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0

金 融 参 考 0524 only for highot!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52

回帖

268

积分

海星

积分
268
发表于 2004-5-24 10: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证券业        1
【那斯达克月底关闭上海代表处】        1
【纳市转移战略重点应与中小板无关】        2
【央行建议设立风险交易市场】        2
【港交易开始打中小板市场的主意】        2
【一系列利空之下,台股跌得差不多了】        2
【谢国忠以独到的眼光对抗市场主流】        2
【中小板暂不考虑打包发行的方式】        3
【QDII的出台时间比预期快得多】        3
【调控措施打击企业的赴港借壳计划】        3
【计划今年赴海外上市的国内公司】        3
中国银行保险        4
【中行明年上市,交行争取今年招股】        4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际上被民间借贷市场架空了】        4
【港银行业担心企业业务向国内转移】        4
【中银香港承认公司治理运作仍有不足】        4
【宏观调控之下,中资大举撤出香港】        4
【平保减价也要上市,以免夜长梦多】        5
分析与评论        5
【央行削减大分区权力的做法引发争论】        5
【基金业为无知付出代价】        5
国际金融        6
【对冲基金大举流入商品市场】        6
【美股投资人对三大利空已经见怪不怪了】        6
【汇控竞投纽约社区银行】        6
中国证券业
【那斯达克月底关闭上海代表处】
那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黄华国22日无预警地宣布,那斯达克98年底在上海设立的代表机构,将在本月底前撤离。此举象征着那斯达克对中国概念股热情的消退,但并不代表中国热在全球股市都已退烧,其它证券市场,包括香港、新加坡、伦敦及加拿大等,仍在积极招揽中国的中小企业前往上市,目前已有25家中国企业在伦敦上市,今年九月前将有4家中国中小企业前往加拿大CNQ交易所上市。
2002年,那斯达克因亏损严重撤离日本市场,本月底再从中国撤出,在海外就只剩印度代表处了。黄华国不愿多谈那斯达克关闭上海代表处的原因,只强调中国业务仍将继续。99年首家中国高科技企业---亚信在那斯达克上市后,陆续上市者包括中华网、网易、新浪、搜狐、浪潮、携程、灵通、中芯国际、Tom Online、盛大等。但今年上市的几家中资企业,不仅股价表现不理想,甚至传出财务报表瑕疵的负面消息。Back
【纳市转移战略重点应与中小板无关】
媒体报告说,纳斯达克驻中国首席代表黄华国将离开NASDAQ,原因是NASDAQ转移了战略重点,改为主攻美国国内的企业。NASDAQ在上海正在筹备的中国代表处也将停建。有分析猜测,NASDAQ的战略调整可能与中小企业板有关。这种说法有些牵强,因为两者并非在同等水平上竞争,关键还是纳克经过几年的尝试之后,发现中国高质量的成长型企业太少,只有几家网股,还不时出现丑闻,因此转而深耕本国市场,寻求增长的动力。Back
【央行建议设立风险交易市场】
人行行长周小川出席第七届北京科博会时表示,减少银行的新增不良贷款,除了加强内部改革外,还须从税收制度调整、企业改革及设立风险交易市场等方面改善银行的外部环境。他说,银行管理资产负债表时,因为没有风险交易市场,该卖的风险卖不出去,有财力的机构虽愿意做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却买不到这样的风险产品,因此建议建立风险交易市场,交易品种可包括信贷违约掉期(CDS)和债务抵押证券(CDOS)。
