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7

喜欢生化的继续关注啊

[复制链接]

61

主题

190

回帖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0
发表于 2002-7-27 10: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威斯卡报告书》
                      事情的开端

    我的名字是阿尔帕多威斯卡。 我任职于暗地里开发生物兵器的制药公司UMBRELLA(伞化学公司),目标是成为研究员的干部之一。 但是我在位
于拉昆市的干部养成所遇见了威廉巴肯,决定改变我的目标。 因为以研究员来说,他比我优秀得太多了。 不久后,我被调到拉昆市的警察特
殊部队S.T.A.R.S。 违法开发生物兵器的UMBRELLA制药做为危机管理,在警察内部也送进许多公司里的人。 我在S.T.A.R.S当中利用队长的头
衔,为UMBRELLA进行各种谍报活动。 我想出一个计划,并等待实行它的机会。 然后那个机会终于到来了。

1998 JULY 7.24

  事情的开端是发生在某栋别墅的多起离奇杀人事件。 那栋别墅事实上是UMBRELLA的生物兵器研究所,杀人的原因则是它所开发的T病毒所致。
UMBRELLA为了私下解决这个事件,下达指令要S.T.A.R.S不得介入, 但市民的反弹意识高涨,S.T.A.R.S终究不得不出动。
此时,第二个指令下达了。 “将S.T.A.R.S诱近别墅,予以抹杀。同时将当时的状况详尽呈报, 做为战斗时的B.O.W实验数据参考。”我接到
了这个指令。 我将S.T.A.R.S当中两个小队之一的BRAVO TEAM派遣出去。 他们奋不顾身地与敌人果敢作战,为实验数据派上了用场。 为了搜
索成了不归人的BRAVO TEAM,我让ALPHA TEAM出动了。 ALPHA TEAM的队员也勇猛奋战,接二连三战死了。 原本有11人的S.T.A.R.S队员当中,
只剩下ALPHA TEAM的克利斯、吉儿、巴利, 以及BRAVO TEAM的雷贝卡及恩利可五人而已。

  然后,实行计划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趁着这场混乱,我夺取了UMBRELLA的终极生物兵器TYRANT(暴君), 做为投身UMBRELLA的敌对企业时
带给他们的礼物。 为了将自己推销给敌对企业,我还需要TYRANT的实战数据。

  剩下的五个队员,正适合拿来和能力优秀的TYRANT对战。 为了将他们诱导至TYRANT的身边,我安排了背叛者潜入他们当中。 背叛者…他就是
巴利。 巴利拥有强烈的正义感,比他人更重恩情,十分重视家人。这种人很容易操纵。 只要夺走他珍惜的事物就行了。 克利斯和吉儿比预
料中拥有更高的潜力,这点虽然是在计算之外, 但由于巴利的背叛,计划顺利地进行。

  但是计划却被意想不到的事打乱了。 S.T.A.R.S的副队长兼BRAVO TEAM队长的恩利可。 这个因高超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及强烈正义感而受
到众人拥戴的家伙, 听见了我和巴利的对话。我必须收拾发现真相的恩利可才行。

  我解决了妨碍者,在TYRANT的房间等待巴利带来实验者。 我事先注射了巴肯给我的病毒。为了卖身到敌对企业,让大家以为我已经死了比较
好。 根据巴肯的话,这个病毒拥有强大的效果,能够让被注射者一度陷入假死状态后, 带着超人的能力重新复苏。我解开TYRANT的封印,让
他袭击我。 我被TYRANT打倒,在逐渐淡去的意识中,确信计划绝对会成功。

  然而没想到TYRANT竟被S.T.A.R.S打倒了。我失去了最棒的礼物, 甚至舍弃人类身分而想出来的计划也化为泡影。 无论使用什么手段,我都
要将阻挠我的那些人消灭。 我一定要把S.T.A.R.S逼至绝境,要他们付出代价。

九月

  别墅事件之后,经过了两个月。 我加入了新的组织,同时为了取回一落千丈的评价, 和同样由组织送进UMBRELLA的女间谍艾达联手合作。
根据她的情报,UMBRELLA即将完成新的G病毒, 但是开发G病毒的研究员拒绝将它交出来。 我直觉开发G病毒的研究员就是威廉巴肯。巴肯也
实在糊涂。 他根本不了解UMBRELLA的可怕。这样下去巴肯会被杀,G病毒也会被UMBRELLA回收吧。 但是在我实行计划之前,汉克率领的
UMBRELLA回收部队出动了。 走投无路的巴肯将G病毒注入自己体内使自己便成怪物,将回收部队全数消灭了。 之后没有多久,T病毒以老鼠
为媒介,蔓延了整个拉昆市,UMBRELLA面临了最坏的局面。

9.28

  病毒不断增殖,市民变成了僵尸,市街步向毁灭。 在僵尸面前,人类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趁着这场混乱,UMBRELLA欧洲部队为了收集实战
数据, 将新型B.O.W.“NEMESIS”(追踪者)投入拉昆市。 它的目标是UMBRELLA的残存者吉儿。 我们也必须前往收集追踪者的资料才行。


9.29

  另一方面,全力隐蔽事件的UMBRELLA,将TYRANT送入拉昆市了。 UMBRELLA打算抹杀寻找真相的里昂和克莱尔。

  发现了新事实。 巴肯将以往的研究成果藏在女儿雪莉身上的项炼里。G病毒一定也在她的项炼中。 我必须趁着拉昆市的这场混乱,比
UMBRELLA早一步找到雪莉才行。 我让艾达潜入拉昆市,寻找雪莉。身为死人的我,必须在暗地里行动。 间谍应该是不带任何感情、
忠实地执行任务的机器才是。 但是与里昂共同行动的艾达内心逐渐萌生了无益的感情。 我有种不好的预感。非快点行动不可。我的预感
成真了。 艾达逼迫里昂将到手的G病毒交出,最后却流于私情,自己选择了死路。 但是她还有非做不可的事。所以我不得不救活她。
我们前往回收里昂丢弃的项炼, 但项炼被UMBRELLA回收部队唯一的生还者汉克早一步回收了。

9.30

  情非得已。 最后一条路是将怪物化的巴肯当做实验体带回。 然后必须让里昂或克莱尔和巴肯对战,采取实战数据资料。 最后巴肯虽然
被里昂和克莱尔打败了,但我们成功地从留下的尸体身上回收了G病毒。

10.1

  翌日美国政府假称为了防止病毒扩大感染,下令轰炸拉昆市。 之后克莱尔为了寻找哥哥克利斯,只身前往欧洲。里昂则加入了反UMBRELLA
的地下组织。

  然后,雪莉现在在我们手中。 巴肯他绝对还有什么秘密藏在这个女孩身上。

  

《威斯克的报告书2》

文中涉及的人物:

我(Wesker):S.T.A.R.S小组戴墨镜的酷哥

Barkin:《生化2》中被乱枪打中后向自己身体注射G病毒的博士

Spencer:“伞”公司的总裁

Alexia Ashford:《生化外传:代号维罗尼卡》中的女王蚁,10岁学完大学课程,生物化学天才

Alfred Ashford:Alexia Ashford的孪生哥哥,BT双重人格,一时是自己,一时又变成Alexia Ashford。Alfred Ashford和Alexia Ashford之间的感情超过了兄妹(真是一对BT)

Edward Ashford:Alfred Ashford和Alexia Ashford的爷爷,T病毒的发现者。

实验品“她”:NGC《生化》中打不死的手铐魔。

文后附其他玩家写的生化正史,介绍得非常全面,生化迷一定要看看。相关文章中的《暗夜中的低吼——生化系列漫谈》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本文分三页)

