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宏观经济 1
【从三方面看10年经济改革的成效】 1
【工业利润增长显示经济热度不减】 2
【微观变数影响调控的成效】 2
【中国的危险在于缺乏制度创新】 2
【强化财政政策暗示行政手段淡出】 2
中国行业经济 3
【民族主义是科技进步的一大动力】 3
【北京大剧院的争议中,政府是最大的输家】 3
【国内超市业缺乏个性】 3
【中央决心遏制外资零售业的扩张】 3
【中央加快取消行政审批】 4
【中欧焦炭之争有升级的迹象】 4
【各方争夺周正毅资产,陷于混战】 4
【投资新科技的风险越来越大】 4
【设立奥运产业投资基金的做法风险不小】 5
【中国GDP与油价的翘翘板游戏难以持久】 5
分析与评论 5
【财政部、人行互不买账,成为调控的新变数】 5
【部委争吵显示出政府治理的进步】 6
国际经济 6
【沙特在油价的问题上里外不讨好】 6
【美国的经济学家不在乎谁当选总统】 7
【《京都议定书》成为俄罗斯的入世筹码】 7
中国宏观经济
【从三方面看10年经济改革的成效】
1997年前,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是南韩,占GDP的37%,因此受亚洲金融风暴后的打击极大。去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47%,比97年前的南韩更严重。人行发现形势不妙,从去年8月起开始调控经济,但到今年4月15日官方GDP增长9.7%,显示经济不但没有冷却,地方政府与企业反而加快步伐,赶在中央关闸之前挤进市场。中央眼见事态严重,只好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对经济急煞车,搞来搞去,情况还是和1993年一样。总结起来,中国经济有三大悲哀:
1、去年8月以来的市场经济政策,因地方政府、企业与地方银行赶搭末班车的心态,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火上加油,最后只好拿出行政手段,其中一招是国企如不听话,政府索性派人换掉领导层。十年过去了,所谓深化市场经济,到头来还得靠行政手段。
2、1978年前,中国的工资制度是普通工人工资36元一个月,厂长的工资也只有72元,结果工厂缺乏有才干的领导人。改革开放后,政府参考日本及美国的情况,日本领导层的工资是普通工人的9倍,美国是15倍,中国折衷一下订个12倍,应该没问题了吧?但问题是大型国企的普通工人薪金只有600元,厂长最高也只能拿7200元,但以厂长的权力,既可以向银行贷款几亿元,又能决定购买机器,有人为取得合约,奉送几百万元不足为奇,厂长月薪只有7200元,往往抵不住诱惑,结果糊涂账一大笔,腐败的例子无法估计。
3、政府认为让国企股上市,由市场监管是个好办法,结果中石化体系被分割成为11家A股,分别在上海及深圳上市,还有一家中石化H股在香港上市,一只恐龙被分成12块,头在香港,手、脚、身、尾却上海、深圳,产生头小尾大的现象。油价上升,中石化H股纯利也大幅上升,但因为原油勘探、开采不足,无法向子公司供应充足的原油,子公司只能高价外购原油,并拼命扩大生产规模,以抵消油价上涨的威胁,结果出现几间子公司为争夺华东塑胶市场明争暗斗的情况。国企改造的结果变成头不知手、脚在做什么,尾巴也无法与头沟通,国企实质上成了分块出售。电力国企、电信国企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这次油价上升使石化国企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而已。未来如何重整,使国企的不同部分能有效沟通、合作,可能是让温总理头痛的一个问题。Back
【工业利润增长显示经济热度不减】
国家统计局昨天说,工业企业前4个月的利润激增45.7%,至3342亿元,显示经济景气仍有相当的热度。值得注意的是,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也在上升,达到467亿元,同比增长3.3%,显示调控的负面影响也在悄悄发酵。前3个月的工业企业利润为2,348亿元,同比增长44.2%。东方信邦分析师认为,当局已放出风声,说不利的数据还在后面(去年发生SARS,经济处于低谷),暗示市场要做好最坏的准备。Back
【微观变数影响调控的成效】
算起来,政府实施调控措施的时间并不长,甚至可以说是突击式的,但却高调预计经济能软着陆,很可能是安抚各界的漂亮话。有迹象显示,短期内浮现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而微观的变数累积起来,足以影响宏观调控的全局。
