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5-11 1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号战星散谈1(18/20)
文/phenolic
最后,在这一连串啦拉杂杂、辛苦漫长的介绍之后,希望诸位能够对五号战星的世界有个清晰的了解与认识,不过,笔者一向拙于文采,第一次写这么大一篇的介绍专文,总感觉词不达意,不知读者诸君一路读来脑袋是否也有着昏沉沉的感觉?希望这长篇大论的不要弄坏诸位的阅读胃口才是。
在这文章的最后,笔者想跟读者诸位分享一些对于五号战星影集潜藏在心里不安的想法,聊聊笔者对于观赏本剧后所产生的一些疑惑与不成熟的见解,顺便谈谈五号战星里面使用了多少根据现今科学技术向外线性推演所产生的技术。
混乱与秩序:
在五号战星里,混乱与秩序分属两个相互对抗的影族与佛隆人的哲学思考,也是影族与佛隆人教导后进族类进化的方式;在热力学里,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变化有两大趋向:趋向最低稳定能态与趋向最大乱度。例如两原子为了结合成一分子会降低各自的能量而结合成稳定状态、水分子在气液介面所产生的蒸发现象、有色墨水滴入清水之中的不可逆扩散现象等,只不过,自然界并没有像影族与佛隆人那样坚持,混乱与秩序往往是同时并存的;而存在我们生活周遭的事务也有着像类似的情况,例如牵涉碎形几何的叶脉,表面上看似毫无脉络可循,但实则在叶脉的分叉上存在着某种美妙的数学规律性。
同样的,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天灾战祸与承平建设的世代交替也同样反映出人类是在混乱与秩序这两者之间来回摆荡中前进发展。举例来说,20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严重的破坏,无数宝贵的生命牺牲在这堪称浩劫的战争里,但是,因为对立的两阵营为求取胜利而发展出来的许多科学技术却便利了现在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加以论断战争是对人类整体进步有正面的贡献;反过来说,为了规划人类的发展,一些必要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就成了维持人类生存秩序的手段,良好的制度可以为人们带来安乐而秩序的生活,而安乐承平的日子却也为人类在文化的创造上带来莫大的成就。
就如同第四季第六单元Into the Fire里面薛瑞登上校〝教训″影族与佛隆人所说: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进步是要依循混乱的规则还是遵守秩序的发展。虽然笔者不十分赞同这种论点,同时也怀疑我们真的是否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发展何时是依靠混乱,何时是遵守秩序;但是,纵观人类这四、五千年来的发展,笔者无法回避混乱与秩序对于人类的进化是同等重要的这样一个思考命题。
光明与黑暗:
或许应该说是正义与邪恶是比较恰当的。在第三季Z'Ha'Dum以前,影族的定位一直是负面的,所有关于破坏、征服世界、各种邪恶的意像、人类的梦魇、黑暗势力的主导等等,都有意无意的指向影族一手导演策划;相对于影族来说,佛隆人出面协助弱小族类反击影族,并且为他们带来制度、进步与希望,换言之,佛隆人不就是代表正义与光明的一面,更何况,佛隆人经常以不同的姿态存于各族类的宗教或是历史的文献里,而这也不正与西方基督教中人们将依自己内心的形象而看见上帝的影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存着影族战争进入了尾声阶段,我们却发现身为秩序光明不欺压弱小代言人的佛隆人竟然带着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武器,星球杀手,一步步消灭曾经与影族合作或是结盟的族类;反观影族,在剧集Z'Ha'Dum里,我们了解到影族会发动战争是自有其哲学思考与信仰,而千百万年来,影族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独特的理念,直到佛隆人开始翻脸为止。
再将焦点回到人类身上,人类同时与影族和佛隆人结盟,同时分属两大相互对抗的势力,若言佛隆人代表正义与光明而影族代表黑暗与邪恶,那么,人类究竟自身的立场在那儿?
