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1

求片!能提供《喋血街头》(Bullet.In.The.Head)吗?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655

回帖

182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821
发表于 2002-12-26 2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片原名: Die xue jie tou/Bloodshed in the Streets/Bullet in the Head
影片译名: 喋血街头
导 演: 吴宇森 John Woo
主要演员: 梁朝伟 Tony Leung Chiu Wai
张学友 Jacky Cheung
李子雄 Waise Lee
任达华 Simon Yam
吴宇森 John Woo 
国家/地区 香港
类型 动作/罪案/剧情/战争
日期 1990
片长 136 / New Zealand:125 / UK:126

剧情简介:本片是吴宇森处于创作高潮期的野心作,大胆地将港片的视野推向战地越南,藉以拉大港产动作片的格局。梁朝伟、张学友和李子雄三人饰演在贫民窟长大的好友,他们在梁的婚礼上因为误杀抢钱的歹徒而被逼逃亡海外,到越南去从事走私活动。三个香港小混混走出西贡机场便见识到战争的残绘,他们辗转成为当地黑社会杀手,又被越共误为间谍,最后为了一箱黄金而互相反目。李出卖朋友带着黄金回到香港,成为企业巨子,梁处理了张的后事便回港报仇。本片在人物架构和部份场面的设计上明显地受到《越战猎尘人》的影响,但仍拍出火爆利落的动作特色,对吴氏一贯著重的"男性友情"和"出卖"主题也有很好的发挥。

幕后: 吴宇森电影公司的创业作品,也是唯一一部作品,就是1990年推出的《喋血街头》。这部电影在票房上非常失败,但它应该也算是吴宇森的代表作之一。

  《喋血街头》说的是六十年代三个香港青年去越南冒险,最后为了一箱金子反目成仇。这部电影所表现的,很多都是导演自己的青春记忆。吴宇森的老搭档摄影黄永恒用柔光镜拍摄街景,制造出一种梦回当年的效果。头半小时的画面仿佛茫茫如水的记忆,猫王、舞蹈班、午夜街头的自行车赛、贫民区的喜筵……第一次离开徐克和周润发,吴宇森似乎很想突破英雄片时代的自己。于是,《喋血街头》有一个像散文甚至像诗的开头,渐渐过渡到气魄很大的政治动荡、战争、俘虏营等的越南乱世,几乎有点史诗味道,最后又转回江湖兄弟快意恩仇的路上。可以说《喋血街头》是把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揉在了一起。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喋血街头》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阿辉)等数项提名,最后一无所获。

 《喋血街头》有四个版本。吴宇森自己的导演版本长达2小时36分钟。香港公映版本大概是2小时10分多。1992年前后国内发行过一种说不清是正版还是盗版的录像带,不到两小时,砍掉了很多在越南的部分,完整地保留了片尾的枪战,是最难看的版本。而最好看的则是后来在美国发行录像带时只有1小时40分的版本,这个版本去掉了所有毫无必要的枪战,砍掉了结尾阿B(梁朝伟)和阿荣(李子雄)那场差不多20分钟的决斗,代之以阿B就在阿荣的会议室里按住阿荣,像阿荣当初枪击阿辉(张学友)一样,掀起他的西装下摆罩住他的头,然后“砰”的一枪,画面全黑。

影评: 吴宇森罕有地不用周润发做主角,以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街头和暴动事件为背景,充满个人自传色彩,梁朝伟和张学友、李子雄三个好朋友杀人后逃亡至越南的遭遇,虽然有《猎鹿者》的影子,但更有《英雄本色》前传的滋味,越南军警镇压平民跟香港警察镇压学生相互呼应,尽现吴宇森借三个男人的友情故事反映动荡时代,建构史诗式大片的野心。同样是扮演六十年代的人物,本片的梁朝伟却不象《花样年华》的周慕云那般温文,而是快意恩仇的江湖枪客。

8

主题

51

回帖

7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8
发表于 2002-12-26 23: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放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9 21:05 , Processed in 0.0829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