他还认为,银行面对最大的危机莫过于经济大起大落,经济较好,不良资产每年可减少三至五个百分点,一旦经济下滑,就会涌现大量不良资产。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除了用货币工具对冲外,还特别要防止资产泡沫。Back
【港交易开始打中小板市场的主意】
中小板仍未有企业上市,但港交所已有了长远的打算,其行政总裁周文耀昨天表示,国内的新兴企业到中小企业板上市,发展成熟后,可能基于对国际资本的需求或企业策略发展考虑,转到香港上市,因此,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都是港交所的潜在客户。对于港交所与深交所合并的传闻,他说,两地以不同的货币交易及结算,不存在合并的条件,因此并不可行。Back
【一系列利空之下,台股跌得差不多了】
近期两岸局势动荡不已,台股接连下挫,上演了一轮520行情。有业者指出,台股虽面临宏观调控、国际油价上涨等变量,但平均市盈率已降至10-11倍,股价净值比仅1.6倍,加上政府基金护盘,未来台股将持续反弹。
日盛投信总经理阎正宇指出,如果周一国台办记者会没有新的利空,台股将回归基本面,与国际股市重新互动。他预计,国台办的记者会应是与回应陈水扁的演说有关,虽然可能是老生常谈,但仍要注意有无意外的表态。Back
【谢国忠以独到的眼光对抗市场主流】
摩根士丹利证券(MS)亚太区经济分析师谢国忠以辛辣、直言的个性在国际投资分析师业界独树一格,赢得一些嘉许的同时,也让不少投资人及政府心怀不满。几个月前他先是说亚洲股、汇市高点已过,又说外资的撤资动作还没结束,让摩根的其它分析师怨言不少,投资人则封他为亚股的空头总司令。他看淡台股的言论,让部分投资人把台股的波段跌幅算到他的头上,台湾当局甚至出面与他喝“午茶”,暗示他应有所收敛。
去年,不少分析师认为人民币会在几年内升值,他当时直截了当地左手一挥,说“不可能!乱说!”,令他的同行尴尬不已。
谢国忠敢这么大胆地反驳市场,自然有他系统的立论基础。他不断提醒外资应对中国经济持有较高的风险意识,与中国市场近两年来的发展完全符合(主流看法则是中国商机处处);对人民币走势的看法也相当准确。令人叹服的是,他对大中华区经济发展的看法不只对了一次,几年来都没有出现重大的预测失误。Back
【中小板暂不考虑打包发行的方式】
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日前表示,为维护市场稳定,中小板块暂不考虑市场传说的打包发行方式,发行节奏将根据市场状况及时做出调整。他表示,短期来说,中小板块分流的资金极其有限。但根本上,市场只有不断提供投资品种,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资金。他还透露,中小板块的首只股票一个月后才能挂牌上市。Back
【QDII的出台时间比预期快得多】
经济调控的大环境下,许多改革计划都放慢了。但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表示,许多计划包括QDII仍在研究之中,甚至可能加速出台。
他说,目前正在与证监会合作研究QDII,希望政策会在年内出台。未来,保险公司可以投资A股市场,也可使用自由的外汇资金投资境外资本市场,还可以用信托的方式投资某些项目,这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当前,计划还处在研究阶段,但不会像过去那样需要很长时间,保监会会加速这个过程。他还表示,正在制定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细节,出台的具体日期不好说,但也可能随时推出。Back
【调控措施打击企业的赴港借壳计划】
当局收紧信贷影响到不少企业赴港投资或借壳的计划。消息人士说,国内一家金融机构本来已与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达成协议,准备调动资金入股,可惜遇上宏观调控,这家金融机构无法调动资金出境,只好放弃入股计划。Back