在五号战星的世界里,光明与黑暗之间是容许灰色地带存在的,表面上佛隆与影族这两大阵营是对立的,但实际上,这两大阵营却也是各有所图的。从上面的叙述里,我们无法否认在人的内心是同时存在光明与黑暗的。每一个人有存在着一些劣根性,却也存在着美好的一面,该如何发展或是该如何导引却是我们所应该重视的,而五号战星里的佛隆人与影族只是个抽象观念具象化的代表而已。或许读者诸君早已发现,我们周遭生活里不正存在着许多佛隆人或是影族的投影,不是吗?
科幻是科学的延伸:
在这一个部分里,笔者只想与诸位聊聊关于地球联盟(人类)所使用的科技。举例来说:核融合反应器(Fusion reactor)是巴比伦五号星站的动力来源,而地球联盟的大型船舰也使用此一反应器作为动力来源。在笔者看来,其实很合理,既符合以现今科学技术做线性延伸,也符合人类在五号战星里的科技地位。
其次就是地球联盟早期的船舰(例如海波龙级驱逐舰)上并没有人工重力装置,在无重力的状况下会对支撑人体重量的骨骼产生影响,所以这些无重力装置的船舰并不适合执行长期任务;另外,在这些船舰上的人员需要用安全带固定在座位上,直到雅米加级驱逐舰的出现才改变这种无重力的状况。
有关五号战星里人类在太空旅行所使用的重力来源主要是以旋转的金属舱产生离心力来制造人工重力,而非像一般美式科幻片中总是忽略解释那些船员是如何四平八稳的在太空船内活动或是使用人工重力这样的神奇的装置来叙述;此外,巴比伦五号星站也同样是使用旋转金属舱来制造重力的,相信眼尖的观众一定看得出来在该站的末端有一旋转轴心的结构。
另外还有一项叙述令人称道的是关于飞行物体在太空中的运动状况的正确性,以地球联盟所使用的星怒式战机(Starfury)来说,其飞行方式便符合在无重力状态下需要考量物体之速度与惯性等物理状况,换言之,当星怒式战机需要减速时,便要打开反向推进器并关掉一般推进器来产生反作用力达成减速。因此,星怒式战机的飞行翼尾端配有八具推进引擎以方便做出各种复杂的飞行方向是合理的设计。
也许笔者终究没办法想通到底五号战星里面的那些大型船舰是如何自行展开超空间跳跃点的理论根据,但是,或许可以猜测一下超空舰跳跃闸门是如何运作的,至少在这一个部分里,目前的理论物理似乎是可以解释的,而初步的实验也验证了理论物理的说明:
试想用两块带电中性的金属板,而这两块金属板中间所夹的区域是真空状态的,那么,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会有一些基本粒子的生成与消失而造成微小的空间结构变化--详细的实验叙述读者可以参考由加莱道雄著作、商周文化翻译出版的穿越超时空一书。而这样的实验结果的表现与五号战星中的跳跃闸门(Jump Gate)作用机制类似,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所本,笔者因资料不足无法做更进一步判断;但是,表面上看来似乎符合今日物理学研究的延伸,这不是很令人感到兴奋的?虽然目前我们知道要开启通往超空间的虫洞的质能尺度是天文数字的能量级数与蒲朗克常数大小的虫洞尺寸。
五号战星散谈2(19/20)
文/phenolic
政治斗争、角力与排外运动:
这是属于五号战星影集的另一个特点。马克思曾经对于历史的进程做出这样的叙述:‘自人类有历史以来,便存在着斗争。’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同马克思的这种论点,但细细思量起来,这句话还颇耐人寻味。在五号战星的世界里,这种人类社会现实的真相被移植到故事的主要种族里面。在地球上,暗杀、极权统治、民主制度、排外运动(过去澳洲政府的白澳政策)一幕幕的在剧中缩影成五年的时间呈现在观众眼前,仿佛对于20世纪的人类历史演进做了一次完整的巡礼。看见心感团(Psi Corp),让人直觉得联想到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与苏联的格别乌,可是,一但探究起心感团的成因,则不免让人唏嘘过去人类历史中曾发生的各种歧视的事例,不管是歧视有色人种还是偏见。
不只人类拥有斗争,在圣塔利共和中,莫拉里大使与影族的合作扮演幕后黑手导演了圣塔利共和再次入侵南尔星以及防止圣塔利主星成为影族新根据地的手段不亚于克拉克为夺权而设计暗杀山提雅哥总统;在明巴利内部,执政高层灰色议会内的阶级与派系纷争也几乎毁灭了明巴利。这些主种族各自内部的问题也影响了五号战星中星际势力的重组与合纵连横,与现实世界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者,有影迷认为地球联盟的内战似乎也影射了一部份美国的南北战争、圣塔利共和似乎影射目前已是夕阳余晖的英国、南尔星则是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统治下殖民地的面貌的缩影与集合。
上两段叙述的事件,若读者有时间不妨细细翻阅过去百年来人类的历史,一定可以找出更多相类似的事件,也许,笔者在此可以这样粗浅归纳:五号战星的故事完整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斗争的残酷面貌,并藉由不同的种族各自的内部纷争来反思人类过往的历史,不知您以为如何?