一个例子是电力供应:前4个月供电可靠率大幅下降,受影响的行业不计其数。去年拉闸限电的情况就很严重,今年以来非计划拉闸限电的次数更多,不少行业叫苦连天,搞不好电力供应,经济不免令人担心。另一个例子是制药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担心,上千家药品生产企业无法在6月30日的期限之前完成GMP改造,药品生产资格被取消,只有倒闭一途,制药行业将受到重大打击。Back
【中国的危险在于缺乏制度创新】
中国已渐渐成为世界工厂,问题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工厂---工人早上8时上班,晚上8时下班,一周工作6天,月薪800元,从18岁进工厂工作,35岁就只能离开,因为无法与更多的年轻人竞争。早在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批评亚洲奇迹只是建基于高储蓄、高投资方面,却没有技术进步及制度创新,一旦资金出了问题,亚洲奇迹将会破灭。当时人人都不以为然,后来出现了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资金从亚洲区撤走,克鲁格曼的预言一一实现。
克鲁格曼对亚洲奇迹的批评对中国奇迹一样有效。未来,一旦美元进入利率上升期,劳动力成本渐渐不敌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中国如何应付?Back
【强化财政政策暗示行政手段淡出】
新华社说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在外界看来,主要是发改委的一系列行政手段立竿见影。但近来,当局加强了市场的手段,似乎暗示行政措施未来将逐渐淡出。
人行、财政部最近决定减少2004年凭证式国债的发行数量,从1100亿元减至900亿元,当局没有明说,但积极的财政政策早已煞车,以降低投资增长;此外,因为利率低企,国债一直面对发行困难的问题。其实,早前副财长楼继伟已露出口风,已确定的建设性支出可能向后推迟,显示财政手段成为未来调控的主力。Back
中国行业经济
【民族主义是科技进步的一大动力】
近来,国外舆论和产业界出现了科技民族主义的说法,主要是指中国政府倡导在各行业创造有别于世界通行的技术标准,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例如,世界上通行DVD,中国推出技术更先进的EVD;CDMA是国际无线通讯的标准之一,中国有TD-SCDMA;英特尔不是有Centrino、微软不是有视窗吗?中国有自己的WAPI和红旗Linux。
发达国家垄断了绝大部分国际通行的标准,它们当然要压制中国建立自己的标准,对科技民族主义也持负面看法。BDA中国咨询执行主任克拉克(Duncan Clark)说,民族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因为它无力竞争。照这种逻辑,美国彩电无力与中国竞争,就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也是无赖。事实上,中国按自己的条件融入世界无可厚非,何况,中国在世界科技界处于二流地位,科技民族主义无疑是技术进步的一大动力;离开了文化自豪感,中国更无力与发达国家竞争了。当然,官方的支持也必不可少,甚至是决定性力量;《中国日报》披露,科技部今年将斥资13亿美元推动高科技的发展。Back
【北京大剧院的争议中,政府是最大的输家】
法国戴高乐机场倒塌,两名中国人死亡,国人把怒气转向在建的国家大剧院,并翻出政府不顾众多专家的忠告、一意孤行的陈年旧账。本来,如果不发生这起事故,国家大剧院生米煮成熟饭,一时半会也倒不了,各界的批评自会渐渐平息;没想到风险这么快就显现出来,令各界看到忽视学界意见的代价。
新领导人主张以人为本,愿意倾听各界的建议及意见,据说已在重新评估大剧院设计方案的安全问题,显示当局正试图弥补当初决策的可能失误。无论如何,政府在事件中不仅仅是尴尬而已,形象上也已失分。媒体说,当年中央决心选用安德鲁的设计,遭受学界激烈反对,全国100多名建筑师甚至罕见地上书中央,要求废除安德鲁的大笨蛋设计;有建筑师直斥,圆拱顶是一种外来的东西,完全不把中国文化放在眼里。不知中央后来是如何协调的,只知道大剧院已于2000年4月动工,预计明年7月竣工。Back