【计划今年赴海外上市的国内公司】
公司        预计集资规模(亿美元)
蒙年乳业        1-2
平安保险        15
华润上华半导体        1
电力国际        5
腾讯科技        2.5
上深先进半导体制造        5
深圳能源        5
佳通轮胎        4
唐山国丰钢铁        5
中国网通        15-30
民生银行        10
神华集团        15
正泰集团        1.28
中国国际航空        5
东风汽车        10
国电集团        5
美通无线        5.5
建行        50-100
资料来源:路透社Back

中国银行保险
【中行明年上市,交行争取今年招股】
中央正进行宏观调控,但金融业的股份制改革及上市进程并未受到影响。中行及中银香港董事长肖钢表示,有信心如期在6月底完成财务重组,2005年完成上市计划。
中行年初预计,年内新增贷款额可达3100亿元,现在看来不会超过这个数字,但一切仍在按年初制定的计划进行。肖钢出席中银股东会后表示,宏观调控不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事实上,中国经济大幅增长,调控措施可使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并开始见到成效。他表示,中行6月底完成财务重组后,将进行一系列上市准备工作,包括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及人力资源调整,整合资讯科技,但中行不会因重组而大规模裁员。他还表示,上市步伐有可能加快,如近期就可望签署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协议,但现在上市地点仍未落实。媒体关心中行海外上市可能影响中银香港的地位,中银总裁和广北表示,母行上市时会考虑中银香港的股票交易情况。
国内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的高层则表示,争取今年内同时在香港及海外市场上市。配合上市安排,交行正与海外战略投资者洽谈,其中包括汇丰及渣打。渣打董事王冬胜拒绝评论入股的进度,只表示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商谈投资机会实属平常。Back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际上被民间借贷市场架空了】
人民银行从去年起严控信贷,连番调高银行存款准备率及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企业的信贷需求骤然紧张,民间借贷市场因此再度死灰复燃,冲击到当局货币政策的成效。
在东南沿海一带,黑市的一年期借贷利率已涨到12%,是法定利率的一倍。加上加息的预期心理,民间资金更是纷纷出笼,成为经济过热的管制死角。在杭州从事服装贸易的一位商人表示,民间借贷利率因行业风险而异,一年期一般是12%,最高的甚至达到24%。他说,商业银行的利率是5.49%,加上申请费用及金融机构的上浮利率最后也有9%,还要冗长的手续,并不如10-12%合算。
企业间的拆借更是盛行,经济落后的东北、西南、西北等地由于更缺资金,民间借贷市场就更大。甘肃兰州的黑市借贷一年利息高达20%。按近年来的情况,企业之间的拆借风险极小,履约率比企业与银行之间要好得多。东方信邦分析师认为,因为民间借贷市场可能威胁到当局的调控政策,未来不排除央行会出台措施加以整顿。Back
【港银行业担心企业业务向国内转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资企业到国内市场投资,融资需求也跟着北移,这种金融空洞化的趋势引起了香港监管当局的担心。港金管局副总裁韦柏康(William Ryback)认为,香港银行业的企业贷款业务方面正日益面临挑战。他说,2003年下半年以来,出口、消费及房地产领域的贷款需求上升,但企业贷款却看不到实质性的变化。他认为,香港的银行系统现在并不完全依赖于国内市场,但这一趋势在所难免。Back
【中银香港承认公司治理运作仍有不足】
中银香港经过了刘金宝事件的风波之后,罕有承认治理运作仍有不足。风波中,该行曾倍受媒体抨击,但管理层始终未承认有关做法不妥。
中银董事会上周决定发行新股及回购最多10%的股份,中银董事长肖钢罕有地详细解释有关计划。中银总裁和广北指出,该行的公司治理运作与市场仍有距离。
他还表示,刘金宝仍在接受司法机构的调查,不清楚有关进展,也不清楚周正毅的具体情况。另外,中行已聘请中信国际金融前董事李永鸿出任营运总监。李永鸿被称为香港银行的医生,曾先后任职纽约银行及永亨银行。华人银行98年出现大幅亏损,李永鸿临危受命,出任华银董事总经理,迅速转亏为盈。Back
【宏观调控之下,中资大举撤出香港】
过去一段时间,已有100多亿资金抽离香港,让金管局疲于应付。当局说是外资,但业内都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内资金,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被迫抽离香港。京华山一国际首席顾问刘梦熊指出,中资撤资是可以预料的,部分赴港投资的企业,资金来源全靠在内地借贷,现在银行要求企业提前还款,企业只能撤资,受影响最大的是钢铁、水泥、地产及电解铝企业。Back
【平保减价也要上市,以免夜长梦多】
投资银行界的人士表示,平安保险通过香港上市委员会审批时的财务报表止于2003年12月底,按规定必须在6月底前上市,否则就要补交今年首季的业绩报告,并须重新审批。因此平安保险决定无惧当前的低迷市况,即使减价也要争取在下月上市。
另外有消息称,民生银行也通过了上市委员会的审批,将下月招股。短短六月份,仅是中海集运、平保及民生三只国企股,就要资料近300亿元,业界担心香港市场能否承受这样巨大的集资需求。Back

