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老猫

平板MID主控芯片大全[转]

[复制链接]

409

主题

5533

回帖

6010

积分

版主

凤城土著

积分
60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6: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40nm工艺——生产Tegra 3是集成电路代工界的巨无霸台积电(TSMC)的40nm工艺生产线。

  Kal-El——NVIDIA Tegra 3处理器的正式名称,这是著名美国科幻英雄“超人”的名字,实际上,未来NV所有的移动处理器都将以超级英雄的名字作为代号,分别为蝙蝠侠Wayne,金刚狼Logan以及钢铁人Stark。

  四核设计——这个不用说,是Tegra 3最亮的特色所在。

  Cortex-A9架构——Tegra 3使用的是ARM公司的Cortex-A9架构。

  内建GPU核心——Tegra 3内置有GeForce ULP图形处理核心,该核心有12个图形处理单元,支持PhysX、CUDA等高级特效。

  vSMP——variable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的简写,中文直译是动态均衡多核调节,TNVIDIA宣称,采用vSMP技术的Tegra 3处理器将兼具高性能和低能耗的特点。对于这一技术,我们后文会进行详解。

  好了,了解了这些基础信息后,我们就来详细具体了解下NVIDIA Tegra 3的具体信息,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Tegra 3的架构解析。

  名为四核实为五核 Tegra3架构解析

  尽管大家普遍将Tegra 3称为四核处理器,但实际上,Tegra 3本身却是五核设计,从下面的架构图中可以看到,在最具战斗力的四个处理器核心之外,还有一个名为“companion”(伴核)的处理器核心。根据NVIDIA的官方资料 伴核与四个主核心一样,同为Cortex-A9架构,基于台积电40nm工艺,性能也颇为强悍,那为什么NVIDIA要让该核游离在四个主核之外呢?

  原因是这颗伴核本身采用了独特的制造工艺,台积电本身提供多种半导体制造方案,伴核采用的是低能效、但在低能耗时就有不错性能的制造工艺;而四个主核则采用高能效、在高能耗下有着高性能的制造工艺。

 因此,NVIDIA提出了在高性能和低能耗之间的一个折衷方案,即vSMP动态均衡多核调节技术,该技术允许Tegra 3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在对性能要求比较低,例如待机、视频播放(主要工作在GPU)时,使用伴核;在玩普通游戏、浏览网页、加载Flash等情况下使用单核或者双核;而只有在运行大型3D游戏、进行视频音频剪辑时才会四核满载运行。

只有在运行大型3D游戏、进行视频音频剪辑时才会四核满载运行


从理论上来讲,五核设计确实可以兼顾高性能和低能耗,但用到实际中,包括伴核到多核的切换速度、系统端特别是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对多核的优化、数据传输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而NVIDIA也在官方技术资料里也谈到了不少挑战,包括从伴核切换到多核时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不过现在Tegra 3处理器发布在即,正式产品也即将上市,这些问题应已经很好的解决才是。


性能提升 耗电减少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会是使用Tegra 3处理器最主要的使用设备,对于这些设备,显然不能要求他们随时都接入电源,能耗问题将是Tegra 3最重要的一关。实际上,性能翻倍并不难做到,如何保证在性能翻倍的情况下,能耗不翻倍才是最难的,Tegra 3处理器能否在能耗方面依然给力呢?


  这是NVIDIA官方公布的技术资料,在CoreMark标准下,Tegra 3跑出与德州仪器OMAP 4和高通Snapdragon QC8660 相同得分时,只有约三分之一的耗电。而在差不多相同耗电的情况下,Tegra 3则跑出了超过两倍于其他处理器的得分。


对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来说,续航是与性能同等重要的因素,而我们看到,Tegra 3在满载的情况下,性能超过了其他移动处理器两倍以上,耗电却依然低于其他移动处理器,这意味着,采用Tegra 3的平板电脑将在性能翻倍的情况下,拥有更好的续航。

 内建GPU 轻松跑大型3D游戏

  在图形处理芯片设计方面,NVIDIA无疑是专家中专家,在Tegra 3处理器中,NVIDIA加入了其最引以为傲的图形处理核心——升级过后的GeForce ULP。该图形处理核心内置12个图形处理单元,在NVIDIA Tegra 3官方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改图形处理器的惊人表现力。

  并且根据NVIDIA的官方技术资料,Tegra 3在运行大型3D游戏时会将数据计算工作平均分配到四个主核当中,保证四个核心不会过载,并运行在低频率,以节约电能。

[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1-11-20 16:57 编辑 ]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6 15:25 , Processed in 0.0882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