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想过多的富有感情,可是我却不能。我不想伤害任何人,可又不可避免。有时看起来多彩的世界却又显得那么平淡无奇。在哪里我才可以找到快乐,而快乐却往往又伴随着悲伤。多情让我很多时候没办法呼吸,我几乎不能去面对这个世界。人们各自给自己标榜:聪明,善良,富家子弟,丑恶,愚蠢,贫穷……在我看来都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还在水生火热中挣扎,在为自己的追求奋斗。谁给我指引,我们的生命如此的短暂;怎样去救赎自己,世界如此纷杂;怎样对待时间,身体,家人,友伴,不是总有解决办法。
曾有次问过一个我认为在我见过的人当中阅历最广的人“怎样对待逝去的时光”,他的回答是“时间会磨灭一切”,到现在我都没有缓过神来,因为我不甘于如此。但无数的事实却一次次把这样的问题又提出来。
在没上学以前就想过“我们住在什么地方”:从最开始的“天圆地方”、“住在海龟背上”到后来的“地球是圆的”“宇宙大爆炸”;在小学想过“树为什么向上长”;在初中“人类怎么出现的”“人为什么要活着”……
初中可以说是最疯狂的阶段,那个时候大脑几乎不能休息,闭着眼睛都能观察周围的一切,自己以第三者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好似拍电影一样,把我所住的小镇存储在自己的大脑里:‘阴森恐怖的树林布满苔藓,而其中却有阳光照射的竹林’;‘浩似海边的碧蓝的水库’;‘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春天柳絮如大雪纷飞’;‘仙境般迷雾缭绕的山路’;‘土屋四周冒烟的恐怖的丧葬仪式’;‘五点起床上学路上七彩的流星’……有些记忆现在都不敢确定了,因为我说出来其他人都会说我在讲故事,但是我却可以肯定自己可以找到证人,比如‘在一个小瀑布看到九龙戏珠’‘有一个老师可以躺在地上旋转飞起’——这个我记得不止我一人看到的,当时有很多人,而且那个老师还有意要教我这招的……那个时候的观察者的姿态成为了自己想干的事情就是“观察”,去观察记录这个世界。
记忆似乎成了我的一切,甚至我认为就是我的一切,所以当见到一个失去自己记忆的人的时候我有说不出的滋味——但还好他现在以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周遭,虽说我认为他以前可能会比较内向,和他新婚的妻子每每出现在一起,我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记忆的偶然、非连续性、非确切性现在慢慢已经变成了一种归纳和总结,我的记忆在不断的重复与转圈,而且圈是越来越小,直到现在可以记下的事情越来越少。记忆的没有更新使自己只能拿一些残羹来满足自己,话语的不断重复导致自己不愿意说话——很多情况的交流变成了一方的传授与另外一方的接受,而且记忆埋得越深就越难再找到使其还似昨天的感觉。
从高中起到现在的我只能说越来越清楚的看清这个社会,自己似乎没有再寻求什么答案,现实变得更加现实。开始对社会分层,开始对人群分类,虽说都混杂其中,但一旦有标准分开又如此简单。以至于自己的观察行为可以变为“静坐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让自己第三人称的视角穿梭于人群中,观察一人的外表,眼生,行为动作,语言,得出其背景历史关系人群,其第一、第二性格和其未来——同时观察,我就在观察世界”。
人们一直在忙碌,或者说保持忙碌——这是我对人们一般不会去想“为什么要活着”这类问题的回答,不管这等的忙碌是自己使为之还是他人使为之,这甚至在一段时间是我对“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发布相对论”的回答。
人们在不断的满足自己欲望——父母的理想成了孩子的理想,妻子的愿望成了丈夫的愿望,国家的企图成了全民的企图。我见过太多父母孩子之间不说话,见过孩子的倔强与父母的无赖,父母的强权与孩子的泪水;邻里之间的冷漠与攀比,年轻人可以笑着对夜宿街头的人说‘我很幸福’;强势之下的弱小,可笑的合伙抢劫,自我防卫的杀气,谩骂和抛弃,莽撞的激情,不知所以的继续向前;莫名的亢奋,挥霍的青春。
慢慢的很多人变得透明或者叵测——世界观变成了“世界所以然因其所以然”,比如:我出生在中国导致我现在在重庆上研究生,我之所以和你在一起是因为地球大爆炸。透明的生存,知其声,知其貌,却是如此透明,完全可以忽视,消失后就似不曾存在。
既得利益让我们在自我摧毁……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我觉得自己不用写什么影评,因为已经没有必要去评价这个故事,如果去评价诸如:演员、服装、台词、场景设置、剪辑好像会偏离这样的一个影片的主旨太远。所以胡乱写了一些,本来是个完满结局的,但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轻松。
下面这段是在教堂中出现的:
Dearly beloved, we are gathered here in the sight of God, and in the face of this congregation, to join together this man and this woman in holy matrimony, which is an honourable estate, instituted by God in the time of man's innocency, signifying unto us the mystical union that is between Christ and His church and therefore is not by any to be enterprised lightly, or wantonly, to satisfy man's carnal lusts and appetites, but reverently, discreetly, advisedly, soberly, and in the fear of God, duly considering the causes for which matrimony was ordained. First, it was ordained for the procreation of children. Secondly, as a remedy against sin, and to avoid fornication. Thirdly, for the mutual society, help and comfort that the one ought to have of the other, both in prosperity and adversity, into which holy estate these persons present come now to be joined.
亲爱的教友,我们聚集在上帝眼前以及各位信徒的面前,让这名男教友和这名女教友在神圣的婚姻中合而为一。婚姻是光荣的,乃是上帝在人类未犯罪时建立,象征了基督和他的教会之间的神秘结合,因此绝不容等闲视之,当作儿戏以满足人类的肉体欲望,而要恭敬谨慎,深思熟虑,认真严肃,怀着对上帝的畏惧,充分尊重上帝建立婚姻制度的用意。
第一,为了养育子女;第二,为了消除罪恶及避免通奸;第三,相互帮助安慰,婚姻双方应互相扶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几位教友现在要在神殿婚姻中结合。
[ 本帖最后由 金无垠 于 2009-7-2 12:5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