分析与评论
【央行削减大分区权力的做法引发争论】
中央4月28日叫停江苏铁本钢铁的项目后,6家金融机构最少损失20亿元,成为央行调整大分区管理制度的导火索。据悉,央行4月下旬内部发文给各大区行:5月1日起,大分区的管理货币信贷职能下放到省会中心城市支行,后者直接向总行负责。业内人士指出,新规定出台后,实行了不足六年的大分区制度已名存实亡。
央视《经济半小时》5月20日报道,截至3月15日,共有6家金融机构向铁本公司及其关联企业提供授信43.4028亿元。其中,中行常州分行25.7208亿元,农行常州分行10.3106亿元,建行常州分行6.5608亿元,浦发南京分行5000万元,广发行3000万元,常州武进农村信用联社105万元,都是铁本可以从6家银行贷款的最高额度。
东方信邦分析师认为,虚化大分区的决定表面是结束了一场长达六年、关于大分区职能的争议,但又留下了一个银行监管何去何从的悬念。
1998年,人行参照美联储全国设立12个大区的模式在全国设立九大分区行(沈阳、天津、济南、上海、南京、成都、武汉、西安、广州)外加北京、重庆两个银管部;南京分行管辖江苏、安徽两省(即江苏省常州市隶属于人行南京分区)。建立大区行体制的目的是摆脱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干预,将人权、事权上收,实行垂直化管理,加强中央的信贷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监管等职能。新的调整中,大分区行只留下人事权,省支行大致上重掌六年前失去的大部份权力。
支持大分区管理的业界人士警告,这次金融监管走回头路,可能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一种意见指出,成立大区行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区域货币政策的研究,在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前提下,提高区域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大分区在宏观调控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央行未放手给大分区行以更大的自主权。中国地域差异大,大区行却不能按当地的区域发展情况制订自己的货币政策,以致于一些内陆省份的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央行的通知称,调整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Back
【基金业为无知付出代价】
近几个月来,随着市场的调整,基金净值也陷入了新一轮的调整中。4月份,股票型基金平均总回报率为-6.3%,11只债券型基金平均总回报率为-2.15%。即使刚发行完毕、拥有充足现金的新基金也没有幸免,一批3月份刚成立的基金,如易方达50指数、银河银泰理财分红等都跌破1元的发行价位。
一位基金业人士分析指出,中国市场所有的共同基金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司、一个研究部门经营着同一只基金品牌。现在,基金尝到一致行动的苦果,现在才明白,必须了解自己所遵循的是哪种投资方式。2004年初,几乎所有基金公司的2004年投资策略报告都有类似的话,中国宏观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已经确立,并认为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将集中在能源、基础原材料等行业上面,并看好电力、钢铁、煤炭、港口等基础行业,基本延续了2003年以来五朵金花思维方式。
但第二季度股市的快速调整颠覆了基金经理的判断,现在,钢铁板块哀鸿遍野,银行业也持续走低,除煤炭业之外,五朵金花依次凋谢。
宏观紧缩面前,基金的表现出人意料的脆弱。3月底,多数基金的持仓水平超过70%,即使在4月份,基金主动调仓的迹象仍不明显,最终导致在宏观调整中基金净值顺势而下。一位市场人士尖锐地指出,与券商的研究部门一样,基金公司的研究仍旧处于井底之蛙的状态。他认为,政府就是一个大的基金经理人,他对行业的调控就如基金经理人配置资产一样,政府紧缩钢铁行业投资就相当于对钢铁行业减仓。由此,作为掌握几十亿资金的基金经理人,你不看政府的行动看什么?实际情况却是,4月份之前,不少基金公司仍把焦点放在行业、公司或更微观层面上,对宏观经济的研究不够重视。不少基金经理仍按既定的思路与政府、市场进行博弈。在这部分基金经理人看来,基金投资只要适当组合配置资产,就可以屏蔽掉大部分风险。Back

