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财 经 内 参 0623 only for highot!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52

回帖

268

积分

海星

积分
268
发表于 2004-6-23 16: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4年6月23日              (日刊)               ·宏新资讯·

【政策动向】温家宝:完全有信心实现宏观经济的预期目标...................1

【政策动向】新华社指明下一步宏观调控方向--落实三大重点.................2

【今日关注】国家发改委今日将前瞻宏观调控政策...........................3

【今日关注】央行行长:近期可能召开货币政策会议.........................4

【今日关注】周小川:提高机构投资者直接融资比重.........................5

【热点聚焦】海富通基金黑幕.............................................6

【财经视点】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成立 B股定位问题初露曙光...............7

【机构动向】抛售汽车股的主要是华夏基金.................................8

【机构动向】“涨停板敢死队”转移至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9

【资本市场】ETF进入最后核准阶段.......................................10

【资本市场】《价值》杂志建议让中小板解决B股问题.......................11

【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再融资套牢券商....................................12

【市场观察】上海梅林的信号作用不能忽视................................13

【财政金融】央行银监会支持金融企业破产................................14

【财政金融】2000家国企将实施“政策性破产” 国有银行买单...............15

【宏观经济】中国将采取调控措施避免粮价暴涨暴跌........................16

【宏观经济】徐宏源:中央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宏观调控紧缩过头..............17

【宏观经济】《了望》:在调控中发展是本次调控最重要的内涵..............18

【宏观经济】瑞银断言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19

【经济数据】中国1-5月工业利润增长43.7%................................20

【行业信息】OPEC八月增产仍未定案......................................21

【行业信息】未漂白牛皮箱纸板反倾销案产业损害调查启动..................22

【行业信息】全球不锈钢需求将不断增长..................................23

【行业信息】国内棉价继续大幅下跌......................................24

【行业信息】宏观调控显效 上海建材降价.................................25

【行业信息】预计中国在2005年底前再度成为铝的净进口国..................26

【行业信息】中国PC出货量至08年将增长逾2倍.............................27

【行业信息】今年三季度国际薄板市场将以盘整为主........................28

【行业信息】中国一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钢材出口显著增加..................29

【行业信息】信产部拟修改手机准入政策..................................30

【行业信息】公路运价猛涨三成..........................................31

【区域经济】山西煤炭外运量因治理超载下降约4成.........................32

【区域经济】前五个月山西省煤炭产量增长近一成五........................33

【公司快讯】实达电脑:中期亏损额较第一季度增加........................34

【公司快讯】通程控股:中期业绩大幅增长不太可能........................35

【公司快讯】华光股份中期业绩保持正常增长..............................36

【公司快讯】北京车展昌河汽车倍受关注..................................37

【投资参考】国泰君安:电子元器件行业增长预期再次提高..................38

【财经广角】中国基金经理市场现状素描..................................39

【时政焦点】中央不再北戴河夏季办公....................................40



※◇※◇※◇※◇※◇※◇※◇※◇※◇※◇※◇※◇※◇※◇※◇※◇※◇※◇※



   

【政策动向】温家宝:完全有信心实现宏观经济的预期目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2日在青岛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从去年8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现已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宏观经济的预期目标。”

  温家宝日前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时也曾指出,近期的经济指标显示中国这半年来的调控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中国对于经济实现软着陆更具信心。

  根据中国统计局刚公布的数据,五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比去年增长了18.3%,但与上个月相比,增速回落了16.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比去年增加了17.5%,但是增速也比上个月回落1.6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中国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而货币供应和贷款增幅都已下降,生产资料价格也回落。温家宝最近到湖北考察时也曾表示,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宏观调控已见成效”。

   

   

【政策动向】新华社指明下一步宏观调控方向--落实三大重点

   

  宏新资讯日前曾指出,作为中央政府的“喉舌”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均在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诠释,这体现了中央希望通过舆论造势来统一宏观调控口径的意图。

  最新的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是,新华社6月22日播发评述文章《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评述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三大重点》,指明了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方向是落实三大重点。文章援引权威经济部门负责人说,当前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二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以缓解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局面;三是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等薄弱环节。

  对于控制投资过快增长这一重点措施,文章将矛头指向地方政府的同时,又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违法违规项目和符合法规的项目区别开来,把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一般违法违规行为区别开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文章指出,“在坚决控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少数行业的同时,更要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一个“更”字明确地表明了政策重心的转移。文章强调,对投资项目要做到“松紧适度”。

  对于信贷和土地两个控制投资增长的“阀门”,文章显然“轻重有别”。对信贷,只是强调“国家将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优化信贷结构”;对土地,措辞则严厉得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半年内暂停审批农用地转作非农建设用地的规定,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同时,在暂停审批建设用地期间,还将抓紧研究建立抑制滥占耕地的有效制度和办法。”显而易见,信贷这一“阀门”已经开始松动。

  如果将当前中国经济比喻为一个人发烧,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作用就象是打退烧针,而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可能就是喝开水的作用了,主要是疏导。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缓解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局面已经被作为宏观调控关注的重点,那么,一定程度上,煤电油运的供求紧张状况已经成为了反映宏观调控力度的指标。什么时候煤电油运的供求紧张状况全面缓解,什么时候宏观调控就真正告一段落。

  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等薄弱环节,我们认为主要是为了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稳定粮价。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避免物价过度上涨。

   

   

【今日关注】国家发改委今日将前瞻宏观调控政策

   

  国务院新闻办6月23日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前瞻此番宏观调控下一步政策和措施等。

  曹玉书是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国新办这次邀请曹玉书代表发改委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这是发改委成立以来首次。预料宏观调控下一步政策、对海外市场的影响都将成为热点。

