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证券业 1
【投资人对港股IPO的热情昙花一现】 1
【利率低企冲击民众的储蓄观念】 2
【亚洲企业的资本回报率稳步上升】 2
中国银行保险 2
【央行今天讨论加息议题,倾向不加息】 2
【汇丰觊觎平安的更多股份】 2
【央行明确了金融调控的策略方向】 3
【民间财团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3
【政府项目仍可能是信贷过热的根源】 3
【民企未放弃成立民营银行的努力】 3
【大新未打算入股国内的银行】 3
【浙江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资溢出地】 4
分析与评论 4
【在市场与行政策略之间平衡货币政策,央行面临考验】 4
【美国的税务系统一团糟缘于民主政治】 5
国际金融 5
【油价高企增加了亚洲加息的可能性】 5
【葛洛斯:全球经济面临负债过多的风险】 5
【全球经济周期微型化的趋势主导股市走向】 6
中国证券业
【投资人对港股IPO的热情昙花一现】
前两天,蒙牛、腾讯上市,股价被炒得创下新高,让后来者信心大增。但好象不长,新股上市出现了未热先冷的情况---中海集运继续潜水,打击了散户认购新股的热情;昨天,上华科技的认购反应异常冷清,包销商暗示配售部分未获足额认购;市场则传出上华可能因为反应欠佳而搁置上市。上华保荐人花旗环球金融亚太区主席梁伯韬回应说,招股仍会继续,暂时不知道是否搁置计划。
平安保险昨天的公开招股还算不错,承销团说已获50倍的超额认购,冻结资金412亿元,不过与市场预期的超购100倍有天渊之别。平安保险是今年新股的重头戏,集资额最多达163亿元;招股价的上下限为9.59元至11.88元,以目前的认购情况看,以上限定价的机会不大。平安保险的上市定价相当进取,以今年的盈利计算,市盈率高达22.9-28.4倍,结果认购反应没有想像的热烈。凯基证券联席董事邝民彬认为,近期股市气氛低迷,平安保险的认购反应不算热烈,平保首日挂牌能稳守招股价已算不俗。Back
【利率低企冲击民众的储蓄观念】
人行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利率的认可度降低,储蓄意愿减弱,购买股票或基金的意愿增强,显示传统的储蓄观念已有所改变。
据调查,72.9%的居民认为存款利率低,比上季提高2.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25.9%认为利率适度,较上季减少2个百分点,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Back
【亚洲企业的资本回报率稳步上升】
《亚洲财务总监》杂志(CFOAsia)日前对亚太区321家不同行业企业的调查显示,过去5年,业者的平均资本回报率为7.1%,其中日本占50%,但其资本回报率较低。不计日本企业,业者的资本回报率上升至10.2%。按个别行业,电信、科技硬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最高,为12.3%、10.8%;地产业为5.7%;半导体及钢材业最低,只有3.8%及2.8%。港股的长实、中电广、国泰、港灯、中移动列区内资本回报率前5位,显示它们运用公司资本的表现优异。调查由CFOAsia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合作进行,按行业比较了300多家企业过去5年的资本回报率表现,作为行业其它公司比较的基准。
一般来说,资本回报率越高,企业表现越佳---如回报低于资金成本,表示公司管理层正在损害公司的资本。值得注意的是,调控未考虑资本结构、财务风险,如一家高负债公司在市况有利时回报可观,逆境时则有极高的财务风险;资本回报也未考虑不同公司间采用不同会计准则的情况。举例来说,一家公司可租用其生财工具及未把支出资本化,造成资本基数较低,回报率较高。Back
中国银行保险
【央行今天讨论加息议题,倾向不加息】
消息称,人行今天将举行第二季例行货币政策会议,讨论加息的议题,并将草拟一份报告呈交国务院。会议由周小川以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主持,出席者包括统计局、财政部、外管局、保监会、证监会等14位部委主管。人行发言人白力昨天说,会议结束后将有新闻稿,但不会即时发布。
《中国日报》引述周小川的话指出,除非CPI超过5%,央行不会贸然加息---这是迄今为止央行最明确的说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扬则表示,加息将吸引更多的热钱涌入,导致通胀上扬,因此,是否需要调整利率政策过一阶段才会决定。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如果仍要调整利率水平,近期也不会全面调整,只会微动某一种利率。就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物价走势,可以说加息是必要的;但物价持续上涨已成为强弩之末,最快下半年、最迟明年上半年走势就将逆转,支撑加息的条件相当微弱。Back
