  原本中日双方都预期两军会在河北进行一场重要的会战,但是在蒋介石
的个人决心改变之下,战略决战的地点就由华北改为华东了。这个考量的主
要优点是由中国方面来直接、主动控制战场决战地点,避免日军由华北沿平
汉线直扑武汉,而造成中国面临西南与东南被截断的战略劣势,一方面也是 
减少后勤支援线过长,以及地方部队协调不易的困难。当然德国军事顾问也
认为,在长江三角洲与日军进行决战,华军拥有水乡泽国的防御地利,中央
更为容易就近统筹战机,与灵活指挥作战。 

  其实蒋介石决定在华东决战的最大考虑,应该还是国际战略的运用,因
为上海是国际的大都会与金融中心,上海一旦开战,必然直接影响到各国的
利益,同时也能够争取到更多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越早争取到国际社会的
同情与支持,就能越早取得将战争国际化的制胜机会。当然一二八事变华军
在上海的表现,也让蒋介石认为,在上海决战对中国军队是比较有利的。

  由于日本发现,蒋介石的德式装备师,开始调往上海停战区集结,部分
的中央军也开始由华北转向华东运动,因此中国在华东的军力增加到开始威
协日本在上海的利益与安全了。这时候,日本海军早已按捺不住动手的冲
动,因为海军认为,绝对不能让日本陆军主导所有的对华侵略成果,否则海
军将很难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以发展可以与美国竞争的海上实力(美国国会
刚在两年前,通过十年的造舰计划,以因应日本退出华盛顿会议所约定海军
军力比例的挑战)。 

  因此,当八月十二日午后,蒋介石的中央军在上海集结的情报传回东京
之后,日本海军异常的激动,迫使其政府在八月十二日夜间,召开四相(首
相、外相、陆相、海相)特别协商会议,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大将,强烈要求
政府支持海军有权保障日本在上海侨民的安全与利益,并且要求派遣陆军到
上海,以对中国的政治、金融与工业中心,给予致命的一击。

  事实上,当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消息传出之时,正在台湾海峡演习的日本
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就立刻回师上海,并且密电日本海军部,要求
增加在上海的陆战队兵力,准备护侨,同时进一步的建议,日本应该在上海
与南京一带,对中国战略心脏进行攻击,这样可以同时破坏中国的工业、金
融与政治中心,才能迅速迫使中国屈膝,而达成速战速决最高战略目标。

第231页
  当时日本陆军省估计,在长江三角洲最多只要使用三个师团的兵力,就
可以让国民政府遭到惨败。但是日本参谋本部仍然认为,日本应在华北进行
决战,坚持不愿向华东派遣大量的陆军部队,不过由于陆相杉山元过于低估
中国的作战能力,认为若在华东同时发动攻击,日军正好双管齐下,迫使中
国快速的屈服,所以支持海军的建议,在首相近卫的调节下,终于迫使参谋
本部同意,以最低数量的陆军,支持海军在上海的军事行动。

  日本海军在得到参谋本部同意陆军出兵之后,立刻在上海采取强硬的立
场,大批日本的海军陆战队与海军舰艇涌向上海,此时蒋介石已经将中央军
中,最为精锐的八七与八八两个德式装备师,由张治中指挥,调往上海备
战。中日两国同时在上海增兵的举动,当然把上海的冲突气氛提高到临界
点,大家都想先发制人。

  结果中日两国的军队在八月十三日下午,在上海的八字桥正式引爆了军
事冲突,日本驻上海的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少将,在接到冲突消息之后,立
刻下令在上海的日军,对华军发动全线攻击,于是中日双方在上海爆发了八
一三战争。由于蒋介石已经决定了在华东决战的部署,因而把中国的军队主
力由华北调往华东,因此八一三上海事变,立刻后来居上的发展为中日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团决战,双方的准备都很仓促,但战事却打得出乎意料
之外的惨烈。

  接着在八月十四日蒋介石正式发表抗战自卫声明书,当天中日两国的空
军,也全面交战,中国空军竟然旗开得胜大败日本空军,使得日本政府震惊
且羞怒,因此决定在上海大动干戈。日本政府在八月十五日的御前会议中,
决定宣布总动员令,以及成立了战时最高的军事机构大本营,负责与政府联
系以指挥总体战,大本营奉敕令决定,开始准备组织华北方面军以及上海派
遣军。

21.4  日军组成华北方面军与上海派遣军

  日皇于是下令,改组华北驻屯军,增调四个师团以及加入各种特种部
队,组成华北方面军,总兵力达到二十八万人,由寺内寿一大将出任司令
官。同时指派松井石根大将出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统帅包括多艘航空母舰
与主力舰的海军部队,加上二个师团的陆军以及特种部队,前往上海。日本

第232页
决定准备在两条战线上,同时给予中国致命、快速的打击。不过此时的日本
参谋本部,仍然认为中日两国主力的决战地点是在华北,可是蒋介石却已经
决定,将决战地点改在华东。

  八月三十一日,日本的华北方面军(寺内寿一)正式组成,下辖第一军
(香月清司),统帅第六师团(谷寿夫)、第十四师团(土肥原贤二)、第
二十师团(川岸文三郎),与重炮兵第一、第二旅团,及其它特种部队。第
二军(西尾寿造中将),统帅第十师团(矶谷廉介)、第十六师团(中岛今
朝吾)、第一〇八师团(下元熊弥)与重炮兵第六旅团及特种部队。并且以
第五师团、一〇九师团、原华北驻屯军旅团,加上特种部队以及临时航空兵
团,作为方面军的直属部队。而原属关东军支援的第一、二与十一旅团,则
视作战地区的运用,亦配属华北方面军。这是日本自从日俄战争以来,最大
的一支海外作战部队战斗序列,非常显然的是日本准备在华北对华军,进行
一场迅速能让中国屈膝的历史性决战。不过日本对于蒋介石,已决定把华东
战线转为主力决战的战略,并未充分地加以掌握,此时上海方面的作战,已
经开始演变成为空前的大兵团作战,最后造成日本大本营不断被迫增加对上
海的兵力支援,最后甚至要从华北方面军抽调部队赶往上海,因而造成华北
作战战机的延误。

  由于日军是将决战的主力摆在华北,但是中国方面却开始明显地抽调主
力东调,并且对与华北的日军,采取守势作战,因此日本所准备与预期的华
北决战并未发生。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于是被迫决定,由日军主动出
击,捕捉华军的主力。九月四日,由日本第一军沿平汉铁路南下发动主攻,
第二军则沿津浦路南下,然后向西攻击,形成左翼的助攻1,而方面军的直
属部队第五师团,则由山西迂回,进行右翼的围攻,日军的作战目标是兵分
三路,企图在河北保定附近进行合围,以歼灭华军主力。不过,一九三七年
中国华北天气反常多大雨,造成日本部队运动困难。

  但是华军的主力此时已经转向东线,当时华军在河北中部的布防是,第
一战区的中央军卫立煌部与西北军孙连仲的部队,共同防守平汉线,而由宋
哲元的二十九军,防守津浦路;蒋介石一度派冯玉祥出任第六战区司令长
官,负责指挥其旧部西北军,但是遭到其旧部石友三、韩复渠的强烈反对,
___________
1 左翼、右翼是从日本华北方面军的指挥角度来看,例如左翼的第二军,在作战地图上是靠
东线。

第233页
很快地就被迫撤销,可见当时中国指挥系统的复杂性,特别在华北地区,阎
锡山、宋哲元、韩复渠还是各有自己的山头,中央在战略指挥上,经常是鞭
长莫及而不能完全贯彻军令,这也是河北的决战不能如计划进行之原因。

21.5  意外提前引爆太原会战

  日本的华北方面军,虽然拥有绝对优势的火力,但是在平汉线与津浦线
的进展相当的谨慎与缓慢,不过华军也面临协同作战的困难,程潜与徐永昌
解决不了中央军与西北军之间指挥与后勤的问题,蒋介石又将上海作战当成
绝对的优先,因此中国在华北的各军,并未建立协同作战的能力,多数都只
能各自为战而已。但是二十六路军的孙连仲部队,以及中央军五十二军的关
麟徽部,在保定作战中,表现优异,给与日军相当猛烈的抵抗,但是在津浦
路的二十九军,却再也没有打出士气与水准。日军在河北缓慢地向南推进,
显然是在等待与华军的主力接触,不过日军的战略预期是完全落空了,直到
九月二十四日,日本的第一军才攻占保定,华军顺利脱离战场,日军并未获
得歼灭华军主力的机会,于是迫使寺内寿一决定,日军继续深入,沿平汉线
南下进攻交通与军事重镇石家庄。

  这时蒋介石既已将决战的主力东调,于是下令平汉线的中央军主力部
队,沿正太铁路向山西高原的战略高地集中,以协助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
山防守山西,因此让出了战线侧翼。日军虽然顺利攻占石家庄,但是仍然没
有捕捉到华军。不过这时由于日军第五师团与独立旅团,在山西北部作战不
力,被阻在忻口,因而诱发华北方面军为了支持第五师团作战,提早发动攻
占山西的作战2。

  因为日本的华北方面军,既然无法在河北的作战行动之中照原计划,围
歼中国的主力部队,于是关东军蒙疆兵团(原先的察哈尔派遣兵团改名)在
山西北方的右翼,全力抢攻山西北部平绥线的重镇大同,以进逼山西内长城
防线。而在山西战略要地大同作战的华军,竟然在部队没有及时进入阵地,
就被日军快速进军的蒙疆兵团打得七零八落,阵地全线溃散。阎锡山因而无
法有效掌控内长城以北防线的状况,气得枪毙了军长李服膺,华军只有不战
___________
2 这是日军经常在战略上所犯下的错误--原先计划一旦出了情况的变化,日军很难迅速应
变,但是在次要的战场上,往往为了挽回“日军无敌”的形象,日军又会贸然地发动大规模的
非计划性作战。

第234页
而退撤离大同,退守内长城防线。(这时只有过内战经验的华军,根本不能
了解一支现代化、一流水准的日军之武器、战术运用与其作战速度,因此在
刚开始的作战上经常是无法招架日军的攻势。)

  这引起在大同东南方作战的日军第五师团,跃跃待试地向山西深入,因
为第五师团在南口的平绥铁路作战中,就比不过察哈尔派遣兵团的表现,如
今又怎能眼看着察哈尔兵团手到擒来地攻占大同?(事实上,日本关东军与
华北方面军一直在为内长城防线,进行“地盘”的争执,关东军总是想控制
察哈尔南部与山西北部,造成华北方面军极其不满)。

21.6  平型关大捷的历史真相

  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本来就是个野心极强的军人,九一八事变占领中
国东北就是他“盖世”的功业,如今他那肯低头让人,所以板垣决意深入山
西,以抢回被关东军夺去的面子。于是日本第五师团朝向灵邱、平型关以及
忻口一线进兵,与蒙疆兵团由大同南下,对太原形成钳形攻势3。

