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0|回复: 19

推荐个老软件ramdisk虚拟内存

[复制链接]

154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163
发表于 2008-12-12 23: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买了二根2G的内存,然后装了这程序,发觉蛮好用的。
1、运行速度快了,系统临时文件、IE缓存全部扔进这里去。
2、下载电影,解压缩速度快了。
3、浏览网站,硬盘没声音了,安静了很多。
感觉还不错。放上来大家试试吧。
运行程序,点一下安装就可以设置并使用了,也许会提示你重新启动机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0 收起 理由
guodl + 30 谢谢分享使用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154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1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RamDisk也就是内存盘的意思.
  所谓的RAM驱动器,实际上是把系统内存划出一部分当作硬盘使用。对于操作系统来内存的存取速度远远大于机械磁盘,所以RAM驱动器肯定要比机械的硬盘快得多。你可以把整个应用程序都安装在RamDisk的驱动器中,然后用内存的速度运行它。使用RAM驱动器技术对于延长笔记本电脑电池使用时间也是十分有利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访问“耗电大户”——硬盘的次数。
  近几年来,计算机的CPU、内存和显卡等主要配件的性能都提升得很快,而与之相对应的磁盘系统性能正越来越严重地成为整个电脑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虽然磁盘技术也从以前的ATA33发展到今天的ATA66/ATA100/ATA133。但是,这还是不能彻底解决磁盘瓶颈的问题,特别是在运行一些对数据存取速度要求很高的程序,如数字影像处理或玩3D游戏装入纹理数据时,受磁盘存取速度的影响,屏幕画面时常会出现延迟和停顿。幸好,一种能在PC平台上应用的、名为“RAMDisk”(RAM驱动器)的技术应运而生,可解电脑玩家们的“燃眉之急”。
  补充 应用RAMDisk技术的软件很多,在安装的过程中或在运行程序后,在Configure(配置)标签页面中选择Enable RamDisk(启用RAM驱动器)设置选项,并设置好Drive Letter(驱动器符号)、Size(驱动器大小)和File System(文件系统)。在File System(文件系统)中,可以选择将要虚拟的磁盘为FAT、NTFS和RAW分区格式。
  当Ramdisk分区为NTFS的时候就具有这种分区的所有性能,包括文件压缩、加密等等特性,特别是文件压缩特性可以让你的Ramdisk增加更多的可使用的空间。建议使用这种分区类型。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到虚拟的磁盘符号RAMDISK(S:),如图2所示。打开该虚拟磁盘,操作界面和使用方法与真正的硬盘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不过Ramdisk的速度特别快,大概是现在最快的7200转硬盘速度的30倍。要注意的是这个“硬盘”一旦关机上面所有的资料都会丢失,重要的东西一定要在关机以前拷贝到硬盘上。
  由于Ramdisk有以上的特性特别适合用于存放临时文件。下面我们就将Windows中的临时文件设置到Ramdisk上。鼠标右击“我的电脑”,在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系统特性”选择“高级”标签,点击“环境变量”,在对话框中将变量“TEMP”和“TMP”的值设置为下图所示。这样系统的所有临时文件都放在了Ramdisk,解压文件的时候明显感到快多了。同样我们也可以在“Internet属性”中将IE的临时文件设置到Ramdisk上。这样设置好以后你会发现在解压缩和上网的时候速度要快很多。
  补充:RAMDISK实际应用
  如果你有2GB以上的内存,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可以将IE临时文件和系统临时文件放到RAMDISK中以外,还可以将虚拟内存设在里面。以4GB内存为例,我们可以用RAMDISK软件设置2GB的虚拟盘,在系统属性(右击我的电脑)的性能设置中,将虚拟内存全部设置在R盘(具体哪个盘与RAMDISK设置有关,默认是R盘),设置1GB-1.5GB左右就可以,同时也将IE临时文件和系统临时文件放到RAMDISK中。这样4GB内存基本能充分发挥起来了,即使安装了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也不会感觉慢了。
  如果你有1GB-2GB的内存,Ramdisk盘设置空间大概在256-512MB即可。这时就不要把虚拟内存设到这里面了,因为它的空间太小了。
  如果你还只有小于1GB内存,Ramdisk盘设置空间大概设置在16MB(物理内存不足256MB)-128MB(物理内存有512MB),只需要把IE临时文件设在这里就可以了,系统临时文件和虚拟内存不要放进来了,因为空间实在太小了。
  用了很长时间的RAMDISK之后发现一些问题,包括别人反馈给我的还有我自己遇到的:
  1.系统启动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蓝屏错误 STOP: 0x00000050 ,这个在XP、2003和Vista系统中都发现了,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重启以后自己就好了。启动进入系统之后从来没有蓝屏过,就是启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可能和RAMDISK软件版本有关。
  2.安装大程序或者解压缩的时候可能出错。这是由于RAMDISK空间不足引起的,安装程序和解压缩会把临时文件保存在系统临时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默认在C:\Windows\TEMP(假设C盘是系统盘)。但是我们为了加速,把这个文件夹移动到R盘中了,这样安装大程序或者解压缩大文件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R盘空间不够而出错,解决办法是 鼠标右击“我的电脑”,在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系统特性”选择“高级”标签,点击“环境变量”,在对话框中将变量“TEMP”和“TMP”的值设置,将R:\TEMP 改到硬盘随便一个地方 比如D:\TEMP(事先建立好这个文件夹) 更改之后(可能需要重启)再重新安装,安装完成后,将刚才的临时文件夹删除,并且将设置改回到R:\TEM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98

回帖

42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6
发表于 2008-12-13 00: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过几次,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删了........

不过现在看LZ说来,这样用着确实是比较合适,如果能把BT或者电驴的临时文件设置到此虚拟内存上会更不错,有时间试试看,O(∩_∩)O

软件收下了,教程也不错,谢谢!睡觉去! @:onioncn_29) 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11

回帖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3
发表于 2008-12-13 00: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xp 只能认到3g左右,ramdisk就可以把xp认不全的内存用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711

回帖

252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523
发表于 2008-12-13 0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知道它用的就是XP认不到的那部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1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0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cff 于 2008-12-13 00:24 发表
xp 只能认到3g左右,ramdisk就可以把xp认不全的内存用起来了


用不了的。系统不认,他怎么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1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01: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发现一个问题,检测内存居然是单通道。内存插在1、3位置,而且颜色1、3一样,2、4一样。后来很菜版主帮我查了一下说明书,居然要插1、2才是启用双通道,我晕啊,居然用了一年的单通道。
经验害死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1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01: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爽死了,解压缩700M的一本电影,从硬盘解压缩到内存虚拟磁盘,仅6秒钟就完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4907

回帖

6907

积分

网站编辑

CEO

积分
6907
发表于 2008-12-13 09: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存白菜价 正好入手
Tiffany首饰,GUCCI饰品,925银饰,翡翠玉饰,韩版饰品批发
聚划算团购 批发分销 Tiffany & Co. 蒂芙尼首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898

回帖

264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645
发表于 2008-12-13 09: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xcel 于 2008-12-13 01:01 发表
刚才发现一个问题,检测内存居然是单通道。内存插在1、3位置,而且颜色1、3一样,2、4一样。后来很菜版主帮我查了一下说明书,居然要插1、2才是启用双通道,我晕啊,居然用了一年的单通道。
经验害死人了。

;19 ;19 ;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5 15:52 , Processed in 0.1180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