第一次去那里,是在十八岁的夏天,到现在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到现在仍然记得走下直升机时螺旋桨搅动起来的风的味道。还有从空中看不出特别之处的小洋房和在地上似乎无法接近的什么东西。比我小两岁的Barkin仍然是老样子,除了到手的研究文件,好像对别的东西都不感兴趣……
一九七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星期一
我们两人接到去那里的调令的日子是在两天前,也就是我们所在的干部培训部决定关闭的那一天。我觉得整件事好像是计划好了的,但也不排除是偶然。知道真相的,应该只有Spencer一个人。
这个Spencer当时在美国进行T病毒研究的地方就是那里——Arkray研究所。
我们从直升机上面一下来,管理那里的设施的“所长”就已经站在电梯前了。
我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形式上并不重要,从那天开始,Arkray研究所就是我和Barkin的了。我们作为主任研究员,实际上已经被赋予全权。当然,那也是斯潘瑟的意思。我们是被选中的人。
我们没有理会那个“所长”,进入了电梯。因为我前些天已经把设施的构造全部暗记于心,而且Barkin也对别人的事没有丝毫兴趣和恶意。
跟我们两个打交道的任何人都会在最开始五秒内火冒三丈。
可出乎意料的是,那个“所长”没有任何反应。
我当时是个高傲的年轻人,所以对那个“所长”并未留意。最后我才知道,那时候的我不过是在Spencer手心上跳舞的小丑,反而“所长”才是理解了我们的上司——Spencer的想法。
在我们三人乘坐电梯降入地下的过程中,Barkin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手上的文件。
那时Barkin看的是有关两年前非洲出现的Philo病毒的新变种“Ebora”的记录。
现在正在研究“Ebora”的人,在全世界应该不计其数。可是,他们的目的分为两种——为了助人和为了杀人。
正如世人所知,感染“Ebora”后的死亡率为90%。它能在十天内迅速破坏人体组织。直到现在也没有正式的预防法和治疗法。如果将其作为武器使用的话,将会发挥恐怖的威力。
当然,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了“生物武器禁止条约”,我们将其作为武器研究是犯法行为。但是,即使我们不这样做,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也会有将其作为武器来研究的人。为了预防这类情况,事先研究是合法的。而且,这条界线十分模糊。
究其缘由,是因为研究预防对策时仍然会牵涉到如何使用它的问题,所以,武器研究和预防研究的内容没有任何区别。
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借预防研究的名义,将其作为武器来研究。
可是,由于当时的Barkin不论什么理由也准备研究“Ebora”,并没有细看那个文件。因为这种病毒的缺点太多了。
第一,在生物体外仅能生存数日,紫外线可以轻易杀死它。
第二,它会迅速杀死其宿主(人类),所以必须迅速转移到新宿主。
第三,它只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所以比较容易防护。
但是,试想以下场合:
如果感染“Ebora”的人能在体内充满病毒的状况下站着走路的话?而且,即使意识模糊,也能主动去感染正常的人的话?
如果“Ebora”的RNA直接对人类的基因产生影响的话?而且,借此给与人体如同怪物那样的耐久力的话?
这不就可以制造虽死但仍可以向其他生物体传播病毒的“生体生物武器”了吗?
幸运的是,当时“Ebora”并没有此类特性。
因为从此以后只有我们可以持续独占带有此类特性的病毒了。
以Spencer为中心建立的Umbrella公司,正是为了开发带有此类特性的病毒的组织。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研制病毒治疗药的公司,实际上是制造“生体生物武器”的工厂。
事情是从发现了改换生物体基因的“始祖病毒”开始的。
为了以“始祖病毒”来制造“生体生物武器”,要开发“病毒的变异株”。
这就是“t病毒”计划。
作为RNA病毒的“始祖病毒”容易发生突然变异,
以此可以强化特性。
Barkin对“Ebora”的基因与“始祖病毒”组合后的特性强化有兴趣。
我们换了数次电梯,到达了设施的最高层。
在那里连Barkin也抬起了头。
我们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她”。
关于“她”的事,我们事先未被告知任何消息。因为“她”是这个研究所的最高机密,一切资料从未流出。
根据纪录,“她”在研究所创立之时就已在此了。
可是,我们连“她”的名字,在此的原因也无从得知。
“她”是为了开发“t病毒”的实验体。
实验于一九六七年十月十日开始。
“她”在这漫长的十一年里一直在这里接受各种实验。
Barkin嘟哝了些什么。
那是诅咒的话呢,还是赞赏的话呢。
我们是已经来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方了。
是使研究走向成功呢,还是像“她”那样默默腐朽在此处呢。当然,选择只有一个。
绑在实验床上的“她”的身影,移动了我们意识中的某个东西。
这也是Spencer的计划的一部分吗?
(三年后的纪录待续)

1981年7月27日
(距上回报告3年时间)

今天,Umbrella指派了一位10岁的女孩作为南极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
她的名字是Alexia Ashford.
这时我21岁,birkin19岁。
即使在我们的Arklay研究所,大家也都在谈论着南极基地以及Alexia的事情,这真让人大为光火。
因为那些年长的职员们都认为Ashford家族是一个传奇家族。

每次我们的研究出了问题时那些没用的老东西们总是说着同样的话
"如果Edward博士还在世的话该多好啊。"
确实,他是发现"始祖病毒"的第一人,而且作为"T病毒"计划的开发者,无可否认的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但是他在Umbrella创立后不久就过世了。现在已经过去了13年,还能期待Ashford家族会有什么作为么?这是毫无意义的。
事实上,自从Edward死后,由他的儿子创立的南极研究所就没有出新过任何成果。
恐怕他的祖孙Alexia也是个无用之材。

但是有一天,我们那些蠢材部下们开始说这样的话
"如果Alexia在这儿..."
这里的职员都是些只会以身份地位来估价别人的笨蛋,一想到这个我就生气。
他们的思维不过如此,也正因为这个,他们什么事都不知自己去做,一定人指示他们该去做什么!
...但是我自己仍有着良好的判断力。

如果我整天都想着那些事的话,只会耽误了Arklay研究所的"T病毒"的开发与研究。
作为主任研究员,我一定得有相当的自控能力,不然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那时,我脑中闪现出一个念头。
我可以通过利用那些年老的职员们来达到目的,那些老东西随时会死去,正好可以用他们作为试验体。
为了能使自己跻身众人之上,我必须起用一切有利条件。
问题却出在Birkin身上。
他对Alexia事件的反应相当大,虽然他从来没有提及过。Birkin16岁便被分配来这个研究所,这总是他引以自豪的事,但是他的骄傲却被这个10岁的女孩完全摧垮了。做为一个天才,他有生以来首次尝到了被挫败的滋味。
这个更年轻,出身名门的女孩,这个甚至半点成果都还没有的女孩居然能胜过他!这是他所无法容忍的。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她还是个孩子。
我必须帮助Birkin找回自我。
这3年中我们的试验已经进行到了第二阶段。

当时,"T病毒"已可以用作生物武器的生产,其成品被称作"丧尸"。
但是T病毒在不同的人身上所产生的效果会有相当大区别,因此并不能为其效应做100%担保。每个人的DNA结构都不同,自然也可能起不同的反应。
即使是那些已变成丧尸的,其中的10%也不会有什么动静,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余下的9成已可以作为武器使用,但Spencer却另有打算。
他要的是100%的保证,以及完美的武器。
这是为什么呢?

生物武器原本是不需要极高的制作成本的,但现在我们所开发的生物武器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果Spencer只是想赚钱的话,他一定不会走这条路。单从现状来看,我们已经可以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但将试验进行下去却并不会增加收益。
为什么要在盈亏的情况下仍要继续研究开发呢?
我不明白Spencer是如何打算的。

回到Birkin身上来。他现在所做的研究项目是拥有战斗技能的生物武器。
在加入其它生物的DNA成分后,我们创造出了这样东西。
它将用于与任何我们的敌对势力作战。战斗型的生物武器,也被称作"Hunter"。
但现在,为了保护Birkin的试验体,这项研究要被搁置一段时间。

为与Alexia竞争,Birkin的习性开始与平日不同了。
他会一天24小时呆在实验室里以及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我会支使其它研究员从尚未死去的试验体上采集样本,但是完全无法赶上Birkin的进度。
"所长"会若无其事般不断弄来新的试验体,而他们不久后便会死去。
那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但即使在地狱中,那个试验体,那个女人,仍然活着。

她当时28岁,已在实验室里呆了14年。
在这14年中,"始祖病毒"的效应已经毁掉了她的思维能力。但如果她仍有意识的话,"死亡"一定是她所急切盼望的。
可她仍然活着。
她如何能活这么久?她的数据资料与其它那些试验体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解开这个谜。

(下一份报告所记录的是两年后发生的事)


1983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我迎来了在Arklay研究所的第六个冬天。过去的两年中,我们的研究并没有更多的进展,就这样一任时光流逝。不过这种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我们收到了Alexia的死讯,而她正是死于由她亲手创造出来的T-Veronica病毒。看样子12岁的Alexia太过年轻了,她根本不适合去进行那样危险的研究。

有谣传说Alexia给自己注射了T-Veronica病毒,但我是不会相信的。她大概是由于1年前父亲的过世而悲伤过度,导致在试验中发犯了错误吧。之后,南极研究所由Ashford家族所剩的唯一正统后裔,即Alexia的孪生哥哥接管,但是没人相信他会有所作为。Ashford家族即将就此没落下去。就像我以前说过的,这个家族是个传奇家族,但也永远仅是个传奇而。

Alexia死了,Birkin也恢复了原状。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他,所有的研究员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只是仍然不能在他面前提及Alexia,即使是我想去弄T-Veronica病毒的样本,也遭到了他的强烈反对,我只好留待以后再去发掘Alexia的研究成果。最终,Brikin身边的事物都在逐渐改变,他却还是老样子。而我则存在着一个疑问。

我们的研究所坐落在一片非常茂密的森林中。我也多次去林中散步,但从来都没碰到过其他的人,这是因为研究所位于山区的中部,而到达这里的唯一途径是搭乘直升机。在生物武器的开发研究中,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万一病毒外泄的话,也好防止其快速传播。但是生物武器并没有那么简单,病毒甚至能够感染非人类的生命形态。

任何一种病毒都不能保证只对应一种寄主。比如流感病毒不但能感染人类,亦能感染鸟,猪,马甚至是海豹。但即使在这些物种里,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被感染,像是海鸥和鸡,却不是全部的鸟类。而同样的病毒在不同的物种上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问题就是T病毒将如何影响不同的生命形态以及什么才是更适合它的寄主。

在Birkin无所成就的的那段日子里,我则就T病毒的二次感染性进行着研究。我发现这里存在着太多适合T病毒的寄主。不仅是哺乳动物,包括植物、昆虫、甚至是鱼都可以被感染,这无疑增加了病毒扩散的几率。每次我走在森林中,都会问自己,为什么Spencer要选择这个地方?