  同时日本大本营发现华东作战,已经转为新的主力决战地区,日军在上
海已经感到兵力分配不足的问题了,因此决定从华北方面军抽调两个半师团
(第六师团与第十六师团,以及国崎支队),投入上海作战,这样一来华北
方面军就根本不可能在华北发动重大攻势,只有将剩下的部队,改投入山西
作战,于是整个华北作战的重心,就“意外”地转向山西,而中国方面最为
担心的状况,即日军会以大军越过黄淮平原南下,直扑武汉的作战,日大本
营不单是根本就没有认真的设想过,此时也不再有军力加以实施了。

  由于蒋介石将固守山西高原,当成华北作战的战略重心,因此调派大量
的部队支援第二战区的阎锡山,山西更是阎锡山所经营的“独立王国”,长
达二十年以上,当然不容日军轻易得逞。大同既失,华军决心全力在内长城
防线,进行固守决战。平型关是这个战线的一个防御重点,刚好日军第五师
团,由灵邱向平型关进军,与是阎锡山与傅作义、杨爱源商议,指挥包括中
央军、晋军以及八路军,在“平型关4”一带进行口袋战术布阵,准备包围
___________
3 但是板垣的运气实在太差,他攻击的路线,刚好碰到华军的主力,先在平型关,后在忻
口,都受到不小的损失,因此造成华北方面军不得不将大量部队投入山西,以支援第五师团的
非作战,这样就造成日军整个战略重心的失控。
4 其实真正的地名应是“瓶型关”,因为被这场作战的宣传误报,竟改名成为了“平型
关”。


第235页
与反击日军长驱直入的攻势,以巩固太原的外围防线。

  而所谓八路军的林彪一一五师所创下的平型关“大捷”,只是这场作战 
中的一个小型伏击战而已(单独地伏击到日军一支补给车队)。当时真正防
卫平型关的是刘奉滨师,属于孙楚指挥,在他的右翼是刘茂恩军团,高桂滋
军,左翼则是傅作义军、陈长捷军,日军的第五师团与第二混成旅团,猛攻 
平型关阵地,展开血战,日军部队于九月二十一日发动侧翼攻击,越过平型 
关战线,而深入华军所布置的战线口袋之中,两军陷入激战。

  因此当时第六集团军司令官杨爱源,下令所指挥的华军,分成五支部
队,开始渗入日军后方,进行搅乱日军在平型关后方的战线,对于日军补给
线进行游击战。而其中林彪师共有一万多人,奉命在平型关的东南方,属于
右翼助攻部队,进行敌后游击。

  九月二十五日凌晨,林彪师以秘密灵活的游击运动方式,在小寨附近的
土沟,逼近日军一支营级(大队)的运输补给部队,然后发动近距离的突
击,在半天的战斗中,全歼了这支总数在五百人以内,以后勤支援为主的日 
军部队,仅抓到俘虏一人(后来还是让他逃脱了),俘获步枪两百支而已。
只是当时八路军的战报夸张战果,说成林彪一一五师与日军万余人作战,击
毙日军四千余人,是与实情有极大的出入。整个平型关作战,是一场硬仗,
日军伤亡了四千多人,可是林彪部队并未参与正面的作战,只是在平型关战
役中,奉命负责敌后游击任务而打了一场胜仗,但是称之为“大捷”,就太
过夸张了,同时也扭曲了平型关作战的整个情势真相。

  由于日军第五师团的前锋部队,在平型关附近,竟遭到华军口袋战术的
合围,而陷入苦战之中,当然引起日本华北方面军的震动,因此方面军要求
由山西正北方南下的蒙疆兵团,兵分二路,一路直接参与平型关作战,以解
日军第五师团前锋之围,一路则是绕道越茹口,包抄华军平型关阵地的侧
背。在日军支援火力以及生力军的赶到之下,华军为了避免受到日军的包 
抄,奉命后撤到忻口阵地布防。林彪的部队就此脱离战场与指挥,转进太行
山北部,开始建立游击基地,去全力发展共军的实力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3#
发表于 2004-8-16 12:32:45 |只看该作者
21.7  激战空前的忻口作战

  忻口与雁门关是太原北方的门户险要所在,华军既然从平型关退到忻

第237页
口,阎锡山就决定在忻口进行保卫太原的决战,他的部署如下,以中央军的
卫立煌为主组成中央集团军,以中共的朱德部队为主组成左翼集团军,以杨
爱源指挥右翼集团军,以傅作义部队为主组成预备集团军。日军则由板垣率
领第五师团以及第二、第十一旅团,直扑忻口。

  阎锡山仍然在忻口部署口袋战术,日本第五师团板垣,负责主攻忻口华
军阵地,板垣是准备以日军优势的火力与机动力,在空军的支援下,采取中
央突破的攻击方式,直扑华军中央集团军的阵地。十月一日起,中日两军在
忻口阵地,展开了非常激烈的遭遇战,华军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琪以及多
位旅长,都在忻口阵地壮烈成仁,多处阵地是反复易手;而华军在战力悬殊
之下,仍然力战不退,继续据险守住阵地的防线,一直苦战到十一月二日。
而进攻忻口的日军第五师团,虽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是仍然无法越雷
池一步。

  此时日本的华北方面军,又接到日军在忻口作战,再度受阻的情报之
后,寺内寿一大将,只有立刻命沿平汉路南下的日本第一军,派遣部队由石
家庄西进,越过娘子关,包围太原,以攻击忻口华军的侧翼,这是日军一个
大包抄作战。日本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决定,第十四师团沿平汉路继续南
进,但是第二十师团则由石家庄西转,仰攻山西高原,准备闯过娘子关而直
接攻击太原,以包抄忻口华军的侧后防线。

  而这时华军的孙连仲部,已经转守正太路与娘子关一带防线,因此与日
军二十师团发生激战。孙连仲部在十月二十二日,成功地包围在沟关的日军
第七十七联队,造成几乎全歼日军的辉煌战果,日军第二十师团也受阻于娘
子关一带。于是香月清司只有再下令,抽调日军的一〇九师团的部队,由北
方的侧翼攻击华军阵地,以支援第二十师团,这使得华军在娘子关的作战,
受到日军两路的包围,阵地接着被突破,由正太铁路西进的日本第一军部
队,终于在十月二十六日攻陷娘子关,华军在太原的西方门户因而洞开,日
军准备跟着攻下太原,以包抄在忻口防线的华军。

  这时阎锡山知道情势险恶,因此在十一月二日,下令在忻口防御的华
军,向南转进,以进行太原城的保卫战,并下令傅作义出任太原卫戍司令。
但由于华军从忻口阵地撤退得太迟,通往太原的交通路线又是狭长的山谷地
形,在日机猛烈的炸射之下,华军的撤退乱成了一团,完全失去部队建制的
完整控制。华军部队在仓皇与混乱中退向太原,日军第五师团卯足全力一路

第238页
追击,同时日军的第二十师团与一〇九师团,已在太原东方形成拦腰截击的
攻势,华军根本无法按照命令退入防守太原的预定阵地,使得傅作义成为无
兵可调的光杆卫戍司令。幸好日华北方面军,为了让第五师团保留攻占太原
的颜面,因此下令第二十与第一〇九师团,暂时勒兵不动,而使得华军有机
会越过包围而继续南退,傅作义在空城计下,只防守太原一天,就只有突围
而去。十一月七日,日军攻占太原。

  这时日军虽然攻占太原,但是仍然没有达成歼灭华军主力的作战任务,
因此香月清司下令第二十师团与第一〇九师团,继续沿着汾河与同蒲铁路,
向南追击华军,日军最后一路攻到山西、河南与陕西交界,黄河边的风陵
渡。日军经过长距离的战场追击,并没有消灭到华军主力,而此时日军的补
给线已经拉得太长,兵力不足的问题也十分严重,而一度四散的华军,开始
在日军补给线后方出没攻击,迫使在山西南部的日军收缩战线,以保持战
果。

  而在平汉路的日军第十四师团,此时也深入到河南北部的漳河,同样的
受到补给困难与兵力不足的问题,无法再往南进攻,而华军同样的开始渗入
日军阵地的后方,对日军的补给线进行游击战。这正是八路军的作战特长与
发展的机会,八路军就在开始山西高原、太行山山麓以及河北、河南丘陵
地,迅速地扩大势力,对日军构成游击战的威胁;共军也开始在黄河流域的
中下游地区,控制了独立自主的根据地。

  而在内蒙的日军,则由新成立的二十六师团(这是因为华北方面军与关
东军,强烈争执对于山西北部与长城以南战区主权的争夺,最后迫使东京军
部裁示,直接由参谋本部控制二十六师团)以及关东军第一独立旅团,由大
同沿平绥铁路西进,由于华军部队多数已经调往山西进行太原会战,因此日
军没有受到强烈的抵抗,在十月十七日,一路顺利攻占了平绥铁路的终点包
头,日军终于完成对于内蒙大体的控制。

21.8  华北作战的检讨

  虽然日军在华北作战的行动中,除了在山西作战的局部地区之外,一直
保持主动攻击的优势,迫使华军一再退出防守的阵地与城市,但是日军却没
有办法在黄河以北,歼灭华军的主力,一方面华军主力根本不在华北,剩下

第239页
的华军,不但抵抗意志出奇的坚强,而且部队败而不散,都能有效脱离日军
的包围,再度的集结作战。

  之后,日本华北方面军接近三分之一的部队,被抽调支援华东战场决
战,以及日本大本营要求,华北方面军在中国东北的冬季冰封期间,必须减
少作战任务,保持兵力运用的弹性,作为关东军防苏作战的预备兵力5,因
此日本的华北方面军只能就地整补,以等待新的作战命令。

  华军在华北采取败而不降的战术,同时颠倒战线作战,在日军控制战线
的后方,发展游击战,威胁日军战线的补给线,使得日军在深入华北之后,
派在维持后方补给线的兵力,还要多于前线作战的部队。这种作战方式,已
经使得日军陷入大量消耗战略资源的困境之中,主要的兵力不能用在继续的
战略攻击,反而用在维持补给线上。

  就战略上而言,日军的攻占山西,是有着控制华北平原战略侧翼的作
用,但原先日军之所以进攻山西高原,则是为了挽回担任侧翼掩护的第五师
团作战失利的面子,同时为了追击华军转向山西高原集结的部队,华北方面
军将作战部队主力,转向山西调动,没有沿铁路快速的南侵。最后日军虽然
攻占山西,不但没有歼灭到华军主力,反而是困守在山西各个战略重镇之
中,必须用大量的兵力来维持日军的补给线。

21.9  日军大本营缺乏战略远见

  其实日军攻占山西、陕西与河南交界的风陵渡,实在是取得极大的地缘
战略优势,假如当时日本政府能够全面地动员兵力,以达到真正亡华的战略
目标,那么日军可以在攻占山西之后,运用征服整个中国的大战略眼光,大
量增兵投入中国战场,以十个师团的兵力,由山西渡河,其中三个师团,进
攻陕西的关中与延安,然后西进截断甘肃与苏联的交通路线,另外一路则由
五个师团越过秦岭,直捣四川,深入云南,两个师团沿汉水进逼河南、湖北
与陕西的边界,对武汉形成侧背牵制的战略包围。

