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1

大友克洋

[复制链接]

201

主题

6222

回帖

6062

积分

网站编辑

笨笨扫雪工

积分
6062
发表于 2005-9-6 14: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友克洋是矛盾的。不同于宫崎骏对对自然主义的完全投靠,也不同于押井守对于人性的绝望,他热爱机械又对机械难以控制的强大力量有着深深的忧虑,他揭露人性的丑恶却又希望人类能够向更美好的方向前进。他的作品中,虽然灰暗,但仍有光明,虽然丑陋,但仍有美丽。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个人类,他的视角虽然已经拉得更远,但立场仍然是站在人类这一边。他作品中的矛盾情绪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得到了统一。他作品中所表现的对未来的不安和忧虑、对人文的思考和关怀,正是他作品的灵魂所在。



  充满着世纪末的诡谲和荒诞,又有着凝重发人深思的压迫感,那种对未来的不安和忧虑,以及对人文的思考和关怀,使他的作品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对于人类自身的探讨是个永恒的课题。人通过外部世界的反映来了解自己,所以人类向外部走得越远,对自身的认识也就越深入。大友用他的作品带领着我们找到了更远的立足点,也让人跳出了常规的思考模式,使观众对于人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深度

201

主题

6222

回帖

6062

积分

网站编辑

笨笨扫雪工

积分
6062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4: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友克洋简介

如果说宫崎骏是令日本动画迈向世界的先驱,大友克洋就是他的继承者。80年代至90年代,他的作品同宫崎骏一样,受到国际注目。

  大友克洋于1954年出生。1973年在《增刊ACTION》上,以漫画家身份发表处女作。1979年发表喜剧漫画《火球》。83年凭《童梦》得到「第4届日本SF大赏」。过往,这个大赏只会颁给科幻小说家,大友克洋成了首位获此名誉的漫画家。1982年,集《童梦》和《CYBER》等作品精华于一身的《AKIRA》开始在《YOUNGER漫画》上连载,于1993年最终完成了全部6卷的故事。其间,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各国都对这个通过讽刺喜剧表现社会方方面面的作家十分注意。
  

  
  在担任过1983年电影《幻魔大战》的角色设计之后,大友与动画制作结缘。1988年以监督的身份,将《AKIRA》动画化,打破日本动画纪录,总作画数为15万张,花费10亿日圆,使用先录音台词,之后再进行制作画面,影片更模拟真人嘴形作画,从背景到道具,无不体现大友克洋“真实性”这一特色,未公映已引起话题。其后,更以6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公映,美国净收已有1百万美元。在欧美受到很高的评价,并得到了各种电影奖。


  

  《MEMORIES》的第一作——《由她的思想中产生》于1980年在《YOUNGER漫画》上发表。另两作《最臭兵器》、《大炮之街》是在video上首次发表的作品。1995年,《MEMORIES》以三部作品的形式作为剧场版公开。其制画和背景的工作都很细致,美丽的画面简直如同真实的一般。大友克洋和两位新晋动画家森本晃司、冈村天斋集体创作了这部3个单元的动画集。其中《大炮之街》由大友克洋本人亲自执导,22分钟的故事,以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交代,单是拍摄台都要长达10米,是动画史上的大胆突破。



  
  1997年,大友克洋协助动画的《PerfectBlue》发布,在柏林动画展等众多著名动画展中受到很高的评价。对本片的评价中,最常使用的是“真实”一词。其中平常性与异常性的对比,虚构与现实的交替的幻觉感,可以说是本作品的真正价值。当观看完,解脱了恐怖与幻感的束缚后,在头脑中与肌肤上仍“留有种说不清的感触”,这就是真正的真实性。


  

  
  大友克洋表示,他的漫画和其他的有很大的不同。他说:「我的漫画,在人物、背景的细微部分都画得非常真实,动画也延续这个特色。我的作品,不会像一般漫画给人平板的感觉,而是有有深度的空间,产生慑人的真实感。」但作品太真实,大友克洋也意识到未必广为漫、动迷接受,所以他坚持「故事和主角突出,才能吸引读者。」结果,一如他所料,《亚基拉》、《童梦》主角性格突出,带给动、漫画界一个新的视野。

  大友克洋除了创作漫画外,亦有从事插画和广告创作,其中《Kaba》画集,就收录了他出道至89年的作品,部分还未公开过。

  大友自己亲自执导《SteamBoy》,讲述19世纪英国少年占士的历险故事,99年公映。至于大友的漫画科幻新作《MegaMixWar》,则会在《月刊Afternoon》连载,推出日期未定。


  
大友克洋作品一览
⊙ 1979
发表喜剧漫画《火球》

⊙ 1980
《MEMORIES》的第一作《由她的思想中产生》在《YOUNGER漫画》上发表

⊙ 1982
漫画《AKIRA》开始在《YOUNGER漫画》上连载

⊙ 1983
凭漫画《童梦》得到「第4届日本SF大赏」
担任动画电影《幻魔大战》的角色设计

⊙ 1988
剧场动画《AKIRA》中担任原作、脚本、监督、角色、机械设定

⊙ 1991
剧场动画《老人Z》中担任原作、脚本、机械设定

⊙ 1995
剧场动画《MEMORIES》中担任原作、脚本、监督

⊙ 1997
剧场动画《Perfect Blue》中协助监督

⊙ 1999
剧场动画《Spriggan遗迹守护者》中担任总监督、机械设定


转自:http://www.hellosea.com/cartoon/artist/dayouky.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6 02:05 , Processed in 0.0731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