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0|回复: 32

看看印度工程师为何那么强... (转)

[复制链接]

726

主题

7323

回帖

5966

积分

网站编辑

海盗船长

积分
5966
发表于 2002-5-8 15: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转录自 天下杂志 2001/04 第 239 期
    有七成人口是文盲的印度,却是全球软件人才的培育重镇,贫穷的印度,凭什么培养出全球炙手可热的软件工程师?怎样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一出校园就展现竞争力?
    美国有三分之一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二十五万印度人势力深入硅谷,已不是新闻。美国的高科技人才工作签证(h1-b),将近一半是发给印度人,剩下一半才由其它数十个国家瓜分。
    贫穷的印度,凭什么培养出这样充沛、素质又令人觊觎的软件人才?
    答案是教育。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印度成为软件人才的摇篮。

    没有选择题的童年
    问印度工程师为什么他们软件强,第一个答案一定是:「我们数学好。」
数学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与写软件需要的分析、逻辑,
能力一致。
    印度教育首重数学。「从小我们就有好多好多数学功课,」年轻的工程师木塔卡(t.mutatkar)笑着说:「老师曾教我们不要抱怨,谁教数学是印度人发明的。」
    印度人不但发明了数字及算术,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如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 π。从古印度到现代,数学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贵。
    观察印度的教育,他们对逻辑思考的培养,有一套独特的理念。
    「我们从中学开始,考试就很少选择题,」西藏血统、印度长大、最后在台湾念大学的札西格勒说。
    那怎么考?譬如,考甘地的不合作运动,「请分析这个运动的原因、过程、影响及对印度的意义,」札西格勒有些得意地说:「你必须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才写得出来。」
    老师评分,是看学生如何运用史实,分析、推论是否合理,「没有标准答案的,」 札西格勒补充。
   
    老师的负担当然增加,对学生却是用心良苦。
    「我们不要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选一个答案,」海得拉巴信息科技学院行政长拉曼 (m.raman)解释:「我们希望学生多做完整的思考。」 而从小习惯写申论题的札西格勒,来台湾念政大企管系时,最不能适应的,就是「选择题」。
    「大学还考选择题?」他诧异地问。

    印度软件工程师,分析能力不单用在「写」,还用在「说」。「很会说话」是他们和台湾工程师最大的不同。

把竞争力说出来
    台湾工程师多半「沉默寡言、多做少说」,印度工程师却可以侃侃而谈一个小时, 依然神采焕发、黑黑的脸庞眼睛发亮。而且不得不承认,他们言之有物,条理分明。

    这竟也是软件教育的一部份。
    印度工程学院多半有一门课:沟通技巧。「我们要不断上台演讲,」海得拉巴信息科技学院大三学生普拉卡西笑着说:「刚开始紧张得发抖,现在很习惯了。」
    透过一次次公开演讲,学生渐渐学会如何清楚表达意见,如何快速切入重点,更重要的是,态度要落落大方。
    「这是维系客户的关键能力之一,」软件公司snowbit助理执行长阿加渥(r.agarwal)指出:「你要能沟通,才能厘清客户的需求;你要有信心,客户才会对你有信心。」
    换言之,学生不但要培养竞争力,还要学会「把竞争力秀出来」,让别人一目了然。
    印度软件产业风生水起近十年,产业日臻成熟,软件公司水准也趋于一致。这时候要抢国外大客户,比的就是「人」的竞争力。
    业界的竞争既激烈又现实,这种氛围,也早已渗入校园。
    美国《商业周刊》,曾报导印度最顶尖的孟买科技学院「最恐怖的教授」。他给全班最高分者a,第二高分者b,剩下的全部是c、d、e。教授告诉学生:「今日我用这样的方式磨练你们,就是要你们未来遇到竞争者,绝不可以被比下去。」高度竞争压力下,学生们个个想脱颖而出,夜夜挑灯苦读。「一个礼拜读七天,我们没有周末的,」他们异口同声。
问他们有没有时间约会?答案是:「如果今天要约会,明天就得念两倍书补回来。」
    为什么愿意长期在高压下苦读?动力是什么?
    「为了钱,」一个学生直截了当地说。在印度,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薪水,是平均国民所得的十倍以上。功课好的,可以进知名大公司,薪水更翻升三、四倍。
    「这是改善生活的快捷方式,」木塔卡说。他自从考进信息系后,经济状况并不好的父母逢人就炫耀,「还有人来说媒,」才念大学的他笑着说。
    这种「天将降大任」式的培育下,学生进入职场多半可以立刻上线。
   
