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0

经 济 动 态 0603 only for highot!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52

回帖

268

积分

海星

积分
268
发表于 2004-6-3 15: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宏观经济        1
【泛珠论坛暗示,泛珠三角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龙头】        1
【香港商界对泛珠合作仍然谨慎】        2
【学者指中央对陈水扁的观察期已经结束】        2
【泛珠概念之下,深圳、台湾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2
【商务部:上半年GDP增长9%】        3
【紧缩不是经济过热的治本之策】        3
中国行业经济        3
【广播广告市场的金矿仍待挖掘】        3
【电台媒体的生命力在于与电视的互补性】        4
【按美国的标准,中国得到市场经济地位的难度不小】        4
【奇美效应可能让台湾当局钻空子】        5
【清理官商可能是党政高层人事改革的契机】        5
【家电业策联盟的趋势更加明显】        5
【四企业抢夺北京数字电视大饼】        5
【Mall项目停建对外资零售巨头有利】        5
【媒体不看好新汽车产业政策的前景】        6
【全国1000大工业企业,大庆油田居首】        6
【同仁堂等10家药厂再曝产品质量问题】        6
【当局借整治市场调控建材行业】        6
【在政府有关部门看来,全国公路运费涨得还不够】        6
分析与评论        6
【对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创举,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6
【泛珠论坛再次引发珠长之争的话题】        7
国际经济        7
【经济学人暗示,越南未来将成为中国FDI的威胁】        7
【美制造业暂未受到高油价的影响】        8
【日厂商大举争夺太阳能电池市场】        8
中国宏观经济
【泛珠论坛暗示,泛珠三角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龙头】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进入第二天,21位官员、学者都发表了演讲,除了张德江自己外,其他人的开场白基本上都是“尊贵的张德江书记”,暗示大家公认广东省在泛珠论坛中的主导地位;昨天出席论坛的1000多名嘉宾,不少都私下议论一个话题,泛珠三角9个省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究竟谁是龙头?
虽然如此,泛珠三角经济区事实上并没有明显的龙头角色。张德江贵为政治局委员,与其它8个省区第一把手(中央委员)相比有更高的政治地位,但并不能说明广东省或广州市应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龙头。此前,广东以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实力,去年GDP高达13450亿元,泛珠9省内无与匹敌,经济实力居第二的四川省,GDP仅为5456亿元,因此广东一直想成为泛珠三角的龙头。但张德江此次却发表了极为挺港的言论,强调香港作为金融、航运和信息中心的地位不可替代,昨天他又多次重申广东的发展离不开香港、香港的发展也离不开广东,暗示在争当泛珠龙头的问题上已转变态度。为了便于记忆,他把9+2组合简称为粤桂湘琼和闽赣、香港澳门云贵川。事实上,从行政架构来看,9大省区和港澳并没有从属关系,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泛珠三角经济区的9个省区和港澳两地有极大的经济互补性,现在最重要的是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增强竞争力,并非是彼此之间要一争高下,排出个先后次序来。云南省长徐荣凯昨天午宴时以所饮的茶为喻说,云南的普洱加上珠江的水,这就是9+2的合作模式。他提出的梦幻组合虽然简单,却最形象不过地说明了经济互补才是泛珠合作的实质。当然,长三角两省一市的15个城市以上海为龙头有其历史和经济结构等种种原因,与泛珠三角的情况有很大不同。Back
【香港商界对泛珠合作仍然谨慎】
与官员的高调相比,香港商界的看法则务实、谨慎许多。在论坛的一次座谈会上,新世界主席郑裕彤说,作为香港企业的经营者,经张德江的解释后,他对投资珠3角腹地是有信心的。前香港工总主席罗仲荣则表示,认同泛珠三角可扩大香港发展的腹地,但投资泛珠三角要看不同区域发展的具体方案。
信德主席何鸿燊认为,泛珠三角内,香港的金融体制较健全,可以做金融、集资中心,国内与香港是互相帮助、互相补足。全国政协常委陈永棋则指出,泛珠三角经济融合中,广东省才是龙头,香港虽是金融中心,但只是辅助角色。他不觉得这次经济融合议题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泛珠融合是国家政策,相信很快有好消息。出席者还包括长实副主席李泽巨、恒地主席李兆基等。据泛珠论坛组委会的负责人表示,论坛每年将轮流在各省区举行。Back
