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32|回复: 15

显示器相关术语

  [复制链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发表于 2006-10-15 11: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口类型

15针D-Sub输入接口:也叫VGA接口,CRT彩显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最基本的包含R\G\B\H\V(分别为红、绿、蓝、行、场)5个分量,不管以何种类型的接口接入,其信号中至少包含以上这5个分量。大多数PC机显卡最普遍的接口为D-15,即D形三排15针插口,其中有一些是无用的,连接使用的信号线上也是空缺的。除了这5个必不可少的分量外,最重要的是在96年以后的彩显中还增加入DDC数据分量,用于读取显示器EPROM中记载的有关彩显品牌、型号、生产日期、序列号、指标参数等信息内容,以实现WINDOWS所要求的PnP(即插即用)功能。

DVI数字输入接口: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显示设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显示接口。普通的模拟RGB接口在显示过程中,首先要在计算机的显卡中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中,而在数字化显示设备中,又要经模拟/数字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显示。在经过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丢失,对图像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而DVI接口中,计算机直接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设备中,避免了2次转换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讲,采用DVI接口的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要更好。另外DVI接口实现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免除了在连接过程中需关闭计算机和显示设备的麻烦。现在很多液晶显示器都采用该接口,CRT显示器使用DVI接口的比例比较少。

[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06-10-15 11:03 编辑 ]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屏幕尺寸
   屏幕尺寸是指液晶显示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与CRT显示器不同的是,由于液晶显示器标称的屏幕尺寸就是实际屏幕显示的尺寸,所以17英寸的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接近19英寸的CRT纯平显示器。目前主流产品的屏幕尺寸主要以17英寸和19英寸为主。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的宽屏液晶显示器而言,其屏幕尺寸仍然是指液晶显示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目前市售产品主要以19英寸为主。现在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比例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常见的有16:9和16:10两种。由于宽屏液晶显示器相对于普通液晶显示器具有有效可视范围更大等优势,或许会成为液晶显示器的发展方向,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同屏幕尺寸下,无论是16:9还是16:10的宽屏液晶显示器,其实际屏幕面积其实都要比普通的4:3液晶显示器要小。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距
   LCD显示器的像素间距(pixel pitch)的意义类似于CRT的点距(dot pitch)。点距一般是指显示屏相邻两个象素点之间的距离。我们看到的画面是由许多的点所形成的,而画质的细腻度就是由点距来决定的,点距的计算方式是以面板尺寸除以解析度所得的数值,不过LCD的点距对于产品性能的重要性却远没有对后者那么高。

    CRT的点距会因为荫罩或光栅的设计、视频卡的种类、垂直或水平扫描频率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而LCD显示器的像素数量则是固定的,因此在尺寸与分辨率都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间距基本相同。分辨率为1024×768的15英寸LCD显示器,其像素间距均为0.297mm(亦有某些产品标示为0.30mm),而17寸的基本都为0.264mm。所以对于同尺寸的LCD的价格一般与点距基本没有关系。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亮度

亮度是指画面的明亮程度,单位是堪德拉每平米(cd/m2)或称nits,也就是每平方公尺分之烛光。目前提高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提高LCD面板的光通过率;另一种就是增加背景灯光的亮度,即增加灯管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较亮的产品不见得就是较好的产品,显示器画面过亮常常会令人感觉不适,一方面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同时也使纯黑与纯白的对比降低,影响色阶和灰阶的表现。因此提高显示器亮度的同时,也要提高其对比度,否则就会出现整个显示屏发白的现象。此外亮度的均匀性也非常重要,但在液晶显示器产品规格说明书里通常不做标注。亮度均匀与否,和背光源与反光镜的数量与配置方式息息相关,品质较佳的显示器,画面亮度均匀,柔和不刺目,无明显的暗区。

    现在在LCD亮度的技术研究方面,目前已经达到800甚至更高,已经接近CRT显示器水准。此外液晶显示器的亮度有不同标称方式,例如典型亮度为350,最大亮度可能是400,具体是那种,厂商一般不做说明。因此会出现在一定范围内不能仅通过参数区分显示器好坏的情况,购买液晶显示器时还要综合考虑对比度等因素,最好实际观看显示效果。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度

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实际上就是亮度的比值,定义是:在暗室中,白色画面(最亮时)下的亮度除以黑色画面(最暗时)下的亮度。更精准地说,对比度就是把白色信号在100%和0%的饱和度相减,再除以用Lux(光照度,即勒克斯,每平方米的流明值)为计量单位下0%的白色值(0%的白色信号实际上就是黑色),所得到的数值。对比度是最黑与最白亮度单位的相除值。因此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对比度就越高。对比度是液晶显示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合理的亮度值下,对比度越高,其所能显示的色彩层次越丰富。