【汇丰觊觎平安的更多股份】
平安保险昨天公开招股,表现还算不错,对未来的第一大股东汇丰应是好消息。不过,这次公开募股中,股权争夺中的另一支决定性力量、一直面目模糊的平安保险职工持股会旗下的公司---深圳市江南实业、新豪时投资也浮出水面,成为第三、四大股东,IPO后累计持股14.02%,平安保险职工持股会直接掌控的股权为11.52%(管理层占0.53%,马明哲个人占0.13%,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孙建一为0.11%)。
对于平安保险股权的争夺,国家工商总局的人士感叹说,进进出出的太多了!但现在,汇丰和平安职工持股会在争夺战中取得了胜利。93年入股平安保险的策略股东---高盛、大摩则在IPO中放弃入股,股权被稀释到5.47%、4.67%,并可能在一年的禁售期后套现。根据招股书,汇丰承诺3年内不出售持有股份,暗示双方3年内都将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不过,汇丰总裁艾尔敦放话说,传统上,汇丰总是希望占有大部分股权,最好是100%,暗示它不会停止谋求进一步的控制权。这个意义上,平安保险股权的更激烈争夺还在后头。Back
【央行明确了金融调控的策略方向】
央行近日密集开会,暗示金融调控已到了极为关键的阶段。在昨天央行分支行行长会议上,周小川谈到了未来金融调控的策略方向。他表示,央行作为宏观调控部门,下一步要增强金融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发挥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和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他还说,此前的调控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未来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今后,央行将加强监测、调研和分析经济、金融的运行状况,在慎重观察、分析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调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同时研究与中央产业政策相适应的信贷政策及其实现方式,培育和促进金融市场新产品、新工具。Back
【民间财团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近日,温州接连成立两家民间财团---中瑞财团控股、中驰财团投资,引起了各界的关注;鉴于德隆的惨痛教训,媒体甚至怀疑,两个财团是否会成为德隆第二?
据悉,温州市工商局长、银监局长已召集中瑞、中驰两个企业的董事谈话,说完支持企业的经营创新之后,也表明担忧财团的经营可能影响现有的金融秩序。
经济学者钟伟认为,两个财团一定意义上是企业间相互融资的平台,部分行使了金融机构的职能,现行的体系下,它们没有也无法向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申报金融业务准入,事实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当前,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规定仍是空白,但不少民企已成为事实上的金控,旗下控制着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上市公司,德隆就是利用资本市场的空隙,由旗下的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套取资金,投入产业项目。因为缺乏监管和约束,结果在调控中出现资金链条断裂,企业面临崩塌的危险。Back
【政府项目仍可能是信贷过热的根源】
官方数据显示,信贷增长过快的势头已受到遏制,不过一些地方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状况(如江苏5月的信贷只增长了12%),显示信贷增长面临结构性的问题。