  这时日本同时以海军支援机动兵力优势,封锁东南沿海,随时准备对东
南的重镇发动攻势,这样中国就根本没有力量分兵向西南大后方增援,以抵
___________
5 因为苏联在中日全面战争之后,成为国际上唯一公开“支持”南京的政府,双方缔结条
约,苏联提供军备与空军到中国作战,甚至有情报指出,苏联可能正在考虑,在必要时对日本
宣战。

第240页
抗日军这样深入的攻势,而蒋介石的大西南抗日基地的战略布局,也就发挥
不了作用。此时日军再各以五个师团分兵两路,一路沿平汉线南下,一路沿
长江西进,会师武汉之后,再攻华南;日本的陆海军再在华南沿岸以三个师
团登陆夹击,那么中国很可能就会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的一到两年之内战败投
降。若是日本依照这个战略的进行部署,日军用在中国的陆军部队,最多只
要三十到三十五个师团,加上海空军的支援投入,总数八十万日军,真的就
有机会在两年内灭亡中国。

  但是日本从开始就一直低估中国的抵抗意志,多数的日本军方人士都普
遍的认为6,日本只要动用局部与有限武力的打击,给中国几次致命的打
击,中国就会屈膝投降,但是当中国总是败而不降,反而不断地凝聚再生战
力,迫使日本一再增兵,最后日本在华的总兵力,已经提高到百万以上,仍
然无法击败中国,这就是日本缺乏战略远见,与其历史眼光错误的结果。

  从各种作战的形式条件而言,分析中日之战,日本是应该赢却没有赢,
中国是应该输而没有输。原本日军预期极高的华北之战,由于华军主力东调
上海而落空,日军对此状况的整个应变不但迟缓,而且对于华军所发动的攻
击,也一直没有发挥优势包围歼灭对方主力的效果。日军更没有沿着平汉铁
路疾进,越过黄淮平原兼程南下,而对华中的重镇武汉造成战略威胁,反而
误打误撞的先仰攻山西高原,而将作战兵力量分散,使得日军在华北平原最
后只落得一个防御的态势,根本就不符合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原则了。
___________
6 其实不只是日本,世界其他各国的军事专家,多半也持接近的观点,甚至包括协助蒋介石
的德国军事顾问在内。反而只有苏联真正的了解中国的抵抗意志,要比外界知道的强劲。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4#
发表于 2004-8-16 12:33:46 |只看该作者
摘录自郑浪平着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第二十二章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时间:一九三七年八月到同年十一月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





--------------------------------------------------------------------------------


中日的历史决战之中,再也没有一场的会战,能像淞沪会战这样打得惊天动地与扣人心弦,中日双方所动员的部队总数,最后超过了一百万人,所有现代的武器,如空军飞机、海军舰炮、坦克、毒气都大量的出笼。但是同时,以及最为原始的作战方式,面对面的以刺刀格斗、甚至石块投掷,也有或是最为壮烈的人肉炸弹,也全都派上了战场。而且战斗就在十里洋场的上海都会区的租界边缘进行,新闻记者可以一方面在大饭店的阳台上喝咖啡,一方面远眺中日两军的浴血作战,这种大会战的规模与型态,恐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当时参加淞沪会战的绝大多数中国的军人,根本就想都没有想过他们将面对一场最现代的三军联合立体作战,以及在毒气与八英寸炮弹攻击下的可怖景象。但是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中国绝对不能再让日军为所欲为地蹂躏下去,华军决定,假如没有武器可以抵挡日军的攻势,他们的身体就是拒敌的唯一长城。

在卢沟桥事变开始恶化,迅速的扩大成为华北事变的时候,中日双方的领袖们,已经多少有些知道,中日之间恐怕无法避免一场历史的大决战。但是,中日两国的军政决策者,在刚开始考虑决战的地点与方式之时,都没有要把上海当成中日两军大决战的地点。当时中日双方都曾经准备企图在华北地区,进行军事决战的较量,但是战局突然出现戏剧性的大变化,预期华北的决战没有打热,反而是上海的冲突,演变成为中日战争历史中,最大规模的会战。


22.1 中国决定在上海应战
在一九三一年的一二八事变之后,中日双方在上海的军事冲突,都受到国际社会强烈的干预,要求中日两国不要在上海地区进行战斗,以免影响到国际社会的重大利益。因为上海不单是中国的金融与经贸中心,也是一个国际经贸金融的大都市,世界各国在上海有着极大的商业利益,上海的精华商业区,是属於国际强权拥有主权的租界地,因此在国际社会的要求下,上海划出非武装的中立地区,以减少中日之间的军事摩擦。中国正规军不能在上海市区附近布防,但是日军却可以在其租界地内,建筑防御工事,日本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处在这里设立司令部,日本海军的第三舰队,则在附近的水域巡弋。(列强与日本的海军船只依照不平等条约,可以自由进出中国的内河水道)。
但是在卢沟桥事变(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开始扩大之后,上海的紧张情势也跟着快速的升高,因为日本在上海拥有租界虹口,同时派驻了海军的重兵防守,而中国抗日风潮民气最盛的地方,也在上海,华北的中日冲突,立刻引爆上海强烈的反日民气,上海人民自动自发的抵制日本人所有的活动,甚至开始威胁日本人的生活安全。

而日本的海军一直想在大陆政策上,强化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增加争夺建军资源的筹码,因此日本海军不甘心由陆军一再的主导侵略中国的政策。根据日本海军的观点来看,假如中日两国在河北与内蒙进行决战,那么日本海军仍然只是一个支援的角色而已,何况在一二八事变之后,日本对於上海的攻防,就有着极大的军事兴趣,因此日本在上海的日租界中,秘密的建设了有如要塞般的防御工事。当中国人民反日的风潮开始在上海出现之时,上海的日本侨民与工商业都受到影响,日本海军当然立刻展现强势的做为,增加部队,进行护侨的工作,同时也强烈的建议日本参谋本部,应该在上海展现军力,以打击中国的政治与金融中心,来增加速战速决战略的威力。

不过日本参谋本部的战略部署,一直是以防苏做为国防的重点,因此实在不希望再将军力分散到华中,所以并不同意海军的要求,在上海增兵。但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上海也发生了中日之间的冲突事件,八月九日,中国的保安队在虹桥机场,因为穿着便衣的日军大山勇夫中尉,闯越机场封锁线而被射杀问题,立刻成为中日双方在上海最为严重的交涉事件。

--------------------------------------------------------------------------------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起,上海已是接近风云急变之前的紧绷状态,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爆不可测的冲突,华军与日军都在争取抢先布防战斗据点的时机,便衣的部队更是夹杂在人群之中,互相的刺探军情与寻找有利的地形。   

--------------------------------------------------------------------------------
  



依照过去中日冲突的惯例,这种日军有人死亡的事件,是可以扩大成为正式的战争冲突(卢沟桥事件,既无人死伤,也无实物破坏,尚且都能扩大为攻占北平、天津的华北事变,何况虹桥机场日本死了军官),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与经贸中心,距离首都南京更是十分的接近,虹桥机场事件爆发,给日本海军在上海增兵得到了藉口,日本的海军陆战队,首先在八月十一日,增援上海。日本驻上海的军政首长,向上海当局,提出强硬无理的要求,於是上海局势的发展,立刻蕴含着爆炸性的危机因子。

因此上海出现了极度爆炸性的危机发展,迫使蒋介石在衡量各种因素的考虑之后,决定将精锐的中央军,开始调往上海布防,以防局势急转直下,而危及到首都的安全,当然蒋介石同时已经有改变决战地点的大战略考虑。而日本方面同样的重视上海的紧张局势,在海军强烈的要求之下,日本政府与参谋本部终於通过,派遣陆军增兵支援上海,於是中日双方的军队,开始迅速的在上海市内与近郊集结。京沪警备区司令张治中积极请战,在八月十一日晚上,蒋介石同意派遣负责中央警卫部队的八十七、八十八师前往上海,同时开始调集更多的部队向上海外围地区移动,也有化装的保安队与便衣队,在八月十二日清晨,大量的华军开始驻进上海市区。

中央军的在上海市区出现,立刻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大幅报导,上海市民更是民气高昂的欢迎中央军的保家卫国行动,但是对於日本在上海的军队,就造成极大的压力,因为中日双方都在设法争取先发制人的机会。日本海军将蒋介石调派大军驻进上海的情报,回报日本之后,日本海军大为震动,日本政府当天晚上就举行四相会议,决定日本陆军要在上海增兵,以保护皇军与侨民在上海的利益。

日本在上海的驻军更是在接到增兵的消息之后,挑衅的动作更为的加大,於是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起,上海已是接近风云急变之前的紧绷状态,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爆不可测的冲突,华军与日军都在争取抢先布防战斗据点的时机,便衣的部队更是夹杂在人群之中,互相的刺探军情与寻找有利的地形。一时之间,中日双方出现大军云集,以及设阵布防的动作,上海局势紧张到随时可以爆发冲突。

22.2 八一三上海事变
究竟是谁先在上海开出第一枪,现在已经无法清楚的查证,但是可以比较清楚知道的是,在八月十三日上午九时过后不久,於上海的北站与宝山路一带,爆发了日军便衣队与中国保安队射击事件,接着事件持续扩大,上海各处都开始传出枪声。十三日下午,在八字桥的持志大学附近,中日双方爆发了更为直接的射击事件,中日两军当然立刻进入阵地待命,而在当天的下午四时左右,日本陆战队司令部,挂出了全军作战的战旗,停在黄埔江与长江水域的日本舰队,立刻万炮齐发的射击中国军队阵地与上海市区,於是中日在上海的冲突,就在八月十三日的上海街头正式开战。

虽然上海之战,原是在卢沟桥事件牵引之下,藉着虹桥机场意外而引爆的。但是在中国方面,蒋介石已有将战略重心,从华北转移到华东的计划,在虹桥机场事件之后,蒋介石更开始下令进行战略方向大转弯,抽调大军赶赴上海,准备改变与日本的决战地点与战略方向。不过日本参谋本部,仍然希望中日能在华北决战,所以设法控制上海军事冲突的规模,但是也绝对不能让华军占到上风,因此日军在上海的军事反应,是属於战略上的被动方式。因此在危机开始恶化之时,日本的参谋本部,还尽量想控制上海的战事规模,以避免战局的扩大与恶化。

--------------------------------------------------------------------------------
  
华军能够在上海争取到主动与猛烈攻击,的确是让日军大吃一惊,假如日军没有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内,秘密的建设了比要塞还要更为坚固的军事据点,以及日军若是没有绝对优势的海空军火力掩护,中日双方真的凭战场上实力,在上海进行较量,日军还真有可能被华军赶下黄埔江。   