暗示基督教中的上帝与撒旦:
在五号战星第二季的最后一集中,佛隆人大使卡许(Kosh)在笛岚的要求下首次现身救了薛瑞登上校,然而,卡许的真面目在不同族类的眼中却呈现出不同的外貌,这样的剧情安排不正符合了圣经中所述:人们将依据各自内心的形象而见到上帝的容貌,然为恶之人却无法亲眼见证上帝。因此,佛隆人在剧中的角色无异与基督教中的上帝相似,而致力于混乱的影族则成为了黑暗与魔鬼撒旦的代表。但巧合的是,根据基督教的传说,撒旦曾经是上帝的同事,天使团的首领,只因为不服上帝的领导而被打入地狱成为黑暗势力之首;在五号战星里,佛隆人与影族却都是先族Lorien的子民,系出同门,与基督教之传说相类比,颇耐人寻味。
其实,佛隆人与影族都是先族Lorien留下来要他们好好照顾与开导后起之秀的守护者,只是,佛隆人与影族都过于相信自己的理念是帮助后进的最佳途径,因而引发的先族Lorien最不愿看到的影族战争(这是佛隆人的看法,也许在影族眼里,这是一场佛隆战争【Vorlon War】)。佛隆人与影族对应到真实世界的吊诡是,在西方世界有人虔诚的信仰上帝、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信奉撒旦,在五号战星的故事中,人类同时与佛隆人和影族结盟,其实不正也突显出人性的本质与存在的灰色地带?上帝与撒旦,同时存在人性的深处,而上帝与撒旦的斗争,将随人类的历史演进持续不断;若言真有上帝与撒旦之存在,不知这两位掌控着人类宗教信仰的要角在看完本剧之后是作何感想?
最初生物(First Ones)的离去:
这个子题得分成两方面讨论:人类历史的世代交替与美式教育之价值观。
首先谈谈人类的世代交替吧!虽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是,人类从来没有在历史中学到教训。”但综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不都是一代代人们的足迹所累积下来的成果,上一代将自己与前人的遗产教导给下一代,让好的与坏的都有了传承,先人殒落了,但后起之秀克绍其裘,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正是如此吗?每一个世代都会在传统中注入新的思想,这样文明才有了多样性与延续的活力,并激荡出灿烂的火花?嗯…其实,影集中的最初生物从未离去,因为他们的子民已经继承了他们当年遗留下来的遗产,这种看法是不是颇与黑格尔的正反合的辨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这个子题的第二方面,也就是美式教育之价值观,这是笔者个人觉得相当有趣的一个论点。美国是一个相当重视个人自主与独立思考的社会,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上,是鼓励多方面的尝试与自我学习,老师的地位则扮演着从旁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的角色,换言之,下一代的将来会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自我的选择,长辈与教育者仅提供建言来协助下一代的思考。这样的教育模式,与五号战星中的最初生物的离开有着相类似的情形;基于这样的思考方式,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影族与佛隆人在现实的教育上可以对应的地方:
在最初生物离开银河系之前,便已经细心的安排好了两个成熟的智慧生命来好好引导更年轻的族群成长与茁壮,而这两支成熟的智慧生命也不负期望,千万年来细心的指导后进,尽管双方理念不同,但目的一致~孩子!你要成长茁壮。可是,这中间出了差错的,由于双方太过于坚持自己的理念而导致了冲突,就好像现实生活中父母亲为了怎样教育儿女才是最适合的问题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孩子们只是希望能够多看看多碰碰的,但是父母亲(影族与佛隆人)却一味逼着自己的孩子选边站,没有真的顾及孩子们内心的想法,这种情况看在心疼孙子的祖父母(First One,Lorien)眼里是何等心焦,后来,祖父母终于看不下去了,决定帮助无助的孩子们来平息这场父母亲的争执,告诉孩子们自己的父母为何会如此大打出手的前因后果。