这片森林里有着如此之多的物种,万一病毒外泄,后果将如何?若仅仅是一只昆虫被感染,由于自身体积所限,单纯的二次感染可能不会造成过度的变异。但这些昆虫却会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病毒。如果这真的发生了,T病毒将会扩散到什么地步?虽然一株被感染的植物本身无法移动,不会扩大感染范围,但它散播的花粉呢?

就此处而言,若然病毒外泄,将会是极其危险的。看来Ashford家族将他们的研究设施设立在南极倒是相当明智的决定。但在这里,似乎有人故意想让病毒扩散出去。真是这样的么?Spencer究竟要利用我们去达到什么目的?

这是个过广的问题,我根本也不想在其他研究员面前提及。唯一能交谈的对象是Birkin,可他根本就不会感兴趣。我需要必要的信息。我开始意识到仅做为一个研究员的限制,要想发掘Spencer的真正意图,我必须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此,我愿放弃现在的职位。不过我不能操之过急,若然Spencer对我有所察觉,这一切也就完了。

我必须与Birkin一起将研究进行下去,这样的我计划才不致招人注意。那段时间里,那个"女试验体"被完全遗忘了。她虽然还继续活着,但也没什么太大用途,因为已经从她身上采集到了足够的数据资料。直到5年后的一次实验...

07/01/1988
自从我们在这里工作,不知不觉的,已经到了第十一年的夏天了。
我那时是28岁。Birkins已经有了一个两岁大的女儿,他的妻子也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于在同一个研究室进行同样研究的人来说,
坠入爱河,结婚生子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能够在这里继续进行研究,就不是那么平常了。
因为仍然呆在这里的,都是些疯子。

我们的研究,经过了十年,终于到达了第三阶段。这是一种“预制”的,能够用作士兵,而且是能够搏斗的生物武器,它被称作“TYRANT”。
但是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难解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TYRANT”的试验对象。
能当得了“TYRANT”的对象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是由于T-VIRUS的特性造成的。任何人都可以用来制造僵尸或者猎杀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智力将会丧失,但是TYRANT是需要一定的智力的。
Birkins发现了一种不同的制造TYRANT的方法来弥补这个问题,但是能适用这个方法的人数量稀少。
在模拟实验中,我们发现一亿人中只有一个能成为TYRANT,其他的都成了僵尸。

如果继续研究,说不定能做出另外一种T-VIRUS,能适应更多的人。
但是即使这样,我们需要找一个试验对象,我想即使我们找遍全美国,也只能找出大概十个左右能使用的人。
其他的研究室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且我们碰到的是从我们的研究开始之前就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接到消息说欧洲的研究机构想到了一种在第三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这就是“NEMESIS计划”。

我急于想得到这个计划的样本来继续我们的研究,虽然Birkins原来是强烈反对的,但是我说服了他。
因为除非我们能找到适用的寄主,我们的研究才能进行下去,Birkins必须承认这一点。

我们几天后收到了包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预防警告的条目,那个从直升飞机场拿来的小盒子,上面写着“NEMESIS计划”。
为了从法国的研究机构拿到这个样品,我们费了不少劲,但主要还是Spencer帮了我们一把。

Birkins一直对这个包裹提不起兴趣,但是至少还是在实验中用到了。
样品是全新的,而且正好是我们在实验中用的着的。

NEMESIS正是一种操纵DNA而创造出来的生命形式,它能够显著的提高增强智力。但是它一旦找到了寄主,就会寄生进去,完全控制它并且产生出难以置信的战斗能力。

武器的寄主和寄生者起初分别生活。然后,寄生者的智力和寄主的躯体会合二为一,产生出这生物武器。
如果能成功的话,智力的问题就能得到克服,我们也就能制造出这种生物武器了。
但是问题在于寄生者什么时候寄生入寄主呢?

在试验记录中,所有的资料都显示寄主一旦被寄生,就只有死亡。这一切发生在寄生5分钟之内。
但是从这里我们发现了一线曙光。
这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延长寄主存活的时间,我们就能将“NEMESIS计划”付诸实施,这是我的想法。
寄主当然就是女性试验体。

她的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将能够在NEMESIS样品下抗得住更长的时间。而且即使失败,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但是实验结果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试图进入她的大脑的NEMESIS样品竟然消失了。
一开始,我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没想到她竟然吞噬了NEMESIS。
但这仅仅是开始。在失败的试验中,另有一些反应正在进行。

我们决定把在她身上的研究推倒重来。
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们在她身上进行了所有的试验,但是我们决定把那些资料扔到一边去。
在她存活的21年里,逐渐显露出某些迹象了。

一开始只有Birkins开始注意到了这种变化,确实的,在她内部有些东西正在改变着。
但那是完全不同于T-VIRUS计划的新事物,它带给了我们一些全新的概念。
我们改变了目标,投进了“G-VIRUS计划”的研究中。


下一部记录在7年之后。


1995年7月31日 星期一
距上回报告书7年时间

我再次回到了这个地方。想我第一次来这儿,已经是17年前的事了。每次来这里,我都回忆起初次来那天的风的味道,这栋洋馆以及周围的景物仍是我熟悉的样子。Birkin来到了停机坪上,我很久都没见到他了。我离开Arklay研究所已经4年了。

4年前,Brikin被委任进行G病毒的研究,我于是申请调往情报部门,我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在别人看来,我中止了研究员这条路而转投另一片领域是很自然的事。而事实上,G病毒的研究开发工作已远非我的能力所及。即使没有想去探求Spencer的真正意图的动机,我也清楚,自己作为一名研究员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余地了。

舞动的风中,Birkin仍是老样子,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手中那些研究资料。他仍常回这个研究所,不过他已不在这儿工作了。不久前,一所极具规模的地下研究所在Racoon市成立了,他便在那里进行着G病毒的开发。说实话,我并不认为G病毒能得到Spencer的认可,这是因为G病毒与生物武器的标准相去甚远,而且有着太多的未知性。

G病毒与T病毒的区别就在于其宿主会主动对病毒起反应。在病毒面前遗传因子若完全呈暴露状的话,则很容易产生突发性变异。但问题却出于病毒本身,而非宿主的DNA。即使病毒能导致一定的变化,但除非是在某些外力的影响下--比如放射线--否则宿主的DNA是极少会产生变异的。但G病毒的情况却不同,就算没有外在因素,G病毒仍然会突产生发性变异并致宿主于死地。

某些类似的特性也存在于T病毒上。可以确认的是,将生物武器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宿主体内的T病毒能够导致某种形式的变异,但无论如何都需要外力来引发变异。而G病毒却不需要这点。没人能够预测病毒的变异趋势,即使是我们商讨出了对策去制止变异,病毒却会再次变异以去适应新的状况。

7年前Birkin就在那个女试验体身上发现了这点。表面上看来她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但她的体内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她消耗掉了各种注入她体内的病毒,并活了下来。经过长达21年的变异后,她竟然吞噬掉了Nemesis的寄生体!G病毒计划的目的即是将变异推向最高点,其结果有可能是终极生命形态,也有可能是灾难性的。...这能被称作武器么?

Spencer在授权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呢?
即使是我在秘密情报部门的那四年里,我一直都摸不透他在想些什么。
现在,Spencer根本就不来Arklay实验室了。
看上去就像他在企盼着什么事情的发生一样。
Spencer正在悄悄地离开我们,就像在沙漠中越飘越远的海市蜃楼一样。
但是我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问题只是我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电梯载着Birkin到了实验室的顶楼,那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女试验体的地方。
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新的实验室负责人,John。
他是从芝加哥实验室来的,过去是个优秀的研究员。但是对于这种场合来说,他太普通了。
他开始对我们的研究动机产生了怀疑,并且不断地质询我们的上司。
这对于从情报部门来的我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了。

如果有情报泄漏的话,他是第一个要被调查的,大家都这么说。
但是现在我们暂时管不着他。我们要清除那个女试验体了,简单说来就是杀死她。
她在吞噬了Nemesis之后,她似乎获得了一点智力。虽然只是一点,但是已经足够让我们意外了。

而且这种过程还在持续着。她甚至撕下一个女研究员的脸装到她自己脸上。
根据实验记录,她在第一次被注射原来的病毒的时候也这么干过。

没人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干,而且最近三个研究员都被他这样杀死了。
我们决定要结束她的生命了。
由于在G计划上我们正在稳步前进着,看来以后都用不着她了。

她在被连续处理三天后被证实死亡,尸体被负责人运去了我们也不知道的某个地方。
直到最后,也没人知道她的身份,也没人知道她是怎么被弄到这里来的。
不过其他的实验对象也一样,所以也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如果没有她的话,很可能G计划根本就不会存在,
如果G计划不存在的话,我和Birkin的处境就不同了。
我离开Arkley实验室的时候,是这么想的。
不过,Spencer到底在计划着什么呢?