--------------------------------------------------------------------------------
  



但是对於在上海的中日双方的前线指挥官,都记得一二八事变的前车之鉴与历史的教训,因此,谁都想先发制人的抢先发动攻势,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日本海军希望能够立刻扩大攻占据点,以利援军部队登陆,而华军的挥官与参战部队,正是当年参加一二八事变的原班人马主力之一,中日双方都在誓为当年作战报仇的心态下,也决定针锋相对,设法抢夺有利的作战时机与位置。中日双方的战线主轴是在黄埔江的东西向作战,华军由西往东进攻,企图将日军赶下黄埔江,日军是由东往西打,企图扩大日本援军登陆的桥头堡。

不过,提早的爆发上海战事,对华军比较不利,因为当时华军兵力集结的部署速度,根本比不上日军的增援速度(日军从本土的海岛出发,只要五到十天,就可赶到上海,华军则要三到五星期,才能由华中、华南到达上海),八一三爆发战事之时,在上海的华军,并未完成优势的部队集结,但是指挥官张治中复仇心切,中日双方的部队又不断的爆发部署的摩擦交火,因此中国方面就决定不惜冒然的全面开打。

而虽然上海的日本租界与军事基地,在中国的领土之内,但是华军显然的缺乏正确的情报,并不知这些年来,日本军队早已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内,秘密兴建了比要塞还要坚固的军事据点。因此日军在刚开始冲突时,虽然在人数上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的劣势,但是日军一方面可以据险顽抗,一方面则有日本优势的海空军火力支援,所以中国的部队作战虽然勇猛,几度的近距离攻入日军阵地,但是却无法攻克日军的要塞据点,华军缺乏事前情报掌握,以及没有攻坚火力的严重缺点,在此次功败垂成的战斗中暴露无遗。

华军能够在上海争取到主动与猛烈攻击,的确是让日军大吃一惊,假如日军没有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内,秘密的建设了比要塞还要更为坚固的军事据点,以及日军若是没有绝对优势的海空军火力掩护,中日双方真的凭战场上实力,在上海进行较量,日军还真有可能被华军赶下黄埔江,这就是蒋介石最为精心培养的全德式装备的八七师(师长王敬久)与八八师(师长孙元良)的勇猛表现。但是华军的兵力与火力仍然无法取得优势,特别是没有足以攻坚的重型武器,单靠部队英勇的攻击表现,仍然无法攻破日军在上海有如要塞般坚固的据点。

当中日两军在上海正式开火之后,国际强权此时才感觉到,他们在上海的利益受到影响,这才装模作样的提出停战的调停要求,蒋介石基於中国的战略原则,就是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下,不得不对国际强权的要求,有所敷衍,日本则是利用机会喘息,以困守待援,因此增加了华军在早期攻势的国际困扰因素,上海之战一开始,华军虽然取得攻击的先机,但是却终於没有达成赶日军下黄埔江的目的。


22.3 中国空军英勇御敌
而日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的空军兵力,先对中国的空军,进行歼灭的打击作战,因为日本对於中国加强的部署空军战力,早就觉得如芒在背,所以作战的优先目标,就是要歼灭中国刚刚在培训养成的空军,日本空军根本就不相信中国空军能够有任何真正的战力。同时日军飞机也对中国的军事与平民目标,也进行大量的炸射,以造成中国平民大量的伤亡,以制造中国人民惧战的恐慌心理。但是中国空军却展现了超水准的反击,使得日军的空军,伤亡惨重。

按照中国原先的作战计画是,在华北决战,因此中国新编的空军也奉命北调,准备轰炸平津,但是在蒋介石决定将中日的决战,改在淞沪之后,空军奉命紧急南飞,刚驻进基地,就爆发八一三上海作战,日本的第三舰队以绝对优势的火力,猛轰中国守军的阵地,造成中国军队极大的伤亡。因此中国空军决定在八月十四日清晨,主动对日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中国空军第一波的攻击目标,就是停在长江水面上的日本舰队,中国空军对日本舰队成功的突击,立刻激怒日军,因此日军立刻下令,动员日本空军,优先猛烈的歼灭中国空军。

日军立刻调动从台湾新竹机场为基地的日军木更津与鹿屋联队战机,企图一举攻击京沪地区的所有中国空军的基地,以歼灭中国空军挑衅日军的战力,不料当天入侵的日本空军机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高志航队长所率领的战机反击,结果是首开中日空战全胜记录,中国空军以六比零的战绩大胜,日本空军简直不肯相信这个结果,而全体中国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可以说是欣喜若狂,国民政府立刻宣布八月十四日为中国的空军节,以记念中国空军这种超乎水准战绩的历史表现。

日军更是无法接受这个「皇军无敌」之神话竟遭到打击的事实,所以日本空军立刻在第二天(八月十五日),全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国空军,发动歼灭性的攻击,以讨回日本空军失去的军威,结果是日本飞机遭到更大的损失。在连续三天的中日密集空战之中,日本的空军竟然被击落四十六架之多,台湾皇民心目中的「飞天战神」木更津与鹿屋联队,更可以说是被中国空军打得溃不成军,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兴奋的中国人民,竟然不畏日本飞机到来的空袭警报,纷纷的跑到屋外与制高点,观看中日飞机的空战缠斗,为中国空军纳喊助威,各地纷纷举行火炬游行,以表达他们对於中国空军的支持。

--------------------------------------------------------------------------------
  
沈崇诲烈士以人机一体的方式,撞上日本军舰,阎海文烈士跳伞,但是拒绝向日军投降而举枪自尽,不但赢得中国人民的热泪与尊敬,就连日本都觉得可以拿这些中国空军烈士的英勇表现,做为激厉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榜样。   

--------------------------------------------------------------------------------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5#
发表于 2004-8-16 12:35:06 |只看该作者
日本空军之「惨败」可以说是造成日本的举国震惊,也许日本至今仍然不能了解,为什么日本优势的空军,竟然会被中国弱小的空军,打成这种难看的败相。当然中国的空军才刚刚勉强成军,因此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与日本空军相比,但是由於日机的轻敌与华军奋不顾身的力战,确实发挥了令日本空军受到重创的效果。

其中以沈崇诲烈士以人机一体的方式,撞上日本军舰,阎海文烈士跳伞,但是拒绝向日军投降而举枪自尽,不但赢得中国人民的热泪与尊敬,就连日本都觉得可以拿这些中国空军烈士的英勇表现,做为激厉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榜样。「支那空军勇士」让日本军民真正感到中国民族主义的热血精神,日本要想打败中国,恐怕要付出比三个月还要长许多倍的时间,当然历史最后的结果是,日本不但没有打败中国,还向中国无条件投降!

而面对日军在上海困守待援,日本大本营在八月十五日决议,立刻派出增援上海的部队,由松井石根大将组成上海派遣军,以日本的第十一师团与第三师团的部队为先锋,加派航空母舰战斗群,支援第三舰队,前往上海地区作战。在八月二十二日,日本上海派遣军的援军抵达了上海,立刻分兵在黄埔江码头登陆,以驰援被困的日军,并且将主力从长江沿岸的浏河、川沙口到吴淞口,在华军阵地的侧背登陆,企图包围攻击上海日军基地的华军。

22.4 中日在上海形成主力决战
於是中日双方的上海之战主轴,开始由东西向,转为南北向,日军从长江沿岸登陆,作战轴线由北向南延伸,企图切断华军与南京方向的补给线。因此中日之间淞沪会战的主战场,就在上海西北的郊区展开,整个战场的方圆半径,不过几十公里左右,但是中日两军在此血战长达两个多月,死伤的人数超过五十万人以上,几乎是达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地步,而战斗最为激烈的罗店与大场,由於中日两军争夺激烈,更是成为名符其实的血肉磨坊。

华军先发制人的攻击,没有击溃日军的防御阵地据点,反而引来日军援军的侧翼包围,这时蒋介石已经决定将主力决战的地点,放在上海地区了。於是立刻重新部署在上海作战的兵力,成立第三战区,派出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防守浦东到杭州湾阵地,张治中的第九集团军防守上海市区,而陈诚的第十五集团军负责上海市郊到长江的防线。而此时日军攻击的重点,正是上海西北方的市郊地带,日军希望能够切断华军与南京相连的补给线,以包围在上海参战的华军。这时候,日军还没有看出,蒋介石已经决定将华军的主力部队,在上海孤注一掷的与日军决战,由於华军主力源源涌到,造成日军一再的被迫增兵,日军只是希望能够解上海之围。




--------------------------------------------------------------------------------



这次日军记住一二八事变的教训,在上海派遣军中,大量的抽调各个师团的工兵单位,特别增加各种桥梁设施的装备,以增加日军在河道之间的运动能力,并且避免在上海的市区作战。松井石根先将主力放在攻占上海西北郊区的宝山到罗店一线,以扩大日军登陆的滩头阵地,而陈诚的主要作战任务,则是「反登陆作战」,於是中日两军的主力,就在这个地区进行非常惨烈的阵地争夺战。

由於日军拥有绝对的海空军优势,特别是日军的海军炮舰的火力,更是全球第一的,对於华军阵地,进行近乎摧毁性的密集射击,弹幕的威力可以说是打得天摇地动,华军是血肉横飞。华军那点轻炮兵,根本没有还手的力道,於是华军在长江沿岸阵地,可以说是死伤无数,其中以守宝山的姚子菁营,是全营战死无一生还,最为壮烈,其实在罗店争夺战中,华军牺牲的程度,几乎也是到了全部队牺牲的有死无回的程度,罗店成为名符其实的血肉磨坊。陈诚的第十五集团军,才打不到半个月,就已经少了一半以上的兵员,到了九月十日,华军才放弃反登陆的滩头决战,退到河道密布的内陆,防守马路河到蕴藻滨,以及潘泾到杨泾的地区。

此时松井石根虽然攻占罗店,但是无法有足够的兵力,继续的向南攻击,以切断华军的上海与南京交通线,而完成对上海华军的大包围。因为在上海市区以及东区的华军,仍然在对受到围困的日军阵地,进行猛烈的攻击,松井石根必须要抽调兵力,支援这些地区的战斗。

此时的上海之战,已经成为全球新闻关注的焦点,没有一个国际军事专家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华军竟然能在上海力战日军,以为最多防守一个星期的战斗,竟然打了一个月以上,华军猛攻张华滨车站,攻势之猛烈,令中外记者看得目瞪口呆,日军只有全力投入部队稳住战线,在黄埔江中的日本舰队,更是不断进行弹幕射击的火力掩护,整个上海租界可以说是全被炮声与火光所笼罩,日军拚死反击的结果,也只能勉强守住阵地而已,北站、八字桥等阵地,仍然不动如山的守在第九集团军的手中。

