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3|回复: 1

创业过程中的几个误区随想之二----关于企业数量和投资恐惧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261

回帖

48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3
发表于 2005-10-11 10: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说企业数量的意思,不是指投资范围的广泛;也不特指投资的减少风险的方式。

    我对企业数量的认识来源于一个无聊的的对比。某天一美女对我说十三哥,你要向某某学习一下,争取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听了汗然,虚心求教。因为我不知道那个某某的情况,于是美女说,你看你做生意这么久,才一家公司,某某已经有四家公司了。我听完立即无语,做沉思状,本想解释一番,说明自己未必那么不堪,再一想我又能怎么说呢?慢慢就进入了真正的思考中了。

    我看到过很多写某些企业家(成功人士)的文章,大多都会写他有几家或几十家企业,仿佛企业就是财宝,就算不是财宝也一定就是个好东西。我们多有了几个,就是更成功的标志,数量越多就越了不起。

    企业真的就是财宝吗?如果我这样问你的时候,你可能立刻就清醒过来,马上会说不亏损的企业才是。但为什么很多人会将企业和财富划上等号呢?

    我认为这可能跟没有真正经营过企业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将经营企业成功的人士的生活,理解为因为拥有企业就能如此生活。最后就有了如此的误会,就好象有了企业就是老板,是老板就如何如何一般。其实老板又能如何呢?如果你真的以为凡老板就能享受好生活,那你离你自己设想的“老板”的日子就远了。


    我在创业的过程中,也走过这样的路。当时我的目标很有点意思,我想成立个集团公司。为什么要成立集团公司?我到现在还不太明白。内心知道,就是好听,显得成就大。说白了就是虚荣。
    要搞所谓集团公司那就要具备各种条件,除了投资数量还要有经营的规模。如果只有一个公司呢,那绝对不行(因为那叫大公司而不是集团),所以还得要多几个子公司。我就是在这个情形下开始我的试探性扩张之路的。

    还好我的虚荣心也不算太强,也不觉得有一下子就增加很多公司必要。从小心撑得万年船的立场出发,我开始投资第一家主业外的公司。

    具体的操作我就不说了,当事人都还在,说出来会得罪人,谁是谁非还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只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换个角度来看可能又未必如此了。如果可能我会将我的那次失败在另外的文章里专门讨论。在次我仅就企业的非主业扩张作一些探讨。(也算回复我一个朋友的投资邀请)

    在小企业融资方面,我没有太多的经验。说不上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介绍,在创业初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我的很多做法都来源于合作----一种你出钱我力的形式的合作。
   
    现实中很多有好的意向和好的技术的人,都希望能找到投资者来合作。在很多人的心里这两者的结合就像酸碱中和一样,“水”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说清这个问题不是一日之功,我会在我的关于企业运作有关文章里慢慢说明。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将“酸”和“碱”如何快乐地放到一起来。

    我记得我曾经写过一个关于合作的帖,虽然没有写出最后的结果,但大多朋友都能看到结局。为什么那个合作会不成功呢?原因很多种,但是最基本的有这样两个,一个是缺乏互信的基础;一个是每个合作者都希望将自己利益最大化。
   
    在我们的合作中能吃亏就容易合作,人人都不愿吃亏,合作就很困难。

    前一些时候,有朋友向我推荐一个项目,给我发了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书。在报告书中,都能按照要求写清楚各项内容,如:市场分析,利润预估,竞争情况,等等。并对企业运营的资金缺口作出了预测。
   
    怎么把技术方和投资方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的企业呢?我们可以站在双方的立场,将双方的想法和心态都了解一下,最后找到结合点。
   
    站在技术方的立场,我们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怕好项目被别人占有了;投资者参与运作,最后将技术学去了,他们自己做,而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自己应得的份额被估计少了;没有我们的好项目,他那点钱在银行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我们的贡献较大,应该多得。
    运作的过程被出资者掌控,自己的意志无法体现;搞起来个企业,什么重要部门都是投资者的关系人,搞得我们跟打工的没什么区别,搞企业当老板不就图个爽吗?还找一些“爹”来管着?
    等等等等。
   
    为了不让自己担心的情况出现,在引入投资者之前我们要先定下一些条款,不能让我们担心的情况出现。
   
    第一我们的技术股作价不能低;第二我们要自己运营这个项目,不能让别人插手(否则投资者派个三姑六婆来,好项目就被他搞砸了)所以要列入不让投资者插手运作的条款。第三,我们的技术不能对任何人公开,(特别是投资者,如果他掌握了技术还有我们什么事?)
    当然,投资者又不是呆瓜,有钱没地放,拿在手上正烧的慌?我们也要想点对他有利的条款,来吸引他,因为投资者又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那我们怎么吸引他呢?只要知道他们的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就可以投其所好了。人没有不喜欢钱多的,可能他们跟我们一样想赚钱,我们就给他一个好的股份比例(前提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有一定的保证)这样他就一定会很开心地把大把的钱投进来了.至于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投资者的想法重要吗?投资者最担心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资金安全和利润保证。

    如果一个不认识的人对你说相信我,我们给你保证。你就能信了么?嘿嘿。
   
    不让我管理?我怎么知道你们怎么用这钱的?这一条就搞死了全部,不让管理不就成了借钱了么?还是没抵押的,没了就不用还的借钱。
    不让管理,只是在分红的时候拿钱,这话好听。但这事不好做啊。要把赚钱的企业在帐面上做亏,可能都不需要高中学历就能做好啦。
    更何况什么穷庙富方丈什么的中国特色,连国家都不做这种冤大头了,我们还来做?
   
    从报告中就能看出市场的情况?那是搞文字游戏的人说的。搞调查的人我都没什么信任度可言,搞出的调查结果还有多大的可信度?
   
    产品的成熟度如何,不是靠发明者说的。必须是公认的机构鉴定出来的,而且就是有鉴定书也只是走了第一步。市场的接受与否才是成熟的与否的最终标准。
    产品有没有竞争力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价格只是其中之一。千万不要以为你能做出比他们便宜的东西就一定能夺下他们的订单。
   
    鸡蛋诚可贵,多有个公司价更高,要是搞得投入的资金都打水飘,那还是将两者全都抛的好啊。最差那母鸡还在不是?

    其实在引进外来资金方面,我们都知道这么一个基本情况,或者可以说是约定俗成的规律。风险越大获利越多,反之亦然。
   
    具体到企业投资上,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当你的企业还在纸上谈兵的时候,主意再好,也不可能占多大的利益;但你的企业开始试运作了,手上订单在手,产品购方认可。这时候引进的资金风险较低,可出让较少利益成事;如果企业运转良好,只是扩大规模争取赚得更多。则可以只出让较少利益成事,--如贷款等。
   
    我们的企业属于那一个层次呢?是还没出生,还是没钱的投入就会死?还是有钱活得更好,没投入也能发展下去?

   
    另外,我们在寻找投资时,能做多少让投资者满意的事,就尽量地多做。能让我们的企业在上面所说的类型里靠后面,就尽量这么做。这样我们的筹码就更多。另外,牺牲是必然的,就看你的牺牲是否值得罢了。如果你知道投资者的目的是驱利避险,只要能满足这些就能成功或者说就能缩小彼此的差距。

0

主题

106

回帖

140

积分

海星

积分
140
发表于 2006-3-9 15: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人气不行啊,这么好的贴没人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6 00:00 , Processed in 0.0796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