3年后“事件”发生

--Wesker's Report 2到此全部结束

附:生化正史

20世纪初,声明显赫的Ashford家族的第六代继承人Edward与年轻贵族Oswell,Spenser在进行古生物研究时发现了一种能使人生物体腐化,丧失意识但抵抗力奇高的古代病毒,两人将这种古代病毒命名为“T病毒”(取自“Tyrant”的第一个字母)。在将其作为军事用途的研究中,为了掩饰其研究活动设立了UMBRELLA制药公司,之后的数年Edward不断的寻找一种能够稳定病毒的方法,但未能成功,Edward死后其儿子Alexander继续父亲的研究,但是仍然没有进展,由于长年的潜心研究而忽略了打理UMBRELLA的事务而给野心家Spenser可乘之机,一手掌握了UMBRELLA大权,一心复兴家族的Alexander在南极建立了秘密的研究基地,希望研究的成功能够使Ashford家族再次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他将这个计划命名为“维罗尼卡”。

在一次失败的试验中Alexander感染了病毒,变成了怪物并被永久封锁在南极实验室某处。他留下一子一女,儿子Alfred是UMBRELLA南太平洋洛福特岛秘密监狱所长。女儿Alxia是化学天才,10岁便大学毕业,她留在南极继续“T”病毒的研究。

公元1998年7月

位于美国西部拉昆市郊的拉昆国家森林公园内的UMBRELLA公司非法实验室(一代大屋)发生病毒泄露事件,大量生物被感染而变的极具攻击性,森林地区屡屡传出杀人案件,拉昆市警方为此成立了S.T.A.R.S.反生化特殊部队进行调查。但S.T.A.R.S.队长WESKER的真正身份却是UMBRELLA间谍。他在UMBRELLA的授意下派遣S.T.A.R.S.的BRAVO TEAM 进入森林地区送死,以收集生物兵器攻击人类的各项数据。在BRAVO TEAM失去联络后WESKER又亲率ALPHA TEAM 进入森林地区,经过恶战队员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WESKER则趁乱得到了究极生化兵器TYRANT,他想将TYRANT作为投靠某个与UMBRELLA敌对的化学公司的进身之阶。为了收集TYRANT的详细数据,他给自己注射了使人变成超人的病毒,一度假死。留下TYRANT与S.T.A.R.S.周旋,最后实验室爆炸,S.T.A.R.S.队员JILL,CHRIS,BARRY,瑞贝卡等人逃出。WESKER下落不明。

9月
S.T.A.R.S所带回的真相无人相信,警察局长更被UMBRELLA买通,CHRIS为了调查真相独自前往欧洲。

9月下旬
拉昆市UMBRELLA秘密实验室研究员威廉研发成功“G”病毒。UMBRELLA高层派遣特殊部队强行回收,并派出六具TYRANT在拉昆市上空待命。威廉中弹垂死之际给自己注射了“G”病毒。变成怪物的威廉追上UMBRELLA特殊部队队员屠杀殆尽。但是队长HUNK带着病毒最终返回了UMBRELLA。
在此役中实验室病毒泄漏,T病毒被老鼠携带到处传播,整座城市陷入死亡之中,此时LEON和CLAIER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拉昆市。

UMBRELLA派出雇佣兵以拯救市民为名收集T病毒各项数据。更派出NEMESIS抹杀S.T.A.R.S成员,而在拉昆市上空待命的六具TYRANT也被投放下来消灭所有活口。

与UMBRELLA敌对的企业得知G病毒的消息后派WESKER协助早前打入UMBRELLA内部的ADA.WANG夺取G病毒。

美军也介入了G争夺战,他们携带超级武器进入城市并秘密封锁了该地区,只放进不放出。
最后LEON,CLAIER和威廉之女雪莉乘地下逃生列车逃离。WESKER救活了为LEON而死的ADA,并从地下列车的残骸中威廉的尸体上找到了G病毒带回,S.T.A.R.S队员JILL和雇佣兵幸存者CARLOS在BARRY的帮助下逃生。美军消灭五具TYRANT后撤退并投放核弹毁灭一切。

事情完结后LEON加入反UMBRELLA地下组织,JILL和CLAIER分别前往欧洲寻找CHRIS。雪莉落入WESKER手中。

不久之后有人称在欧洲看见ADA。

12月末

CLAIER在欧洲UMBRELLA总部被捕,并送往洛福特监狱,抵达监狱后不久,洛福特岛受到UMBRELLA敌对企业的轰炸,病毒泄漏造成生化危机,而此时,WESKER出现在岛上抢夺“维罗尼卡”计划成果,最后CLAIER与年轻犯人史蒂夫乘水上飞机逃出洛岛,却被Alfred遥控送到南极,同时CHRIS得到LEON的通知前往洛岛营救CLAIER,WESKER终于也发现Alxia和维罗尼卡计划均在南极,他和CHRIS先后到达南极。

南极

沉睡的怪物Alexander苏醒,Alxia也给自己种上了T--VERONICA病毒成为怪物,史蒂夫被Alxia注射了T--VERONICA,并为了救CLAIER死去,CHRIS和CLAIER消灭了Alexander和Alxia之后逃出了南极实验室,WESKER则带走了感染病毒的史蒂夫的遗体,以UMBRELLA敌对组织的实力,让死人“复活”应该是拿手好戏。

61

主题

190

回帖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0
 楼主| 发表于 2002-7-27 10: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

吉尔的日记
(在《生化3》中,如果吉尔按照特定的顺序将所有文件都拿到手之后,一开始就拥有的那本红色书就会变成吉尔的日记)

八月七日

那个事件,已经过去两个星期了。
身体的伤都已经痊愈,周围人对我的细心照料也渐渐的消失。
对他们而言,那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的景象。
当每当我闭上眼睛时,那些情景却还是历历在目。
食人的僵尸所招致的惨剧,活生生的被贪婪的怪物吞噬的朋友们所发出的悲鸣。
心头的创伤至今仍未消失。

八月十三日

克里斯最近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差,总是与人发生争执。
他不再听同伴们的话,对任何事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前几天,少年课的耶路朗只不过不小心把咖啡稍微溅到了他身上,就遭致了他的一顿痛打。
我赶忙上前阻止,可他在看到我之后,却奇怪的向我使了个眼色之后离开了。
他究竟是怎么了?

八月十六日

深夜,因为克里斯的要求,我小心谨慎的走进了他的公寓和他会面。
一进屋,克里斯就立即递给了我几张上面写有“G”字样的便条纸。
这是病毒研究论文的一部分。
克里斯说他这几天夜里总是在做恶梦。
“原来,一切都还没有结束。”他这样说。
连我都不知道。从那一天开始,他一直都没有休息过,而是努力在寻找隐藏在暗中的真相。

八月二十四日

今天,克里斯离开了这座城市前往欧洲调查。
巴瑞则要先将家人送往加拿大,然后再赶上他。
而我则留在了这里。
因为我知道这个城市里所残留的研究设施,还隐藏着一些相当重要的机密。
大概两个月后,我和他们会在欧洲的某处会合。
那时,才是我的真正战斗的开始。



一篇很不错的生化评论:
《暗夜中的低吼——生化危机系列漫谈》

闪电伴随着惊雷的怒吼撕裂天空。洋馆的餐厅内,巨大座钟的滴答声一下一下敲击着幸存者的心灵。
吉尔握紧了手中的枪,警惕的观察着四周的一切。
刚才在屋外受到不明生物的袭击还使她惊魂未定。在那次遭遇中,同样身处特殊警察部队S.T.A.R.S的同伴约瑟夫在怪物面前转瞬间就倒在了血泊中。慌乱中,她和队友逃到了这间阴森的洋馆。但进来之后却没有发现好友克里斯的身影。于是,她便与其他队友进入了寻找克里斯的行动中。
“吱~拉~”
有些破旧的房门打开的声音在这寂静的空间内显得是如此的刺耳。吉尔皱了皱眉头,走进了房门那面那条窄窄的走廊。
突然,走廊的拐角处冒出了一个奇怪的声音。
“克里斯,是你吗?”吉尔喊道。
没有回应。
她深吸了一口气,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声音传来的那个地方,但不知为何心跳异常的变得加速了起来。
走过拐角,引入眼帘的是一个背向着她蹲在地上,似乎正在咀嚼什么东西的男人。
“请问……”
还没等吉尔说完话,一个东西突然滚落在地上。
那是一个人头,已经被啃掉了半边骨肉的人头!
吉尔惊呼了一声,恐惧的向后急退了两步,却撞到了背后的墙上。那个男人似乎听到了背后的动静,缓缓将头转了过来。
完全腐烂,血肉模糊的面孔……
“咚~~咚~~”
整点的钟声长久回荡在洋馆中……

第一作全球销量574万份,全系列四部正传销量高达1788万份。这是迄今为止所有同类型的游戏都不敢企及的数字。在发售之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时代的到来能够有一丝一毫的预感。玩家没有,在《ファミ通》的期待游戏排行榜前五十名内,你不会发现它的名字;媒体没有,那时占据头条位置的,是将于同月推出的《铁拳2》和一年后才发售的《最终幻想Ⅶ》的身影;甚至于为此投下巨资的Capcom和制作人三上真司都不敢相信(当时公司预定的目标只不过是销售15万份),这部实验性的作品竟然为他们开启了辉煌的未来之门。