  由于国家发改委是此次中央宏观调控中事实上的主角,因此国家发改委对经济形势的看法代表了中央的态度。

  上月召开的全国发改系统政策工作会议指出,中央已制定了防止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关键是控制货币信贷投放,使其适度增长。会议认为,中国目前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上是稳定的,涨幅不是很高,涉及的商品范围也不太大,尚未形成严重的通胀。

   

   

【今日关注】央行行长:近期可能召开货币政策会议

   

  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二表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可能在近期召开一次会议。周小川在周二的一次会议的间隙表示,该委员会可能在未来两天或两周再召开一个会议。但他随后又表示,他不确定会议召开的时间,有可能会是在近期。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季度例会通常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中旬举行,因此央行上周召开的会议应当是一次“紧急会议”。而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央行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并且没有提出加息计划。随后央行研究局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否认有关加息计划已上报国务院的报道。

  中国主要经济数据将于下月中旬以前公布,预料再度召开会议,是人行要以新数据对中国的经济形势作出最新评估。

   

   

【今日关注】周小川:提高机构投资者直接融资比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6月22日表示,当前直接融资所占比例依然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建议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作用,促进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范。

  周小川表示,今后应适当地减少保险业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的限制和障碍,为保险业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和丰富投资组合。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合理比例,可以借鉴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银行业也要发挥营业网点多等优势,发展银保合作,为降低间接融资比重发挥作用。

   

   

【热点聚焦】海富通基金黑幕

   

  截至6月17日,海富通收益每单位净值为0.955元,与面值相比下跌4.5%,如果加上发行期认购费率1%和赎回费率0.5%,购买基金的中小“原始股东”三个月来的累计收益为-6%。与此同时,最新仓位约为20%的海富通收益,以其仓位复权,损失之高令人难以想象:-4.5%/20%=-22.5%!

  如果不存在违规申购的话,那么透过新股配售数据,似乎能捕捉到新发的海富通收益基金建仓的珠丝马迹。

  3月23日,郴电国际(600969)公布7000万A股招股书。在随后的上市公告书中,海富通收益获配10.6万股,按其0.07380804%的中签率计算,海富通收益3月22日账面市值14.36亿,仓位比例约11.05%。在后来依次发行的东方宝龙、驰宏锌锗、凤竹纺织和雷鸣科化的公告中,海富通收益分别获配4.9、12.5、16.8和15.1万股,测算后与其对应的建仓比例分别约为11.17%、13.17%、20.16%和25.37%。

  分析上述数据,似乎表明海富通收益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证综指处于高位时仓位很低。并不是海富通收益基金经理先知先觉、提前嗅到了大盘见顶的味道。

  3月末,就在沪综指1783高点出现的前夕,海富通收益加仓了,但比例不大,只增仓约2%。4月8日雷鸣科化(600985)4000万A股招股书公布,通过后来的公告测算,海富通收益在4月7日的账面市值为32.98亿,对应建仓比例约25.37%。与3月30日其17.126亿的账面市值相比,海富通收益又出重拳了,仓位猛然提升,日均市值增加约2.64亿元,其中3月31日这一天市值就增加9.08亿。

  海富通收益的基金经理是陈绍胜,陈与北京首放老总汪先生同系厦门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同学。海富通网站介绍陈是“拥有十二年金融市场投资经验”,但其真正涉足股市操盘仅6年。与其他基金经理不同,股评家出身的陈绍胜“研究成果”颇多。比如2000年版《一网赢天下--网络股投资价值》,2001年版《庄家操作手法精解》。从中不难看出,早年涉足期货、外汇的陈绍胜对技术分析颇有心得,但其并没有用自己的擅长算出大盘见顶。

  失误的并非陈绍胜一人。身为海富通投资总监、同时兼任海富通首只开放式基金--海富通精选基金经理的陈洪,其操盘似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几乎与海富通收益加仓同步,3月31日驰宏锌锗招股,通过其后的公告测算,从3月25日开始至30日这4个交易日中,海富通精选账面市值猛增8.23亿,达到20.68亿元,而期间上证综指下跌12点,增仓异常明显;与其一季度末不过21.98亿的净资产相比,海富通精选在高位已将仓位“拔”至约94%,而24日其仓位是56.59%。而海富通精选曾在招募时表示:“基金投资组合的比例范围为:股票投资50%-80%,债券投资20%-50%,现金资产0%-10%。”

  5月末,熬不住压力的海富通收益终于开始斩仓了。数据显示,从海富通收益正式公布净值的4月21日起至第一段下跌结束的5月26日,沪综指下跌7.69%,同期海富通收益净值损失1.93%,假设以25.37%的仓位计算,海富通收益净值同期应下跌1.95%。两个数据基本吻合,表明在单向跌市中,海富通收益可能无奈选择了被动“扛”股。但从反弹后再次下跌的6月1日至6月17日,沪综指下跌8.48%,同期海富通收益净值只损失1.748%,推算显示海富通收益仓位可能已在反弹的时候减至20%左右。

  据了解, 海富通基金的外资股东--全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的富通金融集团在近期的报告中,对H股未来趋势看得很空,而陈绍胜也开始改口,在圈内私下透露“不再加仓”。

  据了解,海富通收益前阵子8块多买的上海石化已经斩仓,进了2000多万股的东方航空可能还拿在手里。陈洪则不予承认,“我们目前也只是处在研究期间,并没有大规模实施所谓的操作”。

   

  海富通收益建仓比例测算

  招股日期 名称   代码  中签率 获配股数(万股) 对应市值(亿) 建仓比例测算 (%)

  3月23日 郴电国际 600969 0.07% 10.6      14.36    11.05%

  3月25日 东方宝龙 600988 0.03% 4.9      14.52    11.17%

  3月31日 驰宏锌锗 600497 0.07% 12.5      17.126    13.17%

  4月1日  凤竹纺织 600493 0.06% 16.8      26.21    20.16%

  4月8日  雷鸣科化 600985 0.05% 15.1      32.98    25.37%

   