这时日本的大本营才意识到上海战事,正在发展成为一场超级大会战 [1],日军原先规划的上海派遣军兵力,根本不足以击败华军,於是日本参谋本部在九月十一日决定,对上海派遣军进行大量的增兵,而正式组成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调动日本第九、十三、一○一师团,台湾旅团、炮兵第五旅团,以及抽调大量的工兵特种作战部队,与海空军支援作战部队,增援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这样,日本的上海派遣军已经是拥有五个师团,两个旅团,以及陆海空的特种与支援部队,总兵力人数超过十六万人,日本决心要在上海地区的会战中,与华军一争高下,但是日军仍然没有想到,华北决战已经不可能发展,华东会战才是中日之间的真正决战。

--------------------------------------------------------------------------------
  
为了守住大场,夺回蕴藻滨防线,蒋介石也把手边可以调动的兵力,全都耗尽了,而军政部长何应钦表示,在战事最为激烈的时间中,一个师的部队调到火线,只能维持半天,就已经报销。   

--------------------------------------------------------------------------------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6#
发表于 2004-8-16 12:36:19 |只看该作者
蒋介石也在九月二十一日,下令改组第三战区,自己亲自兼任战区司令长官,将上海的作战部队分成左翼作战军(陈诚),中央作战军(朱绍良),右翼作战军(张发奎),同时将所掌控的中央军,几乎全数的投入战场。而此时从华南、华中,甚至西南的各路诸侯部队,也毫无保留的陆续赶往上海战场增援,中国几百年没有出现这样的勤王之师(拥护中央)四集,而共同抵御外侮的作战情景,上海的战事,已经融合了中国所有军民的血泪、力量与注意力。

松井石根得到增援之后,还是将主力放在上海西北部的郊区,以进行对华军的侧翼包围作战,不过此时日军深入内陆,已经没有威力强大的海军舰炮的火力支援了。日军从九月十一日到十月二十日的四十天之内,在这个地区的作战进展是,从潘泾打到杨泾而已,东西的距离是五公里,多处阵地的争夺,可以说是几度相互易手,华军的每个据点大都是拚到弹尽援绝,血肉成河,才不能不退。松井石根用尽各种作战的王牌,最后才终於在十月七日,突破蕴藻滨河道的华军防线,攻到上海西方郊区的交通枢纽大场。日军只要攻陷大场,华军在上海市区以及浦东的部队,也只有退出阵地,以免受到日军的包围。

为了守住大场,夺回蕴藻滨防线,蒋介石也把手边可以调动的兵力,全都耗尽了,而军政部长何应钦表示,在战事最为激烈的时间中,一个师的部队调到火线,只能维持半天,就已经报销了。迫使蒋介石最后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其舅子宋子文所掌握的税警团,都调出应战,以防堵蕴藻滨战线的崩溃。而税警团是以总队的编制 [2],下辖两个支队共有六个团,其中留学美国军校的第四团团长孙立人,在防线争夺战中,可以说是奋不顾身的反覆冲杀,几度夺回阵地,自己身负重伤,因而使得税警团的声名大噪,孙立人也就成为华军的新星。

虽然中国空军一再的以寡击众,但是究竟是实力有限,两个月内,中国的空军终於消耗殆尽了,日军从此几乎掌握了长江下游地区的绝对空优。华军要想前往战线已经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许多的华军部队是还没有到达前线,就已经一路遭到日机攻击而受到损失,后勤支援与伤患后送更是非常的困难,经常是处在时断时续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宋美龄竟然还冒险亲自前往上海慰问伤患官兵,结果在路上遭到日机炸射,车毁人伤,被迫出国疗伤,这在现代战史而言,是几乎绝无仅有的实例。而蒋介石以最高统帅之尊,更是四度亲身冒险,前往上海前线指挥,而其中一次,更在苏州附近遭到日机追击炸射,个人生命几乎遭到不测。这种上自最高统帅夫妇,下到非正规军的武装力量,全都义无反顾的投入战线决战,表现出中国是要把这半世纪所遭到日本欺凌的屈辱与愤怒,全都化为与日军决一死战的行动,全中国上下的目标只有一个,要打出中国作战的士气与信心,要叫国际社会肯定中国的表现。

而在十月十七日,李宗仁的桂军王牌部队,第二十一集团军增援到前线,蒋介石认为中日两军在上海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因此决定将二十一集团军,当成决战的预备队,立刻的投入战场,企图反击日军攻势,以争回蕴藻滨防线。但是由於这次的出击,时间上过於仓促,计划的配合又不够周延,而在战线上配合攻击的部队,根本已经没有战力可以发挥运用,因此造成攻势受挫。

日军立刻运用这个华军攻势受挫时机,发动反击,华军的阵地陷入支离破碎的状态,日军终於在十月二十五日攻陷战略重镇的大场,直逼苏州河,因此华军在上海作战防线,有被日军切断的危机,第十八师师长朱耀华因为大场的战线被突破,全师阵地溃散而拔枪自杀。因此在大场阵地被日军攻克之后,蒋介石只有下令华军的部队,全都后撤过苏州河,重新布防,事实上,在奉命撤退之时,华军还一直坚守闸北、江湾到庙行的市区阵地,日军根本无法越雷池一步,因而日军把坚守闸北阵地,不曾后退半步的八十八师,称做「可恨之师」。

为了营造国际舆论的报导与支持,蒋介石亲自下令,八八师留下一个营的兵力,据守四行仓库,与日军周旋到底,这就是被人传颂一时的「八百壮士」事迹,最后在租界各国的请求之下,这支孤军才退到租界之内。虽然这种作战无补於全局,但是却有极强的宣传效果。让中国人民兴奋,令日军脸上无光。

22.5 日军决定从金山卫登陆
此时,日本的大本营,对於日军在上海一直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可以说是已经陷入困惑与激怒的状态,国际社会开始怀疑日军的战力,日本人民也开始从狂热中体会到挫败与死亡的忧虑。日本大本营再度权衡整个的中日战事发展,认为既然华军已将主力放在上海,因此日本要想速战速决,也只有在上海击溃蒋介石的主力,而松井石根经过三度增兵,还是无法取得决战的胜利,日本大本营除了再度增兵之外,也别无其他的选择。

於是日本大本营在十月二十六日,以临参命一二○号,做出最新的战斗序列的调整,下令由华北方面军抽调第十六师团,加入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给松井石根增加决战的预备队兵力。同时另外以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一四师团,以及国崎支队等特战与支援部队,组成第十军的战斗序列,由柳川平助中将率领,前往上海地区参战。这样日本上海派遣军与第十军的部队,总计为九个师团两个旅团,人数达到二十七万人。

蒋介石眼看九国公约会员国,将在十一月三日於比利时召开会议,主题是讨论中日之战,蒋介石希望华军能够在上海地区继续作战,以利於中国提出国际仲裁,因此没有将已经面临作战力量衰竭的华军部队,向京沪线后方的纵深预定阵地调动,反而要求华军继续设法固守已经残破的阵地,而松井石根的部队,在得到大本营的支持与压力之下,只有拼命的设法强渡苏州河,继续的攻击华军阵地,於是中日两军又在苏州河南岸,陷入浴血的苦战之中。

正在此时,日本增援的第十军,突然在十一月五日,在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抄包华军防线南方的背后。虽然蒋介石在上海作战初期,曾经设想过日军从金山卫登陆,抄包华军战线的背后可能,因此在沿岸建有简单的防御工事,以及留有部队监视。但是由於华军在上海的决战过於激烈,因此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抽调,蒋介石与德国军事顾问都认为,日军也已经全力的投入上海正面作战,不会有兵力再投入杭州湾的登陆。

蒋介石没有想到,日本大本营也是把所有的赌本,都投进了上海决战,竟然由华北方面军抽调兵力,组成第十军战斗序列,而由杭州湾登陆,迂回进攻华军防线的背后。蒋介石闻讯之后,立刻火速的调兵阻挡,但是华军事实上也没有兵力可调了,六十二师的回防阵地已经太迟,第六十七军刚从河南赶到,根本还没有完成集结,立刻就被日本第十军的主力所击溃。事实上就算是华军在杭州湾阵地待命,也根本没有可以阻挡日军第十军三个半师团登陆的军力。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的战略企图,非常的明显,就是要从背后抄包在上海决战的华军,准备围歼华军主力,但是非常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蒋介石此时已经乱了方寸,没有对於这个情势的变化,做出即时与果断的退兵决定。蒋介石虽然设法抽调一切可能的部队去杭州湾沿岸,企图阻挡日本第十军的登陆与推进,但是却迟迟没有下令在上海地区参战的华军,立刻进行有计划的撤退。因此造成在杭州湾登陆的日军,有如势如破竹的直扑松江,准备切断沪杭路的交通,因而对在上海的华军,展开全面包围的态势。

日本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成功,加入上海外围战斗之后,日本大本营为了统一日军在上海地区的作战指挥,在十一月七日,日本大本营下令,组成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由松井石根大将出任方面军司令官,统帅上海派遣军以及第十军的部队,对上海方面的华军,进行致命的合围。而在华军方面,可以说是陷入全面受到包围的危机与混乱之中。

而直到十一月八日,华军在上海的战线,已经面临全线崩溃的动摇,蒋介石才下令在上海作战的华军部队,进行全面的撤退,这样撤退的时机,迟了将近三天,造成华军几乎是以溃散的方式,脱离战场。一路上,华军各个单位,完全乱了章法,各自寻求突围与逃命的方式,先前退却的部队,担心日军的追击,因此大量的破坏桥梁与道路,使得后续撤退的华军,根本无路与桥可走,所有的重装备,几乎完全损失殆尽。 十一月十三日,日军完成对上海地区阵地的合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表退出上海的声明,淞沪会战进行长达三个月,华军寸土必争的浴血抵抗,的确造成全世界媒体的注意与震惊,使得日本企图三月亡华的作战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但是,由於华军在上海的作战,缺乏弹性的运用,因此发生军力超额透支的危机,几乎将蒋介石所累积的一些抗日战力的储备,完全消耗殆尽。蒋总共调集七十八个师投入战场,后续仍有十几个师没有赶上作战。所幸是,日军虽然击溃华军,但是仍然没有办法歼灭华军,更无法屈服华军继续作战的意志,所以日军在攻占上海之后,立刻就面临下一步将如何结束战争的战略争论,至於是否需要攻占中国的首都南京,就先在日本的参谋本部中,掀起一场论战。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7#
发表于 2004-8-16 12:38:14 |只看该作者
22.6 改变中日战略轴线的会战
检讨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战略历史上的大问题,当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上海决战的策略,是否适当? 因为一般的解释,特别是陈诚的意见是,担心日军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在华北平原会获得战场优势,一旦日军沿平汉线大举南下,那么中国就会无险可守的迅速被日军分成东西两块,中国的军政中心既无法西迁四川,日本又可以运用海空军支援的绝对优势,将华军主力在东南歼灭,历史上中国南方政府,都是遭到这样战略所击败的。

这种战略分析,当然有其极强的说服力,但是事实上,日本参谋本部却从来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这样的作战计划(但是中国方面却不知道),因为日本认为若要这样攻击中国,必然是旷日持久,并且动员太大,日本认为只要攻击中国刚刚建立的工业地带与军政中心,最多再封锁中国的海岸线,中国就绝对会屈服的,中国那有能耐撤退到西南落后地区,还能与日本对抗。所以中国最为担心的日军由北而南的攻势,却是日本没有认真考虑过的,但是中国却不能不加以防范。

