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0|回复: 7

调查显示82.5%公众反对个税起征点一刀切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1079

回帖

165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57
发表于 2005-8-29 12: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0 0 5 年 0 8 月 2 9 日 中国青年报   

   “ 要么起征点再提高一些,要么允许各地适当浮动。 ” 董刚这样期待还在审议、修改中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 草案 ) 》 ( 以下简称《修正案》 ) 。

  这位在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供职的工程师,月薪 5 0 0 0 元。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和许多人一起,成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力。国家税务总局的资料显示, 2 0 0 4 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 1 7 0 0 亿元,其中 6 5 % 来自工薪阶层。董刚希望通过这次改革,能减轻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

   8 月 2 3 日,《修正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修正案》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 8 0 0 元上调到 1 5 0 0 元,并规定各地应统一执行,不允许擅自浮动。

  就在中国最高权力机关慎重审议的同时,公众也在热议这一与数亿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修正案》。 8 月 2 3 日~ 2 5 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央视资讯 e P a n e l 会员系统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这次旨在减轻中低收入者个人所得税负担、加强对高收入者税收征管的个税改革,多数公众在认同的基础上,希望起征点能再提高一些,并反对全国 “ 一刀切 ” ,认为各省应按当地收入水平上下浮动。

  这项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2 3 4 7 人参与的调查显示, 5 0 . 3 % 的人认为,个税起征点在 2 0 0 0 元以上才比较合适。

  公众的这一观点与不少人大常委会委员不谋而合。据报道,许多委员认为,现在的成年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供养人口很多,再加上用于上学、治病等的费用,相当一部分家庭人均负担超过了每月 1 5 0 0 元,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应充分考虑这一点。从现在人们收入以及支出的增长来看,以 1 5 0 0 元作为起征点可能缺乏前瞻性,如果标准再提高一些,就可以稳定更长时间。一些委员建议,起征点以 2 0 0 0 元~ 3 0 0 0 元为好。因为目前的广大工薪阶层还属于低收入阶层,对于他们,国家就不要再征个人所得税了。

  也有完全相反的观点。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一位委员认为,个税起征点不宜太高。因为交税也是公民的权利,起征点太高就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 “ 纳税人 ” 的荣誉。在北京团结湖一家市场卖猪肉的老王,在路边的报栏看到这个消息, “ 嘿嘿 ” 笑了两声, “ 要是谁能来剥夺我这个权利就好了 ” 。

  不管是谁,总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越宽裕越好。但是对于纳税,人们也有着自己朴素的责任感。本次调查显示, 6 5 . 4 % 的人认为应该 “ 积极纳税 ” , 9 5 . 4 % 的人不认同 “ 缴税是有钱人的事,与我无关 ” ,只有 1 . 3 % 的人认为对于缴税 “ 能躲就躲 ” 。

  另外,起征点能否让各省上下浮动,也是大家高度关注的焦点。从全国平均来看,以 1 5 0 0 元作为起征点固然不算低,将减轻甚至免除很多人的个税负担,但对一些发达地区而言,每月 1 5 0 0 元的收入可能仅仅达到温饱水平而已。本次调查显示, 8 2 . 5 % 的人反对个税起征点全国 “ 一刀切 ” ,认为应让各省依当地收入水平适当上下浮动。

  与公众在这个问题上几乎一边倒不同,个税起征点是否应全国统一,在学界和政界都争议颇多,争议的焦点一是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再就是法律的公平原则。

  记者了解到,维持目前 “ 一刀切 ” 的理由之一是要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如果赋予各地浮动的自主权,可能带来各地个税征收标准千差万别,影响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 究竟是一部各地有所区别但能够很好执行的法律严肃,还是全国统一却让各地屡生违反冲动的法律严肃? ” 一名在北京执业的律师有着这样的困惑。他注意到,在本次个税改革之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经通过 “ 打擦边球 ” 的形式提高了起征点。 “ 包括北京在内许多地方关于燃放烟花爆竹法规的修改提醒我们,应该注意法律的执行成本。一部形式上完美却得不到很好执行的法律,也是不严肃的。 ”

  对于维持法律的公平原则,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各地执行不同的个税起征标准,势必造成欠发达地区按低标准多缴税,发达地区按高标准少缴税的局面,这是不公平的。维持全国统一,可以让发达地区多缴税,有助于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种观点则质疑,全国统一起征点,发达地区受损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以中低收入者的贡献支援欠发达地区,是否同样有失公平呢?