经济过热及信贷增长过快,都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太快有关。其中,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按商业守则办事,投资回报率很低,甚至出现负回报的情况,最后变成银行的呆坏账。其中之一是上海到北京的磁浮火车,全长1500公里,费用400亿美元,08年建成,目的是为了北京奥运及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其它类似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在兴建中,大部分都没有合理的回报,只是为了08年奥运时向外国人展示中国如何富裕。这些项目不会因为调控停下来、甚至慢下来,情况有如暴发户只付首期楼价买豪宅,将来有一天说不定会变成负资产。Back
【民企未放弃成立民营银行的努力】
虽然银监会明确说不倾向批准民营银行,但温州民企并未放弃成立民营银行的努力。温州泰力实业董事长郑祥波日前说,四家温州民企及浙江等地4家民企正在筹组建一家民营银行,方案已报到银监会。4家温州民企为泰力实业、神力、奥康和国光房地产。根据组建方案,银行将以股份制方式组建,股本额5亿元,定位为社区银行,服务于当地的中小企业。Back
【大新未打算入股国内的银行】
香港大新银行今天起开始招股,每股发行价12.66-13.86元。大新银行集团总经理麦晓希谈到未来发展时表示,香港的银行业务将通过自然增长及购并进行,内地则主要通过自然增长;购并方面,可以额外发行新股、或以换股方式进行。
大新银行主席王守业则说,希望吸引更多的散户投资者认购,并预期银行业务的客户数目将从70万名增长到100万名。Back
【浙江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资溢出地】
据不完全统计,95年以来,浙江已有700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全国各地的不同领域,无论从总量还是从活跃程度看,浙江都是国内最大的民间资本溢出地。
最近,浙江、湖北在武汉签订了176个合作项目,合同金额403亿元,其中浙江投资375亿元。仅在半年之前,浙江近200家企业的老总组成经贸代表团前往黑龙江,一举签下工业、农业、房地产等95个投资类项目,浙方投资76亿元。
至目前,有5万多家浙江企业在上海发展,有一定规模的有2000多家。在上海经商办企业的浙江人有25万,注册资本达610亿元。在重庆,由鞋业笼头奥康牵头,联合其它企业投资10亿元打造的西部鞋都已经奠基。在北京,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最大的灯具市场、奥运场馆建设等项目的背后都有浙江人的身影。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西连新疆,全国各地都有浙江民间资本扩张的故事。
浙江陆域面积小,且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但20多年来,GDP年均增长13.1%,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7个百分点。经济专家认为,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掩盖了浙江经济的诸多先天不足。黑龙江省的一位官员说,浙江民间资本东奔西走,启动了东北沉寂的资产和资源;深谙市场经济精髓的浙江商人所到之地,带来的远远不仅是钱:事实上,每一个浙江商人都是一部市场经济的教科书。Back
分析与评论
【在市场与行政策略之间平衡货币政策,央行面临考验】
不同经济体系的规模、结构与开放程度各有不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性质及成效也各异。如果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遏制或预防通胀,所选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利率,其传导机制便是指调高利率以何种方式遏制整体物价水平的升势。
如果货币政策工具属于市场为本的性质,传导机制将牵涉市场力量的作用,利率上升将增加企业的借款成本、减少其投资意欲;加息将增加储蓄的利息收入,并会减少消费(尽管其影响因利息收入增加而被部分或全部抵消)。利率上调还会使资产贬值,对财富及消费造成负面影响---资产价格下调使抵押品贬值,银行不再愿意以现行利率贷款。
对浮动汇率及开放资本账的经济体系来说,利率上升往往会使汇率上升,使消费者把本地货品及服务的开支转向外来货品及服务。整体上,影响将拖慢经济增长步伐,减少通胀压力。实际情况总会略为复杂---一些经济体系的市场偏重程度较其它的低,即借款人对资金成本较不敏感,盈亏未必是商业决定的首要考虑;左右贷款机构授信的,可能是政府对某些经济环节的支持政策(而非对信贷风险、资金成本或盈利的考虑);银行借贷利率对政策利率变动的敏感度也可能较低。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可能下降,甚至使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缺乏成效。