【国内超市业缺乏个性】
近年来,超市业发展神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说已经发展到了第4个阶段,但问题仍然不少,主要是物流管理和效率欠缺,即时配送率低,配送的差错率和残损率较高,供应链不畅,库存金额偏高,周转时间也偏长;更值得注意的是,超市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段有趋同的现象,导致企业毛利下降。
去年全国前100家连锁经营企业的销售额达3500多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100强连锁企业共有2万家店铺,其中70%是超市、大型综合超市和便利店,显示超市已成为零售业中最有活力的成份。Back
【中央决心遏制外资零售业的扩张】
国内零售业者早前报怨,零售市场对外资开放过快,因此呼吁出台条例遏制外资的扩张。有消息称,政府近期就会出台限制大型商业网点发展的政策,外资零售商成为主要的调整对象。专家说,此举是为了保护中小型商业网点,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平等竞争。无独有偶,工商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反对外资垄断方面的条例。Back
【中央加快取消行政审批】
继2002年10月和2003年2月分两批取消和调整1300项行政审批项目后,中央近日又决定取消和调整495项行政审批项目。至此,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已占总数的近一半。Back
【中欧焦炭之争有升级的迹象】
近期,中欧关于焦炭出口的争执你来我往,有逐步升级的迹象。先是欧盟在温总理仍在欧洲访问期间,就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取消焦炭的出口限制。国内业者也做出强烈反应,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上周邀请焦炭企业召开研讨会,业者在会上表示,对焦炭出口进行配额管理是必然的,也是有效的。如果取消对焦炭出口的限制,很容易导致焦炭价格暴跌,市场陷于无序竞争,环境污染加剧。
欧盟发言人昨天则说,中国5月28日前若不取消焦炭出口限制,就将向WTO提起申诉。当前双方正就此进行磋商,但只剩下三天时间,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如果问题能解决早就解决了,看来新一轮的贸易已不可避免。
【各方争夺周正毅资产,陷于混战】
去年,上海地产的接管人安永向周正毅追讨2.67亿元欠款,在周正毅没有提出抗辩的情况下获判胜诉,也基于这项诉讼,安永成为周正毅的财产接管人。安永还打算以此为由,要求出任新农凯环球投资的董事职位。但此时,周正毅的法律代表---美富律师事务所突然出现。根据早前法院的一份判词,美富通过上海申达律师事务所主任陶武平,被委任为周正毅在港的代表律师。陶武平本身则由周正毅的兄长周正明委托。
虽然安永较早前质疑美富是否真正得到周正毅的授权,并阻止了美富推翻安永出任周正毅资产接管人的努力,但据悉周正毅一方并未放弃,而安永挑战美富是否获授权的聆讯将在数月内展开。如果周正毅的法律代表身份被香港法院确认,届时原本已由一众专业团体争夺、官司不断的上海地产控制权,将出现一个新的竞争者。上海地产的控制权能否轻言出售,又增添了变数。
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周审理周正毅罪名的案件,周正毅的代表律师正是陶武平。陶武平早前向香港法院说明,周正毅在上海被拘留,只有他才能不定时与周正毅会面。他向法院提供了两封声称是由周正毅签名、委任美富的授权书,但安永一方却以签名式样与周正毅惯常的式样不一样,怀疑其真实性。法院方面认同,委任法律代表出席法庭聆讯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律师在未获授权而行动的情况甚为罕见。就法律观点而言,周正毅单方面推翻安永获判2.67亿元裁决的机会很高。
不过,考虑到美富没有亲自从周正毅取得授权、周正毅的签名式样与平常有分别,美富又拒绝提供文件正本供字迹专家检查,因此判决安永胜诉,美富必须先证明确实获得周正毅授权后,才能就安永的诉讼提出抗辩。
