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54

说说赈灾1亿的影视大亨邵逸夫先生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1091

回帖

1773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8-5-18 09: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整个华语影坛,邵逸夫爵士堪称长寿的智者,这位101岁的老人,被港尊称“六叔”,他不仅亲历了中国电影自1920年代以来的整个发展过程,更以其睿智与先见之明,始终站在华语影视业发展的最前沿。在他的带动下,香港邵氏兄弟影业公司成为1950-1980年代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巨头,同时他也审时度势,及时转向投身电视业,成为TVB最大的股东之一。在全力投身影视业的同时,邵逸夫先生还热心公益事业,在内地捐资助学,此次大地震,邵逸夫先生更是与教育部合作毅然出资1亿港币,进行灾后重建工作,让人敬佩。作为一名电影事业家,邵逸夫先生生财有道、造福社会的经营理念与实践,值得华语电影人认真研究与学习。

一、电影人生路

1、移民:从宁波到上海,从上海到南洋,从南洋到香港

邵逸夫先生祖籍宁波,在中国电影史中,宁波曾经出现多位著名电影制片家,比如早期明星公司的张石川,邵逸夫几兄弟在上海的天一影片公司,在香港的邵氏父子、邵氏兄弟影片公司,柳氏兄弟的艺华、国华公司,电影大亨李祖永在香港创办的永华电影公司等。

宁波商人务实、勤劳、充满智慧的经商风格在邵逸夫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宁波移民的后代,邵逸夫在上海接受了西式的教育,而且显露了自己的才华。

在天一其间,邵氏主要制作古装野史片等商业电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邵氏兄弟果断决定,避开锋芒,将电影阵线从上海转到华人众多的南洋,开拓新的阵线。当时或许邵氏兄弟的决定出于迫不得已,但却显现了他们的先见之明,当1940年代,国内的众多电影片场毁于战火之时,邵氏兄弟在南洋却保全了自己的制片机构。

在南洋其间,邵氏兄弟的业务开展颇为艰难,邵逸夫勤勉务实,逐渐打开了南洋市场,逐渐拥有自己的电影放映机构,像现在许多影院一样,邵氏兄弟采取以影院建设为中心,在影院周围发展其他配套娱乐设施,从而产生良性互动,在南洋(总部在新加坡)获利颇丰。1950年代,邵逸夫带着大笔资金来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影业公司,从而开启了香港电影的新时代。

2、最具智慧也是最勤奋的电影制片家

(1)、制片方式及宣传策略。

   邵氏兄弟的宣传口号是“邵氏出品,必属佳片”。邵逸夫一开始就为自己制定了很高的标准。他以较低的价格从香港政府手中购得地皮,建立邵氏片场,并且采用了片场制,采用流水线作业,由于拥有自己的发行机构和合作伙伴,所以邵氏兄弟公司从电影制作、发行到放映非常流畅。

(2)邵氏兄弟采用明星制,大力发掘自己的明星。一时间邵氏兄弟公司群星云集,星光璀璨。林黛等巨星在华语影坛地位一时无二,他的邵氏公司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3)善用人才,勇于竞争

   在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善用使用人才,在邵氏麾下云集了众多的优秀编导。比如张彻、李翰祥等。邵逸夫总体上是爱才的,且不计前嫌。比如李翰祥事件,李翰祥在邵氏获得成功后,曾赴台湾发展,后来台湾国联出现问题,要再次返回邵氏,邵逸夫不计前嫌热情接待,并委以重任,李翰祥回归邵氏后为邵氏拍出了多部经典作品,叫好又叫座。对人才的重视,对电影市场的敏锐把握,难怪邵氏能够出片如此多的优秀作品。

(4)、勤奋的内行制片

    邵氏采用类型电影制片策略。在当时的香港他大胆创新采用宽银幕、彩色片。在邵氏其间,邵逸夫每天的生活非常规律,基本上每天都要在自己的放映室观摩多部影片,并且非常善于借鉴其中可资借鉴的元素。为我所用,所以在当时邵氏公司的电影理念及制作与国际主流商业电影合拍。