  海富通精选建仓比例测算

  招股日期 名称   代码  中签率 获配股数(万股) 对应市值(亿) 建仓比例测算(%)

  3月25日 东方宝龙 600988 0.03% 4.2      12.45    56.59%

  3月31日 驰宏锌锗 600497 0.07% 15.1      20.68    94.08%

  4月1日  凤竹纺织 600493 0.06% 13.2      20.59    93.67%

  4月8日  雷鸣科化 600985 0.05% 9.3      20.31    92.40%

   

   

【财经视点】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成立 B股定位问题初露曙光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近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是中国证监会的专家咨询机构,由来自国际金融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国际金融机构知名人士及港、台地区有关专家组成。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由尚福林担任,现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兼任副主席,梁定邦出任委员,任期两年。此外,引人瞩目的是,曾出任台湾“财政部”常务次长及证管会主委,现为台湾东吴大学教授的戴玉宁亦获聘为委员。据介绍,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二年,由中国证监会聘任。

  宏新资讯认为,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证券市场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的一个先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QDII的推出,史美伦、梁定邦和香港专家的入围很可能就是在为此做准备;其次是QFII的进一步放开,台湾专家获聘为委员很可能与此有关,因为台湾在QFII制度从设立到完全放开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另外,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立也使B股市场定位问题的解决出现了曙光,6月22日B股市场的大涨很可能与此有关。

   

   

【机构动向】抛售汽车股的主要是华夏基金

   

  6月17日,沪深两市汽车股集体跳水,尤其是一向被认为是汽车股龙头的上海汽车(600104)收报跌停,令市场人气备受打击。由于博时基金重仓汽车股,再加上这段时间有关博时的不利传闻此起彼伏,于是市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博时在抛售汽车股,即便博时再三澄清,市场还是将信将疑。

  据宏新资讯向业界人士了解,这次抛售汽车股的机构确实并非博时基金,而主要是华夏基金在出货。华夏基金曾在年初表示,强烈看好电信和航空业,对银行业中长期看好,其主要重仓股是中国联通和南方航空,在汽车股上投资力度相对不大,此次抛售汽车股可能属于仓位结构调整。

   

  重仓汽车股的基金

  博时基金 威孚高科、江淮汽车、上海汽车、长安汽车

  长盛基金 江淮汽车、上海汽车

  融通基金 威孚高科

  华夏基金 福田汽车

  海富通  曙光股份

   

   

【机构动向】“涨停板敢死队”转移至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

   

  上海梅林近两日的涨停,给了前期疲弱不堪的大盘一线生机。在梅林的带动下,科技股小盘股的激情被点燃了,市场又开始出现赚钱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梅林又一次成为了挽救大市的功臣。

  从公开信息上看,6月18日上海梅林成交前五名的营业部分别是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银河证券上海东方路证券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证券营业部,兴业证券武汉建设大道证券营业部。而6月21日上海梅林成交前五名的营业部中,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银河证券上海东方路证券营业部和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再度上榜,短线资金大举介入的迹象比较明显。

  有意思的是,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在近期声名直追著名的“涨停板敢死队”(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在近期的活跃股如浦东金桥、江铃汽车、同济科技等股票中频繁现身。

  上海梅林在去年底今年初的行情中共拉出了10个涨停板,几乎每次都与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有关。有市场人士断言,这批资金很难全身而退,如今可能把账户转移到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继续作战。

   

   

【资本市场】ETF进入最后核准阶段

   

  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张后奇昨天透露,目前华夏基金正在全力配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据了解,ETF目前已经到了接受证监会核准的阶段。

  上交所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Exchange-tradedFund),是一种在交易所买卖的有价证券,代表一揽子股票的所有权,可以连续发售和用一揽子股票赎回。其通常采用完全被动式管理方法,以拟合某一指数为目标,兼具股票和指数基金的特色。

  ETF在交易方式上结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交易特点,既可以在交易所买卖交易也可以进行申购、赎回。买进(申购)基金份额有两种方式,一是现金,二是用一揽子股票。但在卖出或赎回时,投资者得到的是一揽子股票而非现金。华夏基金研究表明,ETF明显的优势有三点:首先,由于二级市场挂牌交易与一级市场申购赎回之间套利机制的存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贴近基金单位净值,相对于封闭式基金,折价小得多;其次,ETF通常采取被动式的指数投资方式,与开放式指数基金相比,通过一揽子证券申购赎回减少了申购赎回带来的冲击成本,减小了基金与指数的跟踪误差,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跟踪指数的需要;第三,与开放式只能以当日收盘价申购和赎回相比,ETF在交易时间内可随时在交易所进行买卖,具有交易的灵活性。

   

   

【资本市场】《价值》杂志建议让中小板解决B股问题

   

  2004年3月2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B股市场即将淡出”的文章,这篇发自中国的文章称:“中国有关官员表示,中国政府已决定在将来某个时候关闭其B股市场。”

  我们无法预测B股市场究竟何时关闭,但在第一篇向内地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的暗示性报道之后仅仅半年,B股向内地投资者开放就成为事实,这可以作为我们推测关闭B股准确时间的一个历史参考。所谓“没有时间表”,其实就是“随时都可能”,中国人说话的玄机向来如此。与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其他历史遗留问题(如国有股流通问题)相比,B股牵涉的投资者数量相对要少得多,利益平衡也很容易达成,这也是B股可能“突然死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可供观察家们比较的是,中国证券管理当局对NET和STAQ的处理手法。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推测事态的进展:关闭B股的各种方案早已经摆在中国证券主管者们的案头上,剩下的只是方案之间的权衡和具体时间的拿捏。