其实,就算周正毅未能成功委任法律代表,日后会不会卷土重来再作追讨,也是未知之数。去年周正毅在国内被查之时,市场揣测他可能涉及银行违规贷款等严重罪行,但结果只是被控涉嫌虚报公司注册资本及操纵证券价格两项罪名,性质比预计的轻微许多,两项刑罚同期执行,可能只有5年。Back
【投资新科技的风险越来越大】
现在3G还没有眉目,江绵恒又倡议直接进入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据说业界已在研发5G技术,可见科技更替之快。不仅未来的3G,就连传统的长话业务也面临即时的风险。美国电信业就正面临VoIP的挑战,即通过互联网通话的国际电话,收费极为便宜。去年美国有15万VoIP用户,并不普及,但却以100%速度侵占国际电话市场,大大影响电信公司的未来前景,可见投资新科技不仅需要巨额资金,也要有魄力才行。Back
【设立奥运产业投资基金的做法风险不小】
媒体的消息说,北京市政府已决定设立奥运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投资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财政支出,二是企业和个人投资,根据北京财政的现状,政府承担部分只占到极小比例。基金将由奥组委、北京市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及大型金融机构联合组建奥运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在市场上公开发行基金或证券的形式筹集资金,奥运场馆的后期收益将作为基金投资方的收益。据初步构想,基金发行总规模在300-500亿元,期限为20年。但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产业投资基金的法制法规还很不统一、不健全,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也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对产业投资基金监管也缺乏统一的机构和应有的力度,实际操作中风险不小。Back
【中国GDP与油价的翘翘板游戏难以持久】
当今金融市场面对的三大风险因素,不外乎美息上升、中国经济过热及油价高企,虽然三个不利因素同时出现,但并不意味一加一会等于二。事实上,油价及宏观调控便是互为牵制抵消的因素,随着中国经济降温,油价可能会显著下跌。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谢国忠最近就表示,中国经济降温,电力短缺的情况今夏将见顶,加上固定投资下半年会急煞车,油价年底时可能回归每桶25美元的平均水平。
而且,囤积存货的情况通常在油价上升时才出现,油价回落反而会引发存货减少,故此油价可能在2005年进一步大幅下挫。目前,中国对原油的日需求按年增加100万桶,是全球原油90年代的需求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固定投资的急速增长,同时汽车普及率起飞,加上电力短缺,都使原油需求大增。
短期而言,中国经济增长与油价变成了翘翘板的两端,中国经济跃起,导致油价跟着飚升,油价高企反过来又成为中国经济的瓶颈,压制增长的势头,结果是油价与中国降温对外围经济造成的波动会有所抵消。
他认为,今后油价可能伴随着宏观调控见效而下滑,但长远而言,中国始终会成为耗油大国,预计耗油量将从今年的每日平均700万桶,10年后上升到1400万桶,油价可能上升到80美元一桶的水平,届时中国可能每年要进口3000亿美元的原油及相关产品,对经济构成沉重负担。投资者虽然知道中国机会众多,却越来越发觉面对资源局限,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做出投资决定,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Back
分析与评论
【财政部、人行互不买账,成为调控的新变数】
以前,部委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只是媒体间接披露,如银监会下层官员埋怨央行越权行事(其实是双方管辖权重叠),但前天的科博会中国经济论坛上,财政部及央行的两大财经高官却出现了近乎争吵的情况,外界因此明白中央财经决策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嫌人行的货币政策不够硬,出现通胀,影响了财政支出;人行行长周小川也不示弱,称财政部的长期国债利率过低,不利于商业银业在经济过热时控制风险,并对财政部至今没有对付经济过热的具体措施表示不满。两大财经天王的较量,为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投下了变量。