正如张彻所说:“他(邵逸夫)每天必看各导演拍的‘毛片’(样片),也经常要邹文怀、何冠昌和我看;他本人也实际参与各部影片的剪辑工作,掌握最后决定权。他对剪辑的原则是:该怎么剪就怎么剪,不够长度宁可补戏。他对不满意的影片,从来不吝啬补戏,不为将就档期而匆忙推出。”在邵逸夫的直接掌控下,邵氏公司的影片商业收益一直颇佳。



二、智慧人生

1审时度势,把握商机

   邵逸夫的智慧还表现在他能够审时度势,在1979、80年代电视业在香港蓬勃发展之时,他果断决定投身电视业,创建TVB,再度延续辉煌。

2养生之道

   邵逸夫的人生遵守准则,不放纵自己。比如他不赌钱,不喝酒,不做刺激、对身体有害的事情。但是邵逸夫坚持运动,每天必做运动,此外他每天会读报约一小时。所以邵逸夫的身体状况始终良好。

3热心公益事业。

  邵逸夫先生最令人敬佩之处在于作为生意人,他生财有道,而且他不做守财奴,而是热心各项公益事业。作为爵士,从1970年代开始,邵逸夫在内地捐款累计超过25亿元,在内地几乎所有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有他的捐资。特别是此次地震,邵逸夫再度出手,捐赠1亿港币用于灾后教育重建,如此的胸襟与气魄,让人敬佩。

     邵逸夫先生的英文名叫Run Run Shaw。真是人如其名,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前进,积极入世中度过。邵逸夫是典型的具有儒家气质的商人,他勤奋、进取,讲究生财之道,同时也能造福社会,回报社会。因此他的生命质量很高,他的一生是充实而快乐的。作为一名长者,101岁的邵逸夫先生已经活到了一种人生境界。从这样一位智者身上,我们应该可以学习的地方当然很多。但令人感伤的是,环顾当前的华语影坛,这样睿智的影人似乎已经不多。更让人心痛的是,现在演艺圈中,真正热心公益事业的影人,屈指可数。在此次地震中,我们很少看到一些影坛大腕慷慨解囊的义举,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有很多人“消失”了,如此的冷漠让人心寒。

     中国文化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邵逸夫爵士的一生极为鲜明地展现了如何有道取财,他的奋斗、他的谋略,他的智慧让人敬佩。但作为一个社会人,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也是不行的。电影这个行业与一般行业有些不同,因为他的从业者中有许多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艺人,他们是很多人学习的楷模与榜样,他们的一些行为将直接影响到许多人的行动抉择。因此,他们更应该修身,更应该树立社会公德意识。邵逸夫先生赈灾1亿元的义举,他的充满智慧的电影人生,是否可以让现在的那些电影大腕(大亨),能够从中学到些什么,面对这样一位长者,他们是否又会感到汗颜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wolfjoe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来偶的博客坐坐:
http://www.mtime.com/my/ccjjy2k

27

主题

629

回帖

85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855
发表于 2008-5-18 0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生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1437

回帖

22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3
发表于 2008-5-18 1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些非常时刻需要每个人都奉献出一份爱心,钱多钱少则是另外一回事
向有一份火热爱心的邵先生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83

回帖

78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5
发表于 2008-5-18 1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岁老人,赤子爱心!
致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5

主题

220

回帖

4049

积分

荣誉版主

神话+龙珠+凯普+牙狼+TF @_@

积分
4049
发表于 2008-5-18 10: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91

回帖

104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47
发表于 2008-5-18 10: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捐的还可以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94

回帖

93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932
发表于 2008-5-18 10: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7

回帖

146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460
发表于 2008-5-18 11: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伟大的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32

回帖

57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9
发表于 2008-5-18 1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TVB是他老人家创办的,真是太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2564

回帖

3501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501
发表于 2008-5-18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各地学校都有逸夫楼或逸夫图书馆就可以看出 他的慈善事业并非朝夕之事 而是犹如长江之后连绵不绝..他的香港无线也为电影届输送了不少血液 可以说没有当初的无线 就没有现在的这么多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8 05:30 , Processed in 0.1113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