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zbaby

培训小故事 很不错 大家共享--增加中!

[复制链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里的一颗星
苹果里的一颗星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天真无邪的小孙子与一位历经沧桑的老爷爷。
有一天,小孙子从幼儿园放学回家...

大声叫着:「爷爷!爷爷!」
「小乖孙,什么事啊?」爷爷疼惜的问。
「爷爷!苹果里面有一颗星耶!」
「那不希奇啊!你每次吃苹果最后剩下来的核,就是苹果的心啊!」
「爷爷不是啦!人家是说苹果里面有一颗小星星啦!」小孙子急着澄清此星非此心。

爷爷正色地说:「不要胡说!苹果里怎么会有星星呢?」
「爷爷!爷爷!是真的啦!苹果里真的有一颗星星啦!」
拗不过小孙子的撒娇..
爷爷的爱心开始超越了他那自以为是的理性,
终于和颜悦色的问小孙子...

「那你可不可以把苹果里的星星找出来给爷爷看呢?」
「好啊!可是爷爷您要先给人家一个苹果和一把刀嘛!」
爷爷一面为小孙子准备,一面叮咛:「要小心刀子哦!」
「人家知道啦!」
小孙子一面回答,一面把苹果横放在桌面上举刀就要切.....
爷爷看了,忍不住大叫:「不能这样切!」
一面把苹果抢过来,重新直立在桌上...
然后告诉小孙子「切苹果要从上往下切对!」

*****************************
不知道平常您如何切苹果?是不是也和爷爷一样呢?
其实几乎99%的人都像爷爷一样,
先把苹果的五爪贴在桌面上,让苹果先四平八稳的站好,
然后再一刀切下去,也许因为绝大多数的都这样切苹果..
而在习以为常之后,我们就会像那位爷爷一样,慢慢就把这习惯的切法,当成了「唯一」的切法,
所以一旦看到小孙子没照「传统习惯」的方法切苹果,就要气急败坏,
就要立刻拦阻,爷爷不是正是你我的一面镜子呢?
*****************************

「爷爷!让人家照人家的方法切好不好嘛!」小孙子又开始撒娇了。
撒娇本来就是全世界最温柔,效果却最大的一种方法,
小孙子一撒娇,爷爷的坚持又慢慢开始融化。
「好啦!好啦!那就照你的方法切,可是要小心哦!」
小孙子一面欢呼,一面再把苹果横放,然后朝着中央切下去,
苹果剎时被分成了头尾两半,而苹果中的五粒种子,恰好整
齐地在这两半的中央构成了一颗星星。
爷爷看着星星,不禁紧紧地搂着孙子,因为这辈子吃了这么多苹果,
而直到今天爷爷才发现原来苹果里面还有那么漂亮的一颗星星!

*****************************
您曾经吃过多少颗苹呢?您知道苹果里面有一颗星星吗?
如果您像爷爷一样,从来没看过苹果里的星星,
那也许正是对我们默守成规的种提醒,
它提醒我们不要拘泥成规,它提醒我们不可安于习惯,
它更提醒我们要乐于尝试来使生命宽广,它也启示我们用精益求精来丰富人生的彩妆。
*****************************

过去不知您如何看待革?你是常把变革看成一种威胁的老公公呢?
或者像这个小故事一样,你是一位欢喜变革的新爷爷呢?
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抉择,因为,选对了,人生才会更加彩色缤纷充满希望。
*****************************************************************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不出去走一走?
也许和许多陌生人擦身而过也许你会找到一点意外的温柔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不让自己换个方式过活?
也许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也许你会得到一点意外的收获
曾经走过的,就不必再回头曾经拥有的,也不必怕失落
抬头是星光灿烂的天空脚下是各种方向的轨道
我们只是宇宙上打转的星球在每个可能相遇的时候分手

在每个可能远离的时候回头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不出去走一走?
阳光的道路会越来越温暖你的心会被风吹的膨胀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不让自己换个方式过活?
狭窄的空间会越来越开阔你的心灵会得到舒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爬楼与人生
爬楼与人生

有一对兄弟,有一天他们出去爬山,然后一起回家。
他们的家住在八十层楼,他们一人背着一大包的行李回家,却发现大楼停电了。
于是哥哥就说:弟弟,我们一起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一起爬上去。
到了二十楼的时候,
哥哥又告诉弟弟:
包包太重了,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爬上去,明天再下来拿。
弟弟说: 好。
于是他们就把他们的包包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
到了四十楼,弟弟开始抱怨,于是就跟哥哥吵起来了。
他们边吵边爬,爬到了六十楼,
哥哥就对弟弟说:只剩二十层楼了,我们不要吵了,默默的爬完它吧 !!
于是他们就各走各的,终于到了家门口。
哥哥就摆出了很帅的姿势:弟弟开门。
弟弟就对哥哥说: 别闹了,钥匙不是在你那儿。
结果,他们把钥匙留在二十楼的包包里了。