1996年3月22日,《生化危机》的时代开始了。

提及《生化》为何会取得成功的原因,大多数朋友大概会告诉你两个字——恐怖。人类是种很奇怪的生物,当他们被那种恐怖的氛围或画面所吓得魂飞魄散的同时,内心反而会涌现出一股难以名状的快感。正因为如此,世人才会一面在血肉横飞的场景前闭上眼睛另一面又克制不住的将眼睛睁开一条小缝(向边看着僵尸吃人边在那儿面不改色的大嚼猪头肉的那些朋友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常常见到有人将《生化》的出现视为此类游戏类型的开始,并将之后各种类似的游戏一律称为《生化》too类的作品,这种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PC游戏的老玩家大概至今仍无法忘记当初《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带给他们的那份震撼。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生化》与它的相似之处还不止是一丝半点。在1993年《鬼屋》问世前,厂商们用以表现恐怖的游戏类型大多是《第切草》式的音效小说或《第七访客》类的解谜模式,而I-Motion推出的这部《鬼屋》则成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始。多边形组成的场景和怪物,电影分镜式的镜头处理,阴森低沉的音乐,一下子便将广大玩家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就连《生化》的制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他们在制作《生化》的时候从《鬼屋》中借鉴了许多东西。不过真正将此类游戏推往巅峰的,则除了《生化》外再无第二人选!
“1998年7月,RACCOON市森林地带。阴云密布的天空……”
还记得那段开始前的影片吗?正是从这一刻起,CAPCOM将我们的心一下子锁住了。
与音效小说中玩家所处的旁观者角色有所不同,第三人称视角模式再加上多边形所构成的类现实世界很容易使广大玩家产生代入感,如果你将自己的全身心都融入到游戏中去,就会真切的感受到自己仿佛已经身处在了那个令人窒息的氛围中。当年的《鬼屋》之所以未能大红大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画面的粗糙。那时候的386处理器与最初级的VGA显卡所构造的只能是比较简陋的场景,这也成了3D恐怖游戏发展的最大限制。试想一下,一个连轮廓都看不清的怪物又怎么可能让你产生什么恐怖的感觉呢?而正是次世代主机的问世,给了此类游戏以最大的发展机遇!PS强大的3D处理能力与音效表现(从当时看来)足以使《生化》的画面令人感到震撼,几段适时而出色的CG也给玩家以极大的视觉享受。
几乎所有玩过《生化》系列作品的朋友都将“最恐怖”的称号送给了第一作,这同样也是笔者的意见。是因为第一次玩此种游戏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未知世界所造成的恐怖吗?固然不能否认这一点,但《生化1》的游戏氛围塑造确实堪称系列第一。惨白头颅的猛然回首,僵尸犬的破窗而入,Hunter在背后紧追不舍的脚步声,种种景象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而CAPCOM在细节上的表现更为令人称道,本来开门所需的较长读盘时间令人厌烦,可他们反而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用那拉得很长的“吱拉”音效使玩家的心猛的提到了嗓子眼里,据笔者得知,像我这样不管开什么门都要先举枪观察一会儿的人似乎并不在少数。
但在故事情节上,该部作品却带有明显的缺陷。就连三上真司本人都承认,虽然双主人公的设定很受欢迎,但剧情却显得十分机械与单薄。在作品发售前,CAPCOM和三上真司肯定已经有了将《生化》系列化的想法,这从Best结局后出现的那个TYRANT的黑影以及游戏中的一些设定中便可以清楚的看到,但他们并没有想到《生化1》竟然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更不会想到玩家要求推出续作的呼声竟是如此强烈。这样,《生化1》中的一些情节设定就成了这个系列发展的瓶颈,这也是今天CAPCOM在NGC上只决定将《生化1》重新制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化1》所创下的销售记录使CAPCOM在二代的宣传方式上毅然打破了常规。通常一个游戏在没有达到50%的完成度时,制作公司是不会向外界公开任何消息的,但CAPCOM这次在游戏连10%的进度都未达到时便陆续的向媒体透漏游戏的情报,从1996年到1998年1月29日《生化2》推出接近两年的时间内,这种不间断式的情报宣传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这样不仅使前作的狂热Fans对作品的渴望不断升级,而且更是吸引了很大一批根本就没有玩过前作的新玩家。
1997年夏,三上真司作出了一个日后看来实在是再英明不过的决策。在《生化2》的完成度已经高达70%时,他毅然决定将已经完成的部分全部推翻,重新制作全新的作品!当1998年1月29日《生化2》正式问世时,玩家并没有从中发现CAPCOM曾经大力宣传过的一些东西:如可以利用卷帘门隔离僵尸的设定,名为蟑螂人的怪物,金发红衣的摩托女郎艾尔莎等等都不见了踪影。但玩家却根本没有时间向法院投诉CAPCOM的食言,因为那时他们惊喜的发现,《生化2》的精彩程度已经完全超越了他们的想象。
在《生化2》发售的那一天,新宿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场面:到上午九点时,在各大游戏专卖店前排队等待购买《生化2》的队伍最长的已经排到了300多米,人数超过了1000!这比当初SS和PS发售时还要惊人。首日的发售量情况:日本方面高达180万份,美国那边也超过了20万份。这样,《生化2》就成为了CAPCOM会社历史上第一个一天内便售出200万份的游戏。
毫无疑问,《生化2》才是系列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作。它的总销售量不仅达到了惊人的675万份,而且除了SS外,几乎已经实现了次世代的全机种制霸,PC版本的热卖更是让某些对家用游戏抱有偏见的PC游戏玩家也改变了思想而转投阵营(前几年育碧公司代理的《生化2》电脑中文版至今仍保持着国内电脑游戏的销售冠军纪录)。在《生化2》推出后,一代的销量也受其影响而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反弹,一时竟出现两部作品的排名都在销售榜上名列前茅的场面。ZIPPING系统的表里关设定让人至少有了通关四遍的冲动;继承前作的换装系统大受欢迎;“第四幸存者”和“豆腐”,再加上后来推出的振动版上的终极战斗模式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吸引玩家投入到《生化2》的世界中去。在这部作品中,CAPCOM刻意的将游戏难度大大降低,除了开头由于设计上的失误所要走过的那段“通往警署的恐怖之路”外,后面的部分几乎没有任何难点。前作中有些变态的解谜难度也在《生化2》中下降了一个等级。这一切是因为CAPCOM那坚定的信念:“让全世界的玩家都认同这个游戏”!前作的高难度让许多在游戏中频繁死亡的Light级玩家失去了将游戏进行到底的信心,而本作门槛的降低终于可以使所有人都领略到《生化》的惊人魅力。如果说《生化1》是开拓者的话,那么《生化2》,则可称为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在此次的剧本编写上,CAPCOM专门邀请到了日本著名的剧本创作团体“FLAGSHIP”担纲,事实证明CAPCOM并没有选错人,FLAGSHIP明显借鉴了好莱坞影片的成功要素,一改前作的平铺直述,游戏中某些煽情场面至今仍让许多人津津乐道。没有装上子弹的那支手枪,威廉一家的悲惨命运,UMBRELLA显露出的越来越可怕的实力,即将爆炸的动力炉旁利昂与艾达那决别前的深情一吻当时更是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感动。毫不夸张的说,《生化2》的剧情完全可以比拟甚至超过了某些大片。
个人认为,女主角由克里斯的妹妹克蕾尔取代了原有版本的艾尔莎是将《生化》系列剧情串联起来的一大关键。如果按照以前的设定,本作主角与前作角色就出现了一个断层,玩家很容易便会沉浸在《生化2》的精彩剧情中而将前作的故事脉络淡忘。这一小小的改动不仅弥补了这一点,克蕾尔最后的那一句“我要找我哥哥”(我要我要找我哥哥,找到那里也要找我哥哥……)更是为日后《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尼卡》的推出埋下了伏笔,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生化》世界的剧情架构才真正的形成了。
1999年9月22日发售的《生化危机3——最终脱逃》相对于前两作略有逊色。在此之前,许多媒体都认为CAPCOM将在新一代的主机上将其推出,但也许是因为考虑到销售量的保证,最终《生化3》还是选择了PS平台。
在游戏发售前,CAPCOM部长冈本吉起曾信誓旦旦的称:“《生化3》的难度将是全系列最高,它是专门为《生化》狂热爱好者而准备的”,但在最后正式推出时还是将难度分为了Light和Heavy两种级别。单是从画面效果来看,《生化3》比起前作来并无太大的提高,只是CG动画的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毕竟趋于完美的《生化2》就几乎已经挖尽了PS的所有机能,《生化3》如果想在画面上再给人以震撼绝非易事,所以CAPCOM这次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游戏系统的改良上,但遗憾的是这次的改动似乎并未引起多少人的兴趣,几个新要素的增加都属可有可无之列。弹药合成系统还算比较成功,紧急回避和R2键的间接攻击(利用汽油桶或喷气管所造成的攻击)则除了可以在朋友面前耍一下帅之外似乎并无多大用处。不过“追踪者”这个强大敌人的设定倒是使游戏保持着很强烈的紧张感。在通关后的隐藏要素方面,《生化3》就令人更为失望了。前作之所以让人能够百玩不厌,“第四幸存者”和“豆腐”起了很大的作用,振动版上新增的“终极战斗”更是魅力无穷。而三代呢?除了一个并无多大挑战性的佣兵模式你还能找到什么?请不要跟我提那八幅EPILOGUE画面,虽然它的内容绝对精彩,可又会有多少人因为这个将此游戏打通八遍呢?(说一下笔者的对策吧:使用快速通关的金手指,然后只要按L1+L2+R1+R2八次……OK,搞定了!)市场是最好的见证人,让我们看一下《生化3》的战绩吧。全球销量376万份,不错的成绩是吗?可这个数字却只是刚刚达到了前作的一半!也正是从《生化3》开始,对于《生化》系列的的种种不满渐渐的从玩家群落中涌现了出来。


