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37|回复: 0

【转贴】要开放农产品进口 - 张五常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1195

回帖

1834

积分

版主

积分
1834
发表于 2008-4-15 23: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开放农产品进口

十八世纪欧洲兴起的重农主义(physiocracy),今天在神州还是余波未了。民以食为天,重农主义主张一个国家的农产品要自供自给,不能依靠外人,反对农产品进口。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外贸都受到某程度的反对。保护主义被伸延到工业去,重农主义是前身。



史密斯之后二百多年的经济学发展,理论逻辑与事实验证,都强烈地否决了重农主义的思维。有些国家,如日本,历久地反对农产品进口,不是有理论的支持,而是大地主要维护高地价政策。然而,在言论上,今天还有些国家要保护农业,不尽量放宽农产品进口,说是为恐有什么风吹草动,又或有什么政治、战争,本土的农业不能自供自给会招来大祸也。



这种恐惧不难明白。战争会导致农产品的供应下降,是事实,但除了武器,战争是会导致所有产品的供应下降的。历史说,除了内战(像太平天国),战争导致生产下降,比率上农产品下降最少。另一方面,政治上的禁运,因为供货商有利可图,走私的门路多得很,而农产品是绝少被禁运的。



齐家治国,当今之世,一家之内,我们不可以靠在露台种菜,在下底养鸡,要女儿、媳妇织布、裁衣,而还可以生存的。我们要靠专业分工合作,然后在市场贸易而生存。二百年前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大错特错:今天的人口上升了不知多少倍,但生活水平也上升了不知多少倍。市场贸易被大幅压制,民不聊生在所必然,昔日共产中国的经验不堪回首。



一国之内的贸易重要,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同样重要。后者多加一重政治,不幸,但农产品是绝少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的。



我说过,因为中国的人均农地面积太小,采取让大量农民转往工业的必须路向,农产品是不可能全部自供自给的。但我的观察,主要需要进口的是稻粮——其它的急需时本土可以产出,或者不吃也无妨。但稻粮真的是那样重要吗?



朋友,想想吧。不管科技与知识的进口(有互联网,禁运「知识」不易),只谈物品进口,看今天中国的形势,你会把稻粮的重要性排第几呢?我把它排第三。第一是石油:中国土产的石油远为不足,如被禁运,中国的工业发展很头痛。第二是钢铁原料:中国土产也不足,如被禁运,工业不振,而高楼大厦也不容易建造了。第三才轮到稻粮:被禁运而市价暴升,吃蕃薯其味无穷也。



在石油、钢铁原料与稻粮这三项重要而又需要进口的物品中,稻粮有最多外地竞争供应的国家。石油产出主要是中东,钢铁原料澳洲得天独厚,稻粮的供应者屈指难算。中东纠纷频频,政治复杂,长远而言,石油看来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问题。我的政治智商是零,不敢多说。澳洲的币值上升,对中国万分感激,据说那里有足以供应举世数百年的钢铁原料。稻粮除俄、美、加外,柬埔寨一带可以一年之内轮植三稻。



纵观中国的先天局限条件,我们不容易想出比输出工业产品换取农业产品更合算的生计。今天的中国,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人均收入据说是每月二百多元人民币。这个农民只要花几个月学得一门手艺,在工业或建筑业的收入会上升两倍以上。
沉淀,沉淀,反复沉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5 20:26 , Processed in 0.0684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