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llzqq

大家谁来谈谈DDN到底是什么的线路,它有什么特点?

[复制链接]

8

主题

107

回帖

153

积分

海星

积分
153
发表于 2003-8-29 2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发展的潮流已不可逆转,整个数据领域正向着IP领域方向大跨步前进。尤其是在接入方面更是如此,IP技术已经牢牢控制着绝大部分前台及桌面的应用。因此,在ADSL的实际接入应用方面,就必须向IP接入方向靠拢,走IP接入的发展之路。以下就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几种ADSL接入应用形式进行讨论分析。

RFC1483-Bridged——桥接接入方式

        最初,RFC1483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实现网络层上多种协议的数据包在ATM网络上的封装传送。它已被广泛使用于ATM技术中,现已成为在ATM网络上处理上层多种协议数据包的封装标准。ADSL接入依托于ATM骨干网络,在接入侧上继承了许多ATM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所以ATM网络上承载数据包的各种标准就很自然地被ADSL接入技术所采用,使得ADSL的RFC1483桥接接入方式目前已成为ADSL宽带接入的最基本形式。在协议模型上,RFC1483-Bridged接入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层的数据包进行LLC/SNAP的封装,以此来指明上层所应用的协议类型,因此可以适用于网络层上的多协议传送。它仿真了以太网的桥接功能,在形式上RFC1483-Bridged的接入方式相当于将用户侧的终端设备直接挂接在网络侧的网桥设备上。在ADSL Modem中完成对以太网帧的封装处理后,通过用户侧和网络侧的PVC永久虚电路完成数据包的透明传输。采用这种接入方式,在用户侧可以利用普通以太网卡接入,在网络侧必须提供支持RFC1483-Bridged封装的ATM网桥设备。

        我们知道,处于数据链路层的桥接器在工作原理上仍然采用广播学习的方式,通过收集、记录各用户网卡的MAC地址信息进行通信。因此,RFC1483-Bridged的接入可以实现远端整个以太网的共同接入,且组网经济简便。用户侧最大用户接入数的限制取决于ADSL Modem内部桥接记录存储器的实际容量。当然用户实际接入数还要考虑到IP子网的划分范围,这远远可以满足应用的实际需要。但是,应该看到,采用RFC1483-Bridged可以实现多用户的接入,但无法实现动态的IP地址分配,IP地址资源利用率很低。同时,类似于实际的局域网,RFC1483桥接接入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大量的广播信息,引起整个网络效率的下降,各用户所获得的实际带宽抖动很大,很难完成对服务质量保证有严格要求的业务。下面给出RFC1483接入的结构图:

RFC1577——经典IP接入方式

        类似于RFC1483标准,RFC1577也是在ATM网络上承载IP协议的标准规范。在协议中,它明确了该标准仅仅针对于网络层的IP协议,用IP路由转发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因此也被称之为IP over ATM。IP包在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处理上,RFC1577仍然利用RFC1483 LLC/SNAP的数据封装方式对IP包进行封装处理,也被人们称之为RFC1483-Router接入方式。要实现RFC1577的ADSL宽带接入,用户侧的终端通常是价格比较昂贵的ATM25网卡,同时该网卡供应商还必须提供让该网卡支持RFC1577协议的驱动程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RFC1577在ADSL接入方面的推广使用。RFC1577接入方式是   由终端上的ATM25网卡完成对上层IP包的整个封装处理过程,最终形成ATM信元流传送至ADSL Modem。因此,在这种接入方式中ADSL Modem仅仅作为ATM传输的一个端点。同时由于ADSL Modem内部没有ATM交叉连接的功能,如不使用附加的ATM设备将无法实现终端多用户的同时接入。但是,可以利用终端ATM25网卡的ATM特性来实现一些以太网卡无法实现的功能,比如:利用ATM25网卡以上行RFC1577接入请求,下行纯ATM信元流的形式来实现宽带视频点播应用,使VOD视频点播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下面给出RFC1577接入的结构图:

 