再谈谈该作的剧情吧。笔者始终认为,如果将《生化3》作为外传推出的话也许更为适合一些。将该作的时间设定为前作发生的前后24小时内以及主角定为一代的吉尔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CAPCOM对此的解释是使玩家更好的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但笔者的看法则是:为了以后剧情的发展,CAPCOM需要吉尔这名人物出场,只是为了这个原因!新人物雇佣兵卡罗斯的加盟表面上并未给玩家留下多大的印象,但他在日后也许将会成为与吉尔联系紧密的一个角色。看看系列中的女人们吧:艾达有利昂,瑞贝卡有比利(预定在NGC上推出的《生化危机0》的男主角),克蕾尔有克里斯(玩笑玩笑,斯蒂夫才是她的正主)。而卡罗斯则是CAPCOM专门为吉尔定身制作的“那个人”,从他为吉尔找药的那一段我就觉得这家伙心中有鬼……。怎么说呢,如果把《生化2》比喻为满汉全席的话,那《生化3》也就能算个醋馏白菜吧,虽然可口清凉,但却失去了让人一再回味的兴趣。
1998年1月15日下午,美国世嘉公司正式宣布了SS后继机种的存在,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DC。同年9月,一直与世嘉关系密切的CAPCOM在DC即将发售前做出了决定:99年内,《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尼卡》将登陆DC!PS独占《生化》系列的局面就此终结。由于DC的强大机能,《维罗尼卡》将放弃以往三维人物CG背景的制作方式,而是全部采用即时处理的全三维游戏。当初《恐龙危机》同画面显示恐龙数目与电影化镜头处理两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终于在新主机的问世下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这里说句题外话。当初在世嘉举行的DC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应邀参加的冈本吉起曾对DC的前景踌躇满志,并发言道:“没有加入DC的大公司,请尽快加盟吧!”随之而即的是台下2500名听众的齐声欢呼。如今回忆起此情此景恍若隔世……)
在拖了一次票之后,2000年2月3日,《维罗尼卡》终于在DC上隆重登场了。该作延续了《生化2》的结尾,女主角正是为了寻找哥哥克里斯而四处奔波的克蕾尔,而令广大玩家怀念的克里斯也在游戏中段现出了身影。在游戏系统上,CAPCOM并没有作出什么太大的改动,毕竟《生化》的系统已经深入人心,过大的变化只会引来非议。而在游戏画面、CG动画以及故事情节方面,《维罗尼卡》却足以堪称《生化》系列迄今为止的最强作!但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作品,它的销量究竟是多少呢?71.23万,一个令CAPCOM寒心的数字……。当初CAPCOM在公布开发计划的时候曾充满信心的向外界声称,这份送给DC的厚礼至少可以发售100万份,为此他们还专门将《维罗尼卡》的首次出货量提升到60万份。但残酷的现实使CAPCOM对DC彻底失望了。此后所谓“完全版”的制作,一方面固然有改动情节使故事更为精彩的原因,但又何尝不能说是CAPCOM极力想使损失减少一点儿的挣扎呢?PS2版《维罗尼卡完全版》的推出使当初CAPCOM信誓旦旦的“《维罗尼卡》将是DC专属游戏”的声明成了一纸空文,三上真司也为此向愤怒的DC用户公开道歉。但即使如此,几个版本全部加起来的销量也只是163万份,与前三作平均542万份的销量构成了天壤之别。这是《生化》这个金字招牌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
即便这样,笔者仍然认为《维罗尼卡》完全能够归入到经典的行列。即时演算的画面使CAPCOM一向提倡的电影化手法得以充分的诠释,在过场情节中视角转换、镜头摇移等种种特殊处理方式无不让人大呼过瘾。在游戏难度上的设定上,《维罗尼卡》也比较令人满意,既不像《生化2》那样简单得毫无挑战性,也不像《生化1》那样令人举步维艰。但让笔者最为佩服的,却是此次的剧情设计。
可曾记得斯蒂夫在不得不杀死变为僵尸的父亲时那痛苦的呐喊;可曾记得墨镜被打下后威斯克尔那冷酷的眼神;可曾记得为成为主宰一切的女王蚁而将父亲作为实验品的蛇蝎美人阿蕾克茜娅;可曾记得基地爆炸前几分钟克里斯与威斯克尔这对宿命之敌的精彩一战。在剧情设置上,《维罗尼卡》已达登峰造极。本来早应在一代中便已死去的威斯克尔的出现,及其所效忠的那股与UMBRELLA势均力敌的神秘势力“H·C·F”使得《生化》系列本已豁然开朗的情节一下子变得更为复杂起来。从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H·C·F完全有能力制造出比UMBRELLA更为强大的生物兵器,可以听从威斯克尔指令的“Hunter改”以及爪上带毒的新型Hunter“Sweeper”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再加上他们与UMBRELLA敌对的立场,如此便使以后的《生化》系列形成了主角们、UMBRELLA、H·C·F三方对峙的局面。依照CAPCOM一贯的模式,此次的“最后伏笔”是完全版中被威斯克尔带走的身上含有“T-Veronica”病毒的斯蒂夫。克蕾尔与斯蒂夫的再次相遇,不知又会是在什么样的局势之下呢?
在这里我想谈谈一个人物——阿尔伯特·威斯克尔。他原本是克里斯和吉尔等人的上司——S.T.A.R.S的队长,但其真正的身份则是UMBRELLA安插在警署的间谍,S.T.A.R.S在洋馆受到怪物的袭击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受到了UMBRELLA的指令,将S.T.A.R.S作为生物兵器的实战实验数据参考。《生化1》的最后,他被解除封印的TYRANT所杀。几乎所有玩家都认为这个人的故事已经终结,但CAPCOM在第四次公布《维罗尼卡》资料时,威斯克尔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眼中(关于威斯克尔身上的谜团,请各位观看文后的附录二:威斯克尔报告书)。也许CAPCOM最初的用意只是想让他来拓展剧情,但《维罗尼卡》推出后,威斯克尔的受欢迎程度却让CAPCOM大感意外,在各大《生化》专题网站组织的最受欢迎角色评选中,威斯克尔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看来在《生化》的用户群中,像威斯克尔这样酷劲十足的人物还是很有号召力的。此情此景被CAPCOM完全看在了眼中,所以借着《维罗尼卡完全版》的推出,他们将威斯克尔的戏份大大加重,并且修改了影响其形象的一些部分。如在《维罗尼卡》中,面对阿蕾克茜娅时威斯克尔不但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还搞笑的称对方为怪物(好象他觉得自己就是正常人似的)。而在修正过后,他在与阿蕾克茜娅的较量中丝毫不落下风。最后与克里斯的那一战更是将他的强与酷体现得淋漓尽致。CAPCOM对这个角色下如此大的功夫,应该不会是心血来潮,在《生化》之后的故事中,也许威斯克尔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2000年3月4日,PS2在日本发售,并于三天内售出98万台。至今为止将近两年的时间中,PS2始终显露出一股霸主的气势。当2001年1月CAPCOM在拉斯维加斯所举行的北美CAPCOM玩家庆典上正式提到《生化4》已经进入开发阶段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生化4》的开发平台非PS2莫属,CAPCOM公布的《生化》系列多平台战略也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这一点。但在同年9月13日CAPCOM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化之父”三上真司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PS2版的《生化危机4》的开发工作,我们已经完全停止了!……从今天起,NGC将独占《生化危机》全系列!!”
其实当记者们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看到任天堂的王牌制作人宫本茂的身影时就有了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因为在宫本十余年的游戏制作生涯中,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任天堂之外厂商的游戏发布活动。但即使如此,这条消息还是让所有人都大为震动,各大游戏媒体纷纷在新一期刊物的头版头条上将其刊登出来,并对CAPCOM和任天堂之间的牵手加以长篇累牍的分析。虽然三上说是因为他相信NGC最有利于游戏开发才做出这个决定的,但又有谁能够不想到任天堂将对CAPCOM付出多大的优惠条件呢?
自2002年3月22日《生化1》NGC版发售开始,CAPCOM将循着《生化1》—《生化0》—《生化2》—《生化3》—《维罗尼卡》-《生化4》的轨迹将所有正传一一推出在NGC上,而《生化1》更是利用NGC的强大机能重新制作。相信所有看过宣传片的朋友都会被NGC版《生化1》的画面效果所震撼,与六年前的那部作品相比,NGC版《生化1》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在此次的制作中,自六年前《生化1》完成后就一直在幕后监督《生化》系列发展的三上真司又一次走上了前台,亲自担任NGC所有版本《生化》的导演工作。从宣传片来看,这次三上十分注重恐怖气氛的营造。暗夜森林内,草木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如同呜咽的簌簌声响;静寂洋馆中,窗外突然响起的电闪雷鸣。场景的塑造给玩家一种很强烈的压迫感,仿佛随时都会有怪物在你身旁出现一样,NGC的绘图引擎使得《生化》系列一贯追求的“真实恐怖感”得以最完美的发挥。
玩过六年前版本的朋友们在上手此作时也许一时会觉得自己是在接触一个全新的游戏,虽然洋馆中道具的放置地点并无多大改动,但攻略的方法却改变了将近70%。至于情节方面,三上声称在剧情的前后呼应上不会进行太大的改变,但在剧本的逻辑思维以及衔接方面会做的更严密。笔者大胆预测,在NGC版《生化1》中,有两个人的戏份将比原作重要得多,一个是现在越来越火的威斯克尔,另一个便是《生化0》的女主角——BRAVO小队的唯一幸存者瑞贝卡。威斯克尔自不必多言,瑞贝卡就需要稍微提一下了。
瑞贝卡·查姆柏尔丝,刚刚从大学毕业进入S.T.A.R.S工作的少女,活泼开朗的她在化学药品调制方面拥有卓越的才能。洋馆事件是她所加入S.T.A.R.S后参与的第一次工作,后与克里斯等人一起脱出,目前下落不明。
相信玩过以前版本的朋友都会知道,瑞贝卡在游戏中的情节并不多也不重要,可以亲自操纵的时间也很少,但这一次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原因就是——《生化0》,在那部作品的设定中,与克里斯相遇前瑞贝卡曾与一名囚犯——比利共同行动过一段时间,场景也变为了一架列车。但在《生化1》中,这件事却只字未提(N64版的《生化2》中,在警署中会得到一份档案,其中写着比利生死不明的字样。按照CAPCOM的一贯作风,生死不明就意味着比利还将在以后出场)。我们只能理解为CAPCOM在制作《生化1》时根本没有考虑过《生化0》的存在,如果按照CAPCOM以前的计划将《生化0》在N64上推出,剧情的突兀及作品之间的联系也许会招致很多人的疑惑,但这次《生化1》的重新制作给了他们一个修正缺陷的最好机会。也许在此次游戏的途中,我们会经常从瑞贝卡的口中听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但当一年后《生化0》推出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再次重申,以上皆为本人预测,如有不对之处本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正当PS2及XBOX上的生化迷为了NGC的《生化》系列独占而扼腕叹息,并准备存钱于3月22日第一时间将NGC购入时,CAPCOM北美分公司的总裁比尔·加德奈尔突然在公开场合发言道,如果任天堂无法进一步提升销售量,特别是在日本方面,他们就必须重新考虑NGC的《生化》系列独占战略,而且这对未来CAPCOM与任天堂的合作关系也会造成很大的变数。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媒体一片哗然,对NGC的独占《生化》也产生了极大怀疑。为此CAPCOM日本总公司立即做出严正声明,再三强调去年9月13日的那次新闻发布会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与任天堂的协议不会有丝毫改变。但话音未落,另一个消息便接踵而至。