【学者指中央对陈水扁的观察期已经结束】
《人民日报》严批许文龙之后,媒体掀起了新一波的反独宣传。官方《半月谈》引述军事科学院学者罗援指出,中央对陈水扁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听其言、观其行的观察期已经结束,听我言、观你行,再看我行、再听你言的互动期已经开始,暗示对台工作已进入新的阶段。他表示,在互动期,中央将丢掉一切幻想,牢牢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出牌在先、预防在先,粉碎台独、分裂的图谋。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教授巫永平表示,当前的挑战是以后推出哪些具体的动作,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来,各种形势都要估计到。
新加坡《海峡时报》的消息则说,中央认为必须采取措施让台独分子感到痛苦,除了打击绿色台商、制定统一法外,甚至考虑动用军事力量阻止台湾从外国购买武器。一些人士认为当局过于被动,军方的分析家甚至说,中央总是说粉碎台独,却什么都没做,两岸的人民都麻木了,以为中央在喊狼来了。据称,国台办已将绿色台商列入黑名单,并分为五种等级,今年的问题只是要列入多少人及处罚多重。Back
【泛珠概念之下,深圳、台湾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泛珠论坛召开,9+2模式逐步发展之后,深圳及台湾的前景特别值得探讨。深圳一开始的定位是香港是配对的经济特区,以学香港为目标,为城市改革积累经验。但20多年来日益出现特区不特的现象,香港主权回归后,深圳的作用更加势微,其特殊优惠政策甚至成为WTO框架中的贸易障碍。可以预见,深圳将和珠海一样徒有特区之名,却无特区之实。东方信邦分析师认为,未来深圳应与香港逐渐融合,成为香港的腹地,以配合香港的发展为主,而不应与香港正面竞争,特别是大型基建,如果不顾自身实力勉强与香港竞争,只会造成资源浪费,深圳机场就是最佳例子---论规模不及广州,论国际化又不及香港,长远来说可能难逃被香港收购的命运。不过有消息称,深圳似乎仍在大建港口,大铲湾港的规模甚至超过了盐田港。
再说台湾,9+2的模式下,台湾省将无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为封杀台独,中央正有计划地赶绝有台独倾向的台商,中国-东盟FTA协议也没有台湾的角色,显示台湾正有意被排挤,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据悉,中央日前曾举行闭门会议,筹划全方位封杀台湾当局,人民日报、新华社高调批判许文龙只是动作之一。消息人士说,中央的警告意味相当重,未来区分台商立场与利益的做法可能会更加明显。其实,中央一开始采用以商围政的做法,试图借吸引台资分化、拉拢台湾民众,但四年下来收效不多,台独势力反而借投资国内而坐大,令中央不得不使出强硬策略。Back
【商务部:上半年GDP增长9%】
第二季GDP的可比性不大,但调控进入关键时期,因此仍然成为市场的焦点。商务部昨天预计,第二季GDP增长大体与第一季的9.8%持平,上半年则增长9%,下半年则略低于上半年。国家信息中心(SIC)前天预计,同期未经调整的GDP增长11.4%。Back
【紧缩不是经济过热的治本之策】
温总理说调控政策不能放松,加上现有政策已初见成效,暗示暂时不会再有更严厉的措施出台。宏观调控进入新的阶段,央行正在密切观察经济指针的变化(主要是CPI),作为下一步决策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经济过热缘于经济结构的深层问题,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及行政手段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2004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经济学家厉以宁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部分地区、行业有投资过热现象,难以靠紧缩的单一手段解决,解决过热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率,加大技术创新。他建议,加快制造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设备,培养熟练技工,保证经济增长的效率,减少通胀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就业。
他又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是:1、国际因素:世界经济形势看好,原材料、石油、海洋运输都在涨价,这不是中国能决定的;未来,应加大对技术勘探部门的投资,加快能源开发和替代性原材料的生产。2、农产品减产,主要是大量占用耕地和自然灾害造成,应加大对农业的贷款。3、电力紧缺、运力不足等瓶颈,造成结构性的物价上涨。4、部分地区、行业存在投资过热的现象,应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加快企业改造。Back