--------------------------------------------------------------------------------
  
中国放弃在华北的决战,以及在华东果断的形成决战,是掌握战略主动的正当决策,一旦由日军控制战略主动,华军将更会首尾难以兼顾。   

--------------------------------------------------------------------------------
  



不过假如就此认为,蒋介石决定移转决战地区的构想,是战略上的重大错误,又不全然有理,因为中国部队的机动性极差,假如完全采取守势作战,将会无法取得战略的主动,日军若是可以掌握战略的主动,一旦日军在华北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迟早会对长江三角洲的政治、金融重心,发动攻击的,这样蒋介石根本无法两面兼顾,因此不如由中国主动地在上海发动攻势,强迫日军改变战略决战的地点,对於中国更为的有利。

当然蒋介石在选择上海的考虑重点之一,恐怕还是希望在上海决战,容易引动国际社会的干预,中国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是「以时间换取空间」,其真正的意义就是在此,只有设法将中日之战,引动国际社会的支持,最终能提早扩大为全球的为自由之战,中国才能有机会死中求生。

所以中国放弃在华北的决战,以及在华东果断的形成决战,是掌握战略主动的正当决策,一旦由日军控制战略主动,华军将更会首尾难以兼顾。从日军华北方面军战斗序列的组成,即可显示日本对於在华北决战的准备,是多么迅速与完整,假如华军真的以主力反攻华北,蒋介石更是鞭长莫及无法有效指挥,而延长的补给线也将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因此日军将会在华北更为轻易的大获全胜。日军仍是可以以海空优势,随时的威胁上海地区,中国无法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布防。

而以当时中国的国情,也不可能允许蒋介石在上海按兵不动,看着日军在上海进进出出的部署,否则舆论与诸侯们,会真的怀疑蒋介石与日本有默契,或是认为蒋介石的抗日决定,是别有用心的借刀杀人,不敢也不愿在自己的地盘与日本作战,专门挑诸侯们的地盘与军队抗日。这在宋哲元与韩复渠的身上都可以看出来,因此他们不肯施出全力与日军拚搏,而在蒋介石表达中央决心抗日,要求各路诸侯前往南京共商大计之时,西南的龙云、刘湘等人,也曾经担心这是蒋介石的政治圈套,因此蒋介石必须要在自己的地盘,用自己的中央军,与日本进行殊死战,才能清楚的证明,抗日并非消耗诸侯部队的藉口。

--------------------------------------------------------------------------------
  
当然蒋介石在上海指挥的这场决战,可以说是超越过他的能力与经验范围之外,也超过华军的武器、训练与能力之上的。但是中日之战,本来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国无论在那里决战,都得要面对日军绝对的优势   

--------------------------------------------------------------------------------
  



不过由上海决战所展开的松沪会战,是中日历史,甚至是人类战争史上少有的大会战格局,虽然日军得到海空军优势支援下,造成了中国军队过度惨烈的牺牲,但是这是战场战术指挥上的问题,而非战略决策的问题。假如蒋介石能够控制住军力,不要全部的投入在上海近郊,而能适时的全力拉长防线的纵深,把松沪会战打成长江三角洲会战,而不只在上海四周进行决战,及早的让部队进入预先设好的防线,灵活的运用轻装部队在水乡泽国之中进行逆袭,那么中国军队在战场的牺牲并不会如此之大。这场会战几乎把蒋介石中央军的大部分主力,给全部地消耗掉,当然也造成多数的诸侯近乎毫无保留的派兵支援抗日作战,这是中国两百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整体团结作战。

当然蒋介石在上海指挥的这场决战,可以说是超越过他的能力与经验范围之外,也超过华军的武器、训练与能力之上的。但是中日之战,本来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国无论在那里决战,都得要面对日军绝对的优势,中国不可能不战而弃守上海,因为这不但是中国税收、工业与国防的重镇,更是民心士气与国际形象的象征所在,蒋介石要先不惜代价的打出几场硬仗,才能稳住民情军心,争取到国际的同情与支援,否则中日抗战根本就支持不了八年!

不过华军在相对弱势条件下,假如能够进行一些调整,仍然可以在上海打得更好,那就是事先的情报若是做得更为完整,在争取先制攻击时,就能集结更为优势的兵力,特别是集中使用可以攻坚的火力,应该可以取胜。而在发现日军据点防御过於坚固之时,能够灵活的转政日军较为脆弱的防线,而分割日军的防线。而虽然中国的海军实力,连与日本海军正面接战的能力都没有,但是若能大幅地加强水雷的运用,可以发挥高度阻敌作用,这比华军在江防浴血的反登陆作战,还要更能够有效果。

而在上海郊区的主力决战时,华军过於着重维持战线与争夺一些据点,造成过於重大的伤亡,也属於不智,华军应该进行更为纵深的防御,留下更为充足与弹性的预备队,而与日军进行对抗,会比一再死守战线据点,也许会更为有表现。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华军在全盘的战局中,太过於集中上海市的决战,事实上,应该把纵深拉到长江三角洲,才能充分的疏散日军优势火力,发挥河道水乡的阻敌效果,以及运用预设的国防工事防线。

蒋介石指挥华军在上海作战的重大疏失是,在作战双方对抗长达三个月之久,蒋介石竟然没有派少量部队,或是参谋督导人员,认真实际的检视长江三角洲的国防工事,进行作战之前的必要整理与准备,以及整体防御的规划。结果等到中国军队,从上海地区溃退到防线之后,才发现无法顺利的进入阵地应战,也没有任何的支援与接应,华军根本无法使用这些战线作战,结果几百万元投资的防线,就在几乎没有发生效果的状态下,被日军轻易的突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8#
发表于 2004-8-16 12:39:22 |只看该作者
假如蒋介石能够在十月中旬,开始有计划的将参战部队,逐步的退出上海市区,把阵地的纵深拉开到苏州河南岸,并且将增援的桂军主力部队,负责接应前线有计画退出战线的部队,这样中国的部队能够带着完好的装备,开始部署在事先建好的国防线上,并且动员地方政府与民众,开始打扫整理防御工事,补充粮食、饮水以及燃料,后续增援的部队也尽量的留在京沪与京杭地区,成为防御作战的预备队,这样将淞沪会战拉开成为京沪会战,那么日军恐怕就会遭到更大的麻烦与更多的损失了。

当然,基本上,中国是一个全方位落后的国家,连军队的指挥与后勤系统,都存在极多的矛盾与不相容的问题,全靠蒋介石个人居中协调指挥,而前往上海作战的部队,根本不能有准确的事前规划与掌握,各路诸侯是在讨价还价之后,自己要保留实力之后,才派出部队投入战场,运输工具落伍与不足,因此蒋介石经常处在无法掌控部队应战的状况。许多的军队不能适应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作战,对於日本的海空军,以及坦克、重炮与毒气等杀伤力极大的武器攻击,更是连见都没有见过。

--------------------------------------------------------------------------------
  
松沪会战改变了中日作战发展的态势,中国以弱势与守势竟然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日军拥有优势与攻势,却无法决定战略发展的方向与决战的地点。此外这场血战真正的打出中国人民的信心与热情,推翻了国际社会公认的「日本三月亡华」看法。   

--------------------------------------------------------------------------------
  



华军长期作战最大的问题是,一旦接战之后,部队出现人员的死伤与装备的损坏,就无法迅速的得到补充而恢复战力,因为中国没有完整与统一的后勤系统,更没有受过军训的后备军人,征兵制才在试办阶段,因此勉强由各地强征而来的补充兵员,根本就是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平民,各军的武器系统又分为十几种,要补充的武器不是缺货,就是补充上了,部队还不一定会用。

而日军最大的优点就是完备的兵力补充系统,以及高效率的后勤支援系统,作战部队本身就有后备兵的建制,而受过军事训练的后备军人,更是很容易的在部队中发挥战力,因此中日两军在接战之后,第二回合整补之后再战,中国部队的战力会大幅的减少,但是日军仍然可以保持相当的水准。

而日军虽然最后取得淞沪会战的胜利,但是日军一直迟了两个月以后,才真正掌握到蒋介石华东决战的作战意图,因此,日本在逐次增兵的状况下,无法速战速决的在上海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假如日军能够早些在上海一次地集结重兵,同时在开战的时候,就以重兵指向太仓以西的战略据点登陆,然后大胆的深入,直接切断华军在上海与南京之间的交通线,那么华军在上海早就被日军所包围,会更早失去缠斗的力量。同时日军也不应过於自恃火力与兵力的优势,专门攻击华军阵地,采取硬碰硬的打法,反而应该设法进行机动迂回的攻击,才能增加获胜的机会。

日军能够将第十军用在金山卫的登陆作战,可以算是作战的杰作,这样从华军阵地的后方,进行大迂回包围的作战,是瓦解华军在上海作战的高招,造成华军出现失控性的退出战场,装备与人员的损失,更是非常的巨大,不过日军竟然无法包抄与围歼到中国的主力部队,这也显示出,日军作战规划上的疏失。

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华军的阵地,已经使得世界各国对於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而日军久战未胜,日本的民心士气,则出现了怀疑与困惑,日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日本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日本面临最后的溃败,也就成为无法避免的命运了。

而松沪会战改变了中日作战发展的态势,中国以弱势与守势竟然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日军拥有优势与攻势,却无法决定战略发展的方向与决战的地点。此外这场血战真正的打出中国人民的信心与热情,推翻了国际社会公认的「日本三月亡华」看法,虽然无法「感动」国际社会对日立刻进行制裁,却也让国际社会开始更为同情与支持中国的抗日作战。

--------------------------------------------------------------------------------
  
蒋介石与全体军民的共同结论是,虽然上海作战失败了,但是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
  



总之,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只要中国不屈服,中日两军的东线作战绝对是不可能避免的,与其让日本掌握主动,不如让日本陷入被动。虽然日军并没有沿平汉线长趋武汉的作战计划,但是中国却不可不防这步,蒋介石主动改变东线成为主力战场,有着后勤与指挥的实际需要,因为华军主力与补给,多数来自长江以南地区,当时的陆路运输能力,在日军空军压力下,无法支持大军的北部作战,但是若在上海作战,不但地理较近而且长江即是运输的动脉,而上海作战,是蒋介石的地盘所在,就近指挥,灵活方便,因为在华北战线就会出现严重的鞭长莫及的指挥脱线问题,石家庄行营就是在各军不听指挥的情形下,在混战中沦陷的。

当时国民政府发表的撤退声明,可以说是对於这场会战的过程与意义,做出最好的历史见证与结论: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蒋介石与全体军民的共同结论是,虽然上海作战失败了,但是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22.7 参考资料
蒋纬国编「抗战御侮」,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黎东方「细说抗战」,王辅「日军侵华战争」, 黄仁宇「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