SCE在今年二月份正式发表了公司为PS2专门开发的宽带网络计划“PlayStationBB”,并宣布从五月开始,“PlayStationBB”的对应游戏将会正式启动。消息一经传出,各大厂商纷纷发表了独营的新游戏以表示对SCE的支持。除了世人关注的《最终幻想XI》外,世嘉、光荣、KONAMI等也有相应游戏公布。但从这些游戏名单中,人们惊奇的发现了一个名字——《生化危机online》,在游戏中,玩家们可以自由选择扮演僵尸或是人类,在RACCOON市展开一场大逃杀。面对业界的疑问之声,CAPCOM方面解释道:《生化危机online》的游戏方式、故事背景以及游戏角色都将和之前的几款游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把《生化危机online》列为“生化”系列的游戏并认为在PS2上推出该游戏违反了之前的NGC独占条款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而且《生化危机online》只是现在暂定的名称,未来不排除会将名称更换的可能。
但不管怎样,这两则消息还是大大动摇了许多因NGC独占《生化》系列而决定将主机购入的玩家的决心。在NGC版《生化1》发售前出现这样的事情,任天堂方面必定会产生很大的不满,CAPCOM高层的不同声音也预示着会社内对NGC《生化》系列独占战略不满的大有人在。当年CAPCOM信誓旦旦的承诺《维罗尼卡》DC专属,此情此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前科已有,又有谁能够保证CAPCOM不会重蹈覆辙呢?
市场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此乃永恒的真理。
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静静的等待。

杂谈几点:

之一:《生化4》的故事
目前,虽然CAPCOM还未公布《生化4》的故事背景,但关于它的种种传言层出不穷,其中最像模像样的是说《生化4》将从UMBRELLA内部开始,主人公则是UMBRELLA公司的员工以及汉克。但笔者却有着不同的观点。
迄今为止,包括还未推出的《生化0》,全系列中登场的主人公已经多达八人,《生化》世界的框架也基本形成。如果此时再加入新角色拓展情节的话,那只可能是CAPCOM自己想和自己过不去,《生化4》的一个主人公从以前角色中挑选的可能性很大。巴瑞这样的胡子大叔似乎不太可能成为主角,卡罗斯的人气也稍嫌不足,笔者心目中的人选是——利昂·肯尼迪。
利昂与艾达之间的恋情是整个系列中最感人的篇章,当初诀别时的场景更是令人动容。目前利昂效力于美国政府直属的一个秘密反UMBRELLA组织,而艾达在被威斯克尔救活后(详见附录二:威斯克尔报告书)曾有人在法国发现过她的身影,但现在也没有了音讯。从《生化3》通关后属于艾达的那张EPILOGUE画面看来,下次见面时她将不再使用艾达·王这个名字。两人在续作中再度相遇的场景不知令多少人翘首企盼,如果安排这两人在《生化4》中登场实属众望所归。
至于人气值很高的汉克,出场的可能性倒是很大。其UMBRELLA特殊工作部队的身份使得将他安插进剧情中一点儿难点都没有。从《维罗尼卡》中汉克给阿尔弗雷德的报告书来看,他对UMBRELLA的一些勾当并不是很清楚。也许,在续作中他会改变立场同主角们并肩作战?谁知道呢……

之二:埋没在历史中的作品
一提到这个,大家大概都会想到那个中途夭折的《生化危机1.5版》。大概很多人都曾经看过《生化危机DIRECTOR'S CUT》第二张盘里附送的那四段游戏演示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当时的完成度已经很高了,但三上真司在此时却突然宣布放弃这个版本而重新制作,理由是进度太慢以及与前作过于相似。事实证明这是个绝对英明的决定,《生化2》的成功就足以说明一切。
在《生化1.5》中,那个在《生化2》里开始不久就死于非命的枪店老板竟然是个重要角色。另外还有一位和利昂同时上任的警官D·J登场。此外,游戏中还有一些新型僵尸和怪物的出现,但在《生化2》中这些都不见了踪影。我们只能通过观看那些演示画面和设定资料来解馋了……
另一部作品是《生化危机GB版》,它是PS《生化1》的移植版本。本来CAPCOM那时宣布将在GB上推出这个游戏就已经够让人大吃一惊了,后来它被取消开发计划也在大家预料当中。CAPCOM的理由是GB不足以体现出《生化》系列的恐怖感,不过从以前公布的资料来看,《生化GB》的画面令人叹服(当然是以GB的机能而言),三维的感觉竟然很强烈!真是遗憾它最终未能出现在我们面前。

之三:《Bio Hazard》与《Resident Evil》
许多人都不理解CAPCOM为何将《生化危机》的美版命名为《Resident Evil》,CAPCOM也一直没有向公众解释过这个问题。根据专家预测,CAPCOM此举的用意也许是想避免版权上的纠纷。如果你在浏览器的网址栏上敲下www.biohazard.com的字样。按 ... �版中仍用《Bio Hazard》这个名字的话,那么该摇滚乐团便有权利控告CAPCOM侵犯了他们的团名专利。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CAPCOM才不得不选择了更改名称这条道路。

之三:恐怖与惊悚
如果按照影片类型来归纳的话,《寂静岭》、《ILLBLOOD》会被称为恐怖片,而《生化》也许将会归入惊悚片的行列。前者依靠的是恐怖气氛的营造,通过某些暗示激发你内心的恐惧;而《生化》则是通过一些突然出现的事件令玩家浑身一震。在观看惊悚片时,人类的腺上激素只会在恐怖场景突然出现的那段期间猛然上升,之后又回落到平均线上:而在观看恐怖片的时候,人的腺上激素始终都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线上。这就是恐怖与惊悚的区别吧。
常常有人说《生化》现在是越来越不恐怖了,其实这其中也有“习惯”的原因。系列已经出了那么多作,就算再胆小的人看到僵尸也会有种老朋友的感觉吧。许多人甚至能够预测出怪物突然出现的时间和地点,这就是游戏套路设计上的缺陷。CAPCOM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此次NGC版《生化1》中特别提到要在恐怖感上大大加强,甚至声称“男子单独游戏时会感到异常恐怖”。至于是否如此,3月22日请大家自行体验吧。
其实笔者现在反而是对《生化》的剧情发展比较感兴趣,几部作品所构造出的世界引人入胜,众多出场人物关系也是越来越复杂。神秘组织H·C·F、威斯克尔、被带走的斯蒂夫、总有一天会见面的利昂与艾达,始终没有露面的UMBRELLA高层人士。《生化》系列的剧情发展可以说是愈发精彩与扑朔迷离。强烈期待《生化4》公布最新消息!