RFC2364——PPP over ATM接入方式

        以上讨论了RFC1483和RFC1577这两种利用ATM早期标准完成静态IP接入的技术。对于一些有固定IP需求的专线用户,采用以上两种接入方式当然能够很好的实现。但是对于众多的普通接入用户而言,仍然利用静态IP方式实现宽带接入对于宽带接入运营商而言是很难接受的,尤其是在目前公网IP地址紧缺的情况下。因此,人们很自然地想利用窄带拨号动态分配IP地址的PPP接入技术应用到宽带的ADSL接入中来。因此IETF制定了利用PPP技术完成宽带拨号接入的标准规范——RFC2364,也称为PPP over ATM。同时,在接入技术的发展推动下,网络侧的高性能宽带接入服务器利用RFC2364宽带接入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诸如业务选择、VPN利用等一系列附带的特殊功能,为宽带接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采用PPPoA的接入技术,由PC终端直接发起PPP呼叫,用户侧ATM25网卡在收到上层的PPP包后,根据RFC2364封装标准对PPP包进行AAL5层封装处理形成ATM信元流。ATM信元透过ADSL Modem传送到网络侧的宽带接入服务器上,完成授权、认证、分配IP地址和计费等一系列PPP接入过程。从实现上看,ADSL Modem也是仅仅作为ATM信元传送的一个端点。同时,要实现PPPoA的接入,用户侧仍然要求使用ATM25网卡,这就要求网卡供应商也必须提供相应的专用PPPoA驱动程序。类似RFC1577接入方式,在实现多用户同时接入方面,PPPoA的接入方式也因ATM25网卡的自身局限性而无法实现。因此,PPPoA虽然成功地解决了诸如动态IP地址分配和计费方面的一系列宽带接入问题,但是由于用户终端仍需要额外的网络设备和相应的驱动程序,事实上PPPoA这种宽带接入形式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下面给出RFC2364接入的结构图:

PPTP-PPP——点对点隧道技术转PPPoA接入方式

        最初PPTP(点对点的隧道协议)技术的出现是为了出于网络安全和VPN选择方面的考虑,是对PPP技术的一种扩展。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以太网络资源,结合PPPoA接入技术的优势,一些ADSL厂商将PPTP的技术引入到宽带接入应用中。它在ADSL用户侧利用PPTP技术(后IETF将PPTP与L2F合并制定了L2TP标准规范)通过内部的以太网络在ADSL Modem与用户PC之间建立IP隧道传送用户终端发出的PPP请求。在ADSL Modem中终结IP隧道,提取PC终端发出的PPP包并相应地利用RFC2364标准进行封装处理,传送至远端宽带接入服务器完成基于PPP技术的授权、认证、计费和动态的IP地址分配等一系列过程。可见,PPTP-PPP的接入在网络侧的实现与PPPoA是完全一致的。通过用户侧的IP隧道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局域网络资源实现多用户的同时接入,而且在ADSL Modem中通过一些特殊的设置还可以完成简单的VPN选择功能。在驱动程序方面,用户PC终端可以利用现有WIN98/NT操作系统自带的虚拟专用网络适配器实现PPTP接入,无需再另行购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通过以上对PPTP-PPP接入技术的描述和下图对PPTP-PPP接入结构和协议模型的介绍,这种接入方式的协议栈过于复杂,从而影响接入的实际性能。从功能上看,ADSL Modem内部不仅要终结PPTP的IP隧道,而且要向网络侧发起PPP的连接。我们知道,作为ADSL终端设备的ADSL Modem在包处理能力上毕竟有限,这将大大降低用户接入的实际速率,几乎无法实现VOD视频点播这类有高带宽、高质量要求的业务。

        其次,PPTP-PPP的接入技术在支持用户数方面也限制,比如:阿尔卡特ADSL Modem最多支持14个PPTP-PPP的数据流。最后,从实际的组网角度上看,要完成每一终端用户的PPP接入都必须在ADSL Modem和ATM网络中创建传送该PPP包的相应PVC,网络实现过于复杂。但总的来说,PPTP-PPP的接入技术是结合了以太网和PPPoA技术的产物,进一步推动了宽带接入实用化的进程。在实现Internet的用户接入和普通企业网络的简单互通方面,PPTP-PPP仍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RFC2516——PPPoE接入方式