发达市场经济体系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相近,但传导机制却有很大差别---这方面,经济体系本身的规模及外向程度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而汇率的灵活度也各有不同。
调高利率有时未必是理想的做法,原因包括:1、遏制通胀而调高利率,可能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加上相关货币的影响,将抵消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预期效果,并可能引发汇率过度调整,影响金融稳定。
2、利率上升时,以审慎及减少风险为原则的工商企业与消费者将减少贷款申请,这种趋势将对银行的贷款组合产生系统性影响。
3、如果仍未建立妥善的架构,行政主导式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比市场为本的工具发挥更大成效,牵涉的风险也较小。对有效率的市场为本的传导机制来说,行政主导的工具涉及政府的行政决定(如谁可以借贷及借多少等),将减低金融资源的分配效率,影响银行体系金融中介活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成效。由此看来,央行在实际操作中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平衡。当前,中国正过渡到市场经济,各种市场与架构逐渐成形,中央已切合实际情况更加重视市场为本的工具;但同样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虑,不能完全否定行政主导的工具(包括由行政机关进行游说或发出指令)。Back
【美国的税务系统一团糟缘于民主政治】
斯图尔莱(EugeneSteuerle)是华盛顿的一名高级政策分析家,74年起在美国财政部工作,89年效力城市研究所(智囊机构)。他日前谈到美国的税务政策时认为,民主是导致联邦税务系统一团糟的原因。
理论上,美国的税制很简单,它税率低、税基宽,是富人税率高一些的累进制。但实际上,它却复杂得难以想象---民主党、共和党人都热衷于用减税推进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议程,结果税法变得混淆、复杂和自相矛盾。密执根大学经济学家斯林罗德估计,纳税人每年为纳税花掉的会计费用及时间价值1000亿美元。以.03年的数字计算,数额相当于教育部(574亿元)、国土安全部(320亿元)和国务院(93亿元)开支的总和。
斯图尔莱表示,政府主张减税,给人以减肥收身的表象,政府甚至出手干预,实现经济增长。但实现目标---如增加储蓄、增加健康保险的税制却不可能简单,它附带各种条件。因为目标冲突,矛盾在所难免---对某些纳税人(如业主或长者) 有利的,必定不利于其它人,公平性大打折扣。
减税往往极受欢迎,如果一直能刺激经济,它们无懈可击;不幸的是,减税并非神通广大,一个失效的例子是,小规模的家庭也要建造大的住屋,原因是得到税法规定的住房补贴。74-77年任财长的西蒙讽刺,美国应有专为某些人、某些目的专门设计税制。
86年,里根通过税务改革法案降低税率、扩大税基,但政客们根本不会自我抑制,克林顿提高税率、延长减税,布什则降低税率并扩大优先权,新税制也就难以存在了---一个危险是,无休止地采用新法减税有时可能引致崩溃。Back
国际金融
【油价高企增加了亚洲加息的可能性】
野村国际(Nomura International)昨天的统计称,亚洲国家的食品及能源价格占CPI的比重远高于美国,如日本是32%、33%,香港28%、33%,台湾省31%、26%,泰国38%、26%,新加坡是30%、19%,而美国只有14.3%、7%,显示油价高企将加剧经济的通胀倾向。摩根大通经济研究部主管BruceKasman说,如果FED一如所料,月底调高联邦基金利率0.25厘(至1.25厘),亚洲国家将掀起一系列调升利率行动---当前,中国、香港、泰国及其它地区的利率都处于偏低水平。
他预计,香港可能追随FED加息,中国可能会把5.3厘的官方利率升至5.75厘;通胀急升的泰国则预期,下季加息0.25厘。ING霸菱预计,年底前,印尼央行将把28日的利率从上周(7.32厘)调升至8厘的水平。汇丰银行证券部的经济学家GeoffreyBarker则看好亚洲的货币前景,特别南韩圆、泰铢与新台币。Back
【葛洛斯:全球经济面临负债过多的风险】