之四:枪下游魂
…………
同志们,请忘记CAPCOM曾经出过这个外传系列吧……

之五:史上最强的僵尸
若论肉体强度最为坚韧,除了布拉德·维克斯(《生化2》中特别钥匙携带者)之外再无第二人选。当初在《生化1》片头影片中吓得抛下吉尔等人驾机逃走的就是他,别看这家伙是警暑中出名的胆小鬼,可变成僵尸后还真不含糊。如果按照正常的攻关方式,不先取得警署内那两个弹夹的话,想打死他门儿都没有。不愧是被追踪者的病毒感染过的角色,果然与众不同。(笑)
不过,要论最强僵尸的话,布拉德比起“那位”来还差了一个档次。答案揭晓!它就是《生化》史上第一只登场,名留青史的——啃头僵尸!
在EASY模式中,吉尔要让它动弹不得至少需要六枪,第二次袭来后巴瑞又补上了三枪,最后还是将头打碎才解决了他,单论肉体强度仅次于布拉德,而其多才多艺则是布拉德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会开门、会装死,演技也是出奇的好,想当初那回眸一瞪的眼神不知迷住了多少人的心,就连CAPCOM对其也是关爱有加,给它来了个超奢侈的脸部特写,《生化》世界中几十万只僵尸,只有它享受到了这种待遇啊!!
OK,这奖杯就颁发给您了,僵尸先生。不不,您不用亲自过来领奖。啊,也不需要谈谈心得体会感谢领导栽培群众鼓励什么的(笔者满头大汗的后退)。什么?您要我配合一下重现当时令您获奖的那个经典场面?…………
救命啊,非礼啦!!!

之六:人类的骄傲——卡罗斯
自从僵尸出现在这世界后,人类一直都对这种感染生物的强悍感到恐惧及为自己的软弱而自卑。但天上没有玉皇,水中没有龙王,人间却出现了一位超人,他的名字就是——卡罗斯·奥利维拉!
虽然克蕾尔小姐在《维罗尼卡》中穿着如此单薄就能大摇大摆的驰骋在南极大陆已足以令世人叹服人类身体的奥秘,但卡罗斯先生的英勇事迹却更是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时钟塔庭园内,追踪者以火箭筒之威力将直升机一炮轰得粉碎。但它的下一发炮弹虽然完全击中了卡罗斯,可这位出生于南美的帅小伙却毫发无伤,甚至还继续英勇的向敌人扫了一梭子子弹!同志们,火箭筒,是火箭筒啊!!用来对付坦克的东西竟然对人类的肉体无效!虽然此后卡罗斯先生曾昏迷过一阵儿(不排除睏了打个盹儿的可能性),但当他一醒过来紧接着又投入到为美女吉尔寻找解药的战斗中去,实在堪称为人类的楷模啊。
朋友,你想练就一身钢铁般的肉体吗?请加入UBCS接受卡罗斯先生的特别指导。它能够令您从此不再惧怕僵尸的步步紧逼,您完全可以在它们面前挑衅的伸出脖子,以最为嚣张的口气说道:“来,这儿。不怕咯碎牙的话你就给我咬咬试试。”…………

附录一:《生化》系列发售年表

名称 机种 发售时间
《生化危机》 PS SS NGC 1996.3.22 1997.7.25 2002.3.22
《生化危机DIRECTOR'S CUT》 PS 1997.9.18
《生化危机2》 PS DC N64 1998.1.29 1999.12.23 2000.1.20
《生化危机DUAL SHOCK ver》 PS 1998.8.6
《生化危机2 DUAL SHOCK ver》 PS 1998.8.6
《生化危机3——最终脱逃》 PS DC 1999.9.22 2000.11.16
《生化危机——枪下游魂》 PS 2000.1.27
《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尼卡》 DC 2000.2.3
《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尼卡完全版》 DC PS2 2001.3.22 2002.3.22
《生化危机五周年纪念豪华限定版》 PS2 2001.3.22
《枪下游魂2——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尼卡》 街机 PS2 不详 2001.11.8




附录三:《生化》系列名词解释

1、UMBRELLA:跨国性的制药企业,在全世界各地都设有分部,但它暗地里却一直在进行生物武器的开发工作,其实力可比拟一个国家。是主人公的最大敌人。
2、R.P.D:Raccoon Police Department的简称,RACCOON市警署。
3、S.T.A.R.S:Special Tactics and Rescue Service的简称,是R.P.D为了对抗普通警察所无法对抗的罪犯而设置的特殊部队。
4、洋馆事件:整个《生化1》所发生的一切,是所有故事的开端。
5、B.O.W.:Bio Organic Weapon的简称,即有机生命体兵器。是UMBRELLA运用T病毒和DNA的结合技术制造出的生物兵器的总称。由于二次感染而变异的昆虫及其它不规则变异生物不在此列。
6、BIO HAZARD:指由于病毒病原体以及被感染的生物所引发的生态灾难。
7、U.B.C.S:Umbrella Biohazard Countermeasure Service的简称,是UMBRELLA为了解决生物兵器为公司造成的麻烦而设置的专门部队。《生化3》的男主角卡罗斯就属于这个组织。
8、Hunter:由爬虫类的受精卵混杂人类基因及T病毒,之后再经过基因嫁接方式所培育出的生物兵器,只要有一只成品存在,就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直接生成多个类似个体。是《生化》系列中除僵尸外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兵器,至今已有将近十个版本之多。
9、TYRANT:在以T病毒为核心的开发计划中最初期的制作目标,UMBRELLA将购买的重刑事犯注射T病毒后经过培育槽的加工处理而诞生,《生化1》中的最终BOSS是其试作型T-002。T病毒中的T便是取其第一个字母而命名的。
10、第四幸存者:《生化2》通关后出现的隐藏人物。其本名为汉克,UMBRELLA特殊工作部队S.W.A.T的成员之一,在《生化2》的最后成功的将G病毒带回交给了UMBRELLA。因为在多次困难任务后他都是唯一的幸存者,所以在部队内他被冠以了“死神”的称号。是在玩家心目中人气很高的一个角色。
11、豆腐:《生化》世界中最诡异的存在,同样也是《生化2》通关后出现的隐藏角色。只凭一把小刀就敢驰骋在危机重重的RACCOON市,其胖嘟嘟白嫩嫩的外表引得僵尸都忍不住想吃他几口豆腐。事实上,豆腐其实是游戏中所有人类形态生物的雏形,也就是在游戏制作过程中测定背景优先顺位及各角色判定格的存在。游戏中的每个登场人物都是在豆腐经过图形处理后做出来的。
12、追踪者:《生化3》中最恐怖的生物,手持火箭筒对吉尔穷追不舍,并且在每次被击倒后不久就能再度站起。那么,它是怎样诞生的呢?为了克服T病毒感染的生物兵器不听指挥的缺陷,UMBRELLA欧洲支部研制出了“NE-α”这种新型病原体。在开发计划中,UMBRELLA大大加强了生物兵器的智慧能力和控制能力,使得经过这种病毒注射的生物可以接受开发者的简单程式命令。而由这种病毒研制成并在《生化3》中出现的追踪者,接受的命令就是“杀死所有S.T.A.R.S的幸存者”,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他喊出“S.T.A.R.S”并对杀死吉尔如此执著的原因。
13、H·C·F:威斯克尔目前所属的神秘组织,拥有极强大的实力,同UMBRELLA属于敌对关系,在《维罗尼卡》中将洛克佛德岛基地摧毁的就是他们。目前对他们还没有更多的情报,但是被利昂带往交给美国政府保护的雪莉现在好象落入了他们的手中,这使人对H·C·F与美国政府之间的联系产生了一丝疑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5

主题

3852

回帖

6077

积分

网站编辑

系统禁言

积分
6077
发表于 2002-7-27 10: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点
你哪个片子传了没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90

回帖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0
 楼主| 发表于 2002-7-27 1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好了,老大说尽快上

呵呵,大家顶一下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69

回帖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3
发表于 2002-7-27 10: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7-27 1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害我看到早上6点!这个片子作为生化迷必看呀!
今晚就放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90

回帖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0
 楼主| 发表于 2002-7-27 11: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啊,呵呵,斑竹辛苦了,呵呵

生化迷继续跟贴啊,
今天下午有约会,不能陪大家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90

回帖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0
 楼主| 发表于 2002-7-27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好的东西,没人跟

自己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8 11:41 , Processed in 0.1048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