  相对于关闭B股的精确时间,关闭的方式将是B股最后谢幕演出的另外一个看点。最佳的方案是:将有A股的B股公司转为A股上市,将没有A股的B股公司(大概还剩下20多家)缩股之后转至中小企业板上市。这不仅可以解决这些无A股的B股上市公司的出路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充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的资源。如果采用这种方案,那么深圳中小企业板开场之际,就是B股谢幕时机的成熟之时。

  无论采用何种方案,对B股投资者来说,都可能意味着一场盛宴。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最后变成一种巨大的机会,这虽然有悖常理,但却是中国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多年历史中经常上演的悲喜剧。

   

   

【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再融资套牢券商

   

  最新数据显示,桂柳工(000528)的配股被主承销商中银国际大量包销,同时,部分含可转债的股票品种已经跌穿转股价。目前看来,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功能正面临挑战,承销商的风险再一次显现出来。

  同时,拟在年内实施再融资方案的基金重仓股山东铝业(600205)和中海发展(600026)股价再次遭遇重创,分列跌幅榜前列。这样看来,可能有部分基金对重仓股实施再融资有了新的看法。

  对于再融资,除了二级市场有所反应之外,一级市场的反应更为直接。从配股实施情况看,桂柳工昨日公布的结果显示,其配股承销团将包销余股2355万股,按照每股9.38元计算,以中银国际为首的承销商将不得不出资近2.2亿元。数据显示,主承销商中银国际“吃”下桂柳工配股2120万余股,成为该公司股份变动后第二大股东,而分销商广州证券和国海证券则分别“吃”下桂柳工配股117万余股。

  无独有偶,21日配股缴款结束的山推股份(000680)很可能也会上演同样的一幕。盘中数据显示,山推股份的股价全日在7.2元-7.32元区间运行,较其配股价每股7.32元低,市场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山推股份配股承销将受到严峻考验。如无意外,以海通证券为首的承销团也将包销相当一部分股份。

  统计数据显示,年内配股的上市公司大多遭受冷遇,前期实施配股的韶能股份(000601)、新世界(600628)和顺鑫农业(000860),目前股价均逼近甚至跌穿配股价。同样,作为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可转债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转债概念股股价在转股价附近,营口港(600317)、邯郸钢铁(600001)和首钢股份(000959)等个股都已经跌穿转股价,这为公司的转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市场观察】上海梅林的信号作用不能忽视

   

  “上海梅林一涨停,大盘就快见底了。”6月22日,上海梅林在大盘震荡之际放量收出第二个涨停。上海梅林这只“妖股”的重新发力,是否意味着大盘的黎明正悄悄降临?

  以上海梅林作为大盘风向标有其一定道理。去年11月13日,当天沪综指盘中创下1307.40点新低,市场悲声一片,更有看空者直言股指将跌至1250点。上海梅林则逆势涨停。此后几个交易日大盘低位徘徊,但未创出新低点。上海梅林继续一路高歌,9个交易日里马不停蹄,实现股价翻番,令所有价值投资者汗颜。大盘此后走出一轮凌厉的攻势。

  此外,在2002年、2003年年初上海梅林也均较大盘提前见底。在最为著名的1999年网络股行情中,上海梅林更担当了龙头的角色,并在此役中一战成名。

  有趣的是,自1999年网络股的光环逝去后,上海梅林的公司基本面并未发生明显转变,近年来一直平淡无奇的经营业绩也难以使其称得上具有投资价值。

  从上海梅林近年来的股东名册中也可看出,包括基金在内的市场主流机构很少参与,自1999年以来仅有天同180指数基金、基金兴华曾经少量参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该股由民间资金主导的传说。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去年上海梅林的翻番行情中,涨停板敢死队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不过,该股的活跃股性却由此形成。每到一定时候,该股往往能挺身而出,发动一波凶猛的攻势,并带动其它的网络科技概念股。越是什么理由都没有,就越能体现出资金的原始冲动。上海梅林的表演,更多地凸显了市场投资理念的冲突。从去年到今年,该股的发动之机,均是市场投资理念迷茫之际。在上周汽车股暴跌之后,市场对于价值投资的疑问进一步加大。此时“毫无价值”的上海梅林的崛起,宣告了市场另一种声音的存在。

  在一个新兴市场里,价值投资并非唯一的制胜法门,在合适的时机发动的恰当投机,其实是一种更高明的投资。上海梅林每次行情的发动,都能带来足够的市场流动性,这更与当前核心资产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尚不能就此妄下大盘就此见底的结论,但上海梅林所代表的市场声音,却不能不引起市场的足够重视。也许在众人悲观之时,底部也就悄悄来临了。

   

   

【财政金融】央行银监会支持金融企业破产

   

  “金融企业、自然人是否适用破产法”也是破产法起草中争议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金融企业破产问题,由于中国长期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以很多人担心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破产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欣新告诉《财经》记者,草案最初是考虑规定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适用《破产法》,对它们单独立法解决。但问题是,《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中已经有银行破产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规定,如果单独立法,操作起来立法成本很高,且不知何时能够出台,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也有人考虑过,在《破产法》草案里面再加一章: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的特别规定。但对起草小组来说,需要协调各方利益与立场,进行调研及起草工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来自央行的表态几乎是决定性的。在5月15日的长沙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央行支持将银行和金融机构纳入到《破产法》草案的调整范围内。她指出,金融机构破产已经是一个现实性问题,近年来已经发生多家金融机构关闭事件。央行已经形成了一套处理机制。吴晓灵还举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关闭案为例,说明金融机构如不及时关闭,将导致窟窿越拖越大,造成无谓损失。另外,吴晓灵称,根据目前央行的相关规定,金融机构关闭时,自然人存款均足额支付。

  来自银监会的态度亦支持将银行和金融企业破产问题纳入到《破产法》草案的规定中。所以共识很快就达成了:银行和金融企业破产在一般程序上适用破产法的规定,但涉及到商业银行破产中,特殊问题“适用有关的规定”。