    目前提高对比度有两种方法:
    1、提高白色画面的亮度。
    2、让黑色更黑,降低最低亮度,这个也许有些不好理解,首先,需要知道控制液晶显示器光线的明暗变化,是不可能通过发光灯管开、关来实现的,而液晶又是不能做到100%不漏光的,所以即使调整至纯黑画面,液晶显示器还是会有一些亮度的。这是个分母、分子的问题,分子小了对比度自然就高了。

    提高亮度增加对比度的方法相对简单,不过受到灯管寿命、液晶漏光等问题,亮度不能无限量提高。第二种方法是很多高端液晶厂家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为什么亮度不高的液晶能够达到高对比度的原因。在购买液晶显示器时,应该注意挑选显示器画面有没有因高亮而色彩失真,因为那样的高对比度是没有参考价值的。更重要的是,虚高的亮度并不会带来更好的显示效果,它只会使浅色图像变成茫茫一片,而对暗部表现却毫无帮助。

    此外,厂商在宣传单上标注的对比度参数分两种,一种是典型值,就是在同一画面下的对比度,另一种是最大值,就是整个显示器在亮度不一定的状态下所取的最大、最小亮度所比的对比度,例如某款液晶最大对比度为550:1,而典型值为500:1。那么其中的最大值也就不具备参考性,典型值才是真正的对比度,最大对比度实际上也就是厂商所玩的数字游戏。

    另外,还有些厂商所标注的对比度是所谓的“动态对比度”。所谓动态对比度,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数值,例如逐一测试屏幕的每一个区域,将对比度最大的区域的对比度值,作为该产品的对比度参数。不同厂商对于动态对比度的测量方法可能也不尽相同,但其本质也万变不离其宗。动态对比度与真正的对比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同一台液晶显示器的动态对比度是实际对比度的3-5倍。所以,动态对比度也不过就是厂商所玩的数字游戏,并没有实际意义。

    目前主流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大多集中在400:1至600:1的水平上,而加拿大公司Brightside推出的采用LED背光技术的DR-37P超高动态范围液晶显示器居然号称拥有200000:1的超高对比度,真是令人有点瞠目结舌了。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色彩数

色彩数就是屏幕上最多显示多少种颜色的总数。对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来说,256种颜色要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即2的8次方,因此我们也把256色图形叫做8位图;如果每个像素的颜色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我们就叫它16位图,它可以表达2的16次方即65536种颜色;还有24位彩色图,可以表达16,777,216种颜色。
    目前液晶显示器常见的颜色种类有两种,一种是24位色,也叫24位真彩。这24位真彩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每种颜色8位色彩组成,所以这种液晶板也叫8bit液晶板。每种颜色8位,红绿蓝三原色组合起来就是24位真彩,这种液晶显示器的颜色一般标称为16.7M或者16.77M。另一种液晶显示器三原色每种只有6bit,也叫6bit液晶板,这种液晶板通过“抖动”的技术,通过局部快速切换相近颜色,利用人眼的残留效应获得缺失色彩。这种抖动的技术不能获得完整的8bit(256色)效果,通常是253种颜色,那么三个253相乘就基本是16.2M色。也就是说我们通常用16.7M表示真正的24位真彩(8bit板),而用16.2M表示6bit板。两者实际视觉效果差别不算太大,目前高端液晶显示器以16.7M色占主流。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白响应时间

所谓黑白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其原理是在液晶分子内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扭转与回复)。常说的25ms、16ms就是指的这个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越短则使用者在看动态画面时越不会有尾影拖曳的感觉。一般将黑白响应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上升时间(Rise time)和下降时间(Fall time),而表示时以两者之和为准。

   CRT显示器中,只要电子束击打荧光粉立刻就能发光,而辉光残留时间极短,因此传统CRT显示器响应时间仅为1~3ms。所以,响应时间在CRT显示器中一般不会被人们提及。而由于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转控制光的通断,而液晶分子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所以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要明显长于CRT。

    从早期的25ms到大家熟知的16ms再到最近出现的12ms甚至8ms,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液晶显示器不适合娱乐的陈旧观念正在受到巨大挑战。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换算:30毫秒=1/0.030=每秒钟显示33帧画面;25毫秒=1/0.025=每秒钟显示40帧画面;16毫秒=1/0.016=每秒钟显示63帧画面;12毫秒=1/0.012=每秒钟显示83帧画面。可以看出12ms的诞生意味着液晶制造的一个巨大进步。

    但要注意的是,液晶显示器都有一个扫描频率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场频(又称刷新率),很多都限制在75Hz以下,而就一般概念而言,75Hz意味着一秒刷新75帧画面,这样看上去就达不到12ms对应的每秒83帧画面了。