    学校、产业一家亲
    除了学生自己够用功、专业能力优异外,印度软件教育还有一项特色,就是与产业互动非常密切,学生对新技术的发展完全不脱节。这也是硅谷特别偏爱印度工程师的原因之一。
    学生和产业互动有多密切?可以从海得拉巴信息科技学院中,学生雷地的学校生活中看出来。
    雷地今年大三,这学期修的课中,有三门是「业界老师」开的:ibm开的「电子商务最新应用」,甲骨文开的「数据库软件」及摩托罗拉开的「通讯软件」。全部是各公司的拿手领域,教的也是最新的技术发展。
    系上二十七位老师中,有十六位是业界老师(在业界工作的博士),比「正规教授」还多。
    雷地另外选修了一门「网络架构」。这门课很特殊,是学长们向学校建议开设的。
    「欢迎学生告诉我们他们想学什么,有求知欲才会有进步,」行政长拉曼微笑说。
    拉曼认为,学校的责任是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对科技有充分的接触(exposure),才会激发强烈的渴望,探究科技最新发展。
    而学校的策略,就是运用业界的力量,欢迎业界设立校园实验室,二十四小时开放给学生,夜间并由学生担任管理员。
    雷地在众多实验室中,选了摩托罗拉的实验室工作,因为他对通讯很感兴趣。摩托罗拉提供通讯软件平台,「可以整夜窝在实验室,在平台上试写软件,真是非常过瘾,」雷地笑得很开心。
    讲到暑期实习,雷地笑得更得意,因为他去年暑假的实习,是在美国纽约。
    「我第一次出国喔,」雷地忍不住透露。美国一家电子商务软件公司exceed,想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提供两个名额给学生赴纽约总部实习,当然也希望他们毕业后加入。
    是否加入,雷地笑着说会考虑。但说到实习的收获,他神情转为稳重:「要开发一个电子商务软件,我们在学校多少有学过;但要实际去维持它,若不是这次实习,我不会知道有这么复杂。」
   
    密切的互动下,学生、学校、业界,串起一个共存共荣的循环体系。
    业界提供丰富的资源,学校搭桥运输养分,学生尽情吸收。学生毕业后投身业界,把当年吸收的养分回馈产业。
    「整个循环要快速、有效率,才能追上科技发展的步调,」邦加洛信息科技学院教授迪内夏(k.dinesha)指出。
    几位台湾资工系教授,在听到印度这个「循环体系」时,都表示「的确会对产业发展有帮助」、「知道很重要」,但因为许多原因,在台湾很难落实。
    首先是「业界老师」难实现。说穿了,就是供、需都有问题。
    以供应面来说,执全世界技术牛耳的,多半是跨国企业。但这些外商公司在台湾多半是业务导向,鲜少有研发中心,遑论派专家进学校授课。
    而本土企业纵使有意愿,学校严格的把关却又导致无法成行。
「我们对教师的审查可是『三级三审』:系审、院审、学校审,」交大资工系副系主任陈耀宗笑着比喻,他随即正色道:「审查标准还是看论文的数量。但业界的人哪有时间写论文?」
    贝尔实验室出身的他,一再肯定「业界老师」的重要性,然而也承认,要改变现状有困难。
    那么进入产业实习呢?
    国内最早推动「专业实习」的元智大学资工系,系主任刘如生非常坦白地说:「很多厂商抱着『利用』学生的心态,不是教学生、帮助学生,」他感到失望且忧虑。
    但他也庆幸还有像工研院、资策会等对学生很有心的单位,希望企业也能同样珍视产业最重要的资产—人才。