  “这是符合国际原则的。”王卫国告诉记者,很多国家在银行破产问题上都是采用“审慎原则”,商业银行的破产都需经过央行批准。

   

   

【财政金融】2000家国企将实施“政策性破产” 国有银行买单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一位官员透露,中国还有2000家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急需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这2000家国企将是破产法统一实施中的最后特例。在3到5年内这些企业将会完成‘政策性破产。”所谓“政策性破产”,是指国有企业在破产时,将全部资产首先用于安排失业和下岗职工,而不是清偿银行债务。换言之,就是银行将为国企破产买单。

   

   

【宏观经济】中国将采取调控措施避免粮价暴涨暴跌

   

  中国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小南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指出,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市场粮价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上涨,主要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总体上看是粮价的合理回升。通过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目前粮食生产势头较好,市场粮价平稳。

  刘小南指出,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后,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粮价一定程度的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粮价暴涨暴跌,对城乡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刘小南表示,今后,国家将继续采取措施鼓励粮食生产,调动主产区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同时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和应急保障预案,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所有粮食经营者的经营台账制度和统计报告制度,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分析;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粮食供求状况,规定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批发商、成品粮加工企业、连锁超市等粮食经营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的最高库存或最低库存量,防止个别粮商囤积居奇。

  刘小南说,对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哄抬粮价、欺行霸市等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关部门都要按照《条例》的要求严肃查处。只要适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供应不断档、市场粮价不暴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宏观经济】徐宏源:中央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宏观调控紧缩过头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徐宏源表示,现在最主要的危险是,要防止由于紧缩过度而引起的经济大起大落。

  徐宏源表示,在控制了土地、信贷的基础上,宏观调控就不应再继续收紧了,反而应该转向维持经济适度快速的增长。

  徐宏源透露,中央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宏观调控紧缩过头。货币供应量的骤减就是其表象之一。他指出,5月新增贷款1132亿元,同比少增1404亿元,而最高时广东一个省就达800亿元,所以央行应该灵活掌握今年2.6万亿贷款的分配。他的意思就是,央行应该适度放松对信贷的控制。

  徐宏源还表示,尤其要控制好投资速度的增长,否则很可能硬着陆。5月份投资增幅呈快速回落态势,货币供应量增长已回落到17.5%,正在向国家17%的目标靠近,投资增长也有希望维持在20%左右。另外,下半年外贸出口可能会减缓,如果投资也不再增长,经济将很可能硬着陆。

  对于物价,徐宏源认为,虽然短期看存在通胀压力,但从中长期看还是应该防止通货紧缩。而在一定程度上说,保持适度的通胀还是很必要的,适度的通胀可以刺激投资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最终提升就业的增长。

   

   

【宏观经济】《了望》:在调控中发展是本次调控最重要的内涵

   

  最新一期《了望》周刊撰文指出,宏观调控是为了今后更持续有力的发展。在发展中调控,在调控中发展,也许是本次调控最重要的内涵。调控,是为了今后更持续有力的发展,就像我们常常为了更致命一击而收回拳头。

  自5月1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后,很多人以为可以就此松一口气。而事实上,就在此后,温家宝总理连续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办公会议,一再强调“宏观调控不能放松”,要狠抓落实,防止反弹。要知道,自去年底出现局部过热苗头以来,温家宝总理一共主持过6次国务院常务办公会议,其中有两次在初见成效之后,可见其对宏观调控后续工作之重视。

  所有研究者都对此后的调控走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意见则基本上集中于两点:一是建议暂时不再出台新的力度更大的调控措施;二是强调要将已出台的措施落实好,防止反弹出现。对于调控目标,研究者指出,如果能将本年度投资增幅调至15%~18%,GDP增长在8%~9%之间,则可称为较为理想的软着陆。至少有三个研究者将今年的GDP预测为8.5%。

   

   

【宏观经济】瑞银断言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昨天,来自瑞银这家被誉为“最佳投资银行”的预测,让许多对中国经济热度表示担忧的人感到宽慰。

  “中国的经济不存在‘硬着陆’;不存在银行危机;不存在国内的不稳定;不会发生贸易战。”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抛出了一连串的“不”。

  “中国经济或许过热,但这并非是泡沫经济。”这是安德森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的一个最有力的理由。

  安德森认为,或许银行的清偿能力是有些不足,但它们仍具有相当的流动性,而且政府已经开始了资本重组的进程,因此中国不存在银行危机。

  安德森预计中国2004年的GDP增长将为9.5%,2005年将为7.4%。但200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可能达到6%-8%。

   

   

【经济数据】中国1-5月工业利润增长43.7%

   

  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周二公布,中国工业企业今年前5个月的利润激增43.7%至人民币4,258亿元,大多数工业行业实现利润增长且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但应收帐款增幅仍在上升。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今年前5个月实现利润人民币2,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7%;股份制企业同期实现利润2,0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5%。

  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的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飙升6.63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26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增长1.77倍。

  今年前5月亏损企业的亏损额略微上升。1-5月,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56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长0.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75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下降8.9%。

  统计局数据还显示,今年前5个月,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共实现销售收入6.8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7%。

  不过,截至5月末,工业应收帐款净额为1.9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7.4个百分点,比4月末上升0.7个百分点。

  应收帐款的大幅增加有可能会导致坏帐的增加。

  中国今年前4个月的工业企业利润为人民币3,3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7%。

  统计局的工业利润数据包括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人民币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行业信息】OPEC八月增产仍未定案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主席尤斯吉安托罗表示,OPEC尚未决定是否落实八月增加原油产量的计划。纽约七月期油周二早段先升后回,每桶报37.55美元,下跌8美仙。