        PPTP-PPP的接入利用现有的以太网络实现了动态方式的宽带接入,但它的局限性主要是受到ADSL Modem自身性能上的限制。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PPP技术直接实现更高速、更可靠、更便捷的ADSL宽带接入,将现有的宽带接入服务器和本地以太网络相结合。在这一应用要求的强烈推动下,IETF于1998年制定了PPPoE的技术规范。它总结了以往PPP宽带接入方式的特点和要求,兼顾了对用户终端的硬件要求,同时克服了在PPTP-PPP传输性能上的不足,提高了ADSL宽带接入的总体性能。因此,PPPoE技术规范的完成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目前成为宽带接入运营商首选的宽带接入方式。

        在实际应用上,PPPoE利用以太网络的工作机理,将ADSL Modem的10BASE-T接口与内部以太网络互联,在ADSL Modem中采用RFC1483的桥接封装方式对终端发出的PPP包进行LLC/SNAP封装后,通过连结两端的PVC在ADSL Modem与网络侧的宽带接入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实现PPP的动态接入。PPPoE接入利用在网络侧和ADSL Modem之间的一条PVC就可以完成以太网络上多用户的共同接入,实用方便,实际组网方式也很简单,大大降低了网络的复杂程度。上面给出PPPoE接入的结构图。

         综上所述,在不附加其他网络接入设备的情况下,表1对以上各种ADSL接入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ADSL宽带接入的发展新趋势

        从ADSL目前的发展上看,ADSL宽带接入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纯粹的接入技术出现,各ADSL厂商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在ADSL Modem的多样性、高效性和灵活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展了ADSL的应用前景。

小型路由器功能的引入

        ADSL厂商针对企业网用户开发并推出了带简单路由器功能的ADSL Modem。它采用NAT技术实现内外网络的单向互通,并可以提供IP网络的其他相关功能,如DHCP服务器、转发DNS请求等。在实际组网中,局域网用户仅需将自身的IP网关指向设置在ADSL Modem以太网接口上的IP地址,完全不影响本地原有内部局域网络的通信;在网络侧,利用RFC1577或PPPoA的接入技术,可以直接从ADSL Modem建立或发起连接,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互连。由于ADSL Modem自身包处理能力的局限性,它对大数据流量或有服务质量严格要求的业务都很难胜任。但从当前宽带接入的主流应用——Internet高速上网来讲,这种ADSL Modem完全可以胜任,是宽带接入运营商解决中、小型企业高速宽带接入的理想选择。

Voice over ADSL

        随着IP Phone技术的成熟,利用现有的ADSL接入提供IP Phone业务不仅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具有无法比拟的价格优势和组网优势,进一步扩展了传统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7

回帖

153

积分

海星

积分
153
发表于 2003-8-29 21: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议ADSL与Cable Modem


  伴随Internet的迅猛发展,各种接入技术不断涌现,PSTN模拟接入、ISDN接入、DDN接入和X.25租用线接入等方法都曾小试身手,但皆因带宽或费用的原因而无法令人十分满意,渐渐退出舞台。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光纤到户之前,ADSL和Cable Modem将成为Internet高速接入中的佼佼者。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家族中的一员,中文名字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最早由Bell公司研发成功。它的传输介质是广泛分布的铜质电话线,上行速率为16K~640Kbps,下行通信速率可达1.5Mbps~8Mbps,有效传输距离3-5公里。ADSL设备工作时,通过频分多路复用(FDM)或回波消除(Echo Cancellation)技术在双绞线上产生多个供数据传呼的上/下行信道,同时为POTS预留下4Kbps的通道,以保证POTS和ADSL可以在一条电话线路上同时使用而无需为POTS另设线路。