中国行业经济
【广播广告市场的金矿仍待挖掘】
据尼尔森媒介研究(NMR)调查,中国现有1000多家电台频道,成为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不过电台在广告市场的比重远不及国外市场。中国广告协会等机构统计,03年电台广告收益仅3亿美元,仅占广告支出的4.8%,相比之下 ,美国为13.2%、法国12%、墨西哥13.7%、澳洲9.2%。当前,国内电台广告排在4大媒体榜之末(电视、报纸、杂志、电台),年增16%,为倒数第二(杂志媒体去年增长了60%);电台广告02、03年分别增长18%和16%,显示行业电台广告投放未有爆炸性增长。
中国电台频道众多,但每年的电台节目交易少得可怜。北京广播电视节研讨会的资料称,01-03年的电台节目交易量由40档快速上升到70及130档,显示需求量急增,但交易量只占总节目数量的不足7%。而且,电台运营者缺乏购买节目的意识,每集节目的价格长期停留在几十元的水平,与电视剧动辄上万元比较有云泥之别。
不过,考虑到声音广播的专属性、地域性及可移动等因素,加上促销千人成本和每收听点成本低的优势,电台在整合传播中有其不可代替的空间。
今年两家强势媒体业者便公开表示,有意进军电台节目的制作业务,分别是香港凤凰卫视和北京光线传播,其中光线已占国内电视娱乐资讯类节目40%的市场。
光线传播董事长王长田在北京广播电视节上预计,电台很快会推行体制改革,数年之内,电台会跟随电视业的步伐实行制播分离。过去5年来,电视实行制播分离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节目生产国,电视业70%的广告来自电视剧,90%的电视剧由独立的制作公司生产。凤凰卫视主席刘长乐认为,北京交通台03年的收益达1.5亿元,超过不少省级电视台。他以曾服务过8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说明电台的投资价值---该台的音乐之声和都市之声频道广告运营权已交给民企,博瑞传播、神兵天将两家企业各投入480万元。Back
【电台媒体的生命力在于与电视的互补性】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对20个城市的广播收听调查显示,电台的平均日到达率(接触人数占目标听众人口的比例)为50%。但不同市场的平均收听率差别很大---20个城市人均每天听广播时间为58分钟,远低于电视的175分钟(人均每天收看时间);人均每天听广播和看电视的时间共计4小时。
20个市场的日均收听趋势显示,全天收听呈现3个高峰:最高值为上午6时半至9时半,其次是中午12至1时、下午6至7时。相比之下,电视收视的峰值是晚间的黄金时段,可见两种媒体的互补性强于竞争性。电台听众的特征分析显示,20个城市中男性平均收听率为4.4%,比女性的3.68%高出近20%,表明男性是重度聆听者,广告商应特别针对男性用品投放在电台媒体。在全国性、省级和市级三级电台市场中,省级电台的收听率最高。2004年第一波电台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多数城市,省级电台占收听市场的大部分份额(60.36%),市级电台在一些城市也表现良好(24.52%),全国性电台的份额相对较小(13.57%),其它电台的占有率则很低(1.51%)。
京沪穗三大市场中,新闻类节目的收听率最高,上海、广州最为明显,两地收听率前10位都是新闻类节目。在北京,4个音乐和娱乐节目也挤进了收听率的前10位,意味着北京的音乐电台频道和新闻电台频道将有一番竞争。20个城市场包括北京、上海、长沙、成都、重庆、大连、福州、杭州、哈尔滨、济南、南京、青岛、沈阳、深圳、天津、武汉、西安和郑州等。Back
【按美国的标准,中国得到市场经济地位的难度不小】
中央近期全力出招,向全球主要贸易伙伴争取市场经济国家的位,并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的支持。中美之间的谈判也已启动,美国商务部明天将举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听证会,中央已派出一个四人代表团进行答辩,包括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出口处长刘丹阳、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美昆及驻美使馆主管商务的外交官等。
按美商务部上月的听证会公告,美方打算了解的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不一致的地方,政府政策对市场及中美贸易的可能冲击,银行、国企的经营情况,省级及地方政府的税收、出口等政策及实施情况等。中央则希望通过设法得到美国认为市场经济地位,对欧盟、日本等国起到示范作用。据悉,美国商务部对市场经济有多个法定要求或具体标准,包括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劳资双方自由谈判工资的程度;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及控制程度;对资源分配、企业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等。以美国的标准,抗辩及随后的谈判有不小的难度。
据悉,机电商会准备了13页材料,并将建议延长原定的5分钟发言时间。国研中心的研究员张小济认为,美方参加听证的人员将影响听证结果;据悉,美方代表包括律师事务所、相关协会及企业人士。Back
【奇美效应可能让台湾当局钻空子】
《人民日报》日前点名批评奇美董事长许文龙等支持台独的台商,对一些业者的震动很大。但对台湾当局来说似乎却是个机会,因为可以借机解决原来头痛不已的台资赴大陆投资问题,据称,当局正规划政策转向,支持台商投资中南半岛,以分散投资风险。台湾省的官员说,中央不欢迎绿色台商,刚好也是我们的契机,可以让很多人了解,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奇美则竭力与许文龙划清界线,奇美电子副总理兼镇江奇美化工董事长许春华表示,许文龙5月已卸任奇美实业董事长一职,也将离职奇美电子董事长,未来只是一名股东;许文龙只是一个个体而已,和公司发展无关。Back
【清理官商可能是党政高层人事改革的契机】
中央最近再次高调清理红顶商人,仅北京就撤了300多人,学者也趁机提出党政高层人事改革的老问题。中央党校教授梁妍慧在《半月谈》杂志撰文指出,党政主要负责人的选举是令人困惑、难以操作的问题,既要代表联合提名,又要保证党委人事安排的实现,暗示有关改革一直停滞不前。她认为,干部人事制度应按改革方向推进:1、由伯乐选马转向赛场选马,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建立一套完善的选拔、任用、管理和监督的机制;2、由少数人选变为多数人选,推进干部选拔任用的全委会票决制;3、借鉴基层的公推公选、民推竞选等方式,由等额选举转向差额选举。Back
【家电业策联盟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内家电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又面临欧美等国的倾销,业者因此纷纷转向策略联盟加强竞争力。TCL与汤姆逊(Thomson)的合资昨天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另一家电大厂康佳也不落后,决定与台资的东元集团结成策略结盟,锁定两岸和海外市场。