附注:
[1] 这场会战的规模,可以说是自一次大战德、法之凡尔登会战(the battle of Verdun,1916)以来,世界所发生之最惨烈的一场恶战。
[2] 总队编制的兵力接近一个军,由於上海财政的经费充裕,以及规避日本的压力,蒋介石允许税警团总队拥有德式正规军的装备,黄杰任总队长。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59#
发表于 2004-8-16 12:40:49 |只看该作者
阴错阳差的南京保卫战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二十三章



--------------------------------------------------------------------------------


    日军攻占了南京,并且以无法想像的残忍手法来对付中国的
  军民,但这种历史上空前的暴行,不仅无法屈服中国人的抵抗意
  志,反而更为激起整个中国民族的悲愤。中国人不怕死,也不怕
  凌虐,中国人即使真正地打完最后一发子弹、流光最后一滴鲜
  血,也绝对不会对日本侵略者屈服与投降。对于蒋介石而言,抗
  日的战略已非常的明显,中国可以丢掉首都,但是中国不会停止
  抗日,中国将继续引诱日军深入其广大的战略空间之中,即使这
  代表着更多的中国军民要牺牲,更多的领土遭到摧残与占领,但
  是中国决心抗日到底。  


  在淞沪会战尚未完全结束之时,有关是否要进行南京攻防战,就已分别
在中日双方统帅部之内,掀起了重大争论的“意见战争”。日本大本营方面
是考虑是否有必要进攻南京,中国军委会方面则是考虑是否有必要防御南
京。

  这种奇怪的争论,看起来是有些荒谬,因为中日两国既已全面交战,日
本理所当然要攻下中国的首都南京,以达到政治与战略上“屈服”中国的目
标。而中国当然要防卫自己的首都,以掌握本国政治与战略的中心,指挥全
国继续的对抗日本。但是,当时之交战双方,却有着非常特别的状况,造成

第262页
日本犹疑着是否要进攻南京,而中国则是考虑是否要防卫南京。

  在法理的形式而言,中日双方尚未经过正式宣战的法定程序,日本当时
对中国用兵的最高战略目标,是希望保持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尽量以局部
性的“事变”方式,采取分割的原则,来处理与中国的各种战争冲突,日本
并不希望与中国进行全面的战争,以免陷入中国广大的战略空间之中,日本
想要的是逐步蚕食中国。

  七七事变之后所引发的华北作战与松沪会战,其实都已超过日本的预期
了。所谓日本可以在“三个月”内亡华的构想,并非日本军部单纯、轻率与
狂妄的设想,而是有着相当科学、实际数据支持的估计。在卢沟桥事变扩
大,日本决定派兵进攻中国之时,日政府并无完全占领中国的策略。日本确
信中国在遭到几场严重作战的失利后,就会向日本屈服,接受让日本控制华
北与内蒙古的条件。同时日本可以进一步操纵中国的市场与资源,以支持与
配合日本准备与苏联和美国之“终极作战”。

23.1  日军为应否进攻南京而激烈争论

  日本与中国进行的全面作战,主因只是由于日本政府对七七事变处理失
控,将局部战事演变成为全面大战,使他觉得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在华北给
予中国重击,然后迫使中国让步,使得日本可以进一步的掌控中国的内蒙与
华北地区,而不是日本预先设计与谋划的结果。

  日本没想到因为海军在上海的介入,给了蒋介石一个借势转换决战地点
的机会,因而引爆了八一三上海事变。日本军部基于国家颜面以及军方的形
象,不肯也不愿在上海这个国际都会作出任何让步,因此才在上海与中国开
辟第二战场。日本原先在上海的作战目标,也不过想要在上海痛击中国军
队,攻战中国的金融、工业与经贸中心,造成对长江三角洲精华地区,以及
首都南京安全的威胁,以增加其迫使中国签下城下之盟的筹码而已,因此日
本的战略规划,还是进行华北决战。

  日本当然知道中国的持久作战战略,是企图“诱敌深入”、“以空间换
取时间”,所以日本政府与军部中,有不少负责的官员,包括首相近卫,外
相广田,大本营的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都认为对华的战争,必须要能够适
可而止,之要能够在局部的冲突上取得胜利,并迫使中国接受日本所提的停

第263页
战条件,日军就没有必要继续在中国深入的作战,因为日本的资源有限,同
时扩大与中国的战争,会影响到对共产主义国家苏联的最后决战。所以在淞
沪会战中,日本大本营早就划下日军在上海作战范围的“制令线”,所有部
队不得越过苏州、嘉兴以西的地区作战,日本大本营就是担心日军会在中国
的战场上,越陷越深。

  因此日本政府认为,他已占领中国华北的政治、经济中心北平与天津,
以及控制了山西的战略高原与黄河以北地区,加上在淞沪会战中,几乎击溃
了中国的主力作战部队(特别是蒋介石培训之德式装备的中央军),因此日
本政府与军部都曾考虑,是否无需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后,进一步地对中国首
都南京发动攻击;中国在遭到如此重大的作战损失之后,“应该”会接受日
本的和谈要求。而日本若是进一步进攻中国首都南京,将会使得中国政府陷
入决心抗战到底的心理反弹之中。

  而日本大本营也同时认为,在华北作战与松沪会战中,日军付出的代
价,已经超过了在日俄战争中伤亡的总数,日本人民开始会对战争感到恐惧
与厌倦。同时日本政府也根据情报判断,蒋介石正与苏进行军事联系,苏联
有可能会投入战场,以对日军造成背后的攻击。所以日军最好能够及时见好
就收,集中足够的实力,来防范苏联的偷袭。何况日本一直认为能以分期的
方式,蚕食中国,比较有利。

  当时,苏联是唯一以武器公开支持中国作战的国家(当然还是要中国出
钱买),而苏联准备随时对日本作战的传闻又很多,为此,日本大本营曾经
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紧急电令关东军进行戒备,同时下令华北方面军停止
延津浦路南下渡过黄河的攻击行动,以保留兵力,在必要时支援关东军与苏
联军队作战。所以日军并不希望与中国继续战下去。这时候日本眼见上海的
战事,日军已获得胜利,九国公约的会议又正在召开,各国有意介入调停,
因此日本主动进行外交出击,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十一月二日,辗转向德国
驻华大使陶德曼(Dr. Trautmann),提出中日议和的七点条件,条件内容出
奇的“宽松”:一、内蒙古自治。二、华北中立区扩大过平津铁路以南,华
北地方的主权仍属中国。三、上海停战区扩大,由国际共管。四、中国停止
排日。五、共同防共。六、减低日货关税。七、尊重外国在华权利。日本外
务省请求德国居间调停,所以大本营起初并不同意华中方面军向南京追击的
要求。

第264页
  不过为了加强外交运作的压力,日本大本营在十一月七日,宣布成立
“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任命松井石根大将统领上海派遣军、第十军,与
所有海空支援作战部队,以九个师团,超过二十五万的兵力,展示日本有可
能乘胜追击,而会进一步地将战争推向整个华中地区,以迫使中国政府接受
日本的条件。同日,日本参谋本部在政府的请求与参谋次长多田骏的同意
下,发出第六百号的临参命,明确地限制华中方面军,不得越过苏嘉铁路以
西的制令线,进行任何的军事行动,以等待国民政府对于和谈的答复。

23.2  日军前线部队抗命决定进攻南京

  但是来自淞沪会战前线的日本军队,却力主必须立刻乘胜追击,直到攻
陷中国首都南京,才能进一步歼灭中国陷入溃散的作战主力、屈服中国政府
的作战意志、争取更有利于日本的和谈条件。特别是来自第十军司令官柳川
平助的意见最强烈。此时日本第十军形成华中方面军的左翼,在太湖以南,
沿着杭州通往南京的方向,进行战场扫荡,追击溃退的华军。由于第十军在
杭州湾登陆,以大迂回作战的方式,从背侧攻击中国在淞沪地区的守军,造
成已疲惫不堪的中国在上海作战的部队,出现溃败,一路曳甲弃兵、仓皇逃
命,日本第十军并未遭到猛烈的抵抗。

  因此,第十军根本不了解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激战的代价,因而认
为他们才投入战场,根本还没有真正展露身手的机会,就已攻到大本营的制
令线了,所以第十军军长柳川根本就漠视大本营的规定,而独断地直接下令
第十军的部队,以强行军的方式,从太湖以南地区,沿着京杭公路,尽一切
可能的力量,朝向南京方向,深入追击撤退的华军。

  同时上海派遣军也同样力主乘胜追击,因为他们在上海激战三个月,才
能勉强击退中国守军,“皇军无敌”的神话因而为之动摇,所以他们急欲进
一步攻击中国首都南京,以挽回他们的声誉,更不能让第十军捡到战果。所
以上海派遣军也同样的以追击华军以及扫荡战场为名,在太湖以北,沿着京
沪路朝向南京追击。华中方面军指挥官松井石根,同意上海派遣军与第十军
的进攻南京立场,因此设法动员一切的关系与方法,向东京进行游说,要求
大本营立刻发布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

  日本华中方面军下辖的第十军与上海派遣军,以独断的军事行动,越过

第265页
制令线,在太湖的南北两岸形成钳形攻势,朝向中国首都南京方向进军,造 
成了日军大本营极大的震惊与困惑,因此参谋本部特派作战课长河边虎四
郎大佐,前往华中方面军视察,以实际了解日军作战状况,并且控制日军不 
得超越制令线作战。日本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前线的军队与大本营中的少
壮派军人,事实上已经互通声气。许多作战行动,都是由前线部队发动,再
由军部内的少壮派响应追认,最后政府不得不接受继承的事实,而这次的进
攻中国首都南京作战行动,整个过程也是同出一辙。果然河边大佐在前线被
第十军的将校所说服,带着支持日军立刻攻击南京的立场,回到东京进行游
说。

  日本大本营在前线部队的压力及内部少壮派军官响应之下,日参谋本部 
的最高部门,开始改变立场,最后连日皇都被说服。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御
前会议中,先追认事实,撤销对华中方面军作战地区的制令线,同意日军已
经越过苏嘉线作战的现状。日本军部认为,如此可以增加对国民政府和谈的
压力。但是随后在十一月二十八日,经过军方帷幄上奏,大本营终于发出允
许日军进攻南京的正式作战命令,而日本政府方面当时竟然不知道这个命
令,首相近卫是看到报纸之后,才知道日军已经开始扩大战争,进攻南京 
了1。

  日军认为进攻南京是志在必得的“完胜”出击,一站功成之后,中国必 
定会屈服投降。日军为了郑重其事,特别由日皇发布正式进攻南京的作战诏
书,由大本营参谋次官多田骏亲自携带命令,到达上海的华中方面军司令
部,宣达进攻南京的诏书。攻击南京正式的作战日期,定为十二月一日,华
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将统帅上海派遣军与第十军,指挥六个半师团的
军队,沿着太湖的南北两岸,以左右包抄的方式,直扑中国首都南京;并且
派遣部队渡过长江,对南京进行远程的包围攻击。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5890
注册时间
2004-4-7
帖子
3860
精华
0
60#
发表于 2004-8-16 12:42:41 |只看该作者
23.3  蒋介石力主防守南京