  担任印尼石油部长的尤斯吉安托罗在耶加达向记者表示:“我们仍未知道最后是否落实增产计划。我们必须首先知道哪些成员国仍有增产的额外产能。”

  OPEC本月三日决定分阶段增加产量配额上限,七月一日开始每日增产二百万桶,八月一日开始每日再增加五十万桶。

  受伊拉克部分恢复原油出口消息鼓舞,纽约七月期油周一下跌1.12美元,每桶报37.63美元。纽约期油自六月一日创下每桶42.33美元的最高收市价后,目前已累跌11%。

   

   

【行业信息】未漂白牛皮箱纸板反倾销案产业损害调查启动

   

  6月2日,产业损害调查局未漂白牛皮箱纸板反倾销案调查组召开了未漂白牛皮箱纸板反倾销案产业损害调查工作启动会。中国造纸协会、本案申请企业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福建青山纸业有限公司(600103)、山东博汇纸业有限公司、山东太阳纸业有限公司、博恒律师事务所以及本案支持企业之一东莞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派人参加了会议。按照调查程序,调查组已下发调查问卷,正抓紧进行初裁前的调查工作。

   

   

【行业信息】全球不锈钢需求将不断增长

   

  由于欧盟和日本的景气复苏,以及印度、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快速崛起,不锈钢业者认为,从长期看,全球不锈钢需求将呈上升之势。国际专业机构预测,在2010年之前,全球不锈钢需求将保持5.71%的年均增长率。

  最近国际镍价逐渐反弹,不锈钢市场买盘升温,业者预计第三季度将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今年全球对不锈钢需求与往年相比仍较热络。

  镍是不锈钢的主要原料。上周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货收盘价每吨达到14550美元,比前一周大涨13.67%,比5月中的低点反弹超过30%。鉴于中国买盘重现,业内人士预期,下半年的镍价有机会回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高点。

  受国际镍价大跌和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亚太不锈钢行情近两个月出现修正走势,市场交易比第一季度冷清,大多数厂商原先并不看好第三季度不锈钢价格。

   

   

【行业信息】国内棉价继续大幅下跌

   

  6月21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为14723元/吨,较6月17日下跌360元/吨;CCIndex527为13210元/吨,较17日下跌349元/吨。国内棉价继续大幅下跌。

随着棉价的持续大幅走低,一些手中仍有大量存棉的棉花企业急于出货,而纺织企业则仍坚守“压低库存,少量购进”的原则,国内棉价继续大幅下跌。

  据中国棉花信息网分析,目前国内棉价的混乱局面主要源于棉商的恐慌抛售,江苏、安徽等省的纺织企业从山东、河北等棉价偏低地区购棉,客观上促进了本省棉价向较低价格看齐,各地区棉价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从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山东、湖北等地一些大棉商手中还有不少存棉,企业现在心急如焚,纷纷加入抛售大军。纺织企业方面,近期不断增加的库存积压成了大包袱。据反映,目前江苏等地不少中小纺织厂已经停产。

   

   

【行业信息】宏观调控显效 上海建材降价

   

  近期一系列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成效已初步显现,上海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基础建材价格开始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据悉,上海建筑用钢价格发生很大变动。螺纹钢价格已经从年初最高的3800元/吨回落,在5月中旬达到最低点,仅为2500元/吨左右。尽管从6月初,建筑用钢市场有所反弹,但专家普遍认为,这次反弹一方面是价格急跌后的短暂恢复,另一方面是由于钢材在电力紧张时限产保价的一些措施所造成,反弹即将结束。

   

  水泥下半年价略回落

  上海斯迪尔钢材电子交易市场首席研究员刘建云认为,由于宏观调控使市场整体上的建筑用钢需求量减少,今年的螺纹钢等建筑用钢价格不可能恢复到年初的最高点,其合理的价格空间预计在2700元-3000元间徘徊。

  与建筑用钢的总体性下跌相比,玻璃价格短期内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专家认为,随着投资需求增长的回落,到第三季度,其价格有可能回落,但降幅有限;而水泥价格短期内将以平稳略升为主,主要是由于铁路运输紧张及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但预计下半年水泥价格也会随投资回落而略有回落。

   

  玻璃售价短期平稳

  水泥、黄沙、钢材等基础建材的价格回落,令上海建筑企业所受压力有所缓解。据一些参与在建工程的建筑企业反映,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各项基础建材价格明显上升。由于建筑行业本属微利行业,不少工程签订合约时建材价格正处低谷,建材涨价后工程成本超出了原先合约中的标的,建筑企业只能做赔本生意。尽管目前各类基础建材价格还未跌至最低谷,但市场供应已大为缓和。

  有关专家认为,建材价格的回落将使商品房建筑成本有所降低。但由于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预计此番建材价格波动不会使房价有明显涨落。

   

   

【行业信息】预计中国在2005年底前再度成为铝的净进口国

   

  澳大利亚咨询机构Urandaline Investments Pty。周一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有望在2005年底前再度成为铝净进口国,原因是中国铝和电力供应的短缺,以及政府近期对电解铝行业的过度投资采取的降温措施。

  自从中国于2002年从2000年铝的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以来,中国的铝生产及进口动态得到了全球市场的密切关注。

  Urandaline的研究报告称,截至2003年末,中国已建成的铝冶炼能力为830万吨/年,同时另有150万吨/年的铝冶炼能力仍在建,预计将在2005年底前完工。但预计中国在今后两年内将陆续关停所有生产能力低于3万吨的铝生产企业,以及年生产能力总计95万吨的生产工艺落后企业。考虑到中国在2005-2008年间可能再建150万吨/年的铝生产能力,预计中国在2008年末时的铝生产能力将达883万吨,届时需要进口312万吨铝。

   

   

【行业信息】中国PC出货量至08年将增长逾2倍

   