  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结束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将于 9 月举行立法听证会,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这是《立法法》明确立法听证会制度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立法听证会。我们有理由期待,经过代表审议和公众听证,各方的不同意见会被《修正案》更多地吸纳进去。

168

主题

1079

回帖

165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57
 楼主| 发表于 2005-8-29 12: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新网 8 月 2 9 日电 据中国官方报章报道,为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纳税监管,中国税务系统正在建立个人所得税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作为重点纳税人的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作了界定。

  高收入行业包括: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石油、石化、烟草、航空、铁路、房地产、足球俱乐部、外企、高新技术产业等;高收入个人包括私营企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建筑工程承包人、演艺界人士、律师、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评估师、高校教师等。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表示,重点纳税人档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对新出现的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将及时纳入重点征管对象。

  据统计, 2 0 0 4 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 1 7 3 7 . 0 5 亿元,个人所得税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其中,工薪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到了 6 5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主题

2924

回帖

412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128
发表于 2005-8-30 13: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1500元的起征点,这里连温饱都不够呢。
真可笑,就是一个维护什么所谓的严肃性,一刀切。
权利与义务是孪生的话,缴税是义务,那么权利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553

回帖

485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858
发表于 2005-8-30 17: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贫困阶级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78

回帖

2729

积分

论坛元老

无聊小霸王

积分
2729
发表于 2005-8-30 22: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1500很好的阿,至少我不用交钱了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72

回帖

90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906
发表于 2005-8-31 13: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交不少税,也没公民的感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1079

回帖

165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57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2: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综合税负全球第二 发改委财政部酝酿减税

2 0 0 5 年 0 9 月 1 4 日东方早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 1 2 日在广州 “ 中法小企业高峰论坛 ” 上表示,要合理调减中小企业税负,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在减税负这一老大难问题上,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发改委,替中小企业说话不奇怪。有意思的是,这一回,向来在减税问题上持 “ 谨慎立场 ” 的财政部官员也与发改委官员一唱一和。

  财政部企业司副司长周来振当日也在同一论坛上表示,国家将通过税收激励等多项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对中小企业发展予以支持。

  发改委和财政部官员的表述虽有差异,却就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形成了一次难得的共识。可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们若将二位官员的表态性发言视作减税负的即期利好,那就过于理想化了。须知,这样的表态是只具原则意义而不具操作意义(没有时间表)的 “ 部门姿态 ” 。

  减税降民负 — — 持续争论已达 8 年的大问题,从 1 9 9 8 年算起的本轮经济周期内,吁请减轻不同税种税负的声音一直此起彼落。这一波的减税吁请,受减免农业税之刺激,最初的诉求集中于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由个税法修订而形成一波舆论高潮。而实际结果呢?从总体看还是 “ 涛声依旧 ” 。所以,中小企业界还是现实点,权当把 “ 合理调减中小企业税负 ” 的允诺是回应舆论的 “ 和弦 ” 。

  自 1 9 9 4 年中央与地方 “ 分灶吃饭 ” 以后,税改其实一直在改。只不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直至今天,税改主要限定于 “ 税收结构调整 ” 为内容的 “ 小改 ” 。即便如此, “ 小改 ” 的成果也无从高估。而社会各界尤其是作为纳税主力军的工商企业界所期待的税改,则要求对税收制度实施 “ 大改 ” 。

  何谓 “ 大改 ” ?有一种说法,中国目前的综合税负是 “ 世界第二 ” 。不管是否确凿,但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税负,我国的税负确实过高 — — — 故而, “ 大改 ” 应是以较大幅度的减税作为税改的主要立足点和着力点,近期缓解内需长期不足之矛盾,长远则藏富于民,以民富促国强。由此, “ 大改 ” 语境下的税改,必须以足量减税降民负作为绕不开的起点!然而,舆论更当关注的是,税改喊了那么多年就是改不起来,其症结究竟何在?关键就在于政府花钱无节制,且很多钱用途失当。