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

有很多人在二十岁以前是活在家人的期望和老师的期许之下,
背负着很多的压力;
在二十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
开始满腔的热血,
开始有很多的梦想要完成;
可是工作了二十年后, 开始发觉工作不如意...
于是就开始抱怨老板、抱怨公司、抱怨社会、抱怨政府。
就在这抱怨中又渡过了二十年。
于是告诉自己,六十岁了没什么好抱怨的了,就默默的走完自己的?l年吧。
到了八十岁快要死掉的前夕,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么事还没完成 .......
原来,他二十岁的梦想还没有完成。

所以, 希望现在的你 ....充满着理想...充满着热情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人生短短数十载 ,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不是吗 ?
尤其是在经历那么多的遭遇 , 更应该能体会 , 把握现在。

记得吗 ? 今天就是礼物 (prese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的真谛  
宁静的真谛

  国王提出一大笔赏金,看谁画得出最能代表平静祥和的意象。很多画家将自己的作品送到皇宫,有的画了黄昏森林,有的画了宁静的河流,小孩在沙地上玩耍,彩虹高挂天上,沾了几滴露水的玫瑰花瓣。
  国王亲自看过每件作品,最后只选出两件。
  第一件作品画了一池清幽的湖水,周遭的高山和蓝天钜细靡遗倒映在湖面上,天空点缀了几抹白云,仔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到湖的左边角落有座小屋,打开一扇窗户,烟囱有炊烟袅袅升起,表示有人在准备晚餐,菜色简单却美味可口。
  第二幅画也画了几座山,山形阴暗嶙峋,山峰尖锐孤傲。山上的天空漆黑一片,闪电从乌云中落下,也降下了冰雹和暴雨。
  这幅画和其它作品格格不入,不过如果仔细一看,可以看到险峻的岩石堆中有个小缝,里面有个鸟窝。尽管身旁风狂雨暴,小燕子还是蹲在窝里,老神在在。
  国王将朝臣召唤过来,将首奖颁发给第二幅画,他的解释是:「宁静祥和,并不是要到全无噪音、全无问题、全无辛勤工作的地方才找得到。宁静祥和的感觉,能让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维持心中一片清澄。宁静的真谛就只有这么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在井里吗
你也在井里吗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 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去!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
本来看似要活埋驴子的举动,由于驴子处理厄境的态度不同,实际上却帮助了它,这也是改变命运的要素之一。如果我们以肯定、沉着稳重的态度面对困境,助力往往就潜藏在困境中。
一切都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
我们应该不断地建立信心、希望和无条件的爱, 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从生命中的枯井脱困并找到自己的工具。
请牢记以下五个快乐的小秘诀:
1. 不要存有憎恨的念头。
2. 不要让忧虑沾染你的心。
3. 简单地生活。
4. 多分享。
5. 少欲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喜欢生气吗
你喜欢生气吗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各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已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绕3圈,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绕3圈,所有认识他的人心理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说明。
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他的房地又已经太广大。他生气时,又拄着拐杖艰难的绕着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3圈,太阳都下山了,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你已经年纪大,这附近地区的人也没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大,您不能在像从前,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诉我这个秘密,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上3圈?
爱地巴禁不起孙子恳求,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3圈,我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我哪有时间、那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到:阿公,你年纪老了,又变成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3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儿:气就消了。
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护一朵玫瑰,并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的重要性
目标的重要性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一半时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有一首童谣: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一个帝国的灭亡,一开始居然是因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的战马的一只马蹄铁上的一颗小小的铁钉松掉了。正所谓小涧不补,大洞吃苦。每次一点点的变化,最终会酿成一场灾难。
管理学有一个“蝴蝶效应”。纽约的一场风暴,起始条件是因东京有一只蝴蝶在拍翅膀。翅膀的振动波,正好每一次都被外界不断放大,不断被放大的振动波越过大洋,结果就引发了纽约的一场风暴。
每次一点点的放大,最终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几何叠加。比如,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点点;每天走路比昨天精神一点点;每天行动比昨天多一点点;每天效率比昨天提高一点点;每天方法比昨天多找一点点……正如数学中50%*50%*50%=12.5%,而60%*60%*60%=21.6%,每个乘项只增加了0.1,而结果都几乎是成倍增长。每天进步一点点,假以时日,我们的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
法国的一个童话故事中有一道“脑筋急转变”式的小智力题:荷塘里有一片落叶,它每天会增长一倍。假使30天会长满整个荷塘,语问第28天,荷塘里有多少荷叶?答案要从后往前推,即有四分之一荷塘的荷叶。这时,假使你站在荷塘的对岸,你会发现荷吓是那样的少,似乎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是,第29天就会占满一半,第30天就会长满整个荷塘。
正像荷叶长满荷塘的整个过程,荷叶每天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可是前面花了漫长的28天,我们能看到落叶都只有那一个小小的角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即使我们每天都在进步,然而,前面那漫长的“28天”因无法让人“享受”到结果,常常令人难以忍受。人们常常只对“第29天”的希望与“第30天”的结果感兴趣,却因不愿忍受漫长的成功过程而在“第28天”放弃。
每天进步一点点。它具有无穷的威力。只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坚持到“第28天”以后。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得重复着去做。每天进步一点点是简单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做我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因为越简单,越容易的事情,人们也越容易不去做它。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最终达到成功?一个企业,如果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成为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当其中的每个人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试想,有什么障碍能阻挡得住它最终的辉煌?
竞争对手常常不是我们打败的,是他们自己忘记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者不是比我们聪明,而是他比我们每天多进步一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抱我一分钟
每天抱我一分钟