  在中国方面,松沪会战的规模与进展,根本超出了军委会的掌控,蒋介
石几乎是动用所有可以开到前线的作战力量,投入淞沪会战,虽然在战场
___________
1 当时日本是采取军令系统独立运作,所谓的“帷幄上奏”,是军方单独与日皇的会议,首
相以及政府首长,甚至不得出席。

第266页
上,中国军队凭籍热血与牺牲,创造出奇迹般的持久作战成果,但是由于过
度的投入这场大战,而不可能有多余的力量,做好纵深防御的准备。十一月
五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成功,华军已无法阻挡更多的敌军增援部队,日军
登陆之后以秋风扫落叶的速度,快速的合围在上海作战的中国部队。

  蒋介石没有果断作出立刻撤退的决定,反而要求在上海作战的中国军
队,设法继续坚守几天,是由于九国公约会议已于十一月三日在布鲁塞尔正
式召开,中国期望会议的结论,能让国际强权介入仲裁日本与中国的战争。
但是各国在会议中先进行各种外交折冲,要到十日才发表结论。为了等待九
国公约会议在十一月十日的结论,华军继续苦撑到了十一月八日,此时后方
退却路线已经面临将被日军截断的危机,蒋介石才下令华军撤退。但是这三
天的延误,造成中国上海的守军,几乎要遭到日军全面包抄的钳形攻势围
歼,而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幸好中国军队发挥绝地求生的本领,在千钧一发
中,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仓皇地撤出了部分的部队,右翼军沿沪杭线撤向苏
嘉线,然后再转吴兴与杭州地区整编;而中央与左翼集团军,则沿京沪线,
先退向苏州与无锡。华军主力虽然幸而没有被日军围歼,但是已经是九死一
生,大部分重要的军事装备,几乎都损失殆尽了,军心与士气更是全面的溃
散。

  当日军在进行是否要进攻南京的战略争论之时,蒋介石这才开始考虑南
京保卫战的规划与准备。虽然蒋介石接受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曾在一九三
五年之前,在南京与上海之间,秘密的设立了两条防线,其一是吴福线,其
二是锡澄线,以做为日军从上海进攻南京的国防屏障。德国军事顾问认为上
海与南京之间,是江南特殊的湖泽河汊地形,日军的现代化机械与重装备,
难以在此一地区发挥运动的优势,因此中国部队可以在这个地区,以坚强的
防御工事,有效的防御日军的攻势,而让日军付出高昂的作战代价。

  但是淞沪会战的变化,完全改变了这个准备多年的作战计划。因为蒋介
石将所有的作战力量全都投入了上海,以求重挫日军的气焰,提高中国的民
心士气以及增加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支持与同情,所以造成蒋介石根本没有
时间与力量,去顾到原有的南京保卫战计划。等到淞沪会战中国部队以近乎
溃散的方式结束,所有参战部队几乎只有逃命的选择,大部分的军队都失去
了作战的能力,蒋介石才开始考虑南京保卫战的问题。

  从上海后退的中国军队,在失去重武器装备及部队建制连系之下,日本

第267页
空军一路猛烈炸射,日军又尾随追击,部分华军虽然是退到吴福国防线,但
是根本没有防线接应的守军,又没有后勤装备支援,甚至没有防线的配置地
图,因此无法进入防线阵地布防,就遭到尾随的日军攻击,只有再度的溃散
后退。十一月十七日吴福防线就被日军突破,接着锡澄防线也几乎是遭到同
样的状况,在十一月二十六日被日军攻占,这两条耗资几百万元的中国“兴
登堡”防线,就在混乱中,完全失去了阻挡日军攻击的能力。日军既已顺利
突破这两条防线,在进攻南京的道路上,就不再有主要的防线需要面对了。
而当时在理论上来说,日本大本营还没有同意华中方面军进攻南京呢。

  而蒋介石在下令军队退出上海的同一天,他在南京会见了四川省主席刘
湘,商议将首都迁往重庆的事宜,接着在十一月十六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
的宣布,将重庆定为陪都,准备将中央政府迁到重庆,作为中国继续抗战的
政治中心。所有在南京的中央政府机关,从二十日开始进行全面的撤退工
作,军委会则先迁到武汉办公,中国在面对日军的威胁,是决心放弃南京,
但是却决心要在中国的每一寸领土上,继续的作战下去。

  也就在十一月十六日,蒋介石才正式与部属讨论南京防卫战的问题。事
实上,当时多数的将领,在淞沪会战溃退之后,对于南京的防守,就已经失
去信心与把握了。当时军委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就公开的反对守卫南京,
白崇禧的主要论点是,在淞沪会战之后,第三战区所有的华军,几乎已经失
去战力,因此根本无法在南京进行有效的防守,与其在南京进行无效与不可
能的作战,不如公开宣布南京不设防,或是对于南京只进行象征性的防卫,
以减少南京受到炮火的破坏,也避免需要整编的华军遭到进一步的攻击。当
时的德国军事顾问福尔肯豪森,以及多数将领,包括陈诚、李宗仁等人,也
都认为,中国在上海作战新败之余,华军实在已无防卫南京的兵力,假如国
民政府认为不能完全将南京拱手让给日军,最多只能作有限性的抵抗,进行
所谓“短期固守”的作战。

  这点结论蒋介石大体接受,只是蒋介石认为南京的防卫,有着重大的心
理与政治意义,假如南京不战而退的拱手让敌,会被误解为中央已经无心抗
战,百姓会对于整个抗战更加失去信心,同时也很难要求各地山头的部队坚
守阵地。所以蒋介石决定在南京进行一场不可能、却是必须要的保卫战。但
要知道当时的蒋介石,只是各路诸侯的领袖而已,并不是可以直接发号施令
的指挥官,蒋介石需要表现自己是不惜代价用自己嫡系的部队,进行抗战,

第268页
才能得到各路诸侯衷心与全力的支持。特别是中国在与日军作战,在战场
上,必然是屡战屡败,只有全国上下都相信蒋介石是真心的抗战,中国才能
进行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因此南京不能不守就拱手资敌,而且要付出一
些代价,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的支持继续抗战。

  当然蒋介石的南京保卫战,也考虑着时间的因素,因为德国大使已经传
来日本和谈的条件,内容还算合理,因此蒋介石认为,假如能够先守着南
京,中日之间的交涉会比较容易进行。另外他也等待着苏联是否对日参战的
答复,因为在八一三淞沪会战开打之后,苏联知道这将是中日之间的大决
战,因此立刻同意在八月二十一日,迅速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正
式开始以三亿五千万元贷款来军援中国,并且组织“正义之剑”援华空军自
愿军,以及派遣军事顾问团来华。在中苏签约之时,史达林也在口头上允诺
蒋介石,苏联准备在三到六个月内,对日宣战。蒋介石希望能够防守南京,
苦撑到苏联参战,那么中国就可以移转压力,从容反击了。

23.4  唐生智临危受命

  蒋介石在淞沪会战之后,发现自己编练的中央军,几乎已经完全打光
了,部属的意志也出现了疲惫,因此他在南京保卫战的决策过程中,采取非
常低的姿态,他没有直接调兵遣将,下令部属防守南京,只有在军事会议
中,提出自己的愿望,希望有人能够自告奋勇地守卫南京,在将领们观望的
反应之下,蒋介石甚至表示,假如没有人负责防卫南京,他将自己兼任南京
的卫戍司令。这时候,体弱多病的唐生智,突然大义凛然地表示,他愿意担
下防卫南京的重则大任,必要时他将与南京共存亡。就这样,蒋介石在十一
月二十六日,正式委派唐生智出任南京卫戍司令。当时南京保卫战的战略共
识是,进行短期的固守,而非是死守南京。

  过去,唐生智虽然曾经有过公开兵变反蒋的记录,而且已经有一段时
间,没有统军作战,当时身体健康的状况又不佳,但是此时的唐生智,已是
蒋介石身边多年的重要部属,而在一九三五年秋季的南京保卫战演习中,唐
生智是这场演习的参谋长,因此他对于南京的防务,应是最为熟悉的将领
了。由于在决定保卫南京之时,蒋介石已经是无兵可遣无将可派了,唐生智
既然愿意自告奋勇,就委派他出任卫戍司令了。蒋介石能够派出防卫南京的

第269页
军队,也只有一些从上海退下的等待整编的十三个师军队,加上军校的教导
总队,甚至连宪兵部队都算上,在编制上约有十五万人,实际上的兵力也许
略为少些2。

  此时,从上海退出战场的主力部队,改变撤退方向,而从宜兴转向南
下,经过广德地区,进入浙江与安徽,而没有向西方的南京集结。在白崇
禧的影响下,广西新的增援部队也开始减缓原先向南京集结的运动。显然是
大家都已认为,南京背对大江,决战非常的不利,大家要对自己的部队留一
手,以免在南京被歼灭。只有由四川刚刚赶到的第二十三集团军(原先是准
备参加淞沪会战的),由南京调往广德,扼守京杭公路,与日军第十军发生
激战,才掩护华军主力安全的退到浙皖地区。而川军的师长饶国华则在战线
被日军突破时,自杀成仁。

  这支由唐生智统帅,临时编成的南京卫戍部队,原本的作战任务,只是
进行短期固守的防御作战,并非要进行全军牺牲,死守不退的决战。但是唐
生智在自愿接任卫戍司令之后,却一再的对外与对内表示,他决心与南京共
存亡,要求部属也要准备如此的牺牲。事实上,当时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国
部队,是临时编组的待整编部队,兵、将相互缺乏了解,装备与人员严重不
足(补充的新兵太多,大部分连基本军训都没有受过的平民,因为当时中国
没有后备军人,新兵都是临时徵集的平民),又没有坚固的阵地防线可守。

  不过口口声声决定要殉城的唐生智,其南京的防卫计划,真是过于草
率,只有简单地将兵力分成外围与城墙的守备作战,完全没有防守作战的阵
地纵深编组,也没有预备队可以运用,更别提后勤支援与主动出击了。

  面对日军势如猛虎出柙的攻击,唐生智一再发表“悲壮”的共存亡演
说,他的表现,不象是卫戍司令,反而象是要慷慨就义的烈士。唐生智根本
不去设法解决守军所面对的各种作战问题,只想反正大家一起死,造成守军
只有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烈士信念,进行呆板死守的作战任务,而没有战士
迎敌的准备与应变措施。而最为危险的,就是唐生智与卫戍司令部,根本没
有进行在必要时,任何有关撤退的参谋作业,部队指挥官与所有参战的军
人,也没有进行万一奉命撤退之时,必要的安排与准备。
___________
2 很奇怪的是,当年南京防卫演习,是以南京外围的国防线作为战斗重点,但是在淞沪会战
之时,竟然没有人想到去视察一下这些防线,也没有进行军事作战部署的准备,以致造成原先
的南京外围作战构想,完全的落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