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MDA开发生命周期MDA开发步骤

[复制链接]

76

主题

807

回帖

1169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69
发表于 2004-9-15 09: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DA开发生命周期MDA开发步骤

MDA开发模式的生命周期与传统的方式看起来区别并不大。他们都具有相同的开发阶段,主要的区别就是各个阶段的设计工件是不相同的,MDA的设计工件是正式的精确模型,它们能够被机器所理解。
1)首先我们使用平台无关模型PIM从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支持商业逻辑的角度来对系统进行建模。PIM是对系统的一种高层次的抽象,与具体的实现技术无关。在此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根据客户需求和其它因素对PIM进行精化,以使得它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我们的系统。
2)然后PIM可以被转换到一个或者多个特定平台模型PSMs,对于每种特定的技术平台都会生成独立的PSM。PSM是针对你选择的实现技术、平台,对你的系统度身定做的模型。例如,EJB PSM是对使用EJB结构的系统的建模,它包含一些EJB相关的名称,例如"home interface" "entity bean" "session bean"等。关系数据库PSM包含名称如"table" "column" "foreign key" 等。由于现今的很多系统都跨越多种技术,所以对于一个PIM拥有多个PSM是很正常的。这是MDA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有时候从PIM自动生成的PSM并不能使挑剔的程序员满意,他们会根据平台的特性对PSM加以修改,对PSM的改变也能够反映到PIM中去,这是MDA的高级特性。
4)对PSM进行不断的精化,以指导生成器生成质量更高的代码。
5)最后一步就是将每个PSM都转换到代码,由于PSM跟具体的系统实现技术已经很接近,因此这种转换来得比较直接。

1.2 MDA提升了抽象层次
PIM, PSM,和Code模型被作为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设计工件,在传统的开发方式中是文档和图表。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对系统不同层次的抽象,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系统,将高层次的PIM转换到PSM的能力提升了抽象的层次。能够使得开发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系统的整个架构,而不会被具体的实现技术所“污染”,同时对于复杂系统,也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9 19:52 , Processed in 0.0792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