昨天,康佳总裁侯松容率团访问东元集团,就液晶电视(LCD TV)、手机产品线交换意见。手机方面,康佳将与东元旗下的东讯展开全方位技术和业务合作。 侯松容还与全球CRT监视器第三大厂---唯冠(Proview)总裁杨荣山会面,就CRT和LCD监视器的合作交换意见。唯冠的合作伙伴包括联想、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优派(View Sonic)和宏碁。Back
【四企业抢夺北京数字电视大饼】
早前的消息称,海信成为歌华北京数字电视专案全国招标的赢家,不过,歌华前天澄清,海信并非唯一的中标者;四川长虹也表示,北京数字电视综合接收解码器技术集成商资格专案由长虹、同洲(深圳)、海尔、海信4家厂商共同夺得。不过,中标只意味着企业有供货的资格,歌华有线还未确定4家企业未来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Back
【Mall项目停建对外资零售巨头有利】
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列入重点清理范围之后,北京商务局被迫修改原来的商业网点规划,原来规划的4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可能全部停建,使大举扩张的外资零售业者受惠。北京商委原计划在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各建一家面积在20-3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Mall,多数是房地产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建造商业地产。现在,4家Mall没有一家按原来的计划进行。
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商购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底,全国省会以上城市共有购物中心236家,投资总额1700亿元。目前,全国购物中心的投资总额达2000亿元,网点400多个,几个月内将增加100多家,主要集中在2、3级城市。商购会的一名人士斥责不少Mall项目都是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以重庆为例,一个区总人口不过40多万,却一下子有5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Back
【媒体不看好新汽车产业政策的前景】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一经颁布,立即成为各界的焦点。外资及三大巨头表面低调欢迎,心里却在偷笑;媒体则持批评及悲观的态度,甚至有报章预言新政策的寿命不超过5年。北京现代商报引述专家表示,新政策综合考虑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取消了与WTO规则不一致的地方,有相当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但它也有不少致命问题,主要是计划经济味道太浓,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延续了保护大型国有汽车集团、限制民营资本和外来竞争的思路,对自有品牌的扶持模棱两可,对汽车和相关行业的同步发展缺乏明确规划,对汽车企业管理过细等,总体上一种短视行为,政策的寿命不会超过5年,2010年汽车产销量突破1000万台后,政策将成为新的发展瓶颈。Back
【全国1000大工业企业,大庆油田居首】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按销售额排列的1000大工业企业名单,其中,大庆油田以855.524亿元居第一位,江苏省电力公司以594.471亿元列第二,台湾省鸿海投资的鸿富锦(深圳)精密工业以547.91亿元排第三;在此前公布的出口前200大及进出口前500大庆,鸿富锦分居第一、二位。Back
【同仁堂等10家药厂再曝产品质量问题】
消息称,香港卫生当局检验中成药时查出21种药品含有马兜铃酸,已通知立即停止进口及销售,并回收已售出的药品。国内10家药厂生产的部分中药在被禁止之列,包括北京同仁堂、成都九芝堂、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培力(南宁)药业、四川省中药厂、河南时珍制药、贵阳中药厂、江苏清江药业等。Back
【当局借整治市场调控建材行业】
建材市场曝出一连串问题之后,当局决心大举整治。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发改委、商务部、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召开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电话会议,全面激活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主要措施是监管重心下移,确定劣质钢、劣质人造板、劣质建筑用钢管的重点区域,并支持人造板、涂料等行业协会组织打假合作网。对业者而言,整治实际是当局对建材业的一波宏观调控。Back
【在政府有关部门看来,全国公路运费涨得还不够】
早前的消息称,四川省一些行业因为公路货运价格上涨成签订涨价同盟,与发改委严控通胀的政策不符。不过,在政府部门看来,公路货运价格上涨属正常现象,而且今后还会上涨。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张召学日前表示,对全国各地公路货运价格上涨的情况非常了解,情况在我们的控制和预料之中。他预计,6月20日以后,货运价格还要上涨,因为当前是治超工作的第一个阶段,以宣传为主,这段时间各个地方执行不同的标准,市场比较乱一点,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6月20日后,全国执行统一标准,治理的力度将会更大,价格再次上涨非常正常。
他认为,原来的公路货运价格非常低,还不如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现在价格上涨只是一种价格回归。其实,交通部早前就预测到全国几个地区的货运价格将会明显上涨,主要是以运输大型集装箱为主的深圳、广州等广东地区、以运煤为主的陕西地区、山东绿色通道地区、以运输建筑材料为主的安徽地区。运输市场原来比较混乱,走向规范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个阵痛,开始时可能会是一种混乱,但运输市场最终会走向更加规范和有序。从官员的言论看来,一系列混乱状况在实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Back