  而Cable 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利用已有有线电视网的HFC(Hybrid Fiber Coax)系统接入Internet。目前的CATV系统中,Cable Modem上/下行信道分布在电视模拟信号所占频带50~550MHz的两侧,其中,上行信道频谱范围为5~45MHz,下行信道频率范围为550~750MHz。其下行信道中每6MHz为一个子通道,当采用64QAM调制方式时传输速率为 25~40Mbps,而用256QAM技术时速率可达40Mbps以上;由于其上行通道的RF频谱中充满了尖锐的噪声、窄波段的干扰、宽波段的高斯噪声以及非线性干扰等,一般采用慢速的具鲁棒性的DWMT或QPSK方式调制,导致其上行信道中每个子通道的吞吐量为3~10Mbps。

  可以看出,ADSL和Cable Modem在Internet高速接入中各有千秋,笔者下面分别从带宽,抗干扰能力,实现难易和标准化四个方面简单进行一比较:

  1.带宽

  相比之下,Cable Modem要比ADSL更具有带宽的优势。Cable Modem的每一个子信道下行通道的数据吞吐量都可以达到25~40Mbps,所以当整个系统的用户较少时,其带宽的优势将非常明显;但由于Cable Modem所依赖的HFC系统的拓扑结构是分层的树状总线结构,所以其终端用户将共享连接段线路的带宽,当一条线路上用户激增时,各个用户所得到的有效带宽将远小于25Mbps,一般只能达到1~2Mbps,甚至更低,在这点上HFC系统与共享的总线型以太网非常相似;而ADSL接入方案则不同,其网络拓扑为比较安全的星型结构,用户能够独占1.5~8Mbps的带宽。因此在用户激增时,其服务质量反而较Cable Modem高。

  2.抗干扰能力

  Cable Modem的入户连接线是同轴电缆,它内部铜芯传送信号,外面的铜丝网和铝箔屏蔽外界的干扰,一般,只要作好相应线缆连接器的屏蔽,就可避免绝大部分外界干扰;而ADSL的传输介质是极易受外界高频信号串扰的电话线,抗干扰能力较Cable Modem而言天生不足。

  3.实现的难易

  ADSL接入方案的实现只需在电话线的两端接上ADSL设备就可以了,无需对整个网络进行改造;而Cable Modem接入Internet比较复杂,因为CATV的HFC系统仅是为单向广播电视节目而设计的,所以要利用Cable Modem 实现在HFC网络上双向数据通信就必须对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改造。

  4.标准化问题

  目前,国际电信联盟(ITU)已完成了ADSL的标准化工作,对应的G.Lite也于今年7月得到通过;而Cable Modem的标准DOCSIS虽得到国际电信联盟认可成为国际标准,但真正得到实施还尚需时日。

  综上所述,ADSL和Cable Modem在性能上各有优势。但在中国未来 Internet高速接入市场应用中,谁将略胜一筹?对此,笔者更倾心于ADSL。原因之一是基于电话线的ADSL与电信部门的天然联系,而到目前为止,中国电信仍是我国最大的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者,因此ADSL的盛行也就顺理成章;之二是目前电话网络的覆盖率要远大于有线电视网,1亿有线电话用户为ADSL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之三是与Cable Modem系统建设巨大的前期投资相比,ADSL的性价比更加的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7

回帖

153

积分

海星

积分
153
发表于 2003-8-29 21: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ADSL一网多用

   1.VOD(Video on demand):   

 

   VOD即视频点播,是用户向往已久的交互式操作。它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需要点播不同类型的视频节目,通过网络在计算机上观看。更可以通过计算机上的视频卡的视频输出功能透过S-端子在大屏幕电视、家庭影院上观看。 用户通过网络可以观看到服务器上不同类型、不同语言、不同地区的各种节目。ADSL可以达到MPEG2质量的图像,相当于DVD效果。 由于用户端不需光盘,而是直接在网络上观看,因此不存在碟片质量不好和马赛克情况,能保证连贯的视频节目。随时观看到的都是清晰的节目。 用户不需另购买VCD、DVD播放机以及VCD、DVD碟片,完全通过网络播放,省去了一笔开销。 用户也可以点播喜爱的MTV、卡拉OK节目,进行自娱自乐。   

 

   2.高速的Internet连接   

 

   ADSL高速的Internet浏览、高速的软件下载,完全克服了以前Modem、ISDN速度缓慢的问题。并且不必负担以前每月4~5百元的昂贵电话费,就能以传统上网方式几十倍的速度在网上浏览,真正融入Internet的世界。   