论坛主办单位似乎刻意让两大财经部委首长在同一天发表演讲,财政部虽由副部长楼继伟打头阵,知情人士都知道,身为两任总理的爱将,现年53岁的楼继伟绝对比部长金人庆更抢眼。演讲一开始,楼继伟便引用一连串数据证明经济确实过热,听众原以为又是重复官方宣传之际,楼继伟突然话锋一转,说要提早看到问题,不能等到物价猛涨、消费猛增,那时便是通胀危机了。他说,目前的投资过热给国家财政带来了不小的难处。一到四月财政收入几乎已完成了全年增长2900亿元的目标,而且面对投资过热,却是有钱不能花,所以目前的财政收入正用来解决出口退税欠账问题。
在各界都认为人行现阶段的货币政策略有成效之际,楼继伟却说,通胀一方面抑制财政支出,另一方面财政部有钱不能花,用意已很明显,更何况他在演讲最后还拋出一句,希望在未来数月实施更强的货币政策,把这一轮经济缓和维持下去。
不知周小川是否听到楼继伟上午的演讲,他下午演讲时,虽没有正面提到货币或财政政策,却迂回地提到财政部。在主题为《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的演讲中,他举了一个例子,财政部制定的长期国债低利率,不利于商业银行在经济波动时控制风险。国有银行一直是财政部债券的主要承销人,类似财政部向各银行摊派货币。但国债的低利率却让国有商银全线套牢,如前年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国债利率仅2.9%,而同期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89%,仅差一个百分点,收益曲线几乎水平。
周小川的怨言似乎已积压了许久,因为当前投资过热很大一部分来自地方政府的过度投入,地方政府的钱很大一部分又来自国家财政。今年国债发行额仍维持1100亿元,一毛也不少,目前已发出了500亿。以目前通胀的情况,财政部想再以较低利率发行剩余的国债,很可能会流标。事实上,宏观调控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匹配,现在双方主管官员互不咬弦,下一步调控怎么走就不好说了。Back
【部委争吵显示出政府治理的进步】
第七届京科博会中国经济峰会有众多财经高官出席而引人注目,外界原以为官员会一致对抗经济过热,没想到人行与财政部在宏观调控实施过程中的摩擦,通过官员的演讲以专业细腻的语言爆出火花。本来,政府机关总给人以一团和气、观点一致的感觉,但随着经济的自由化,部委之间的争执时有耳闻,其中以财经事务为最。
最近的例子是央行与银监会之争。银监会成立后,人行仍保留着部分监管权,两部委因此出现争抢管辖地盘的情况,商业银行常搞不清谁到底管什么。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人行内部倾向升值5%,商务部以升值将造成外贸损失为由坚决反对。财政部要求人行的货币政策更强悍些,却反对升息,因为一旦升息,国债利息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扩大。对台经贸交流上,国台办站在协调及踩煞车的立场,商务部则坚持扩大两岸经贸合作,后者的台港澳司还希望拿到两岸经贸交流的主导权。国台办与交通部台办之间也常因三通议题而有所龃龉。
当然,各单位吵归吵,重要的经济事务只要中央拍了板,各部仍会认真执行。事实上,各部委有本身独立的见解并勇于发表,也显示出政府治理的进步。Back
国际经济
【沙特在油价的问题上里外不讨好】
沙特石油部长纳米上周表示,沙特每天将增产910万桶石油,G7对沙特的增产决定欢迎,并要求OPEC增产。但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5月24日的原油价格期货结算价一度上涨到每桶41.82美元,离83年的最高纪录只差3美分,G7怀疑沙特是否增产了足够的原油。G7希望OPEC履行承诺,把油价维持在22至28美元之间。
沙特上周建议,把石油出口配额增加8.5%。6月3日OPEC将在以色列的贝鲁特召开会议,就沙特的建议做出决定。OPEC部分成员对沙特的增产建议不满,有的甚至是震怒,利比亚石油部长指摘沙特不应单方面决定增产,委内瑞拉也反对增加配额。
从OPEC的表态不难理解沙特成为众矢之的的原因。OPEC指出,使油价上升的因素大多都在OPEC的掌握之外,如美国炼油能力不足、政治动荡、投资炒卖和全球需求上升,暗示油价上涨并非OPEC造成的。
