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0

模型驱动开发途径综述

[复制链接]

76

主题

807

回帖

1169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69
发表于 2004-9-15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模型驱动开发途径综述

对象管理组OMG介绍了基于模型的MDA技术,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MDA软件开发过程是以系统建模作为驱动力的。MDA不同于OMA和CORBA,它是一种在软件开发中使用模型来建立系统和解决互操作性等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实现分布式系统的框架。
系统建模是软件开发史上的一次革命。事实胜于雄辩,现在所有的软件开发都有建模过程。不幸的是,很多模型仅仅在编码实现前闪现一下就稍纵即逝。仅在开发者脑中闪现,然后就消失了,对于后来的系统维护人员,简直就是“噩梦”。实际上,我们不应该有任何借口去直接开发软件而不经过仔细的设计,设计可以使得我们的系统易于开发、继承和维护。MDA将使得建模革命更加彻底,因此“将建模革命进行到底!”就成为MDA的一个响亮的口号。
MDA技术的核心概念均是OMG的一系列标准: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元对象设施MOF(meta Object Facility) 、XML元数据交换XMI(XML metadata Interchange)、公共数据仓库元模型CWM(Common Warehouse metamodel)。MDA的核心标准组成了创建模式驱动的一致性系统纲要的基础,这个系统纲要完成授权、发布和管理模型的功能。
    作为OMG组织的一个发展进程,MDA代表了OMG组织定义的互操作性规范的一个革命性进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互操作性一直基于CORBA标准和服务,不同种类的软件系统在标准的组件接口层次上实现互操作。而在MDA中,它从系统模型层次上来解决互操作性的核心问题。这条途径最有意义的方面就是系统使用平台无关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得它和具体的平台以及实现技术分离,同时可以根据各种具体平台的映射关系来生成各种实现模型,例如(Java,XML,SOAP)。
    MDA另一各重要的意义就是设立了元模型的规则,元模型在规范中、建模技术中和元数据中都是主要的活跃分子。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最终都是通过共享的元数据、全面的共享和理解元数据的策略来实现的。这些策略包括:自动化部署、发布、管理和翻译模型。AOM技术提供了基于运行时刻翻译模型的动态系统行为。基于AOM的架构可以容易地在运行时刻进行扩展,完全具有动态的行为,因此具有高的互操作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9 19:56 , Processed in 0.0910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