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1-14 19: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ztm2000 发布
[B]谢谢加州斑竹上传了这两张图片,正好借这款产品作反面教材来现身说法,补充完善前面的观点。
上图中的交换机比较搞笑,当看到其1.68T的背板带宽时真的是吓了一跳,要知道现今顶级交换设备商(比如CISCO、juniper、riverstone等,凯创算不上)为互联网骨干中的运营商提供的交换机也不过才720G的交换容量,而它居然是1.68T,差距也太大了!真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前面说过厂商的背板带宽噱头,我们来看看这款交换机真正的交换带宽容量:这款交换机最大支持504个100M端口,那么需要的交换带宽为504×100×2=100.8G,换成420个1000M以太网口,需要的带宽为420×1000×2=840G,84个Gigabit口,需要带宽为168G,14个10G口需要280G的带宽。我们即使取其最大值,整台交换机也只需要840G的带宽就能满足其在极限状态下的交换需求,这多出来的带宽不知拿来作什么?实际上我估计它连840G的带宽都达不到,看看他的转发能力,就很说明问题了,这才是评价交换机的硬指标,如果我们需要交换机无阻塞交换,其转发能力必须要达到一个数值,我们以其最大支持的420个千兆以太网来看,套用千兆口理论上的吞吐量1.488Mpps,那么该交换机要实现无阻塞交换应该达到:420×1.488Mpps=624.96Mpps的转发速率,而这款交换机的转发速率仅为94.5Mpps,其性能如何可想而知。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他的转发速率上倒推出其真实的交换带宽,即94.5Mpps/1.488Mpps=64,即其实际无阻塞支持64个千兆口,那么其交换带宽为128G,排除系统本身的损耗及软件等原因,实际交换带宽应该要高于128G,但决不会超过256G。其实这也算是一款性能不错的交换机了,但这样的产品说明实在是有欺诈的嫌疑。对比CISCO的“Supervisor Engine 720”交换引擎,可以看到其交换容量为720G,转发能力为400Mpps(可以算出其在转发时损耗掉了182G交换能力),这才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数值。 [/B]
ztm2000上面分析的非常不错,我再续一下!
1. 关于背板容量问题:
Enterasys(美国凯创)的企业核心交换机Matrix N7采用的是完全分布式设计,使用全网状背板(参照上面的图1),7个可用插槽,每个插槽均采用DFE(Distributed Forwarding Engine)分布式转发引擎。
7个可用插槽,全网状背板,所以它的背板上有21条总线,保证任意两个转发引擎间均有连接,而每条总线可以实现80Gbps的转发速率,所以:21 * 80Gbps = 1680Gbps = 1.68Tbps。对于这一点,Enterasys中文网站(http://www.enterasys.com.cn/)的说明是:“无任何单点故障的420Gbps nTeraTM分布式交换结构,并且可扩至1.68Tbps”。
因为采用了完全分布式设计,所以可以实现多达N+6冗余。
2. 包交换率的问题:
Matrix N7采用DFE分布式转发引擎,每个引擎的处理能力是13.5MPPS,所以整体的包转发率是13.5 * 7 = 94.5Mpps。
ztm2000提到的94.5Mpps/1.488Mpps=64,就是说94.5Mpps的包转发率只能够保证64个千兆口的无阻塞线速转发,而Matrix N7支持的84个千兆口就不能保证完全的无阻塞线速转发,这确实是个问题!
欢迎大家继续跟帖讨论! |
|