  据市场调查公司iSuppli的预计,中国PC出货量将从2003年的3880万台,提高至2008年的9010万台,届时将占全球出货量约三分之一,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

  由于中国本地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当地市场对PC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一些PC制造商已经开始加大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力度。

  此外,PC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提高本地市场对于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单就PC领域而言,对于芯片的需求量在2003到2008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达20%,从2003年的73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85亿美元,到2008年中国内地对于PC半导体芯片的需求量将占全球市场的28%左右。

  iSuppli并指出,就PC产品来细分,由于笔记型计算机体积和重量比较适合运输,中国内地的PC出货量将有很大部分集中在笔记型计算机,到2008年中国笔记型计算机的出货量将从2003年占全球46%,提高到近80%。

   

   

【行业信息】今年三季度国际薄板市场将以盘整为主

   

  行业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三季度国际薄板市场将以盘整为主,有两方面原因予以支撑。一方面,首先是中国国内钢材市场上贸易商资金压力偏紧,市场价格难以出现大幅度的提高,可能因外盘价格太高使得进口持续偏低;其次是欧洲薄板市场需求虽在不断回暖,但幅度很小,而美国市场需求在经历较大幅度的回暖后也将逐步趋于平稳,这些影响都将在三季度逐步显现。另一方面,首先是中国国内薄板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且中国国内产能的扩张并不能在短期内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薄板市场仍需要依赖一定的进口;其次是北美和欧洲市场生产企业的生产自律将继续支撑市场;最后是据近来全球各大薄板企业的三季度价格政策显示,并没有一家企业下调三季度的售价,相反很多企业还提高了三季度的售价。

   

   

【行业信息】中国一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钢材出口显著增加

   

  今年以来,中国一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抓住机遇扩大出口,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来自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鞍山钢铁集团的消息表明,今年1-5月,该公司累计出口钢材产品62万吨,是上年一年出口量的一倍,出口额达1.4亿美元。鞍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一直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经营战略的支撑点,当国内产品竞争激烈、价格下落时,鞍钢必然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设备优势,增加国际市场的投放量。

  在中国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中国市场钢材价格近两个月来平均每吨迅速下降了约1000元,一些劣势企业和经销商纷纷减少业务量。

  与此相反的是,国际钢材市场行情看好,在欧美经济复苏和一些国家钢铁限产等因素作用下,钢材价格不断上扬,平均价格目前高出中国市场约600元人民币/吨。以今年五月份为例,中国板材的出口价格平均为401美元/吨,较上月上涨12%,角钢及型钢平均为480美元/吨,上涨73.9%,这为企业出口带来了重要机遇。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鞍山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近年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度,面对国内市场价格下跌的最新变化,这些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外,积极参与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据统计,2004年1-4月,中国39家钢铁企业累计完成“加工出口专用钢材”签约154.79万吨、发货146.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6.57%、47.52%。

   

   

【行业信息】信产部拟修改手机准入政策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在“2004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电子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论坛上透露,信息产业部正在考虑将PC产品划入消费电子范畴,并考虑对旧有手机生产准入审批制度进行改变,信息产业部将鼓励消费电子企业进入手机生产领域。

  娄勤俭表示,随着传统家电行业的数字化步伐加快,相应的,PC、通讯和消费类电子很难划分彼此的界限,旧有定义已被打破,手机准入政策即在此背景下酝酿改变。

  他说,按照信息产业部原有的审批手续,手机属于通信类产品,但如果不让消费类电子企业进入手机领域,就遏制了消费,手机其实是消费电子产品。

  实际上,目前国内拥有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家中,有些企业完全是靠卖牌照生存。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对于手机生产牌照准入政策的改变,有可能使得手机行业的格局发生改变,一批有实力、手握资金的企业可能将进入这一领域。也有人士指出,现在手机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即便国家放开手机生产牌照,后进者未必能站住脚根,相反,手机市场有可能掀起如彩电般的降价大潮。

   

   

【行业信息】公路运价猛涨三成

   

  6月20日,全国公路货运价格再次大幅上涨,平均运价上涨了近三成。据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分析,此次货运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自6月20日开始的全国“治超”行动。

  全国治超办的统计资料表明,根据对全国20家重点联系的运输企业上报的运力、运价情况调查,6月20日的全国平均货运价格为每吨每公里0.67元,比治超前上升了26.83%;煤炭运价为每吨每公里0.57元,比治超前上升了34.8%,粮、油、蔬菜及鲜活农产品运价也有提高,分别上升了18%、20%和26.67%。

近期,全国公路货运价格一路飙升。5月份,因新《交通道路安全法》的实施,公路运输超载超限现象受到遏制,全国公路货运价格纷纷上涨两到三成,一些重点地区,尤其是深圳更是上涨了一到两倍。

   

   

【区域经济】山西煤炭外运量因治理超载下降约4成

   

  在6月20日开始的全国治理车辆超载统一行动中,部分地方公路货物车流量出现了明显下降,而随着车流量的减少,山西省煤炭外运量下降了约4成。

  数据表明,6月1日到18日,五个地方的运煤车日平均为8080辆、运煤数192370吨;19号就降到了6122辆、和138556吨;20号全天运煤车4843辆、外运煤98717吨。有关方面预计这种下降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扭转。

  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公路公司经理武强表示,外运量下降对下游一些行业,包括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多少会产生一些影响。

   

   

【区域经济】前五个月山西省煤炭产量增长近一成五

   

  据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山西省煤炭产量为18403万吨,同比增加2344万吨,增幅为14.60%;5月份当月完成4137万吨。据统计,1-5月份,山西省煤炭平均售价为209.04元(不含增值税),同比提高38.13元;5月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吨煤综合平均售价为223.96元。

   

   

【公司快讯】实达电脑:中期亏损额较第一季度增加

   

