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1

新股发行应该避免三高 投资者建议集中询价

[复制链接]

673

主题

564

回帖

161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11
发表于 2009-2-24 11: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资本市场具有新兴加转轨的鲜明特征,新股发行制度自然难摆脱这种特征。2003年以来,发行监管体制跨越式发展,发行定价机制突破创新,从设定发行市盈率上限的行政定价方式到市场推出询价制度,采取国际上通行的累积投标方式确定发行价格,新股定价日趋理性,但对发行机制完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化解。
  市场人士认为,这些需要化解问题的核心是在新股发行环节出现的“发行高市盈率、上市高价炒作、当日高换手率”的“三高”现象。
  “三高”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平原则,同时给二级市场带来了风险。
  譬如,2008年紫金矿业的发行出现发行市盈率超过40倍的超高市盈率现象,超过2007年中国石油(601857)22.4倍的发行市盈率,上市后冲高至22元,大涨200%,其静态市盈率高达125倍,而后高台跳水表演,从上市首日最高22元跌至次日的12.53元,紫金矿业两个交易日里最高蒸发市值1373亿元,不少投资者套牢其中。去年中国石油首日开盘高达48.60元,换手率则为51.58%,不少投资者纷纷追涨买入,在中国石油(601857)大幅下跌过程中投资者损失惨重。
  专家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新股发行制度存在有两方面弊端。一方面容易形成机构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垄断,机构主力凭借资金优势几乎垄断一级市场网上申购筹码,网下申购只面对机构投资者,导致明显的不公。手握大资金的机构往往会报出处于估值区间上限的价格,以获得配售筹码,进而将新股发行市盈率推高至远离合理的区间,高价上市,进一步推高二级市场市盈率。另一方面新股发行制度是采取按资金申购的方式,机构投资者利用资金优势申购到了大部分的新股筹码,导致在二级市场上市时极易利用筹码优势操纵股价,造成股价疯狂飙升。
  根据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和专业人士都给出了改革建议,通过这些不同侧面的建议,可以减少和避免“三高”现象发生。
  华生教授建议,“一定要适当扩大上市公司的首发流通股比例,主要是大盘股的流通股比例,这样才能使上市股票的流通价格从一开始就比较合理。”并且“缩短限售股的锁定期限,与国际惯例的3至6个月靠拢”。另外,确定询价人的义务。这样参与询价的股份数量众多,并且“大小限”锁定期短,给炒作一级市场的资金形成风险威慑,询价人规定的义务可避免其乱询价行为滋生。
  对于询价机构采用“只询价不申购”的违规招数,虚报价格,抬高发行的价的行为,除了要加强监管外,渤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谢富华认为,有必要将询价机构的切身利益与新股发行价格“挂钩”。询价人必须履行认购义务,并要交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这样避免出现询价过高的现象。
  引入市场博弈机制是避免“三高”的重要策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认为,在询价制度如何改革才能平抑新股的高溢价发行方面,他说,构建市场化的询价制度的前提,就是让承销商与发行人对新股发行定价进行双边博弈,最终定价由承销商进行保底销售。
  对于避免“三高”产生,一位证券营业部的长期投资者则建议,集中询价,集中上市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三高现象”,如果50支股票同时询价,同时上市,资金在偏好中得到分流,就可以直接避免出现高市盈率发行,高价上市的现象产生,换手率高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1

主题

535

回帖

64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43
发表于 2009-2-24 11: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新股发行确实是到了应该彻底的整治的阶段了,要不证券市场就永远的存在着不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4 20:46 , Processed in 0.0775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