    实际上,我们上面所说的12ms响应时间是针对全黑和全白画面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这种全白全黑画面的切换所需的驱动电压是比较高的,所以切换速度比较快,可以达到12ms;而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都是灰阶画面的切换(其实质是液晶不完全扭转,不完全透光),所需的驱动电压比较低,故切换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从2005年开始,很多厂商已经开始强调灰阶响应时间的重要性,不过灰阶响应时间可以通过特殊方法提高,因此与黑白响应时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相当于一个全新的描述响应时间的参数。

    据数据表明:响应时间30毫秒=1/0.03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33帧画面,这是已经能满足DVD播放的需要;响应时间25毫秒=1/0.025=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40帧画面,完全满足DVD播放以及大部分游戏的需要;而玩那种激烈的动作游戏(如QUAKEIII、UT2003、DOMMIII)、极速追逐赛等游戏要达到毫无拖影的话,所需要的画面显示速度都要在每秒60帧以上,即需要的响应时间=1/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60帧画面=16.6毫秒。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灰阶响应时间

说到灰阶响应时间,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灰阶。我们看到液晶屏幕上的每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都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要实现画面色彩的变化,就必须对RGB三个子像素分别做出不同的明暗度的控制,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这中间明暗度的层次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 bit的面板为例,它能表现出256个亮度层次(2的8次方),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

    由于液晶分子的转动,LCD屏幕上每个点由前一种色彩过渡到后一种色彩的变化,这会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响应时间。因为每一个像素点不同灰阶之间的转换过程,是长短不一、错综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进行表示。因此,传统的关于液晶响应时间的定义,试图以液晶分子由全黑到全白之间的转换速度作为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由于液晶分子“由黑到白”与“由白到黑”的转换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为了能够尽量有意义的标示出液晶面板的反应速度,传统的响应时间的定义,基本以“黑—白—黑”全程响应时间作为标准。

    但是当我们玩游戏或看电影时,屏幕内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与最白之间的切换,而是五颜六色的多彩画面,或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这些都是在做灰阶间的转换。事实上,液晶分子转换速度及扭转角度由施加电压的大小来决定。从全黑到全白液晶分子面临最大的扭转角度,需施以较大的电压,此时液晶分子扭转速度较快。但涉及到不同不同明暗的灰度切换,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并且日常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所有图像,都是灰阶变化的结果,因此黑白响应的测量方式已经不能正确的表达出实际的意义,为此,灰阶响应时间的概念就顺应而出了。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灰阶响应更难控制,需要的时间更长,但实际情况却有可能完全相反。因为厂商可以通过特殊的技术,使灰阶响应时间大大提高,反过来比传统的黑白响应时间短很多。比如使用响应时间加速芯片,可以使25ms黑白响应时间的产品拥有8ms的灰阶响应时间。灰阶响应时间与原来的黑白响应时间含义和性质差别很大,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但又都是对液晶响应时间的描述。

    从2005年开始灰阶响应逐渐为众多厂商所使用,总的来说,这些产品通常使用了更好的响应时间控制方式,比如各个象素的响应时间更加稳定、统一。灰阶响应时间短的产品脱影现象也更少一些,画面质量也更好,尤其在播放运动图像的时候,因此游戏玩家或者爱看影碟的用户可以更多考虑液晶显示器的这个参数。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扫描频率

也称为水平刷新率,它是指显示器每秒钟的扫描线数,单位为KHz。行频=行数*场频,例如在800*600的分辨率下,当刷新率为85Hz时(通常表述为800*600@85Hz),行频=600*85Hz=51Khz。


垂直扫描频
    也称刷新率,是显示器每秒刷新屏幕的次数,单位为Hz。场频越低,图像的闪烁、抖动越厉害,但LCD显示器画面扫描频率的意义有别于CRT,指显示器单位时间内接收信号并对画面进行更新的次数。由于LCD显示器像素的亮灭状态只有在画面内容改变时才有变化,因此即使扫描频率很低,也能保证稳定的显示,一般有60Hz就足够了,但在部分行业应用如医疗、监控中,要求液晶的刷新率能够达到70Hz甚至85Hz,主要是要求能够以较快的频率读取数据进行显示。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5531

回帖

6004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宽

带宽代表显示器显示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指每秒钟所扫描的图素个数,即单位时间内所有扫描线上显示的频点数总和,以MHz为单位。带宽越大表明显示控制能力越强,显示效果越佳。

    带宽的详细计算公式如下:理论上带宽 B=r(x) ×r(y) ×V

    r(x)表示每条水平扫描线上的图素个数

    r(y)表示每桢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

    V 表示每秒画面刷新率(即场频)

    B 表示带宽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4 21:44 , Processed in 0.1072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