但2000年9月以来,G7首次以集体声明的方式要求产油国提高产量,主要就是针对沙特。事实上,OPEC中只有沙特有能力增产,其它大部分成员都已达到产量上限或已超额生产,就算真的达成增产协议,也只是把超额生产的部分合理化,对油价没有实质作用。在全球经济复苏对石油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油价还会反复上试新高。
OPEC高层代表暗示,下月OPEC会议上将听到更多反对沙特的声音,他们恐怕增产导致油价下跌多达10美元,而非温和下跌1至2美元。卡塔尔、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盘算是,利用油价高企的机会把22-28美元的油价目标范围提高至28-30美元。Back
【美国的经济学家不在乎谁当选总统】
全美企业经济学家协会(NABE)最新的经济展望预测显示,未来四年,不论是布什还是凯瑞当选总统,在企业界的经济学家看来,对经济及股市的影响都不大。东方信邦分析师认为,埋头于书卷的经济学家只是从学术的角度分析问题,不涉及利益之争,事实上,谁当总统都会力拼经济,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情理之中。相比之下,商人就没有这么超然了,一听说凯瑞占了上风,华尔街的财经大老一个个胆战心惊,因为没有了布什的减税政策,在他们看来,经济将受到即时的打击。
调查访问了31名企业经济学家,受访者对景气的看法比上次更乐观。NABE会长、经济学家梅德兰表示,经济扩张已进入稳固及持续增长的轨道。NABE预计,GDP增长可达4.7%,明年为3.8%,失业率降至5.6%,明年为5.3%。NABE的经济学家认为Fed不会大幅升息,2005年前,利率都不会对经济增长构成大的威胁。Back
【《京都议定书》成为俄罗斯的入世筹码】
英国《独立报》消息的称,普京为争取欧盟支持俄罗斯加入WTO,已转而支持国际环保协议《京都议定书》。据悉,俄国与欧盟近日签署协议,欧盟同意放弃反对立场,支持俄国加入WTO,普京则宣布加速批准京都议定书。
消息人士指出,普京的表态使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机率从原本的50%增为90%。事实上,俄罗斯的支持是京都议定书能否生效的关键。普京的经济顾问一直不遗余力地抨击议定书,理由是它将伤害俄罗斯的经济。双方签署协议前夕,俄政府高层人士还坚称,京都议定书未列入议事日程。不过,普京入世心切,加上欧盟在天然气的价格上做出让步,普京才改变立场。俄国内天然气的价格仅是出口价格的1/5,欧盟坚持国内外价格一致,欧盟后来同意,俄国内价格增加1倍而非5倍。外界评论说,俄国的决定使布什计划阻止国际对抗全球温室效应的努力遭遇挫败。Back
股票指数
上证180 2769.317 -1.627% 上证指数 1518.045 -2.084%
深证成指 3436.694 -1.805% 恒生指数 11,619.18 -43.79
Dow(道琼) 9,958.43 -8.31 Nasdaq 1,922.98 +10.89
央行人民币基准汇价(汇买价/汇卖价)
美元 826.47/828.95 港元 106.05/106.37 日元 7.2975/7.3341
欧元 991.56/994.53 英镑 1479.42/1483.86 澳元 575.60/578.48
加元 603.68/605.49 瑞郎 645.33/648.57
世界主要货币收盘报价(美元汇价)
欧元 1.2034 英镑 1.7975 澳元 0.7004 瑞郎 1.2763
加元 1.3697 日元 112.70 港币 7.7940 坡元 1.7168 Back
北京传真: (010)68524879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上海传真: (021)642841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深圳传真: (0755)822803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尊敬的客户,如果您对我们的资料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发回我公司。我们将珍视您的意见,谢谢。质量监督电话:139110988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