全球最大债券基金Pimco的基金经理人葛洛斯(Bill Gross)昨天说,当前的全球经济展望是近20多年来最混沌的,负债过多成为全球经济最主要的不稳定性因素。葛洛斯有债券大王之称,管理的Pimco债券管理规模达4000亿美元,其中1/3投资美国国外的债券,过去30年来投资业绩一直优于整体市场的表现,葛洛斯也是基金产业中,少数几个能牵动市场走向的明星债券基金操盘人之一。
他表示,负债过多、地缘政治风险及多项泡沫使全球经济处于相当不稳定的状态,景气随时都可能转折,概率超过过去20或30年来的任何一个时期。他还认为,美元仍存在泡沫,兑亚洲货币严重高估,合理价位是再贬值20%。
葛洛斯表示,全球经济已有好几个泡沫,包括商品市场、英国房市及美元等,美元主要受日本、中国等外来资金的善意支撑,美元的合理汇价应比现在贬值20%,而日本、中国迟早会改变立场,什么时候我们不知道,但一定会。美元兑欧元没有高估,而是兑亚洲货币高估。经济稳定的另一威胁来自财务点石成金术,尤其是对冲基金的使用率大幅提高,连银行都在运用这种借短贷长的息差交易(carry trade),他们现在使用以前从未使用的手法,经济隐含的风险不比5年前还少。消费者、企业及政府的负债如此之高,利率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有重大影响,足以让景气翻转。Back
【全球经济周期微型化的趋势主导股市走向】
全球投资市场经历过去数月的调整后已见回升,困扰大市的利率因素在格老放话之后,也变得明朗化,投资市场可能趁机转势。对此,汇丰投资管理全球投资部主管戚浩霖(Chris Cheetham)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小型的复苏周期,即经济仍未完全摆脱经济低潮,一些负面因素(如加息、油价高企、中国紧缩信贷等)短期内将影响经济的增长表现;同时,基本因素仍然向好,通胀及盈利预测稳定,并在改善之中。在他看来,经济周期的微型化倾向将成为一个趋势,使市场走势缺乏明确的方向。
他预计,美国的刺激性政策(包括退税、低息环境效应)今年将逐步减退,经济增长将在年中见顶,下半年逐步放缓;企业边际利润受到油价及利率的影响,盈利动力也将见顶。相比之下,亚洲和欧洲仍有相当的发展空间,早前股市的调整也为市场上升创造了有利条件。亚洲市场则是投资首选,市盈率处于10倍的历史低位(欧美股市为13-16倍);但在全球经济周期微型化的趋势下,亚洲也难独善其身,短期表现将持续波动,直到市场对中国、油价及利率的忧虑逐渐消褪为止。戚浩霖认为,投资者应制定一个持之以恒、具明确焦点的投资策略,集中投资基本因素理想的优质股票,通过均衡的投资组合,捕捉全球市场的长线上升动力。
日前,汇丰投资管理旗下全球各地的240位专家参加了该行的投资午宴,分析全球不同市场的投资前景。发言的汇丰猛人不少,包括戚浩霖、全球首席经济师许柏安(Guillaume Rabault)、董事兼亚太欧(日本除外)股票部投资主管叶柏谦(AyazEbrahim)、泛欧股票部投资主管千田家麟(LaurentTignard)等。分析师还就美国、欧洲及亚洲的市场前景当场表态,对美国、欧洲、亚洲的投资前景表示乐观人士分别为92%、67%、100%。Back
股票指数
上证180 2666.613 1.710% 上证指数 1463.777 1.740%
深证成指 3366.329 1.932% 恒生指数 12,096.11 -65.67
Dow(道琼) 10,379.58 -0.85 Nasdaq 1,998.23 +2.63
央行人民币基准汇价(汇买价/汇卖价)
美元 826.42/828.90 港元 105.98/106.29 日元 7.4992/7.5368
欧元 991.99/994.97 英镑 1507.97/1512.50 澳元 567.88/570.73
加元 601.32/603.12 瑞郎 651.20/654.46
世界主要货币收盘报价(美元汇价)
欧元 1.2032 英镑 1.8304 澳元 0.6877 瑞郎 1.2577
加元 1.3688 日元 109.70 港币 7.7970 坡元 1.7164 Back
北京传真: (010)68524879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上海传真: (021)642841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深圳传真: (0755)822803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尊敬的客户,如果您对我们的资料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发回我公司。我们将珍视您的意见,谢谢。质量监督电话:139110988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