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不管》的英文名是CHAOS(也就是混乱的意思)。单从字面意义就可以推断,这是一部有着很强冲突效果的电影。不过,推断始终是推断,我从电影中没有看到太多的亮点,这是一部带有“野心”的电影,只不过表述的方式略显单薄。
前些日子看完了《军鸡》,本来是冲吴镇宇去的,结果有点失望。日本漫画改变而来的电影似乎并不完全符合香港的那种文化氛围。《墨攻》虽然也是日本漫画,好歹是战争化的题材,把握起来总归有点底。而《军鸡》就带有日本人那种利用变态的画面或情节来凸显人性弱点的味道,香港人做起来就有点变味。而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知道它所宣扬的那点主题——我们要给任何犯错的人改过的机会,其他并没有可取之处。
《军鸡》的画面是阴森黑暗的,处处显得压抑。我都在想,是不是《三不管》和这部电影有一脉相承的思路?而事实上,《三不管》还是和《军鸡》有很大差别的,它想表达的是一种人在绝望环境中的希望。如果不是香港早已回归,这片子在港片的位置应该可以落在97年之前,这和当时很多人的“末世情节”有相似之处。而之所以把《军鸡》给硬拉进来,是因为《三不管》中也有关于好人坏人的评判,电影甚至更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弥补的努力。
整个影片把叙事的背景放在了未来,并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代——2046。这是很多借未来而反思现在所常用的一种手法,就如借古喻今一样。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政府由于经费问题而放弃了对监狱的管理,而很多监狱脱离政府的控制而实行了区域自治,在这些监狱里面,俨然是一个更加堕落的社会。而政府对于这些地区则采用三不管政策。影片由此而命名,但似乎暗示了更多的东西。
林家栋所扮演的罪犯司徒奇和连凯所扮演的警察张大海由于发生意外而闯入一所监狱,由此两个人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两个必须在这群犯人面前得到自保,谁是警察谁就必须死。张大海否认自己是警察,为此,两个人开始进行了狗咬狗的斗争。而由于没有证物可以指证谁是警察,而此时突然出现的阿玲(田蕊妮),一口咬定张大海是她的丈夫,从而将他们两个分开。这一细节的处理,充分显示了人自私的本性。这种本性在任何时候都显得无法辨识好坏,这一表现是复杂的情绪集合。紧接着,电影把她的女儿阿恩也被卷入了其中。于是,这四个人的未来在黑色的城堡内显得格外的阴暗。
关于监狱所刻画的那种压抑氛围也略显的苍白,只是透过一个霸道的乌鸦来提醒大家,这里是我的天下,任何人都必须服从他。监狱自治里每个人的耳朵上都带上了引爆器,只要离开监狱半步,引爆器就会爆炸。这一场景让我想起了《大逃杀》同样的引爆器。不管这个情节是否抄袭别人,整个监狱其实和外面的社会没有分别,就如《大话西游》中唐僧在监狱和至尊宝说,外面对我来说是一个更大的监狱,在里面和在外面没有分别。监狱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都为了生存而放弃很多自己的尊严。田蕊妮扮演的母亲如此,她的女儿也想如此。更多的人则放弃了重新走出去的勇气,他们选择了默认这样的生活。
当一个曾经走出去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回来,因为他在外面丝毫感觉不到做人的快乐。这里,电影似乎想表明面对错误,任何人都需要机会来重新证明自己。但是,又有点不像,因为后面的对话更像是对一种生活的依赖。这种生活对人思想的禁锢也是如此的牢固——这就是《肖申克救赎》中的“制度化”。制度化就是鸦片,使我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影片似乎很想强化这个主题,但是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做更深入的描写。因为接下来,影片开始呈现亲情,这里包括母女情,父女情,当然还有夫妻情。
田蕊妮扮演的母亲13岁进入监狱,并在狱中生下了女儿阿恩。她努力想让女儿走出监狱,从而可以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女儿并不属于这里。这样的人物设置,很符合戏剧的冲突效果,而母女之间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模式走下去的。从对立到理解。她们之间的情感一直维持着剧情的发展;而关于父女情,则是林家栋因为女儿的出现而开始改变自己的一些做法,从一个自我中心的惟利是图,满口仁义的小人,逐渐成为一个可以承担责任的父亲,这其中的变化由于女儿的加入显得很有合理性。而林家栋的“神经性”表演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最后,林家栋为了女儿充当了炸弹掩体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父女之情到达了一个顶点,而这也是电影结束的时候。只可惜剧本对于很多细节的刻画都显得过于粗犷;而对于夫妻情,则是林家栋和田蕊妮之间的个人恩怨,在他们的对话中略知一二。这段对话介绍了两个人的背景以及两个人的恩怨。而当最后,他们两个人也还是没有完全冰释前嫌。所以说,恨一个人是一生一世的,这种由爱到恨的转变,是一个人一生的阴影。而最后,田蕊妮和连凯共同死去的时候,他们两个倒是显得萍水相逢更胜于一日夫妻。
在这里,顺便说下张大海和阿恩这两个角色。张大海从否认自己是警察,到被阿玲被救,再接着接受阿玲的心愿,最后也为了救阿玲而死去,整个过程很具有人性的味道。这个角色的出现,基本上是一个传承的作用,他充当了母女之间和父女之间的一个桥梁,其实更多的是母女之间。他让母女之间开始缓矛盾,并为了实现阿玲的心愿而付出一切,这也和司徒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阿恩虽然在影片的开头用她的视角说除了故事的开始,但是,她更多的是一种道具。她用来连接司徒奇和阿玲的恩怨,她用来衬托张大海和阿玲的相逢,她用来反衬张大海和司徒奇的价值。
当政府查到致命病毒的来源是监狱的时候,他们下达了屠城的指令。这是政府强势地位的体现。就算是监狱里面的强势势力也要被迫接受。当张大海这名警察也被自己的人解决后,这个社会其实并没有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因为这个评判的标准在政府手里。而林家栋和连凯在影片开头关于好人坏人的故事,也正好印证了在政府眼中没有好坏之分。片头的那段为整个影片下了一个基调——并不是所有的事情不可改变,关键是如何去改变。
当阿恩回头望着黑黑的城堡,我想告诉她外面的世界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精彩!
影片就是在这样黑色的风格中演绎了一则现代寓言,而寓言也因为想要表现的主题过多而显得有点空洞。而影片所透露出来的绝望气氛多少让我产生了一丝恍如回到97之前香港电影世界的感觉。
原作者:四少, 觉得写得不错,就转了过来,省得自己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