分析与评论
【对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创举,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新领导人上任以来,建立了政治局集体定期学习的制度,学者基本都同意这一创举不仅是领导人的个人风格而已,但却对课程的作用与效力有不同的看法。
《纽约时报》日前的报导说,过去一年半来,中央领导人几乎每个月都要学习一次,聆听来自各个领域学有专精的教授们讲解最新的课题。领导人不耻下问在学术界引起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这是领导人政治文明的进步,有人则质疑其作用有限。
早前,邓小平就特别喜欢与企业生产或科技领域的专家会面;江总也常常请教学术界人士。新领导人上任以来,对领导层就各个领域的议题与知识界磋商予以制度化,从最初的不定期举行到现在的每月一次,并且学习完之后立即公开有关主题,每堂课讲师授课60-90分钟,之后有问答的时间。
学者关心的问题是,学习课程对引发领导人的脑力激荡,最终化为治国大计方面能有多大的作用。上海大学的历史学者朱学庆认为,做法的意义在于建立了高层领导与知识界之间的咨商机制,向多元化迈出了一小步。
去年四月,清华大学教授薛澜曾应邀给领导人讲解当代科技的发展趋势。他指出,历史、政治学或经济学等学科曾一度沦为某种服务工具,现在领导阶层的学习以公开的方式表现出来,说明领导人原意听取或采纳专家的意见。
也有人怀疑学者能否在最高领导人面前直言不讳地提出不同意见。朱学庆以皇帝微服出巡为例指出,问题并不在于每个月请多少专家到中南海去,而是中央与民众之间是否建立了能效的沟通渠道。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年初曾向官员们讲授世界格局,他以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为例说,言论要以政治正确为原则,全球都是如此。在课堂上,他可以说解决台湾问题不宜动武,要采和平手段,再超过这个底线就不行了。Back
【泛珠论坛再次引发珠长之争的话题】
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香港举行的9+2发展论坛上并发表演说,媒体从不同的侧面解读,从而有不一样的看法。《文汇报》重点报道了16年后泛珠三角区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2.9万公里的计划,有的报章以张德江清晰定位粤、港、澳的未来发展作为头条新闻。《国际先锋论坛报》也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张德江主持会议主持开幕的新闻,重点却暗指珠三角及香港与上海之间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竞赛。早前,《华盛顿邮报》曾分析过珠三角与长三角之间的经济竞争,前几年,长三角利用经济政策资源的优势迅速崛起,不过似乎也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国际先锋论坛报》引述香港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连浩鋈的话说,在历史上,中央政府不大愿意看到地方之间结盟,但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协作已成为一个趋势。
对于学者指珠长之间的经济竞争,他认为,珠三角的合作发展,未必会损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事实上,竞争有一定的良性因素,特别是这次的九加二合作,可以修正过去10年来的一些发展上的失衡,对全国的均衡发展也有好处。在中央的支持下,原来与香港力争珠三角龙头的广东也改变态度,正如张德江所说,使香港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商贸服务中心。而此前,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官员曾多次表示,广东不但要发展成为制造业中心,还要发展物流和金融服务业,成为泛珠三角的龙头。Back