  无限政府的钱永远不够花,这是经济学和现代行政学早已共同揭示的朴素真理。远的不说,从 2 0 0 0 年到 2 0 0 4 年,政府财政收入 4 年翻一番,由 1 3 万亿元上升到 2 6 万亿元,大大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增幅,可政府还是连年闹赤字。进一步追问,问题则出在目前的政府还不是一个与现代社会相吻合的有限政府。受益于 “ 无限 ” ,政府自身花钱不受节制和实质性监督;还因为 “ 无限 ” ,政府管了大量本不该管的事,表现于经济发展上,政府常常抢了 “ 市场 ” 的 “ 跑道 ” 。政府频频越位、错位,增加民负不算, “ 产出 ” 和效率却实不堪言。

  就个税起征点调高,财政部长算账说:起征点调到 1 5 0 0 元,财政减收 2 0 0 亿元。这话的潜台词是, 2 0 0 亿元对纳税人是收入,对政府则意味预算 “ 窟窿 ” 。可见,倘若财政没有预算压缩空间 — — — 本质是政府不可能自觉约束开支(这又是经济学的一条朴素原理),以大幅减税为内涵的税收制度 “ 大改 ” 就无实质启动之可能。

  推动政府减支,先要迫使政府消肿,再要迫使政府转变职能,还要有专项制度监督政府花钱,还得配套建设公共财政制度,预算约束制度等等。所以,税改的事不只是经改范畴的事,也是政改范畴的事。所以,回到企业减负的话题,只有推动政改(至少是同步),才可迫使政府减支,先有政府减支,才能推进税改,一俟税改起步,企业减税才不再画饼允饥。

  有鉴于此,媒体不可再被税改的各种方案之争牵着鼻子走,跳出为税改而论税改的舆论导向,改由推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而促税改,这才叫站得高、看得远,才叫弘扬主旋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1079

回帖

165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57
 楼主| 发表于 2005-9-16 1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显示九成被访者认为现行个税起征点不合理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五日电 ( 记者闫晓虹 ) 中国社会调查所日前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沈阳、哈尔滨、西宁、郑州、西安的一千五百位公众进行电话调查,当问及 “ 您是否关心个税起征点调整这件事 ” 时,百分之九十六的被访者表示关心。

  八月二十三日《修正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修正案》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原来人民币八百元上调到一千五百元,并规定各地应统一执行,不允许擅自浮动。此消息一经媒体公布即引来公众关注。

  据国税总局的资料显示,去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一千七百亿元,其中百分之六十五来自工薪阶层。所以个人收入调节税法的修改,是广大劳动群众密切关心的问题,也自然会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在调查中,当问及 “ 您是否认为中国现阶段个税负担过重 ” 时,百分之八十八的被访者认为是。他们认为目前的个税制度已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 “ 您认为我国个税征收制度是否合理 ” 的问题上,百分之九十的被访者认为不合理。

  当问及 “ 您认为个税的起征点应该在多少合适 ” 时,多数被访者普遍认为起征点一千五百元有些偏低,应该再高一些。被访者认为,既然是个人收入调节税,目的就是要保护低收入人群,希望通过调整,能减轻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负担,适当调节部分高收入人群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当问及 “ 您认为哪些人应该纳税 ” 时,多数被访者认为高收入者最应该纳税。但是,在高收入者能否正常纳税的问题上,百分之六十七的被访者认为由于中国没有一个完善的个人金融信用体系,缺乏个人交易记录,再加之大部分高收入者的收入都是多元化的,收入来源隐蔽,因此,他们对高收入者能够正常纳税感到担忧。

  在纳税方式上,百分之十三的被访者选择全国统一标准;百分之五十三的被访者选择各地应根据实际水平分别设立标准。多数被访者认为个税调整应该按照公平原则,为工薪阶层着想。个税应该是调节贫富差距的一个经济杠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6 04:54 , Processed in 0.0847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