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7|回复: 12

4万亿政府投资能起多大作用?

[复制链接]

73

主题

117

回帖

252

积分

海星

积分
252
发表于 2008-12-5 21: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前我国政府宣布了高达4万亿人民币政府投资,以拉动内需,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这个政策能否收到预期效果?我个人认为在当前的国情下,恐怕结果远不不会达到中央政府的预期。这是由于我国自1979年开始的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很多基本面上的制度缺陷造成的。
    首先,我国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因为在多数情况下,生产要素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市场而是各级政府。比如油价、电价等工业基础产品的价格,就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政府并不能真正的优化生产要素的分配,这导致政府投资对经济的推动效率低下。并且,相当普遍的存在着的政府官员贪腐行为会进一步降低政府投资的效率。比如,由民营企业或个人1万元就能完成的项目,由政府投资,恐怕5万元都不够。那么多用的4万元到哪里去了?那4万元进入了项目审批者、承包者等处于经济食物链高端的人的腰包,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能会由他们消费出来,再次进入经济循环。大部分会沉淀下去,退出流通。这次政府的4万亿元投资,真正进入流通的额度会大打折扣。
    其次,这次政府投资的方向主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可否认,政府投资会拉动钢铁、机械等相关行业的增长,但问题是在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资(高速公路除外)基本都是由政府或国有企业直接投资,民营资本被排斥在外。包括其关联行业,也主要是国有资本的地盘。即使不考虑政府和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腐败现象对政府投资的负面影响,单从覆盖面上来说,以基础设施为主攻方向的政府投资因其覆盖面较窄,无法对经济的复苏产生全面的作用。就像一个病人,不仅有心脏病,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等,大夫只看到了心脏病,于是开出了针对心脏病的处方,那病人是不可能康复的。
    再有,消费者的信心,或者说是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信心也好,预期也好,都是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的。2006年以来,以食品、房产和能源价格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疯涨,但是工资收入水平涨幅甚微。在当前医疗、住房和教育都需要大把钞票的时候,普通百姓怎能不捂紧自己的口袋?而高收入群体不仅占总人口的比例小,而且他们没有明显的消费欲望,除了对奢侈品。4万亿的政府投资仅能惠及少部分人,所以老百姓对经济前景的担心是肯定的,消费信心不会因为政府的投资计划而大幅提升。相反,如果在未来的一年半载中,政府统计部门的关于经济的数据和老百姓感受到的经济氛围出入很大时,政府脆弱的公信力将更受质疑,消费者对自己的钱袋子将捂得更紧。

   
    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投资、消费和出口。在我国,投资(主要是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国内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明显偏弱。今年为了保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华北地区很多企业被要求停产,为了保证奥运期间的安全,通过铁路运输的危险品易燃品等受到很大限制。这些措施就像经济运行中的急刹车,再遇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直接就是雪上加霜了。

    我国经过最近30年的建设,国家的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较1979年以前有了质的飞跃。本届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我们非常拥护。但是在某些基本性的制度建设上,我国严重缺失,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是教育。在“教育产业化”的荒谬政策之前,我国居民(相同地区的)受教育的机会基本还是平等的。因为学费不贵,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和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层次比较吻合。“教育产业化”就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减少,驱赶着教育部门利用教育资源自己去挣钱,这个政策在降低了高等教育门槛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加剧了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孩子们。另外一个隐性的后果,就是该政策“教育”居民一切向钱看,加剧了我国社会本已严重的浮躁之风。看看现在所谓“专家”们的专业水平和钻研精神,和搞两弹一星时的科研人员们相去太远。我国政府最近几年提倡创新,创新是需要时间和耐性去完成的,不改变浮躁的风气,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清贫?教育体系的弊端不改,“创新”“自主知识产权”“诺贝尔奖”都是在痴人说梦。
    其次是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医疗和养老。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目前我国的医保覆盖面狭窄,大概只有公务员、国有企业员工能享受到。公立医院不是公益性的,而是赢利性的。部分医生的医德医术让患者深受其害。谁能不病不老?当大家为自己年老后的生活做准备时,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你敢在你有工作能力的时候不做充分的准备吗?于是,现实的消费欲望被遏制了。
    另外,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原则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民营企业的种种限制,和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的绝对垄断。能源、铁路是应该掌握在国家手中,但不应该是滴水不漏,在某些地区,应该考虑让民营企业进入。几年前国务院出台过关于民营企业的36条,但是没有任何实施办法,只是给民营资本画了张大饼。现阶段我国正在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就业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吸纳了绝大多数新增劳动力,为什么不给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呢?
   

    我国中央政府的4万亿投资,如果能在社会保障、教育投入和解决中小型民营企业实际经营困难上做点文章,无论是对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还是提升当前困难情况下居民的信心都会有巨大的好处。

1

主题

311

回帖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3
发表于 2008-12-5 2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4w亿能被腐败多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17

回帖

252

积分

海星

积分
25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23: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能有效进入流通的有多少?即使腐败掉5%,数字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3678

回帖

5155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5155
发表于 2008-12-6 0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国家的力量小看了,,哈哈。。我持相反意见。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9

回帖

44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1
发表于 2008-12-6 09: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作用不是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

回帖

7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9
发表于 2008-12-8 16: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意见

我认为用处不是很大,因为确如楼主所述,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对于拉动整个内需来说是不够的,而且也是不全面的。说是对内需的拉动,还不如说是几个行业的饕餮盛宴,而且从拉动需求上来说,投资远不如消费持久和健康,拉动内需其实就是刺激另类消费,所谓的投资实际上是将未来的需求提前消费掉,通过消费未来的需求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也是危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回帖

9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5
发表于 2008-12-28 14: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GDP基建占很大一块,外国的GDP个人消费才是大头,要达到外国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2626

回帖

383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38
发表于 2008-12-29 14: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lliamy 于 2008-12-5 23:29 发表
关键是能有效进入流通的有多少?即使腐败掉5%,数字是多少?


5%  你漏了一个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注册会员

超究武雄霸斩

积分
31613
发表于 2008-12-29 2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只是制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2171

回帖

307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071
发表于 2008-12-29 22: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武艺 于 2008-12-6 07:41 发表
你把国家的力量小看了,,哈哈。。我持相反意见。哈哈。。

用98年的药方治疗完全不同的病,也充分反映了的我们的ZF的无能!最终还会再次落入陷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5 06:01 , Processed in 0.0926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