一对小俩口生过孩子之后,他们开始了分床而居的生活。白天工作疲惫,晚上应付孩子,渐渐地二人之间的话越来越少。
「我有个郑重的要求。」女人首先意识到了他们之间潜伏的危机,一天,她对男人说。
「什么要求?」男人漫不经心地问。
「每天抱我一分钟。」
男人看了女人一眼,笑了:「有必要吗?」
「我提出了这个要求,就证明十分有必要。你发出了这个疑问,就证明更有必要。」
「情在心里,何必表达。」
「当初你要是不表达,我们就不可能结婚。」
「当初是当初,现在不是更深沉了吗?」
「不表达未必就是深沉,表达了未必就是矫饰。」
两人吵了起来,最后,为了能早些儿平息战争上床安息,男人妥协了。他走到床边,抱了女人一分钟,笑道:「你这个虚荣的家伙。」
「每个女人都会对爱情虚荣。」她说。
此后每一天,他都会抽个时间抱她一会儿。渐渐地,两人的关系充满了一种新的和谐。在每天拥抱的时候,虽然两人常常什么也不说,但这种沉默与未拥抱时的沉默在情境与意味上有着天壤之别。
终于有一天,女人要去长期进修。 临上火车前,她对他说:「你终于暂时解脱了。」
「我会想抱你的。」男人笑道。
果然,她到学院的第二天就接到了丈夫的电话,顿时,她的眼睛里溢满了深深的泪水。的确,对于相爱的男女来说, 激情飞越的碰撞之后,婚姻质朴得如一位村姑。 人们常常以「平淡是真」为借口, 逃避对长久拥有的那份感情的麻木和粗糙,却不明白, 如果我们像习惯了一天天去遗落爱情那样习惯一天天去经营爱情, 那么,那在我们掌心和胸口的爱情就绝对不会冰冷。
千万不要因为事小而不为, 因为这个小小的动作所带的效益是无穷的, 人与人的相处不也是如此, 一句"我爱你"、"谢谢你"或一个动作,这是多么轻而一举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 油
买 油

从前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重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庙门口里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终于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
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非常生气,他指着小和尚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事物,并且需要跟我做一个报告。」
小和尚想要推卸这个任务,强调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还要看风景、作报告。
不过在老和尚的坚持下,他只有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这样走看风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的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损失。
其实,我们想比较快乐的过日子,也可以采纳老和尚的建议。与其天天在乎自己的成绩和物质利益,不如每天努力在上学、工作,或生活中,享受每一次经验的过程,并从中学习成长。
一位真正懂得从生活经验中找到人生乐趣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及忧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亚伯拉罕.H.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

  *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矩地完成工作。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求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员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点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那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体留有余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明人们究竟会重视那些目标,也说明了那些类型的行为将影响各种需求的满足,但是对为什么会产生需求涉及得很少。这些理论也指出,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的出现,这些需求就能激励大多数人。

许多的研究表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本管理人员相比,更能够满足他们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因为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能够自我实现,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员更多地从事常规的工作,满足较高层需求就相对困难一些。而且需求的满足根据一个人在组织中所做的工作、年龄、公司规模以及员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生产指挥系统的管理人员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比科室人员感到更大的满足,双方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上的差距最大。

* 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年青员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较年长的员工(36或以上)更强烈。

* 低层次的管理部门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员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员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满足。

事实表明,个人和组织中的事件能够而且确实能改变需求。组织中的习惯做法会强烈地影响许多高层次需求的产生并给予满足。例如,根据过去胜任工作而给予的晋升能够激发员工的尊重需求。而且,随着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发展,安全需求逐渐减弱,而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相应增强。下面是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研究发现的概括:

* 需求可以认为是个人努力争取实现的愿望。

* 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才能发挥激励作用。

* 除了自我实现,其它需求都可能得到满足,这时它们对于个人来说,重要性就下降了。

* 在特定时间内,人可能受到各种需求的激励。任何人的需求层次都会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并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6 03:22 , Processed in 0.1085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