 

   3.视频会议   

 

   通过ADSL宽带的网络连接,完全可以进行高画质、高音质的实时视频会议,使视频会议距离用户不再遥远。   

 

 

   4.基于WEB的宽带网络游戏   

 

   通过ADSL宽带网络,小区内用户可以进行高速的网络游戏,甚至可以通过高速网络尝试服务器上的游戏库。不必再自己购买各种游戏。   

   5.网络聊天   

 

   通过ADSL宽带网络,小区内用户可以连到小区公共聊天室,进行清晰连贯的音频、视频聊天,进行交流。   

 

   6.线上购物   

 

   通过ADSL宽带网络,可实现快速的商品浏览,可以观看到商品的清晰图片、视频介绍、音频解说。在银行、信用卡机构的帮助下,可以在线 选购所需的商品及服务。   

 

   7.小区信息发布   

 

   小区物业可以通过ADSL宽带网将各种信息放在网络上,不需要再另行发放各种通知。例如:购物指南、房地产报价、参考资料、旅游服务、影视信息、物业收费通知、证券信息等。只有高速的网络和丰富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才会为企业和居民用户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服务。  

 

   8.局域网功能:   

 

   可以通过ADSL宽带网络协同完成工作,大量传输文件。 ADSL构成的宽带多媒体网络还有很多方面的应用,例如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分支机构连接、远程通讯服务。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应用会越来越多,功能也将不断完善。

 

  ** ADSL疑难杂症

 

   1.申请ADSL,对用户有什么要求?   

 

   硬件要求:   

   (1)计算机:586奔腾及以上IBM兼容机。   

   (2)ADSL终端设备:ADSL Modem(由电信局提供)、内置式以太网卡(普通十兆以太网卡市价约为二百元左右)。   

   软件要求:   

   (1) 建议使用WIN98操作系统。   

   (2)浏览器建议使用Internet Eexplorer 4.0以上,或Netscape 4.0 以上。   

 

   2. 安装ADSL,用户是否需要申请专用电话线?   

 

   安装ADSL,用户既可以在现有的电话线路上改造,也可以申请专门用来上网的第二条电话线。在安装使用上没有区别。如果使用现有的电话线路,以前的电话号码不变。   

 

   3. 上ChinaNet要拨163,那么使用ADSL要不要拨号?   

 

   ADSL能同时上网及打电话。打电话与传统电话一样,拨对方号码,而上网不需要拨号。用户只要接上ADSL的电源,打开电脑即可上网。   

   4. 在使用ADSL浏览因特网时,要不要收取电话费?   

 

   不收取电话费。因为我们使用ADSL浏览因特网,没有通过电话交换机,不需交电话费。   

 

   5. 安装ADSL是不是很麻烦,多长时间不能打电话?   

 

   安装ADSL不需改动用户的电话线,只需要在电话交换机房里作一个简单的跳线,几分钟而已,用户察觉不到。   

 

   6. 我想安装ADSL,但是担心电话服务的质量会下降。另外,打电话是否会导致上网速率下降?

 

  ADSL设备在设计上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使用频分复用的技术将电话音与数据流分开,互相不干扰。在实际线路的测试中,安装ADSL的电话与普通电话的语音没有任何区别。而在传输数据信息的时候,提起话机、挂断电话及随意通话,传输速率保持不变。   

 

   7. 为什么有时候ADSL访问速度并不比普通拨号Modem快多少?   

   造成ADSL访问速度慢的情况如下:   

 

   (1)如果访问国外站点,访问会受到出口带宽及对方站点配置情况等因素影响。但相比其他接入方式,ADSL仍能体现较高的速度优势;   

   (2)由于ADSL技术对电话线路的质量要求较高,如果电话机楼到用户间的电话线路在某段时间受到外在因素干扰,ADSL会根据线路质量的优劣和传输距离的远近动态地调整用户的访问速度。   

 

 

   8.为什么ADSL的实际速率并没有理论值那么快?   

