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5

和讯首席行情分析(请勿转帖)

[复制链接]

41

主题

450

回帖

62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21
发表于 2004-7-28 1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席行情分析
警惕A股市场陷入僵局
7-27
文国庆
周二,A股市场继续动荡不安,股指出现较大震荡,上证综指于盘中创出4月下跌以来的新低1373点。部分近期蓄势良好的个股受到上市公司基本面以外因素的影响,出现莫名暴跌,其中以TCL集团(000100)的表现较具代表性。不过,由于大盘指标股普遍保持了相对克制,因此今天A股股指并未跌得十分难看,尾盘甚至有所反翘。

证券公司资金链十分脆弱、长期积累的隐患开始显性化。本来,借着前期政策面暖风徐徐,加上中报披露的时机,若干机构选定了煤电油运及消费类个股,打算制造局部小行情。但是,由于扩容、解决股权分置等不确定消息频生,在大盘已经下跌超过20%后,一批资金开始试图离场,而且去意坚决。这些证券公司原本有意自救,看到实在没有希望,也就选择自残了。估计,近期出现这种情况的券商不止一两家,也好,等大家都死光了,市场也就见底了。

今天,A股市场中有7只股票跌停,当日跌幅超过4%的个股数量达到130只,37只股票价格在3元以下。这些绝对数值提醒我们,A股市场绝对价格中枢在迅速下移,高价股票因缺少支撑,也将受到地心引力影响。实践证明,股市中的价格结构有其相当市场化的一面,尤其是面临系统性风险的时候,这个结构会自发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近期A股市场监管部门发出的政策信号不统一,已经使得各类投资者均有无所适从之感。

根据我们的粗浅了解,任何政策都不是完美的,都是针对某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而制定,对问题的解决也有着轻重缓急的考虑与安排。而当投资者无法从市场监管部门发出的信号中揣摩出政策的倾向性意图时,自然会陷入迷茫。尤其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色彩又十分鲜明,对政策引导的依赖特点就更突出。坦率地讲,我们认为现在使用技术分析手段判断A股市场恐怕是要失效了,而在一个看不懂政策意图的市场中,所谓投资价值、操作价值都显得苍白无力,困境中的投资者出现信心危机也就可以理解。

市场担心在监管部门坐而论道的过程中,A股市场被逐渐消蚀,形成死市。

66

主题

901

回帖

131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10
发表于 2004-8-1 18: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A市越来越不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450

回帖

62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21
 楼主| 发表于 2004-8-3 09: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04-8-2

权钱交易的故事
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  文国庆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政府,本来手中没钱,但是经过精心的策划却在短期发财致富。政府先发行建设国债1000亿元,随后又通过银行贷款向百姓借钱1000亿元,合计举债2000亿元。政府用这2000亿元建设了一个高速公路网。公路网的账面净资产是2000亿元。路网建成后,政府宣布,使用高速路者一律付费,每年收费300亿元。接着,政府宣布成立一个路网股份公司,收购整个路网。于是聘请评估所按现金流法进行资产评估,按折现率5%计算,高速路网估值6000亿元。然后,政府将路网公司上市。按照市场的实际市盈率水平,政府决定公司发行股票10000亿股,其中国家股6000亿,社会公众股4000亿,每股发行价2元。发行新股后,募集公众资金8000亿元,国家股金暂时从银行借款12000亿元垫付。股份公司从国家手中购买路网的全部股权,出价10000亿。交易完成后,政府用路网项目兑现10000亿元。这10000亿现金中,2000亿元用于偿还建设公路是所借国债和贷款,8000亿元用于缴纳股份公司股本金。经过上述运作后,政府从手无分文,到拥有路网股份公司60%股权同时还欠银行4000亿元贷款,而普通投资者则用8000亿元仅仅购买了40%的股权。这样,政府对于股票的每股买入成本为0.67元/股,而公众的持股成本为2元/股。政府在随后进行的“市场化运作”中,减持国有股6000亿股,按2元/股计价,又兑现了12000亿元。经过全部运作,政府最后竟赚8000亿元。
上述运作从形式上看一切符合商业规则,但是政府却从手无分文到迅速盈利8000亿,又似乎不太符合商业规则。问题处在那里呢?实际上,这是一个权钱交易的过程。整个过程看起来像是一个商业运作,而实际上是政府向社会出售高速公路经营特许权力的过程。
最近一周国有股减持的讨论再度升温,政府这次则以解决股权分置的面目出现。在讨论中大家主要精力集中在国有股如何定价的问题,而忘了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国有股减持的实质是什么,投资者购买的又是什么?与寓言中的故事一样,国有股权的形成过程表明它是政府对经济控制权力的货币化标志,其根本来源是国家的行政特权。我们与政府进行大宗股权交易,实质上是对于行政特权进行定价。权力几块钱易一斤?能够说得清楚吗?按理说,行政特权与商品不是同一层次的东西,本不应相提并论的。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有资产仅仅只有几万亿,据说净资产一度接近负值,而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国有资产已经接近20万亿。很显然,20年来我国税收水平远远无法支撑这种增长,那么这个增长的实质是什么?国家权力的升值。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百姓而言,国家权力几乎是无限的,那么它也是百姓们根本无力购买的。由于国有股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它数之不尽,卖之不完,别说是按市场价,就是按净资产或者面值我们也买不起。另外,由于行政权力的可变性,它在国家手中会日益强大,但是卖到百姓手中却会日益衰减,这是我们的行政运行机制决定的。
认识到这个道理,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近期管理层极力护盘,大盘却在迭创新低,只要国有股减持相关的利好不过是“疑似利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股减持已经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更高一个层次上的博弈。


    也许国有股减持和国有股流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虚假命题,伴随着这种尝试市场将走向崩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071

回帖

146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464
发表于 2004-8-3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国家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8

回帖

281

积分

海星

积分
281
发表于 2004-8-3 13: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们的前途都没有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21

回帖

83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838
发表于 2004-8-4 20: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有没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6 23:57 , Processed in 0.0750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