  实达电脑(600734)公司董秘办在接受媒体查询时表示,公司中期继续亏损,亏损额较第一季度增加。公司目前经营还算正常,但由于今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主要产品的销量虽然增加,但收入反而减少,利润下降更多。公司已经采取一些措施如更换高管等,但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效果。公司今年全年盈利可能较难。

   

   

【公司快讯】通程控股:中期业绩大幅增长不太可能

   

  通程控股(000419)公司董秘办在接受媒体查询时表示,公司目前经营稳定,但中期业绩大幅增长不太可能。

   

   

【公司快讯】华光股份中期业绩保持正常增长

   

  华光股份(600475)董秘在接受媒体查询时表示,公司中期业绩由于受新增资本金的影响,中期业绩与去年同期不具备可比性,公司中期业绩仍保持正常的增长水平。

   

   

【公司快讯】北京车展昌河汽车倍受关注

   

  北京车展期间,昌河(600372)爱迪尔轿车、LIANA两厢和三厢式轿车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昌河展台前的观众每天络绎不绝,有许多观众在现场就表现出了购买的要求。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经济半小时》和《财经报道》等节目,《人民日报》,《中国汽车报》等媒体都对昌河展台进行了采访报道。据统计,包括地市台和网络媒体,展会期间一共有近300家媒体对昌河公司进行了采访报道。

  除了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展会期间,昌河展台还吸引了大量中外观众参观。对昌河爱迪尔轿车和LIANA轿车,观众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纷纷试乘这三款车型,对它们时尚靓丽的外型、宽敞舒适的乘坐感受给予了好评。

   

   

【投资参考】国泰君安:电子元器件行业增长预期再次提高

   

  国泰君安分析师肖利娟指出,六月份,各国际预测机构陆续调整了对半导体市场的增长预期。对2004年半导体市场的增长预期从年初的23%左右普遍提高到了约30%。不过,对于2005年的市场,各预测机构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

  六月份,证券市场继续在对周期景气前景的疑惑中徘徊。就产业而言,新产能会在2004年二季度后陆续开出,而库存的增长在理性的范围内,产业的增长处于安全状态之中。

  下半年,线路板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将继续提高。但由于供求问题,行业无法将成本压力完全转嫁出去。只有通过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才能改善盈利状况。

  就投资机会而言,我们认为,这一行业的投资机会更多地来源于行业竞争结构的变革,或者新产业需求的崛起。

  深天马新线投入生产以后,并不存在折旧偏低的问题;目前彩屏模块出货量的提升速度与预期相当,良品率的提高快于预期。

   

   

【财经广角】中国基金经理市场现状素描

   

  年龄分布:从114位具有出生年份信息的基金经理的年龄看,我国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34.6岁。

  性别结构:在现任基金经理中,男性基金经理的比例高达93.8%,女性基金经理的比例只占6.2%。

  学历结构:现任基金经理全部具有大学以上的教育背景,90%以上的基金经理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5.5%的基金经理具有博士学位,仅有7.6%的基金经理只拥有学士学位。

  “海归”因素:目前中国基金经理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工作背景的基金经理已达15人,占目前基金经理总数的10%,其中更有两名具有海外国籍的基金经理任职基金管理公司。

  从业经验:中国基金经理的平均证券从业时间为7.7年。

  出身分析:如果把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以及投资人员被视作具有“投资方面”经验的专业人士,不难看出,是否具有投资方面的“实战经验”仍被视为能否出任基金经理的重要条件。

  管理只数:目前共有30只基金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基金经理。17名基金经理管理着2只或多只基金。

  平均任期:历任基金经理担任1只基金的平均时间只有18个月,任职不到1年就被更换的基金经理占到更换基金经理总数的35.2%。

  更换情况:设立于1999年以前的基金已全部更换过基金经理。

  更换频率:1999~2003年年度基金经理的平均更换率为48.1%。

  经常换班子的基金:63只基金更换过基金经理,其中36只基金由3个以上基金经理经管过,大成价值、国泰金鹰、基金景博、基金泰和、基金裕华是基金经理“换班”最多的5只基金。

  最“长寿”者:李旭利出任天元基金经理49个月,比任职时间次久的基金经理多出13个月。

   

   

【时政焦点】中央不再北戴河夏季办公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五套班子夏季不到北戴河办公已形成制度。据香港《文汇报》引述消息透露,最近一些有关中央今年可能恢复到北戴河办公的传闻并不确切,今年中央仍然会安排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关干部到北戴河休假,但只休假不办公。中央此举被认为是新领导人推行亲民廉政的又一举措。

  中央夏季在北戴河办公开始于1953年。当时,中央组织了一个考察小组,考察了大连、青岛等地,相比之下,北戴河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海滨沙子球度很高,海滩不是很陡峭,鲨鱼也很少。最后选定北戴河作为中央夏季办公地,以后形成了制度。中央许多重要会议在北戴河召开,被称北戴河会议,一些重大决策是在北戴河会议通过的。比如1958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作出炮击金门的决策,同年大炼钢铁和大办人民公社的决策也在北戴河作出。

  据称,1997年暑期,中共15大准备工作也是在北戴河进行,中央写作班子就是在北戴河对15大报告进行修改定稿的。中央北戴河办公制度曾两度中断,一是文革和文革之后的一大段时间,直到1984年才恢复,二是1989年。




--------------------------------------------------------------------------------


声明:·《财经内参》是着眼于资本市场,侧重消息面、政策面研究的资讯产品。有别于媒体的新闻传播。

      ·所有结论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任何依据资讯产品作出的投资决策,风险自负,与本公司无关。

      ·宏新资讯保留《财经内参》版权,未经同意,严禁翻印或转载。




--------------------------------------------------------------------------------


任何疑问,随时恭候垂询    Tel: 0571-85163840    E-mail: [email protecte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7 06:44 , Processed in 0.0918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