 

   这不是ADSL本身的问题,而是目前Internet的出口带宽比较窄所造成的。   

 

   9. 我是ADSL用户,可有时不能正常上网,这是什么原因呢?   

   ADSL是一种基于双绞线传输的技术,双绞线是将两条绝缘的铜线以一定的规律互相缠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的抵御外界的电磁场干扰。但市面大多电话线是平行线,从电话公司接线盒到用户电话这段线很多用的都是平行线,这对ADSL传输非常不利,过长的非双绞线传输会造成连接不稳定、DSL灯闪烁等现象,从而影响上网。由于ADSL是在普通电话线的底频语音上叠加高频数字信号,所以从电话公司到ADSL滤波器这段连接中任何设备的加入都将危害到数据的正常传输,所以在滤波器之前不要并电话、电话防盗打器等设备。   

 

   10. ADSL可以提供局域网的接入吗?   

 

   可以,方法有三种:   

   1)将直接通过ADSL连接上网的那台主机设置成代理服务器 ,然后本地局域网上的客户机通过该代理服务器访问外部信息资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需要申请 一个账号或一个IP地址,本地客户机可采用保留IP地址;   

   2)采用专线方式,为局域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向电话局申请1个IP地址,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无须设置一台专用的代理服务网关,缺陷是鉴于目前技术的局限,电话局只能提供最多16个IP地址给局域网;

   3) 在ADSL后面接一个路由器,向电话局多申请一段IP地址给局域网的机子,在电话局给该段地址设置路由之后即可上网。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局域网计算机的数目不受限制,但是要多加一台路由器。

   4)令人兴奋的是我们即将推出一种客户端具有路由、防火墙功能的ADSL Modem,可以完成以上三种方法的任何一种,而不需要添加任何代理服务器或路由器。   

 

   11.什么是“网间互联”?   

 

   “网间互联”指的是通过虚拟或实际的专线将分布于不同处的局域网进行互联。目前最常用的专线手段是DDN、ISDN和卫星等,而ADSL既可以是常联的专线,也可以是按需连接的虚拟专线,且借助ADSL的网间互联的费用比DDN的费用更低更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7

回帖

153

积分

海星

积分
153
发表于 2003-8-29 2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联通推出的上网方式是VDSL:
现在来介绍下::
VDSL


一、概述


    简单地说,VDSL就是ADSL的快速版本。使用VDSL,短距离内的最大下传速率可达55Mbps,上传速率可达2.3Mbps(将来可达19.2Mbps,甚至更高)。上传和下传数据信道都可在现有的POTS或ISDN服务上被频分,使VDSL成为高速、低价网络的佳选。将来的升级可能需要转向回馈抑制(Echo Cancellation)或其它技术以管理线路。象ADSL一样,VDSL将主要用于实时视频传输和高速数据访问。

距离(英尺) 速率(Mbps)
>1000 51.84
>1000 to <= 3000 25.82
>3000 to <= 4500 12.96

 

二、原理


    VDSL的体系结构就象高速的ADSL。VDSL复用上传和下传管道以获取更高的传输速率,它也使用了内置纠错功能以弥补噪声等干扰。VDSL适于短距传输。

    目前,建议使用的VDSL编码有四种:CAP、DMT(此二种见ADSL)、DWMT和SLC。DWMT(Discrete Wavelet Multitone)是使用单一载体的子波变换的多重载体调制系统。SLC(Simple Line Code)是一种基带信令版本,它过滤基带并在收发器处还原。

    VDSL用频分复用(FDM)分隔信道。以后VDSL将支持对称数据速率,这可能需要转向回馈抑制。通常下传信道配置在上传信道之上,但DAVIC的规范则反之以使VDSL可用于同轴电缆。

    转发错误控制是VDSL的另一特性,象ADSL(T1.413)一样,它用一种Reed Solomon编码和interleaving对线噪纠错。

 

三、目前情况


    VDSL技术仍处于初期,长距应用仍需测试。其许多线路特性的数据仅是推测,这可能会损害其整体性能。其端点设备的普及也需要时间。

    ADSL具有较好的产品基础,将VDSL与ADSL合用是个好的策略,将ADSL用于远距而VDSL用于近距,它们可以为未来的数据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7