最后,影族战争的结局是佛隆人与影族再次给予薛瑞登阵营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要站在哪一边?而薛瑞登的答覆是:“Now, get out of our galaxy!”很有意思的答覆,不是吗?而一如美国社会所重视的价值观一般,在Lorien的帮腔下,佛隆人与影族尊重薛瑞登等人的抉择,让年轻的族群走出属于自己的前程大道。是啊!看在父母亲的眼里,孩子真的长大了,他们必须学会如何自我思考、如何选择对于自我发展最适化的路径、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是时候了,总不能一直不放手吧?
以上观点提供给读者自行参考判断,也许,读者中若有即将为人父母者大概或许可以从这一有趣的观点与本剧瞧出一些教育下一代的端倪?!
科幻文学的角度:
在网路上,有网友分析的五号战星中佛隆人与影族的典故出处:由Old Ones来引导younger races的概念,正是David Brin 的Uplifting 的变形;而最终这些最初生物(First ones)离开银河系超脱的结局,又和Vernor Vinge的A Fire upon the Deep里向银河系外进化的生物/智能若相符合。
唔…!笔者是没看过上述的两则典故,但是,就一个喜欢观赏科幻影片与电影的爱好者观之,五号战星的故事架构的确符合科幻小说的定义与分类。从已有的网路上分类来看,五号战星属于所谓的太空歌剧(Space Opera)。所谓的太空歌剧指的是故事的架构中充满着人物冒险、浪漫情节、斗争角力以及战争场景等,例如艾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是最典型的Space Opera。
其次,因为五号战星的叙述架构有别于一般美式科幻影集,打破剧集与剧集之间45分钟叙述的限制,只要是有耐心的观众,相信会有着如同看小说的乐趣,会迫不及待的想翻看下一页(下一周的剧集)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观之,五号战星却是有影响小说的架势,但是,却有着流于被讥为只是故弄玄虚的危险;毕竟,并不是每一个科幻影视的爱好者都有着无比的耐心与毅力撑到第五季结束。
再者,剧中对于人类科技的延伸也还算符合所谓的〝硬科幻″,不是百分百符合,除了超空间(Hyper space)跳跃航行与人造重力场之外,核融合技术、心灵感应、太空站的设计与自旋人造重力产生方式、星怒式战机的飞行运动方式都还算满符合现今克季的线性延伸的;至于其他像是反映人类历史变化或人性黑暗面的,在许多科幻文学作品中都看的到。
最后,就是心感团(Psi Corp)与贝斯特(Bester)这个角色的典故:Bester是美国已故的科幻文学大师,全名Alfred Bester,其作品The Demolished Man正式探讨所谓的心灵感应(Telepath)、心灵感应者的沟通方式与常人对于具有心灵感应者的偏见与恐惧。 J. Micheal Straczynski引用了这个作品创造了心感团这个管理与辅导具有心灵感应者的组织,发挥了常人与心感者长期存在的矛盾使得心感团的定位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只是也许是受限于艺术的呈现无法表现文字叙述心感者沟通之间的精采,在这一个部分里,五号战星并没有作最好的发挥与诠释,令人感觉有些遗憾。
基于以上的四个观点,五号战星所呈现出的科幻文学表象自然多于一般我们印象中所谓的科幻影集,也无怪乎当年播出之后立刻吸引了许多的影迷为本剧架设网站与编纂年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