国际经济
【经济学人暗示,越南未来将成为中国FDI的威胁】
经济学人信息中心(EIU)的日前的报告预测,今后5年,东盟的GDP平均增长4.9%,其中,越南年均增长7.0%最为出色,原因是越南民间部门、旅游业增长前景看好,同时FDI增长迅速,暗示未来将成为中国FDI的威胁。EIU预期,日本今年的GDP增长率为4.4%,是14年来最快的,明年减至2.1%,08年再降至1.2%;香港今年增长6.5%,明年降为4.6%。全球GDP增长则为4.8%,明年是4.2%;美国增长4.5%,欧盟2.1%;EIU的报告还预期,美国今年会加息50点子,首次加息可能在6月或8月。
报告显示,04-08年之间,亚太经济年均增长5.8%,高于全球其它任何地区,亚太今年GDP增长率可能达到6.5%,05年之后将会减缓,其中,台湾今年GDP增长6.0%,明年放缓至4.9%,中国则由9.0%退烧至8%以下,潜在的投资泡沫不会失控,不过即使经济平衡降温,也可能伤害到亚太经济。Back
【美制造业暂未受到高油价的影响】
美国周二公布了两项重要的经济指针,5月份的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景气指数达62.8,远超过代表景气扩张的临界点(50点),显示油价走高仍未对制造业造成重大影响。但ISM主席欧尔表示,高油价对经济的影响将在下半年浮现,制造业的强劲增长难以持续。同时,商务部表示,4月份建筑支出达9703.9亿美元,比3月份增长1.3%,连续3个月刷新历史新高,也高于分析师估计的增长0.4%。Back
【日厂商大举争夺太阳能电池市场】
业界预计,今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容量将达960MW(百万瓦),同比增长30%,市场规模高达3000亿日元;今后,全球市场仍会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因为商机巨大,日本厂商正在加速扩大住宅用太阳能电池的产量。8月,三洋电机将投资20亿日元,在岛根县的工厂增设新的生产线,产量由现在的年产30MW增至50MW;大阪的工场则投入75亿日元,使年产量达到133MW,明年一月投产。市占率居全球之首的夏普在奈良县新庄的工厂也将增设生产线,产量增加20%,达到年产300 MW。京陶则计划增产25%,达到年产100MW。Back

股票指数
上证180  2833.480   -1.121%       上证指数 1567.067   -0.797%  
深证成指  3597.304   -0.968%       恒生指数 12,185.89   80.34
Dow(道琼) 10,202.65   14.20          Nasdaq   1,990.77    4.03
央行人民币基准汇价(汇买价/汇卖价)
美元 826.43/828.91    港元 106.00/106.32      日元 7.4752/7.5127
欧元 1011.92/1014.96  英镑 1520.59/1525.16    澳元 584.98/587.91
加元 604.73/606.55    瑞郎 662.23/665.55
世界主要货币收盘报价(美元汇价)
欧元   1.2283   英镑   1.8474   澳元   0.7089   瑞郎   1.2431
加元   1.3630   日元   110.49   港币   7.7948   坡元   1.7055 Back
                                                                                      
北京传真:   (010)68524879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上海传真:   (021)642841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深圳传真:   (0755)822803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尊敬的客户,如果您对我们的资料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发回我公司。我们将珍视您的意见,谢谢。质量监督电话:139110988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7 03:36 , Processed in 0.0871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