回帖

153

积分

海星

积分
153
发表于 2003-8-29 21: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多属于DSL技术  

xDSL



一、概述


        当前的铜电话线以28.8Kbps(在软件的帮助下可达到56Kbps)的速率承载话音通信,这些线路使用现有的电话网,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硬件或软件,其优点是可以立刻访问到任何电话网可达的地方,但这也恰是其缺点所在:整个网络是以过去的速率要求来布线的。

       在理想的环境下,铜线的速率仅受线缆衰减的限制,但在现有的电话网中,带宽很大程序上被过滤器和网络本身所制约。现有铜双绞线的升级固然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个网络性能,但其代价不菲,因此需要一种既能使用现有线缆又能明显提高性能的方法。Bellcore发明了第一代数字用户技术并创造了术语DSL。其目的是高性能、低成本:在现有铜线网络上达到至少2Mbps的带宽。DSL用软件和电子技术结合,弥补了铜线的一些缺陷。

DSL给予我们:

.几乎立刻的网络升级
.比光纤和同轴电缆更便宜的选择
.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xDSL是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统称,意即数字用户线路,是以铜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传输技术。DSL技术在传统的电话网络(POTS)的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模式,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由于电话用户环路已经被大量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资源,通过铜质双绞线实现高速接入就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因此DSL技术很快就得到重视,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量应用。

 

二、实现


       xDSL系统主要由局端设备(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和用户端设备(CPE)组成,其实现原理如下图所示。

 

 

       局端由DSLAM接入平台、DSL局端卡、语音分离器、IPC(数据汇聚设备)等组成,其中IPC为可选的设备。语音分离器将线路上的音频信号和高频数字调制信号分离,并将音频信号送入电话交换机,高频数字调制信号送入DSL接入系统;DSLAM接入平台可以同时插入不同的DSL接入卡和网管卡等;局端卡将线路上的信号调制为数字信号,并提供数据传输接口;IPC为DSL接入系统提供不同的广域网接口,如ATM、帧中继、T1/E1等。这些设备都设在电话系统的交换机房中。

       用户设备由DSL Modem和语音分离器组成,DSL Modem对用户的数据包进行调制和解调,并提供数据传输接口。

 

三、原理
1. 其他传输技术


       传统电话系统在用户环路上利用0~3KHz的频率传送语音,电话交换机将模拟语音信号转成64Kbps(零次群)的数字信号,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将多路语音信号合并为T1/E1或更高,通过光纤或铜缆传输到其他交换机。因此,由于电话系统的限制,利用电话连接进行数字传输的速率不是很高(33.6/56Kbps)。

       ISDN 基本速率综合数字业务网可向用户提供2B+D=160Kbps的传输速率,用户利用数字终端可分别或组合利用这个带宽。ISDN利用线路的80~100KHz频率传输信号。

       通过用户环路的T1/E1基带专线技术,传统的T1/E1专线技术利用非常简单的基带调制方法AMI(T1)或HDB3(E1)传输信号,由于调制技术的限制,传输距离很短,需要在线路中安装放大器,信号功率大,干扰大。

2. DSL技术


       DSL技术是利用在电话系统中没有被利用的高频信号传输数据。DSL利用了更加先进的调制技术:

· 2B1Q--由AMI技术发展出来的基带调制技术,能够利用AMI的一半频带达到AMI一样的传输速率,由于降低了频带要求,提高了传输距离,主要应用于H/SDSL技术中。
· QAM--传统的拨号Modem所用的技术,MVL将其扩展到高频段,并综合了复用技术,以支持多Modem共享同一线路。
· CAP--载波频率可变,在一个频率周期或波特内传输2到9位二进制数据,因此在相同的传输速率下,占用更少的带宽,传输距离更远,主要应用于H/SDSL,RADSL中。
· DMT--将高频段划分为多个频率窗口,每个频率窗口分别调制一路信道,由于频段间的干扰,传输距离相对短,应用于ADSL中。DMT已成为ANSI制订的ADSL应用的调制标准--T1.413。

下表比较了各种编码技术在不同DSL技术中的应用。

 