国际金融
【对冲基金大举流入商品市场】
过去一年来,国内商品市场价格一路走扬,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对冲基金等投机性资金的强大买盘,国际油价就是例子。部分对冲基金经理人更扬言,未来三到六个月内,油价升到50美元并非不可能的事。
对冲基金Vizor Investment Management经理人巴克利(Ed Buckley)指出,国际油价从一年前的每桶20多美元一路涨到40美元,其中10美元的涨幅与对冲基金的炒作有关。他认为,基金投资占油市整体交易的比率愈来愈高,市场面临动荡的风险。几天之内,油价可能下跌好几美元,但油价下调后,会有不少基金前仆后继,在低价承接部位。
Platinum Capital Management避险基金董事总经理黎夫斯(Craig Reeves)认为,促使油价升到50美元的力量绝对是投机性买盘,而非实际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商品的投资报酬可能优于股债市投资,年金基金等传统长期资金也持续流入商品市场,而过去多是短期性的投机基金。全球最大的固定收益基金Pimco去年设立了一个专供法人机构投资的商品基金,至今已吸引了50亿美元。Back
【美股投资人对三大利空已经见怪不怪了】
今年三月以来,利率、通胀及油价三大利空拖累美股不断下挫,但至今,投资人已由惊惧变得逐渐麻木,见怪不怪了,预示市场正逐渐回归基本面。投资人分析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后,觉得再坏也不过如此,感觉上逐渐钝化,开始转到企业获利或经济稳健等基本面。当然,这并不代表投资人会马上进场买进,大家还在静待一些关键进展指引更明确的走向,如Fed下一次利率决策会议的结论、五月份的就业数据等。Back
【汇控竞投纽约社区银行】
英国《独立报》报道,汇丰控股将参与竞投美国的纽约社区银行(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竞投价格高达70亿美元。近期汇丰控股四出寻觅猎物,市场上周传出它有意收购美国零售银行Washington Mutual之后,其英国大本营又传出部标纽约社区银行的消息。如果收购行动成功,其全球业务规模势将与花旗银行相抗衡。纽约社区银行的主要资产在纽约及新泽西,有141家分行,资产总值265亿美元,拍卖将由贝尔斯登、花旗等主持。四年前汇控收购美国利宝银行,纽约社区银行曾是其直接竞争对手。
证券界认为,汇丰控股可谓无宝不落,亚洲的收购目标包括中国的交通银行,还有印尼、泰国及韩国等地的银行。亨达证券董事黎伟成表示,汇丰控股收购的全是金鸡母,只买来一年的Household International(HI)便是一个好例子,HI截至三月底止的首季业绩显示,纯利为4.8亿美元,增长88%。汇控在美国有452家分行。Back

股票指数
上证180  2831.985   0.682%      上证指数 1558.330   0.598%  
深证成指  3514.217   1.120%      恒生指数 11,576.00  +236.39
Dow(道琼) 9,937.63    -0.07         Nasdaq   1,896.59    -1.58
央行人民币基准汇价(汇买价/汇卖价)
美元 826.47/828.95     港元 106.07/106.39      日元 7.3237/7.3604
欧元 988.50/991.47     英镑 1468.10/1472.51    澳元 574.93/577.82
加元 603.77/605.58     瑞郎 641.57/644.79
世界主要货币收盘报价(美元汇价)
欧元   1.2031   英镑   1.7911   澳元   0.7009   瑞郎   1.2756
加元   1.3711   日元   111.86   港币   7.7913   坡元   1.7136 Back
                                                                                      
北京传真:   (010)68524879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上海传真:   (021)642841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深圳传真:   (0755)822803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尊敬的客户,如果您对我们的资料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发回我公司。我们将珍视您的意见,谢谢。质量监督电话:139110988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7 00:05 , Processed in 0.0761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