    产业导向的隐忧
    与产业密切互动,固然创造了今天印度软件人才的优势,但也埋下了隐忧。
    「产业看三年,学校看十年」,这是技术研发的普遍共识。「太过产业导向的学校课程,长久下来,学校的研究会丧失前瞻性,」印度德里科技学院信息系主任库玛(m.kumar)一针见血指出。
    然而,综观印度政府的科技教育政策,却是大力扶持「产业导向」的信息科技学院成立,提供土地、资金、协助募款,无一不是倾全力支持。
   
    政府却也不得不这么做。
    「今天我们好不容易创造出某种优势,就要永远保持这个优势。」安得拉邦 (andhrapradesh)州长纳都(n.naidu)指出。印度政府最害怕的,就是中国大陆循相同模式,急起直追。
    去年开始,印度政府喊出「二○○八年,百万软件人才」的口号(目前软件人才有41万),产业界与学界,已动了起来,朝目标积极迈进。
    资金撒下,一所所信息科技学院正大兴土木,要为软件人才打造最好的设备环境。例如邦加洛信息科技学院的学生,每人配一部笔记型计算机,还可以无线上网。
    但值此同时,印度却有70%的文盲,完全活在另一个世界。
    就像林荫幽深、一栋栋新式大楼耸立的孟买大学,几步之遥却是孟买最大的贫民窟,同样讽刺且令人触目惊心。

    印度政府难道没有想过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
    「这一直是个错误,」卡纳塔卡(karnataka)州政府秘书长库卡尼(v.kulkarni)说:「但不可否认的,这却成就了我们的优势。」
    印度政府知道,要短期之内翻转印度,从贫变富,由文盲变文明,是不可能的。他们希望藉金字塔顶端2%人口的力量,带动下面98%的平民。
    可不可行,就待时间验证。

134

主题

1122

回帖

1709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1709
发表于 2002-5-8 2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数学远优于印度。
但是,中国的教育制度有问题。
不西不东,所谓教育改革重于引进少有适应本国形势的。
但是,中国软件业超过印度肯定是10年内的事(还要取决于国家的优惠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73

回帖

54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43
发表于 2002-5-9 09: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其中一点有同感,印度人会说,作了一点说了很多,而中国人可以做很多,但说不出来,主要是语言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39

回帖

9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3
发表于 2002-5-9 1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主要的是语言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917

回帖

136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61
发表于 2002-5-12 16: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indan in computer science is very good
Our school have some indian lecture who is very famous and good in programing.  They english is also very nice.  In contrast, chinese student do have the same advanta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917

回帖

136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61
发表于 2002-5-12 16: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if you have visited Mel university and Auckland university, you may change your idea.  Our university don't have many chinese lecturer.  The only one who is chinese, he never ever speaks chinese.  Everytime i talk to him, he always speaks english.  ( i think he has difficult in speaking chinese)  
I study aboard and I also study in shanghai.  Difference is lar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3425

回帖

490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902
发表于 2002-7-13 02: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Agr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9

回帖

9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9
发表于 2002-7-14 05: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Few rich Indian people can not change the nature of the Indian count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4

回帖

237

积分

海星

积分
237
发表于 2002-7-14 17: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人有两个特点
#1。 团结一致对外 -- 当然他们也同样窝里斗,当没有外人时
#2。 伶牙俐齿,尤其是非英语国家人难以听懂的印度英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主题

5741

回帖

8300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8300
发表于 2002-7-16 09: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扶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4 21:57 , Processed in 0.1002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