 

四、分类


       xDSL中,"x"代表着不同种类的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各种数字用户线路技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距离,还有对称和非对称的区别上。

DSL技术主要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大类。

1、 对称DSL技术


对称DSL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HDSL--High-bit-rate DSL(高比特率DSL)


       HDSL是xDSL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铜双绞线以全双工T1或E1方式传输。(一个将要出现的称之为HDSL2的版本将可以使用单根双绞线完成同样的任务)。其特点是:

· 利用两对双绞线传输;
· 支持N×64kbps各种速率,最高可达E1速率;
· HDSL是T1/E1的一种替代技术,主要用于数字交换机的连接、高带宽视频会议、远程教学、蜂窝电话基站连接、专用网络建立等。

与传统的T1/E1技术相比,HDSL具有以下优点:

· 价格便宜;
· 容易安装,T1/E1要求每隔0.9~1.8公里就安装一个放大器,而HDSL可在3.6公里的距离上传输而不用放大器。


2) SDSL--Single-line DSL,这是HDSL的单线版本,它可以提供双向高速可变比特率连接,速率范围从160Kbps到2.084Mbps。

· 利用单对双绞线;
· 支持多种速率到T1/E1;
· 用户可根据数据流量,选择最经济合适的速率,最高可达E1速率,比用HDSL节省一对铜线;
· 在0.4mm双绞线上的最大传输距离为3公里以上。

3) MVL--Multiple Virtual Line(多虚拟数字用户线)


MVL是Paradyne公司开发的低成本DSL传输技术。

· 利用一对双绞线;
· 安装简便,价格低廉;
· 功耗低,可以进行高密度安装;
· 利用与ISDN技术相同的频率段,对同一电缆中的其他信号干扰非常小;
· 支持语音传输,在用户端无需语音分离器;
· 支持同一条线路上同时连接多至8个MVL用户设备,动态分配带宽;
· 上/下行共享速率可达768Kbps;
· 传输距离可达7公里。

4) IDSL(ISDN数字用户线) 通过在用户端使用ISDN终端适配器和在双绞线的另一端使用与ISDN兼容的接口卡,这种技术可以提供128Kbps的服务。

2、 非对称DSL技术

非对称DSL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ADSL--Asymmetric DSL(非对称DSL),ADSL为网络提供速率从32Kbps到8.192Mbps的上行流量和从32Kbps到1.088Mbps的下行流量,同时在同一根线上可以仿真提供语音电话服务。

· 利用一对双绞线传输;
· 上/下行速率从1.5Mbps/64Kbps到6Mbps/640Kbps;
· 支持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

2) RADSL--Rate Adaptive DSL(速率自适应DSL),这种技术允许服务提供者调整xDSL连接的带宽以适应实际需要并且解决线长和质量问题。

· 利用一对双绞线传输;
· 支持同步和非同步传输方式;
· 速率自适应,下行速率从640Kbps到12Mbps,上行速率从128Kbps到1Mbps;
· 支持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

3) VDSL--Very High Data Rate 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在用户回路长度小于5000英尺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的速率高达13Mbps甚至还可能更高,这种技术可作为光纤到路边网络结构的一部分。此技术可在较短的距离上提供极高的传输速率,但应用还不是很多。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所提出的建议,如UDSL(Unidirectional DSL)、x2/DSL,应用很少。

 

五、xDSL技术的应用范围
1. 对称DSL技术

       对称DSL技术主要用于替代传统的T1/E1接入技术。与传统的T1/E1接入相比,DSL技术具有对线路质量要求低、安装调试简单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通信、校园网互连等领域,通过复用技术,可以同时传送多路语音、视频和数据。

2. 非对称DSL技术

       非对称DSL技术非常适用于对双向带宽要求不一样的应用,如Web浏览、多媒体点播、信息发布等,因此适用于Internet接入、VOD系统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92

回帖

295

积分

海星

积分
295
发表于 2003-8-29 23: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DDN组网必须用基带猫+路由器的方式么?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848

回帖

115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52
发表于 2003-8-30 09: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4 22:06 , Processed in 0.0948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